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基础知识学习笔记.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929157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60.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基础知识学习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网络基础知识学习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网络基础知识学习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网络基础知识学习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网络基础知识学习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网络基础知识学习笔记.docx

《网络基础知识学习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基础知识学习笔记.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网络基础知识学习笔记.docx

网络基础知识学习笔记

网络基础知识学习笔记

目录

网络基础知识学习笔记1

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组成:

2

2.计算机网络的产生和发展阶段:

2

3.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2

4.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2

5.计算机网络通信的基本概念:

3

6.网络传输介质:

3

7.网络协议:

4

8.OSI/RM模型及各层功能:

4

9.网络互连设备:

5

10.局域网的定义与类型:

5

11.网络操作系统:

7

12.Internet的产生和发展:

7

13.Internet的特点:

7

14.TCP/IP协议:

7

15.IP地址:

8

16.子网掩码:

8

17.域名系统:

8

18.URL—统一定位符:

9

19.Internet的接入方式:

9

20.Internet服务之WWW服务和Email服务:

9

21.网络安全基本要素:

10

22.安全威胁因素和威胁类型:

10

23.计算机病毒:

10

24.网络安全技术10

25.防火墙技术11

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组成:

计算机网络是把若干台地理位置不同,而且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用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将它们互连起来,以实现彼此之间的数据通信和资源互享的一种计算机系统。

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结合是计算机网络产生的基本条件。

一个计算机网络是由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组成的。

资源子网负责网络中的信息处理,通信子网负责网络中的信息传递。

2.计算机网络的产生和发展阶段:

最早产生:

ARPANET(阿帕网)为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开发的世界上第一个运营的封包交换网络,它是全球互联网的始祖。

发展阶段:

✧远程终端联机阶段;

✧计算机—计算机网络阶段

✧标准化互连网络阶段

✧信息高速公路阶段

3.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功能是资源共享和数据通信;主要功能可以归纳为:

✧资源共享;

✧数据通信;

✧提高计算机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分布式处理。

4.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按地理分布范围分:

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

按交换方式分:

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

按采用的拓扑结构分:

星形,总线形,环形,树形和网状形;

按信道的带宽分:

窄带网和宽带网;

按用途不同分:

科研网,教育网,商业网和企业网。

5.计算机网络通信的基本概念:

数据通信的概念是:

数字计算机或其它数字终端设备之间通过通信信道进行的数据交换。

评价数据通信的质量的两个重要指标:

✧数据传输速率:

用“比特位/秒”(b/s)来表示;

✧误码率:

一段时间内接收到的错误比特数与传输的总比特数之比。

通信系统中的传输信号有连续变化的模拟信号和离散变化的数字信号两种。

数据通信可以通过模拟信道实现,也可以通过数字信道实现。

多路复用技术:

利用一条传输线路传送多路信号的技术。

把多路信号组合在一条信道上传输可以提高传输效率。

✧频分多路复用:

在模拟通信中,将若干路信号调制在不同的频率上,使它们互不干扰地在同一条传输介质上同时传输,到接收端再将它们分离出来;

✧时分多路复用:

在数字传输中,将一时间段分隔成若干个小的时间片,每路信号占用一个时间片,多路的信号按时间先后顺序排队轮流使用同一传输信道。

交换:

在数据通信系统中,网络中的两个设备之间需要经过中间节点转发数据,这种中间节点参与的通信就叫交换。

✧电路交换:

✧电路交换的通信一般要经历3个阶段:

建立电路阶段、传输数据阶段和电路拆除阶段。

✧优点是:

通信实时性强,适用于交互式会话类通信,比较适用于成批数据的传送。

✧缺点是:

一旦建立连接后,即使两个站点间没有数据要传输,网络资源也没法供其它用户使用;建立线路的时间比较长,如果传递的信息很短,则线路的利用率很低。

✧分组交换:

✧计算机通信都采用分组交换方式,分组交换是一种“存储——转发”式的交换,数据以短的分组形式转送。

✧计算机通信时传送的是报文(Message),报文是指由被传递的数据、源地址、目的地址和其它控制信息组成的数据块。

✧把一个长的报文拆分成若干个小的段落,称为分组。

✧分组交换不需要事先建立物理通路,只要前方线路空闲,就以分组为单位发送,中间节点接收到一个分组后可以直接转发,而不必等到所有的分组都收到以后再转发,提高了交换速度。

接收端收到所有分组后,再按原来的顺序“组装”成原来的报文。

✧有限长度的分组可以直接存放在节点的内存中,而不必设置缓存,提高了交换速度。

6.网络传输介质:

构建计算机网络必须解决的三个主要问题:

✧计算机之间采用什么样的传输介质连接;

✧计算机之间菜用什么样的拓扑结构连接;

✧计算机之间采用什么样的协议进行数据的交换。

目前常用的网络传输介质可分为有线和无线两种:

✧有线介质:

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线等;

✧无线介质:

微波,红外线等。

7.网络协议:

网络协议(Protocol)是使网络中的通信双方能顺利进行信息交换而双方预先预订好并遵循的规程和规则。

网络协议组成的三个要素:

✧语义:

规定通信双方彼此“讲什么”;

✧语法:

规定通信双方彼此“如何讲”;

✧同步:

规定事件执行的顺序。

分层次的网络协议体系结构:

分层模型(LayeringModel)是一种用于开发网络协议的设计方法。

采用在协议中划分层次的方法,把要实现的功能划分为若干层次,较高层次建立在较低层次基础上,同时又为更高层次提供必要的服务功能。

8.OSI/RM模型及各层功能:

OSI模型,即开放式通信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penSystemInterconnection,OSI/RM,OpenSystemsInterconnectionReferenceModel),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的一个试图使各种计算机在世界范围内互连为网络的标准框架,简称OSI。

OSI/RM协议是由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指定的,它的基本功能:

提供给开发者一个必须的通用的概念以便开发完善,可以用来解释连接不同系统的框架。

✧物理层:

物理层的主要功能是利用物理传输介质为数据链路层提供物理连接,以便透明地传送比特流。

✧数据链路层:

在物理层提供比特流传输服务的基础上,在通信的实体之间建立数据链路连接,传送以“帧(Frame)”为单位的数据,采用差错控制、流量控制方法,使有差错的物理线路变成无差错的数据链路。

常用的协议有:

SDLC(SynchronousDataLinkControl,同步数据链路控制协议);HDLC(High-LevelDataLinkControl,高级数据链路控制);PPP(PointtoPointProtocol,点对点协议);STP(SpanningTreeProtocol,生成树协议)等。

✧网络层:

其主要功能是要完成网络中主机间“分组”(Packet)的传输。

常用协议有:

IP(InternetProtocol),ARP(AddressResolution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RARP(ReverseAddressResolutionProtocol,方向地址解析协议);ICMP(InternetControlMessageProtocol,Internet控制报文协议),OSPF(OpenShortestPathFirst,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RIP(RoutingInformationProtocol,路由信息协议)等。

✧传输层:

其主要任务是向上一层提供可靠的端到端(End-to-End)服务,确保“报文段(Segment)”无差错、有序、不丢失、无重复地传输。

常用协议有:

TCP(TransmissionControl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UDP(UserDatagramProtocol,数据报协议)等。

✧会话层:

会话层的功能是建立、组织和协调两个互相通信的应用进程之间的交互(Interaction)。

✧表示层:

主要用于处理在两个通信系统中交换信息的表示方式。

✧应用层:

应用层确定进程间通信的性质,以满足用户的需要。

常用协议有:

SMTP(SimpleMailTransferProtocol,简单邮件传输协议);FTP(FileTransferProtocol,文件传输协议);HTTP(HyperTextTransfer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SNMP(SimpleNetworkManagementProtocol,简单网络管理协议);NFS(NetworkFileSystem,网络文件系统),Telnet(Internet远程登录服务的标准协议),DNS(DomainNameSystem)等。

9.网络互连设备:

网络互连的类型包括:

局域网与局域网,局域网与广域网,广域网与广域网等的互连。

根据连接层得不同,网间连接设备可以分为中继器,网桥,路由器和网关。

10.局域网的定义与类型:

局域网(LAN—LocalAreaNetwork):

在一个较小范围内(如一间实验室或办公室,一栋大楼,一个校园)的各种计算机终端与外部设备连接起来形成的局部区域网。

局域网的特点有:

✧网络覆盖范围小;

✧站点数目有限;

✧局域网通常由某个组织单独拥有;

✧局域网与广域网相比具有较高的数据传输速率、较低的时延和较小的误码率。

局域网系统的硬件设备有:

局域网的类型:

✧令牌环网(TokenRing):

由一组用传输介质串联成一个环的站点组成,最早由IBM公司开发;

✧ATM(AsynchronousTransferMode,异步传输方式):

是一种基于信元(Cell)的交换和复用技术,信元长度固定为53字节。

ATM想传输时有极强的实时性,使用与信息传输容易差异很大的网络,可以满足视频图像和实时通信的要求;

✧以太网(Ethernet):

它使用CSMA/CD(带有冲突检测的载波监听多路访问)的访问控制方法。

是在这最常用的局域网,它最便宜,最灵活。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常见的主要有:

总线型,星型,树型,环型和网状型。

网状

树型

服务器与工作站:

✧服务器一般采用高性能的微型机、小型机或大型主机,并配有大量硬盘和较大容量内存,服务器中安装有大量的网络软件,为工作站提供服务。

✧工作站一般选用普通的PC机,工作站可以有自己的服务系统,能独立工作,通过运行工作站网络软件,访问服务器的共享资源,并与网络上的其他计算机通信。

11.网络操作系统:

网络操作系统(NetworkOperatingSystem,NOS)是具有网络功能的操作系统。

它除具有通用操作系统的功能外,还应具有网络的支持功能,能管理整个网络的资源。

相对单机操作系统而言,它具有以下特点:

复杂性,并行行,安全性,提供多种网络服务功能。

目前常见的网络操作系统主要有:

Netware,Unix/Linux,WindowsNT/2000/2003/2008Server。

12.Internet的产生和发展:

Internet(“因特网”)是一个由全世界许许多多的网络互连组成的一个网络集合。

Internet的产生和发展:

✧Internet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ARPANET,

✧1969年到1983年是Internet的形成阶段,

✧从1983年开始逐步进入实用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全世界得到了广泛应用。

✧20世纪80年代初,ARPA和美国国防部通讯局研制成功了TCP/IP协议并在ARPANET上得到实现,使得TCP/IP协议在世界流行起来,从而诞生了真正的Internet。

目前Internet最重要的应用有:

万维网WWW(WorldWideWeb);电子邮件(E-mail),远程登录(Telnet),文件传输(FTP),电子公告牌(BBS)等。

13.Internet的特点:

Internet的特点:

✧开放性;

✧共享性;

✧平等性;

✧低廉性。

14.TCP/IP协议:

TCP/IP(即TransmissionControlProtocol/InternetProtocol)是一个网络协议族,其中Internet协议IP和传输控制协议TCP是最核心的两个协议。

IP是网络层协议,负责分组数据的传输;

TCP是运输层协议,负责数据的可靠传输。

TCP/IP协议族应用层中的几个常用协议有:

✧Telnet(RemoteLogin):

远程登录

✧FTP(FileTransferProtocol):

文件传输协议

✧SMTP(SimpleMailTransferProtocol):

简单邮件传输协议

✧POP3(PostOfficeProtocol3):

第三代邮局协议

✧HTTP(HyperTextTransferProtocol):

超文本传输协议

✧NNTP(NetworkNewsTransferProtocol):

网络新闻传输协议

15.IP地址:

IP地址唯一的标识出主机所在的网络(网络地址部分)和网络中位置的编号(主机地址部分)。

IP地址由32位二进制数组成,为了表示方便一般写成由4个十进数构成,每个十进制数取值0到255,每个十进制数之间以句点“.”相隔(称为点分十进制)。

✧A类IP地址的第一段数字范围为1.0.0.0~126.255.255.255,每个A类地址可连接224(16777214)台主机,Internet上有126个A类地址。

A类IP地址的标准掩码:

255.0.0.0。

✧B类IP地址的第一段数字范围为128.0.0.0~191.255.255.255,每个B类地址可连接65534台主机,Internet上有16384个B类地址。

B类IP地址的标准掩码:

255.255.0.0。

✧C类IP地址的第一段数字范围为192.0.0.0~223.255.255.255,每个C类地址可连接254台主机,Internet上有2097152个C类地址。

C类IP地址的标准掩码:

255.255.255.0。

✧D类IP地址的第一段数字范围为224~239,D类地址用作多目的地信息的传输,给因特网体系结构研究委员会IAB使用。

✧E类IP地址的第一段数字范围为240~254,E类地址保留,仅作为Internet的实验和开发之用。

16.子网掩码:

子网掩码是为了确定IP地址的哪部分代表网络号,哪部分代表主机号,判断两个IP地址是否属于同一网络,而产生的。

三类IP地址的默认子网掩码为:

A类255.0.0.0;B类255.255.0.0;C类255.255.255.0.

