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型颐养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943036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75 大小:883.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型颐养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生态型颐养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生态型颐养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生态型颐养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生态型颐养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态型颐养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生态型颐养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型颐养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7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态型颐养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生态型颐养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生态型颐养园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

 

1.某项目水土保持方案附图(01-10)

附录:

1.专家意见

2.专家签名单

3.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委托书

4.防治责任范围确认函

5.民政局批文

6编写人证件复印

 

1综合说明

1.1项目及项目区概况

1.1.1项目基本情况

某项目位于x省某县某镇某村某河右岸,现状为荒坡地,项目北侧有沿河公路通过,交通便利。

总占地面积17.84hm2,总建筑面积5.0万m2,项目估算总投资5亿元,其中土建投资4亿元。

主要建设框架主体楼36栋,包括公寓服务设施、医疗保健中心、职工宿舍、食堂、综合服务中心等;建设单体木式公寓117栋,为全木结构。

设计房间数600室,总居住人数1200人。

修建项目区道路2500m,其中主路约1200m,宽7m;支路1300m,宽4.5m。

主体布设了给水、排水、采暖、通风、供电、通信系统等配套设施,配套设施齐全。

项目区现有南北沟道两条,改造为项目区景观水系。

项目计划施工期为2013年5月至2015年4月,施工期2.0年。

建设过程中挖填土方总量41.24万m3,本项目总挖方20.62万m3,总回填方量为20.62万m3。

1.1.2项目区概况

本项目处于某山中段东麓山前丘陵与平原过渡地带,地形较平坦,地势总体呈西高东低,地面标高介于+92—+110m之间,相对高差18m。

项目区位于某河右岸,建筑物依照地势而建。

本流域土壤分布主要有砂砾轻壤质土,砂壤质草甸土。

主要分布为砂砾轻壤质土,适宜林草生长。

区内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谷子、红薯等。

项目区主要灌木有酸枣、荆条、胡枝子等,草本类植物主要有白羊草、狗尾草等,林草覆盖率在60%左右。

1.1.3主体工程设计进展情况

目前主体工程设计正在进行最后的修改和完善。

环评、水资源等相关评价工作正在同步进行中

1.1.4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过程

我单位于2013年12月受到某生态型颐养园项目(一期)委托,编制完成了《某生态型颐养园项目(一期)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送审稿)。

2014年1月16日,x市水务局主持召开了《某生态型颐养园项目(一期)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送审稿)技术评审会,通过专家审查,根据专家评审意见逐项进行核实、修改、完善,形成了《某生态型颐养园项目(一期)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报批稿)。

1.1.5方案设计深度、设计水平年及方案服务年限

方案设计深度与主体一致,为可研阶段。

水保方案的设计水平年为工程建设完工后一年,即2016年。

届时方案确定的各项防治措施均应布设到位,能稳定持续发挥水土保持功能。

本方案服务年限为2013年5月至2016年4月,共3.0年,包括建设期2.0年和植被恢复期1年。

1.2项目区所属水土流失防治分区、防治责任范围及水土流失防治标准

通过现场调查,并参考第二次全省水土流失遥感分析结果,分析确定项目区土壤侵蚀类型以水力侵蚀为主,土壤侵蚀强度为轻度,侵蚀表现形式有面蚀及沟蚀,以面蚀为主。

项目区划分为建筑西区、建筑东区、沟系区3个分区,项目占地面积17.84hm2,直接影响区面积0.66hm2,防治责任范围面积18.50hm2。

根据水利部《关于划分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的公告》和《x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项目区属于国家级重点水土流失治理区,项目区水土流失防治标准采用一级标准。

项目综合防治目标:

扰动土地整治率达到95%、水土流失总治理度达到95%、土壤流失控制比达到1.0、拦渣率达到95%、林草植被恢复率达到97%、林草覆盖率达到25%。

1.3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评价结论

项目选址不在泥石流易发区、崩塌滑坡危险区以及易引起严重水土流失和生态恶化的地区;未占用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中的水土保持监测站、重点实验区,未占用国家确定的水土保持长期定位观测站;不涉及风景名胜及文物保护区,无重要交通要道,远离自然保护区;项目所在地势较高,不存在洪水淹没问题;项目占地类型以荒地、坡地为主,项目建成后及时恢复植被,不会对地表产生较大影响。

