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梳理与训练第九章 平面解析几何 第7节 抛物线.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956105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01.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知识梳理与训练第九章 平面解析几何 第7节 抛物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知识梳理与训练第九章 平面解析几何 第7节 抛物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知识梳理与训练第九章 平面解析几何 第7节 抛物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知识梳理与训练第九章 平面解析几何 第7节 抛物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知识梳理与训练第九章 平面解析几何 第7节 抛物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知识梳理与训练第九章 平面解析几何 第7节 抛物线.docx

《知识梳理与训练第九章 平面解析几何 第7节 抛物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知识梳理与训练第九章 平面解析几何 第7节 抛物线.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知识梳理与训练第九章 平面解析几何 第7节 抛物线.docx

知识梳理与训练第九章平面解析几何第7节抛物线

第7节 抛物线

最新考纲 1.了解抛物线的实际背景,了解抛物线在刻画现实世界和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2.掌握抛物线的定义、几何图形、标准方程及简单几何性质.

知识梳理

1.抛物线的定义

(1)平面内与一个定点F和一条定直线l(F∉l)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叫做抛物线.点F叫做抛物线的焦点,直线l叫做抛物线的准线.

(2)其数学表达式:

{M||MF|=d}(d为点M到准线l的距离).

2.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与几何性质

图形

标准方程

y2=2px(p>0)

y2=-px(p>0)

x2=2py(p>0)

x2=-py(p>0)

p的几何意义:

焦点F到准线l的距离

性质

顶点

O(0,0)

对称轴

y=0

x=0

焦点

F

F

F

F

离心率

e=1

准线

方程

x=-

x=

y=-

y=

范围

x≥0,y∈R

x≤0,y∈R

y≥0,x∈R

y≤0,x∈R

开口

方向

向右

向左

向上

向下

[微点提醒]

1.通径:

过焦点且垂直于对称轴的弦长等于2p,通径是过焦点最短的弦.

2.抛物线y2=2px(p>0)上一点P(x0,y0)到焦点F的距离|PF|=x0+,也称为抛物线的焦半径.

基础自测

1.判断下列结论正误(在括号内打“√”或“×”)

(1)平面内与一个定点F和一条定直线l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一定是抛物线.(  )

(2)方程y=ax2(a≠0)表示的曲线是焦点在x轴上的抛物线,且其焦点坐标是,准线方程是x=-.(  )

(3)抛物线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  )

(4)若直线与抛物线只有一个交点,则直线与抛物线一定相切.(  )

(5)过抛物线的焦点与抛物线对称轴垂直的直线被抛物线截得的线段叫做抛物线的通径,那么抛物线x2=-2ay(a>0)的通径长为2a.(  )

解析 

(1)当定点在定直线上时,轨迹为过定点F与定直线l垂直的一条直线,而非抛物线.

(2)方程y=ax2(a≠0)可化为x2=y,是焦点在y轴上的抛物线,且其焦点坐标是,准线方程是y=-.

(3)抛物线是只有一条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

(4)一条直线平行抛物线的对称轴,此时与抛物线只有一个交点,但不相切.

答案 

(1)× 

(2)× (3)× (4)× (5)√

2.(选修2-1P72A1改编)顶点在原点,且过点P(-2,3)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设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是y2=kx或x2=my,代入点P(-2,3),解得k=-,m=,所以y2=-x或x2=y.

答案 y2=-x或x2=y

3.(选修2-1P67A3改编)抛物线y2=8x上到其焦点F距离为5的点的个数为________.

解析 设P(x1,y1),则|PF|=x1+2=5,得x1=3,y1=±2.故满足条件的点的个数为2.

答案 2

4.(2018·黄冈联考)已知方程y2=4x表示抛物线,且该抛物线的焦点到直线x=m的距离为4,则m的值为(  )

A.5B.-3或5C.-2或6D.6

解析 抛物线y2=4x的焦点为F(1,0),它与直线x=m的距离为d=|m-1|=4,∴m=-3或5.

