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9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923335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01.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9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9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9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9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9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9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教案.docx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9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9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教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9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教案.docx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9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教案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教案

名师说课

课程标准分析

本课的课标要求是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在18世纪60年代和19世纪70年代分别兴起了两次工业革命,它开创了人类文明史上的两个时代——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

这两次工业革命,突破了世界各地自然经济的防线把全世界都囊括在市场经济中,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学情分析

有关两次工业革命的内容,学生在初中学过,对主要人物及两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事件起因、影响都有所了解,学习本课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基础。

另外,现代中学生思维活跃,敢于表现自我,具有一定的团结协作的能力,便于与学习伙伴合作讨论,当然在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上有待进一步引导。

此外,本课相关资料在图书馆及网络等都能较容易地找到,可安排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以便取得主富的学习资源。

教学方法

1.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充分利用图片、影视《大国崛起》及相关情境资料,设疑引思,为学生提供知识脉络,解决知识性理论性难题。

2.让学生分组讨论两次工业革命的原因及其影响,加强合作探究,并派代表上讲台发言,并相互评价。

3.引导学生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提高学生的比较归纳能力。

学习方法

1.根据老师的课前预习提纲,自主探究问题,形成答案,以便在课堂上查漏补缺。

2.在讨论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时,分小组完成,在争鸣中分辨是非,掌握知识,请老师参与评论,共同概括要点。

3.由学生对本课进进行总结,列出本课知识要点,形成知识体系。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工业革命的历史条件,两次工业革命的进程和具体影响。

2.正确评价蒸汽机对工业革命的重大影响。

3.正确评价电对工业革命的重大影响。

过程与方法

1.建议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结合已有知识进行探究,然后师生共同总结。

2.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学生能够初步掌握比较的方法,学会通过概括历史特征得出结论的能力。

3.利用各种图表如工业革命成果表等,使教学内容直观化,使学生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提高学习效率。

4.运用练习法,提高学生阅读材料以及获取有效信息并利用有效信息的能力,加深对工业革命产生条件的理解。

5.通过探讨两次工业革命的进程与社会影响,引导学生正确评价工业革命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两次工业革命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工业革命的成果被迅速运用到工业生产上,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说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万能蒸汽机和电力的发明使用,为两次工业革命提供了动力,为其他各项技术的进步提供了条件。

3.启发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和发明创造等应用于实践的艰难历程,培养学生思考、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

重难点分析

重点

两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及其影响。

难点

工业革命发生的前提和条件;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教学过程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

教师讲解工业革命的概念:

工业革命又叫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到机器大生产的一次飞跃,它是生产领域的一场大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场变革,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

工业革命最早发生于英国。

请同学们思考:

18世纪中期,英国具备了哪些进行工业革命的条件?

学生:

1.社会稳定,人口、资本流动自由,经济稳步发展。

2.随着市场需求的日益扩大,各行业兴起了技术革新的热潮。

3.英国议会颁布了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法律法规,成为工业革命出现的一个重要保障。

4.煤铁、棉花等资源主富。

5.牛顿力学的创立和普及,为机械发明准备了知识条件。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填写表格,掌握工业革命的概况。

多媒体课件显示:

行业

发明或改进

发明者

影响

棉纺织业

飞梭(织布)

约翰•凯伊

加快织布速度

珍妮纺纱机

哈格里夫斯

提高纺纱效率

水力纺纱机

阿克莱特

提高纺纱效率

冶金业

提高炼铁技术

采矿业

提高采煤技术

交通运输

掀起开凿运河、疏浚河道的热潮

铁路运输

史蒂芬孙

人们迎来铁路时代

汽轮

对加强洲际间的联系起了重要作用

动力

万能蒸汽机

瓦特

使人类进入到蒸汽时代

多媒体课件湿示材料:

早在1624年,英国议会就通过专利法,当时称“垄断法”。

法案规定,第一发明人对其新发明拥有正当的财产权利。

1740年经英国政府批准的实用专利只有4件.1750年为7件,1760年增加为14件。

请同学们阅读后思考:

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英国专利法的颁布与工业革命最初发生在英国之间有什么联系?

在这场科技发明浪潮中,影响最深远的成就是什么?

学生:

反映了英国政府对科技发明的重视。

联系:

提高了人们对科技发明的积极性,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技术方面的条件。

影响最深远的成就是瓦特制成的万能蒸汽机。

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

万能蒸汽机的发明有何影响?

