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部编本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9468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5.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版部编本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新版部编本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新版部编本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新版部编本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新版部编本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版部编本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docx

《新版部编本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版部编本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版部编本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docx

新版部编本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

12坐井观天

[教学目标]

1、认读“井观沿累那弄错际相”9个生字,积累“坐井观天井沿回答那么弄错无边无际相信”词语。

在老师的指导下描写“井、那、沿、际”4个生字。

2、正确朗读课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

能根据标点,尝试读出句子的语气。

3、通过学习,知道“坐井观天”的意思,懂得要做个见多识广的人。

[教学准备]1.生字卡片;2.小青蛙、小鸟的头饰。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观察画面,引入情景。

(媒体出示课题及图片)

1)出示“一口井”,在图上分别指出:

井里、井沿、井口、井底的位置。

2)添加青蛙的图像,说说:

青蛙在哪里干什么?

2.揭示课题:

坐井观天。

3.渗透学习“井、观、沿”的字音、字形。

4.读题,解题。

设疑过渡:

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坐井观天”是一个成语故事,故事里包含了一个道理,学完课文就能知道。

二、整体感知,了解内容。

1.边看画面,边听课文录音,思考:

故事中除了青蛙,还有谁?

2.回答交流,并出示小鸟的图像。

学生自己读读课文,出示要求:

(媒体出示自学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

(2)思考:

青蛙和小鸟在争论什么?

3.交流、板书:

争论天有多大

三、阅读课文,理解内容。

过渡:

青蛙和小鸟是怎么说的呢?

1.自由轻声读2—7节,读读想想找找,青蛙和小鸟分别说了些什么话?

1)汇报交流,出示相关句子。

2)分组学习句子中出现的生字。

累、那、弄、错、际、相

交流生字学习情况。

2.男女生对读2—5节,了解青蛙与小鸟的不同看法。

1)青蛙认为天有多大?

小鸟认为天有多大?

学生回答后,板书:

井口那么大

无边无际

2)理解“无边无际”:

“无边无际”什么意思?

书上说什么是无边无际的?

(天)那么,我们就可以说:

无边无际的天空。

还有什么也可以说“无边无际”的?

3.指导朗读2—7节,读出语气。

1)指导学生借助标点,读出语气。

a)出示句子:

青蛙说:

“朋友,别说大话了!

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小鸟说:

“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b)看清标点,尝试读出语气。

(自由读)

c)指名读,教师及时指点语气。

“还用飞那么远吗?

”意思就是“不用飞那么远。

”读出“自以为是”的语气。

d)男、女生读、分组读。

2)分角色读好2—7节。

a)同桌合作,练习朗读。

b)汇报交流,并适时指导学生在语境中了解“大话”的意思;

*什么是大话?

青蛙认为小鸟说的哪句话是“大话”?

*指导读“我从遥远的……找点水喝。

c)指名分角色读。

3)动手实践,分辨对错:

你认为青蛙和小鸟谁说得对?

a)请同学将纸卷成筒状看天花板,再放下纸看天花板。

说说:

前后两次看到的不同情景。

体会青蛙如何坐在井里看天的。

b)讨论问题,并回答:

谁说得对?

4.分角色朗读课文和表演课文。

1)分配角色,自主选择角色。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加上动作,戴上头饰,分角色演一演。

5、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引导想象:

(1)如果青蛙听了小鸟的话,它会跳出井口吗?

(2)青蛙如果真的跳出了井口,它会怎么样呢?

提供想象材料:

填空练习。

四、复习巩固,总结全文。

1.总结。

揭示寓意:

《坐井观天》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不要做“井底之蛙”,只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点天,眼光如此狭小。

而应该做个见多识广的人。

2.送信游戏,认读生字。

扩词练习:

观、际、抬、相。

3.指导描摹“沿”。

书空,复习“从左到右”的笔顺规则,并提醒右半部分“横折弯”这一笔。

观察“沿”在田字格里位置(注意左窄右宽及关键笔画)。

五、适度拓展,布置作业。

1、认读本课生字、词语。

生字:

井观沿累那弄错际相

词语:

