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漏油形式及治理方法.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94389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9.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设备漏油形式及治理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设备漏油形式及治理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设备漏油形式及治理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设备漏油形式及治理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设备漏油形式及治理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设备漏油形式及治理方法.docx

《设备漏油形式及治理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备漏油形式及治理方法.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设备漏油形式及治理方法.docx

设备漏油形式及治理方法

设备漏油形式及治理方法

 

序号

工作

步骤

危害或

潜在事件

主要后果

可能性

L

严重性

S

风险度

R

建议改正/控制措施

 

 

1

临时用电、施工用电准备

电击、触电及电弧烧伤

造成人员伤亡危害身体健康损坏机械设备

2

4

8

1.制定临时施工用电管理规定,进行安全技术交底,预制点五台以上的设备作业要编制临时用电方案。

2.临时用电设施的设置、防护及漏电保护符合规范要求。

3.吊装作业时钢丝绳避免与供电电缆、电焊把线缠绕。

4.施工机具、活动板房、电焊机房等电线敷设合理、架空距离符合要求,接地良好。

 

2

材料装卸、场内运输

搬运、装卸材料时存在不安全因素

造成人身伤害、财产损失、交通事故

2

3

6

1.作业人员在搬运管道材料前穿戴好PPE,作业过程中要互相关照,码堆/车载的管子严禁使用滚落的方法拿取。

2.吊装前,检查吊带、钢丝绳、卡环、手拉葫芦等吊装索具,保证其性能良好,不得超载使用。

3.吊装作业人员不得站在吊物的下方。

4.管道装车严禁超载、超限,管道在运输前要牢固封车,超长管道在运输时车体上要有警告措施和标志。

 

3

磁粉、渗透、光谱、超声波等检测作业,材料检验及施工过程检测

接收和使用不符合标准的材料,材料追踪号移植错误、标识、记录错误等

造成质量事故,危害员工身体健康,污染环境

2

4

8

1.施工方案中技术安全措施要全面具体。

2.按照设计文件、材料标准、施工规范检验管道加工质量。

3.材料接收记录及时齐全,做成电子文档资料。

4.按照色标规定进行标识,现场记录员、录入员认真核对。

5.不合格材料和半成品有隔离措施,未整改合格严禁使用。

6.穿戴好相应作业的防护用品。

 

4

喷沙作业

噪音、粉尘造成职业伤害和环境的危害

危害身体健康、污染环境等

3

2

6

1.喷沙作业的地点必须采取局部围护/隔离措施并保证自然通风良好,室内喷沙要用轴流风机等进行强制通风。

2.作业人员必须戴耳塞、面罩和头盔等个人防护用品。

3.采取轮班作业的方法以减轻对作业人员造成的危害。

4.作业场所应保持清洁,作业结束后应将残存的可燃及杂物清理干净,堆放到指定的固定区域。

 

设备隐患及操作方法不当

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机械设备损坏等

3

2

6

1.喷砂罐应定期进行液压实验及气密性试验,所用的压力表、安全阀等应在校验合格期内。

2.砂子要有合格证,砂粒干燥。

3.用电设备接地良好,装漏电保护器。

4.施工机具应使用导电性能良好的胶管,并进行静电接地。

5.喷嘴堵塞时,应关闭气源,不得带压处理或用弯折胶管的方法处理。

6.喷砂时,严禁喷嘴与工件垂直,喷嘴的喷射角应在30o—75o之间。

 

5

喷漆作业

长时间吸入油漆挥发气体、油漆伤害皮肤

造成职业病危害身体健康

4

2

8

1.油漆作业期间作业人员必须穿戴面罩,手套等劳保用品。

2.作业人员不得用手擦摸眼睛和皮肤,当生漆洒到皮肤上时,应用肥皂水擦洗,严禁使用汽油擦洗。

3.作业地点保持通风良好,作业人员应间歇/轮流操作,限制工作时间。

 

