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听课手册 第26讲免疫调节.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928047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1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听课手册 第26讲免疫调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考生物听课手册 第26讲免疫调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考生物听课手册 第26讲免疫调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考生物听课手册 第26讲免疫调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考生物听课手册 第26讲免疫调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听课手册 第26讲免疫调节.docx

《高考生物听课手册 第26讲免疫调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听课手册 第26讲免疫调节.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生物听课手册 第26讲免疫调节.docx

高考生物听课手册第26讲免疫调节

听课手册第26讲 免疫调节

考试说明1.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Ⅱ)。

2.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Ⅱ)。

考点一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1.免疫系统的组成

图8-26-1

2.免疫细胞的种类、来源及功能(连线)

[助学巧记]巧记免疫细胞的三个“唯一”

图8-26-2

3.免疫系统的功能及分类

(1)防卫功能:

抵御    的攻击。

 

免疫类型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形成

    

 后天接触病原体之后获得

特点

无特异性

有    

组成

 第一道防线:

   

 第二道防线: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    

 第三道防线:

主要由        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 

(2)监控功能:

及时发现机体    的细胞。

 

(3)清除功能:

将机体衰老或变异的细胞作为    清除掉。

 

正误辨析

(1)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

(  )

(2)唾液中的杀菌物质属于第二道防线。

(  )

(3)胃黏膜可抵御致病微生物对机体的侵害,在机体特异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  )

(4)体内衰老细胞和癌细胞的清除体现了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  )

(5)血液和淋巴液中都含有T细胞和B细胞。

(  )

(6)病毒侵入机体后,能被内环境中的效应T细胞和浆细胞特异性识别。

(  )

教材深化

如图8-26-3为淋巴细胞的起源与分化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8-26-3

(1)细胞③和①分别是哪种细胞?

它们的起源相同,但种类不同,是否因为它们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不同?

 

 

(2)图中的④是何种细胞?

该细胞的来源有哪些?

 

 

命题角度1 考查免疫细胞的来源和作用分析

1.[2017·天津卷]细颗粒物(PM2.5)可影响免疫系统功能。

下表相关推论错误的是(  )

选项

对长期吸入高浓度PM2.5的研究结果

推论

A

损害呼吸道黏膜

影响非特异性免疫

B

改变T细胞数目

影响特异性免疫

C

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

影响细胞免疫

D

导致抗体水平升高

影响体液免疫

2.如图8-26-4表示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过程(其中a、b、c、d表示不同种类的细胞,①②表示有关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图8-26-4

A.只有a、b、c三类细胞能识别抗原

B.产生抗体的细胞只能由b直接分化形成

C.①②过程都需要抗原的刺激才能发生

D.c、d的功能各不相同,根本原因是DNA不同

 

易错警示 有关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的五个“并非”

(1)免疫活性物质并非都由免疫细胞产生。

如唾液腺、泪腺细胞都可产生溶菌酶。

(2)溶菌酶并非只在第二道防线中发挥作用。

如唾液、泪液中的溶菌酶属于第一道防线,体液中的溶菌酶则属于第二道防线,但溶菌酶的杀菌作用一定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3)吞噬细胞并非只参与非特异性免疫。

吞噬细胞既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又参与特异性免疫。

(4)T细胞并非只参与细胞免疫。

T细胞既参与体液免疫,又参与细胞免疫。

若T细胞缺失,细胞免疫功能全部丧失,体液免疫功能只有部分保留。

(5)浆细胞(效应T细胞)并非只来自B细胞(T细胞)。

在二次免疫中,浆细胞(效应T细胞)的来源有两个,一是由B细胞(T细胞)增殖分化而来,二是由记忆细胞增殖分化而来。

命题角度2 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比较与判断

3.[2018·福州模拟]人体感染白喉杆菌后,将启动系列免疫反应,其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

A.鼻腔黏膜分泌杀菌物质抑制白喉杆菌繁殖

B.吞噬细胞通过溶酶体将吞入的白喉杆菌消化

C.口腔中的链球菌产生过氧化氢杀死白喉杆菌

D.体液中的免疫球蛋白与白喉杆菌毒素反应,中和其毒性

考点二 特异性免疫

1.抗原与抗体

(1)抗原:

能够引起机体产生        的物质。

一般具有异物性、    等特点。

 

(2)抗体:

机体接受特定抗原刺激后,由    产生的具有免疫活性的一类    。

 

2.特异性免疫:

(1)体液免疫

①参与细胞:

    、T细胞、    、记忆细胞、      。

 

②免疫过程:

图8-26-5

③结果:

在多数情况下,浆细胞产生的    与抗原结合,形成 ,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2)细胞免疫

①参与细胞:

吞噬细胞、    、记忆细胞、 。

 

②免疫过程:

图8-26-6

③结果:

效应T细胞可以与被抗原入侵的    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释放出    ,最终被吞噬、消灭。

 

正误辨析

(1)淋巴因子不仅可以促进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还可以和抗体一样将抗原清除。

(  )

(2)抗体产生于浆细胞内,但抗体在内环境中发挥作用。

(  )

(3)B细胞和T细胞、吞噬细胞一样,既可以参与体液免疫,也可以参与细胞免疫。

(  )

(4)只有体液免疫才有二次免疫,细胞免疫不存在二次免疫。

(  )

(5)T细胞和B细胞都来自造血干细胞,其之所以能分化成不同种类的细胞,是因为在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  )

(6)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可直接转变为效应T细胞。

(  )

教材拓展

仔细观察分析图8-26-7,据示意图回答问题。

图8-26-7

(1)细胞免疫主要针对哪类抗原?

举例说明。

 

 

(2)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体现了细胞膜信息交流的哪种方式?

 

 

1.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比较与联系

比较项目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作用对象

 游离于体液中的抗原

 被抗原侵入的宿主细胞、自身癌变细胞和来自异体的移植器官

免疫细胞

 主要是B细胞

 主要是T细胞

作用方式

 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

 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裂解

关系

 ①抗原侵入机体后,首先是体液免疫发挥作用

 ②抗原一旦侵入宿主细胞内部,就必须通过细胞免疫将靶细胞裂解,再由抗体消灭,最后由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③若T细胞被破坏,则细胞免疫不存在,体液免疫也将大部分丧失

2.记忆细胞与二次免疫

(1)记忆细胞的特点:

记忆细胞寿命长,对抗原十分敏感,能“记住”入侵的抗原。

(2)二次免疫

①过程

图8-26-8

②特点:

与初次免疫相比,二次免疫反应时间更快、反应程度更强、产生的抗体浓度更高(如图8-26-9所示)。

图8-26-9

3.有关免疫调节的五个重要结论

(1)每个浆细胞只分泌一种特异性抗体。

抗体是分泌蛋白,与其合成、加工、运输有关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2)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不具有增殖、分化能力;而B细胞、T细胞和记忆细胞都能进行增殖、分化,三者受到抗原刺激后,细胞周期会缩短。

(3)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最初是由B细胞分裂、分化而来的,其核内DNA相同,但蛋白质种类不完全相同。

(4)①能识别抗原的细胞:

吞噬细胞、B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

②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

B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

吞噬细胞只能识别自己与非己成分,因而没有特异性识别能力。

③不能识别抗原的细胞:

浆细胞。

(5)识别抗原过程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

靶细胞的裂解死亡属于细胞凋亡。

命题角度1 考查抗原和抗体的分析与判断

1.[2015·全国卷Ⅱ]下列与病原体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抗体可以进入细胞消灭寄生在其中的结核杆菌

B.抗体抵抗病毒的机制与溶菌酶杀灭细菌的机制相同

C.Rous肉瘤病毒不是致癌因子,与人的细胞癌变无关

D.人感染HIV后的症状与体内该病毒浓度和T细胞数量有关

2.最新研究显示,气候变暖将提高人类患鼠疫的可能性。

这种疫病是由鼠疫杆菌(宿主为啮齿动物)引起的,鼠疫杆菌释放类毒素,使患者出现中毒性休克综合症。

科学家从病愈患者的血清中提取的抗毒素对鼠疫患者疗效显著。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上述免疫过程属于体液免疫

