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馆斜屋面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929079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59 大小:778.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育馆斜屋面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体育馆斜屋面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体育馆斜屋面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体育馆斜屋面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体育馆斜屋面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体育馆斜屋面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docx

《体育馆斜屋面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馆斜屋面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docx(5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体育馆斜屋面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docx

体育馆斜屋面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

 

体育馆斜屋面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

***

审核:

***

审批:

***

 

一、编制依据

工程设计图纸;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建质[2009]254号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

二、工程概况

二.1.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单位

监理单位

设计单位

施工单位

建设规模:

本工程8个单体建筑,分为男生宿舍楼、女生宿舍楼、食堂、初中教学楼、高中教学楼、体育馆、报告厅、行政楼等其余附属设施,总建筑面积:

约35037.1㎡,

按照《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

搭设高度8m及以上;搭设跨度18m及以上,施工总荷载15kN/m2及以上;集中线荷载20kN/m2及以上,需按高大支撑模板系统有关规定进行施工并进行专家论证。

6-4~6-8交6-B~6-K轴一层板标高-0.130m,坡屋面板顶标高10.400~17.780m,支撑系统高度10.530~17.910m,板厚120mm,顶梁最大截面尺寸为400×1200mm,支撑系统位于一层板顶,边梁最大截面尺寸为500×1800mm,支撑系统位于一层板顶。

6-2~6-4交6-A~6-L、6-2~6-9交6-G~6-L轴顶板标高为3.850m,坡屋面板顶标高10.400~17.780m,板厚120mm,梁最大截尺寸为400×1200mm,支撑系统位于3.850m顶板,高度为6.680~14.060m。

为保证模板支撑体系的稳定,保证施工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特编制此专项方案。

因属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需经专家论证审批后,方可组织实施。

二.2.屋顶层高支模概况:

名称

轴线

支模高度

支模面积㎡

梁截面

备注

 

体育馆

6-4~6-8交6-B~6-K轴

10.530~17.910m;斜屋顶层支模最度高度为17.910m,模板支撑在首层做法上(标高为-0.1300m)

793

400×1200mm

300×500mm

500×1800mm

楼板厚120mm,梁板砼强度等级为C30。

柱为异形框架柱及剪力墙,砼强度等级为C40。

6-2~6-4交6-A~6-L、6-2~6-9交6-G~6-L轴

6.680~14.060m;斜屋顶层支模最度高度为14.060m,模板支撑在夹层结构板上(标高为3.850m)

492

400×1200mm

300×500mm

500×1800mm

楼板厚120mm,梁板砼强度等级为C30。

柱为异形框架柱及剪力墙,砼强度等级为C40。

二.3.施工中的基本参数

基本参数

楼板厚度h(mm)

140

楼板边长L(m)

8

楼板边宽B(m)

4

模板支架高度H(m)

17.91

主梁布置方向

平行于楼板长边

立柱纵向间距la(m)

0.8

立柱横向间距lb(m)

0.8

水平杆步距h1(m)

1.5

立杆自由端高度a(mm)

500

架体底部布置类型

垫板

次梁间距a(mm)

300

次梁悬挑长度a1(mm)

200

主梁悬挑长度b1(mm)

200

主梁合并根数

1

结构表面要求

表面外露

剪刀撑(含水平)布置方式

普通型

计算依据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

材料参数

主梁类型

圆钢管

主梁规格

Ф48×2.7

次梁类型

矩形木楞

次梁规格

50×70

面板类型

覆面木胶合板

面板规格

12mm(克隆、山樟平行方向)

钢管类型

Ф48×2.7

荷载参数

基础类型

混凝土楼板

地基土类型

/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kPa)

/

架体底部垫板面积A(m^2)

0.2

是否考虑风荷载

架体搭设省份、城市

山东(省)烟台市(市)

地面粗糙度类型

/

结构重要性系数γ0

1

可变荷载组合系数ψcj

0.9

模板及支架的类型系数α

1

模板及其支架自重标准值G1k(kN/m^2)

