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5000.docx
《读书笔记500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书笔记5000.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读书笔记5000
《眼睛的沉默》5000字读书笔记
《眼睛的沉默》最能打动人心的是一些描写记忆中或现实生活中有血有肉的原生态故事,这些故事剥离了宏大叙事,远离并超越了功利,以一种娓娓道来的方式致力于表现人的灵魂、人的内心世界的丰富性与复杂性、平实生活中的多种可能性,显得纯朴、温馨、清雅,带有强烈的个人体验色彩。
在这其中,令人称道的是作者对时光的雕琢与刻画,这种关于时光的叙事,充满了一种飘逸灵动之感,同时又间杂些许心酸的沉重,生之快乐与生之无奈亦糅合其中,表现出一种别样的丰富美。
雕刻时光:
灰色历史记忆中的花样年华
当我们提出雕刻时光这一说法时,略显得有些苍白无力,它显然不是一个学理性的概念,而只是在阅读文本过程中的一些个体体验性的东西。
然而,作为文本中审美形态的存在,它又是自足的:
我们可以在文本中找寻到这种活生生的例证。
提起雕刻时光,最典范的文本,莫过于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
在这部鸿篇巨制中,我们能时刻感受到时间的存在,那种缓慢的节奏、那种纷繁的叙事、那种细致入微的刻画沁入人心,让人深刻体味到时间的抽象与神秘。
杜爱民对时间的把握亦是如此,诸多对往故历史的叙述作品无疑是他最好的篇章之
一。
这种对于往故时光的雕刻已然超脱了时空的局限,站在了一种飘逸轻盈的制高点,俯视灰色的历史与花样年华,呈现出一种超越功利的纯洁、朴素、自然之美。
我们可以把《在记忆中消逝》一文看作是此类文章的一个提纲、一个宣言:
追忆意味着什么?
它是让我们暂时摆脱日常生活的烦扰,回到我们自身,面对我们身体和心灵的宁静,并且重返由这种洁净的智慧所昭示的永恒;追忆就是反思和审视,在这个精神历程漫长的轮回中,让藏匿在最平凡的事物中间的真理得以显现。
这种反思与静观之后所呈现出的宁静与永恒,是作者一贯的追求,是其实现救赎的必然之路:
如果我们不同自己的身体留存的各种感受保持亲近,如果我们不在追忆中进行更为深刻的探寻,我们将无法回到生命的根基
处,我们将永无宁日。
正是因为有着这样一种自觉的创作意识,杜爱民的散文才在对时光的雕刻中超越了文本自身,摆脱了历史伦理的束缚,呈现出一种开放性与超越性,达到了一种理性的高度,保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度。
琴声响起,露出败损的城砖和青草,撞开黑漆的大门,摇落满树的枯枝败叶。
我的灵魂在琴声里只剩下残垣断壁,长安日出日落,我的身体内也早已满是落叶。
《1975年的琴声》一开始便引领我们进入了一个如诗如画却又略显凄冷灰暗的世界。
乍读起,耳畔就似乎响起如泣如诉的琴声,或悠扬但绝不明朗,或晦涩却绝不乖张,一种萧瑟的气氛迎面扑来。
紧接着,在这种若有若无,断断续续的琴声中,夕阳为他伸展着幕布,马路两旁的枫树在初冬的寒霜里愈益色浓红重。
在这种琴声的奏鸣中时间缓缓地前行着,而我们分明感觉到了时间的刻度在我们每个人的心灵深处所勾画出的一缕缕丝线。
在这种缓慢却有节奏叙述中,记忆与现实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作者与读者巧妙地契合在了一起,作者引领着读者穿越历史的时空,缓缓地向逝去的年华进发。
