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物流外包以上海为例.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94159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的物流外包以上海为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我国的物流外包以上海为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我国的物流外包以上海为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我国的物流外包以上海为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我国的物流外包以上海为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国的物流外包以上海为例.doc

《我国的物流外包以上海为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的物流外包以上海为例.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国的物流外包以上海为例.doc

8

我国的物流外包

——以上海为例

目录

一、物流外包的定义…………………………………………3

二、物流外包在中国的发展概况……………………………3

三、企业为什么要开展物流外包……………………………4

四、物流外包的主要业务形式有………………………………5

五、企业物流外包业务的选择………………………………5

六、企业物流外包决策分析………………………………6

七、企业物流外包的主要风险与对策………………………6

八、以上海地区的物流外包的发展情况为例子………………7

一、物流外包的定义:

所谓物流业务外包,即制造企业或销售等企业为集中资源、节省管理费用,增强核心竞争能力,将其物流业务以合同的方式委托给专业的物流公司(第三方物流,3PL)运作。

外包是一种长期的、战略的、相互渗透的、互利互惠的业务委托和合约执行方式。

二、物流外包在中国的发展概况:

1、物流外包在国外的发展情况: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社会分工日益精细,企业间竞争日趋加剧,消费者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个性化,为了降低物流成本,实现对顾客的快速反应,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在发达国家,包括物流经营方式的物流战略越来越得到企业经营管理者的重视,成为企业总体战略重要的一部分,并取得了显著成果。

在美国,通过构筑物流战略,进行物流业务的重组,物流成本从1980年占GDP的17.2%下降到了1997年的10.5%,再到2004年的7.5%。

通过对物流运作较发达的国家的企业物流战略特点、演化过程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总结并借鉴其经验,少走弯路,找到适合中国现阶段特色的物流发展策略,用以指导中国企业的生产实践。

2、当前我国企业物流外包的发展情况:

发达国家的物流水平相比,我国企业目前的物流水平不高,并且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基层运作方面,从表现形式上有以下几个方面:

(1).物流成本高

据世界银行的推测,美国在2003年物流成本占整个GDP的7.5%,而中国的物流成本占整个GDP的18.7%。

虽然有产业经济的侧重点不同的影响,但在劳动力成本、物流资源成本、设备成本均大大低于发达国家的条件下,中国的物流综合成本应该比发达国家低,而不是高得多。

而现实的巨大差距表明我国的物流成本有很大的潜力可挖。

从产品的成本构成上看,我国物流成本一般占总成本的30%-40%,鲜活产品占60%左右甚至更多,而发达国家此类物流成本一般控制在总成本的10%左右。

(2).存货和流动资金周转慢

我国生产企业的流动资金周转速度为1-2次/年,商业企业的也仅为2-3次/年;而日本生产企业的流动资金周转速度为7.5-8次/年,商业企业为15次—18次/年;一些知名的跨国连锁商业企业如沃尔玛、家乐福等已达到30-40次/年。

[2003年中国仓储协会组织的第四次全国物流供求状况调查显示:

我国生产企业的原材料库存期、生产企业成品库存期和商业企业商品平均库存期分别为20天、51天和34天。

而美国此类物资的库存时间最多也不过12天。

[

(3).成品商品库存量大

据统计,我国库存商品与GDP的比例高达6.8%[16];而目前国际公认的库存商品与GDP的比例,发达国家一般不超过1%,发展中国家也不过5%。

成品库存占用空间、资金和巨大的管理费用,而不创造价值,并有商品贬值和过期的风险。

在不影响客户的货物可得性的前提下降低成品库存量,成为物流管理的关键。

(4).物流运作效率低

在拥有物流设施进行自营物流的企业中,汽车空驶率平均在35%左右,库房也有20%以上的闲置[17],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低效率的自营物流运作成为了我国企业物流运作的致命伤。

我国企业目前的物流运作存在种种弊端,必须要进行重构。

将物流业务外包无疑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但是企业实施物流外包战略的比例却不高。

