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四校南师附中天一中学海门中学淮阴中学届高三下学期期初调研检测生物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923485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1.0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四校南师附中天一中学海门中学淮阴中学届高三下学期期初调研检测生物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江苏省四校南师附中天一中学海门中学淮阴中学届高三下学期期初调研检测生物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江苏省四校南师附中天一中学海门中学淮阴中学届高三下学期期初调研检测生物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江苏省四校南师附中天一中学海门中学淮阴中学届高三下学期期初调研检测生物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江苏省四校南师附中天一中学海门中学淮阴中学届高三下学期期初调研检测生物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四校南师附中天一中学海门中学淮阴中学届高三下学期期初调研检测生物试题.docx

《江苏省四校南师附中天一中学海门中学淮阴中学届高三下学期期初调研检测生物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四校南师附中天一中学海门中学淮阴中学届高三下学期期初调研检测生物试题.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四校南师附中天一中学海门中学淮阴中学届高三下学期期初调研检测生物试题.docx

江苏省四校南师附中天一中学海门中学淮阴中学届高三下学期期初调研检测生物试题

2019年期初生物调研测试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须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并将其贴在指定位置,然后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将自己所在的县(市、区)、学校以及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的指定位置,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的“考生号”处填涂考生号。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草稿纸或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画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下列有关生物体内组成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脂肪、糖原和淀粉都是储能物质

B.胰岛素与血红蛋白的组成元素不完全相同

C.无机盐与神经元产生兴奋有关,与传导兴奋无关

D.水既是细胞代谢所需的原料,也是细胞代谢的产物

【答案】C

【解析】

脂肪是良好的储能物质,动植物细胞中均有,糖原是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淀粉是植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A正确。

胰岛素与血红蛋白均属于蛋白质,均含有C、H、O、N,但血红蛋白中含有Fe元素,而胰岛素中没有,因此两者的组成元素不完全相同,B正确。

无机盐如Na+和K+,与神经元接受刺激产生兴奋有关,与传导兴奋也有关,C错误。

水既是细胞代谢所需的原料,同时也是细胞代谢的产物,例如水是有氧呼吸的原料,也是有氧呼吸的产物,D正确。

【点睛】学生对糖类与脂质的作用理解不清

1.细胞中糖类的种类、分布和作用

种类

分子式

分布

生理作用

单糖

五碳糖

核糖

C5H10O5

动植物细胞

构成核酸的重要物质

脱氧核糖

C5H10O4

六碳糖

葡萄糖

C6H12O6

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

二糖

蔗糖

C12H22O11

植物细胞

水解产物中

都有葡萄糖

麦芽糖

乳糖

C12H22O11

动物细胞

多糖

淀粉

(C6H10O5)n

植物细胞

植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

纤维素

细胞壁的组成成分之一

糖原

动物细胞

动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

2.脂质的种类和功能

2.如图是两种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与甲细胞相比,乙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有⑧⑨⑩

B.甲细胞中参与抗体合成和分泌的具膜细胞器有②③⑤⑦

C.乙细胞所构成的组织可作为鉴定还原糖的理想材料

D.甲、乙细胞中的⑦各具有不同的功能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

甲图含有⑥中心体,没有细胞壁,为动物细胞,乙图有⑩细胞壁、⑧叶绿体、⑨大液泡,为植物光合细胞,甲图中①为细胞膜、②为核糖体、③为内质网、④为细胞核、⑤为线粒体、⑥为中心体、⑦为高尔基体。

乙图中②为核糖体、③为内质网、④为细胞核、⑤为线粒体、⑦为高尔基体、⑧为叶绿体、⑨为大液泡、⑩为细胞壁。

【详解】与甲细胞相比,乙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有⑧叶绿体、⑨大液泡,⑩为细胞壁,不是细胞器,A错误;甲细胞中参与抗体合成和分泌的具膜细胞器有③内质网、⑤线粒体、⑦高尔基体,②为核糖体,没有膜结构,B错误;乙细胞含有叶绿体,使细胞显示绿色,会影响物质鉴定中显色反应的观察,故乙细胞所构成的组织不可作为鉴定还原糖的理想材料,C错误;⑦为高尔基体,植物细胞中与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壁的形成有关,动物细胞中与细胞的分泌物的分泌有关,D正确。

