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试运转报告.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933729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2.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联合试运转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联合试运转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联合试运转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联合试运转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联合试运转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联合试运转报告.docx

《联合试运转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联合试运转报告.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联合试运转报告.docx

联合试运转报告

 

徐州市青松岭煤矿

(整合)建设项目(30万t/a)

 

矿井联合试运转报告

 

2012年11月

 

目录

前言

第一章矿井概述

第一节矿井概况

第二节开采技术条件

第二章矿井设计概况

第三章矿井建设情况

第四章联合试运转准备工作

第五章联合试运转矿井各生产与辅助系统运行情况

第六章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

前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七条:

“矿山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竣工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前,必须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对安全设施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生产和使用。

”《煤矿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296号)第二十二条:

“煤矿建设工程竣工后或者投产前,应当经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对其安全设施和条件进行验收;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生产。

”《煤矿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监察规定》(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令第6号)第二十六条:

“煤矿建设项目在竣工完成后,应当在正式投入生产或使用前进行联合试运转。

”第二十七条:

“煤矿建设项目联合试运转期间,煤矿企业应当制定可靠的安全措施,做好现场检测、检验,收集有关数据,并编制联合试运转报告。

”等规定的有关要求,特编制本报告。

 

第一章矿井概述

第一节矿井概况

 一、矿井概况

1、交通及地理位置

徐州市青松岭煤矿由原青松岭煤矿与青山煤矿整合而成,位于铜山县东北部大吴镇谷登坝自然村境内,矿区地理坐标为:

东经106°00′52″~106°02′01″,北纬26°22′10″~26°23′38″,直距徐州市20km、大吴镇10km;徐州至织金三级公路从本井田东南部外侧经过,有简易公路与煤矿相通,交通较为便利原设计生产规模为21万吨/年,2010年9月变更设计方案,将生产规模变更为30万吨/年。

2、井田范围与面积

根据江苏省国土资源厅(苏国土资矿管函[2007]1595号)“关于调整铜山县顺时煤矿等矿区范围的批复”,安谷铁龙老井与青山煤矿整合后井田边界由8个拐点连线组成,形状为一不规则的多边形。

东界为徐州市铜山县王庄煤矿,南界为徐州市铜山县刘庄煤矿,西界为徐州市铜山县大吴镇坡上坡,北至煤层露头。

走向长1.55km,倾向宽2.91km面积2.315km2,开采标高1510——1100m,资源储量1052万吨。

 

第二节开采技术条件

一、地质条件与煤层特征

矿区属大煤山背斜南东翼。

矿区总体为单斜构造。

地层产状倾向

130°~180°,倾角3°~6°,平均倾角4°。

矿区内发现断层一条(F1),为正断层,断层倾向118°,倾角40°,断距8m。

矿山建矿至今,未发现断距>10m的断层,未见对矿井开拓影响较大的地质构造。

综上所述,评估区地质构造较简单。

龙潭组(P3I)为区内唯一的合煤地层,属滨海至浅海型海陆交互相沉积。

含煤地层龙潭组共含煤22层,一般含煤9~18层,含煤地层总厚度335.12m,煤层总厚度8.25m,含煤系数2.3%。

可采煤层有M0、M1、M7、M8、M9、M14,在矿区范围内主要可采煤层为M8、M9、M14。

M8号煤层:

位于龙潭组(P3l)中部。

距上覆地层(P3c+d)底板垂深约85~110m,属厚度较稳定、结构简单煤层类型,含矸1层,矸石一般厚为5~10cm,煤层厚度1.60~2.20m,平均厚度1.75m。

该煤层直接顶、底板为泥岩,顶板岩石节理、裂隙不发育,稳固性较好,为全区稳定可采煤层。

M9号煤层:

位于龙潭组(P3l)中部,M8号煤层下部。

距M8煤层层间距10~12m,属厚度较稳定、结构简单煤层类型,含矸1层,矸石一般厚为5~10cm,煤层厚度0.70~1.00m、平均厚度0.85m。

该煤层直接顶、底板为泥质粉砂岩和泥岩,顶板岩石节理、裂隙不发育,稳固较好,为全区稳定可采煤层。

其埋藏虽深,但稳定,当地多开采此煤层。

M14煤层:

位于龙潭组(P3l)中下部。

距M9煤层底部垂深65~75m,厚度0.9m~1.20m,平均厚1.15m,含矸1-2层,矸石一般厚为5~10cm,,该煤层直接顶板为泥岩,老顶为泥灰岩,底板为泥岩、泥质粉砂岩,煤层顶板岩石节理、裂隙较发育,稳固性较差,为全区稳定可采煤层。

煤层特征见表

煤层特征表

煤层

编号

煤层厚度

最小最大

夹矸层数

煤层倾角

可采

情况

稳定

程度

层间距(m)

顶底板岩性

煤种

平均

厚度(m)

度(°)

顶板

底板

M8

1.60~2.20

1

4

10~12

泥岩

粉砂质泥岩、泥岩

无烟煤

1.75

0.05~0.1

M9

0.70~1.00

0

4

泥质粉砂岩、泥岩

泥质粉砂岩、泥岩

无烟煤

0.85

0

65~75

M14

1.00~1.20

4

泥质粉砂岩、泥岩

泥质粉砂岩、泥岩

无烟煤

1.15

煤质情况

矿区范围内各煤层煤岩视觉特征为:

灰黑色半光亮~亮型煤,具块状构造,呈金属光泽,含条带状、薄膜状黄铁矿。

煤质特征表见表

煤质特征表

水分Mad

(%)

灰分

Ad

(%)

挥发分

Vdaf

(%)

硫分St,d

(%)

发热量Qnet,ar

(MJ/Kg)

备注

M8

<1.53

17.35

7.82

2.72

27.87

属中灰、中高硫、高热值无烟煤

M9

0.21

9.20

6.90

1.82

31.10

属特低灰、中高硫、特高热值无烟煤

M14

1.14

18.34

8.04

2.58

29.02

属中灰、中高硫、高热值无烟煤

2、开采技术条件

1、煤层顶底板条件

M8煤层:

直接顶、底板为泥岩,顶板岩石节理、裂隙不发育,稳固性较好。

根据M9、M14号煤层井巷和采空区揭露的工程地质情况,煤层直接顶板为灰、灰黑色薄~中厚层泥岩、泥质粉砂岩,属软质岩类工程地质岩组,节理裂隙较不发育,厚度较大,顶板总体较稳定。

直接底板为灰、灰黑色薄~中厚层泥粉砂质岩和泥岩,属软质岩类工程地质岩组,可能产生冒顶和底鼓,据以往开采情况,底板底鼓作用不明显。

2、瓦斯、煤尘及自燃倾向性

①瓦斯

根据江苏省能源局苏能源发[2010]832号文件对徐州市小煤矿2010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的批复”,2010年矿井瓦斯绝对涌出量1.64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8.98m3/t;绝对二氧化碳0.55m3/min,相对二氧化碳涌出量为3.00m3/t。

鉴定瓦斯等级结果为“低瓦斯”矿井。

②煤尘爆炸性

根据江苏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提供的徐州市青松岭煤矿《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该矿M8、M14煤层煤尘均无爆炸危险性。

M9未鉴定。

③煤炭自燃倾向

根据江苏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提供的徐州市青松岭煤矿《煤炭自燃倾向等级鉴定报告》,该矿M8、M9及M14煤层为不易自燃煤层。

3、煤与瓦斯突出

根据江苏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江苏煤矿安全监察局、江苏省煤炭管理局文件(苏安监管办字【2007】345号“关于加强煤矿建设项目煤与瓦斯突出防治工作的意见”,徐州市铜山县为突出危险矿区。

根据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8年4月25日提交的《徐州市青松岭煤矿M8和M9煤层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编号08—gz—53)鉴定结论和省煤炭局的批复文件:

