《边城》节选.docx
《《边城》节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边城》节选.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边城》节选
《边城》(节选)
教学要点:
 
1、(主)分析几个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分析人物的人性美 
2、(次)分析本文的文化内涵 
教学法:
运用探究式教学法 
课时:
1节 
教学过程:
 
导引: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位大家,他的主要贡献在于创造了一种描写特殊民情的乡土文学,并受废名影响,取其抒情笔调,发展了新文学中抒情小说的文学形式。
大部分小说是以湘西生活秋背景,对故乡人民有不可言状的同情与温爱。
以其特异的“生命形式”,熔生动丰富的社会风俗画和优美清新的风情风景画于一炉,展示其民性的粗犷强悍,民俗的淳厚善良,使作品充满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返璞归真的牧歌情调。
请问这位大家是谁?
对,就是沈从文。
/沈从文(1902——1988),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文物研究家。
原名沈岳焕,笔名小兵、懋琳、炯之、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
苗族人。
代表作有:
短篇小说《丈夫》《贵生》《三三》,长篇小说《边城》《长河》。
今天,我们就欣赏他的小说《边城》中的片断。
 
一、 简介创作动机:
 
《边城》完成于是1934年4月19日,是作者最负盛名的代表作。
作者的创作动是:
 
“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我主意不在领导读者去桃源旅行,却想借重桃源上行七百里路酉水流域一个小城市中几个愚夫俗子,被一件普通人事牵连在一处时,各人应得的一分哀乐,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
”全篇以翠翠的爱情悲剧作为线索,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湘西地方的风景美和人性美。
 
二、简介《边城》的情节:
 
在湘西风光秀丽、人情质朴的边远小城,生活着靠摆渡为生的祖孙二人,外公年逾七十,仍很健壮;孙女翠翠十五岁,情窦初开。
他们热情助人,纯朴善良。
两年前在端午李赛龙舟的盛会上,翠翠邂逅当地船总的二少爷傩送,从此种下情苗。
傩送的哥哥天保喜欢上美丽的清纯的翠翠,托人向翠翠的外公求亲。
而地方上的王团总也看上了傩送,情愿以碾房作陪嫁把女儿嫁给傩送。
傩送不要碾房,想娶翠翠为妻,宁愿作个摆渡人。
于是兄弟俩相约唱歌求婚,让翠翠选择。
天保知道翠翠喜欢傩送,为了成全弟弟,外出闯滩,遇意外而死。
傩送觉得自己对哥哥的死负有责任,抛下翠翠出走他乡。
外公因翠翠的婚事操心担忧,在风雨之夜去世。
留下翠翠孤独地守着渡船,痴心地等着傩送归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 
二、 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先自己阅读分析,然后,分组讨论,在此基础上,让同学典型发言,教师可作点拔。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边城明净的风光,教化着朴实的人们。
在小说中,每个人都热情诚实,人人均有君子风度。
“一切莫不极有秩序,人民也莫不安分乐生。
”美好的道德情操在这里发扬光大。
) 
1、 翠翠 
天真善良、温柔清纯。
她和外公相依为命,对外公关心备至。
因为外公不理解她的心事,她就幻想出逃让外公去寻她,可是想到外公找不到她时的无奈,又为外公担心起来,为自己的想法的后果害怕自责。
她情窦初开,爱上了傩送,感情纯洁真挚。
而节选部分以后傩送远去,她又矢志不渝地等待着心上的人的归来。
表现了她爱的执著。
/翠翠自幼父母双亡,内心无比孤独。
虽然有外公无微不至照顾自己,但是并不能真正理解她作为一个青春少女的情怀。
她“看着天上的红云,听着渡口飘来乡生意人的杂乱声音,心中有些儿薄薄的凄凉”。
没有人能体会一个青春少女的感情。
所以她感到“这日子成为痛苦的东西了”。
她为这无奈的生活而痛哭,外公不能明白她内心的哀痛,只能哄劝她说:
“不许哭,做一个大人,不管有什么事情都不许哭,要硬扎一点,结实一点,才配活到这块土地上!
”对于一个花季少女,这样的话太不切实际了。
天保和傩送为了她唱歌“决斗”,她却毫不知情,只能在梦中希望爱情的实现,现实好像和她毫无相干。
最后天保闯滩而死,傩送离家出走,外公为她的婚事忧愁而亡,她却并不能了解这一切前因后果,只能凄凉地守着渡船,等待着心上人的归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没有人能告诉她要孤独地等到什么时候。
 
2、 外公 
外公是中国传统美德的典范。
他对孙女亲情无限。
为翠翠的亲事操心担忧,尽力促成翠翠爱情的实现。
在生活上,对翠翠也是无比关怀,不让翠翠坐热石头,惟恐翠翠生病;在感情上尽力体谅翠翠的心思,翠翠忧伤寂寞时为她讲故事、说笑活、唱歌。
/外公因为女儿和女婿的悲剧,在他心里留下不可磨灭的伤痕。
翠翠害怕地痛哭让他觉得莫名其妙,他给孙女讲母亲的故事,更让孙女感触不已。
对于天保兄弟的选择,他却没有直接告诉翠翠,反而让孙女“心中不免有点乱”。
他对翠翠“温和悲悯地笑”,表现了他内心的矛盾,既爱孙女,又害怕她再走母亲的老路,却不能直接说出来。
节选部分以后因天保的死造成孙女的悲剧,他又无能为力,不能向任何人求助诉说,只能撒手而去。
可以说他是在孤独中死去的。
 
