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学期教案全册.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92242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85 大小:114.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学期教案全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最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学期教案全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最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学期教案全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最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学期教案全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最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学期教案全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学期教案全册.docx

《最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学期教案全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学期教案全册.docx(8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学期教案全册.docx

最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学期教案全册

最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学期教案(全册)

一、植物

⒈我看到了什么

(一)科学概念:

树是活的植物,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是有生命的物体。

科学词汇:

生命体

(二)过程与方法:

1、初步认识真正的观察应该是有目的的,制订观察的方法和步骤有利于观察的进行。

2、用各种感官观察大树。

3、借助放大镜、皮尺等简单的工具对大树进行观察和测量。

4、用简单的词语记录观察的结果。

科学方法:

观察(看、闻、摸、听)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懂得从图片上获得的信息是有限的,亲自观察事物会对事物有更多的认识。

2、发展观察大树的兴趣,体会到生命体给我们带来的生机勃勃的感受。

3、在观察过程中,培养与他人合作的习惯。

核心价值观:

观察是有目的的,对大树的观察要指向生命体这个核心价值观。

教重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观察的目标和方法,认识到观察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对大树的观察要指向生命体这个核心概念。

教学

准备

教具

学具

图片

校园中的大树、皮尺、放大镜、观察记录纸。

教学流程

基础设计

一、引言

1.校园里、大路旁、山坡上……到处我们都能看到植物,同学们对校园里的植物最熟悉的是哪些呢?

2.就让我们从身边的熟悉植物——大树开始观察研究吧。

二、看照片上的大树

1.教师讲解:

这是一幅梧桐树的照片,请大家仔细地看图,你能发现有关这株梧桐树的哪些特点?

(你能发现几点?

2.学生汇报:

从图上看大树,我看到了什么?

(要求仔细倾听,并大胆说出新的发现,同时区分哪些是真正从照片上获得的信息。

三、回忆中的大树

1.教师引导:

照片拍得很清楚,但是我们从照片上发现的东西并不多,那么生活中你曾经看到过的大树与这照片上的有什么不一样吗?

2.学生汇报:

回忆我的大树,我曾经看到过什么?

3.教师激趣:

同学们的汇报内容真丰富,有的内容大家都看见过,有的内容有人还从来没看见过,而有人可能从来都没真正看过一棵大树呢?

想去仔仔细细地看一棵真正的大树吗?

在真正的大树前看到过的情况比图片上的发现是多还是少?

为什么会多呢?

4.学生交流:

为什么想看真正的大树?

(再去看一看,是不是能看到更多的内容!

会不会也有树瘤?

是不是也有小动物?

是不是还有其它东西?

5.教师总结:

这样带着目的去仔仔细细看大树的时候,我们的观察活动就开始了。

如果现在去一颗树底下,你想观察树的什么?

怎么才能观察到更多的内容?

6、小组讨论:

看看你们小组会想出多少种观察的内容和方法?

7、学生小组交流:

哪个组先上来说说,其他同学听听是否可行,有没有建议或补充,对他们进行帮助。

6.学生小组交流并汇报:

如果现在来到一棵大树下,我想观察什么?

我们怎样才能观察到更多的内容?

四、观察真正的大树

1.交流:

教师引导孩子们交流在头脑中制订好的观察大树的个人计划。

(观察内容、观察方法、需要借助的工具等)

2.活动:

现在让我们一起去观察一棵真正的大树,我们肯定有更多的发现。

同时把观察到的信息,用简短的词语记录下来。

(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老师带学生按计划开展真正的实地观察活动。

3.评价:

回教室后每小组互相欣赏各自的观察内容,说说从不同的记载中如何体会到观察的大树是一个生命体。

同时推选一位同学的记录单张贴于科学活动专栏内供大家欣赏,其它同学的记录单上交给老师阅读欣赏。

(张贴的记录单要有典型特色。

4.总结:

观察一棵树让我们获得了这么多的信息,观察一棵树让我们发现了一个生机勃勃的生命世界,那么,观察更多的树呢?

