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肥东县高二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934395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73.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肥东县高二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安徽省肥东县高二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安徽省肥东县高二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安徽省肥东县高二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安徽省肥东县高二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肥东县高二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语文试题.docx

《安徽省肥东县高二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肥东县高二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语文试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省肥东县高二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语文试题.docx

安徽省肥东县高二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安徽省肥东县高二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

1.(2分)(2016高三下·新津模拟)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易中天独辟蹊径,巧妙地运用“俗不可耐”的语言、声情并茂的表演“妙说”历史,将一段平常的史料讲得____,既像评书,又像电影剪辑。

②来自马来西亚的莎拉瓦蒂利用头巾和彩妆,模仿动漫或迪斯尼卡通人物造型,____,她拍下照片上传到社交网络,也因此迅速走红。

③这些画里的虾之所以____,是因为他深刻观察过真正的虾的生活,其笔墨变化、写照已经达到了极高的境界。

A.惟妙惟肖   绘声绘色   栩栩如生    

B.绘声绘色   栩栩如生   惟妙惟肖    

C.绘声绘色   惟妙惟肖   栩栩如生    

D.惟妙惟肖   栩栩如生   绘声绘色    

2.(2分)(2016高二上·苏州期中)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拟手法的一项是()

A.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B.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

    

C.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D.残雪暗随冰笋滴,新春偷向柳梢归。

    

3.(2分)(2017高一下·宁夏月考)对本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写诗人登高的见闻。

诗人对风、天、猿啸、渚、沙、鸟飞等具体的景物,进行了生动具体细致的刻画。

B.颔联也是写景,但手法与首联不同,如果说首联是一幅工笔画的话,那么颔联就是一幅写意画。

诗人抓住典型的景物——萧萧的落木,滚滚的流水,加以渲染,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像空间。

C.颈联诗人点明诗旨。

诗人登高望远,由无边的落木,不尽的江水,联想到自己漂泊万里,暮年多病,抒发了怨天尤人的情绪,这是孤独者的慨叹。

D.杜甫是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对人生有大悲悯。

“艰难苦恨繁霜鬓”是他关于现实观照的结果。

4.(2分)(2018·吉林模拟)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东坡早就说过“寄至味于淡泊”一类的话。

梁实秋的散文追求的也是“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境界。

不过,要达到这境界谈何容易。

之所以难,我想除了在文字上要下千锤百炼的功夫外,还因为这不是单单文字功夫能奏效的。

A.要写好散文,不能光靠精神涵养,文字上的功夫也是另一种存在缺不了的。

B.以平淡为散文的极境,这当然不是什么新鲜的见解。

C.平淡不但是一种文字的境界,更是一种胸怀,一种人生的境界。

D.“作诗无古今,唯造平淡难。

5.(2分)(2018高一下·黄陵开学考)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您托我联系工作一事,我定会鼎力相助。

B.李华与张红闹别扭,摒弃前嫌时,李华说:

“让我们握手言和,结为秦晋之好吧。

C.毕业之后,我们全班同学一直对恩师十分垂念,只是由于工作忙碌,无暇登门拜访。

D.拜读了您的大作,恕我直言,这篇论文的逻辑性有问题,说服力不强。

二、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11分)

6.(11分)(2017高一下·宜昌月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贾黄中,沧州南皮人。

六岁举童子科,七岁能属文,触类赋咏。

父常令蔬食,曰:

“俟业成,乃得食肉。

”十五举进士,授校书郎,迁著作佐郎。

开宝八年,通判定州,判太常礼院。

黄中多识典故,每详定礼文,损益得中,号为称职。

岭南平,以黄中为采访使,廉直平恕,远人便之。

还奏利害数十事,皆称旨。

知宣州。

岁饥,民多为盗,黄中出己俸造糜粥,赖全活者以千数,仍设法弭盗,因悉解去。

太宗即位,迁礼部员外郎。

太平兴国二年,知升州。

时金陵初附,黄中为政简易,部内甚治。

一日,案行府署中,见一室扃钥甚固,命发视之,得金宝数十匮,计直数百万,乃李氏宫阁中遗物也,即表上之。

上览表谓侍臣曰:

“非黄中廉恪,则亡国之宝,将污法而害人矣。

”赐钱三十万。

有荐黄中文学高第,召试中书,拜驾部员外郎、知制诰。

端拱二年,兼史馆修撰。

凡再典贡部,多柬拔寒俊,除拟官吏,品藻精当。

黄中素重吕端为人,属端出镇襄阳,黄中力荐于上,因留为枢密直学士,遂参知政事。

当世文行之士,多黄中所荐引,而未尝言,人莫之知也。

然畏慎过甚,中书政事颇留不决。

至道初黄中构疾诏令归阙会建储宫择大臣有德望者为宾友黄中在选中以久疾改命李至、李沆兼宾客黄中亦特拜礼部侍郎。

黄中素嗜文籍,既居内阁,甚以为慰。

二年,以疾卒,年五十六。

上闻其素贫,别赐钱三十万。

在翰林日,太宗召见,访以时政得失,黄中但言:

“臣职典书诏,思不出位,军国政事,非臣所知。

”上益重之,以为谨厚。

及知政事,卒无所建明,时论不之许。

(节选自《宋史·贾黄中传》)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至道初/黄中构疾/诏令归阙/会建储宫/择大臣有德望者为宾友/黄中在选中/以久疾/改命李至、李沆兼宾客/黄中亦特拜礼部侍郎。

B.至道初/黄中构疾/诏令归阙/会建储宫择大臣/有德望者为宾友/黄中在选中/以久疾/改命李至、李沆兼宾客/黄中亦特拜礼部侍郎。

C.至道初/黄中构疾/诏令归阙/会建储宫/择大臣有德望者为宾友/黄中在选中/以久疾改命/李至、李沆兼宾客/黄中亦特拜礼部侍郎。

D.至道初/黄中构疾/诏令归阙/会建储宫择大臣/有德望者为宾友/黄中在选中/以久疾改命/李至、李沆兼宾客/黄中亦特拜礼部侍郎。

(2)

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童子科是指科举考试中为儿童﹑少年设立的科目。

童子科萌芽于汉代,此后历朝历代都有所变化与发展。

B.端拱是宋太宗赵光义的年号。

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由皇帝发起、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亦可以作为表示年份)。

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只能有一个。

C.校书郎是官名,掌校雠典籍,订正讹误。

后魏秘书省始置校书郎,宋属秘书省。

D.除是表示官职的任命和授予,表示此类含义的词语还有拜、授、拔等。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贾黄中天资聪颖,幼年即能诗善文,其父经常让他吃粗茶淡饭,以此来激励他致力于学业。

B.岭南平定后,贾黄中担任采访使,他回朝上奏的几十个事项,都符合皇上的心意。

C.贾黄中非常廉洁,他发现了旧朝遗留的大量财宝,悉数上交,受到皇帝嘉奖,赐钱三十万。

D.贾黄中特别看重吕端的人品,极力向皇上推荐,让镇守在襄阳的吕端担任了枢密直学士。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黄中多识典故,每详定礼文,损益得中,号为称职。

②上益重之,以为谨厚。

及知政事,卒无所建明,时论不之许。

三、诗歌鉴赏(共1题;共12分)

7.(12分)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练习题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中,复得返自然。

(1)

下列加横线的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少无适俗韵韵:

本性、气质    

B.方宅十余亩方:

方圆、面积    

C.一去三十年去:

离开    

D.榆柳荫后檐荫:

遮蔽    

(2)

下列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樊笼:

比喻囚牢般的社会制度    

B.尘网:

比喻污浊黑暗的官场    

C.羁鸟:

以关在笼中的鸟自喻    

D.故渊:

即篇末所说的“自然”    

(3)

对下列加横线字的含义的理解,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误落尘网中②狗吠深巷中③久在樊笼里④依依墟里烟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4)

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前四句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对误入尘网的懊悔。

    

B.诗的五六句总领第二层,概括出对旧林故渊的思恋。

    

C.诗的七至十八句随意拈取隐居田园的典型环境以突出自然。

    

D.诗的末两句呼应开头,抒发了归隐田园后怡然自得的心情。

    

(5)

对“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两句的修辞手法及含义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运用对偶、拟人的修辞格,表达了作者渴求摆脱束缚向往回归农村的急切心情。

B.运用对偶、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思念故乡的思想感情。

C.运用对偶、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渴求摆脱束缚向往回归农村的急切心情。

D.运用对偶、拟人的修辞格,表达了作者思念故乡的急切心情。

(6)

对整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用白描的手法,情景交融,语言朴素,比喻贴切。

B.表现了作者摆脱污秽官场,来到清新的农村之后的自由生活和愉快的心情。

C.一些平平常常的农家事物,在诗人的笔下构成了一幅恬静幽美、清淡朴素的田园图画。

D.全诗写出了诗人从少年进入官场到多年后退出官场的全过程。

四、默写(共1题;共6分)