油漆引发火灾,油漆垃圾影响环境

火灾事故,破坏/污染环境

4

2

8

1.油漆库房必须是全密闭非木结构,不得与其他物资、设备混放,室内保持空气通畅。

2.油漆库房专人管理,建立消防制度,设置干粉灭火器等灭火设备。

3.喷漆场地保持通风良好,喷漆点应在喷砂场地的下风处。

4.喷漆场地严禁烟火,作业点设置干粉灭火器,与焊接、气割等动火作业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5.作业场所保持整齐、清洁,废弃的油桶要集中回收至指定地点,严禁就地焚烧。

 

6

预制作业

(搬运材料,管子切割、焊接、打磨、组对等)

搬运材料,管子切割、焊接、打磨、组对时存在诸多安全隐患

造成烫伤、划伤、碰伤、电焊烟尘、电弧灼伤眼睛等人身伤害

3

2

6

1.预制阶段作业人员要穿戴好与作业内容相应的PPE。

2.切割机的砂轮片要安装要固定紧,操作者不能站在砂轮片的正前方,切割机的前方用挡板隔离,防止火花飞溅。

3.焊接人员戴防护面罩、长袖皮手套、作业点设置遮光板,防止弧光伤及周围作业人员。

4.检查焊机,确认其状态良好,做好接零保护和漏电保护。

设焊机棚并要有防雨措施。

5.刚焊接、切割完毕的管子统一整齐堆放,防止其他人员触摸烫伤。

6.打磨砂轮片的线速度不得小于磨光机的转速,打磨时作业人员必须戴防护面罩,不得面向其他人员进行打磨作业。

 

7

X射线/γ射线探伤作业

X/γ

射线辐射

危害员工身体健康

2

4

8

1.合格的操作人员,γ/X射线探伤机性能良好,按操作手册进行探伤作业。

2.操作人员要穿射线作业防护服、佩带个人剂量仪,随时检测射线的辐射量。

2.在探伤作业的最小防护距离外设置警戒区和警告牌并有监督人员以确保射线源安全范围内无人进入。

3.应尽量安排在射线探伤室内或夜间进行探伤作业。

4.探伤机工作时,应使用“定向防护罩”,工作人员不得靠近探伤机和探伤焊口。

 

8

暗室工作

显影液、定影液、显像剂及冲洗污水等化学危害

危害身体健康,污染环境

2

2

4

1.操作人员要戴好保护手套、护目镜,探伤作业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体检。

2.对冲洗污水进行无害处理,定点排放。

 

9

阀门

检验准备

准备工作不足导致事故隐患

人员伤害、机械设备损坏

2

2

4

1.制定阀门检验与试压方案,对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2.机具设备经过校验且都合格。

3.设立单独的检验作业区并进行围护警戒。

 

10

阀门检查

不合格的阀门在试压和使用中存在安全隐患

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事故

3

2

6

1.执行阀门检验与试压方案。

2.所有的阀门应有出厂合格证和制造铭牌,标识应完整清楚,高压阀门、合金钢阀门、特殊阀门应有产品质量证明书。

3.阀门不应该有裂纹等外伤缺陷,要按照技术规范允许的抽查比例进行质量检验抽查,不合格的成批阀门严禁使用。

4.做低温密封实验的阀门,应有低温密封性实验合格证书。

5.设计要求做晶间腐蚀实验的不锈钢阀门,要有制造厂家的腐蚀实验合格证书。

6.阀门的手柄或手轮要操作灵活轻便,开闭不得有卡涩现象,阀杆的全开与全闭位置要符合要求。

7.对有缺陷的阀门,做出标记,严禁使用。

 

11

加压

介质引入

没有按照阀门特点引入介质加压

造成人员伤害\机械设备损坏

3

3

9

1.规定了介质流通方向的阀门(如截止阀等)应按规定介质流通方向引入介质和施加压力。

2.没有规定介质流通方向的阀门(如闸阀、球阀和碟阀等),应分别沿每端引入介质和施加压力。

3.有两个密封阀的阀门也可以向两个密封之间的体腔内引入介质和施加压力。

4.止回阀类阀门应沿使阀瓣关闭的方向引入介质和施加压力。

 

12

阀门

压力实验

压力实验过程中超压、带压敲打阀门、使用了有缺陷阀门等

造成人员伤亡、阀门损坏

、设备损坏等事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