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模拟试题一文科综合历史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943852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65.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模拟试题一文科综合历史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考模拟试题一文科综合历史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考模拟试题一文科综合历史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考模拟试题一文科综合历史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考模拟试题一文科综合历史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模拟试题一文科综合历史试题.docx

《中考模拟试题一文科综合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模拟试题一文科综合历史试题.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模拟试题一文科综合历史试题.docx

中考模拟试题一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2019-2020年中考模拟试题

(一)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12.学校历史探究小组在图书馆搜寻资料中找到了以下一组图片,该小组成员为它们确定的主题中,最恰当的是()

图片说明,从左往右:

①1863年的上海洪盛机器碾米厂  ②张謇民国初年著名实业家     

③1932年日军炸毁的商务印书馆  ④1956年上海工商界申请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       

A.民族工业的曲折历程和新的春天

B.“实业救国”道路在近代中国行不通

C.民族工业在近代中国的发展困难重重

D.民族工业在近代中国的地位和作用

13.“解放”一词在不同时期含义不同,如1949年新中国诞生,解放了全国人民;1979年以来的改革开放则是中国人民另一种意义上的解放。

前一种解放侧重于()

A.民主政治的建设

B.人民思想的解放

C.发展生产力

D.建立新的经济基础

14.不同时期的中国教科书对美国有不同的解释,反映了中国对美国的研究及中国人认识美国的历程。

下列哪一项反映的是抗战时期中国人心中的美国形象()

A.西方列强,积极侵华

B.政治典范,民主楷模

C.战略伙伴,强大盟国

D.霸权主义,超级大国

15.漫画具有言简意赅,形象生动的作用,右边的漫画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意义最有可能是()

A.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

B.解放战争转入战略反攻

C.蒋介石获释并宣布实行全民族抗战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完全建立

16.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

“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

”作者评论的是()

A.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B.启蒙运动的历史影响

C.工业革命开展的社会基础

D.殖民扩张的客观作用

17.国际会议,主要是指数国以上的代表为解决互相关心的国际问题、协调彼此利益,在共同讨论的基础上寻求或采取共同行动而举行的多边集会。

它们往往具有重大的国际意义。

下列历史上召开的国际会议及其意义表述不正确的是()

A.巴黎和会——从根本上解决了战胜国和战败国之间的矛盾

B.华盛顿会议——为列强共同掠夺中国创造条件

C.慕尼黑会议——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D.雅尔塔会议——协调了盟国战胜德国法西斯的步伐

18.二战结束时,中日两国的经济水平和经济总量基本相当,而经历了20世纪50——70年代后,中日之间的差距明显拉大。

对这一时期中日之间差距拉大的原因的分析不确切的是()

A.日本制定了适当的经济政策,中国却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犯了“左”倾错误B.日本重视发展教育、培养人才,而中国的教育事业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严重破坏

C.日本的社会制度先进,中国的社会制度落后

D.日本大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而中国却遭到帝国主义国家的封锁禁运

19.学者们对二战后某一事件的影响提出了两种看法。

一种观点认为该事件是欧洲经济的强心剂和及时雨,是促进西欧走向联合的粘合剂;另一种观点认为该事件是欧洲分裂的加速器和绝缘体。

这一历史事件是()

A.铁幕演说

B.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C.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D.北约的建立

12月14日,身披五星红旗的“嫦娥三号”登上月球驾临广寒宫。

中国成为第三个实现月面软着陆的国家。

回答20~23题。

20.回顾历史,我国开始跻身于世界航天科技大国之列的标志是()

A.第一颗导弹发射成功

B.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C.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D.第一颗人造卫星成功发射

21.促进中国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国际因素是()

A.美苏两极格局的结束

B.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

C.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D.国际贸易的发展

22.嫦娥三号成功登月得益于()

①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综合国力的增强

②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

③党和国家对航天科技的高度重视,大力支持

④我国在科技领域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占有一席之地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3.看似遥远的航天事业,其实与普通百姓有着紧密的联系。

比如,一些航天技术已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如“尿不湿”、压缩饼干、浓缩果汁等,都是为解决航天员的生活问题而开发的。

这说明()

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B.科技改变人们的生活

C.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满足了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

D.科技的发展,关键在教育

 

27.

读图,回答问题。

(6分)

(1)上图反映了哪些历史事件?