答案 B

5.(2019·福州调研)设抛物线y2=8x上一点P到y轴的距离是4,则点P到该抛物线焦点的距离是(  )

A.4B.6C.8D.12

解析 如图所示,抛物线的准线l的方程为x=-2,F是抛物线的焦点,过点P作PA⊥y轴,垂足是A,延长PA交直线l于点B,则|AB|=2.由于点P到y轴的距离为4,则点P到准线l的距离|PB|=4+2=6,所以点P到焦点的距离|PF|=|PB|=6.故选B.

答案 B

6.(2019·昆明诊断)已知抛物线方程为y2=8x,若过点Q(-2,0)的直线l与抛物线有公共点,则直线l的斜率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解析 设直线l的方程为y=k(x+2),代入抛物线方程,消去y整理得k2x2+(4k2-8)x+4k2=0,当k=0时,显然满足题意;当k≠0时,Δ=(4k2-8)2-4k2·4k2=64(1-k2)≥0,解得-1≤k<0或0<k≤1,因此k的取值范围是[-1,1].

答案 [-1,1]

考点一 抛物线的定义及应用

【例1】

(1)(2019·厦门外国语模拟)已知抛物线x2=2y的焦点为F,其上有两点A(x1,y1),B(x2,y2)满足|AF|-|BF|=2,则y1+x-y2-x=(  )

A.4B.6C.8D.10

(2)(2019·豫南九校联考)若抛物线y2=4x的准线为l,P是抛物线上任意一点,则P到准线l的距离与P到直线3x+4y+7=0的距离之和的最小值是(  )

A.2B.C.D.3

解析 

(1)由抛物线定义知|AF|=y1+,|BF|=y2+,∴|AF|-|BF|=y1-y2=2,又知x=2y1,x=2y2,∴x-x=2(y1-y2)=4,∴y1+x-y2-x=(y1-y2)+(x-x)=2+4=6.

(2)由抛物线定义可知点P到准线l的距离等于点P到焦点F的距离,由抛物线y2=4x及直线方程3x+4y+7=0可得直线与抛物线相离,∴点P到准线l的距离与点P到直线3x+4y+7=0的距离之和的最小值为点F(1,0)到直线3x+4y+7=0的距离,即=2.

答案 

(1)B 

(2)A

规律方法 应用抛物线定义的两个关键点

(1)由抛物线定义,把抛物线上点到焦点距离与到准线距离相互转化.

(2)注意灵活运用抛物线上一点P(x0,y0)到焦点F的距离|PF|=|x0|+或|PF|=|y0|+.

【训练1】

(1)动圆过点(1,0),且与直线x=-1相切,则动圆的圆心的轨迹方程为__________.

(2)(2017·全国Ⅱ卷)已知F是抛物线C:

y2=8x的焦点,M是C上一点,FM的延长线交y轴于点N.若M为FN的中点,则|FN|=________.

解析 

(1)设动圆的圆心坐标为(x,y),则圆心到点(1,0)的距离与到直线x=-1的距离相等,根据抛物线的定义易知动圆的圆心的轨迹方程为y2=4x.

(2)如图,不妨设点M位于第一象限内,抛物线C的准线交x轴于点A,过点M作准线的垂线,垂足为点B,交y轴于点P,∴PM∥OF.

由题意知,F(2,0),|FO|=|AO|=2.

∵点M为FN的中点,PM∥OF,

∴|MP|=|FO|=1.

又|BP|=|AO|=2,

∴|MB|=|MP|+|BP|=3.

由抛物线的定义知|MF|=|MB|=3,故|FN|=2|MF|=6.

答案 

(1)y2=4x 

(2)6

考点二 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及其性质

【例2】

(1)抛物线C:

y2=4x的焦点为F,其准线l与x轴交于点A,点M在抛物线C上,当=时,△AMF的面积为(  )

A.1B.C.2D.2

(2)已知圆C1:

x2+(y-2)2=4,抛物线C2:

y2=2px(p>0),C1与C2相交于A,B两点,且|AB|=,则抛物线C2的方程为(  )

A.y2=xB.y2=x

C.y2=xD.y2=x

解析 

(1)过M作MP垂直于准线,垂足为P,

则===,

则cos∠AMP=,又0°<∠MAF<180°,

则∠AMP=45°,此时△AMP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设M(m,),则由|MP|=|MA|得|m+1|=,

解得m=1,M(1,2),所以△AMF的面积为×2×2=2.

