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声音》知识总结后附教学计划.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94267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35.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声音》知识总结后附教学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声音》知识总结后附教学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声音》知识总结后附教学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声音》知识总结后附教学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声音》知识总结后附教学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声音》知识总结后附教学计划.docx

《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声音》知识总结后附教学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声音》知识总结后附教学计划.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声音》知识总结后附教学计划.docx

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声音》知识总结后附教学计划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总结

第一单元声音

第1课时听听声音

1.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鸟语花香。

2.周围的声音可以分为动物的叫声、自然界的声音、人类生产生活发出的声音。

3.不同的声音有不同的特点,描述声音的词汇有高低、强弱、悦耳、动听、刺耳、难听、嘈杂等。

4.声音有高低强弱的变化。

第2课时物体怎样发出声音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物体受到外力作用不一定发出声音,只有让物体振动才能产生声音。

振动停止,声音就会停止。

(例如拉伸橡皮筋,皮筋受力变形,但没发声。

只有拨动橡皮筋,使它振动,才会发声)

3.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接触水面,水面会产生波纹,这说明音叉振动了。

4.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

5.振动是指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

6.吹竖笛时,竖笛发出悦耳的声音,是因为竖笛中的空气在振动。

7.人的发声器官是声带。

当我们发声时,声带变紧,并快速振动,产生声音。

声带越紧,发出的声音越高。

第3课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1.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物体振动时也会引起它周围的物质振动,并通过这些物质,把声音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

2.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我们不能听到闹钟的声音是因为玻璃罩内没有空气,闹钟振动产生的声音无法通过空气传播出来。

3.把耳朵贴在桌子的一端,听到的声音比不贴在桌面上更强。

4.用击打后的音叉轻轻触及水面,水面上会产生波纹,将音叉浸入水中,音叉能发出声音,是因为音叉还在振动,而且引起它周围的水也在振动。

5.声音的传播需要一定的条件,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都能传播。

但是在不同物体中传播的情况是不样的。

固体传声的本领最强,气体传声的本领最弱。

6.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所以在月球上,由于没有空气,两个人即使相隔不远,也不能互相通话,听不到声音,必须要使用电子通信设备。

7.“土电话"是通过拉紧的棉线传播声音的。

8.声音的传播方向是四面八方的。

第4课时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1.我们的耳朵可分为外耳、中耳、内耳。

2.耳朵的结构及作用。

耳朵的结构

作用

耳廓

收集声音

耳道

传递声波到中耳

鼓膜

将声波转化为振动

听小骨

振动传递到内耳

耳蜗

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

听觉神经

将听觉信号传递到大脑

3.我们能够听到声音是因为物体的振动带动了周围空气的振动,空气的振动又引起鼓膜的振动,听小骨将振动传达到内耳,并刺激听觉神经,产生信号。

大脑接受听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我们就感受到了声音。

4.“听诊器”是通过连接着的胶管把声音传播到耳朵里的。

5.鼓膜很薄而且有弹性,即使是很轻的声音,它都会产生振动。

6.耳朵是我们的听觉器官,需要精心呵护。

减少有害的声音,对于保护我们的听力和身体健康是很重要的。

鼓膜破了,不会听到声音,但如果大脑听觉神经等出现问题,也有可能听不到声音。

7.噪音对人的伤害是因为声音过高过强,损伤我们的听力,所以我们要尽量远离这些声音,有时需要捂住耳朵或戴上保护装置。

8.保护我们听力的方法:

远离噪声、控制物体发声、阻断噪声的传播。

9.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声音对鼓膜的影响程度也不一样。

10.如果将手放在耳后,并朝向声音发出的方向,这是增大耳廓,从而我们听到的声音会更加清楚。

第5课时声音的强与弱

1.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单位:

分贝(dB)。

2.要让同一个鼓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可以通过轻轻敲击和用力敲击来改变鼓发出声音的强弱,轻轻敲击鼓面振动幅度小,声音就弱,用力敲击鼓面振动幅度大,声音就强。