B.患者的浆细胞可识别类毒素

C.类毒素是一种抗原,能引起人体的免疫反应

D.血清中的抗毒素是一种抗体

 

题后归纳 辨析抗原和抗体的策略

(1)成分:

抗原并非都是蛋白质,但抗体都是蛋白质。

(2)来源:

抗原并非都是外来物质(异物性),体内衰老、癌变的细胞也是抗原;抗体是人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但也可通过免疫治疗输入。

(3)分布:

抗体除分布于血清、组织液等内环境中之外,外分泌液(如乳汁)中也有分布。

                   

命题角度2 考查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过程

3.下列关于人体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都能产生免疫活性物质

B.可同时进行

C.都有B细胞的参与

D.均需要吞噬细胞的参与

4.[2018·南京、盐城二模]图8-26-10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

请据图判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图8-26-10

A.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a、b、c、d、f

B.⑤⑥两种免疫依次表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C.HIV主要侵染细胞b,对⑤⑥均有破坏作用

D.细胞e→细胞d→③的过程发生在机体首次接触抗原时

 

方法突破 

1.“三看法”识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图8-26-11

2.以“抗体”作为切入点,快速推断参与体液免疫的细胞

“抗体”来自哪一细胞,则该细胞为浆细胞→逆推产生浆细胞的为B细胞和记忆细胞→逆推记忆细胞也来自B细胞→逆推B细胞之前可为T细胞,它可产生淋巴因子→逆推T细胞之前为吞噬细胞。

3.并非所有的抗原都要经过吞噬细胞的处理和T细胞的呈递,小部分抗原可“直接”刺激B细胞。

命题角度3 考查二次免疫的过程及曲线分析

5.[2018·江苏六市二模]美国学术期刊《免疫》报道,记忆T细胞会储存在脂肪组织中。

图8-26-12是研究人员进行的有关实验,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图8-26-12

A.记忆T细胞是由T细胞或记忆T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的

B.接受脂肪组织移植前的实验鼠B应接种相应的病原体

C.实验鼠B不患病是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共同作用的结果

D.仅图示实验还不足以证明移植脂肪组织中有记忆T细胞

6.如图8-26-13为在疫苗注射后不同时间采血所测得的抗体水平(向下的箭头表示疫苗注射时间)。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图8-26-13

A.a与d时间所注射的为不同种疫苗,甲、乙两种抗体由不同的浆细胞产生

B.甲曲线表明每个抗体分子可以多次与同种抗原结合发挥作用

C.甲、乙两曲线表明,不同种类的抗体在体内存留的时间长短有较大的差异

D.c时间段甲抗体水平突然上升,可能是受到了与a时间注射的疫苗相类似的抗原的刺激

 

易错警示

(1)只有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记忆细胞才会迅速增殖分化,从而产生大量效应细胞(同时也产生许多记忆细胞)。

(2)二次免疫不仅适用于体液免疫,也适用于“细胞免疫”。

考点三 免疫功能异常与免疫学应用

1.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1)过敏反应:

①定义:

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    刺激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

防卫功能过强。

 

②特点:

a.发作    ,反应    ,消退较快。

 

b.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

c.有明显的    倾向和    。

 

(2)自身免疫病:

由于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将    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疾病。

防卫功能过强。

 

(3)免疫缺陷病:

免疫系统出现障碍,造成免疫功能      而引起的疾病。

 

2.艾滋病

(1)病因:

HIV

    细胞

DNA

人染色体DNA上

病毒颗粒

T淋巴细胞裂解

患者几乎丧失一切免疫功能。

 

(2)艾滋病病毒遗传信息的表达式为           ,其中蛋白质的合成场所为T淋巴细胞的    。

 

(3)传播方式:

性接触传播、    、母婴传播。

 

(4)特点:

艾滋病病毒突变率高,变异类型多,原因是 

 。

 