(2分)

 

(2)据上图,说明中国社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分)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9分)

材料一 :

“进者存而传与,不进者病而亡焉。

……负者日退,而胜者日昌。

……弱者先绝”。

----严复《天演论》

“只有兴民权,才能固君权,救危亡”。

----梁启超

材料二:

陈独秀的启蒙运动是一场比孙中山更加彻底的革命。

陈独秀是要把欧洲发展起来的自由、民主和科学应用于中国,彻底改变几千年以来中国人民处于奴隶地位的旧伦理、旧道德、旧政治、旧思想,建立起人民本来就是主人地位的新伦理、新道德、新政治、新思想。

 ——余孚《重新启蒙:

五四运动九十周年反思》

(1)材料一分别反映了中国仁人志士的哪些思想?

(2分)

 

(2)归纳材料二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4分)

 

(3)根据以上材料和问题,你认为民族的存亡和社会进步的关键何在?

(3分)

 

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2分)

材料一:

三国同盟条约规定:

如意大利遭到法国进攻,德、奥两国应全力援助,如德国遭受法国侵略,意大利也担负同样的义务;缔约国的一国或两国遭受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大国(指法、俄)进攻,则缔约三国应协同作战。

材料二:

《凡尔赛和约》规定:

由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它们是1871年普法战争法国战败后割让给德国的);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不允许拥有空军,陆军人数不得超过19万人,莱茵河东岸50千米范围内,德国不得设防;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德国应支付大量的战争赔款。

材料三: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规定:

最迟于1999年1月18日在欧共体内发行统一货币,实现统一市场,实行共同的对外与防务政策,扩大欧洲议会的权力,在欧洲议会与欧洲理事会发生分歧时,通过调解程序共同决策。

(1)据材料二,概括《凡尔赛和约》在哪些方面对德国进行了限制?

(2分)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上述条约对欧洲造成的影响。

(6分)

 

(3)据上述材料及问题,预测欧洲的发展趋势并说明理由。

(4分)

 

30.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8分)

材料一: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所长米哈伊尔·季塔连科认为,中国改革开放留下“三大经验”:

第一条经验是,中国领导人在改革开放之前进行了思想领域的准备工作,邓小平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

这篇讲话实际上为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基本的指导思想……第二条经验是,所有改革开放政策的制定都以中国特殊国情为基础,是中国土生土长的

改革,不像俄罗斯照搬西方经济教条;第三条经验是,政府推广政策时采取“循序渐进”的做法,……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第十

八届三中全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让我们透过“小强”的生活片段,来

看看党的《决定》对我们百姓生活的影响。

【高考】小强要考大学,那么,将来考上大学的机会更多,可能不再分文理科了。

《决定》:

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

【二胎】小强是独生子女,结婚后,将来可以生两个孩子。

《决定》:

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所说中国“改革开放之前进行了思想领域的准备工作”的具体内容。

(2分)简述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是如何“循序渐进”的。

(6分)

 

(2)党和政府关注百姓生活说明了什么?

(2分)【高考】【二胎】分别体现了我国坚持什么战略和基本国策?

(2分)

 

(3)材料二《决定》中的措施,给我国经济社会生活带来哪些积极影响?

(4分)

 

(4)结合上述材料和问题,你感受到中国共产党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历程中起到什么作用?

(2分)

 

(参考

答案)

一、选择题

12

A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A

C

B

A

A

C

C

D

C

A

B

27.

(1)鸦片战争战败,签订《南京条约》

甲午中日战争战败,签订《马

关条约》

(2)列强占领了中国大片的领土;中国的通商口岸从东南沿海延伸到长江流域。

28.

(1)进化论、兴民权

(2)观点:

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彻底的革命

理由:

新文化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

(3)解放思想。

29.

(1)领土方面、军事方面、殖民地方面、战争赔款(经济方面)

(2)材料一:

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导致欧洲局势紧张,加速了一战的爆发;

材料二:

确立了欧洲的新统治秩序——凡尔赛体系,为二战的爆发埋下了隐患。

材料三:

有利于欧洲走向联合,促进了欧洲经济的发展,提升了欧洲的国际地位。

(3)发展趋势是和平与发展(或者走向联合)。

理由: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流;欧洲国家吸取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当今世界多极化、全球化的趋势的要求等。

发展的趋势是矛盾、冲突不断。

理由:

欧洲国家之间存在着矛盾等,言之有理即可。

30.

(1)具体内容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循序渐进的具体表现:

①改革从农村开始,扩展到城市;②改革从经济领域开始扩展到民主法制、社会保障、就业等各个方面;③形成的对外开放的格局。

(2)党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

(2分)科教兴国战略、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2分)

(3)提高人们科学文化素质,提供

更多受教育的机会,为国家培养大量的人才;有利于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两点即可,4分)

(4)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