学生:

1.技术变革中影响最深远的成就是万能蒸汽机。

这种蒸汽机消耗煤和水而产生动力,而且可以普遍应用于各种生产和生活部门。

它的广泛使用,使人类进入到蒸汽时代。

2.蒸汽动力克服了工业革命前人类使用的动力如畜力、风力、水力等所受自然条件的种种限制,可以随意移动,可以使工厂集中在城市进行生产。

蒸汽动力的出现,最终使工厂一摆脱了水力条件的限制,加快了工业化的步伐。

3.蒸汽动力的使用,带动了交通运输业的革命,铁路运输时代开始了。

教师:

铁路运输在今天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但在工业革命的初期,却是一个奇迹。

铁路运输对当时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学生:

1.铁路集中了工业革命的多项成果,而且耗资巨大,它的发展让人们更真切地感受到了工业革命的威力。

2.铁路运输不仅大大增加了对煤和各种重型产品(铁轨、机车、车厢等)的需求,而且使货物更快地由工厂到达销售地,从而缩短了时间。

铁路的兴建加快了工业革命的进程。

3.铁路旅行的盛行不仅加剧了整个社会流动的速度和规律,还对当时的社会关系造成了冲击。

这从一个角度反映了工业革命对社会变迁的巨人影响。

多媒体课件显示:

19世纪初,英国蒸汽船“萨温那”号横渡大西洋

观察图片,结合史实说明蒸汽船试航成功有什么积极意义?

学生:

蒸汽船试航成功说明人类在洲际联系方面又出现了一种新型、快捷、高效的交通工具,它大大促进厂洲际联系的加强,也更加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对外侵略和扩张,从某种意义上讲,它的成功使资本主义开始真正走向世界,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物质前提条件。

多媒体课件显示: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英国一西欧;比利时、法国一中欧;德国(包括奥地利)一东欧;俄国一日本。

与法德同时的还有美国,这样一条工业化浪潮扩散的路线是颇堪玩味的。

材料二 为什么不是英国一法国一西班牙、葡萄牙呢?

难道是比利生斯山太高了吗?

但阿尔卑斯山也并不低。

材料三 为什么工业化浪潮也不是在法国之后穿过地中海而席卷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呢?

是地中海太宽阔吗?

果真如此,那么大工业为什么又能横渡大西洋而到北美生根开花?

材料四 地缘是一个无可否认的原因。

比利时的佛兰德尔与英伦岛隔海相望,此地就成为英国与大陆贸易往来的集散地。

——《从曼彻斯特到硅谷》

请回答:

(1)这四个材料讲述的是什么问题?

(2)材料二、三与材料四的观,工点是否相矛盾?

试加以说明。

(3)你认为造成材料中工业革命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学生甲:

介绍了工业化浪潮扩散的路线,讨论这条路线的形成是否受地缘因素的影响。

学生乙:

有矛盾。

材料二、三否定了地缘因素对于工业化浪潮扩散路线的影响,材料四又肯定了地缘因素的影响。

学生丙:

主要取决于经济发展的程度和社会制度的状况。

如英、美、法和德、俄、日等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或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各自工业革命的开展。

而在当时欧洲、非洲的一些国家,由于经济发展和社会制度的滞后。

工业革命就难以扩散到这些地区。

教师:

从材料看,工业革命的扩展对一些国家提出了要求,工业革命在英国开展了近半个世纪,才开始向欧美大陆扩散。

为什么要相隔近半个世纪?

学生:

1.英吉利海峡将英国与欧美大陆隔离开来,使英国能暂时孤立的发展。

2.专利法的颁布,刺激了人们的发明热情,它也保证了英国的科技发明没有及时向外传播。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

教师:

19世纪下半叶,人类历史迎来厂第二次工业革命,这次工业革命的标志行业有哪些?

学生:

以冶金、内燃机技术、发电机、电动机、合成化工为标志。

教师多媒体显示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成就表,学生阅读教材后填写。

学生逐一填写表格:

行业

发明或改进

发明者(国别)

交通领域

汽油内燃机

戴姆莱(德)

柴油内燃机

狄塞尔(德)

化学领域

有机化肥

李比希(德)

人工合成染料

柏琴(德)

合成橡胶、合成油漆、多种塑料

雷佩(德)

炸药

诺贝尔(瑞典)

钢铁部门

新的炼钢法

英国、德国

能源领域

教师:

在这次工业革命中,最具影响力的发明是什么?

有何影响?

学生:

电的发明和广泛应用最为突出。

影响:

1.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整个工业生产的面貌,而且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使人类迅速跨进了电气时代。

2.电力的广泛应用引起了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的产生。

在电力生产上,发电、输电形成了配套的生产系统,一大批生产发电机、电动机、输电线、变压器等相关器材的新兴工业如雨后春笋般地建立起

来;在电力应用上,电报、电话、电灯、电梯、电影放映机等新兴电器相继问世,电报电话公司、电影公司等企业纷纷建立。

3.电的发明和使用是人类技术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第二次工业革命因为有了电力这种高效、便捷的能源作为动力,达到了空前的广度和深度,给人类文明带来深刻的影响,这是18世纪出现的蒸汽动力所望尘莫及的。

教师:

同学们讨论一下,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有何特点?

