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二轮统一国家的建立专项训练试题带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93017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0.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历史二轮统一国家的建立专项训练试题带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中考历史二轮统一国家的建立专项训练试题带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中考历史二轮统一国家的建立专项训练试题带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中考历史二轮统一国家的建立专项训练试题带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中考历史二轮统一国家的建立专项训练试题带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历史二轮统一国家的建立专项训练试题带答案.docx

《中考历史二轮统一国家的建立专项训练试题带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历史二轮统一国家的建立专项训练试题带答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历史二轮统一国家的建立专项训练试题带答案.docx

中考历史二轮统一国家的建立专项训练试题带答案

中考历史二轮统一国家的建立专项训练试题(带答案)

统一国家的建立

一、选择题

1.下列史实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丝绸之路开辟②实行“闭关锁国”③郑和下西洋④玄奘西游天竺

A①④③②B②①③④

①②③④D①③④②

2.刘邦和项羽争夺帝位的战争是()

A、巨鹿之战B、长平之战

、楚汉之争D、城濮大战

3.我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B、天子与诸候间的矛盾

、诸候与士大夫之间的矛盾D、奴隶主与奴隶之间的矛盾。

4.西汉在政治上、经济上、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开始进入鼎盛时期是哪个皇帝在位时期()

A、汉武帝B、汉高祖

、汉帝D、吕后

.七年级开学后不久,某班转进一位新同学。

在向同学们作自我介绍时,他说:

”我的姓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制王朝的名称是一样的",他姓()

A商B秦夏D周

6.陈胜、吴广起义的独特历史作用是()

A以大无畏的精神,推翻了封建王朝的统治

B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在我国历史上永远闪耀光辉

首先提出平等、平均的口号

D攻占郡县,沉重打击地主阶级的统治

7.陈胜、吴广领导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

A遇雨误期当斩

B秦的暴政

陈胜要建立张楚政权

D看到被秦所灭的原六国的贵族都想恢复政权

8.秦始皇统治时期,给我国古代化造成极大损失的事是()

A统一字B焚书坑儒

统一度量衡D修建长城

9.秦末农民战争中,对推翻秦朝统治起决定作用的战役是()

A.巨鹿之战B长平之战

.城濮之战D马陵之战

10.毛泽东讲“百代都行秦政制”,这个“制”指的是()

A禅让制B分封制

郡县制D世袭制

11.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李白称赞他说: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李白称赞他的功绩是()

A结束春秋战国以分裂割据局面,完成统一

B统一了货币、度量衡和字

推行郡县制,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D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12.秦朝“焚书坑儒”、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根本着眼点均在于

A压制知识分子B有区别地对待古代化

完善法律体制D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13.中国银行行徽(图1)的外观设计灵感自于我国古代的一种钱币(图2)。

这种形状的钱币最早在全国统一使用是在

A秦朝B唐朝宋朝D清朝

14.西汉在政治、经济、军事、思想等方面实现了国家的大一统,汉武帝功不可没。

他在政治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开创中央集权制度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拆分侯、王的封地D、派张骞出使西域

1.假如你是汉朝的书生,你要到下列哪一学校接受国家高等教育()

A、太学B、郡学、县学D、私塾

16.最后推翻秦朝的是()

A、陈胜、吴广领导的起义军

B、项羽领导的起义军

、刘邦领导的起义军

D、刘邦、项羽领导的起义军

17.下列人物中,哪一位的学说被秦始皇吸收并加以实践()

A、孔子B、董仲舒

、老子D、韩非子

18.儒家学说作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开始于()

A、战国时期B、汉武帝时

、汉高祖时期D、秦始皇时期

19.以下关于秦朝灭亡的史实,说法错误的是:

A秦朝统治者向刘邦投降

B刘邦大军灭亡了秦朝

项羽大军灭亡了秦朝

D项羽在巨鹿一战中大败了秦军的主力

20.有关陈胜吴广起义,说法正确的是:

A起义发生于公元前208年

B起义军在大泽乡建立了政权

起义军推翻了秦朝

D起义军没有推翻秦朝

21.秦长城的起止点分别是:

A临洮辽东B咸阳渤海

陇西辽东D临洮咸阳

22.以下秦始皇的措施中不利于秦朝发展的是:

A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铜钱B统一度量衡

把小篆作为全国统一字体D焚书坑儒

23.秦朝的建立时间是:

A公元前221年B公元前223年

公元前222年D公元前228年

24.据史书记载:

某官吏“纠弹为之责,私言于始皇,百官甚畏之,称之为“风霜之吏”。

此官职应是

A御史大夫B丞相

锦衣卫D军机大臣

2.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哈萨克斯坦时指出:

“中国汉代的张骞肩负和平友好的使命,两次出使中亚,开启了中国同中亚各国友好交往的大门,开辟出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丝绸之路。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汉帝两次派出使西域

②西汉丝绸之路的起点是现今的陕西西安

③两汉时期,人们把现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的地方称为西域

④我国古代的丝绸之路包括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A.①②③B.①②④.①③④D.②③④

26.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二次巡视荣成成头。

民国二十年,著名科学家宋健出生在荣成崖头宋家村。

这两个时间也可表述为()

A.公元前3世纪末、1931年B.公元前3世纪初、1931年

.公元前3世纪末、1932年D.公元前3世纪初、1932年

27.“惜秦皇汉武,略输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这是毛泽东用评价古代四位帝王的诗词。