子网掩码的另一个功能就是用来划分子网。

17.域名系统:

域名系统DNS(DomainNameSystem):

用标识符表示的域名地址和用数字表示的IP地址实际上是用一个对象,只是称呼上的不同而已,在访问一个站点时,可输入其IP地址或者其域名地址。

对于Internet上的主机的命名,一般要考虑以下问题:

✧主机名字在全局的唯一性,即能在整个Internet上通用;

✧要便于管理;

✧要便于映射;

域名命名规则:

从右到左,子域名分别表示:

国家或者地区的名称,组织类型,组织名称,分组织名称,计算机名称等:

组织性顶级域名:

com,net,org,edu等;

国家顶级域名:

cn(中国),jp(日本),nk(英国)等。

18.URL—统一定位符:

统一定位符URL(UniformResourceLocation)是一种标准化得命名方法,通过各种不同的协议,对Internet上任何地方的信息都用URL定位或访问。

URL的格式为:

协议名:

//用户名:

密码@主机地址:

端口号/文件路径

例如:

19.Internet的接入方式:

接入网通俗的方式讲就是接入方式,即用户如何吧自己的单机或者局域网解决到主干网的一种技术。

常见的接入方式有:

✧拨号网络;

✧ISDN(IntergratedServiceDigitalNetwork,综合业务数字网);

✧DDN专线(DigitalDataNetwork,数字数据网);

✧ADSL:

非对称数字用户线;

✧无线接入技术:

固定接入方式和移动接入方式

20.Internet服务之WWW服务和Email服务:

WWW(WorldWideWeb)服务是建立在Internet上的最典型的网络服务,它是一种交互式动态多平台分布图形信息系统,使用超文本语言,可以将图像、图形、动画、视频、声音集成到网页中。

HTML(HyperTextMarkupLanguage,超文本标记语言)是一种计算机程序语言,用来编写网页。

之所以称之为“超文本”,是因为它所编写的对象不仅仅有普通的文字符元素,还有声音、图形等其他“超越”普通文字字符的对象。

HTTP协议:

Web服务器上存放许多的网页文件供用户访问,在服务器和浏览器之间采用统一的HTTP(HyperTextTransfer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来完成客户端与服务器端得交互和通信。

电子邮件是Internet上最广泛的应用之一,它采用简单邮件传输协议,不仅可以传输文本,还能通过附件来传输各种文件。

一个完整的邮件服务器系统由2部分组成:

发件服务器和收件服务器。

发件服务器负责向其它邮件服务器发送电子邮件;而收件服务器则负责接收保留邮件,并随时等待用户收取电子邮件。

SMTP(SimpleMailTransferProtocol,简单邮件传输协议)是在邮件收发程序和发件服务器之间采用的一种专用协议。

POP3(PostOfficeProtocol3,第三代邮局协议)是用户通过邮件收发程序从收件服务器收回自己的电子邮件时采用的协议。

电子邮件的邮箱地址由两部分组成,格式为:

username@hostname。

收发邮件的方式有两种:

✧一种是在ISP提供的web页面中直接登录,这种方式叫Web方式;

✧一种是通过电子邮件客户端软件来收发邮件,这种方式是将邮件收到自己的计算机上,可以离线的情况下阅读邮件。

支持这种方式的软件有OutlookExpress,Foxmail,Eudora等。

21.网络安全基本要素:

网络安全的基本要素有:

✧系统安全:

网络硬件设备、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的安全;

✧信息安全:

各种信息的存储安全和信息的传输安全:

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

22.安全威胁因素和威胁类型:

安全威胁的因素:

✧黑客的攻击;

✧管理的欠缺;

✧网络欠缺;

✧系统的安全漏洞。

安全的威胁类型:

✧信息泄露;

✧信息破坏;

✧拒绝服务。

网络安全隐患的防范以及处理措施:

✧健全管理机制;

✧一些常用的防范措施:

安装补丁程序,提高IE浏览器的访问级别,安装防火墙,关闭没有使用的TCP/IP端口,关闭不必要的服务等。

23.计算机病毒:

计算机病毒是一种人为编制,具有破坏性的计算机程序。

它具有特定:

传染性,潜伏性,破坏性,隐蔽性。

计算机病毒的类型:

引导型病毒,文件型病毒,混合型病毒,宏病毒。

24.网络安全技术

数字加密技术:

其基本思想是通过变换信息的表示形式来伪装需要保护的敏感信息,是非授权者不能了解被保护信息的内容。

数据加密的技术基础是密码学。

数字签名(DigitalSignature)技术:

就是通过某种特殊的算法在一个电子文档的后面加上一个简短的、独特的字符串,其他人可以根据这个字符串来验证电子文档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这个加在电子文档后的字符串,我们称之为数字签名。

数字证书(DigitalCertificate)技术:

标志网络用户身份信息的一个数据文件,用来在网络通讯中识别通讯各方的身份,即要在Internet上解决“我是谁”的问题,就如同现实中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拥有一张证明个人身份的身份证或者驾驶执照一样,以表明我们的身份或者资格。

25.防火墙技术

计算机网络上的防火墙(Firewall)是指隔离在本地网络与外界网络之间的一道防御系统,它使得内部网络与Internet或者与其他外部网络之间互相隔离、限制网络互访,对内部网络提供一定程度的保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