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稳碎石标准化施工概要.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9461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60.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稳碎石标准化施工概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水稳碎石标准化施工概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水稳碎石标准化施工概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水稳碎石标准化施工概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水稳碎石标准化施工概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稳碎石标准化施工概要.docx

《水稳碎石标准化施工概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稳碎石标准化施工概要.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水稳碎石标准化施工概要.docx

水稳碎石标准化施工概要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标准化施工

一、技术准备

1.路面工程开工前,应做好设计文件交底工作,监理单位、承包人应对设计文件进行审核。

对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应及时以书面形式提请设计单位答复。

2.建立符合要求的工地试验室,工地试验室建成后应向有关部门履行备案手续。

在正式开工前,应与相关试验检测机构,做好沥青、集料、混合料等原材料、成品料的试验比对工作。

3.承包人进驻工地后,应按规定对路线的导线点及水准点进行复测,并根据需要进行相应测点的加密。

4.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

承包人应在签订合同协议书后28d内完成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工作。

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内容应包括:

工程概况、编制依据、施工部署和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施工平面图、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等。

5.承包人应在开工准备工作就绪后,编制完整的“总体开工报告”。

其内容应包括:

施工准备、施工组织设计、试验室建设、进度计划(含人员、材料、机械及试验检测仪器进场情况)、质保体系、安全体系的建立情况等。

各分项工程开工前,也须编制“分项开工报告”。

6.在正式施工前,承包人应对所有参加施工人员分层次组织技术培训和技术交底。

培训内容应包括:

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环境保护等。

二、机械准备

1.工程施工机械设备必须类型齐全、配套完整,并满足施工质量、进度、安全等要求。

2.承包人在投标文件中承诺的施工机械设备进场计划,必须严格执行。

3.路面基层的机械设备配置不低于表1要求。

 

表1机械设备配置

结构层类型

机械设备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级配碎石

拌和机(400T/h)

1

摊铺机

2

性能一致

双钢轮振动压路机(11T以上)

3

单钢轮振动压路机(20T以上)

2

轮胎压路机(25T以上)

2

自卸汽车(15T以上)

不少于15

天然砂砾

推土机

2

平地机

2

装载机

2

单钢轮振动压路机(20T以上)

2

轮胎压路机(25T以上)

2

自卸汽车(15T以上)

不少于15

水泥稳定碎石、石灰稳定土、二灰稳定土

路拌机/拌和机(400t)以上

2

平地机

1

推土机

1

三轮压路机(18T~20T)

2

单钢轮振动压路机(20T以上)

2

轮胎压路机(25T以上)

1

自卸汽车(15T以上)

不少于15

水泥稳定碎(砾)石

拌和机(400T/h)

1

摊铺机

2

性能一致

单钢轮振动压路机(18T以上)

1~2

单钢轮振动压路机(20T以上)

2~3

轮胎压路机(25T以上)

2~3

自卸汽车(15T以上)

不少于15

热拌沥青混合料

间歇式沥青拌和设备(3000型以上)

1

应配备混合料生产质量动态监控仪

摊铺机

2

性能一致

双钢轮振动压路机(11T以上)

不少于3

宜配置间隔式喷水装置

轮胎压路机(25T以上)

不少于3

自卸汽车(15T以上)

不少于15

水泥混凝土面层

间歇式拌和设备

1

滑模摊铺机

1

三辊轴机组

1

根据需要

硬刻槽机

1

机动翻斗车

不少于3

排式振捣机

1

平板振动器(不小于2.2kW)

1

插入式振捣器(不小于1.1kW)

1

振捣整平梁(不小于1.1kW)

2

提浆滚杠

不少于2

抹面机(叶片式或圆盘式)

1

桥面板处理、

桥面防水粘结

抛丸喷砂机

2

智能型沥青洒布机

1

集料洒布机

1

装载机

2

注:

①底基层天然砂砾要求同垫层天然砂砾。

②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二灰碎石基层机械设备要求同水泥稳定碎(砾)石基层。

③沥青碎石基层机械配备,按照热拌沥青混合料要求执行。

④面层热拌沥青混合料类型为SMA类时,双钢轮压路机配置为不少于5台,不采用轮胎压路机。

⑤下封层施工,需配备智能型沥青洒布车、集料撒布机各一台,或配备沥青洒布、集料撒布一体机一台;透层、粘层施工配备智能型沥青洒布车一台。

⑥机械设备要求为双向4车道高速公路,一个工作面所配置;对于双向六车道及以上高速公路应增加设备配置。

三、试验检测仪器准备

1.路面工程承包人在正式开工前,须配备性能良好、精度符合规定的质量检测仪器,并配备足够的易损部件。

2.试验仪器配置不低于表2要求。

表2试验仪器配置

结构层

类型

试验仪器名称

数量

备注

垫层、

底基层、

基层

水泥胶砂强度试验仪

1台

水泥凝结时间测定仪

1台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仪

1台

安定性检验仪器

1台

水泥、石灰剂量测定设备

1套

石灰有效钙和氧化镁含量测定设备

1套

重型击实仪

1台

两者取一,应优先采用振动成型仪

振动成型仪

1台

抗压试件制备与抗压强度测定设备

1套

标准养护室

1间

脱模器

1台

标准养护设备

1台

灌砂筒等压实度测定设备

1套

标准筛

1套

土壤液、塑限联合测定仪

1台

压碎值仪

1台

针片状测定仪器

1台

大马歇尔击实仪

1台

选择配置

大马歇尔试模

10只

选择配制;不少于

大马歇尔稳定度试验仪

1台

选择配置

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

针入度仪

1台

延度仪

1台

软化点仪

1台

试验室用沥青混合料拌和机

1台

脱模器

1台

马歇尔试件击实仪

1台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仪

1台

旋转压实仪

1台

根据需要

沥青混合料抽提仪

1台

沥青路面用标准筛

1套

压碎值仪

1台

烘箱

至少2台

试模

12只

温度计

2只

二级精度

恒温水浴

1台

低温试验箱

1台

路面取芯机

1台

路面平整度仪

1台

最大理论密度仪

1台

砂当量仪

1台

渗水仪

1台

水泥混凝土面层

万能试验机

1台

混合式气压法含气量测定仪

1台

小型混凝土拌和机

1台

振动台

1台

坍落筒

1台

注:

①大马歇尔击实仪、大马歇尔试模、大马歇尔稳定度试验仪为采用沥青碎石基层配备;

②旋转压实仪为采用Superpave路面配备。

③有条件地区,也可配置压实度无损检测设备。

四、路面工程作业面准备

(一)垫层、底基层作业面准备

1.路基外形复查。

外形检查内容包括:

高程、中线偏位、宽度、横坡度和平整度。

2.清除路基表面浮土、杂物,宜采用18T以上振动压路机进行慢速全幅碾压检验,路基顶面必须平整无坑洼;在碾压过程中,如发现土过干,表面松散,应适当洒水,如土过湿,发生“弹簧”现象应进行处理。

3.进行中线恢复。

直线段每15m~20m设一桩,平曲线段每10m~15m设一桩,并在两侧路肩边缘外0.3m~0.5m设指示桩,并进行水准测量,标出上覆层边缘的设计高程。

(二)基层作业面准备

1.底基层外形检查。

底基层外形检查内容包括:

高程、中线偏位、宽度、横坡度和平整度。

2.底基层缺陷检查和修复。

3.用硬扫帚和鼓风机将下承层浮浆及杂物清理干净。

(三)透层、下封层作业面准备

1.基层外形检查。

基层外形检查内容包括:

高程、中线偏位、宽度、横坡度和平整度。

2.基层缺陷检查和修复:

水泥稳定碎(砾)石和二灰碎石基层分别在7d-10d和20d-28d龄期内应能取出完整的芯样,如果取不出完整芯样,应进行返工处理。

(四)粘层作业面准备

1.按相关规定对中、下面层的外观质量与内在质量进行全面检查,对局部质量缺陷(如严重离析和开裂、油污染等)进行修复。

2.对中、下面层表面的污染物必须清扫干净,必要时用水冲刷;对于局部被水泥等杂物污染冲刷不掉的,应用人工将表面水泥砂浆凿除。

(五)沥青面层作业面准备

1.检查下封层完整性。

对已成型的下封层,用硬物刺破后应与基层表面相粘结,以不能整层被撕开为合格。

下封层表面浮动矿料应扫至路面以外,表面杂物应清扫干净。

2.在进行中、上面层施工前,应检查粘层洒布情况,如出现多洒、少洒和漏洒等缺陷,应进行处理。

3.检查桥面防水粘结层。

对局部外露和两侧宽度不足部分应按施工要求进行补洒。

(六)桥面防水粘结层作业面准备

桥梁工程表面应平整、清洁,采用凿毛设备或人工凿除水泥混凝土浮浆、污染物、灰尘等,用硬扫帚和鼓风机将下承层浮灰及杂物清理干净。

五、集料储运

(一)集料堆放场地应进行硬化;场内运输道路应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

建设标准应符合本系列指南《工地与驻地建设》分册中的规定。

(二)各规格集料应分开堆放,相互之间采用隔墙分离,严禁出现串料和混料现象。

(三)在粗集料堆放时,宜按10°-15°的倾角分层堆放。

运料车在坡角处紧密卸料,然后由堆土机向高处推平,减少集料离析;禁止汽车自料堆顶部向下卸料。

(四)成品集料运输过程中,应采取覆盖措施,防止二次污染。

(五)质量控制

1.在石料开采和集料加工过程中,应有专人进行检查,防止风化石、泥块、杂草等不合适材料进入集料生产线。

2.集料加工过程中,在每次开机前对破碎机、振动筛、除尘器、皮带运输机等设备进行检查,对筛面的磨损、成品集料的粉尘含量进行控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集料加工过程中,应按要求检查各规格集料的质量;如发现集料质量波动较大时,应停止生产,并检查排除生产设备、工艺等环节存在问题。

4.集料加工质量标准按本指南中相关规定执行。

六、材料要求

(一)水泥

1.水泥稳定碎(砾)石基层应优先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其初凝时间应在3h以上,终凝时间宜在6h以上,宜采用42.5级缓凝水泥,快硬、早强和受潮变质水泥不得使用。

2.散装水泥入罐时,安定性合格后方能使用,温度不能高于50℃,温度较高时应采用降温措施。

3.水泥技术要求应符合JTJ034-2000《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的规定。

(二)集料

1.应洁净、干燥、表面粗糙、无风化、无杂质。

2.最大粒径为31.5mm,应按四种及四种以上规格备料,可按:

19mm~31.5mm、9.5mm~19mm、4.75mm~9.5mm、0~4.75mm四种规格备料。

3.水

水应洁净,不含有害物质。

来自可疑水源应按照JTJ056-84《公路工程水质分析操作规程》要求进行化验鉴定。

(三)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水泥稳定碎(砾)石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流程如图1所示。

 

不合格

 

 

 

图1水泥稳定碎(砾)石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流程

1.水泥稳定碎(砾)石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应采用骨架密实型结构,采用振动成型压实法或重型击实法进行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2.水泥稳定碎(砾)石混合料组成的设计级配应符合现行《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或《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范围要求,其中4.75mm、2.36mm、0.075mm的通过量宜尽量接近级配范围的下限。

3.水泥稳定碎(砾)石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1)取工地实际使用的碎(砾)石,分别进行水洗筛分,按颗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