3.免疫学应用

(1)免疫预防:

在免疫反应中疫苗相当于    ,其作用是使机体产生相应的 。

      

(2)免疫检测:

人工标记    ——检测追踪抗原在机体中的位置。

 

(3)免疫治疗:

人体在患病条件下,通过输入抗体、淋巴因子等,增强人体抵御病原体的能力。

(4)器官移植中的应用

①器官移植的成败主要取决于器官供者与受者的人类组织相容性复合体是否一致或相近。

②      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器官移植的成功率。

 

正误辨析

(1)人体第一次接触过敏原时就会发生过敏反应。

(  )

(2)过敏反应是由非特异性免疫异常引起的。

(  )

(3)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需要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

(  )

(4)由于预防接种的疫苗往往是灭活的病毒,所以不会引起疾病的发生,但可以充当抗原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

(  )

教材拓展

1.器官排斥的免疫反应属于哪种类型?

如何解决器官移植过程中的排斥问题来提高移植成功率?

 

2.人的免疫系统能成功抵御大多数病原体,但为何不能抵御艾滋病病毒?

 

3.HIV浓度升高与艾滋病患者直接死因之间有何内在关系?

 

命题角度1 考查免疫功能异常

1.[2018·江苏六市二模]常见的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由神经—肌肉接头传递功能障碍引起的疾病,患者的患病程度与体内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浓度呈正相关,临床上可用胆碱酯酶抑制剂进行治疗。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题干描述的重症肌无力属于一种自身免疫病

B.乙酰胆碱受体属于细胞膜上的一种蛋白质

C.患者体内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浆中

D.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原理是降低乙酰胆碱浓度

2.[2018·银川质检]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也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死亡率极高。

图8-26-14表示HIV感染人体后,体液中HIV浓度和人体内T细胞数量变化的过程。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图8-26-14

A.HIV破坏T细胞导致艾滋病患者患癌症的概率增大

B.T细胞被HIV侵染后其膜蛋白组成不会发生改变

C.感染初期人体免疫系统可摧毁大多数HIV

D.研究表明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

 

题后归纳 

1.快速确定三种免疫功能异常类型

图8-26-15

2.过敏反应与体液免疫的关系

(1)联系:

过敏反应是异常的体液免疫。

(2)区别

①发生时间不同:

过敏反应在机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才会发生,而体液免疫则在机体第一次接触抗原时就发生。

②抗体分布不同:

体液免疫中抗体主要分布于血清中,而过敏反应中抗体则分布在某些细胞表面。

命题角度2 考查免疫学的应用及实验探究

3.角膜移植手术是角膜病治疗的主要手段。

虽然角膜因其无血管、无淋巴管的特性,属于相对免疫赦免区,但仍不能完全避免免疫排斥这一器官移植所面对的困扰。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移植后角膜脱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B.使用免疫抑制剂可提高人体免疫系统的敏感性

C.对于接受者来说,移植的角膜中含有抗原类物质

D.角膜属于相对免疫赦免区,说明人体的免疫系统存在一定的缺陷

4.用小鼠做实验,研究一种疫苗对于预防感染的有效性。

如图8-26-16为该实验的某些步骤,有关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图8-26-16

A.a过程表示将病毒进行脱毒处理制成疫苗

B.b表示将疫苗注射给乙组小鼠

C.c表示乙组小鼠再感染该病毒

D.c和d不属于对照实验

 

题后归纳 免疫预防与免疫治疗的区别

比较项目

时间

注射的物质

目的

免疫预防

 病原体感染前的预防

 疫苗(经处理的抗原)

 激发机体自身免疫反应,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

(续表)

比较项目

时间

注射的物质

目的

免疫治疗

 病原体感染后的治疗

 抗体、淋巴因子、血清等

 直接清除病原体或其产生的毒素,使患者恢复健康

 

真题·预测

1.[2018·江苏卷]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及其相关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效应T细胞都是在胸腺中由造血干细胞分裂分化产生