(2)由题意,知直线AB必过原点,

则设AB的方程为y=kx(易知k>0),

圆心C1(0,2)到直线AB的距离d===,解得k=2,

由得或

把代入抛物线方程,

得=2p·,解得p=,

所以抛物线C2的方程为y2=x.

答案 

(1)C 

(2)C

规律方法 1.求抛物线标准方程的常用方法是待定系数法,其关键是判断焦点位置、开口方向,在方程的类型已经确定的前提下,由于标准方程只有一个参数p,只需一个条件就可以确定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2.在解决与抛物线的性质有关的问题时,要注意利用几何图形的形象、直观的特点来解题,特别是涉及焦点、顶点、准线的问题更是如此.

【训练2】

(1)如图,过抛物线y2=2px(p>0)的焦点F的直线交抛物线于点A,B,交其准线l于点C,若|BC|=2|BF|,且|AF|=3,则此抛物线的方程为________.

(2)已知点A(3,0),过抛物线y2=4x上一点P的直线与直线x=-1垂直相交于点B,若|PB|=|PA|,则P的横坐标为(  )

A.1B.C.2D.

解析 

(1)设A,B在准线上的射影分别为A1,B1,

由于|BC|=2|BF|=2|BB1|,则直线的斜率为,

故|AC|=2|AA1|=6,从而|BF|=1,|AB|=4,

故==,即p=,从而抛物线的方程为y2=3x.

(2)由抛物线定义知:

|PB|=|PF|,又|PB|=|PA|,所以|PA|=|PF|,所以xP==2(△PFA为等腰三角形).

答案 

(1)y2=3x 

(2)C

考点三 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 

多维探究

角度1 直线与抛物线的公共点(交点)问题

【例3-1】(2016·全国Ⅰ卷)在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l:

y=t(t≠0)交y轴于点M,交抛物线C:

y2=2px(p>0)于点P,M关于点P的对称点为N,连接ON并延长交C于点H.

(1)求;

(2)除H以外,直线MH与C是否有其它公共点?

说明理由.

解 

(1)如图,由已知得M(0,t),P,

又N为M关于点P的对称点,故N,

故直线ON的方程为y=x,

将其代入y2=2px整理得px2-2t2x=0,

解得x1=0,x2=,因此H.

所以N为OH的中点,即=2.

(2)直线MH与C除H以外没有其它公共点,理由如下:

直线MH的方程为y-t=x,即x=(y-t).

代入y2=2px得y2-4ty+4t2=0,

解得y1=y2=2t,

即直线MH与C只有一个公共点,

所以除H以外,直线MH与C没有其它公共点.

角度2 与抛物线弦长有关的问题

【例3-2】(2019·武汉调研)已知抛物线C:

x2=2py(p>0)和定点M(0,1),设过点M的动直线交抛物线C于A,B两点,抛物线C在A,B处的切线交点为N.

(1)若N在以AB为直径的圆上,求p的值;

(2)若△ABN面积的最小值为4,求抛物线C的方程.

解 

(1)可设AB:

y=kx+1,A(x1,y1),B(x2,y2),

将AB的方程代入抛物线C,得

x2-2pkx-2p=0,显然方程有两不等实根,

则x1+x2=2pk,x1x2=-2p.①

又x2=2py得y′=,

则A,B处的切线斜率乘积为=-=-1,

则有p=2.

(2)设切线AN为y=x+b,

又切点A在抛物线y=上,

∴y1=,∴b=-=-,

切线AN的方程为yAN=x-,

同理切线BN的方程为yBN=x-.

又∵N在yAN和yBN上,

∴解得N.

∴N(pk,-1).

|AB|=|x2-x1|=,

点N到直线AB的距离d==,

S△ABN=·|AB|·d=≥2,

∴2=4,∴p=2,

故抛物线C的方程为x2=4y.

规律方法 1.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和直线与椭圆、双曲线的位置关系类似,一般要用到根与系数的关系.