这一切,都是雕琢的时光所带给我们的独特体验。
普鲁斯特说:
没有阳光的日子,就是一些光秃秃的时间,它有一种强烈的力量让你极想品味品味白昼,恨不能把大自然放到嘴上咬一咬;所谓灰暗的日子,阳光不见,人们走过就象是闪着银光的网上的鲱鱼。
《1975年的琴声》也为我们描述了这样一种白昼不见的光秃秃的时间,主人公因邻居贾克的纯粹完美的存在而感到危机四伏,心绪不安,这是在灰色的年代里、在肃杀的氛围中因追求完美与纯粹而产生的一种微妙却又强烈的感情,是一种上进心与挫折感之间的巨大张力。
这种灰色的历史记忆充斥于整部散文集之中,它反映的是历史叙事对个人话语的掩埋与戕害,是一种无可奈何啼笑皆非的历史伦常与天真烂漫而又孤独无助的个体体验的结晶体。
于斯我们看到了形形色色的原生态的生活:
《菜四种》中凄苦与窘迫的际遇;《年味》中的浓郁简约的人情;《枫园回忆》中寂寞荒凉的革命;《破碎的梦》中荒诞暴戾的青春
这种记忆无疑是痛楚的,但若只是沉溺于这种回忆的痛楚,那就不会超脱揭伤疤的窠臼,那就只能销蚀磨损文本所应有的力度。
作者超越了这种一地鸡毛式的零散回忆,在与往事干杯后,他笔下的经过磨练与教育的日常琐事带给我们的是另外一种脉脉的温情。
这种温情根植于对童年时代的那种孤寂却又天真美丽多情烂漫的心境的不断回味与追溯之中,这种个体的时光体验恰能在读者群体中引起强烈的共鸣,引发我们每个人去回忆、去体验已逝的时光,这就是文本能震人发聩的原因所在。
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精神超越了文本自身的
存在,具有范式性与共通性。
雕刻时光:
在灰暗现实中寻求诗意栖居
马格丽特杜拉斯是另外一位为我们所熟知的善于雕刻时光的作家,她在意识的缓缓流动中为我们刻画人物形象、勾勒时代面貌。
在紧促的时间段里,她尽可能地为我们放慢叙事的节奏,于平淡无波澜中凸现人物复杂的精神世界。
与普鲁斯特不同的是,杜拉斯的许多作品模糊了时间的界限(如《广场》、《爱》、《夏夜十点半钟》等),立足于一种似真似幻的现实之中,表达现代社会对人性的压制与摧残,表现出现代人普遍的空虚、孤独、绝望、失败感与挫折感。
因而杜拉斯的作品是伤感的,是绝望的,读起来有一种不能承受之生命之重,其1968年后的作品更是如此。
杜爱民的散文同样为我们展现着现实生活中的一幕幕场景,以及其中的辛酸苦乐、无奈彷徨。
在这类作品中,雕琢时光的痕迹也是随处可见的,与对往昔历史记忆的雕刻不同,这种对现实生活的描述没有太多超脱其外的快感,而是以自己的现身说法为我们呐喊呼告,表现出一种强烈的人文关怀。
《仁义村》以极其平淡的笔触写出了一个城中村几十年的历史变迁,写出了恬淡的田园生活被所谓的现代文明所掩埋的事实。
仁义村如今已是不见村庄。
/不见田垄。
/不见井垣。
(昌耀:
《内陆高迥》)时间已经将这一村庄彻底地风吹雨打去,往昔的记忆已然成为埋入土中半截的一个个柱石,仁义村已经变的太小太小,并且,最终将彻底消亡。
这种对时代历史变迁的描述是在不经意间完成的,貌似客观冷静的叙述实际上表达出了作者隐忍于心中的撕心裂肺的痛楚虽然作者始终未曾说出。
若说《仁义村》是生活理想乌托邦覆灭的一个真实写照的话,《四路公共汽车》则为我们描绘出命运的无常与精神的痛楚:
不愿面对的事情,今天又必须面对;不愿看到的情景,今天又必须亲自目睹。
痛楚往往会使我们在某个时间点上产生一种虚幻的感觉,一种对自身存在本身的怀疑的情绪,一种遍体华凉的苍茫无助感与孤独感:
大街上忙忙碌碌的人群谁会理会它将开往哪里,谁能知道上边的人将要朝向哪里,谁又能发现这些庸常细小的世象背后隐匿的无数个秘密。
