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层钢管柱和转换钢桁架的吊装方.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939746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4.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转换层钢管柱和转换钢桁架的吊装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转换层钢管柱和转换钢桁架的吊装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转换层钢管柱和转换钢桁架的吊装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转换层钢管柱和转换钢桁架的吊装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转换层钢管柱和转换钢桁架的吊装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转换层钢管柱和转换钢桁架的吊装方.docx

《转换层钢管柱和转换钢桁架的吊装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转换层钢管柱和转换钢桁架的吊装方.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转换层钢管柱和转换钢桁架的吊装方.docx

转换层钢管柱和转换钢桁架的吊装方

转换层钢管柱和转换钢

桁架吊装

 

 

XX工程公司

年月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2

二、施工部署3

三.主要施工方法及主要技术措施4

(一)、1#施工平台的搭设4

(二)2#施工平台(行走小车的钢板平台)搭设6

(三)、起重门式吊架7

(四)、3#施工平台的搭设7

四、施工平面布置图、平台搭设示意图7

五、施工进度计划7

六、主要施工管理措施8

(一)、确保工期的保证措施8

(三)、文明施工保证措施9

(四)、消防、保卫措施10

(五)、环境保护措施11

(六)成品保护措施11

七、主要施工机具使用计划12

八、主要材料使用计划12

九、主要劳动力计划12

十、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措施12

(一)、机械伤害事故13

(二)、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应急救援14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广州市**西路,为两栋塔楼工程,待建的A塔楼52层,建筑面积约6万平方米;B塔楼36层,建筑面积约3万平方米,两栋塔楼均为写字楼。

裙楼为6层(临边有1.5m高的砼壁女儿墙),面积约5.6万平方米,以商场为主,已建成并投入使用;

本工程A塔楼建筑高度为222.20米,B塔楼建筑高度为161.10米。

塔楼结构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其中7层为结构转换层,已建裙楼结构为钢管混凝土结构,通过转换层结构上部结构转换为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A塔7层层高5.5米,标准层结构开间为4.50米;B塔7层层高5米,标准层结构开间为4.00米。

转换层采用钢管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作为上下弦杆。

钢结构内充填混凝土。

本方案主要为7层转换层钢管柱和转换钢桁架的吊装方案。

转换层钢管柱和转换层转换桁架的构件重量见下表:

1.转换层钢管柱

本工程共有三十一条柱采用钢管砼柱作主要承重结构,具体各根钢管柱实际数据为:

标高范围

柱号

数量

直径

(mm)

壁厚

(mm)

长度

(mm)

单段重量

(kN)

备注

31.400-34.780

KZ6

16

1100

25

3380

24.25

该重量

未包括

牛腿重量。

32.300-35.280

KZ7

(JD1-JD11,JD13、JD14)

13

1700

28

2980

34.74

33.000-35.280

KZ7

(JD12、JD15)

2

1700

28

2280

26.58

2.转换层转换桁架

A、B塔楼分别在七层楼面设置转换层,转换层设有转换桁架,根据设计图纸,A、B塔楼上弦杆有关参数如下表:

构件编号

构件所在塔楼

构件长度

(mm)

构件重量(kN)

GGJ10

A塔楼

5500

76.55

GGJ13

A塔楼

4750

71.39

GGJ15

A塔楼

8426

95.68

GGJ20

B塔楼

4550

39.69

GGJ21

B塔楼

5100

37.18

GGJ22

B塔楼

1000

6.44

GGJ23

B塔楼

7836

32.99

注:

下弦杆已在裙楼天面时施工

二、施工部署

1、在地面上使用100t汽车吊一台,将各个钢构件起吊至裙楼楼面;汽车吊在地面位置见施工平面布置图;汽车吊支腿横向占地10m,长向占地15m,距外墙边须有一定的距离,因此汽车吊位置处围墙须拆除。