从水土保持角度分析,本项目不存在敏感制约因素,主体工程建设方案可行。

项目位于x县丘陵平原过渡带,地形起伏较大,植被覆盖率在60%左右,项目实施后,项目建设施工工艺、工程占地符合水土保持的相关要求,项目建设期间土石方挖、填平衡,主体工程设计有部分水土保持措施,起到一定的防治水土流失的作用。

本方案在主体工程基础上补充设计了清表、排水暗沟、沉沙池、植草砖、护岸和沟底防渗等工程措施、补充完善绿化措施及临时堆土场临时拦挡和临时遮盖、建设场地洒水抑尘等水土保持临时措施,与主体工程中的水土保持措施相结合,能够防治项目建设期间产生的水土流失。

建设单位应认真落实本方案提出的各项水土保持措施,确保建设项目达到水土流失防治目标。

1.4水土流失预测结果

本工程损坏、占压水土保持设施面积17.84hm2。

该项目建设过程中挖填土方总量41.24万m3,本项目总挖方20.62万m3,总回填方量为20.62万m3。

土方量在区内达到平衡。

经计算,防治责任范围预测时段内预测新增水土流失量743.31t,增加水流失量2.25万m3/a。

本工程的防治重点是建筑西区和建筑东区。

1.5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主要工程量

按照水土流失防治分区,针对不同区域、不同工程部位,因地制宜布设防治措施,形成综合的水土流失防治体系。

布设的措施主要包括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临时措施。

(1)建筑西区

工程措施:

清表土2500m³、排水暗沟428m、沉沙池1座、植草砖550m2;

植物措施:

栾树85株;

临时措施:

苫布300m2、洒水除尘500m3、编织袋825个、紫花苜蓿15kg。

(2)建筑东区

工程措施:

清表土5800m³、排水暗沟705m、沉沙池2座、植草砖880m2;

植物措施:

栾树165株;

临时措施:

苫布500m2、洒水除尘900m3、编织袋1548个、紫花苜蓿30kg。

(3)沟系区

工程措施:

护岸1461m³、沟底防渗1046m³;

植物措施:

垂柳194株、龙爪槐97株、月季582株;

临时措施:

洒水除尘300m3。

1.6水土保持监测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监测内容主要包括水土流失影响因子、水土流失状况、水土保持防治措施效果和水土流失危害。

监测方法主要是采用调查监测、定位监测和场地巡查的方法。

监测重点部位为建筑西区、建筑东区、沟系区,定位监测点4处。

监测频次:

1)挖、填方数量监测在土建施工期前、中、末各1次;

(2)水土流失量监测在雨季5-10月份测一次;(3)临时堆料场的堆料高度、坡度及堆放体积等监测,土建施工期前、中、末各1次。

1.7水土保持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

(1)投资估算

水土保持总投资153.52万元,主体工程水土保持投资56.24万元,新增水土保持方案投资97.28万元。

新增水土保持投资中工程措施56.33万元,植物措施1.37万元,临时措施1.07万元,独立费用24.50万元。

基本预备费2.50万元,水土保持补偿费11.51万元。

(2)效益分析

到设计水平年,项目建设扰动地表面积17.84hm2,水土保持措施面积17.84hm2。

方案实施后,开挖面、裸露面得到有效的防护,扰动土地整治率达到96%,水土流失总治理度为98%,土壤流失控制比为1.0,拦渣率为98%,林草植被恢复率为98%,林草覆盖率为35.5%。

均应能达到防治标准。

1.8结论与建议

1.8.1结论

(1)某生态型颐养园项目(一期)建设区面积17.84hm2,直接影响区面积0.66hm2,防治责任范围面积18.50hm2。

由于在工程建设和运行期间各种施工活动对地表扰动、固体废弃物的排放等,将导致项目区水土流失增加,防治责任范围预测时段内不实施水土保持措施情况下预测新增水土流失量743.31t,增加水流失量2.25万m3/a。

(2)为保护项目区水土资源,减少和治理工程建设中的新增水土流失,在建设中应采取工程措施、临时措施及植物措施相结合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水土保持的防治重点是建筑西区和建筑东区。