2.有关直线与抛物线的弦长问题,要注意直线是否过抛物线的焦点.若过抛物线的焦点,可直接使用公式|AB|=x1+x2+p,若不过焦点,则必须用一般弦长公式.

3.涉及抛物线的弦长、中点、距离等相关问题时,一般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采用“设而不求”、“整体代入”等解法.

提醒:

涉及弦的中点、斜率时一般用“点差法”求解.

【训练3】(2017·全国Ⅰ卷)已知F为抛物线C:

y2=4x的焦点,过F作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l1,l2,直线l1与C交于A,B两点,直线l2与C交于D,E两点,则|AB|+|DE|的最小值为(  )

A.16B.14C.12D.10

解析 抛物线C:

y2=4x的焦点为F(1,0),由题意可知l1,l2的斜率存在且不为0.不妨设直线l1的斜率为k,则l2直线的斜率为-,故l1:

y=k(x-1),l2:

y=-(x-1).

由消去y得k2x2-(2k2+4)x+k2=0.

设A(x1,y1),B(x2,y2),∴x1+x2==2+,

由抛物线定义可知,|AB|=x1+x2+2=4+.

同理得|DE|=4+4k2,

∴|AB|+|DE|=8+4k2+≥8+2=16.

当且仅当=k2,即k=±1时取等号.

故|AB|+|DE|的最小值为16.

答案 A

[思维升华]

1.抛物线定义的实质可归结为“一动三定”:

一个动点M,一个定点F(抛物线的焦点),一条定直线l(抛物线的准线),一个定值1(抛物线的离心率).

2.明确p的几何意义

焦点F到准线距离,简称焦准距,抛物线y2=2px(p≠0)上的点常设为,便于简化计算.

3.重视抛物线的定义在解题中的应用

(1)凡涉及抛物线上的点到焦点距离时,一般运用定义转化为到准线距离处理.

(2)若P(x0,y0)为抛物线y2=2px(p>0)上一点,由定义易得|PF|=x0+;若过焦点的弦AB的端点坐标为A(x1,y1),B(x2,y2),则弦长为|AB|=x1+x2+p,x1+x2可由根与系数的关系整体求出,若遇到其他标准方程,则焦半径或焦点弦长公式可由数形结合的方法类似的得到.

[易错防范]

1.认真区分四种形式的标准方程

(1)区分y=ax2(a≠0)与y2=2px(p>0),前者不是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2)求标准方程要先确定形式,必要时要进行分类讨论,标准方程有时可设为y2=mx或x2=my(m≠0).

2.直线与抛物线结合的问题,不要忘记验证判别式.

数学抽象——活用抛物线焦点弦的四个结论

1.数学抽象素养水平表现为能够在得到的数学结论的基础上形成新命题,能够针对具体的问题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本课时抛物线的焦点弦问题的四个常用结论即为具体表现之一.

2.设AB是过抛物线y2=2px(p>0)焦点F的弦,若A(x1,y1),B(x2,y2),则

(1)x1·x2=.

(2)y1·y2=-p2.

(3)|AB|=x1+x2+p=(α是直线AB的倾斜角).

(4)+=为定值(F是抛物线的焦点).

【例1】过抛物线y2=4x的焦点F的直线l与抛物线交于A,B两点,若|AF|=2|BF|,则|AB|等于(  )

A.4B.C.5D.6

[一般解法]易知直线l的斜率存在,设为k,则其方程为y=k(x-1).

由得k2x2-(2k2+4)x+k2=0,

得xA·xB=1,①

因为|AF|=2|BF|,由抛物线的定义得xA+1=2(xB+1),

即xA=2xB+1,②

由①②解得xA=2,xB=,

所以|AB|=|AF|+|BF|=xA+xB+p=.

[应用结论]法一 由对称性不妨设点A在x轴的上方,如图设A,B在准线上的射影分别为D,C,作BE⊥AD于E,

设|BF|=m,直线l的倾斜角为θ,

则|AB|=3m,

由抛物线的定义知

|AD|=|AF|=2m,|BC|=|BF|=m,

所以cosθ==,所以tanθ=2.则sin2θ=8cos2θ,∴sin2θ=.又y2=4x,知2p=4,故利用弦长公式|AB|==.