徐州市青松岭煤矿M8煤层在开采1414水平以上时不具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M9煤层在开采1424水平以上时不具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

4、地温及地压

矿井开采多年均未发现地温异常区,地温属正常范围,建议向深部延深后,应及时进行地温监测。

根据煤层顶板结构和岩性分析,发生冲击地压的可能性较小,通过本矿和邻近矿井的开采情况来看,本区未发生过冲击地压,本次设计按无冲击地压考虑。

5、水文地质条件

区域范围内地下水主要分为碳酸盐岩溶水、裂隙水、部分为滑坡水。

碳酸盐岩溶水分布于裸露及半裸露岩溶山区,泉水流量大;裂隙水为大气降水渗入风化裂隙、构造裂隙及层间裂隙而形成,泉水流量小。

矿坑充水因素主要为大气降水、老窑积水通过岩石节理裂隙、层间裂隙进入矿坑,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

现有采掘井巷涌水量小,无明显出水位置,矿井地下井巷较干燥,开采至今,未出现过水患。

综上所述,本矿区水文地质类型属裂隙充水矿床,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属简单~中等复杂类型。

矿区水文地质属第二类第二型。

矿井正常涌水量40m3/h,最大涌水量100m3/h。

6、工程地质

井田内工程地质岩组均为龙潭组粘土岩、粉砂岩、粉砂质粘土岩、粉砂岩、炭质页岩及煤层等,属软质—半坚硬岩组,工程力学性质整体较好。

在风化带、构造破碎带发育部位其力学性质较差,具有遇水易软化之水理性质,易于冒顶、片帮和掉块,是开采过程中要注意的工程地质问题。

7、环境地质

由于该区受区域地质构造与地貌背景的控制,地形切割强烈,剥夷面破碎,山体斜坡的坡度较大,井田内均为龙潭煤系之粘土岩、粉砂质粘土岩、粉砂岩、炭质页岩及煤层等岩性组成的软质—半坚硬岩石,受构造裂隙与卸荷裂隙之影响,在地表的局部地段见有小规模崩塌现象,加之该区石漠化严重,地质生态环境脆弱,地表易于产生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地下采矿易产生顶板冒落与地表变形。

矿床开采时会对地质环境产生影响,如污染饮用水源、地面变形等。

第二章矿井设计概况

根据江苏省国土资源厅(苏国土资矿管函[2007]1595号)文件的批复,颁发了徐州市青松岭煤矿《采矿许可证》(证号5200000830064),整合后的徐州市青松岭煤矿矿区范围边界由8个拐点连线组成,形状为一不规则的多边形。

东界为王庄煤矿,南界为刘庄煤矿,西界为坡上坡,北至煤层露头。

走向长1.55km,倾向宽2.91km面积2.315km2,开采标高1510——1100m。

矿井资源储量为1052万t,可采储量为528万吨。

原设计生产规模为21万吨/年,2010年9月变更设计方案,将生产规模变更为30万吨/年,服务年限为13.5a,2010年11月获得江苏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的采矿许可证(证号:

C520000************0674)。

根据江苏省能源局以苏能源发字[2010]721号文批复和江苏省煤矿安全监察局盘江监察分局苏媒安监盘字[2010)132号文进行批复,徐州市煤炭管理局下达了《安市煤复【2008】12号》文,青松岭煤矿于2009年3月开始技改矿井建设。

到2012年8月,完成矿井技改建设,9月5日申报联合试运转,徐州市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2012年11月14日下达《安市煤安监管字【2012】76号》文,批准矿井开始联合试运转。

徐州市青松岭煤矿矿井采用平峒开拓方式,实行双翼开采,主平峒(机轨合一)布置在M14煤层顶板岩石中,长度1440米,坡度3‰。

风井布置在M8煤层顶板岩石中,倾角-25°、长度230米,运输大巷、回风大巷沿煤层布置,采用上、下山开采。

设计方案以三个水平,五个采(盘)区开采全矿井,+1411m以上为一、二盘区,首采10801工作面布置在一盘区西面M8煤层中,标高+1432-1470。

设计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建设规模:

30万t/a;

(2)矿井服务年限:

13.5a;

(3)矿井开拓方式:

平硐--斜井开拓(混合开拓);

(4)采煤方法:

倾向长壁后退式;

(5)井巷工程量:

长度7253m;

(6)地面工业建筑总体积:

9545m3。

(7)行政、生活福利建筑总面积:

17851m3;

(8)煤坪占地面积:

50亩;

(9)矿井在籍人数:

457人;

(10)全员效率:

3.1t/工;

(11)工作制度:

矿井年工作日为330天,每天四班作业;

(12)安全劳动定员457人。

其中:

生产工人401人,管理人员23人,服务人员19人,其他人员14人;

(13)矿井安全总投资:

2685.87万元;

(14)项目总投资:

11000万元;

(15)吨煤投产:

346.51元;

(16)建设工期:

36个月。

第三章矿井建设情况

一、矿井投资情况

徐州市青松岭煤矿从2009年3月开始建设,至2012年8月基本建成,共计投资11000万元,其中:

土建完成建筑面积17851m2,投资1800万元(含2300m公路380万元);矿建完成巷道7253m,投资3829.2万元;安装工程完成设备354台(套),各类管路安装6546m,设备购置投资2606.4万元,安装费用280万元,设备及安装共计投资2886.4万元;其它(含土地使用费、工程监理费、探矿权转让费、管理费等)680万元。

(一)公路建设

2008年5月18日动工,进场公路从安织公路接口至矿大门二级碎石路面2300m,场区公路水泥路面250m,合计2550m,投资380万元(含土地使用费)。

(二)土建建设

土建工程于2008年7月16日开工,至2012年1月24日完成,共完成建筑面积17851m2,投资1800万元。

(三)矿建工程

矿建工程从2009年3月28日开工,至2012年8月18日首采工作面完成,共掘进巷道7253.6m,投资3829.2万元。

矿建主要工程建设一览表

序号

巷道名称

坡度

(°)

岩性

支护方式

断面

(m2)

巷道长度

(m)

特征

1

主平峒

3‰

岩巷

锚网喷

9.3

8.9

1440

半圆拱形

2

人行进风井

3-100

煤巷

锚网喷

7.5

7.05

1350

半圆拱形

3

风井

-250

岩巷

锚网喷

9.3

8.9

230

半圆拱形

4

回风上山

3-100

半煤煤

锚网喷

9.3

8.9

877

半圆拱形

5

井底车场

3‰

岩巷

锚网喷

10.1

9.7

50

半圆拱形

6

机电硐室消防材料库

3‰

岩巷

锚网喷

10.1

9.7

90

半圆拱形

7

轨道上山

200

岩巷

锚网喷

9.3

8.9

35

半圆拱形

8

10801运输巷

3‰

工字钢梯形棚

7.5

7

516

梯形

9

回风大巷

-250

半煤

锚网喷

9.3

8.9

550

半圆拱形

10

10801切眼

3-50

工字钢梯形棚

7.5

7

125

梯形

11

1081回风巷

3-50

工字钢梯形棚

7.5

7

516

梯形

12

运输大巷

3-50

工字钢梯形棚

7.5

7

550

梯形

13

轨道大巷

3-50

工字钢梯形棚

7.5

7

550

梯形

合计

7253

(四)安装工程与设备购置

安装工程于2012年5月5日开始安装,至2012年8月20日所有矿建安装工程完成,

安装工程完成设备354台(套),各类管路安装6546m,设备购置投资2606.4万元,安装费用280万元,设备及安装共计投资2886.4万元。

二、矿井建设情况

徐州市青松岭煤矿设计能力30万吨/年,由中江苏大家勘察设计研究院设计,该矿技改工程从2009年3月28日开工,至2012年8月20日竣工。

矿建工程至首采工作面完成,共掘进巷道7253m。

目前徐州市青松岭煤矿按照矿井《开采方案设计》和《安全专篇》的要求,生产、通风、供电、排水、监测监控、运输提升、人员定位等各大系统、地面建设工程及配套安全设施已全部竣工。