(3)该工程的建设对发展当地公益事业具有重要意义,工程采取水土保持防治措施后,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角度考虑,主体设计中推荐方案的建设是可行的。

1.8.2建议

(1)项目紧邻某河,建议建设单位注重临时措施防护,避免突降大雨造成严重水土流失,对河道造成淤积。

(2)加强建设单位对施工单位监管力度。

1.9水土保持工程特性表

项目名称

某生态型颐养园项目(一期)

流域管理机构

海河水利委员会

涉及省区

X省

涉及地市或个数

X市

涉及县或个数

X县

项目规模

大型

总投资(万元)

50000

土建投资(万元)

40000

动工时间

2013年5月

完工时间

2015年4月 

设计水平年

2016

项目组成

建设区域

面积(hm2)

挖方量(万m3)

填方量(万m3)

建筑西区

5.10 

6.12

6.12

建筑东区

11.61

13.93

13.93

沟系区

1.13

0.57

0.57

国家或省级重点防治区类型

国家级重点水土流失治理区

地貌类型

丘陵区

土壤类型

砂砾轻壤质褐土

气候类型

暖温带亚湿润大区

植被类型

低矮野生灌草

原地貌土壤侵蚀模数[t/(km2·a)]

500

防治责任范围面积(hm2)

18.50

土壤容许流失量[t/(km2·a)]

200

项目建设区(hm2)

17.84

扰动地表面积(hm2)

17.84

直接影响区(hm2)

0.66

占压水土保持设施面积(hm2)

17.84

水土流失预测总量(t)

1010.91

新增水土流失量(t)

743.31

新增水土流失主要区域

建筑西区、建筑东区

防治目标

扰动土地整治率(%)

95

水土流失总治理度(%)

95

土壤流失控制比

1.0

拦渣率(%)

95

林草植被恢复率(%)

97

林草覆盖率(%)

25

防治措施

分区

工程措施

植物措施

临时措施

建筑西区

清表土2500m³、排水暗沟428m、沉沙池1座、植草砖550㎡;

栾树85株;

苫布300㎡、洒水除尘500m³、编织袋825个、紫花苜蓿15kg。

建筑东区

清表土5800m³、排水暗沟705m、沉沙池2座、植草砖880㎡;

栾树165株;

苫布500㎡、洒水除尘900m³、编织袋1548个、紫花苜蓿30kg。

沟系区

护岸1461m³、沟底防渗1046m³;

垂柳194株、龙爪槐97株、月季582株;

洒水除尘300m³。

投资(万元)

56.33

1.37

1.07

水土保持总投资(万元)

97.28

独立费用(万元)

24.50

水土保持监理费(万元)

5.50

监测费(万元)

5.0

水土保持补偿费(万元)

11.51

方案编制单位

Xxxxxxxx

建设单位

法定代表人及电话

法定代表人

地址

x

地址

邮编

邮编

联系人及电话

联系人及电话

传真

传真

电子信箱

电子信箱

2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总则

2.1编制方案的意义、目的和任务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的原则,编制本工程的水土保持方案,防治水土流失,保护项目区水土资源,实现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双赢。

编制本水土保持方案的目的,就是通过科学预测本工程建设施工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及其危害,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治措施,确定水土保持措施工程量、治理进度和投资估算,制定水土保持方案实施的各项保证措施及监测计划等。

以备将来此方案报批后,作为建设单位实施水土保持建设和监督检查部门日常监督执法的依据。

编制水土保持方案的任务:

一是对工程建设施工中直接造成的水土流失提出治理措施,减少项目区水土流失;二是对因工程建设施工可能诱发的水土流失提出预防措施;三是确定水土保持工程量、治理进度、投资估算,拟定实施水土保持方案的各项保证措施。

2.2编制依据

2.2.1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1.3.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8.29);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26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10.28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

(5)《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1997.8.29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

(6)《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1988.6.10国务院3号令);

(7)《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全国人大常委会,1986.6.25,1988.12.29第一次修正,1998.8.29修订,2004.8.28修正);

(8)《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1998.11.29);

(9)《x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1993.2.27x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

2.2.2部委规章

(1)《水利部关于修改部分水利行政许可规章的决定》(水利部令第24号,2005.7.8);