2、在楼面上运送构件利用滚轴式小车承载构件在钢板面移动到吊装现场;因楼面上有架高管线、结构反梁,需将钢板架高,钢板面高度距7层楼面500mm,钢板支撑采用水平放置的80×80mm木枋,在楼板面分层纵横向放置,木枋间距为200mm(净距120mm),钢板厚20mm;又北面部分平台因结构跌级关系,钢板需架高1100mm,该部分平台采用¢48×3.5钢管按满堂红方式搭设。

3、楼面吊装利用起重门式吊架,此门式吊架起重能力可达150kN;

4、A、B塔楼在钢管柱外侧距柱中3m范围内搭设施工平台(除广告架和柱紧靠外墙处),平台面平塔楼内钢板面,只承受一般施工荷载,不承受钢构件荷载。

该施工平台根据现场具体情况采用钢管支撑,板面为20mm厚钢板;

5、滚轴式小车沿钢板行走路线见施工平面布置图;

6、先吊装A塔楼,然后吊装B塔楼;先吊装柱,后吊装桁架;

7、A塔楼A-1×A-G处柱由于该位置无法放置门式吊架,钢管柱采用塔吊吊装;由于塔吊在该位置最大起重量约30kN,钢管柱及其附件重量超过30kN时,采用钢管柱和附件在现场拼装(焊接);

8、东面临边现有大型广告牌,其钢构架有部分在安装钢管柱时会有阻碍,在实际操作时,将与广告施工单位密切联系做好加固措施后,再将部分钢架拆除,使钢管柱得以安装。

三.主要施工方法及主要技术措施

(一)、1#施工平台的搭设

靠裙楼北边的施工平台因结构跌级搭设高度为1100mm,详见附图的1#施工平台,先用100t汽车吊将构件吊至1#施工平台东北角,再用车架(5台小车)移至1#施工平台离安装位置最近的地方。

然后再用车架(12台小车)转运至2#施工平台安装。

架空平台搭设和荷载情况:

架空平台面板采用20mm厚钢板,板下次枋为80×80木枋,密铺;主枋为80×100双木枋,放置于可调上托上,主枋间距600mm;立柱(¢48×3.5)支撑主枋,纵横向600×600mm布置,立柱下用140×70方钢(壁厚5mm)和18厚胶合板作底座。

设上下两道纵横水平钢管,钢管端部与周边结构顶牢。

1、小车及平台经钢管柱作用在楼面的集中荷载转换为楼面等效均布荷载计算。

该位置按楼面活载为11.5kN/㎡,拟采用5台小车作底,上设托架盘承受110kN钢构件重量,每台小车承受的重量为110÷5=22kN;前排3台小车之间的间距约1.5m,后排2台小车之间的间距约1.5m;

根据公式(见简明混凝土结构设计手册19页)

板块均为4500×4500mm,计算简图中3台小车(p)为在板块中最不利荷载布置;

荷载的有效分布宽度b=0.7×4.5=3.15m

Mmax=(n2+2)pl/24n=(32+2)×22×4.5/24×3=15.13kN.M

等效均布荷载qe=8Mmax/bl2=8×15.13/3.15×4.52=1.9kN/㎡

钢板和楼面荷载:

78.5×0.02(钢板重)+5×0.08(次枋)+2.5(其它)=4.47kN/㎡

上述荷载组合为:

1.9×1.4+4.47=7.13kN/㎡<11.5kN/㎡(11.5kN/㎡为设计认可的楼面活载数值)满足要求

2、次枋验算

1台小车承受的重量为22kN,小车面积为300×400mm,次枋为80×80密铺,故1根木枋承受的集中荷载为:

22÷3.75(300÷80=3.75)=5.87kN

楼面荷载:

4.47kN/㎡

木枋线荷载为:

4.47×0.08+5×0.08×0.08=0.39kN/m

Mmax=0.125ql2+FL/4=0.125×0.39×0.62+5.87×0.6/4=0.9kN.M

支反力:

0.39×0.6/2+5.87/2=3.05kN

1)强度验算

б=M/W=0.9×106/(80×802/6)=10.55﹤13N/mm2=[б]满足要求

τmax=3V/2bh=3×3.05×103/(2×80×80)=0.71N/mm2<1.4N/mm2

满足要求

2)刚度验算

ω=5ql4/384EI+Fl3/48EI=5×0.39×0.64×1012/384×9000×3.4×106+3.05×0.63×1012/48×9000×3.4×106