B.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二次免疫应答都与记忆细胞有关

C.健康人的T细胞直接移植给肿瘤患者可提高患者的免疫力

D.大量制备一种单克隆抗体时需要大量的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

2.[2017·全国卷Ⅰ]某同学将一定量的某种动物的提取液(A)注射到实验小鼠体内,注射后若干天,未见小鼠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

将小鼠分成两组,一组注射少量的A,小鼠很快发生了呼吸困难等症状;另一组注射生理盐水,未见小鼠有异常表现。

对实验小鼠在第二次注射A后的表现,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提取液中含有胰岛素,导致小鼠血糖浓度降低

B.提取液中含有乙酰胆碱,使小鼠骨骼肌活动减弱

C.提取液中含有过敏原,引起小鼠发生了过敏反应

D.提取液中含有呼吸抑制剂,可快速作用于小鼠呼吸系统

3.[2016·全国卷Ⅰ]病毒甲通过呼吸道感染动物乙后,可引起乙的B淋巴细胞破裂、T淋巴细胞功能丧失,导致其患肿瘤病,患病动物更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

给新生的乙个体接种甲疫苗可预防该肿瘤病。

回答下列问题:

(1)感染病毒甲后,患病的乙更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的原因是      。

 

(2)新生的乙个体接种甲疫苗后,甲疫苗作为    可诱导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成    和记忆细胞,记忆细胞在机体被病毒甲感染时能够               ,从而起到预防该肿瘤病的作用。

 

(3)免疫细胞行使免疫功能时,会涉及胞吞和胞吐这两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这两种方式的共同点有               (答出两点即可)。

 

4.[2015·全国卷Ⅰ]HIV属于逆转录病毒,是艾滋病的病原体。

回答下列问题:

(1)用基因工程方法制备HIV的某蛋白(目的蛋白)时,可先提取HIV中的    ,以其作为模板,在     的作用下合成    ,获取该目的蛋白的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载体,随后导入受体细胞。

 

(2)从受体细胞中分离纯化出目的蛋白,该蛋白作为抗原注入机体后,刺激机体产生的可与此蛋白结合的相应分泌蛋白是    ,该分泌蛋白可用于检测受试者血清中的HIV,检测的原理是 。

 

(3)已知某种菌导致的肺炎在健康人群中罕见,但是在艾滋病患者中却多发。

引起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HIV主要感染和破坏了患者的部分    细胞,降低了患者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4)人的免疫系统有    癌细胞的功能。

艾滋病患者由于免疫功能缺陷,易发生恶性肿瘤。

 

1.下列关于淋巴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淋巴细胞核均具有细胞全能性

B.淋巴细胞均具有识别抗原的功能

C.淋巴液是淋巴细胞生活的唯一液体环境

D.免疫活性物质均由淋巴细胞产生

2.某些特殊蛋白可以触发全面的免疫反应,充当T细胞的“加速器”。

获得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两位免疫学家JamesP.Allison和TasukuHonjo分别发现T细胞上扮演“刹车片”角色的两种跨膜受体蛋白CTLA-4和PD-1,通过“癌症免疫疗法”来抗击癌症。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正常人体对癌细胞的杀灭体现了免疫系统的防卫和清除功能

B.受体蛋白CTLA-4和PD-1接收信号抑制人体的免疫反应

C.正常人体T细胞上也会存在“加速器”蛋白质,激发抗肿瘤的体液免疫

D.“加速器”和“刹车片”之间平衡失调会引起机体过敏反应

1.第一、二道防线人人生来就有,对多种病原体起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是后天接触病原体之后获得的,针对某一特定病原体起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

2.唾液、泪液、胃液具有一定的杀菌作用,但都不是体液,而属于黏膜的分泌物,是第一道防线。

3.吞噬细胞既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又参与特异性免疫;T细胞既参与体液免疫,又参与细胞免疫。

4.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淋巴因子作用下,开始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小部分形成记忆细胞。

5.效应T细胞可以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裂解死亡,病原体释放出来,进而与抗体结合被吞噬、消灭。

6.与初次免疫相比,二次免疫反应更快,产生抗体更多,作用更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