(2)《水利部关于修改或者废止部分水利行政许可规范性文件的决定》(水利部令第25号,2005.7.8);

(3)《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规定》(水利部令第5号,1995.5.30,2005.7.8经水利部第24号令修订);

(4)《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办法》(水利部令第12号,2000.1.31);

(5)《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办法》(水利部令第16号,2002.10.14,2005.7.8经水利部第24号令修订);

(6)《水利工程建设监理规定》(水利部令第28号,2006.12.18);

(7)《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境保护部令第2号,2008.10.1)。

2.2.3规范性文件

(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方法》(水利部、国家计委、国家环保局,水保[1994]513号,1994.11.22);

(2)《关于发布<水利工程各阶段水土保持技术文件编制指导意见>的通知》(水总局科[2005]3号,2005.8.12);

(3)《国务院关于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国务院[1993]5号,1993.1.19);

(4)《全国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纲要(2004~2015)》(水利部,水保[2004]33号,2004.8.27);

(5)《规范水土保持方案编报程序、编写格式和内容的补充规定》(水利部,水保监[2001]15号,2001.6.6);

(6)《关于加强大中型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理工作的通知》(水利部,水保[2003]423号,2003.3.5);

(7)《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及矿产资源开发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水利部、国土资源部,水保[2004]165号,2004.5.31);

(8)《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国务院,国发[2000]38号,2000.11.26);

(9)《x省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水土保持办法》(x省政府第175号令,1996.12.19);

(10)《关于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咨询服务费用计列的指导意见》(水利部司局函,保监[2005]22号,2005.6.17);

(11)《x省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水土流失防治费计收管理暂行规定》(x省水利厅、财政厅、物价局,冀水农字[1994]2号,1994.1.8);

(12)《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国家计委、建设部,计价格[2002]10号,2002.1.7);

(13)《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和定额》的通知及附件(水利部水总[2003]67号);

2.2.4技术规范与标准

(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

(2)《水利水电工程水土保持技术规范》(SL575-2012);

(3)《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2002);

(4)《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50434-2008);

(5)《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1~16453.6-2008);

(6)《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工程量计算规定》(SL328-2005);

(7)《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GB/T15774-2008);

(8)《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水土保持图》(SL73.6-2001);

(9)《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

2.2.5相关技术资料

(1)《某生态型颐养园项目(一期)申请报告》;

(2)《某生态型颐养园项目(一期)鸟瞰图》;

(3)《某生态型颐养园项目(一期)规划设计说明书》;

(4)《某生态型颐养园项目(一期)规划设计图》。

2.2.6其他资料

(1)《x省农业气候资料》(x省农业区划委员会办公室、x省气候中心,1993.12);

(2)《河北经济年鉴-2007》(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x省统计局,x省社会科学院,2007.7);

(3)《河北农村统计年鉴-2007》(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x省统计局,2007.8);

(4)《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资料-2007》(x县统计局,2008.5);

(5)主体工程的有关设计资料。

2.3指导思想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项目建设造成水土流失的特点及周边地区对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的要求,合理确定本工程建设施工期间造成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采取有效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形成完整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保护项目区生态环境,保证项目安全运营。

2.4编制原则

(1)“预防为主”的原则。

针对项目主体工程特征和新增水土流失特点,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最大限度预防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提高防治效果。

(2)“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的原则。

通过外业调查、勘测和相关资料分析,合理确定工程建设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建设单位在防治责任范围内负责治理因工程建设造成的新增水土流失,水土流失防治费用,并从工程建设投资中列支。

(3)“三同时”原则。

项目建设水土保持工程,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植物措施进度随工程措施进度之后而分步完成。

(4)与主体工程相衔接的原则。

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水土流失防治工程、实施进度与主体工程中的防护措施相衔接。

首先将主体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工程纳入到方案的水土保持措施体系中,并对主体工程设计中不能满足水土保持要求的部分,提出补充和新增防治措施与方案,做到不重不漏,系统全面,避免重复投资;其次是水土保持工程进度与主体工程施工进度相衔接,保证水土保持防护效益的正常发挥。