根据中国仓储协会2003年组织的第三次全国物流供求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企业采用物流外包战略的比例较低。

仅有20%左右的生产企业和13%的商业企业实施了物流外包战略;从业务总量上来看,我国大量的物流业务还是由企业自身完成的。

2003年中国的物流外包业务成交额约为400亿,仅占整个物流市场的2%-3%。

而欧洲的物流业务总成交额约有1292亿欧元,其中约1/4是由外包物流完成的;美国的物流外包业务量早在1995年时就已经占到物流业务总量的57%;日本的物流外包程度是世界上最高的,通过外包完成的物流量达到80%左右。

三、企业为什么要开展物流外包

企业发展物流外包可以集中资源和精力在自己的核心业务上,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把自己不擅长或没有比较优势的物流业务部分或全部以合同方式委托给专业的第三方物流公司运作。

同时分担风险,加速企业重组,实现规模效益。

因为第三方物流具有资源优化配置,提供灵活多样的顾客服务,为顾客创造更多的价值,发挥信息技术优势。

因此,物流外包相对于自营物流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1、企业得到更加专业化的服务,从而降低营运成本,提高服务质量。

当企业的核心业务迅猛发展时,也需要企业的物流系统跟上核心业务发展的步伐,但这时企业原来的自理物流系统往往因为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局限而相对滞后。

与企业自理物流相比,3PL可以集成小批量送货的要求来获得规模经济效应,在组织企业的物流活动方面更有经验、更专业化,从而降低企业的营运成本,改进服务,提高企业运作的灵活性。

2、解决本企业资源有限的问题,更专注于核心业务的发展。

企业的主要资源,包括资金、技术、人力资本、生产设备、销售网络、配套设施等要素。

资源的有限性往往是制约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特别是在当今时代,技术和需求的变化十分复杂,一个企业的资源配置不可能局限于本组织的范围之内。

即使对于一个实力非常强大、有着多年经验积累的跨国企业集团来说,仅仅依靠自身的力量,也是不经济的。

物流外包策略对于企业有限资源的合理利用非常重要,国内外的许多企业正是通过利用物流外包,突破原有的资源“瓶颈”,获得了难以想象的增长速度。

3、可以提高企业的运作柔性。

委托企业选择3PL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提高柔性的需要。

企业可以更好地控制其经营活动,并在经营活动和物流活动中找到一种平衡,保持两者之间的连续性,提高其柔性,使实行物流外包的委托企业由于业务的精简而具有更大的应变空间。

4、可以减少监督成本,提高效率。

  委托公司可以利用物流外包策略缩小公司的规模,精简公司的组织,从而减轻由于规模膨胀而造成的组织反应迟钝、缺乏创新精神的问题。

规模偏小的公司,管理事务比较简单,更易于公司专注于自己核心能力的培养。

公司要想在激烈竞争的环境里成长,就必须尽量控制公司的规模,以确保公司的灵活反应能力,物流外包策略在这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5、降低风险,同时也可以同合作伙伴分担风险。

 在迅速变化的市场和技术环境下,通过物流业务外包,委托公司可以与合作公司建立起战略联盟,利用其战略伙伴们的优势资源,缩短产品从开发、设计、生产到销售的时间,减轻由于技术和市场需求的变化造成的产品风险。

四、物流外包的主要业务形式有:

 物流业务部分外包;物流业务完全外包;物流系统接管;战略联盟;物流系统剥离;物流业务管理外包。

这是物流外包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也是供应链成熟的过程。

每个企业在开展物流外包时,一定要认真分析自身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物流外包阶段,不可一刀切。

五、企业物流外包业务的选择:

1、根据企业物流的内容和特点来选择外包业务。

  可根据企业自身特点,按顺序选择物流外包业务,首先将供应物流和分销物流中的进出货运输业务外包,然后将分拨中心和配送中心的管理业务外包,最后考虑将供应物流和分销物流总体外包。