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通常把轻重不同的声音称为声音的强弱不同。

4.轻轻拨动钢尺,尺上下振动的幅度小,发出的声音弱;反之尺子上下振动的幅度大,发出的声音强。

5.用不同的力量拨动拉开一样长的橡皮筋。

用力越大,橡皮筋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

用力越小橡皮筋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6.耳朵离声源越远.鼓膜的振动幅度越小,听到的声音就弱;耳朵离声源越近,鼓膜的振动幅度越大,听到的声音就强。

第6课时声音的高与低

1.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

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快慢(频率)决定的。

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单位:

赫兹(Hz)。

2.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时,钢尺伸出桌面越短,发出的声音越高;钢尺伸出桌面越长,发出的声音越低。

3.敲击水量不同的玻璃杯,水越少声音越高,水越多声音越低。

4.有一根橡皮筋,用相同的力弹拨,橡皮筋拉得越紧,声音就越高,拉得越松,声音就越低。

5.振动的物体有粗有细,粗与细比较,细的声音越高。

6.击打长短不同钉子时,钉子越短,发出的声音越高。

7.乐器中能发出高低不同声音的有铝片琴,口琴等。

8.我们可以将声音高低的变化音调分为4个等级,分别是高、较高、较低、低。

第7课时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1.选定一种弦乐器,拨动琴弦时,琴弦越细,声音越高;琴弦越粗,声音越低。

2.手指在一根弦上移动,使弦振动的部分越短,音高越高,使弦振动的部分越长,音高越低。

3.我们常见的乐器二胡、小提琴、吉他、古筝等,是靠弦的振动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4.乐器的弦拨动时会发出声音,用手按住就没有声音。

第8课时制作我的小乐器

1.制作我的小乐器,可以从粗细、长度、高矮来调试不同的音。

2.制作材料:

大小样的七个瓶子、水、金属棒、音高标签。

制作过程

(1)依次在七个瓶子中从少到多装上不同量的水,用金属棒敲击瓶子。

(2)在各个瓶子上贴上音高标签。

(3)用金属棒弹奏简单乐曲。

3.小常识:

(1)敲击水量不同的玻璃杯,水越少声音越高,水越多声音越低。

(2)振动的物体有松有紧,(如:

橡皮筋)紧的声音高,松的声音低。

(3)当橡皮筋拉得一样长时,用力拨声音就强,轻轻拨声音就弱。

(4)振动的物体有粗有细,(如:

琴弦)细的声音高,粗的声音低。

(5)振动的物体有长有短,(如:

钉子)短的声音高,长的声音低。

(6)振动的物体有大有小,(如:

碗)小的声音高,大的声音低。

4.声音的分类。

(1)乐音:

通常指那些动听的,令人愉快的声音,它的波形是有规律的。

(2)噪声:

通常指那些难听的,令人厌烦的声音,它的波形是杂乱无章的。

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乐音也可能成为噪音。

5.声能够传递能量和信息。

(1)隆隆的雷声----下雨。

(2)爆竹升天,震耳欲聋。

(3)听铁轨传声----判断火车的远近。

(4)听蜜蜂飞行的声音----判断是否采蜜回来。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

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经过三年级的科学学习,大部分同学对科学充满着兴趣,对探究实验充满了期盼,初步养成了先思考后实验的习惯,培养了科学记录的能力,但学生的发展水平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且对于科学探究能力和发展对科学研究的理解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呵护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与培养学生基本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发展对科学研究的理解能力是本学期的重点,增强学生对证据的重视、理性思考、大胆质疑,指导学生更好的科学记录也是本学期需加强的内容,在更好的促进学生课外探究方面做更多更大的努力。

二、教材分析 

四年级上册教科书由“声音”、“呼吸与消化”和“运动和力”三个单元组成。

在周围的生活环境里,我们总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大自然的风声、雨声、雷声,乡间的蛙声、鸟鸣声,城市里的汽车声……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

学生怎么学习声音呢?