在这里,作者为我们精心雕琢了一个时间点上的内心革命,一段时光所能产生的种种变局。
也许,他自己的话是这种雕刻时光意义的最好的注本:
在那段时间里,四路公共汽车让我劳累的身体得以舒缓:
我静静地坐在上面,看着曾经熟悉的街区远去,那里有恋人、母子和兄弟这就是生命和时间,就像四路公共汽车,有它的起始和路线。
没有人可以成为时间列车永久的乘客,人们所能够拥有的只是其中的一段路程和在路上的心情。
这种时间意识在整部作品集中大量存在着,它是引领我们进入一种反观自我、反观社会存在的一个十分有效的工具。
在时间的长河中,我们往往感觉自己的渺小,产生一种苍茫的孤寂感,在历史的混沌中,时间与生命变得迟滞与漫长,个体理所当然的变成沧海一粟。
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的对于生命与命运的沉思也是源于此。
这种对时间的雕刻当然是一种个体性的体验,这种体验却有着全人类共有的普范性。
杜爱民对当下时间的刻画往往是对童年时代记忆的留恋与向往(虽然这种记忆是苦涩的),也同样是对整个人类童年时代的群体记忆乃至母体子宫的执著复归。
正因为这只是记忆,正因为我们始终不能复归母体,我们注定要在这平凡的世界中流浪,直到永远。
从这个意义上说,杜爱民对现实时间的雕琢,亦是对历史记忆的重复。
而经历审美体验记忆中的历史记忆是诗意的、是静寂的、是平淡的、是自然的、是未曾雕琢的、是毫无污秽的。
这种或许乏味却充满温情的历史记忆,亦是作者寻求精神避难与救赎的所在,是沉默的眼睛所能看到的最为明亮闪光的东西,是作者诗意地栖居地。
作者正是在这种对时光的雕刻中,洗去了尘世的喧哗与躁动,涤去了世俗的平庸与琐屑,在最大程度上完成了对自我的超越。
雕刻时光:
在静寂中守候恬淡,在沉默中守望诗意
在《瓦尔登湖》中,梭罗告诉世人:
人们不能成为物质的奴隶,只有删繁就简、回归纯真、改善环境、善待自然才能解除精神的痛苦,实现自己的身心和谐。
梭罗的这一观念在杜爱民《寻找〈瓦尔登湖〉》中得到了很好的阐释,在这篇文章中,作者用他特有的雕刻时光的方法想像着《瓦尔登湖》进入人们心灵的整个过程。
作者并由《瓦尔登湖》念及海子,这种联想并非是无端而生:
两人有着精神上的共通性简约、纯粹、唯美、纯真。
我感到梭罗之音,源自于风的琴弦之上。
它那么柔和,像一阵气息,只要轻轻搏动一下,湖面便会泛起层层涟椅。
《瓦尔登湖》与海子,让我想到世界的绿地,仍然有雪白的绵羊,它们吃着清淡的素草,偶尔‘咩咩’叫几声,从不与谁争斗,但终又无法逃过注定的命运。
他们的存在使朴素、善良、平静的精神情怀得以延续。
在更为险恶的世事中,究竟有什么必须用胸怀和双手,才能承载。
这段十分精彩的描绘使我们有一种恬淡自然的感觉,有一种静寂中的闲适感,这种风琴之声,蓝天素草有着田园牧歌般的秀美,时间在这一刻定格为一幅画面,定格为一缕琴声,这种静止的时间给人带来的是一种思想的止步,一种生活情趣无限延长。
这也是作者所追求的理想境地,是作者想要达到的如水的、柔和的、平静的生活方式。
正是在这种创作理想与创作心态的指导下,整部作品在对时光的雕琢中呈现出一种恬淡、温馨、自然、清雅的诗意美。
这种诗意美具体表现在诗化语言的叙述上。
在这部集子中,杜爱民将那种诗人的语言运用得活灵活现,描情状物,无不贴切自然,极具形式上的美感,并往往蕴含十分丰富的内涵,让人在时间的向度上充分体会出语言之美。
如他描绘春天:
在经历了长久的期待而郁积下的新鲜渴望,被春天唤醒,在春风里蕤生。
春天揭开幔纱,让一种醉人的气息萌生在骨头里。
和慕的天气让人浑身痒痒的。
我已经感到自己被春天所驯服,皮肉酥松,骨骼脆裂有声。