(5)生态优先原则。

在水土保持工程防护设置中,以防止水土流失和增加生态效益为目的,坚持从实际出发,结合项目区地貌背景及水土流失特点,水土保持治理工程采取以植物措施为主的原则,尽可能改善因工程建设造成的水循环和植物类型的变化,恢复自然植被。

(6)经济可行原则。

在水土保持措施布设及典型设计中,应从实际出发,在有效防治工程建设新增水土流失的同时,要做到方案操作简易、经济合理,以较少的投入争取最大的生态和社会效益。

2.5水土流失防治标准

本项目位于某山区,属于国家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区。

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50434-2008)的划分标准,本项目的防治标准为一级。

2.6设计深度及设计水平年

2.6.1设计深度

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GB50433-2008)和水保方案编制委托函的要求,水土保持方案设计深度为可研阶段。

2.6.2设计水平年

本工程为建设类项目,建设期为2013年5月至2015年4月,建设期2.0年。

工程实施过程中,由于项目地址选用位置为丘陵区,按照规划设计要求,对项目区地形进行局部平整,在此基础上进行建筑西区、建筑东区及沟系区的建设,建设过程中的土石方做好平衡设计。

设计水平年确定为工程完工后第一年,即2016年,届时方案确定的各项防治措施均应布设到位,能稳定持续发挥或初步发挥水土保持功能。

2.6.3方案服务年限

本方案服务年限为2013年5月至2016年4月,共3.0年,包括建设期2.0年和植被恢复期1年。

3项目概况

3.1项目基本情况

3.1.1项目名称及建设单位

建设项目名称:

某生态型颐养园项目(一期)。

建设单位:

xxxxxxxxxxxxxxxx。

3.1.2地理位置

建设地点:

某生态型颐养园项目(一期)位于x县x镇某河右岸。

地理位置图见图3-1。

图3-1项目位置图

3.1.3项目区周边环境情况

项目区所在地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土地分布主要有砂砾轻壤质褐土,砂壤质草甸土等。

主要乔木为国槐、洋槐、泡桐树、榆树等,灌木有酸枣、荆条、胡枝子等,草本类植物主要有白羊草、稗草、狗尾草等,本项目位于某河右岸,土壤沙石含量较高,林草覆盖率较高,周边多为农田,林草覆盖率随季节变化较大。

附近植被现状

3.2项目组成及布置

3.2.1建设规模

规划总用地17.84hm2,总建筑面积5.0万m2。

其中四层的员工公寓面积约1935m2,五层的办公楼面积约2708m2,六层的花园洋房面积约为2408m2,含有一、三、四、五层的医疗中心面积约为1803m2,老年公寓多层住宅面积约为2344m2,商业街包括二层和三、五层的主力店面积约为16543m2,单体木式公寓共117栋,每栋占地面积约为132m2。

总房间数为600间,总居住人数为1200人。

项目规划结合山势地形,通过西部南北向的沟渠将该项目分为建筑西区、建筑东区和沟系区。

规划容积率为0.6;建筑密度为15.37%;绿化率为35.5%。

3.2.2项目投资

项目估算总投资50000万元;项目总土建投资40000万元。

表3-1凤屏山项目区技术经济指标

内容

数据

单位

占地面积

178400

m2

建筑面积

50000

m2

容积率

0.6

建筑密度

15.37%

绿化率

35.5%

总房间数

600

总居住人数

1200

表3-2工程特性表

序号

类别

项目

主要技术指标

1

工程概况

项目名称

某生态型颐养园项目(一期)

2

项目性质及等级

新建

3

地理位置

位于x市x县x镇西先贤村某河右岸,

4

建设单位

5

工程总投资

50000万元

6

土建投资

40000万元

7

工程建设期

2013年5月~2015年4月

8

工程占地

总占地(hm2)

17.84

9

永久占地(hm2)

17.84

10

临时占地(hm2)

0.0

11

土方总量

总量(万m3)

41.24

12

开挖(万m3)

20.62

13

回填(万m3)

20.62

14

调出(万m3)

0.0

15

调入(万m3)

0.0

16

项目组成

建筑西区

建筑西区面积为5.10hm2,工程结束以后空闲区恢复植被。

17

建筑东区

建筑东区占地11.61hm2,工程结束以后空闲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