0.3

新浇筑混凝土自重标准值G2k(kN/m^3)

24

钢筋自重标准值G3k(kN/m^3)

1.1

施工人员及设备产生荷载标准值Q1k(kN/m^2)

2.5

基本风压值Wo(kN/m^2)

/

二.4.高支模施工特点及施工关键点

特点:

本工程高支模主要为斜屋板高支模,梁截面较大,体育馆层高为6.100m~17.102m,考虑斜板受力容易失稳,故拟采用全钢管支模体系,部分钢管支撑在3.85m施工完的混凝土平台,其余均搭设在-0.130m混凝土地面上。

施工关键点:

钢管经多次使用变形较大,但必须选用符合要求的作为支撑主立杆钢管;

斜面增加对顶钢管支撑在已完成的二层砼梁板上;

本层柱必须先浇筑,全钢管支撑体系必须在已完成的砼柱子上设抱柱连接;

注意加强斜面水平位移监测。

板厚计算投影厚度转化为板厚除以cos25°(为120/cos25°=132mm)

斜梁计算投影高度转化为梁高除以cos25°(为梁高/cos25°=计算梁高)

体育馆平面位置图

三、模板及支顶系统设计

三.1.模板支撑系统的选型

梁板的模板均采用12厚夹板,均用50×70木枋作龙骨,用Φ48×2.7钢管配可调托作支顶,水平拉杆、剪刀撑均采用Φ48×2.7钢管。

其中:

木材弹性模量E=9000N/mm2,抗弯强度fm=13.00N/mm2,抗剪强度fv=1.4N/mm2;Φ48×2.7钢管截面积4.24cm2,惯性矩I=10.78cm4,截面模量W=4.49cm3,回转半径i=1.59cm,每米长质量为3.33kg/m,钢材强度设计值为205N/mm2。

三.2.支模系统

本工程屋面坡度≤30度时,可采用单面模板支模,此法如同平板单面支模。

模板支撑架除按照一般支撑架要求(如模板板缝和刚度等)搭设外,还要增设斜撑以防浇捣坡屋面混凝土时水平分力作用使屋面结构发生变形,整个支撑体系对顶在已完成的二层砼结构梁板柱上(横纵立杆间距0.8m,步距1.5m)。

支模体系剖面图如下:

 

体育馆支模平面图

体育馆正面效果图

 

体育馆三维剖切效果图

三.3.120mm厚楼板模板支顶

部位

搭设高度

板厚

搭设方式

6-4~6-8交6-B~6-K轴

10.530~17.910m;斜屋顶层支模最度高度为17.910m,模板支撑在首层做法上(标高为-0.1300m)

120mm

顶板模板面板采用12mm厚覆膜多层板,次龙骨采用50×70mm木方间距300mm布置,主龙骨采用双钢管间距0.8m布置,模架选型采用扣件式钢管架,由φ48×2.7mm钢管与可调U托组成,立杆纵、横间距为0.8m,水平横杆步距1.5m。

距楼面200mm高设一道扫地杆,立杆底端设200x200mm垫板。

满堂支撑架四周从底到顶设置连续垂直剪刀撑,剪刀撑宽度为4~6m,剪刀撑斜杆与楼层面夹角为45°~60°。

由于支撑高度超过8m需在扫地杆的设置层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水平剪刀撑至架体底部平面距离与水平剪刀撑间距不宜超过8m,因此在6.900m处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

水平及竖向剪刀撑接长必须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m且不少于3个旋转扣件。

满堂架体系和先浇筑的柱体结构拉结牢固,梁板下立杆纵横成行,水平杆全部贯通;梁下支撑体系水平杆全部延伸到板下与板下立杆或水平杆连接,确保支撑体系的整体稳定性。

为增加满堂支撑架体系的整体性,满堂支撑架与框架柱进行抱柱,柱抱箍钢管每侧伸出柱边的长度保证与立杆拉接不少于两跨,柱抱箍沿柱子高度1.5m设置一道且与水平杆在同一位置,最底部一道距离地面200mm。

