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培养方案清华大学自动化系.docx
《博士生培养方案清华大学自动化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博士生培养方案清华大学自动化系.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博士生培养方案清华大学自动化系
自动化系
攻读工学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基本要求
(适用于2009级博士生)
一、适用学科
控制科学与工程(ControlScienceandEngineering),一级学科,工学门类,学科代码:
081100
本方案适用于以下二级学科: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系统工程
企业信息化系统与工程导航、制导与控制
二、培养目标
培养攻读“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博士学位研究生应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要求他们做到:
1、进一步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诚信公正,有社会责任感。
2、掌握“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领域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独立从事学术研究工作的能力;在所在学科领域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3、具有健康的体格。
三、培养方式
1、博士生的培养方式以科学研究工作为主,重点培养博士生独立从事学术研究工作的能力,并使博士生通过完成一定学分的课程学习,包括跨学科课程的学习,系统掌握所在学科领域的理论和方法,拓宽知识面,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博士生的培养工作由导师负责,并实行导师个别指导或导师负责与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指导方式,一般不设副导师。
如论文工作特殊需要,经审批同意后,导师可以聘任一名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的专家担任其博士生的学位论文副指导教师。
对从事交叉学科研究的博士生,应成立有相关学科导师参加的指导小组,必要时可聘请相关学科的博士生导师作为联合指导教师。
3、副导师、联合指导教师经系主管负责人审查批准后,报校学位办公室备案。
四、知识结构及课程学习的基本要求
1、知识结构的基本要求
A、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做到灵活应用,能够解决有关科学技术问题;
B、掌握本学科必要的专业基础知识,做到融会贯通,能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C、掌握本学科有关的前沿动态,在跟踪领域前沿的基础上提倡原创性的工作;
D、掌握一定的交叉学科知识,鼓励开展跨学科特别是新兴交叉学科的研究。
2、课程学习及学分组成
A、普博生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要完成本学科规定的各项培养环节和要求,需获得学位学分不少于16(考试学分不少于11)。
自学课程学分另记。
相关学分要求及课程设置见附录。
B、直博生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要完成本学科规定的各项培养环节和要求,需获得学位学分不少于35(考试学分不少于25)。
自学课程学分另记。
相关学分要求及课程设置见附录。
五、主要培养环节及有关要求
1、制定个人培养计划
博士生培养计划包括课程计划和论文工作计划两部分。
课程计划在入学三周内完成,经导师签字后报系业务办公室备案。
计划执行过程中如因特殊情况需要变动,须征得导师同意后,在每学期选课期间修改。
修改后的课程学习计划,经导师及系主管负责人签字后送系业务办公室备案。
论文工作计划在导师指导下完成。
内容包括:
研究方向、文献阅读、选题报告、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学位论文及实践环节等方面的要求和进度计划。
论文工作计划在入学后三个月内完成。
直博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4-5年,普博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4年。
2、选题报告与资格考试
博士生的资格考试结合选题报告主要以口试的方式进行,每学期组织一次,由博士生本人提交书面申请,业务办公室统一安排。
资格考试委员会由5~7名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教师组成。