(I=bh3/12=3.4×106)

=0.47mm

3、主枋验算

主枋截面80×100mm,按水平双枋排列,跨度(钢管间距)600mm;

1台小车承受的重量为22kN(集中荷载按最不利跨中布置)

楼面荷载:

4.47kN/㎡

木枋线荷载为:

4.47×0.6+5×0.08×0.10×2=2.76kN/m

Mmax=0.125ql2+FL/4=0.125×2.76×0.62+22×0.6/4=3.42kN.M

支反力:

2.76×0.6/2+22/2=11.83kN

1)强度验算

б=M/W=3.42×106/(2×80×1002/6)=12.83N/mm2<13N/mm2

τmax=3V/2bh=3×11.83×103/(2×2×80×100)=1.11N/mm2<1.4N/mm2

满足要求

2)刚度验算

ω=5ql4/384EI+Fl3/48EI=5×2.76×0.64×1012/384×9000×13.33×106+22×0.63×1012/48×9000×13.33×106

(I=bh3/12=13.33×106)

=0.86mm

4、钢管立柱(¢48×3.5)验算

钢管立柱承受主枋传来荷载及枋自重为:

22+4.47×0.6×0.6=23.61kN

¢48×3.5钢管i=15.78mm,λ=L0/i=57.03(L0=1100-200=900mm)

查表得:

Φ=0.894

容许承载力为:

N=AfΦ=105135×0.894=93990N≌94kN>23.61kN满足要求

(二)2#施工平台(行走小车的钢板平台)搭设

1、平台搭设

平台采用80×80mm木枋搭设,在7层楼板面分层纵横向放置共6层,每层木枋间的间距为200mm,平台顶面上放置钢板,钢板厚20mm,平台高度共500mm。

承受钢构件的钢托板根据钢构件的重量分大小不等尺寸,钢构件的单段最大重量为110kN(GGJ15加附件总重),采用钢托板的尺寸为6000×7500mm;每台行走小车尺寸为300×400mm,共布置12台小车,每排3台,共4排;

1、荷载说明及计算

钢托板和小车从1#平台运输钢构件到2#平台,运输时间很短,并且严格控制吊装时间,使吊装时间不大于3小时,因此近似把钢构件集中荷载化为均布荷载,即110÷(6×7.5)=2.44kN/㎡

施工平台自重:

5×0.08×0.08×1×5×6(6层木枋)+78.5×0.02(钢板)=2.53kN/㎡

荷载小计:

2.44+2.53=4.97kN/㎡<5kN/㎡(5kN/㎡为设计认可的楼面活载数值)满足要求。

(三)、起重门式吊架

楼面吊装钢管柱和钢桁架利用起重门式吊架,门式吊架的起重量为15t,钢构件的单段最大重量为11t(GGJ15加附件重),一般桁架单段最大重量为9t,钢管柱为5t以下,因此门式吊架可满足楼面吊装要求。

门式吊架支撑在柱两侧的钢骨砼梁上,可满足承载要求。

对于临边的钢管柱吊装因女儿墙阻碍有一边的支腿要改短,斜拉索改用刚性角钢与结构面支座焊结,以满足架体稳定的要求。

见附图:

门式吊架示意图

(四)、3#施工平台的搭设

3#施工平台的搭设方法同1#施工平台,由于3#施工平台不承受钢构件的重量,只承受一般施工荷载,故钢管立管的间距为900×900;次枋间距改为@300,主枋间距900mm。

四、施工平面布置图、平台搭设示意图

见附图。

五、施工进度计划

钢结构吊装需满足钢结构安装的进度要求,该进度要求必须配合土建施工,符合总体施工进度计划要求。

A塔楼吊装安排45d(包括铺钢板平台等),B塔楼吊装安排45d;