这是一种幸福的感受,是经历的开始与结束,是痛痒的毁灭形成的美,像黑夜燃烧的火苗,温软地痛着,易逝而又短暂。
(《春天纪事》)鲜活的生命欲望被春风所吹醒,那种欣喜感,那种由衷的喜悦感跃然纸上。
这种过程是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下完成的,是一种在寂静时间向度内的恬淡优雅的心态。
时光,不经意间,在作者的笔下欢快的流淌,其中呈现的美的质感引人入胜。
再如《荠菜》中对荠菜生长的种种不同的生长方式以母亲做饭细节的刻画细致入微,丰满细腻,甚至是妙趣横生。
嘴里含上这样的叶瓣,除了荠菜本身的味道之外,那些霜尘慢慢化开的情形,似乎也能明确感觉到。
这种细节的描绘使人感到在时间流淌中的自自在在、自然率真的疏朗质朴、清雅温馨之美。
这种诗意其次体现在唯美意境建构上。
杜爱民的散文呈现出一种如水般的质感,营造了思无邪般纯正天然的艺术世界。
陌生的送花人在窗外若隐若现,像这座城市边缘黄昏时微暗的灯光。
(《若隐若现的花》)这一隐喻有点出乎意料,造成了一颇为陌生化的感觉,然细品之,那种若隐若现,似有似无之感与微暗的灯光所营造出的悠远凄清的氛围很好地融合在了一起,虚实相间,形成了一种言尽意远的独特意象,简约而不简单,使我们感到一种别样的情景,别样的氛围,别样的意蕴,别样的韵味,言犹未尽、余音绕梁。
这种在雕刻时光中建构诗意还是经验的,而非超验的。
这种诗意是建立在直面现实、直面人生的基础之上的,是建构在对琐屑杂乱的现实生活历史记忆的审美关照之上的,是建立在回归人的生命意识生存意识之上的。
这就决定了它不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而是实实在在血肉丰满的纯态事实。
这种雕刻时光所呈现的诗意是建构在张扬个性经验,取消典型性的基础上的,因而它尽可能的剔除了文本背后意识形态内容,呈现出更为纯粹的私人写作性质。
杜爱民的这部著作命名为《眼睛的沉默》,沉默当然是一种处世姿态,是在用理性的自觉来抗拒世间的纷扰。
孰不知,沉默也是一创作方法,一种思维方式。
千言万语,何须莫言,这种沉默中雕刻时光所产生的诗意之美足以引人入胜、振聋发聩。
篇二:
飘5000字读书笔记
《飘》5000字读书笔记
它有无穷的魅力---就像古希腊艺术一样,完美无瑕,匀称和谐。
--------------------------------阿希礼
在书的末章,斯佳丽如鹦鹉学舌般将阿希礼说过的这句话告诉瑞特,瑞特警觉起来,他正要表达这意思----关于旧时代的。
斯佳丽。
奥哈拉,塔拉庄园的大小姐,她魅力非凡,娇艳美丽。
有众多追求者的她却偏偏爱上了即将与玫兰妮订婚的阿希礼。
在遭遇表白被无情拒绝后,她一气之下嫁给了玫兰妮的哥哥查尔斯。
随后,南北战争爆发。
阿希礼,查尔斯相继应征入伍,不料查尔斯病死军营,阿希礼的妻子玫兰妮邀独居的她来到亚特兰大与其一同生活,再次邂逅封锁线商人瑞特。
玩世不恭的瑞特对斯佳丽极尽挖苦讽刺,却又能在斯佳丽需要帮助时即时出现在她身边。
战后,斯佳丽为保全拉塔庄园而嫁给了妹妹苏艾伦的情人弗兰克,为不再挨饿受冻,她强迫妹妹种地,开办锯木厂,兴办酒馆,拼命赚钱。
在弗兰克死于意外后,鸿商富贾瑞特迎娶斯佳丽,极尽所能地爱她,满足她,而斯佳丽心头却仍挂念着阿希礼。
直到玫兰妮临终之际,斯佳丽才恍然明白,玫兰妮在生前给了她怎样的爱护与支持,而自己所爱的阿希礼不过幻象之体,瑞特的深爱才是自己真正所需。
斯佳丽飞奔回家,而瑞特心灰意冷准备离开。
全书在斯佳丽充满期待的明天中结束,留给读者无尽遐思。