坐井观天井沿回答那么弄错无边无际相信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语言实践:

小组合作,分角色演一演《坐井观天》的故事。

4、拓展:

关于寓言故事的成语举例(守株待兔、掩耳盗铃、亡羊补牢望梅止渴)

12《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会分角色、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坐井观天”的寓意,懂得学习、做事要眼界开阔,不能目光短浅,自以为是。

教学重点、难点:

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朗读对话,理解寓意。

教学准备:

1、青蛙、小鸟图片。

2、课件

教学过程:

1、导入:

我们班的同学都很喜欢听故事,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个青蛙和小鸟的故事。

2、新授(播放动画)

1、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课题是什么?

(坐进观天)伸出小手写课题。

2、是谁坐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青蛙坐在井里干什么?

3、青蛙和小鸟在争论什么?

4、想不想知道青蛙和小鸟在什么地方争论的呢?

齐读第一自然段。

5青蛙坐在哪里?

(井里)。

请同学把青蛙放进井里。

6、小鸟从哪里飞来?

你来读一读这句话(小鸟从天上飞来,落在井沿上)。

你知道“井沿”是哪里吗?

(生答)就请你来,让小鸟落到井沿上吧!

(生到黑板放小鸟)

师:

井沿就是井的边,那你知道床的边应该叫什么呢?

碗呢?

桌子呢?

(出示图片)

2、想不想知道他们说了些什么?

一边听一边看看青蛙和小鸟一共有几次对话?

(3次)

3、第一次对话是哪几个自然段?

第二次对话是哪几个自然段?

第三次对话是哪几个自然段?

4、谁来读一读青蛙的问话?

指生读。

青蛙生活在黑暗的井底,很久没有见到过朋友了,突然有一天小鸟来了,它是什么样的心情?

开心、愉悦。

读书的感情应是声音上扬。

5、小鸟是怎么回答的?

生读。

一百多里远吗?

一百多里,那就是飞了很远很远的距离啊,这个时候,小鸟会感到很累,很渴,谁再来读小鸟的话?

(师读青蛙的话,指生读小鸟的话,两名同学读后全班读小鸟,突出“一百多里”体会小鸟的累、渴)

6、请同学们分别扮演青蛙、小鸟、旁白。

师:

听了青蛙和小鸟的话,你知道它们是为了一件什么事情而争吵吗?

(根据学生发言板书:

天)

7、青蛙是怎么认为的呢?

(指读)你知道“大话”是什么意思吗?

大话:

不真实的夸大事实的话。

师:

青蛙认为小鸟在吹牛,那它觉得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师:

那小鸟呢?

(指读)(出示卡片无边无际)

你们知道“无边无际”是什么意思?

无边无际:

没有边际,形容非常大。

8、那你们还能举例子说说还有什么是无边无际的?

大海、沙漠、草原。

9、师:

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认真的进行练习,一会儿我们还要评出最佳青蛙和最佳小鸟,开始练习吧!

(指生对读、男女声对读)师:

现在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小鸟认为天无边无际,大的很呢,同意小鸟说的请举手,那你们读小鸟的话一定很棒。

同意青蛙说的请举手。

3、师:

看来我们一致同意小鸟的看法,那青蛙为什么说天只有井口大?

(生回答)因为青蛙生活在黑暗的地方,生活的地方很小。

到底是不是这样呢?

我们来做个小游戏,把书本卷起来看天花板,看到的天花板有多大?

小圆点。

现在把书拿开看天花板有多大?

很大。

是什么挡住了我们的视线。

纸筒。

那是什么挡住了青蛙的视线?

井壁。

4、为什么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生活的范围小,看到的东西就少,见识也少。

为什么小鸟认为天无边无际?

因为小鸟飞在天上,看到的东西多,见识广。

所以你们认为谁说的对?

小鸟说的对。

青蛙说的不对。

5、但是青蛙总觉得自己说的是对的,它现在仍然认为自己是对的,那同学们想不想知道青蛙和小鸟争论的结果是什么?

青蛙和小鸟第三次对话。

(生齐读)

青蛙为什么笑了,它笑的对不对?