8.(6分)(2016高一上·湄潭期中)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中,荆轲悲壮的唱词是:

________,________。

(2)真的猛士,________,________。

(3)在《鸿门宴》中,樊哙用“________,________”来说明做大事者不拘小节。

五、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24分)

9.(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寻找翠翠

祝勇

闲坐于草亭,忽的想起翠翠,仿佛想起一个熟识的故人。

天碰巧落着雨。

我们碰巧饮着酒。

雨和酒,碰巧都易于勾起人的愁肠。

碰巧是在酉水边,酉水碰巧和沈从文小说里写的一般模样。

我们碰巧都是沈从文迷。

所有与翠翠有关的事物,碰巧在这个时刻,聚齐。

而翠翠,却只能隔着茫漠的时空同我们说话。

翠翠很远。

翠翠只生长于沈从文三十年代的小说里,穿着图案简单的衣裳。

悠远的日子早已布满了旧电影似的划痕,但她的明眸不会褪色。

沈从文说:

“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故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故眸子清明如水晶。

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故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

人又那么乖,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

平时在渡船上遇陌生人对她有所注意时,她便用光光的眼睛瞅着那陌生人,作成随时皆可举步逃入深山的神气,但明白了面前的人无心机后,就又从从容容地来完成任务了。

”严格来说,翠翠是由所有喜欢翠翠的人集体创作的。

凡是读过《边城》的人,心里都装着一个翠翠。

翠翠是典型的中国式梦境的产物。

她容纳了民间中国对于自然、人性、爱情与生命的本质看法。

或者说,翠翠是河流的另一种形式的存在。

她的每一寸肌肤都是秋露和山雨凝聚成的,所以她才清明秀丽,有着透明的秉性。

她是中国河流的青春写照。

凡是河流可以带我们去的地方,她都可以带我们去。

翠翠就是这样陪着我,在湘西,一路走了好远。

她是无处不在的河水和月光。

我知道她不独属于我,但她总会在我最需要的时候出现。

——这是《边城》以外的翠翠。

沈从文不知道还有这样一个翠翠。

翠翠在《边城》里,在沈从文的设计里,只属于傩送,傩送就一下子成了《边城》外许多人的共同的情敌。

翠翠在水边长大,像朵被一阵偶然的风吹落在山间的野花。

她的父亲母亲很久以前死于一场浓烈的爱情,她却懵懂着,不知情为何物。

翠翠在世俗生活的边缘,旺盛地生长着。

她只能透过城里来的人来打量那个她所未知的世界,但沈从文却将她永远隔绝于世俗世界之外,斩断了她同外部世界可能发生的联系——天保和傩送都拥有“外面的世界”,或许他们中某一个的世界会与翠翠相连,但是天保死了,傩送出走,翠翠仍然守着她的渡口,消磨着她的年华;然而,翠翠的生命出路在哪里呢?

在纯净的爱情里吗?

爱情像河水一样不可捉摸,像青春一样无常和易逝。

翠翠就这样面对着河流、青春和爱情。

《边城》真正煽情之处,是翠翠的等待。

翠翠的等待就是整部作品的高潮。

也可以说,前面所有的故事,都只是一个交代,翠翠执着而执拗的等待,才是作品的核心。

但是故事恰好就在这里戛然而止了,读者会根据自己的人生取向作出自己的抉择和判断,沈从文一句也没有多写,只有轻描淡写的几句:

“到了冬天,那个坍塌了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

那个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来的年轻人,还不曾回到茶峒来。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会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美丽的翠翠,就这样将期望抛向未知的远方。

她实在不该在遥遥无期的等待中耗尽自己的一生,她蓬勃健美的生命不该有这样的结局。

也许,在某个“明天”,翠翠会突然看见傩送风尘仆仆的微笑重又出现在岸头,但是我们仍不妨作一个残酷的假设——傩送从此远行,心中装着他的翠翠,梦里想着他的翠翠,走遍天涯,却永不归来。