3、 天保兄弟 
天保个性豪爽、慷慨。
他是船总的大儿子,却爱上了贫苦摆渡人的孙女。
他知道弟弟也爱翠翠,两人唱歌“决斗”,他却因为自己先提了亲,“作哥哥走车路占了先”,一定要弟弟先唱“一开口”,她知道自己不是“敌手”,就很大度地成全了弟弟,充分表现了他的手足之情,后来他外出闯滩,一是为了弟弟的幸福,也是为了自己心中的失望和难过,“好忘却了上面的一切”,最后意外遇难,可以说是为了亲情和爱情而死。
/天保喜欢翠翠,托媒被糊里糊涂地拒绝回来,他不知道翠翠喜欢傩送傩送也喜欢翠翠,在不知情中踏入了爱情的矛盾中。
最后他知道自己没有任何希望,只能孤独地离开伤心之地,最后死于意外,也许正是他孤独的归宿。
傩送也可以说孤独地追求爱情,和哥哥的“决斗”,夜半唱情歌,却并不为心上人所知。
最后也孤独地出走,不知道飘泊到什么地方。
 
▲体会本文的人性之美 
本文节选是的是第13章至15章。
描写了翠翠情窦初开,与天保、傩送之间的爱情纠葛以及因祖父的过分关心而导致的情感曲折。
 
1、 研读第13章,提问:
 
A、翠翠看着天上的红云,听着渡口飘来乡生意人的杂乱声,心中有些薄薄的凄凉。
 
思考:
为什么凄凉是薄薄的?
 
明确:
首先时间是在黄昏,给人的感觉是日已迟暮,天空上有了桃花色的薄云,此刻人心中总会是凄凉,恰是翠翠刚刚迈进17岁的花季,对爱情已经有了一种朦胧的感觉。
所以下文中写“日子成为痛苦的东西”,“觉得好像缺少了什么”,并且,此时祖父作为她唯一的依靠又不在她身边,去忙他自己后,似乎连天晚都没注意到,似乎连自己都忘却了,于是翠翠有了胡思乱想。
因此这种感觉融在一起,既有当时的特殊时间、特殊情境,又有人物内心感受,哪一点都有些,哪一点儿都不占主要,所以那凄凉是薄薄的。
 
B、翠翠“就忽然哭起来……”“很觉得悲伤”。
 
思考:
从“薄薄的凄凉”转向“哭”又至于“悲伤”,这反映了当时翠翠怎样的心理?
 
明确:
爷爷没有意识到翠翠的心事,依然去忙自己的工作,心中对祖父的埋怨,委屈一起涌上心头,感受从凄凉转到悲伤。
 
C、祖父又说:
“不许哭,做一个大人,不管有什么事都不许哭。
要硬扎一点,结实一点,才配活到这块土地上!
” 
思考:
如何从这一段内心独白看祖父的性格?
 
明确:
通过注释,可以了解翠翠母亲的身世,那么翠翠母亲的殉情自杀在老船夫心中烙下了深深的痕迹。
他在许多年的忘我工作中去消磨对女儿的思念。
但翠翠长大了,不可测的未来使老人想起了死去的独生女,也更为翠翠的命运担扰。
他深悔对自己女儿的疏忽,所以他对翠翠十分谨慎小心,而且他的隐忧也有了潜台词:
“爷爷不在了,你怎么样”,“我来慢了,你就哭,这还成吗?
我死了呢?
”这是位不幸的老人的做人准则,也是他对翠翠的期望,这一段独白正反映了祖父身上闪光的人性。
 
D、翠翠“似乎心中压上了些分量沉重的东西,想挪得远一点。
才呼着这种气,可是却无从把那种东西挪开。
” 
思考:
心中沉重的东西是什么?
无从挪开又反照出怎样的内心活动?
 
明确:
心中沉重的东西是自己母亲的悲剧。
祖父向翠翠叙说了母亲的乖巧与性格强硬处。
肯定要涉及翠翠父母爱情悲剧。
此时情窦初开的翠翠既有对那种爱的憧憬,又有对那种爱的害怕,所以百感交集,无从排遣。
 
2、 研读第14章 
A、14章中出现了一种植物——虎耳草,而且虎耳草一直伴随着翠翠朦胧的爱情故事的发展,试说说虎耳草在文听作用?
 
(补充:
虎耳草,俗称金线荷叶,叶肾状心形,下面紫红色。
供观赏) 
明确;虎耳草可以说是翠翠爱情的寄托。
它随着歌声出现,伴随着翠翠美丽的梦,它是美的,也是有趣的,因为翠翠“可以选顶大的叶子作伞”。
虎耳草从梦中的幻境到现实的企盼再到15章最末“我又摘了一把虎耳草了”为止,反映出翠翠的爱情从朦胧到清晰,从矜持到热烈的变化。
虎耳草的叶子像心形,在中国人的心态中,心形东西美如意,同心结都是一种寄托和象征。
所以虎耳草是翠翠爱情的象征。
 
B、老船夫“忧愁又快乐地听下去。
 
思考:
为什么老船夫此刻的心情是既忧愁又快乐的?
 
明确:
老人的女儿因为作为父亲的疏忽而殉情了,所以老船夫谨慎而且小心地关注着翠翠生活里的一切。
老人在命运的罗里不安地挣扎,他隐隐感到了“这母女二人共同的命运”,所以当他听到有人向翠翠表达爱情时,既为翠翠即将迎来的爱情感到高兴,又为自己即将逝去的生命感到担心,因此他此刻是既忧愁又快乐的。
 
C、天保大老“轻轻地”说与老船夫“轻轻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