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教材知识点总结.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94393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5.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教材知识点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教材知识点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教材知识点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教材知识点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教材知识点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教材知识点总结.docx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教材知识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教材知识点总结.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教材知识点总结.docx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教材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下册

目录

第一单元人物风采

1《童年的朋友》/高尔基 

2《一面》/阿累

3《我的老师》/魏巍

 4《展示华夏文化的魅力》/余玮

5《赵普》/《宋史》

 诵读欣赏古诗二首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登岳阳楼》/杜甫

周总理,你在哪里/柯岩

写作:

观察人物特点,写出人物个性

口语交际:

做一回小记者

第二单元童年趣事

 6《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

7《月迹/贾平凹》

8《三颗枸杞豆/程海》

 9《我们家的男子汉/王安忆》

10《柳叶儿/宋学孟》

 诵读欣赏

两小儿辩日/《列子》黄纱巾/薛涛

写作:

记事写人线索清楚

口语交际:

劝告

 第三单元建筑艺术

11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周定舫

12巍巍中山陵/刘叙杰

13凡尔塞宫/吉祖英

 14短文两篇《黄鹤楼》/阎伯理《于园》/张岱

诵读欣赏文笔精华

(二)

天坛/秦牧

古罗马斗鸡场/乔万尼奥里

昆明花街/李广田

苏州小巷/陆文夫

写作:

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

口语交际:

话须形象才动人

第四单元动物世界

 15《松鼠》/布丰

16《松树金龟子》(节选)/法布尔

17《国宝——大熊猫》/叶永烈

 18黔之驴/柳宗元

 诵读欣赏古诗三首

 蝉/虞世南孤雁/杜甫鹧鸪/郑谷

写作:

抓住特点介绍动物

语文实践活动:

保护野生动物的一次活动

名著推荐与阅读:

《西游记》

 第五单元信息传播

 19三个太阳/黄传会

20录音新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21“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廖文根

22新闻两篇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毛泽东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人民日报》

诵读欣赏《七子之歌》/闻一多

写作:

写消息

修改文章专题训练——句子的修改

语文实践活动:

网上读写与交流

专题:

第六单元诗词拔萃

 23毛泽东词二首:

《沁园春·雪》《卜算子·咏梅》

 24古代诗词三首

 《木兰诗》/《乐府诗集》《观刈麦》/白居易《破阵子》/辛弃疾

 25现代诗二首:

《回延安》/贺敬之《再别康桥》/徐志摩

26歌词三首

《我的中国心》/黄霑《在希望的田野上》/晓光《黄河颂》/光未然

诵读欣赏古诗三首

使至塞上/王维黄鹤楼/崔颢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陶渊明

写作:

自由作文

语文实践活动:

赛诗会

附录一:

应用文示例申请书、聘请书、请柬、介绍信

附录二:

语法简表(词的分类)

 附录三:

字词表

一、现代文基础知识部分

1.生字

颤动  诅咒 地窖  赫然  摩挲  颓唐 虐待  恣情 褪色

卜问  遴选 负荷  确凿  缠络 秕谷 鉴赏  觅食 倜傥  

屏气  风靡  嗫嚅 话茬  逞能 攥紧 瞻仰  矗立 镏金

上溯 镶嵌 挑衅 天堑 山麓 灵柩  竣工 深邃 摒弃  

静谧 恬静  轶事  加冕  对峙 马厩 炫耀  矫健 蛰伏

苔藓 笨拙 濒危  璀璨  栖息 分娩 翌日  繁衍 须臾 

奇葩 悭吝  亘古  船舷  蹒跚 卸货 混沌  吞噬 铠甲  

伫立 翩跹 蓦地  玛瑙  真谛 粗犷 溃退   要塞 沧桑  

沸腾 摇曳 凋谢  馥郁   渗漏 袅娜 霎时  矜持 占卜

剔透  遗孀   菜畦 收敛 倏忽  殷红舷窗 俯瞰 妖娆

的卢   荇菜   燕然 

2.四字短语

不能自已 晶莹剔透  相得益彰  初生之犊  变幻莫测 轻妆淡抹

万籁俱寂 人迹罕至  人声鼎沸  面面相觑  蹑手蹑脚 鲜为人知  

不堪设想 叱咤风云  断垣残壁  中西合璧  栩栩如生 金碧辉煌

挥洒淋漓 别具匠心 心旷神怡  美不胜收  络绎不绝 接踵摩肩  

无动于衷 近在咫尺  憨态可掬  漫不经心  乐不可支 拖男挈女

呕心沥血 举世瞩目  问鼎苍穹  锐不可当  自怨自艾 月晓风清  

流连忘返 厚此薄彼  一尘不染  含辛茹苦   异曲同工

二、文学常识部分

第一单元:

人物风采

(1)《童年的朋友》作者高尔基,苏联伟大的文学家,代表作品有诗歌《海燕》《鹰之歌》,长篇小说《母亲》(被视为第一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品),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及剧本《小市民》等。

(2)《一面》作者阿累,原名朱一苇

(3)《我的老师》作者魏巍,当代作家,原名魏鸿杰,笔名红杨树。

代表作品有散文集《谁是最可爱的人》及长篇小说《东方》等。

《我们家的男子汉》作者王安忆,当代女作家,代表作品《长恨歌》获茅盾文学奖。

(4)《展现华夏文化魅力》作者余玮。

《松鼠》作者布丰,法国博物学家、作家,进化思想的先驱者,著有《自然史》。

(5)《赵普》字则平,北宋政治家。

曾参与策划“陈桥兵变”,帮助宋太祖赵匡胤夺取政权。

宋初他被任为宰相,又建议太祖采用“杯酒释兵权”的方法解除石守信等大将的兵权,防止他们夺取帝位,他少时为吏,读书不多,相传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

