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历史初二八年级上册期中复习.docx
《最新部编版历史初二八年级上册期中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部编版历史初二八年级上册期中复习.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部编版历史初二八年级上册期中复习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初二上册期中复习应知应会知识点
第一课鸦片战争
知识点一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一)英国殖民者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原因
西方已经进入了资本主义时代,英国成为头号工业强国,英国为了开辟海外市场,向中国运来了呢绒、布匹,但是遭到了中国男耕女织社会会的排斥,严重滞销。
而中国向英国输出茶叶、生丝等,销路旺盛。
在正当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的地位,为扭转这一局面,英国殖民者向中国走私鸦片。
(2)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取得胜利的原因
(1)人民群众的支持。
鸦片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人民群众坚决支持禁烟。
(2)皇帝的支持。
鸦片输入严重威胁了清政府的统治,道光皇帝派林则徐到广东禁烟。
(3)林则徐的正确领导。
林则徐禁烟的坚定决心及其在广东所做的战争准备等。
知识点二英国发动侵略战争
(一)结合教材地图把握英国进军路线
第一阶段:
封锁珠江口——到——浙江定海——到——天津
第二阶段:
强占香港岛——到——厦门——到——定海——到——宁波——到——吴淞——到——南京下关江面
(二)鸦片战争中,中国被英国打败的原因。
(1)中国当时社会制度和生产力落后。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实行的还是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封闭落后的自然经济占主导,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2)清朝大多数统治者昏庸愚昧,对内敌视人民对外妥协投降,和战不定,决策多变,将帅不善指挥,战法呆板。
(3)旧时刀矛弓箭和抬枪抵挡不了英军新式步枪和大炮。
总之:
落后就要挨打,是鸦片战争中战败得出的深刻历史教训,腐朽的封建王朝不是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对手。
知识点三南京条约的签订
(一)中英南京条约
主要内容
割让香港岛,危害是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
赔款2100万银元危害是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危害是便利了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侵入和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协定关税英国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危害是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便利了外国工业品的倾销和对中国原料的掠夺
注意南京条约中的割地是割香港岛给英国而不是割香港给英国。
赔款是2100万银元(西班牙)而不是2100万两白银。
五口通商不是整个中国沿海地区,而是长江入海口以南的东南沿海地区。
(二)鸦片战争影响。
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
中国不再先有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了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成为了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注意,之所以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主要是鸦片战争使得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知识点一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
(1)原因: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于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犯利益。
(2)借口:
英、法两国在俄、美两国支持下,分别以“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为借口。
(3)过程:
第一阶段:
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
次年,英国和法国联合出兵,攻陷广州。
1858年英法联军北上,攻陷大沽炮台,逼近天津。
第二阶段:
1860年,英、法两国借口换约受阻,再次出兵占领天津,进逼北京。
10月,英法联军对北京西北郊著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进行了大肆抢劫后放火将其烧毁。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继续
(1)根本原因相同:
都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使中国成为其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2)战争性质相同:
都是西方列强发动的殖民掠夺战争。
扩大
(1)从战争的规模看,侵略力量增强,侵略战争时间延长,侵略区域扩大,订约国和条约增多。
(2)从战争危害和影响看,开放的通商口岸和割地增多,主权遭到更多破坏,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知识点二沙俄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
两次鸦片战争签订的条约和内容
《南京条约》:
时间:
1842年8月。
内容:
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国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使得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虎门条约》
时间:
1843年。
内容:
英国获得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1844年,清政府被迫与美国和法国分别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美国和法国除了先有英国在华取得的各种特权外,还扩大了侵略权益。
1858年10月。
清政府分别和俄美英法四国签订《天津条约》,西方列强获得①公使常驻北京。
②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③外国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往来。
随后清政府在与英法美签订了《通商章程善后条约》,被迫承认鸦片合法化。
1860年。
被迫与俄英法美签订《北京条约》,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赔偿额也大幅增加。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条约,割让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1)1858年。
中俄《瑷珲条约》,割占中国领土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60多万平方千米
(2)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割占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40万平方千米领土。
(3)1860年,《勘分西北界约记》《北京条约》,割占中国领土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44万多平方千米。
(4)1881年,《改订条约》以及以后5个勘界议定书,掠夺了中国西北7万多平方千米的领土。
第二次鸦片战争使得中国丧失了更多主权,英法美等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长江中下游平地区,沙俄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注意:
第二次鸦片战争获利最多的是俄国。
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公里,是近代侵吞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知识点一洪秀全和金田起义
(1)原因:
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统治阶级和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2)洪秀全于1843年创立了“拜上帝会”,并积极传教,发展贫苦农民会员达两千多人,其中包括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等骨干。
(3)金田起义: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发动轰轰烈烈的反清武装起义。
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不久洪秀全称“天王”
(4)永安建制。
洪秀全自称“天王”后,在攻克永安后,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所封诸王均受东王节制。
使得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知识点二:
定都天京
根据地图和教材描述,简单看看进军路线:
金田→永安(初建政权突围北上)→围困桂林、长沙、攻克武昌。
----全州(冯云山战死)→长沙(萧朝贵战死)队伍发展到50万人→1853年放弃武昌→1853年3月,攻占南京(改名天京)
定都:
1853年,太平军攻占南京后,将南京改为天京,作为都城。
至此太平军建立了同清政府相对立的农民政权。
《天朝田亩制度》
(1)内容:
分配方式 规定部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分配原则(归纳为四有两无)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处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2)评价:
这一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是不可能实现的
北伐和西征
北伐:
曾逼近天津,最后全军覆没。
西征:
取得重大胜利,从湖北武昌到江苏镇江的长江沿岸城镇,掌握了安徽、江西湖北东部和江苏部分地区,至此天平天国在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后果:
军事上的全面胜利,让洪秀全等太平天国领导人冲昏了头脑,他们开始享乐腐化,争权夺利,导致内部发生严重的内讧。
知识点三天京陷落
(一)天京事变
时间:
1856年秋开始
内容:
A、杨秀清逼封万岁,韦昌辉大肆屠杀;B、处死韦昌辉,石达开辅政;C、石达开出走天京,全军覆没。
影响:
使太平天国元气大伤,从此由强盛转向衰落。
(二)太平天国挽救危局的措施
(1)起用洪仁玕为干王,总理朝政,写成《资政新篇》主张改革内政,学习西方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得到洪秀全的称赞。
但在当时战争环境下,未能实施。
(2)起用陈玉成、李秀成等青年将领,先后取得浦口、三河大捷,但是未能从根本改变军事上不利局面。
不利局面--中外围剿
(1)1860年曾国藩的湘军包围安庆,陈玉成和李秀成救援失败,安庆陷落。
后来陈玉成被俘就义。
(2)李秀成率军攻克杭州,进逼上海,遭到了华尔率领的洋枪队和李鸿章率领的淮军的抵抗和反扑。
(3)1862年,湘军围困天京,太平军和敌军激战40多天,最终没有解除威胁。
问:
为拯救岌岌可危天国事业,太平军进行那些军事斗争 ?
答:
浦口、三河大捷——安庆陷落——受挫上海——天京围困——天京沦陷。
天京陷落:
(1)1862年,湘军围困天京,李秀成回师解救,最终未能解除围困,1864年夏,洪秀全病逝
(2)1864年7月19日,天京陷落,标志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
①主观:
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太平天国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无法克服领导集体的腐败,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②客观:
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评价太平天国的历史意义:
太平天国革命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革命,有力地打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和外国的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历史上的壮烈一章。
第4课洋务运动
知识点一洋务运动的兴起
(1)兴起的原因。
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清朝统治集团在内政外交面临着许多棘手的问题。
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强兵富国,以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
(2)代表人物:
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是奕忻,在地方的代表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
(3)口号:
“自强”“求富”。
知识点二洋务派的活动
(1)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发展近代军事工业,先后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2)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提出“求富”的主张,开办一些近代民用企业,比如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
(3)为了洋务的需要,洋务派还兴办新式学校,1862年建立京师同文馆,培养翻译人才;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等。
(4)建立新式海陆军。
一是陆军:
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开始组建新式洋枪队,淘汰传统兵器,采用西式兵操练兵,使清朝军队的武器和战术逐渐发生变化。
二是海军:
70年代起建成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北洋舰队规模最大。
1885年成立海军衙门统一协调指挥。
知识点三洋务运动的评价
(1)肯定说:
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企业、交通运输业等逐渐发展起来,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机器工业和先进技术,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而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它在民族自强作了努力,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洋务派勇于改革的精神、面向世界的态度、追求民族自强的爱国主义的爱国主义情感值得我们学习。
(2)否定说:
洋务运动的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改革未触动封建体制,再加上其内部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未能改变在对外战争中的失败命运和阻止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3)辩证说:
从进步和局限两个方面进行评价,提供相应论据进行论证说明。
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的狂潮
知识点一甲午中日战争
(一)背景:
日本对朝鲜觊觎已久,征服朝鲜是日本企图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重要步骤。
(二)导火线:
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义。
(三)爆发:
1894年7月,日本进攻驻守朝鲜的中国军队,并在牙山口外丰岛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
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
(四)重要战役:
平壤战役:
典型事例:
左宝贵中炮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