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会考古文复习资料自己弄的很详细.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925860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46.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会考古文复习资料自己弄的很详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语文会考古文复习资料自己弄的很详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语文会考古文复习资料自己弄的很详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语文会考古文复习资料自己弄的很详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语文会考古文复习资料自己弄的很详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会考古文复习资料自己弄的很详细.docx

《语文会考古文复习资料自己弄的很详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会考古文复习资料自己弄的很详细.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会考古文复习资料自己弄的很详细.docx

语文会考古文复习资料自己弄的很详细

《劝学》

一、文学常识

荀子及《荀子》。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时人尊称为“荀卿”。

《荀子》一书共32篇,其中26篇为荀子所著,末6篇或为其门人弟子所记。

二、重要字词

(1)通假字

輮以为轮,其曲中规(通“煣”,以火烘木,?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通“曝”晒干)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通“智”智慧)君子生非异也(通“性”,天资天赋)

(2)词类活用

1动词的使动用法: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2名词作状语: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③名词用作动词:

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b.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④形容词用作动词: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三、句式

(l)判断句

①青,取之于蓝

②冰,水为之

③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④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⑤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固定格式

无以至千里(“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

(3)定语后置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师说》

一、文学常识

韩愈与“说”这种文体。

韩愈,字退之,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与柳宗元共同倡导“古文运动”,后人称其为“韩昌黎”“韩文公”“韩吏部”,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

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

“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

二、重要字词

(1)师

  ①作名词,有两种情况:

  作“老师”讲古之学者必有师

  作"专门技艺人”讲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②作动词,有三种情况:

  作“学习、效法”讲

  吾师道也(“师道”,动宾关系)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作“从师”讲

  或师焉,或不焉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道”,偏正关系)

  作“以……为师”讲意动用法(下面专讲)

(2)之

  ①作代词,有两种情况:

  指代人或事物  择师而教之

  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

  郯子之徒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③作助词,有四种情况:

  放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   古之学者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表示宾语前置句读之不知

  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③以前学过的课文中还有三种情况:

  作代词,指代自己君将哀而生之乎

  作助词表示定语后置蚓无爪牙之利

  作动词,“到”、“往”吾欲之南海

(3)其

  课文中出现17次,用法如下:

  ①作代词,有四种情况:

  作主语: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他)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

  复指,作主语: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他们)

  作兼语

  余嘉其能行古道(他)

  作定语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们的)

  

作语气副词,有两种情况:

  表猜测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

  表疑问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难道)

(4)则

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顺承就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顺承就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顺承就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转折却

(5)而

择师而教之表顺承

犹且从师而问焉表顺承

吾从而师之表顺承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表并列

(6)于

而耻学于师向

其皆出于此乎从

于其身也对于

师不必贤于弟子比

不拘于时被

学于余向

三、句式

吾从而师之(省略句)

不拘于时(被动句)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判断句)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前)

《赤壁赋》、《始得西山宴游记》

一、文言常识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谥文忠。

曾任翰林学士,时人称苏学士,在文学几个方面都有杰出的贡献。

文集有《苏东坡集》《东坡乐府》。

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散文名作有《前赤壁赋》

、《后赤壁赋》、《石钟山记》等;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开创宋代诗歌的新风气。

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为豪放词的创始人。

赋:

一种富有文采韵节,散文与诗歌结合,可以咏物写志抒情的文体。

有古、俳、律、文赋.

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哲学家,与韩愈齐名,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厚。

河东解(今山西运城)人,世称柳河东。

官至柳州刺史,也称“柳柳州”。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对后世游记散文的发展有重大影响,《永州八记》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二、重要字词

(1)古今异义

于是饮酒乐甚

徘徊于斗牛之间

歌窈窕之章

凌万顷之茫然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攒蹙累积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

游于是乎始

(2)实词

举酒属客劝人饮酒zhǔ

属予作文以记之“嘱”嘱托,嘱咐zhǔ

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掌管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辈

愿天下人终成眷属亲属

冠盖相属于魏连续zhǔ

徘徊于斗牛之间中间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夹杂jiàn

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从小路jiàn

草屋八九间量词

以无厚入有间空隙jiàn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间或,偶尔jiàn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参与jiàn

引觞满酌,颓然就醉拿起,举起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拉开

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牵,拉

引赵使者蔺相如延请

相如引车避匿掉转

项王乃复引兵北还率领,带领

(3)虚词

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动词,像

余悲之,且曰:

“若毒之乎?

”代词,你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连词,假如,如果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形容词词尾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语气助词,吗

相与枕藉乎舟中介词,相当于“于”

(4)活用现象

歌窈窕之章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侣鱼虾而友糜鹿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正襟危坐

不知东方之既白

入深林,穷回溪

日与其徒上高山

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

攀援而登,箕踞而遨

(5)句式

固一世之雄也

而今安在哉?