法二 因为|AF|=2|BF|,+=+===1,解得|BF|=,|AF|=3,

故|AB|=|AF|+|BF|=.

答案 B

【例2】设F为抛物线C:

y2=3x的焦点,过F且倾斜角为30°的直线交C于A,B两点,O为坐标原点,则△OAB的面积为(  )

A.B.C.D.

[一般解法]由已知得焦点坐标为F,因此直线AB的方程为y=,即4x-4y-3=0.

与抛物线方程联立,化简得4y2-12y-9=0,

故|yA-yB|==6.

因此S△OAB=|OF||yA-yB|=××6=.

[应用结论]由2p=3,及|AB|=

得|AB|===12.

原点到直线AB的距离d=|OF|·sin30°=,

故S△AOB=|AB|·d=×12×=.

答案 D

【例3】(2019·益阳、湘潭调研)如图,过抛物线y2=2px(p>0)的焦点F的直线交抛物线于点A,B,交其准线l于点C,若F是AC的中点,且|AF|=4,则线段AB的长为(  )

A.5B.6

C.D.

[一般解法] 如图,设l与x轴交于点M,过点A作AD⊥l交l于点D,由抛物线的定义知,|AD|=|AF|=4,由F是AC的中点,知|AD|=2|MF|=2p,所以2p=4,解得p=2,所以抛物线的方程为y2=4x.

设A(x1,y1),B(x2,y2),则|AF|=x1+=x1+1=4,所以x1=3,可得y1=2,所以A(3,2),又F(1,0),所以直线AF的斜率k==,所以直线AF的方程为y=(x-1),代入抛物线方程y2=4x得3x2-10x+3=0,所以x1+x2=,|AB|=x1+x2+p=.故选C.

[应用结论]法一 设A(x1,y1),B(x2,y2),则|AF|=x1+=x1+1=4,所以x1=3,又x1x2==1,所以x2=,所以|AB|=x1+x2+p=3++2=.

法二 因为+=,|AF|=4,所以|BF|=,所以|AB|=|AF|+|BF|=4+=.

答案 C

基础巩固题组

(建议用时:

40分钟)

一、选择题

1.(2019·吴忠模拟)抛物线y=4x2的焦点到准线的距离为(  )

A.2B.1C.D.

解析 由y=4x2得x2=y,所以2p=,p=,则抛物线的焦点到准线的距离为.

答案 D

2.(2018·抚顺模拟)已知点F是抛物线y2=2x的焦点,M,N是该抛物线上的两点,若|MF|+|NF|=4,则线段MN的中点的横坐标为(  )

A.B.2C.D.3

解析 ∵点F是抛物线y2=2x的焦点,∴F,准线方程为x=-,设M(x1,y1),N(x2,y2),∴|MF|+|NF|=x1++x2+=4,∴x1+x2=3,∴线段MN中点的横坐标为.

答案 A

3.设抛物线C:

y2=3x的焦点为F,点A为C上一点,若|FA|=3,则直线FA的倾斜角为(  )

A.B.

C.或D.或

解析 如图,作AH⊥l于H,则|AH|=|FA|=3,作FE⊥AH于E,则|AE|=3-=,在Rt△AEF中,cos∠EAF==,∴∠EAF=,即直线FA的倾斜角为,同理点A在x轴下方时,直线FA的倾斜角为.

答案 C

4.已知抛物线C的顶点是原点O,焦点F在x轴的正半轴上,经过点F的直线与抛物线C交于A,B两点,若·=-12,则抛物线C的方程为(  )

A.x2=8yB.x2=4y

C.y2=8xD.y2=4x

解析 由题意,设抛物线方程为y2=2px(p>0),直线方程为x=my+,联立

消去x得y2-2pmy-p2=0,显然方程有两个不等实根.

设A(x1,y1),B(x2,y2),则y1+y2=2pm,y1y2=-p2,得·=x1x2+y1y2=+y1y2=m2y1y2+(y1+y2)++y1y2=-p2=-12,得p=4(舍负),即抛物线C的方程为y2=8x.