他们,无论是温柔善良,高尚兼有传统美德的玫兰妮,还是高贵优雅并忧郁着的阿希礼,或是淳朴严厉的黒妈妈,还有玩世不恭,深沉执着的瑞特都属于那个旧时代,风云突变的乱世。
而斯佳丽,一个活脱脱的战神雅典娜。
她高傲自私,虚荣任性,甚至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不择手段。
但这些,都掩饰不住她的聪慧美丽,坚强刚毅,精明能干,以及在失败与绝望中永不言弃的勇气与民族精神。
她凭此挑战着旧时代,走向一个崭新的明天,一个充满希望的新时代。
历史的轮子残酷地旋转着,把一切美好碾成齑粉。
战火纷飞,南北战争爆发,家园被毁,亲人离散,宁静的生活就此打破她娇嫩的肩膀实在是不胜负荷-----一个生命垂危的产妇,一个哭声越来越细弱的婴儿,一个饿得半死的小男孩(她自己的儿子),一个吓破了胆的黑丫头,她们都指望从她身上得到些许鼓舞,得到保护,把她挺直的腰板视作勇气和精力的象征,其实她根本没有勇气,精力也早已耗尽。
在筋疲力尽中,她回到了塔拉庄园,满心欢喜,却从仆人波克口中得知,百名黑奴只剩下三个,食物几乎没有,两个妹妹正在康复,父亲神志恍惚,母亲昨日已死面对旧时代的变迁,那些与她息息相关的旧制度随战火而崩溃。
命运的转折,她失望了,她享用着最后的玉米威士忌,模糊的意识却让奥哈拉家族史再次清晰重现:
这些人,厄运或许曾断其头,但却从未夺其志。
斯佳丽的静脉中流淌着他们的血液,继承着这种绝不屈服。
斯佳丽明白塔拉庄园是她的命运,她的战场于此,她必须战斗并且获胜。
于是,她思考着明天,以永不言弃的姿态,奋起反抗。
泰戈尔说:
如果错过太阳时你流泪了,那么你也将错过星星了。
是的,与其自怨自艾,哀叹已逝去的歌舞升平的旧时代。
不如像斯佳丽一般,在旧时代消逝的阵痛中顽强站起来,接受命运风暴的洗礼,接受成长的挫折,接受人生的坎坷。
历史的变迁,我们无法选择,也许从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麦哲伦船队全球航行,开始罪恶的黑奴贸易就注定这是一场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
新航路的开辟是拉美传统社会的灭顶之灾,却也是世界近代化的开端,而正是因为这种殖民掠夺才使得斯佳丽曾经的生活雍容华贵。
美国的革命,从独立战争到南北战争,它废除南方的奴隶制度渴望建立一个平等自由民主的联邦政府权,却因此打破南方贵族的宁静生活,并使得后来斯佳丽颠沛流离它象征着旧时代的消逝与新时代的开端。
如果说,希腊神话中潘多拉打开魔盒,放出战争,痛苦,疾病,悲伤而唯一留下的是希望。
那么斯佳丽就是守着这份希望,以永不言弃的姿态,带着血液中与生俱来的民族精神穿过旧时代,奔向那个充满希望美好的明天-----新时代。
杰拉尔德说,世上唯一值得为之战斗的就是土地。
因为它是世上唯一经久不变的东西。
对任何一个身上由爱尔兰血液的人来说,他们在其上居住,靠它生活的土地就像母亲这是唯一值得为之辛苦,为之战斗,为之去死的
东西。
斯佳丽想起父亲曾经说过的话,塔拉庄园是值得为之战斗的。
随后她鼓起勇气,以永不屈服的精神挑起家庭沉重的担子,带领亲人战胜饥饿,赢得家园。
当然,为了保全塔拉庄园,她嫁给了妹妹苏埃伦的情人弗兰克。
同时,她也接到妹妹苏埃伦的一封对她破口大骂的信。
但是她这时正得知塔拉庄园安然无恙,至少暂时没有危险,内心异常高兴,所以苏埃伦的那些话并没有引起她的多大不快。
斯佳丽保全了塔拉庄园并嫁给弗兰克住在夫家,即使妹妹苏埃伦对她破口大骂,她也毫不在意,以为塔拉庄园才是她的一切。
塔拉庄园承载着她儿时生活富裕的美好记忆,也承载着她庄园主的身份。