他们看不到它,也摸不到它,但他们能感受到它并能提出很多关于声音的问题。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又是怎样传播的?

声音为什么有的高、有的低、有的弱、有的强?

声音的高与低、强与弱是怎么变化的?

我们能控制声音吗?

“声音”这一单元共8课时,是为4年级学生设计的,里面的一系列活动可以帮助他们找到上述问题以及他们可能还会问到的一些声音问题的答案。

本单元的前半部分,学生将探索一些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振动的频率与音高、声音的振幅与音量的关系的基本规律。

第1课“听听声音”,学生将听到不同的声音,并且去思考这些声音是怎样发出来的?

并对听到的声音进行描述。

回忆有关声音的知识和相关问题,并与同学进行描述。

第2课“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当学生探索了由不同物体振动发出的声音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这一概念会得到初步的理解。

第3课“声音是怎样传播的”,学生将认识到物体振动产生声音,这个振动同样会使它接触到的物体(包括气体)产生振动,这样声音就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

第4课“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学生通过一个鼓膜模型可以观察到人耳是怎样接受声音的。

这种经历会加深学生对声音是怎样通过不同的物质传播的理解。

第5课“声音的强与弱”和第6课“声音的高与低”,集中探讨声音的两个基本属性——音量、音高的产生与变化。

通过改变尺子振动部分的长度,使振动的频率发生变化,而这种变化用肉眼是可以识别的。

学生在仔细观察尺子振动快慢变化的同时,可以倾听到音高的相应变化。

讨论尺子振动部分的长度、观察到的振动和相应音高的关系,学生可以建立起较高的音高是由较高的振动频率产生的这一概念。

第7课“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学生将进一步通过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探究声音的高低变化与物体振动频率的关系。

第8课“制作我的小乐器”,学生在探究了乐器发声的秘密后,自己动手制作一个简单的小乐器,进一步理解物体的发声原理,体会科学与技术的密切联系。

人体就像一台复杂而神奇的机器,多个系统分工配合,共同维持生命活动。

作为自然界的一种生命体,人体与外界物质有着紧密的“不可思议”的联系。

呼吸是我们的身体从外界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是生命存在的基本特征。

食物是人类生存的基本保障。

吃进肚子里的所有食物,都要通过消化和吸收,为人类提供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以及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呼吸,但学生对于“为什么呼吸”“呼吸是怎样的过程”的认识还是模糊、不完善的。

吃各种各样的食物是学生生活中最普通的事情。

关于食物,学生在以前的生活与学习中有着较多的体验,他们对食物的关注常常是零散的;即使涉及消化问题,他们得到的解释也大多是不尽全面的,有的甚至是片面的。

“呼吸与消化”单元共有8节课。

第1课“感受我们的呼吸”,学生通过感受呼吸的过程及用简单装置模拟人体呼吸,认识参与呼吸的人体器官,发现空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对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第2课“呼吸与健康生活”,引领学生认识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换。

学生通过不同活动状态下呼吸次数的变化统计与分析,理解呼吸功能与身体健康的关系。

第3课“测量肺活量”,学生在测量肺活量的活动中,收集、处理科学合理的数据,分析、反思自己的健康指数,树立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健康的意识。

第4课“一天的食物”,通过让学生回忆一天中吃过的食物,完成一次全班性的调查活动,学生会发现原来我们一天中吃到的食物是那样的丰富,而且还可以划分出不同的类别。

这也是在向学生表明,食物的丰富体现着人类饮食的特征——“杂食”。

第5课“食物中的营养”,将学生由“我们吃什么”的问题引入到“食物带给了我们什么营养”上来。

从一天中吃下的食物是丰富的这个生活经验,进一步发展为当我们获取丰富食物的同时,也就获得了丰富营养的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