2、根据物流对企业成功的影响度和企业对物流的管理能力来选择外包业务。

  物流对企业成功的重要程度较高,企业处理物流的能力相对较低,则采用外包;物流对企业成功的重要程度较低,同时企业处理物流的能力也低,也应采用外包。

3、根据企业对物流运作水平的要求来选择外包业务。

  越是竞争激烈的产业,企业越是要强化对供应和分销渠道的控制,对物流运作水平的要求越高。

由于企业自身物流运作水平的不佳,将极大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物流业务外包是其必然选择。

目前我国家电企业纷纷采用物流业务外包就是最好的证明。

4、根据企业产品自身的物流特点来选择外包业务。

  对于大宗工业品原料和产成品的运输和配送,应利用相对固定的专业物流服务供应商和短渠道物流;对全国和全球市场分销的产品,由于市场竞争激烈,物流运作水平较高,应将物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公司。

对于技术性较强的物流服务如口岸物流服务,企业应采用委托代理的方式。

5、根据物流业务运作的成本来选择外包业务。

企业可将其面临的各种物流业务(运输、配送、仓储、流通加工、报关……)的运作成本进行核算并加以比较,若外包后的成本低于自营成本,且运作效率和服务水平能得到保障,则应将此物流业务外包出去。

一般说来,干线运输和市内配送是最适宜外包的业务。

6、根据物品的ABC分类管理原则来选择外包业务。

随着现代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的发展,第三方物流管理“AB类原材料”的水平远远越过制造企业。

因此,我们应转变思维,将AB类物品的物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物流企业,通过JIT等先进物流管理模式降低库存、减少周转资金、节省物流费用达到保证供应、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反,由于“C类物品”品种多、金额小、数量少、物流运作复杂,从盈利考虑,一般物流公司都不愿意接受企业外包,因此,企业应考虑自营。

六、企业物流外包决策分析:

企业的物流运作方式有以下四种:

 

  

(一)自营物流:

以沃尔玛为代表的企业,把物流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自营物流。

 

  

(二)直接使用第二方物流:

对许多中小型企业来说,物流活动并不很复杂,加上客观存在的一些原因,企业自己完成对第二方物流的整合。

 

  (三)使用第三方物流:

将物流活动外包,是近年来企业专注核心业务的结果。

 

  (四)部分自理,部分使用第三方物流:

这类企业往往在原料物流上自理,而利用第三方物流的管理能力和配送能力为企业节约物流成本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物流外包虽然具有成本节约等方面的优势,但同时隐藏着潜在的风险。

这也是有些企业放弃物流外包而选择物流自营的原因之一。

因此,企业需要进行物流决策:

物流活动是完全依赖第三方物流服务商而承担一些风险,还是自身培养一些技术专家来防范相关的风险。

七、企业物流外包的主要风险与对策:

1、风险:

商业秘密被泄露的风险,。

当企业引入第三方物流来经营其生产环节中的内部物流时,企业要与物流供应商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其基本的运营情况都不可避免地向第三方物流商公开,这对企业来说肯定会存在一定的风险。

对物流过程失控的风险物流风险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多样性、复杂性、风险发生的比率不易确定。

2、对策:

第一,合理选择供应商。

物流外包决策中很重要的一个问题是外包伙伴的选择。

企业决策者在明确自己的物流需求的基础上,通过对第三方物流供应商的物流满足能力、价格、质量、网络覆盖率、声誉、业务范围、经验等对各供应商进行初步评价,评价其从事物流活动的成本状况、长期发展能力、信誉度等。

特别是对于物流服务供应商的承诺和报价,企业必须认真分析衡量,从而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物流服务供应商。

第二,谨慎签订合同。

签订合同之前,货主企业可以向有处理物流纠纷经验的律师进行咨询,以确保己的正当权益得到保护。

此外,要加强合同管理人员的培训,要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包括合同资信调查、签订、审批、会签、审查、登记、备案,法人授权委托办法,合同示范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财会金融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