故选D。

【点睛】识记各种细胞结构的形态和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3.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a和b为物质的两种运输方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a可表示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B.b可表示肌细胞从组织液中吸收O2

C.细胞膜上与细胞识别有关的物质是①

D.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③有关,与②无关

【答案】C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

①糖蛋白,②蛋白质,③磷脂双分子层;其中①只分布在细胞膜外表面,所以Ⅱ代表细胞内,Ⅰ代表细胞外;图中a是主动运输,特点是从低浓度运输到高浓度,需要载体和能量;b过程属于自由扩散,特点是从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不需要载体和能量。

【详解】图中a是主动运输,不可表示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红细胞吸收葡萄糖是协助扩散,A错误;b过程属于自由扩散出细胞,特点是从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不需要载体和能量,而肌细胞从组织液中吸收氧气是自由扩散进细胞,B错误;细胞膜上有识别作用的是①糖蛋白,C正确;细胞膜的功能特点是选择透过性,即水分子等自由通过,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与②和③都有关,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以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图为载体,考查细胞膜的成分和物质的跨膜运输等相关内容,属识记和理解内容,难度不大,应理解加记忆并举,学生作答一般不会出现太多错误。

4.如图为用同一种酶进行的不同实验结果,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1曲线可以证明酶具有高效性

B.实验结果表明,该酶活性在30℃左右、pH为7时比较高

C.pH=2与温度为20℃条件下酶活性减弱的原因相同

D.本实验研究的酶是淀粉酶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题文描述和图示分析可知:

该题考查学生对酶的特性、影响酶活性的因素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获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详解】图1曲线研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而酶的高效性是指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的催化效率更高,A错误;图1中30℃、图2中pH为7时反应速率最快,表明该酶活性的最适温度是30℃左右、最适pH是7,B正确;过酸会导致酶的空间结构破坏而失活,低温时能抑制酶的活性,但不失活,C错误;图3中麦芽糖在酶的作用下水解,判断本实验研究的酶是麦芽糖酶,D错误。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在于:

明确各曲线图横、纵坐标的含义以及曲线的变化趋势、起点、转折点、终点等点的含义,对比分析同一曲线图中导致不同曲线出现变化的原因,再运用所学的相关知识加以分析,合理地解释特定情境下的曲线含义,在解题的过程中就可以有效处理,得到答案。

5.图表示人体内的氢随化合物在生物体内代谢转移的过程,其中N表示葡萄糖,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①②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中

B.②③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

C.①④过程发生在线粒体中

D.③④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

【答案】D

【解析】

【分析】

题图表示人体内的氢随化合物在生物体内代谢转移的过程,且N表示葡萄糖,葡萄糖经过③过程生成M,M经过④过程生成乳酸,因此M为丙酮酸,③过程为细胞呼吸第一阶段,④过程为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

丙酮酸经过②过程生成水等,故②过程为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

氨基酸经过①过程生成蛋白质,因此①过程表示脱水缩合。

【详解】由分析可知,①过程表示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发生在核糖体中。

②过程为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中。

③过程为细胞呼吸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

④过程为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

综上所述,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点睛】理解有氧呼吸和厌氧呼吸的具体过程,根据题图中的物质变化,识别各序号的生理过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6.下列关于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衰老细胞呼吸速率减慢,核体积减小,染色质染色加深

B.恶性肿瘤细胞有无限增殖的特性,其细胞表面糖蛋白多

C.人的造血干细胞是全能干细胞,可以分化为多种细胞

D.体外培养时,儿童的成纤维细胞传代次数多于成人的成纤维细胞

【答案】D

【解析】

【分析】

1、衰老细胞的特征:

(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

(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2、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也叫细胞的程序性死亡,在成熟的生物体中,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也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3、细胞分化是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详解】衰老细胞呼吸速率减慢,细胞核体积增大,细胞体积变小,染色质染色加深,A错误;恶性肿瘤细胞有无限增殖的特性,其细胞表面糖蛋白减少,B错误;人的造血干细胞是多能干细胞,不是全能干细胞,C错误;儿童成纤维细胞分化程度低,成人的成纤维细胞分化程度高,体外培养时前者传代次数多,D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分化的实质;明确细胞衰老和凋亡是正常的,且贯穿了整个生命历程;掌握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