赵普《宋史》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

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

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

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

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

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

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

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一、重点字词解释。

习:

熟悉。

及:

等到。

阖户启箧:

关上门打开书箱。

竟日:

整天。

临政:

处理政务。

处决如流:

处理决断很快。

发:

打开。

则《论语》二十篇也:

原来是一部《论语》。

岸谷:

形容人严肃刚正。

龌龊:

形容人过分谨慎,拘于小节。

尝:

曾经。

明日:

第二天。

颜色:

脸色。

乃:

才。

卒:

终于。

二、重点句子翻译。

1、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

翻译:

每次(退朝后)回到自己的住宅,关上门打开书箱拿出书,整天读书。

2、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翻译:

等到第二天处理政务,处理决断很快。

3、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

翻译:

太祖发怒了,把奏章撕碎了扔在地上,赵普脸色不变,跪在地上把撕碎的奏章拾起来回到家。

4、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

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翻译:

过了些日子赵普把撕碎的旧纸片修补连接起来,又像当初一样上奏。

太祖这才清醒过来,终于任用了那个人。

5、太祖常劝之以读书(“劝”后省略宾语“之”,介宾短语“以读书”后置。

可直译为“宋太祖常常拿读书这件事来劝他”。

6、碎裂奏牍掷地(“掷”后省略了介词“于”,可译为“把赵普呈上的奏章撕碎了扔在地上”。

三、文中主要写了两件事:

刻苦读书和推荐人才;表现了一个中心:

能以天下事为已任。

四、刻画人物善用细节。

⑴细节一:

“阖户启箧取书”,写专心致志地读书,一个“阖”字,指闭门谢客,排除一切干扰。

⑵细节二:

“碎裂奏牍掷地”,写太祖之怒,“碎裂”足以表明怒的程度,再加一个“掷”字,怒不可遏的样子可想而知。

⑶细节三:

“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写沉着镇定。

一个“拾”字表明,赵普此举非常冒险,很可能再次触犯龙威。

然而,赵普岂止“拾之”,他居然在日后“补缀旧纸,复奏如初”。

“补缀旧纸”这一细节生动感人,那被撕碎的奏牍,要恢复原样,需多么大的决心和耐心啊!

五、叙事简洁。

写太祖的“不用”,“亦不用”和“卒用”,总共才七个字,省去了若干对话。

通篇没有说明奏荐的是何人,为什么奏荐此人,而把笔墨落在一奏、再奏、三奏、四奏上,通过“复奏如初”,显示赵普的为人,反映他超人的毅力和坚定的意志。

六、中考再现:

1、出自第一段的成语是:

 手不释卷 。

(1分)

2、赵普面对“太祖怒”,四奏某人为官,而能“颜色不变”,其根本原因是:

                     

    以天下事为己任  。

(用原文回答)。

(1分)

《松树金龟子》作者法布尔,法国昆虫学家、作家。

达尔文赞扬他是“难以效法的观察家”,他以毕生的精力写出的《昆虫世界》(《昆虫记》)十卷本被认为是“科学与诗的完美结合”。

诵读欣赏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一、诗文释义:

晨游山寺,看到幽静的竹林、清澈的水潭,青山焕发、鸟儿欢唱,袅袅的钟磬声时隐时现。

如此清幽的环境使诗人杂念顿消,心中豁然开朗。

全诗虽咏禅房寺院,实抒寄情山水及隐逸之情。

二、与本诗有关的考题:

1、《题破山寺后禅院》中的(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被誉为千古名联。

2、《题破山寺后禅院》一诗中写景的句子是(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3、常建在《题破山寺后禅院》中借写景抒发隐逸之情的诗句是: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4、《题破山寺后禅院》中描绘山寺幽深清寂的景色,意境深邃的诗句是: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 

5、诗中以静写动,以动衬静的诗句是(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

6、大自然美丽的湖光山色涤荡了我们的心胸,让我们心清如水;愉悦了百鸟的性情,使它们在山林间尽情歌唱。

这真是(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填写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中的诗句)

 

《登岳阳楼》     [唐]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世尊他为“诗圣”,其诗为“诗史”,著有《杜工部集》。

黄鹤楼与岳阳楼、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一、《登岳阳楼》主要是塑造了诗人自我形象,集中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而且由于这种感情与个人遭遇的悲惨、个人抱负的不能施展,紧紧联系在一起,所以使全诗在历史与现实、国家与个人种种矛盾之中,显得感情更加迭宕,更加深切,更加动人。

二、杜甫在当时的政治生活是坎坷的,不得意的,然而他从来没有放弃“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抱负。

哪里想到一事无成,昔日的抱负,今朝都成了泡影!

诗里的“今”、“昔”两个字有深深的含意。

三、“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两句,既是实写,又寓相像,一“坼”一“浮”,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壮阔而又生动。

第二单元:

童年趣事

(6)《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

《回延安》作者贺敬之,当代诗人、剧作家。

代表作品有诗集《并没有冬天》《朝阳花开》《放歌集》等,剧本《白毛女》(与丁毅等合作)。

(7)《月迹》贾平凹

(8)《三颗枸杞豆》程海

(9)《我们家的男子汉》王安忆

(10)《柳叶儿》宋学孟

诵读欣赏:

两小儿辩日《列子》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

“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

“日初出大如车盖。

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

“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

“孰为汝多知乎?

 

一、重点字词解释。

东游:

到东方游历。

辩斗:

争辩。

故:

原因。

以:

认为、以为。

去:

距离。

及:

到。

汤:

热水。

决:

判定。

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