青蛙自以为是,相信自己是对的,小鸟说的是错的,它在嘲笑小鸟。

小鸟为什么也笑了,它笑什么,它是怎样帮助青蛙的?

笑青蛙愚蠢。

小鸟是怎样帮助青蛙的?

生读。

找出课文原文。

现在谁把他们的三次对话表演出来?

看看谁最棒。

6、青蛙听了小鸟的话会跳出井口来吗?

师:

看哪位同学的本领大,能把小青蛙劝出来。

师:

老师相信这只井底的小青蛙听了同学们的劝告,一定会急着跳出来,看看这无边无际的天空,这景色优美的大自然。

三、拓展:

想一想:

如果有一天青蛙跳出井口,会看见什么?

四、全课总结:

交流:

学了这则寓言故事后,你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

看问题,认识事物,不要像青蛙那样自以为是,要像小鸟那样飞得高看得远。

13课《寒号鸟》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背景知识

    

(1)本文是继《小马过河》之后的又一篇童话故事,旨在教育学生勤劳自勉,抓住大好时光勤奋努力,不要懈怠懒惰,得过且过,荒废大好年华。

    

(2)本课没有直接与单元训练点对应的段落,教学时可选择课文的一个部分进行落实单元训练点的练习。

   2.教材特点

    本文是一篇运用对比手法写的童话。

叙述了喜鹊和寒号鸟对待垒巢的不同态度和不同结果,说明了好逸恶劳。

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

全文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喜鹊和寒号鸟是邻居。

第二部分(从“几阵秋风”到“正好睡觉”)写冬天快到了,喜鹊忙着垒巢准备过冬,而寒号鸟却又是玩,又是睡,不去垒巢。

第三部分(从“冬天说到就到”到“得过且过”)写冬天到了,喜鹊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得过且过,还是不肯垒巢。

第四部分(从“寒冬腊月”到结束)写寒冬腊月,喜鹊在温暖的窝里熟睡,寒号鸟却冻死了。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号”,理解13个新词。

   2.能按事情发展顺序,把几句话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

   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4.懂得懒惰。

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美好的生活只有。

通过辛勤的劳动才能得到。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理清事情发展顺序,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准确领会寓意。

  四、教学准备

   1.寒号鸟的挂图或投影片。

   2.课文录音。

  五、教学时间:

2课时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读准多音字“号”。

   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训练按时间顺序连句成段。

   3.学懂课文第1自然段。

  

(二)教学过程

  1.揭题。

  

(1)齐读课题“寒号鸟”,读准多音字“号”。

  

(2)你知道寒号乌是怎样一种动物吗,(对课外知识丰富的的同学及时鼓励。

教师出示挂图或投影片简介寒号鸟。

  2.布置自学。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我们学习后从中能明白什么道理,请同学们完成下列要求。

  

(1)自由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用“·”点出你认为容易写锗的字,用“?

”注出不理解的词或句。

  

(2)读通课文,用“……”划出表示季节变化的句子。

  (3)填空:

这篇童话通过()和()作对比,写出了喜鹊是()的,寒号鸟是()的。

  3.检查自学情况。

  

(1)听录音范读课文。

(听后自评并纠正)

  

(2)指名读一读划出的词语。

(互相交流评点)

  (3)说说哪些字容易写错。

(教师点拨:

“懒”字中间“束”羽写成“束”。

  (4)指名填空并齐读。

  4.练习按时间顺序组句成段。

  

(1)指名读读用“……”划出的表示时间的句子。

  

(2)将学生读出的句子按顺序出现。

  (3)学生独立默读体会,哪些句子跟季节变化有关,哪些句子不能表示季节变化?

(删去跟季节变化无关的句子)

  (4)这些跟季节有关的句子应该怎样排列?

为什么?

  (5)练一练:

《作业本》第5题。

  5.理清文章脉络。

  

(1)默读全文。

  

(2)说一说:

课文第()自然段到第()自然段是写“冬天快要到”的事;……是写,“寒冬腊月”的事。

  6.学习第1自然段。

  

(1)自由读,读懂三句话分别告诉我们什么,哪句话的意思是最主要的。

(指导看插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