而翠翠,则同渡口一同老去。

这样,翠翠的一生,因为爱而不完整;另一方面,对爱的忠贞又使她的生命比任何一个人都要完整。

翠翠于是成了沈从文为我们造的一个断臂女神。

然而,这一切即使是梦想,也来得太迟了。

翠翠被时间裹挟着,像傩送一样一去不回头了。

傩送和翠翠分别在时间和空间上远离着我们。

翠翠如蓝印花布一样纯朴的背景,带着湿润的乡下气息,消失在时间深处了。

坐在草亭里想念翠翠,翠翠既远且近。

雨还在下,河面上是一片烟,天气越来越寒凉。

酒还在饮,身子却越来越暖。

野渡无人,视野里有浓有淡。

浓的是水边的青石,怪兽般长满绿毛;淡的是若有若无的远山,以及山脚下的江水。

一幅典型的中国式风景。

遂想起沈从文的一句话:

“一切总永远那么静寂,所有的人每个日子都在这种不可开窍的单纯寂寞里过去。

”当然,翠翠也在其中。

想起她的爱,她悠长的等待,想哭。

生活也许早已不那么静寂,在自己的节拍里沉了很久的湘西人在现代的步伐面前也表现出一丝慌乱。

要抵挡香车宝马的诱惑已不那么容易了,尽管它的价值并不超过当年的一座碾坊。

爱情,早已成了休闲中的甜点与快餐,成了一次性消费品。

这个时代里,过路的女学生,即使装扮再奇奇怪怪,行为再不可思议,也不是风景了。

但翠翠是。

可是河流还在。

只要河流还在翠翠就在。

当翠翠在孤独中等待傩送的时候,世间有多少个傩送,踏遍千山,在寻找着翠翠!

寻找翠翠,翠翠成了我们这个时代的忧伤。

(选自散文集《凤凰:

草鞋下的故乡》,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A.本文作者与沈从文一样,都是借翠翠这一文学形象表达对湘西故土的眷恋,对至纯至美的自然、青春、爱情的向往。

文中翠翠的等待,也是作者与沈从文对爱与美的追求与等待。

B.本文文笔优美,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富于诗情画意的乡城风俗画,表现了自然民风和人性之美,充满了田园牧歌式的情调,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C.作者说:

“只要河流还在翠翠就在。

”这是因为翠翠是中国河流的青春写照,在她身上有着河流一样透明的清明秀丽的秉性。

D.文中第二段连用六个“碰巧”,节奏明快,语势连贯,形象地说明“想起翠翠”纯属偶然,但也正因为这一偶然,才触发了作者去“寻找翠翠”。

E.文中写到“过路的女学生”,是为了与翠翠形成鲜明的对比,含蓄地批评了现代的某些人在现代的步伐面前表现出的慌乱,她们注重外在,流于世俗,失却了纯真。

(2)本文描述了《边城》内外作者心中的翠翠,她们各具怎样的特点?

请分别加以简要概括。

(3)理解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①翠翠于是成了沈从文为我们造的一个断臂女神。

②坐在草亭里想念翠翠,翠翠既远且近。

(4)文章的结尾说:

“寻找翠翠,翠翠成了我们这个时代的忧伤。

”请结合全文,分析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0.(6分)(2019高三上·四川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戏剧和小说一样,在当代人的探索和实验中,出现过淡化情节、不要故事的倾向,但在外国文学史和戏剧史上似乎很难找到没有故事和情节的伟大小说或经典戏剧。

英国小说家佛斯特曾强调“小说是说故事”。

王国维曾断言:

“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

”高尔基说:

“对戏剧的基本要求是:

戏剧应该是现实的、有情节的、充满着行动的。

”小说、戏剧同为叙述艺术,都是讲故事的艺术。

戏剧是由演员扮演人物在舞台上面对观众表演故事。

小说和戏剧的不同在于,小说是讲故事,戏剧是演故事。

而戏剧对于剧作家而言,还是讲故事,只是和小说家讲述的方式不同而已。

因此,当代剧作家沈虹光坚持:

“戏剧需要讲故事。

”中外戏剧史上的经典戏剧所讲述的故事人们耳熟能详,《俄狄浦斯王》《哈姆莱特》《罗密欧与朱丽叶》《窦娥冤》《赵氏孤儿》《梁山伯与祝英台》《暗恋桃花源》……无不情节精彩,故事感人。

《雷雨》的经典首先就体现在它戏剧故事的经典性上,虽然仅有精彩的故事情节并不足以使一出戏剧成为一部经典,但精彩的故事情节却是一部伟大的戏剧不可缺少的要素,是其成功的基础和具有顽强舞台生命力的前提。

早在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在《诗学》里第一次对悲剧进行理论阐释和总结时,曾把情节列为悲剧艺术的“六个成分”的首位,指出“情节乃悲剧的基础,又似悲剧的灵魂。

”亚里士多德是在考察了古希腊戏剧创作实践的基础上作出这样的判断的。

他举例说:

“情节的安排,务求人们只听故事的发展,不必看表演,也能因那些事情的结果而惊心动魄,发生怜悯之情;任何人听见《俄狄浦斯王》的情节,都会这样受感动。

”亚里士多德谈的是悲剧,但适合于不同体裁的戏剧,如喜剧和正剧。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里以将近三分之一的篇幅重点讨论的“情节”指的是经过布局安排的故事情节,实际包含了我们今天所说的戏剧故事和戏剧结构。

故事情节之于戏剧之所以重要,原因之一,是故事情节乃是剧作家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深入思考、有所发现、有所感悟,进而呈现于戏剧中的现实的或历史的人物状态。

戏剧是生活的反映,戏剧中的故事情节就是生活的缩影、人生的写照。

精妙的戏剧故事往往具有原创性,改编自历史或民间传说的戏剧经典往往能脱胎换骨、推陈出新,其故事情节能体现出创作者新的思考和发现,显示出创作者的智慧。

原因之二,故事情节是作为叙事艺术的戏剧得以立于舞台之上的基本骨架,没有精彩故事情节的戏剧犹如身体羸弱的病人,既不能以健康的形象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也不能有饱满旺盛的生命活力。

原因之三,故事情节既是剧作家反映生活、思考人生、拷问人性、探寻心灵的载体,更是戏剧吸引观众走进剧场、进而拨动观众的心弦,使之感动、沉思、悲伤、喜悦、激动、奋进的媒介。

一出没有精彩故事情节的戏剧既难以集中再现人生的多变与精彩、人性的微妙与复杂,也难以将观众吸引进剧场并让观众在剧场屏息静气观赏至剧终。

(选自《兰州大学学报》2016年03期)

(1)下列关于“情节”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代人在戏剧和小说的创作过程中,进行过淡化情节、不要故事的探索和实验,但这不符合文学史和戏剧史的基本规律。

B.小说和戏剧都是讲故事的艺术,离不开情节,中外戏剧史上的经典作品,每一部都达到了情节精彩、故事感人的程度。

C.亚里士多德说“情节乃悲剧的基础,又似悲剧的灵魂”,把情节安排在悲剧艺术“六个成分”的首位,这表明了情节的重要性。

D.《诗学》用了不短的篇幅讨论“情节”并得出一些结论,虽然其讨论的对象是悲剧,但其结论的适用性却不局限于悲剧。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一段列举了大量的实例来论证“戏剧也需要讲故事”的观点。

B.文章列举《雷雨》的例子来说明一部戏剧之所以称为经典,精彩的故事情节是前提。

C.文章第四段侧重说理,深入分析了故事情节之于戏剧之所以重要的原因。

D.文章综合运用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道理论证等多种方法,论证严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事情节在经过布局安排之后,能够包含我们今天所说的戏剧故事和戏剧结构,这是今人研究《诗学》所得出的结论。

B.故事情节是剧作家在戏剧中所呈现的现实的或历史的人生状态,蕴含着剧作家的思考和发现,折射着他们的创作智慧。

C.故事情节对戏剧这一舞台艺术来说,具有基本骨架的重要意义,否则将难以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也会缺乏生命活力。

D.故事情节是一种载体的媒介,剧作家借助它反映生活、思考人生、拷问人性、探寻心灵,观众则被它引发多种情感体验。

六、材料作文(共1题;共5分)

11.(5分)(2016高二上·城中期中)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当年哈佛牧师立遗嘱时,把自己的一块地皮和250本书赠给当地的一家学院,哈佛大学一直把这些书珍藏在图书馆内,同时规定,学生只能在馆内阅读,不准把书带到馆外。

1764年的一个冬天,一场大火烧毁了哈佛楼。

在火灾发生前,一个学生恰好把其中的一本书带到了馆外,这将是250本书中唯一存世的孤本。

学生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把书还给了学校。

校长很感谢并表扬了他,然后下令把他开除了。

对这件事情你有什么看法?

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观点。

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

1-1、

2-1、

3-1、

4-1、

5-1、

二、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11分)

6-1、

6-2、

6-3、

6-4、

三、诗歌鉴赏(共1题;共12分)

7-1、

7-2、

7-3、

7-4、

7-5、

7-6、

四、默写(共1题;共6分)

8-1、

8-2、

8-3、

五、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24分)

9-1、

9-2、

9-3、

9-4、

10-1、

10-2、

10-3、

六、材料作文(共1题;共5分)

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学研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