六、主要施工管理措施

(一)、确保工期的保证措施

1、严格进度计划管理,一旦发现进度拖后趋向,应及时采取相应的积极措施予以调整。

2、协调安排设备及材料供应单位的进退场时间及相应的施工周期,组织有条不紊的交叉施工。

3、严格遵守机械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操作。

4、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做好机械保养工作。

5、机械设备在使用中不得超载使用,或随意扩大使用范围,应严格按照机械使用说明书的规定使用。

6、加强对施工设备的管、用、养、修动态管理。

确保机械完好率达到90%以上,重要的机械设备应有整机或部分配件备用。

(二)、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1、在施工前做好安全交底,明确安全责任制。

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

2、严禁构件集中堆放和叠放一起,现场设标志牌,并派专人负责管理和指挥;

3、木枋安装前要认真检查外形尺寸和质量情况,严禁使用挠曲,开裂等有缺陷的木枋。

确保各层木枋之间紧密贴合。

4、构件吊装施工人员高空作业必须按规定佩戴安全带。

5、吊装构件时,尽量选用无大风,天气晴朗的时间吊装,以减小风荷载的影响,增强构件吊装的稳定性。

6、所有钢丝绳、吊索及挂索等在使用前和吊装作业前必须经过合格起重工检查。

如发现磨损、刮伤、扭结、绕夹或其它可能降低受力性能的现象,应停止使用,立即更换。

安全人员应及时了解情况并采取恰当措施以确保有缺陷的吊具不再使用。

吊装用钢丝绳索等在使用过程中避免与尖锐边缘接触,使用结束后应妥善保存。

7、高空作业点下地面不允许站人,防止高空坠落事故。

8、吊用工具和钢丝绳,必须有足够的安全系数,一般不得不小于5-6倍。

9、吊机必须由专人指挥,司机必须持证上岗,所有操作必须符合规范要求。

(三)、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1、场容场貌管理

施工现场的场容管理,必须实行划区域分块包干,责任区必须挂牌示意,生活区管理规定挂牌昭示全体。

制定施工现场生活卫生管理、检查、评比考核制度。

现场标化管理必须执行部颁标准来执行,定期对照审核。

2、材料堆放管理

各种设备、材料应远离操作区域,并不准堆放过高,防止倒坍伤人。

进场材料严格安场布图指定位置进行规范堆放。

材料堆放必须按场布图严格堆放,严禁乱堆、乱放、混放。

特别是严禁把材料堆靠围墙、广告牌后,以防受力造成倒坍等以外事故。

3、临时办公室、食堂、厕所、工人宿舍的管理

临时办公室、食堂、厕所、工人宿舍的搭设标准、要求按有关要求规定执行。

生活区和施工现场设有男、女厕所、浴室,厕所为蹲位,水冲式,污水排入化粪池。

浴室设淋浴设施,保持清洁,排水畅通,有着人管理。

生活区设置食堂,提供工人与管理人员的伙食。

并食品卫生法要求执行,用餐统一在食堂进行。

宿舍内严禁私接电源插座或使用大容量电器,安全组定期进行检查监督。

4、施工垃圾清除

项目严格对施工班组进行考核工作,每月考评,作到奖优罚劣。

确保垃圾清理工作做到随施工随清理,谁施工谁清理。

楼层面要求做到层层清,项目派专人监督清扫,做好监控记录,保持楼层面安全、清洁。

现场建筑垃圾必须采用围护的堆放,做到及时外运处理,保持现场文明、整洁。

5、按要求施行封闭式管理。

确保周围环境卫生清洁,做到无污水外溢,

围墙外无渣土、材料、无建筑垃圾堆放。

环境整洁,水沟畅通,生活垃圾每天用袋装外运,生活区喷洒药水,灭菌除害。

(四)、消防、保卫措施

1、项目部须加强对参与现场施工各分包商的消防意识教育和消防指导,认真贯彻消防制度,经常开展消防活动,定期进行防火检查。

2、工地设立联防小组,以预防为主。

按有关规定设置消防设备。

工棚、更衣室、料具间等临时设施均应适的灭火器具。