答案 C

5.(2019·河南中原联考)已知抛物线C:

y2=2px(p>0)的焦点为F,准线为l,且l过点(-2,3),M在抛物线C上,若点N(1,2),则|MN|+|MF|的最小值为(  )

A.2B.3C.4D.5

解析 由题意知=2,即p=4.过点N作准线l的垂线,垂足为N′,交抛物线于点M′,则|M′N′|=|M′F|,则有|MN|+|MF|=|MN|+|MT|≥|M′N′|+|M′N|=|NN′|=1-(-2)=3.

答案 B

二、填空题

6.如图是抛物线形拱桥,当水面在l时,拱顶离水面2米,水面宽4米.水位下降1米后,水面宽________米.

解析 建立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设抛物线方程为x2=-2py(p>0).

由题意将点A(2,-2)代入x2=-2py,得p=1,故x2=-2y.设B(x,-3),代入x2=-2y中,得x=,故水面宽为2米.

答案 2

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y2=6x的焦点为F,准线为l,P为抛物线上一点,PA⊥l,A为垂足.若直线AF的斜率k=-,则线段PF的长为________.

解析 由抛物线方程为y2=6x,所以焦点坐标F,准线方程为x=-,因为直线AF的斜率为-,所以直线AF的方程为y=-,

当x=-时,y=3,所以A,

因为PA⊥l,A为垂足,所以点P的纵坐标为3,

可得点P的坐标为,

根据抛物线的定义可知|PF|=|PA|=-=6.

答案 6

8.已知双曲线C1:

-=1(a>0,b>0)的离心率为2.若抛物线C2:

x2=2py(p>0)的焦点到双曲线C1的渐近线的距离为2,则抛物线C2的方程为________.

解析 因为双曲线C1:

-=1(a>0,b>0)的离心率为2,所以2==,所以=,所以渐近线方程为x±y=0,因为抛物线C2:

x2=2py(p>0)的焦点为F,所以F到双曲线C1的渐近线的距离为=2,所以p=8,所以抛物线C2的方程为x2=16y.

答案 x2=16y

三、解答题

9.已知过抛物线y2=2px(p>0)的焦点,斜率为2的直线交抛物线于A(x1,y1),B(x2,y2)(x1

(1)求该抛物线的方程;

(2)O为坐标原点,C为抛物线上一点,若=+λ,求λ的值.

解 

(1)抛物线y2=2px的焦点为,

所以直线AB的方程为y=2,

由消去y得4x2-5px+p2=0,

所以x1+x2=,

由抛物线定义得|AB|=x1+x2+p=9,

即+p=9,所以p=4.

所以抛物线的方程为y2=8x.

(2)由p=4知,方程4x2-5px+p2=0,

可化为x2-5x+4=0,

解得x1=1,x2=4,故y1=-2,y2=4.

所以A(1,-2),B(4,4).

则=+λ=(1,-2)+λ(4,4)=(1+4λ,-2+4λ).

因为C为抛物线上一点,所以(-2+4λ)2=8(1+4λ),

整理得λ2-2λ=0,所以λ=0或λ=2.

10.(2017·全国Ⅰ卷)设A,B为曲线C:

y=上两点,A与B的横坐标之和为4.

(1)求直线AB的斜率;

(2)设M为曲线C上一点,C在M处的切线与直线AB平行,且AM⊥BM,求直线AB的方程.

解 

(1)设A(x1,y1),B(x2,y2),

则x1≠x2,y1=,y2=,x1+x2=4.

于是直线AB的斜率k===1.

(2)由y=,得y′=.

设M(x3,y3),由题设知=1,解得x3=2,于是M(2,1).

设直线AB的方程为y=x+m,

故线段AB的中点为N(2,2+m),|MN|=|m+1|.

将y=x+m代入y=得x2-4x-4m=0.

当Δ=16(m+1)>0,即m>-1时,x1,2=2±2.

从而|AB|=|x1-x2|=4.

由题设知|AB|=2|MN|,即4=2(m+1),

解得m=7.

所以直线AB的方程为x-y+7=0.

能力提升题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