更重要的是塔拉庄园承载着她永不言弃的希望。
塔拉庄园是杰拉尔德(斯佳丽的父亲)白手起家创建的,它记载着祖祖辈辈为之奋斗的英勇传奇,它承载着代代相传的----永不言弃的希望,民族精神。
现在让她难以接受的是她永久的家是在亚特兰大而不是在塔拉庄园。
当她拼命地想弄到那笔钱付税时,心里除了塔拉庄园及它不幸的命运之外,再不能容下其它的事。
哪怕是在结婚的那一刻,她也没有想到自己为保全家园而付出的竟是永远离开家园的代价。
现在家园是保全了,但当她意识到这一点时却患起了相思病,并且怎么也摆脱不掉。
她永远的离开家园患起相思病来。
是呀,塔拉庄园是她的一切,然而她为了保全它却要弃它远去,这是多么可笑的一件事。
后来,甚至连白兰地都无法压抑住她心中因怀念塔拉庄园产生的痛楚,这种痛楚甚至比担心失去锯木厂而产生的痛楚还要深刻。
这就是深厚的思乡之情。
土地,一直都是个敏感的话题。
小的方面来说,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大的方面来说,它承载着我们的民族精神。
斯佳丽失去塔拉庄园的痛楚都还历历在目,是塔拉庄园带给了她勇气与希望,使其永不言弃,在我们面对家园被侵占时,我想我们每一个人都会如同斯佳丽般奋起反抗。
时代虽在变迁,但土地所传承的却是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
现在她才意识到自己在梦中一直寻觅的那个避难所,那个一直被迷雾遮住的温暖而安全的地方是哪儿。
那个温暖而又安全的地方并不是阿希礼---哦,绝不是阿希礼!
阿希礼像一盏沼气灯,他身上并没有多少温暖,他还像一片流沙,一点也不安全。
那个温暖而又安全的地方是瑞特。
直到玫兰妮死后,斯佳丽才明白,她正真所爱正真所需是瑞特。
而阿希礼,战争,死亡,沉郁,悲伤带走了他曾作为庄园主的美好时光,使他胆小懦弱的性格充分显露无遗。
他早已不是那个高贵忧郁的阿希礼,他靠斯佳丽接济,他劈砍柴木维持生活,时光带走了他;具有传统美德的玫兰妮,在离开战火弥漫,硝烟四起的亚特兰大时,只剩半条命的她惦记的是查尔斯的遗物,终因为了想要一个孩子而去逝;还有黒妈妈,她仍希望斯佳丽还是那个贵族小姐,有细嫩的双手而不是老茧;还有深沉执著的瑞特,他不明真相,心灰意冷而离开他们都属于那个旧时代,做着庄园主的美梦,却遗失了最初曾拥有的保卫家园,永不言弃的勇气,终随旧时代的消逝一同离开了斯佳丽。
只有斯佳丽留了下来,因为她至始至终都坚守着旧时代所传承的永恒的民族精神:
永不言弃。
并带着希望,保卫土地,保卫家园。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她也最终由庄园主过渡到资产阶级。
文末写道等明天回到塔拉庄园再考虑这一切吧。
到那个时候我就能够忍受了。
我明天会想出办法来重新得到他的。
不管怎么说,明天是新的一天了。
《飘》,旧时代的消逝。
文末的新的一天也代表着新时代的来临。
正如文章开头所写道的斯佳丽。
奥哈拉算不上十分貌美,但却有一种让男人着迷的魅力,使人忘了她长相的不足。
这种貌美是旧时代所赋予的,而这种让男人着迷的魅力则是骨子里与生俱来的,永恒的,永不言弃的民族精神。
《飘》,它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变迁。
旧时代向新时代过渡的时期---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年头,这是愚蠢的年头;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我们面前什么都有,我们面前一无所有;我们都在直奔天堂,我们都在直奔相反的方向。