7.下图是同一种生物体内有关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DNA分子的复制和基因的表达只发生在图⑤所表示的时期进行的

B.基因重组的发生与图②有关,而与图③无直接关系

C.若图②、③均已发生基因突变,该生物体的性状有可能不变

D.在雄性动物的睾丸中能同时观察到上图5个分裂时期的细胞

【答案】A

【解析】

【分析】

图示分析:

图像①和③分别为有丝分裂后期和中期;②和④分别是减Ⅰ后期和减Ⅱ后期;⑤为分裂间期。

【详解】基因的复制、表达等主要是在间期进行,分裂期染色体高度螺旋化,是不利于基因表达的;但是细胞质中的DNA可以在细胞分裂分各个时期表达,故DNA分子的复制和基因的表达主要发生在图⑤所表示的时期,A错误;图像③分别为有丝分裂中期,有丝分裂过程中一般不发生基因重组,②是减Ⅰ后期发生基因重组,B正确;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发生基因突变,生物个体的性状可能不变,故图②、③均已发生基因突变,该生物体的性状有可能不变,C正确;生殖器官中的原始生殖细胞既可进行有丝分裂也可进行减数分裂,雄性个体内同时具备上述5种细胞分裂像的器官是睾丸,D正确;故选A。

【点睛】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准确判断图中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的时期,再对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8.某种植物的花色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红花基因对白花基因为显性。

现将该植物群体中的白花植株与红花植株杂交,子一代中红花植株和白花植株的比值为5∶1,如果将亲本红花植株自交,F1中红花植株和白花植株的比值为()

A.3∶1B.5∶1C.5∶3D.11∶1

【答案】D

【解析】

植物的花色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将该植物群体中的白花植株(aa)与红花植株(A_)杂交,子一代中红花植株和白花植株的比值为5:

1,说明该植物群体中的红花植株为AA和Aa,比例为2:

1.因此,将亲本红花植株自交,F1中白花植株的概率为1/3×1/4=1/12,红花植株和白花植株的比值为11:

1,故选D。

【考点定位】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9.下列有关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将R型活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死亡,从小鼠体内只能分离出S型活菌

B.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能证明加热杀死的S型菌中存在“转化因子”,并能将无毒的R型活菌转化为有毒的S型活菌

C.在R型活菌的培养基中分别加入S型菌的蛋白质、多糖,培养一段时间后,培养基中都会出现S型活菌的菌落

D.艾弗里将DNA和蛋白质等分开,单独观察它们的作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答案】BD

【解析】

【分析】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详解】将R型活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死亡,从小鼠体内能分离出R型活菌和S型活菌,A错误;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证明了加热杀死的S型菌中存在“转化因子”,能将无毒的R型活菌转化为有毒的S型活菌,B正确;S型细菌的蛋白质和多糖都不是转化因子,因此在R型活菌的培养基中分别加入S型菌的蛋白质、多糖,培养一段时间后,培养基中都不会出现S型活菌的菌落,C错误;艾弗里将DNA和蛋白质等物质分开,单独观察它们的作用,得出了DNA才是使R型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D正确;故选BD。

【点睛】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要求考生识记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的过程、现象及实验结论,能根据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的答案,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10.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和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和自然选择均可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B.群落演替过程中生物多样性增加,生物不发生进化

C.共生关系的两种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可形成适应对方的特征

D.各种中药材的药用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生物进化过程实际上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共同进化的过程,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

生物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进化而来的,是按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的进化顺序。

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

基因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生物进化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础,生物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必然结果。

【详解】基因突变不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只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A错误;群落演替过程中,生物周围的环境在不断发生改变,对生物不断进行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故生物也在不断进化,B错误;共生关系的两种生物在进化过程中,相互选择适应,故可形成适应对方的特征,C正确;各种中药材的药用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此题容易混淆,特别是变异是不定向的含义,环境不能决定变异的方向,基本知识必须扎实,易混知识必须区分清楚。

11.下图中a、b、c为相应部位的细胞外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中的成分有水、葡萄糖、血红蛋白和激素等