(宾前)

何为其然也?

(宾前)

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判断句)

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状后)

客有吹洞萧者(定后)

<六国论>

一、文学常识

苏洵,字明允,北宋时眉州眉山(现在的四川眉山县)人。

当时任翰林学士的欧阳修,把苏洵的廿二篇文章,其中《机策》二篇、《权书》十篇、《衡论》十篇,推荐给朝廷。

宰相韩琦也推荐他作官,一时名扬京师。

后来苏洵把文章汇编成集就叫做《嘉祐集》。

苏洵在中国文学史上与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合称“唐宋八大家”。

苏洵与其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

这篇文章借古讽今,向北宋统治者敲起警钟,指出对敌人不用武力抵抗而只是一味屈膝求和,结果必然招致灭亡。

二、重要字词

(1)通假字

1.暴霜露(“暴”通“曝”,冒着)2.暴秦之欲无厌(“厌”通“餍”,满足)

(2)词类活用

1.日割月削

(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一月月地)

2.以地事秦

(名词作动词,侍奉)

3.义不赂秦

(名词用作动词,坚守大义)

4.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名词用作动词,礼遇)

5.不能独完

(形容词用作动词,保全)

6.李牧连却之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击退)

(3)古今异义

①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古义,它的实际数目;

②思厥先祖父:

古义,泛指祖辈、父辈;

③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义,至,动词“到”;“于”介词“到”;表示由于上文说的情况,引出下文的结果,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以致”“以致于”。

④后秦击赵者再:

古义:

两次;

⑤而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

古义,智谋、国力;

⑥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古义,旧事、前例;

(4)一词多义

亡   丢掉  诸侯之所亡

灭亡  燕虽小国而后亡

惜  吝惜  子孙视之不甚惜

惋惜  惜其用武之终也

犹  如同  犹抱薪救火

仍然  良将犹在

终  终于  终继五国迁灭

终结惜其用武之不终也

始  起初  始有远略

才   始速祸焉

(5)句式

①判断句:

A.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B.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C.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D.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E.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②介词结构后置句(状语后置)

A.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B.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

③被动句

A.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B.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C.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④定语后置句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指南录后序》

一、文言常识

1、文天祥,初名云孙,字天祥,改字宋瑞,又字履善,号文山,吉水人。

2、《指南录》,是宋文天祥的诗集。

“指南”,比喻象磁针那样永远指向南方,绝不改变,借以表达作者冒死南归、心指南宋的爱国之情。

3、全文的中心思想是:

作者通过自身的艰险经历表达了以身许国的决心和奔走报国的意志,抒发了自己在九死一生的情况下的爱国情怀。

4.序、跋:

序也作“叙”或称“引”,有如今日的“引言”“前言”,是说明书籍著作或出版意旨,编作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

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

“序”一般写在书籍或文章前面,列于书后的称为“跋”或“后序”。

二、重要字词

(1)一词多义

得间奔真州机会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参与

道芷阳间行抄小路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夹杂

进退不由,殆例送死接近于

以父母之遗体行殆危险

会使辙交驰适逢

会当凌绝顶应该

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顾念

左顾右盼看

天高地迥,号呼靡及无、没有

望其旗靡倒下

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后退

如扬州,过瓜洲扬子桥到……去

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像

其如土石何把……怎么样

杀人如不能举唯恐

固不如也比得上

1、微服私访隐藏不显露

2、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偷偷地

3、其文约,其辞微微妙深奥

4、细草微风岸微小

5、高祖起于细微地位低下

6、周室微而礼乐废衰微

7、微闻有鼠作作索索轻微

8、微斯人,吾谁与归?

如果没有

1、百战不殆危险

2、思而不学则殆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3、殆例送死接近几乎

4、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

大概恐怕

使

会使辙交驰:

使者。

名词。

奉使往来:

使命。

名词。

竟使遇哨:

假使。

连词。

使北营:

出使。

动词。

(2)偏义复词

不复顾利害(偏指“害”危害)

死生,昼夜事也(偏指死)

(3)虚词

 ①归而求救国之策(连词,表示承接)

②死而死矣(连词,表示承接)

③而不在使者之目(连词,表示转折)

④而幸生也何所为(连词,转折)

① 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介词,用)

② 以资政殿学士行(介词,凭……的身份)

③ 将以有为也(介词,凭借)

④ 然而隐忍以行(连词,表示修饰?