请在课外继续观察不同的树。

板书

设计

我看到了什么

方法:

眼睛看,耳朵听,鼻子嗅……

观察:

有目的,有顺序地看

⒉校园的树木

 

(一)科学概念:

1.树的整体形态一般由树冠、树干、树根组成,树的器官一般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

2.树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有一定的生存需要。

科学词汇:

树冠、树干、树根

(二)过程和方法

1.用各种方法观察一棵树,描述一棵树。

2.用简图描述树的整体形状。

用拓印树皮的观察树干。

3.用实物来补充语言描述的不足。

科学方法:

观察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客观地记录观察到的现象,能继续关注树木的变化。

重、难点

重点:

能尝试通过对树有序的观察描述和比较后指向树木作为生命体的特征。

难点:

用观察的方法来具体认识一棵树,并做好较为详细的观察记录,找出不同树木的相同与不同,指向树木作为生命体的特征。

教学

准备

教具

学具

说明与提醒

大树挂图、照片等

一张观察记录纸,一支蜡

笔,一把软尺,一个放大镜。

观察时老师要做好组织工作,加强引导。

教学流程

一、引入

师:

我们美丽的校园中有许许多多树木。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到校园里观察树木吧。

二、观察前的准备工作

1.明确任务。

师:

每位学生都要亲身去观察一棵树,那如何来观察呢?

2.学生介绍观察方法。

(先思考后汇报)

师:

观察顺序是由远及近、由整体到局部。

主要的方法有:

画简图、测量、闻气味、看果实、拓印树皮、拾树叶等,把观察到的内容记在笔记中。

3.画简图方法:

在远处先观察整棵树的形状,并把它画下来。

观察P5上的“不同形状的树”,并要求学生把树的形状画在P5上的记录夹中。

4.拓印树皮方法:

阅读P6上的方法,把白纸紧压在树干上,先用手指在纸上反复按压,再平捏蜡笔在纸上涂擦,使凸起的部分染上颜色。

5.学写观察笔记:

自学P6上的观察记录,

(1)要写出观察的时间、地点、小组成员

(2)要按观察的顺序来记录。

(3)最好能贴上收集到的实物标本。

 

师:

我们所写的观察记录必须是真实的,记录的方法也可以多种多样

三、学生观察校园里的树木并做好记录

1.每组选择一棵树作为观察对象

2.比一比,哪一组观察到的内容最多,记录的最好?

四、交流观察的内容

1.交流:

用实物展示台,展示学生的观察记录,评一评,哪一个最好?

2.小组讨论:

你观察了什么树?

它生长在什么地方?

有些什么特征?

3.学生交流:

4.不同的树有什么相同之处?

又有什么不同之处?

五、总结、课后延伸

通过深入讨论,我们发现了这么多的大树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请选定一棵你喜欢的大树,在课外继续观察它,它会怎样变化?

把你的意外发现都记录下来,同时把精彩的发现张贴于科学学习栏目内。

板书

设计

 

校园的树木

相同不同

长在泥土里树的形状不同

需要阳光、水树干有粗细

都有根、茎、叶节叶片形状不一样

…………

⒊大树和小草

(一)科学概念:

小草和大树一样,具有生命体的共同特征。

大树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植株的高矮、茎的粗细和质地。

大树和小草都有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科学词汇:

草本植物、木本植物、根、木质茎、草质茎、叶、开花结果、水分、阳光、空气

(二)过程与方法:

能用简图画出小草的主要形态特征,能看懂维恩图的表达方式。

科学方法:

观察比较、记录整理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小草和大树一样,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体,养成爱护小草、不践踏小草的习惯。

核心价值观:

生命体的共同特征认识。

教重难点

学重点:

找小草与大树的相同点,体会陆生植物生命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

看懂维恩图的表达方式。

教学

准备

教具

学具

说明与提醒

课件、小黑板3块、录音机、歌曲《小草》

采集工具、放大镜、小刀、科学观察记录表

1、使用工具时注意安全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问题

1、谈话:

同学们,老师今天有个问题向大家请教,你们愿意帮助老师吗?