博士生首先要作论文选题报告,由资格考试委员会就选题报告内容、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学科发展方向及其它有关问题提问,对博士生应具备的学科知识(包括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综合素质和能力进行全面考核。
详见《自动化系博士生资格考试方案》。
选题报告应包括文献综述、论文选题及其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可行性、工作特色及难点、预期成果及可能的创新点、论文工作计划、发表文章计划等。
评审通过的选题报告以书面形式交系业务办公室备案。
在论文研究工作过程中,如果论文课题有重大变动,应重新做选题报告。
选题报告与资格考试一般在博士生入学后第三学期初(直博生在入学后第五学期初)完成。
3、社会实践
按照“清华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管理条例”执行。
4、学术活动与学术报告
实行博士生学术报告制度。
博士生在学期间必须参加30次以上一级或二级学科的学术活动;至少有一次在全国性或国际学术会议上宣读自己撰写的论文。
学术报告记录表由导师签字,申请答辩前交研究生科记载成绩。
博士生完成规定的学术报告并取得要求的学分后方可申请答辩。
5、论文中期检查
学位论文实行中期检查制度。
在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的中期,研究所组织考查小组(3-5人组成)对研究生的综合能力、论文工作进展以及工作态度、精力投入等进行全方位的考查。
通过者,准予继续进行工作。
博士生的论文中期检查可与学术报告统筹安排。
6、学术论文发表的要求
博士生在申请论文答辩时应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1至少有一篇(或多篇)论文被SCI源刊录用,其影响因子(或影响因子之和)不小于1.0;
2至少有四篇论文被国内外核心期刊或国际会议录用,其中至少有二篇被SCI或EI源刊录用。
7、最终学术报告
在博士学位论文工作基本完成以后,至迟于正式申请答辩前三个月,做一次论文工作
总结报告,具体要求见《清华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
六、学位论文工作及要求
1、博士学位论文是博士生培养质量和学术水平的集中反映,应在导师指导下由博士生独立完成。
2、博士学位论文应是系统完整的学术论文,应在科学上或专门技术上作出创造性的学术成果,应能反映出博士生已经掌握了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备了独立从事教学或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3、学位论文工作时间按研究生院的有关规定执行。
附录:
一、普博生修读科目及学分要求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生需获得学位学分不少于16(考试学分不少于11)。
1、公共必修课程(4学分)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
(90610042)
2学分
(考试)
博士生英语(或其他语种)
(90640012)
2学分
(考试)
2、学科专业要求课程(考试学分不少于7)
(1)基础理论课(任选一门,一般为数学,3-4学分,考试)
随机过程
(60230014)
4学分
(考试)
基础泛函分析
(60420144)
4学分
(考试)
系统与控制理论中的线性代数
矩阵分析与应用
(60250013)
(60250113)
3学分
3学分
(考试)
(考试)
应用随机过程
(60420094)
4学分
(考试)
组合数学
(60420013)
3学分
(考试)
高等数值分析
(60420024)
4学分
(考试)
应用近世代数
(60420153)
3学分
(考试)
分形几何
(70420144)
4学分
(考试)
注:
经学位分委员会主席批准,可在导师指导下选择其它数学和物理类研究生课程。
(2)专业课程(≥2学分,考试)
智能技术基础
(90250072)
2学分
(考试)
复杂系统性能评价和优化(英)
复杂网络系统的建模与优化(英)
(90250052)
(80250463)
2学分
3学分
(考试)
(考试)
摄动分析、马尔可夫决策和强化学习(英)
(90250062)
2学分
(考试)
注:
或由导师推荐的本一级学科中的其它课程。
(3)跨一级学科的学分不少于2学分
要求在导师指导下选修1门跨一级学科的课程,如:
生物、物理、环境、通信、计算机、机械、化学工程、人文、社科、经济、管理或其它理科等类课程。
3、必修环节(5学分)
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99990041)1学分(考查)
资格考试(99990061)1学分(考试)
学术活动与学术报告(99990032)2学分(考查)
社会实践(69990041)1学分(考查)
研究生新生综合素质训练(80250801)1学分(考查)
4、自学课程
其它涉及与研究课题有关的专门知识,由导师指定内容系统地自学,可列入个人培养计划,学分另记(但不能顶替学位学分)。
5、补修课程