学生:

1.开始的国家不同。

第一次工业革命从英国开始,重要的新机器和新生产方法主要是在英国发明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从英国、德国、美国等几个工业发达的国家同时开始.其规模更加广泛,发展也比较迅速。

2.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成为技术进步最重要的推动力。

科学家进行系统研究的科研机构取代了发明家孤零零的阁楼和工场.一些重大发明大多直接来自科学家的实验室而不是个别发明家的经验积累。

3.第二次工业革命极人地加速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变革。

第一次工业革命确立了工厂制度,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经济组织进入大工业时代.甚至企业日趋国际化,出现了国际联合企业、跨国公司等新的经济形式。

板书设计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教案

名师说课

课程标准分析

本课的课标要求是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在18世纪60年代和19世纪70年代分别兴起了两次工业革命,它开创了人类文明史上的两个时代——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

这两次工业革命,突破了世界各地自然经济的防线把全世界都囊括在市场经济中,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学情分析

有关两次工业革命的内容,学生在初中学过,对主要人物及两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事件起因、影响都有所了解,学习本课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基础。

另外,现代中学生思维活跃,敢于表现自我,具有一定的团结协作的能力,便于与学习伙伴合作讨论,当然在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上有待进一步引导。

此外,本课相关资料在图书馆及网络等都能较容易地找到,可安排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以便取得主富的学习资源。

教学方法

1.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充分利用图片、影视《大国崛起》及相关情境资料,设疑引思,为学生提供知识脉络,解决知识性理论性难题。

2.让学生分组讨论两次工业革命的原因及其影响,加强合作探究,并派代表上讲台发言,并相互评价。

3.引导学生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提高学生的比较归纳能力。

学习方法

1.根据老师的课前预习提纲,自主探究问题,形成答案,以便在课堂上查漏补缺。

2.在讨论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时,分小组完成,在争鸣中分辨是非,掌握知识,请老师参与评论,共同概括要点。

3.由学生对本课进进行总结,列出本课知识要点,形成知识体系。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工业时代的经济组织。

2.掌握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3.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世界各地的联系愈加紧密。

运用所学知识,认识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分析其实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谈话法教学,与学生进行深入浅出的交流,将学生的思维引向历史的本质,在谈话中让学生理解工业时代经济组织的形成与发展、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2.通过探究、讨论两次工业革命的进程与社会影响,以及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概况,学生能够正确评价工业革命的意义和世界市场的实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工厂制度是伴随机器大生产而产生的一种制度,它规范了人们的生产活动,同时又使工人受到精密仪器的支配,成为机器的附属品。

早期工人的斗争是从破坏机器开始的。

2.两次工业革命大大增强了资本主义征服世界的物质基础。

19世兰己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3.通过本课的学习,加强对学生进行毅力、科学精神、环境意识、人文主义的情感教育,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使国力增强必须大力发展自主科学技术和进行科学创新。

重难点分析

重点

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难点

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教学过程

三、工业时代的经济组织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思考在工场手工业时期是怎样组织生产的,在工业时代最普遍的生产组织形式是什么。

学生:

工业革命前,工场手工业多以发包形式分散在家庭里生产,集中生产的工场非常少见;在工业时代,为适应机器大生产的要求,工厂制度成为最普遍的生产组织形式。

它将生产资料和工人集中在一起,通过使用机器进行大规模生产;工厂制度下的工人,一方面受到严格纪律的约束,另一方面又受到精密分工的机器的支配,成为机器的附属品。

教师:

阅读教材第42页《1788年一份雇用童工的契约》,同学们可以从中得出什么结论?

这份契约反映出当时雇用童工是很普遍的,为什么会这样?

学生:

这段材料反映出童工的工作时间很长;工厂的制度、纪律严格。

雇用童工的原因是:

1.童工的工资可能相对于成年人较低。

2.在工厂中,由于成套机器设备的使用,工人的任务被降到简单操作的水平,妇女、儿童可以很快掌握,于是他们作为廉价劳动力被工厂大量雇用。

教师:

随着工业时代的到来,资本主义经济的组织形式和特点是怎样的?

学生:

1.工业时代早期,中小企业占多数。

企业主既是资本所有者,又是企业经营管理者,它们雇用十几个、几十个工人进行生产。

2.大企业时代,企业规模空前,它们控制着一个或多个部门的生产与经营,甚至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和国家机器。

在经营模式上,这些大企业往往由高级专业人才进行管理,实现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提高了生产效率。

教师:

大企业时代是怎样形成的?

有哪些代表性的企业?