你们见过树吗?

学生:

见过

2、播放课件:

谁能帮老师描述一下这几棵大树?

(古松、五叶枫、银杏树)

3、你们发现这几棵古树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吗?

(小黑板1)适时板书:

根、茎、叶等

4、师:

同学们描述得非常准确,看来大家都是观察事物行家,对吗?

那么,大家注意过我们上学的路边、操场的边上、教室后面的山坡上,除了树还有什么?

学生:

有草

5、师:

谁能描述一下你看到的小草?

学生交流

6、师:

我们要想全面、准确地描述小草的特点,需要怎么办?

学生:

仔细观察

二、观察探究草的特点(户外)

1、师:

今天老师想请大家到室外去观察你喜欢的小草,在观察之前需要做什么准备、需要哪些材料?

小组讨论、制定活动计划

2、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些材料和工具。

(学生领取材料)

 温馨提示:

a、注意安全

b、观察有序小组互助

c、保护好花草树木

d、采集样本

3、教师到各观察点巡视:

参与活动作必要指导。

 10分钟后,将学生集中到有树有草的阴凉处。

4、展示探究成果。

生出示观察标本、展示科学记录表,汇报观察结果。

5、教师有选性的板书(小黑板3):

创建不同小草特征的维恩图。

总结归纳小草的主要特征:

根、茎、叶、果实

三、探究大树和小草的异同

1、师:

我们来轻松一下,听一首歌。

有一个小的要求:

歌中都唱到了什么?

好吗?

  播放歌曲《小草》

2、组织汇报:

倾听别人的发言、不要重复别人的内容。

学生汇报

3、师:

小草除了没有树高以外,小草和大树还有哪些不同点和相同点?

学生交流

4、教师板书交流的要点,根据讨论结果,回顾不同小草特征的维恩图,师生共同完成有关小草与大树特征的维恩图。

(边总结边将1、3号小黑板上大树与小草的共同特征移到2号小黑板上)

四、拓展应用

1、师:

同学们,除了我们已经研究了的树和草以外,你还想研究哪些植物?

学生交流

2、你能按照我今天的研究方法,试着去研究你喜欢的植物吗?

(教师不强行指定研究项目,研究水生植物更好)

 

大树      和       小草 

         粗、硬、高大       茎      细、软、矮小

          大、少           果实         小、多

  木本植物        叶、种子、   草本植物

                都需要土壤阳光     

                   水、有生命

⒋观察水生植物

(一)科学概念

1、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满空气是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2、水生植物都有根茎叶等器官,它们的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科学词汇:

水生陆生

(二)过程与方法

1、用简图画出水生植物的主要形态特征,能看懂维恩图的表达方式。

2、在观察中提出问题,探究水葫芦浮在水面的秘密。

科学方法:

观察比较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研究水生植物的兴趣,体会到水生植物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个体。

核心价值观:

培养研究水生植物的兴趣

教重难点

重点:

利用维恩图总结水生陆生植物作为生命体的共同特征。

难点:

探究水生植物适应水生环境的结构特点。

教学准备

教具

学具

说明与提醒

几种常见的水生植物,其中最好有水葫芦和金鱼藻;一个水槽,一张记录纸

几种常见的水生植物,其中最好有水葫芦和金鱼藻;一个水槽,一张记录纸

1、观察时要仔细。

2、记录时要认真。

教学流程

一、认识常见的水生植物

1.陆地上生长着许多植物,水中也生长着许多植物。

你课外调查到我们周围有哪些水生植物?

你能介绍一下吗?

(学生出示自己采集到的水生植物,边指边介绍。

2.老师也带了几种水生植物,你们认识它们吗?

(师逐一出示学生未采集到的水生植物。

二、观察水葫芦和金鱼藻

1.观察:

塑料袋中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