6-2~6-4交6-A~6-L、6-2~6-9交6-G~6-L轴

6.680~14.060m;斜屋顶层支模最度高度为14.060m,模板支撑在夹层结构板上(标高为3.850m)

顶板模板支撑架搭设示意图如下

 

 

三.4.梁模板支顶

部位

搭设高度

梁截面尺寸

相邻板厚

备注

6-4~6-8交6-B~6-K轴

10.530~17.910m;斜屋顶层支模最度高度为17.910m,模板支撑在首层做法上(标高为-0.1300m)

400×1200mm

300×500mm

500×1800mm

120mm

层高超过8.0m,跨度为8.4m,集中线荷载未超过15kN/m2

6-2~6-4交6-A~6-L、6-2~6-9交6-G~6-L轴

6.680~14.060m;斜屋顶层支模最度高度为14.060m,模板支撑在夹层结构板上(标高为3.850m)

400×1200mm

300×500mm

500×1800mm

120mm

梁搭设综述:

方案综述:

针对上述统计,综合考虑,选取典型梁截面进行高支模设计验算。

1、对于截面尺寸为300×500mm、250×650mm、250×500mm、250×600mm、300×600mm的梁,梁底不增设立杆,梁两侧立杆间距为900mm。

2、对于截面尺寸为250×700mm、300×700mm的梁,梁底增设一排承重立杆,梁两侧立杆间距为900mm。

3、对于截面尺寸为400×1200mm、300×1000mm、500×1100mm的梁,梁底增设一排承重立杆(沿梁方向间距400mm),梁两侧立杆间距为900mm。

4、对于截面尺寸为500×1800mm的梁,梁底增设一排承重立杆(沿梁方向间距400mm),梁两侧立杆间距为900mm。

典型梁具体搭设方式

1、体育馆:

6-2~6-4交6-A~6-L轴、6-1~6-9交6-G~6-L为架空层,标高为3.85m层结构梁至屋顶标高处梁模架采用扣件式钢管搭设,300×500梁支模大样图同行政楼,500×1800梁两侧立杆间距0.9m,沿梁跨度方向立杆间距为0.4m,步距1.5m;梁底次楞采用50×70mm木方间距125mm,主楞采用钢管间距400mm,与立杆双扣件连接。

梁侧模主楞采用双钢管间距500mm,梁侧次愣采用50×70mm木枋间距233mm,采用Φ14对拉螺杆加固。

500×1800梁支模大样图

400×1200梁两侧立杆间距0.9m,沿梁跨度方向立杆间距为0.4m,步距1.5m;梁底次楞采用50×70mm木方间距133mm,主楞采用钢管间距800mm,与立杆双扣件连接。

梁侧模主楞采用双钢管间距500mm,梁侧次愣采用50×70mm木枋间距258mm,采用Φ14对拉螺杆加固。

400×1200梁支模大样图

双扣件组合示意图

以上梁支模大样图中在离地面均200mm处设一道纵横扫地杆,并在梁跨中位置沿脚手架的垂直高度1.5m设置纵横水平拉结钢管(φ48×2.7mm)。

当支模高度超过8m的,需在最顶步距两水平拉杆中间(14.500m位置)应加设一道水平拉杆,纵横拉结钢管两端在已浇筑完成的柱侧面上顶紧,保证支模体系的稳定性。

立杆底架立在垫板上。

梁底下设钢管剪刀撑,剪刀撑斜杆与地面的倾角控制在45°~60°之间,剪刀撑宽度6m,剪刀撑斜杆的接长采用搭接,并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多功能脚手架上。

水平剪刀撑设置三道,在扫地杆位置和6.000m、12.000m处各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

由于支模高度高,梁高度过大因此在梁底还应加设竖向剪刀撑。

顶部高支模达到28天标准养护或达到设计强度100%方可和下部结构架体一起拆除。

四、施工准备

1、为确保工程进度的需要,同时根据本工程的结构特征和外脚手架的工程量,确定本工程外脚手架搭设按下表配置人力资源,操作工均有上岗作业证书。

2、建立由项目经理、施工员、安全员、搭设技术员组成的管理机构,搭设负责人负有指挥、调配、检查的直接责任。

3、外脚手架的搭设和拆除,均应有项目技术负责人的认可,方可进行施工作业,并必须配备有足够的辅助人员和必要的工具。

(1)、劳动力安排表:

工种

人数(两个界面总人数)

备注

架子工

30

按照每层划分为2个界面,则每个界面所需架子工人数为15个,负责梁、板模板钢管排架的搭设。

木工

40

按照每层划分为2个界面,则每个界面所需架子工人数为20个,负责柱、墙梁及板模板的安装及加固。

测量员

4

按照图纸将轴线定位放出供钢管排架搭设及模板安装。

施工员

4

负责现场管理,施工过程跟踪检查施工质量及安全。

(2)、主要材料计划表:

材料名称

规格型号

备注

钢管

Ф48×2.7

钢管排架搭设

模板

12厚胶合板

墙、柱、梁及板模板

顶托

Ф36×700

立杆上、下顶托

对拉螺杆

M14

侧模拉结

木枋

50×70

梁板、墙柱模板龙骨

(3)、主要机具配置:

材料名称

数量

备注

刨机

2

模板、木枋切割

架子扳手

40把

架子工搭设和拆除架子用

力矩扳手

4把

检查架子扣件拧紧力度是否达到要求

倒链

5把

调整架子水平弯曲度

五、施工顺序

在施工安排上,采取先施工混凝土柱,再安装满堂红支顶体系,这样,可利用已完成的柱作为水平拉杆的支撑平台支座,从而达到限制高支模体系水平移动的目的。

将梁位置及钢管支顶位置放线在地面上并定好水平控制标高——梁板竖向支顶安装(含纵向水平拉杆及剪刀撑)——架设板底木枋龙骨于钢管脚手架项托板上——架设梁底木枋龙骨于钢管脚手架项托板上——梁底模板安装——楼板模板安装——模板支顶的验收——梁钢筋绑扎——楼板钢筋绑扎——梁板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松下钢管脚手架可调顶托——拆除梁、板模板,清理模板——拆除水平拉杆、剪刀撑及钢管支顶。

六、主要施工方法及质量保证措施

六.1.高支模施工

六.1.1.钢管支顶安装

1、立杆

(1)必须设置纵横扫地杆。

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也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出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

(2)钢管立杆应采用对接接头,且接头位置不应设置在同一平面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小于500;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步距的1/3。

(3)钢管立杆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架高的1/300,且控制在50mm以内。

(4)每根立柱底部应设置垫板,垫板厚度不得小于50mm。

(5)可调顶托与螺母捏合长度不得小于4~5扣,插入立杆内的长度不得小于150mm,可调顶托外露长度不得大于200mm。

2、纵向水平杆

(1)纵向水平杆接长宜采用对接扣件连接。

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纵距的1/3。

(2)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距离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纵向水平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

3、剪刀撑

(1)模板支架每隔6排立杆应设置一道竖向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剪刀撑宽度为4~6m,剪刀撑杆件的底端应与地面顶紧,夹角为45°~60°。

(2)模板支架每隔4步设置水平剪刀撑。

4、扣件

(1)对接扣件的开口应朝上或朝内;扣件螺栓方向尽量一致。

(2)扣件螺栓拧紧力矩控制在45~60N.m。

(3)在主节点处纵横向水平杆、剪刀撑、横向斜撑等用的直角扣件、旋转扣件的中心点的相互距离不应大于150。

(4)抗滑扣件间应顶紧,安装完毕应由专职安全、技术人员进行复核验收。

5、其它要求:

(1)整体性:

梁板立杆纵向水平拉杆两端可用钢管与已浇筑的钢筋混凝土柱抱箍扣接;横向水平拉杆可伸进次梁、板底支撑立杆并与其水平拉杆扣接。

柱抱箍作法柱护角作法

(2)施工顺序:

高支模区域应先浇筑墙或柱体等竖向结构混凝土,待墙柱施工至梁底时,再施工梁、板结构的模板、钢筋、混凝土工程。

(3)泵送管道不能依附于满堂脚手架上,只能依附柱身另搭设支撑架。

(4)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派人监测支架和支撑情况,发现下沉、松动和变形情况及时解决。

(5)确保立杆的垂直偏差和横杆的水平偏差小于《扣件式脚手架规范》的要求。

立杆支撑必须竖直(保证立杆轴心承载),禁止使用扭曲锈蚀严重的立杆,应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禁止错接。

立杆承载要贯通,禁止出现立杆传载到横杆,横杆再传递到立杆的情况(保证受力明确)。

支撑必须保证横平竖直,成排成列,以保证横杆与每一根立杆能够用扣件连接。

(6)U托支撑插入长度应以保证顶托支撑稳定及不发生偏移为原则,伸出长度不超过200mm。

(7)所有水平拉杆的端部均应与四周建筑物顶紧顶牢。

无处可顶时,应在水平拉杆端部和中部沿竖向设置连续式剪刀撑。

六.1.2.脚手架验收

(1)、检查验收

1.1脚手架材质:

1.1.1凡弯曲、压扁、有裂纹或已严重锈蚀的脚手管严禁使用。

1.1.2凡有脆裂、变形或滑丝的扣件,严禁使用。

1.1.3凡腐朽、扭曲、破裂或有打横透节及多疤的脚手板,严禁使用。

(2)、脚手架基础及支撑点:

立杆下应有标准底座或其他防护措施;吊架上方、挑梁架等必须固定在建筑物的牢固部位上。

(3)、架体与建筑物的拉结:

脚手架每高4米、水平7米设置一处拉结点,拉结点的做法符合要求。

吊架的加固保险拉结点应按措施执行。

(4)、脚手板的铺设:

脚手板应满铺,铺平挤严,绑扎牢固,且没有探头板。

(5)、防护栏及挡脚板或立网:

在基准面2米以上的脚手架应加绑防护栏及挡脚板或挂立网。

防护栏要牢固,立网要严密。

通道上方的脚手架应加安全网,防止高空落物。

(6)、立杆、水平杆、扫地杆间距:

立杆跨距不大于0.8米、水平杆布局不大于1.5米、扫地杆距地0.2米。

(7)、杆件连接:

应用扣件搭接牢固,搭接长度符合要求。

(8)、斜撑及剪刀撑设置:

应按规定设置,并符合安全要求。

(9)、荷载:

脚手架的荷载不得超过其设计荷载。

六.1.3.梁板模板安装

(1)、梁模板的安装:

先在楼面上弹出轴线、梁及支顶安装位置控制线,然后按设计标高调整钢管支顶可调顶托的标高,将其调至预定的高度;然后在可调顶托的托板上安放48x2.7双钢管,固定后在木枋上安装梁底龙骨,龙骨采用50mm×70mm木枋。

龙骨安装完成后,安装梁底模板,并拉线找平。

考虑到梁跨度均>4m,梁底模板按跨度0.1%起拱。

主次梁交接时,先主梁起拱,后次梁起拱。

梁底模安装后,再安装侧模、压脚板及斜撑,300x700梁侧模板在中部加Φ14穿梁对拉螺栓(具体详见梁模板支顶大样图)。

(2)、楼面模板的安装:

通线调整钢管支顶可调顶托的标高,将其调至预定的高度,在可调顶托托板上架设双钢管(大龙骨),固定后架设小龙骨(50mm×70mm木枋)然后在小龙骨上安装模板,当板跨度大于或等于4m时,模板按跨度0.1%起拱。