---查尔斯。
狄更斯《双城记》。
民族精神永不磨灭,唯有坚守永不言弃的民族精神。
方能在旧时代消逝中存活,在民族精神的引领下走向新时代。
篇三:
路遥《人生》5000字读书笔记
路遥《人生》5000字读书笔记
人生之爱情
在路遥《人生》这部作品中,很明显偏爱巧珍,我也很欣赏她,欣赏她对爱情认真付出的态度。
路遥是仁慈的,在高加林人生最失意的时候,安排巧珍来到了他灰暗的人生,就像一米阳光照进了潮湿的心灵小屋,使他的生活还不至于彻底绝望。
巧珍用她白杨树般美丽的身影,水灵的大眼睛,温柔且痴心绝对的心,抚慰了高加林民办教师被撤的失落受伤的心。
巧珍是美丽善良的,没看过这本书之前,我觉得善良二字适用很多农村妇女,而且很多人也总喜欢将这两个字泛泛落于这些人。
可是看完这部小说,我却发现似乎这词不能随便乱用,用在像巧珍一样的一类人身上才合适。
同时,我也惊讶于这样一个事实,原来爱情竟也能用善良来加以附丽。
巧珍的爱情是善良的,尽管高加林最终没能兑现他当初的承诺,巧珍虽然怨却不恨,她没有文化,但是在爱情面前心与心之间是没有卑微与高贵之分的,她和一代才女张爱玲一样,情到深处内心满是慈悲,可她没有张爱玲倾城转身后的冷漠。
在得知高家村民办教师的名额增加后,在拦截姐姐巧英准备在高加林回来路上羞辱他后,说服了姐姐一起到高明楼为高加林求情谋职。
悲哀的是,每个人心里都明白,一段感情等到可以用善良来修饰,结局已明了。
路遥最终将自己钟爱的巧珍这一人物嫁与了懂得执着追求和珍惜如初的刘拴,而这一切又恰好安排在高加林重新被贬为社员回来之前。
感慨之余,不免心痛地承认这就是人生,如果你不够珍视你所有,如果你轻易放弃你所有,就要承担失去后永远不会回来之痛。
冯小刚在《童梦奇缘》有这样一句经典的台词:
生命是一个过程,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可悲的是它不能重来,可喜的是它也不需要重来。
爱情又何尝不是这样,虽然一个人的一生之中或许会有很多次爱情,但是我想真正的从内心里爱的也只有那么屈指可数的几次。
如果在爱一个人的时候,你将自己的前途、利益与之交杂,你会破坏这份爱情的纯洁,不管它进行的时间或长或短,最终都会与你擦肩而过。
高加林就是这份爱情的主角,不管是为了自己能够到大城市去发展而抛弃巧珍也好,还是利用爱情企图推动事业顺风顺水,选择和黄亚萍在一起也罢,他都亵渎了爱情的美好,加以爱情于瑕疵。
可悲时间不能倒转一次,让爱情再重来一次。
高加林最终明白自己的心,抛弃一切浮华,他爱的就是那个傻傻爱他的,在黄亚萍口中是农村妇女的女子,一个能包容他所有,一个为了他黄昏时分仍然执着等待他黯然提馍而归的女子,一个最终选择不拖累他的女子,一个他爱的女子。
同时我们也庆幸爱情不能重来,奖励像刘拴那样执着的人拥抱了她,给了巧珍稳稳的幸福,不用再担心高加林有一天会离开自己。
一切的结局早已安排好,执着、纯洁的人才配拥有长久、美丽的爱情。
爱情里的甜蜜两人一起珍藏,爱情里的苦难两人一起面对承担。
白发苍苍时,依然能庆幸有你的手可握,有你的肩膀可靠,还有你的微笑能笼罩
人生之选择
路遥的《人生》故事发展跌宕起伏,主人公高加林的命运有起有落,设下了紧要的耐人寻味的几处人生选择。
高加林被撤掉民办教师后,虽然不甘心但是已经开始适应农村生活,何况还有了巧珍这样一个甜蜜的伴侣。
偏偏这个时候高加林的父亲的亲弟弟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