⑤ 挟匕首以备不测(连词,表示目的,来,用来)

⑥ 几以捕系死(连词,因为)

(4)古今异义

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古:

出使一次。

今:

一群人)

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古:

没有依托。

今:

单调,没有价值。

以至于永嘉(古:

到达。

今:

表示退一步的副词。

初至北营,抗辞慷慨(古:

十分激烈。

今:

大方。

为巡船所物色(古:

搜寻。

今:

寻找需要的人才或东西。

几彷徨死(古:

走投无路。

今:

犹豫不定,不知往哪里去好。

(5)通假字

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

(缙通搢,插)

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

(具通俱,都、全)

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陵通凌,欺侮)

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

(见通现,出现)

主辱,臣死有余僇

(僇通戮,罪)

(6)词类活用

A.名词作状语

北虽貌敬(貌:

表面上)

予分当引决(分:

按道理)

草行露宿(草:

在荒野里。

露:

在露天。

日与北骑相出没(日:

每天)

B.形容词作动词

北亦未敢遽轻吾国(轻:

轻视)

C.名词作动词

则直前诟虏帅失信(前:

走上前)

道海安、如皋(道:

取道)

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写序文)

名曰《指南录》(命名)

(7)句式

介宾短语后置(状语后置)

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

避哨(于)竹林中/出入(于)乱尸中

请罪于先人之墓

将请罪于君/请罪于母

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

介词短语后置

1、介词结构“于……”常放在谓语动词后作补语,这类补语按现代汉语习惯是放在谓语动词前作状语翻译是就把它作了状语。

  例:

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公与之乘,占于长勺

2、介词结构“以……”多置于动词前作状语

  例:

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被动句式

予羁縻不得还

真州逐之城门外

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初,奉使往来,无留北者

定语后置

骑数千过其门

《五人墓碑记》

一、文学常识

张溥(1602-16410),字天如,号西铭,明末太仓人,文学家。

张溥的书斋起名为“七录斋”。

张溥组织应社,组织复社,讥评时政,声势很盛。

在文学上,他写过不少抨击时政的文章,内容充实,风格质朴,《五人墓碑记》是其中的代表。

有《七录斋集》行世。

碑记,又称碑志,记述死者生前的事迹,评价、歌颂其功德,刻在墓碑上。

写作特色:

⒈夹叙夹议,叙议结合

⒉巧妙使用对比:

①把“死而湮没不足道”的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与“激于义而死”的五人对比,突出五人之死不同寻常,光明显耀;②把“激昂大义,蹈死不顾”的五人与“易其志”的缙绅对比,突出五人为正义而死的品格;③把“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后的“辱人贱行”与“有重于社稷”的五人的死对比,突出五人品行的高洁和死的意义的重大;④把假设的“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与现在的“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对比,突出五人荣于身后的伟大。

二、重要字词

(1)古今异义

1、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行:

品行,名词;为,成为,动词。

2、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私人:

党羽,私党,亲信

3、颜色不少变

颜色:

面貌、容貌、脸色。

4、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

首领:

头颅,脑袋

5、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非常:

不同寻常

6、视五人之死

视:

比较。

今无此义。

(2)通假字

1、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夫十有一月之中

“有”通“又”  “止”通“只”

2、敛赀财以送其行

“赀”同“资”,资财,钱财

3、亦曷故哉

“曷”通“何”,什么

(3)词类活用

1、人皆得以隶养之

隶,名词作状语,当作奴隶那样

2、去今墓而葬之

墓:

名词用作动词,修墓。

3、其疾病而死

疾病:

名词用作动词,生病。

4、为之声义

声:

名词用作动词,伸张

5、缇骑按剑而前

前:

名词作动词,走上前。

6、是时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抚:

用作动词,出任巡抚。

7、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

记:

名词用作动词,作记

8、不能容于远近

远近:

形容词用于名词,远近的人;远近的百姓。

9、抶而仆之

仆:

动词使动用法,使……倒下

10、安能屈豪杰之流

屈:

动词使动用法,使……屈身

11尽其天年。

尽:

副词用作动词,享尽。

(4)一词多义

.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正义,名词

.为之声义/忠义暴于朝廷

合宜的道德,行为或道理,正义,名词

.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

从……看来,介词

.为之声义/谁为哀者

替,给,介词。

1.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品行,名词。

2.敛赀财以送其行

走,动词

3.其辱人贱行

行为,名词。

1.轻重固何如哉

本来,引申为“究竟”“到底”,副词。

2.斯固百世之遇也。

实在,真是,副词

1、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结构助词,的

2、即除废阉之址以葬之

前一个“之”是结构助词;后一个“之”是代词,指五人

3、佯狂不知所之者

动词,到……去

4、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夫五人之死/五人之

当刑/吾郡之发愤一击/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5)句式

判断句

1、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2、斯固百世之遇也。

3、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4、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5、故今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6、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被动句

1、激于义而死焉者也被正义所激发

2、不能容于远近被远近人的收留

3、予犹记周公之被逮以“被”表被动

4、激昂大义被大义所激励

宾语前置

1、谁为哀者

2、钩党之捕遍于天下“之”字提宾

介词结构后置句(状语后置)