B.三种细胞外液中,a中蛋白质含量较多,渗透压最高

C.健康人体中三种细胞外液成分的种类和含量保持稳定不变

D.a、b、c中HC03-的浓度对维持内环境酸碱度具有重要作用

【答案】D

【解析】

a为血浆,b为组织液,c为淋巴。

血浆中的成分有水、葡萄糖、血浆蛋白和激素等,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A错误;三种细胞外液的渗透压相当,其中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较多,B错误;健康人体中三种细胞外液成分的种类和含量保持动态平衡,而不是稳定不变,C错误;a、b、c中HC03-的浓度对维持内环境酸碱度具有重要作用,D正确。

12.某含有1000个碱基对的环状DNA分子,其中含腺嘌呤300个。

该DNA分子复制时,首先1链被断开形成3’、5’端口,接着5’剪切端与2链发生分离,随后DNA分子以2链为模板,通过滚动从1链的3’端开始延伸子链,同时还会以分离出来的5’端单链为模板合成另一条子链,其过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DNA分子中每个脱氧核糖都与两个磷酸基团相连,每个磷酸基团都与一个脱氧核糖相连

B.外链充当了1链延伸时的引物,需要DNA聚合酶、解旋酶的催化作用

C.该DNA复制时,子链都是由5’→3’方向延伸的

D.若该DNA连续复制3次,则第三次复制需要鸟嘌呤2800个

【答案】A

【解析】

【分析】

DNA复制时间: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间期;

DNA复制条件:

模板(DNA的双链)、能量(ATP水解提供)、酶(解旋酶和连结酶等)、原料(游离的脱氧核苷酸);

DNA复制过程:

边解旋边复制;

DNA复制特点:

半保留复制;

DNA复制结果:

一条DNA复制出两条DNA;

DNA复制意义:

通过复制,使亲代的遗传信息传递给子代,使前后代保持一定的连续性。

【详解】由于该DNA分子为环状DNA分子,所以每个脱氧核糖都有两个磷酸基团与之相连,每个磷酸基团都与两个脱氧核糖相连,A错误;外链充当了1链延伸时的引物,进行DNA分子合成时,需要DNA聚合酶的催化作用,B正确;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

复制过程中子链都是由5’→3’方向延伸的,C正确;由于1000个碱基对的环状DNA分子中含腺嘌呤300个,所以含鸟嘌呤700个,若该DNA连续复制3次,则第三次共需要鸟嘌呤700×4=2800个,D正确;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DNA分子复制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知识点,能够在试题所给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

13.决定玉米籽粒有色(C)和无色(c)、淀粉质(Wx)和蜡质(wx)的基因位于9号染色体上,结构异常的9号染色体一端有染色体结节,另一端有来自8号染色体的片段。

下列有关玉米染色体特殊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异常9号染色体的产生称为基因重组

B.异常的9号染色体的产生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都可能发生

C.图2中的母本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这两对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不能发生联会

D.图2中的亲本杂交,F1出现了无色蜡质个体,说明亲代母本在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了交叉互换

【答案】B

【解析】

【分析】

1、一条染色体的一部分片段转移到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被称为染色体变异,并且这是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

2、图2中的母本染色体上含有两对等位基因,只在两端稍微有所区别,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这两对等位基因会发生配对,所以这两对等位基因所在的染色体能发生联会。

3、正常情况下,图2表示的杂交类型,由于母本有结构异常片段的存在,只能产生Wxc的配子,后代不会出现表现型为无色蜡质个体,但是如果出现的话,说明母本产生了wxc的配子,要产生这种配子,需要经过染色体的交叉互换,产生wxc的配子。

【详解】9号染色体一端有来自8号染色体的片段,属染色体结构变异,A错误;异常的9号染色体的产生属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结构变异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都可能发生,B正确;图2中的母本的2条9号染色体有相同的片段可联会,故图2中的母本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这两对基因所在的染色体部分可发生联会,C错误;F1出现了无色蜡质个体,说明双亲都能产生Cwx的配子,说明母本在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了交叉互换,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染色体结构变异等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和对图形的分析能力。

14.哥本哈根大学研究人员表明,通过剖腹产的小鼠幼崽只拥有较低数量的用于增强免疫系统的细胞类型,此细胞类型在防止反应性免疫细胞对来自机体本身、饮食分子和无害肠道细菌的响应中起重要作用。

下列有关免疫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免疫活性物质可以由淋巴细胞产生也可以由吞噬细胞产生