六.1.4.模板支顶安装质量保证措施

(1)、在高支模安装前,要对高支模的各种材料需进行严格检验,尤其是钢管、扣件、可调托以及木枋等,不合格的不得使用。

钢管统一严格选用∮48×2.7以上,其质量符合GB/T700-2006《碳素结构钢》中Q235-A级钢的规定。

使用前必须经检查无严重锈蚀,无弯曲变形。

扣件材质必须符合《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2006)要求。

现场木枋要剔除已使用较多次数,枋身比较陈旧的,尽量选用截面大小符合,枋身比较结实的。

(2)、本高支模的钢管搭建在已浇注的混凝土板表面上,承载面的混凝土楼板必须达到设计强度的75%才允许进行下一个楼面梁板的钢筋安装。

(3)、模板应拼缝平整严密,拼缝位置下面必须要有次龙骨支撑并钉牢。

拼缝处内贴胶带,防止漏浆。

模板安装后应及时报验及浇筑混凝土。

(4)、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应满足以下要求:

项目

允许偏差

轴线位置

5

底模上表面标高

±5

截面内部尺寸

+4,-5

层高垂直度

8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2

表面平整度

5

(5)、支架搭设的垂直度与水平度允许偏差应满足以下要求:

项目

允许偏差(mm)

垂直度

每步架

h/1000及±2.0

支架整体

H/600及±50

水平度

一跨距内水平架两端高差

±l/600及+3.0

支架整体

±L/600及±50

注:

h—步距;H—支架高度;l—跨距;L—支架长度

六.1.5.模板拆除

(1)、高支模支架拆除必须提供混凝土的强度报告,以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检验报告为依据。

在梁板砼达到设计强度后,模板支撑体系经项目技术负责人检查验证确认不再需要,并经监理单位审批同意后,方可拆除。

(2)、拆模时间:

不承重的侧面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板而受损坏,方可拆除;承重的模板应在混凝土达到下列强度以后,始能拆除。

构件类型

构件跨度

达到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

≤2

≥50

>2,≤8

≥75

>8

≥100

≤8

≥75

>8

≥100

悬臂构件

≥100

(3)、拆除多层梁、楼板支柱时,应确认上部施工荷载不需要传递的情况下方可拆除下部支柱。

(4)、拆除前,应对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5)、支架的拆除应从一端走向另一端、自上而下逐层地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

(6)、拆除顺序:

先松开顶托,然后按照先支的后拆,先拆主承重模板后拆次承重模板的顺序拆除模板和支撑体系。

同一层的构配件和加固件应按先上后下、先外后里的顺序进行。

梁、柱模板在确保混凝土表面不受损坏时方可进行拆除。

先拆除斜撑,再拆模板连结螺栓及附件,应用撬棍轻轻撬动模板,使之与混凝土分离。

(7)、在拆除过程中,支架的自由悬臂高度不得超过两步,当必须超过两步时,应加设临时拉结。

严禁站在悬臂结构上面巧拆底模,严禁同一垂直平面上操作。

(8)、通长水平杆和剪刀撑等,必须在支架拆卸到相关的立杆时方可拆除。

(9)、拆卸连接部件时,应先将锁座上的锁板与卡钩上的锁片旋转至开启位置,不得硬拉,严禁敲击。

(10)、模板拆除应按规定逐次进行,不得采用大面积撬落的方法,严禁使用榔头等硬物击打、撬挖。

各拆除的模板、支撑、连接件等构配件严禁抛掷至地面,应用槽滑下或用绳索系下。

不得留有悬空模板。

(11)、对于有后浇带的梁、板模板应独立设置支顶体系,待后浇带混凝土强度达到100%后才进行拆模。

(12)、拆下的模板及时清理粘结物,涂刷脱模剂,并分类堆放整齐,拆下的扣配件及时集中统一管理。

六.2.混凝土浇筑

(1)、本工程采用单面支模法:

即在支底模和钢筋绑扎后,将坍落度较小的混凝土拍到模板上,在确定浇筑混凝土的流向后,由下而上对称坡面同时进行,采用人工敲打使混凝土稍密实,并用振动棒振捣,再将滑移下坠(可每隔1.5m设1道钢板横挡来防止)的混凝土刮回上面,最后用小型平板振动器振捣2~3遍。

在此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振动器的行进速度和时间,利用混凝土初凝前逐渐形成的强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