凡在本门学科上欠缺本科基础的博士研究生,一般应在导师指导下补修有关课程。
补修课可记非学位课程学分。
二、直博生修读科目及学分要求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生需获得学位要求学分不少于35(考试学分不少于25)。
1、公共必修课程(6学分)
(1)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4学分,考试)
自然辩证法
(60610012)
2学分
(考试)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
(90610042)
2学分
(考试)
(2)第一外国语(2学分,考试)
博士生英语(或其他语种)
(90640012)
2学分
(考试)
2、学科专业要求课程(学分不少于24)
(1)基础理论课(至少2门,≥7学分,考试)
随机过程
(60230014)
4学分
(考试)
基础泛函分析
(60420144)
4学分
(考试)
系统与控制理论中的线性代数
矩阵分析与应用
(60250013)
(60250113)
3学分
3学分
(考试)
(考试)
应用随机过程
(60420094)
4学分
(考试)
组合数学
(60240013)
3学分
(考试)
高等数值分析
(60420024)
4学分
(考试)
应用近世代数
(60420153)
3学分
(考试)
分形几何
(70420144)
4学分
(考试)
注:
经学位分委员会主席批准,可在导师指导下选择其它数学和物理类研究生课程。
(2)专业基础课(≥7学分,考试)
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
(60420123)
3学分
(考试)
最优化理论与应用
(70250293)
3学分
(考试)
线性系统理论
(70250023)
3学分
(考试)
非线性系统理论
(70250253)
3学分
(考试)
系统辨识理论与实践
(70250283)
3学分
(考试)
多传感器融合理论与应用
(70250302)
2学分
(考试)
自动测试理论
(70250273)
3学分
(考试)
现代信号处理
(70250033)
3学分
(考试)
模式识别
(70250043)
3学分
(考试)
智能技术基础
(90250072)
2学分
(考试)
信息论基础
(70250222)
2学分
(考试)
统计学方法及其应用
(70250383)
3学分
(考试)
系统与控制中的随机方法
(70250362)
2学分
(考试)
应用软件系统分析与设计
(60250023)
3学分
(考试)
系统学
(70250063)
3学分
(考试)
系统分析理论与方法
(70250262)
2学分
(考试)
系统建模理论与方法
(70250212)
2学分
(考试)
凸优化
(70250403)
3学分
(考试)
离散优化
(70250413)
3学分
(考试)
注:
经学位分委员会主席批准,可在导师指导下选择其它相关的研究生课程。
(3)专业课程(≥6学分,其中考试学分≥3)
英文科技论文写作与学术报告
(60250101)
1学分
(考查)
科学精神、道德与表达
(70250371)
1学分
(考查)
研究生新生综合素质训练
(80250801)
1学分
(考查)
最优控制
(70250102)
2学分
(考试)
稳定性理论
(80250242)
2学分
(考试)
鲁棒控制
(80250282)
2学分
(考试)
鲁棒辨识
(80250232)
2学分
(考试)
模糊控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80250303)
3学分
(考试)
嵌入式系统的软硬件设计
(80250503)
3学分
(考试)
多媒体数据智能处理技术
(80250672)
2学分
(考试)
现代运动控制理论与技术
(80250663)
3学分
(考试)
视频处理和宽带通信
(80250773)
3学分
(考试)
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技术实验与设计
(60250093)
3学分
(考试)
运筹学建模与算法(英)
(80250763)
3学分
(考试)
高等过程控制
(80250032)
2学分
(考试)
自适应控制理论与方法
(70250202)
2学分
(考试)
动态系统的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
(80250152)
2学分
(考试)
综合自动化理论与方法
(80250582)
2学分
(考试)
工业数据通信与控制网络
(80250563)
3学分
(考试)
工业数据统计分析与应用
(80250532)
2学分
(考试)
工业过程建模与优化
(80250042)
2学分
(考试)
高频数字系统设计方法
(80250312)
2学分
(考试)
生产调度及其智能优化
(80250612)
2学分
(考试)
企业网络与系统集成
(80250423)
3学分
(考试)
Petri网应用
(80250752)
2学分
(考试)
虚拟制造技术
(80250332)
2学分
(考试)
企业信息化及其系统分析与设计技术(英)
(70250392)
2学分
(考试)
高级IT项目管理
(80250631)
1学分
(考试)
经营过程重构与IT咨询技术
(80250732)
2学分
(考试)
产品数据与生命周期管理