B.吞噬细胞、记忆细胞起作用时均具有特异性

C.无害肠道菌与人体之间的关系为互利共生

D.自然分娩婴儿可能比剖腹产婴儿出生时遇到更多的抗原刺激

【答案】B

【解析】

【分析】

1、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器官:

脾脏、胸腺、骨髓、扁桃体等;免疫细胞:

吞噬细胞、淋巴细胞(T、B);免疫活性物质:

抗体、细胞因子和补体。

2、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

【详解】免疫活性物质淋巴因子可以由淋巴细胞产生,吞噬细胞可以产生溶菌酶,A正确;吞噬细胞起作用时不具有特异性,B错误;无害肠道菌与人体之间的关系为互利共生,C正确;题干信息表明通过剖腹产的小鼠幼崽只拥有较低数量的用于增强免疫系统的细胞类型,故由此推断自然分娩婴儿可能比剖腹产婴儿出生时遇到更多的抗原刺激,D正确;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人体免疫系统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难度不大。

15.图为某生态系统中流经第二营养级的能量示意图,其中a表示该营养级食物的摄入量,f表示流向第三营养级的能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b表示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B.图中e表示生物体内储存的有机物中的能量

C.图中d蕴含的能量均未被第二营养级同化

D.畜牧业中,圈养与放养相比,可提高图中c/b的比值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

图示表示能量流经某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其中a表示该营养级摄入的能量;b表示该营养级同化的能量;c表示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d表示分解者利用的能量;e表示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的能量;f表示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

【详解】b表示该营养级同化的能量;c表示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A错误;e表示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的能量,B错误;d表示分解者利用的能量,有一部分能量未被该营养级生物同化,C错误;图中a表示该营养级摄入的能量,c表示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所以c/a的比值越高,牲畜的产量越高,故畜牧业中,圈养与放养相比,可提高图中c/b的比值,D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结合能量流经某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考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过程,掌握某一营养级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过程,能准确判断图中各字母的含义,再准确判断各选项。

16.细胞工程中,选择合适的生物材料是成功的关键。

下列选择不合理的是()

A.选择高度分化的动物体细胞进行培养有利于获得大量细胞

B.选择胚胎细胞作为核供体进行核移植可提高克隆动物的成功率

C.选择一定大小的植物茎尖进行组织培养可获得脱毒苗

D.选择植物的愈伤组织进行诱变处理可获得优质的突变体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高度分化的细胞分裂能力弱,应选用胚胎细胞或幼龄动物细胞进行培养,A错误;胚胎细胞分化程度低,恢复其全能性更容易,B正确;植物茎尖的病毒极少甚至无病毒,由其培养成的植株可不带病毒,C正确;植物组织培养的愈伤组织细胞一直处于不断的分生状态,易受到环境影响而发生基因突变,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细胞工程技术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

17.胚胎工程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不包括

A.在小鼠腹腔中培养杂交瘤细胞生产单克隆抗体

B.进行胚胎移植可以充分发挥雌性优良个体的繁殖潜能

C.采用机械方法将早期胚胎分割可产生同卵双胎

D.移植胚胎干细胞可使退化的组织修复并恢复正常功能

【答案】A

【解析】

【分析】

胚胎工程包括胚胎干细胞培养、优良家畜的繁育、胚胎分割移植、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培养等。

【详解】在小鼠腹腔中培养杂交瘤细胞生产单克隆抗体属于动物细胞融合工程中单克隆抗体,不属于胚胎工程技术,A符合题意;进行胚胎移植充分发挥雌性优良个体的繁殖潜能,属于胚胎工程技术,B不符合题意;采用机械方法将早期胚胎分割产生同卵双胎,属于胚胎工程技术,C不符合题意;移植胚胎干细胞使退化的组织修复并恢复正常功能,属于胚胎工程技术,D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能力,胚胎干细胞克隆出的组织或器官,使得血细胞、脑细胞、骨骼和内脏器官都可以更换,这将给白皿病、心脏病和癌在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治疗性克隆和克隆人是有严格区别的,若把胚胎干细胞形成的胚胎移植至人的子宫内继续发育,那就是克隆人。

中国政府对生殖性克隆人研究所持态度的“四不原则”是:

不赞成、不允许、不支持、不接受任何生殖性克隆人的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