其中与秦始皇有关的史实是

A.贞观之治B.第一次统一中国

.杯酒释兵权D.巩固大一统王朝

28.据说欧洲写一部《圣经》要用300张羊皮。

自从有了它,大大推动了世界科学化的传播和交流,它被公认为是人类明发展史上最值得纪念的事之一。

它指的是

A.火药B.印刷术.指南针D.造纸术

29.“惜秦皇汉武,略输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以下属于“秦皇”功绩的是

A在地方,推行郡县制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创立科举制,改善用人制度D设立行省制度

30.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独创性的象征。

据下图判断,该长城修筑于()A.秦朝B.汉朝

.明朝D.清朝

二、填空题

31.东汉时期,尤其是汉和帝之后,继位的皇帝年龄最小的1岁,最大的17岁,而且当时皇位更替频繁,出现了东汉政治统治的特点。

32.秦朝中央政府设置的三个主要官职分别是、、。

33.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后,东方六国再无力抵御强秦的进攻

34.识图题:

本大题共小题,共分,请将答案填写在机读卡上。

1、观察图一,秦朝都城所在地是图中的哪一个英字母代号:

()

2、观察图一,秦长城西起地点是图中的哪一个英字母代号:

()

3、观察图二,220年曹丕建立的政权是图中的哪一个英字母代号:

()

4、观察图二,有“六朝古都”之称的城市是图中的哪一个英字母代号:

()

、观察图二,诸葛亮治理蜀国时期使某一地区得到初步开发,它是图中的哪一个英字母代号:

()

3.2013年中央电视台《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引起很多入关注,10月11日的附加赛和18日的总决赛中都有一道题目与中国古代著名历史人物有关:

一题是汉武帝时出使西域的,另一题是宋太祖的名字。

 

36.秦统一六国的决定性战役是;使秦朝走向灭亡的决定性战役是。

37.秦始皇为了加强思想控制,接受李斯的建议,实施了“”。

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实行“”。

38.年秦灭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元朝建立后,在地方实行制,加强对全国的统治。

39.史不分家,名言名句给人启迪,是历史的馈赠。

请你结合下列名言名句写出对应的名人。

(1)“人固有一死。

或重于泰或,或轻于鸿毛。

”(史学家)——

(2)“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封建帝王)——

(3)“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

”(近代禁烟英雄)——

(4)“如果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英国物理学家)——

40.为了夹击匈奴,汉武帝派_____两次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明成祖派_____七下西洋,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三、问答题

41.阅读下列材料(计8分):

材料一:

“江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毛泽东《沁园春•雪》

材料二: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毛泽东在词中提到的“秦皇”是指什么人?

(1分)

(2)秦皇的最伟大功绩是什么?

(2)

(3)材料二中反映的是秦朝为巩固统一而采取的措施。

你知道是什么措施吗?

秦朝为巩固统一又采取哪些措施?

(4分)

(4)秦皇采取的哪项措施产生了消极影响?

(1分)

4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汉朝和西域的交往日益频繁,西域各国也纷纷归附汉朝。

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等率领一千多名官兵,乘海船横渡某海峡,到达夷州。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唐太宗把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化交流,增进了两地之间的友好关系。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根据材料一回答,确保汉朝和西域频繁交往的通道被称为什么?

(2分)“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哪一地区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分)

(2)材料二中的“夷州”是指今天哪一地区?

(2分)它曾被哪两个殖民者侵占过?

(2分)今年距最后一次被侵占时的那场战争已有多少周年?

(2分)

(3)材料三中的“蕃”主要是指今天的哪一地区?

(2分)这一地区是在哪个朝代正式纳入中国版图的?

(2分)

(4)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实现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我国对上述三个地区采取了什么政策?

(4分)

 

4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

———李白

请回答:

(1)秦王指的是谁?

(1分)

(2)上述诗句反映了什么历史事?

(1分)这一历史事发生在哪一年?

(1分)这一年处于什么世纪的什么时期?

(2分)

(3)秦王首先扫灭了哪个国家?

(1分)

(4)秦王扫六合有什么历史意义?

(2分)

参考答案

1.A

【解析】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了古代对外交往的基本史实,①是在汉代,②是在清代,③是在明代,④是在唐代。

故选A。

2.

【解析】

试题分析:

本小题考查的是秦末农民起义。

秦朝统治者实行暴政,无休止征发徭役、繁重的赋税、苛刻的刑罚,终于激起了秦末农民起义。

在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后,项羽和刘邦领导的农民军继续进行反秦斗争。

公元前207年,项羽以少胜多,在巨鹿大败秦军主力。

与此同时,刘邦率兵直逼咸阳。

秦朝统治者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

项羽和刘邦为了争夺帝位,进行了四年的战争,史称“楚汉之争”。

最后,刘邦战胜了项羽,于公元前202年,建立了汉朝,定都长安,历史上称为西汉。

考点:

人教新标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伐无道,诛暴秦”

3.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小题考查的是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

战国时期,各国经过变法,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

地主阶级统治代替了奴隶主贵族统治,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我国封建社会形成了。

天子与诸侯、诸侯与士大夫及奴隶主与奴隶之间的矛盾都是属于奴隶社会的矛盾,故都排除。

考点:

人教新标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大变革的时代

4.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小题考查的是汉武帝的大一统。

汉朝经过汉初的休养生息,到武帝时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武帝雄才大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

政治上选用人才、推行推恩令,解除地方王国对中央的威胁;在思想上,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持法家、道家等各家学说的读书人,均受到排斥。

武帝还大力推行儒家教育,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