办公楼、职工公寓、职工澡堂等地面办公、生活辅助设施已投入使用;10801首采工作面系统已形成,布置在M8煤层中,位于矿井井筒的西翼,倾向长516m,走向长125m,开采面积64500m2,煤层倾角4°,煤层平均厚度1.8m,采面储量16.8万t。

采面采用倾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法回采,单体液压支柱配铰接梁支护,全部垮落法顶板管理。

首采工作面已形成,具备了试生产的条件。

第四章联合试运转准备工作

徐州市青松岭煤矿进入技改后,根据工作需要和有关规定逐步建立完善了相应组织机构。

2008年2月组建了矿级班子,设置矿长1人,副矿长(生产、安全、机电、后勤)4人,总工程师1人,总支书记1人。

2009年2月份组建了部门及基层区队,部门有办公室、调度室、生产技术科、安检科、供销科、劳资财务科、保卫科;基层区队有采煤队、掘进队、机运队、通瓦组。

矿组织机构及职责框图见图4-1。

目前全矿员工合计457人,其中矿领导7人、工程技术人员10人、管理人员30人、特种作业人员98人(其中安全员20人、瓦斯检查员24人,电钳工10人,防突(水)工6人,爆破工10人,监测监控6人,信号把钩工4人,输送机司机12人,绞车工6人、测尘工2人)。

矿井人员配置基本满足安全生产需要。

矿生产人员主要来自江苏、湖南、四川、江苏等省份,大部分为国营单位长期从事井下生产和地面辅助的职工,熟悉煤矿生产技术。

招聘的特殊工种人员均持有特殊工种证,入矿都进行了安全培训。

到2012年84月,矿井从组织机构、队伍建设及人员配备等方面满足联合试运转需要。

在规章制度方面,建立了矿、区、科、队的各种岗位责任制(见《徐州市青松岭煤矿管理制度汇编》)、操作规程(见《(徐州市青松岭煤矿)技术操作规程》),安全生产责任制(见《徐州市青松岭煤矿安全生产责任制》)等各类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在安全技术方面,制定了防治瓦斯、煤与瓦斯突出、水灾、顶板、爆破、机运等事故的安全技术措施(见《徐州市青松岭煤矿防治各类事故安全技术措施汇编》)及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确保矿井联合试运转安全顺利进行。

2012年9月5日向铜山县安监局、徐州市安监局呈报了《关于申请对徐州市青松岭煤矿进行联合试运转的请示》,江苏徐州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2012年11月14日下达了安市煤安监管字〔2012〕76号文,同意徐州市青松岭煤矿进行试生产,江苏省煤炭管理局对徐州市青松岭煤矿竣工项目联合试运转备案登记表进行了备案,2012年11月15日徐州市青松岭煤矿开始试运转。

2012年9月至10月,徐州青山矿业集团公司委托江苏省江苏徐州市青松岭煤矿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对徐州市青松岭煤矿进行安全设施竣工验收,经现场检查和逐项考评,达到合格要求,并出具了《徐州市青松岭煤矿安全设施竣工验收评价报告》。

 

矿组织机构及职责框图

图4-1

第五章联合试运转矿井各生产与辅助系统运行情况

2012年11月15日徐州市青松岭煤矿开始进行联合试运转,至今已有3个月的时间。

在试运转期间,徐州市青松岭煤矿针对各大系统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了整改和完善,通过全矿干部及职工的共同努力,联合试运转工作有序进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截止2012年9月30日,10801首采工作面推进198m,全矿累计生产原煤3.5万t,10802运输巷和10802回风巷掘进工作面累计完成进尺665m。

各生产、辅助系统运行基本正常,安全设施设备经检测能够满足矿井安全生产的需要。

联合试运转期间原煤产量、生产进尺表

10801首采面产量(t)