3、加强对电焊,气焊设备的整治,要注意防火防爆,现场动用明火前,必须按规定办好施工动火证才施工,并加强防范工作。

4、禁止擅自使用非生产性电加热和煤油炉等明火器具。

5、消防器材不得挪作它用,周围不准堆物,保护道路畅通。

6、在施工楼面内设置灭火机,在结构阶段设专用消防灭火机、水源。

7、现场设环行布置消防用水管网,平面每约50米左右及每层楼均按规定设置消防龙头。

8、治安值班人员必须巡逻,发现火苗,隐患及时采取措施,且立即报告有关领导部门进行处理解决。

9、服从业主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计划生育、交通管理、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管理规定。

并与相关合作单位签定治安责任协议书。

10、建立专门的保安机构,大门口设立门卫、严格执行出入证制度。

所有人员进入现场须佩带胸卡,非本工程人员进入大门需登记,通过门卫联系,待明确接待人员后才能进入。

11、施工人员不得在工地内汹酒或酒后进进行工作,不得携带违禁品进入施工现场。

12、材料运输车辆装卸完毕后,应立即驶离现场,或停放指定停车场。

13、对施工现场的贵重物资,重要器材和大型设备,要加强管理,严格有关制度,设置防护装置和报警设备,防止物资被哄抢,盗窃或破坏。

14、.经常开展以防火、防爆、防盗为中心的安全检查,填堵漏洞,发现隐患及时采取预防措施,防止问题发生。

15、加强对外包队伍的管理,设专人负责对外来队伍进行法制教育,对参加施工的民工要进行审查、登记造册,领取暂住证,发工作证,方可上岗。

对可疑人员要进行调查了解。

(五)、环境保护措施

1、施工现场产生危险固体废弃物的部门应统一设置专门的存放区,并不得四处散落。

在危险废物存放区应设立明显标识以及危害性说明与注意事项。

2、存放垃圾时,应做到防雨,不能用水冲洗,防止对水体造成污染。

3、施工现场产生的建筑垃圾和余泥应按国家和地方的有关规定堆放在指定的地方。

4、现场使用与储存的挥发性化学品应尽可能密封,并减少其用量,减少其挥发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5、严禁高噪声设备在作息时间(中午或夜间)作业。

6、项目部应合理安排好施工时间和施工场所,高噪声作业区应远离声环境敏感区。

7、化学品、油品在使用时,应注意不要洒落、碰撞,有关人员穿好劳动防护用品;如有洒落,应采取安全可靠的方法处理好现场。

8、严禁将各种有机溶剂、化学废液和油类倒入下水道和土壤中,必须用容器专门收集,妥善保管,统一处理。

9、各工程项目应设置对油类与与化学品的储存专门贮存场所,贮存场所必需设置防雨防漏措施,防止油类和化学品对水环境造成污染。

(六)成品保护措施

工程施工过程中,吊装时要防止构件变形及表面油漆破坏等,特制定以下成品保护措施。

1、防止变形

吊装时吊点及堆放时搁置点的设定均需通过计算确定,确保桁架各杆件内力及变形不超出允许范围。

2、吊装过程中应防止碰撞、冲击而产生局部变形,影响构件质量。

3、防止油漆破坏

所有构件在吊装过程中,均需轻微动作。

搁置点、捆绑点均需加软垫。

七、主要施工机具使用计划

拟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施工机械表

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

功率KW

台数

1

汽车吊

100t

/

1

2

塔式起重机

QTZ5515

55.5

2

3

门式吊架

8

八、主要材料使用计划

主要材料投入计划表

序号

材料名称

规格

单位

材料需用量

备注

1

热扎厚钢板

21--30厚

78.96

2

热扎厚钢板

8—l0厚

24.08

3

热扎厚钢板

2l—30厚

487.59

九、主要劳动力计划

劳动力计划如下表:

工种

安装工

木工

架子工

普工

合计

人数

65

18

15

12

110

十、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措施

1、现场项目部配备急救药箱和担架,药箱配足各种急救药品,并设立应急救援小组。

组织架构表如下: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施工现场常备药品

品名

适应症

品名

适应症

创可贴

小创伤出血

清凉油

驱暑醒脑

万花油

烧烫伤

酒精

局部消毒

风油精

虫咬、牙痛

止血胶带

外伤出血

红药水

消毒止血

棉垫、崩带

外伤出血

2、本工程可能出现的事故主要为机械伤害和高处坠落事故,万一发生时,应按如下措施进行救援:

(一)、机械伤害事故

1、发生机械伤害事故应立即切断动力电源,首先抢救伤员,观察伤员的伤害情况,如手前臂、小腿以下位置出血,应选用橡胶带或布带或止血纱布等进行绑扎止血。

2、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

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处心脏挤压。

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左右,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3、出现颅脑损伤,必须保持呼吸道畅通。

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

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移动。

遇有凹陷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及时送邻近的医院治疗。

4、发现脊椎受伤者,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

移动时,将伤者平卧放在帆布担架或硬板上,以免受伤的脊椎移位、断裂造成截瘫,导致死亡。

抢救脊椎受伤者,移动过程中,严禁只抬伤者的两肩与两腿或单肩背运。

5、发现伤者手足骨折,不要盲目移动伤者。

应在骨折部位用夹板把受伤位置临时固定,使断端不再移位或刺伤肌肉,神经或血管。

固定方法:

以固定骨折处以上下关节为原则,可就地取材,用木板、竹板等,在无材料的情况下,上肢可固定在身侧,下肢与提侧下肢缚在一起。

6、遇有创伤性出血的伤员,应迅速包扎止血,使伤员保持在头低脚高的卧位,并注意保暖。

7、动用最快的交通工具或其他措施,及时把伤者送往邻近医院抢救,运送途中应尽量减少颠簸。

同时密切注意伤者的呼吸、脉搏、血压及伤口的情况。

8、当发生机械伤害事故时,必须立即按规定程序上报有关各级主管部门请求救援。

并保护现场,设置危险区域,专人监护,拍摄事故现场照片。

(二)、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应急救援

当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后,抢救的重点放在对休克、骨折和出血上进行处理。

1、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应马上组织抢救伤者,首先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

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

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度左右,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2、出现颅脑损伤,必须维持呼吸道通畅。

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

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

遇有凹陷骨折、严重的颅底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及时送就近有条件的医院治疗。

3、发现脊椎受伤者,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

搬运时,将伤者平卧放在帆布担架或硬板上,以免受伤的脊椎移位、断裂造成截瘫,招致死亡。

抢救脊椎受伤者,搬运过程,严禁只抬伤者的两肩与两腿或单肩背运。

4、发现伤者手足骨折,不要盲目搬动伤者。

应在骨折部位用夹板把受伤位置临时固定,使断端不再移位或剌伤肌肉,神经或血管。

固定方法:

以固定骨折处上下关节为原则,可就地取材,用木板、竹头等,在无材料的情况下,上肢可固定在身侧,下肢与腱侧下肢缚在一起。

5、遇有创伤性出血的伤员,应迅速包扎止血,使伤员保持在头低脚高的卧位,并注意保暖。

正确的现场止血处理措施。

(1)一般伤口小的止血法:

先用生理盐水(0.9%NaCl溶液)冲洗伤口,涂上红汞水,然后盖上消毒纱布,用绷带;较紧地包扎。

(2)加压包扎止血法:

用纱布、棉花等作成软垫,放在伤口上再加包扎,来增强压力而达到止血。

(3)止血带止血法:

选择弹性好的橡皮管、橡皮带或三角巾、毛巾、带状布条等,上肢出血结扎在上臂上1/2处(靠近心脏位置),下肢出血结扎在大腿上1/3处(靠近心脏位置)。

结扎时,在止血带与皮肤之间垫上消毒纱布棉垫。

每隔25—40分钟放松一次,每次放松0.5—1分钟。

6、动用最快的交通工具或其他措施,及时把伤者送往邻近医院抢救,运送途中应尽量减少颠簸。

同时,密切注意伤者的呼吸、脉搏、血压及伤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天文地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