学生: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企业规模越来越大,生产和资本出现集中趋势,同时产生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兴工业,如电力、石油工业,从一开始就需要巨额资金。

美国的摩根、洛克菲勒、梅隆、杜邦等;日本以家族为中心的三井、三菱、住友、安田等;法国的“二百家族”;德国的通用电气、西门子电气、莱因一威斯特伐利亚煤业等。

教师进一步设问:

这些企业规模空前,它们控制着一个或多个部门的生产与经营,甚至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和国家机器。

对社会发展有何影响?

学生:

这些企业形成垄断组织,追逐垄断利润,势必影响广大人民的生产与生活,意味着加强对广大人民的掠夺;此外,它们控制着国家的经济命脉与国家机器,势必使资本主义国家为了部分资产阶级的利益而加强殖民扩张,力图获得更多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有更多的亚、非、拉美国家和地区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殖民争霸是对世界和平的威胁,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是最好的例子。

教师:

在经营模式上,这些大企业往往由高级专业人才进行管理,实现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这又产生了什么影响?

学生:

大企业由高级专业人才进行管理,实现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必然使企业管理更科学更合理,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另一方面,一部分拥有雄厚资本的人坐食其利,坐享垄断利润,不再参与企业生产,成为社会的寄生虫。

四、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教师多媒体显示:

世界市场的含义

广义的世界市场指商品、劳务、外汇和信贷资本等的国际流通领域,即包括国际商品市场、劳务市场和金融市场。

狭义的世界市场指世界各国间商品交换关系的总体,即通过国际间的买卖而使各国国内市场得以联系起来的交换领域,即国际商品市场。

教师:

新航路开辟以后,通过西方商人和殖民者的活动,通过殖民掠夺与殖民争霸,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两次工业革命大大增强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实力,最终形成了以欧洲工业国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思考一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途径有哪些?

学生:

主要是通过国际贸易的发展、人口和资本的流通、武力威逼等方式建立。

1.国际贸易。

工业革命后,欧洲工业化国家生产出数量巨大、种类繁多的产品;同时,由于生活水平提高,人们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国际贸易得到很大发展。

交通运输的改进和通讯技术的发明则进一步刺激了国际贸易的增长。

在19世纪的国际贸易中,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长期处于“世界工厂”的地位,其他国家共同满足它的多种需要,随着欧美其他国家相继实现工业化,它们开始分享英国这一世界贸易中心地位。

2.人口和资本的流动。

在19世纪,大约有6000万人离开欧洲到海外定居,这些国际移民给移入国提供了必要的劳动力和先进的制造业技术,这种经济和文化上的联系,有利于国际市场的形成。

3.资本的流动。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输出达到空前规模,它加强了投资国资金接受国之间的经济联系。

4.武力威逼。

欧美工业国在向海外扩张的过程中,除了通过经济手段进行商业活动外,还经常动用武力逼迫一些落后国家满足它们通商、投资的要求,甚至直接实行殖民统治。

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思考:

欧洲国家间的贸易和欧洲与海外殖民地之间的贸易有何不同?

学生讨论,教师进行点拨:

欧洲国家间的贸易以工业品为主,是在主权独立国家之间签订的贸易条约和关税协定的基础上进行的相对平等、双赢的贸易;而欧洲国家和海外殖民地之间的贸易是不平等的,是前者强迫后者接受的,前者通过向后者倾销工业品和投资,从而获得巨额利润及所需的原料和初级产品。

在分析资本的流动时,教师设问:

欧美工业国对南美洲进行资本输出,产生了什么影响?

学生:

欧美工业国在南美洲的投资,大多数用来修建铁路和其他基础设施,这些投资不仅能带来丰厚的利润,而且还间接为投资国销售工业品、收购原材料服务,粮食和原材料全由当地农民和其他劳动者负责生产。

欧美工业国在生产领域内的投资,无形中引导了拉美国家的生产方向。

许多国家成为某一种或少数几种产品的生产国,经济开始畸形发展,如巴西种植咖啡、橡胶,智利出产硝酸盐、铜,玻利维亚生产锡等。

关于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回顾前几课学过的内容,由学生自己概括。

教师提供线索:

1.16~18世纪中期,世界市场的萌芽时期;2.18世纪中期~19世纪六七十年代,是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时期;3.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世界市场最终确立。

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点评。

进一步设问:

在世界市场形成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什么?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有何表现?

学生:

两次工业革命。

表现:

1.除日本外,亚洲国家大多成为欧美列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非洲大陆领土基本上被瓜分完毕,赢得政治独立的拉丁美洲各国在经济上又重新受制于列强。

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坚船利炮,把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网撒向全球的各个角落。

2.至此,欧美工业国可以从全世界范围内获得它们需要的原材料和初级产品,并倾销工业品或进行投资,它们之间的货币可以自由兑换,它们中的一国发生经济危机,就会波及他国甚至影响全世界。

以欧美工业国为主导的统一的市场最终形成了。

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