10802运输巷掘进工作面进尺(m)

10802回风巷掘进工作面进尺(m)

备注

11月

10400

105

95

12月

11000

110

120

1月

10300

120

115

合计

31700

335

330

现将徐州市青松岭煤矿试运转工作进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矿井安全出口的设置

矿井设有3个通往地面的安全出口,其中主平峒出口在工业场内,人行进风井出口在老系统工业场内,风井出口在矿井中部宽敞处,能满足矿井避灾及安全需要。

二、井下采掘系统

(一)采煤工作面设备设施运行情况

徐州市青松岭煤矿10801首采工作面为机采工作面,走向长125m,倾斜长516m。

采面采用倾向长壁后退式回采,全部垮落法顶板管理。

使用机采,采面安设刮板输送机,运输巷安设刮板输送机和皮带运输机,工作面采用单体液压支架配铰接梁支护。

泵站安装BRW80/20乳化液泵2台,RX1500乳化液箱1台。

采面运输巷、回风巷安设有瓦斯监测报警断电系统装置。

通过3个月的联合试运转,首采工作面各种设备运转正常,能满足生产需要。

采面主要设备安设及配置使用情况。

工作面主要设备配置表

设备名称

型号

功率

(Kw)

运量(t/h)

台数

使用情况

使用

地点

刮板运输机

SGB420/40

40

450

3

在用

10801采面

皮带运输机

DTL650/1×37

37

450

2

在用

10801采面机巷

采煤机

MG2B-150S(C)

150

1

在用

10801采面

乳化泵

BRW200/31.5

125

2

在用

10801采面

乳化液箱

RX1500

1

在用

10801采面

液压支柱

DW25-25/100

1200

在用

10801采面

铰接顶梁

HDJA-1000

在用

10801采面

回柱机

JH-14

18.5

1

在用

10801采面

本安型电话

KH-2

4

在用

10801采面

(二)掘进工作面设备设施运行情况

徐州市青松岭煤矿目前井下共布置有2个掘进工作面,分别为:

10802运输巷、10802回风巷。

掘进工作面机电设备均按规定设置了短路保护、漏电保护、断相、过载保护、风电闭锁、瓦斯电闭锁等保护装置。

通过试运转各工作面瓦斯和风电闭锁均灵敏可靠,其它设备设施均保持良好运行状态并能满足生产需要,联合试运转正常。

掘进工作面主要设备设施情况见表5-2、5-3。

表5-2108022运输巷主要设备设施情况

机械名称

类型

功率/Kw

数量/台

刮板运输机

SGB-420/40

40

1

皮带运输机

DTL650/1×37

37

通风机

FBDN-2

2×15

2

开关

QBD-80

1

开关

QBZ-120

3

电煤钻

MZ-12

1.2

2

综保

表5-3110802回风巷主要设备设施情况

机械名称

类型

功率/Kw

数量/台

刮板运输机

SGB-420/40

40

1

皮带运输机

DTL650/1×37

37

通风机

FBDN-2

2×15

2

开关

QBD-80

1

开关

QBZ-120

3

电煤钻

MZ-12

1.2

2

综保

三、运输系统

井下采用皮带、矿车、电机车运输,皮带运输煤炭、矸石,平板车运输设备,矿车、材料车运输材料。

主平峒承担煤炭、矸石、设备、材料运输任务,人行进风井承担人员输送。

工作面铺设刮板输送机,煤通过刮板输送机运到运输西巷刮板输送机,再转入皮带内,由皮带运输机经过皮带运输巷、主平峒运输到地面储煤场。

煤炭、矸石运输:

10801工作面→10801运输西巷→皮带运输巷→主平峒→地面→地面储煤场。

10802运输巷、10802回风巷掘进工作面→皮带运输巷→主平峒→地面→地面储煤场。

材料运输:

地面→主平峒→+1418m井底车场→轨道斜巷→轨道运输巷→10801采煤工作面(10802掘进工作面)

表5-4矿井运输设备一览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