1、 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

2、 且立石于其墓之门

3、 忠义暴于朝廷

4、 荣于身后

5、 不能容于远近

6、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

7、 忠丞匿于溷藩以免

8、 令五人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

9、 匹夫之有重于社稷

省略句

1断头置/城上(于)

2 投缳/道路(于)

3激昂/大义(于)

4 扼腕/墓道 (于)

《廉颇蔺相如列传》

一、文言常识

蔺相如:

机智勇敢、不畏强敌、能言善辩、顾全大局、不计私怨热爱祖国;

(苏轼:

“大勇若怯,大智若愚”)

廉颇:

目光长远、忠君爱国、勇于改过

二、重要字词

(1)古今异义

1.相如因持璧却立

古:

退

2.窃计欲亡走燕

古:

逃亡

3.相如奉璧奏秦王

古:

呈献

4.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古:

给……看

5.请指示王

古:

指出给……看

6.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

古:

7.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古:

尊重,敬畏

8.拜为上卿

古:

授予官职

9.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古:

从这里到那里

10.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古:

盟约

11.于是相如前进缻

古:

上前进献

12.左右或欲引相如去

古:

离开

13.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古:

指近亲及姻亲

14.不如因而厚遇之

古:

由此,趁此

15.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

古:

道歉

16.位在廉颇之右

古:

17.宣言曰:

“我见相如,必辱之”

古:

扬言

18.明年,复攻赵

古:

第二年

19.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古:

难道

20.顾吾念之

古:

21.王必无人

古:

如果

(2)通假字

拜送书于庭廷

召有司案图按

设九宾于廷傧

请奏盆缻秦王缶

臣愿奉璧往使捧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熟

……易寡人之璧,可予不否

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穆

(3)一词多义

拜为上卿担当,动词

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是,动词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成为,动词

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做,引申为“演奏”

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做,引申为“立下”

使

使人遗赵王书派、派遣

求人可使报秦者出使

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使臣,使者

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让

引赵使者蔺相如延请,引见

相如引车避匿掉转

左右或欲引相如去拉

计未定计策

臣从其计主意

窃计欲亡走燕打算

廉颇、蔺相如计曰商量,商议

臣从其计听从

指从此以往十五都由、自,介词

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跟从,跟随

宁许以负秦曲使……承担

决负约不偿城违背

秦贪,负其强倚仗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背着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辜负、对不起

乃前曰于是

今君乃亡赵走燕竟、却

请奏瑟演奏

相如奉璧奏秦王呈献

归璧于赵到

而君幸于赵王被

以勇气闻于诸侯在

故燕王欲结于君和,跟,同

故臣复取璧所以

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原因

望见廉颇看见

于是王召见接见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被

拜为上卿表示高级

与燕王会境上上面

怒发上冲冠往上

臣乃敢上璧进献

使人遗赵王书书信

拜送书于庭国书

秦御史前书曰写

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奏本

无从致书以观书籍

善画者多工书而能诗书法

相如因持璧却立站立

则请立太子为王拥立

内立法度制定、建立

赵立奉璧来立刻

赵立奉璧来立即

相如因持璧却立站立

相如因持璧却立于是

不如因而厚遇之由此、趁此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通过

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因为

以绝秦望用来

以勇气闻于诸侯凭着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用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同“而”

幸  

而君幸于赵王(宠幸)              

大王亦幸赦臣(对方行为是自己的幸运幸而)

则幸得脱矣(侥幸)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宠幸)

如姬最幸,出入王卧内(受宠幸)    

今事有急,幸来告良(幸亏)

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希望)

乃  

今君乃亡赵走燕(却)  

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这才)

臣乃敢上璧(才)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你的)

嬴乃夷门抱关者也(是)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竟然)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就,于是/仅,只)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你的)     

公子乃自骄而功之,窃为公子不取也(竟然)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也(是)    

(4)词类活用

名词作状语

奉璧西入秦向西

间至赵矣从小路

卒廷见相如在朝廷上

而相如廷叱之在朝廷上

怒发上冲冠向上

名词作动词

乃前曰上前

于是相如前进缻上前

臣乃敢上璧献上

舍相如广成传舍安置住宿

衣褐,怀其璧穿/怀里藏着

赵王鼓瑟弹

秦御史前书曰上前

左右欲刃相如用刀杀

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祝寿

形容词作动词

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坚守、恪守

大王必欲急臣逼迫

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擅长,善于

形容词意动用法

且庸人尚羞之以……为羞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以……为先/为后

使动用法

臣舍人相如止臣曰使……止;阻止

宁许以负秦曲使……承担

归璧于赵使……归

臣请完璧归赵使……完整

以绝秦望使……断绝

辱其群臣使……受辱

秦王恐其破璧使……破

(5)句式

判断句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状后句

拜送书于廷

设九宾礼于廷

以勇气闻于诸侯

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