(70250352)
2学分
(考试)
制造过程调度理论及其应用
(70250342)
2学分
(考试)
制造执行系统及其应用
(80250723)
3学分
(考试)
敏捷供需链管理
(80250252)
2学分
(考试)
CIMS应用工程案例
(80250292)
2学分
(考试)
并行工程与知识管理
(80250642)
2学分
(考试)
约束逻辑与算法设计
(80250512)
2学分
(考试)
企业建模理论与方法
(80250622)
2学分
(考试)
供应链协调和信息的动态性
(80250591)
1学分
(考试)
复杂系统性能评价和优化(英)
(90250052)
2学分
(考试)
复杂网络系统的建模与优化(英)
(80250463)
3学分
(考试)
电子技术专题
(80250132)
2学分
(考试)
现代电子学及实验
(80250013)
3学分
(考试)
微弱信号检测及处理
(80250412)
2学分
(考试)
控制网络及现场总线
(80250452)
2学分
(考试)
现代检测技术
(80250102)
2学分
(考试)
统计学习理论导论
(80250272)
2学分
(考试)
计算分子生物学引论
(80250553)
3学分
(考试)
生物信息学专题
(80250682)
2学分
(考试)
认知科学引论
(80250112)
2学分
(考试)
人工神经网络
(70250323)
3学分
(考试)
通信信号处理
(80250543)
3学分
(考试)
图象分析与计算机视觉
(80250443)
3学分
(考试)
盲信号处理
(70250312)
2学分
(考试)
网络安全
(70250332)
2学分
(考试)
信息服务
(80250702)
2学分
(考试)
智能信息处理专题
(80250222)
2学分
(考查)
软计算理论及应用
(80250362)
2学分
(考试)
智能交通系统概论
(80250342)
2学分
(考试)
离散事件动态系统
(80250142)
2学分
(考试)
通信技术的研究问题与创业机会(英)
(80250522)
2学分
(考试)
摄动分析、马尔可夫决策和强化学习
(90250062)
2学分
(考试)
智能交通系统建模和仿真(英)
(80250782)
2学分
(考试)
先进计算技术与应用(英)
(80250792)
2学分
(考试)
生物信息学算法设计与分析
(80250812)
2学分
(考试)
研究生新生综合素质训练
(80250801)
1学分
(考查)
注:
经学位分委员会主席批准,可在导师指导下选择其它相关的研究生课程。
(4)跨一级学科的学分不少于4(要求在导师指导下选修1-2门跨一级学科的课程)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70240063)3学分(考试)
数据结构(60240023)3学分(考试)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70240023)3学分(考试)
计算机图形学(70240243)3学分(考试)
信息资源获取与专题应用(80750021)1学分(考查)
注:
要求在导师指导下选修1-2门跨一级学科的课程,如:
生物、物理、环境、通信、计算机、机械、化学工程、人文、社科、经济、管理或其它理科等类课程。
3、必修环节(5学分)
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99990041)1学分(考查)
资格考试(99990061)1学分(考试)
学术活动与学术报告(99990032)2学分(考查)
社会实践(69990041)1学分(考查)
4、自学课程
与研究课题有关的专门知识,可由导师指定内容系统地自学,并列入个人培养计划,学分另记(但不能顶替学位学分)。
附一:
对全校研究生开设课程(有“*”的课程不对本系工学研究生开设):
*运筹学
(70250124)
4学分
(考试)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
(60250033)
3学分
(考试)
*微处理器应用系统设计
(60250084)
4学分
(考试)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
(80250192)
2学分
(考试)
*现代控制理论
(60250074)
4学分
(考试)
*自动控制原理
(60250043)
3学分
(考试)
附二:
来华留学和港澳台研究生公共课学习要求
一、留学研究生必修课程学习要求:
来华留学研究生的培养环节一般与中国研究生相同。
在满足总学分要求不变的情况下:
学位必修的政治理论课程可以用下列课程(2学分)之一替代,不足部分学分用专业课学分替代:
课程号
课程名称
60610082
中国文化与社会(英语)
60610112
中国科学技术与社会导论(汉语)
60610132
中国哲学(英语)
60610142
中国社会与文化比较研究(英语)
学位必修的外语课程(2学分)为汉语课;
可免社会实践环节,所要求学分用专业课学分替代。
二、港澳台研究生必修课程学习要求:
港澳台研究生的培养环节原则与大陆研究生相同。
在满足总学分要求不变的情况下:
学位必修的政治理论课程:
按要求选修政治理论课程,或所要求学分用专业课学分替代。
可免社会实践环节,所要求学分用专业课学分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