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腰完小安全知识讲座.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920131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72.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腰完小安全知识讲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青腰完小安全知识讲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青腰完小安全知识讲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青腰完小安全知识讲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青腰完小安全知识讲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青腰完小安全知识讲座.docx

《青腰完小安全知识讲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腰完小安全知识讲座.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青腰完小安全知识讲座.docx

青腰完小安全知识讲座

青腰完小安全知识讲座

讲座时间:

2011年9月11日

讲座地点:

学校操场

讲座人:

曹勇

讲座内容:

安全重如山生命高于天

同学们:

大家好!

新学期开始了,同学们又开始了紧张有序的校园生活,但安全是第一位的“没有安全,那来和谐”,“没有健康,那来繁荣”。

毛泽东曾说过:

“体者,载知识之车寓道德之舍也”。

人没有健康的身体,甚至失去了生命,一切皆空,一切无从谈起。

所以我们要时时处处珍爱生命,不要做无谓的伤害和牺牲,不要给家庭、学校、社会带来不应有的悲剧。

现在安全事故已成为青少年的第一死因。

据统计,中小学生因安全事故、食物中毒、溺水、自杀等死亡的,平均每天有40多人,涉及到青少年生活和学习方面的安全隐患有20多种,包括食物中毒、体育运动损伤、网络交友、交通事故、火灾火险、触电溺水、毒品危害等等,这些都时时威胁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下面举一些实例:

例一:

小明是某省重点中学的优秀生,在一次放学的路上,被迎面而来的大卡车带出十余米,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就这样离开了人间。

近几年来,中小学校发生像小明这类的交通事故不断增加,交通事故已成为中小学生的一大杀手。

例二:

2003年,辽宁省海城由于饮用有问题的豆奶,致使近3000名学生集体中毒;例三:

2003年,北大、清华校园餐厅发生了令人震惊的爆炸案;例四:

某市组织学生参加体育加试,由于所乘汽车严重超载,导致车祸,掉下深山的孩子多数无法生还;例五:

在某学校的一次晨会上,上千名学生在楼梯争相拥挤,不幸造成28名孩子被挤死,59人受伤;例六:

天津市著名的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南楼中学,在一节体育课中,学生被分成两部分,一边是铅球测验课,一边进行排球训练。

练习中,排球突然飞向铅球区,一位学生赶过去捡球,不料被掷出的铅球砸中脑部。

所幸抢救及时,该学生脱离了危险,但此事给学校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专家指出,通过安全教育,能提高中小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80%的意外伤害可以避免。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时时安全、处处平安呢?

请大家注意学习掌握以下安全知识,并做好对他人的宣传教育。

一、道路交通安全

1、行人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第一、必须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的,须靠右边行走。

第二、通过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人行横道,必须遵守信号的规定;通过没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人行横道,须注意车辆,不准追逐猛跑。

没有人行横道的,须直行通过,不准在车辆临近时突然横穿。

第三、不准穿越、倚坐人行道、车行道的护栏。

第四、不准在道路上扒车、追车、强行拦车或抛物击车。

第五、列队通过道路时,每横队不准超过2人,且须靠车行道的右边行进;列队横过车行道时,须从人行横道迅速通过;没有人行横道的,须直行通过;长列队伍在必要时,要暂时中断通行。

2、乘车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第一、不准携带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乘车。

第二、机动车行驶中,不准将身体任何部分伸出车外,不准跳车。

第三、乘坐货运机动车时,不准站立,不准坐在车厢栏板上。

3、骑自行车、电动车时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第一、转弯时须减速慢行,并向前后了望,伸手示意,不准突然猛拐。

第二、超越前车不准妨碍被超车的行驶。

第三、骑自行车不准双手离把,攀扶其他车辆或手中持物行驶。

第四、不准牵引车或被其他车辆牵引。

第五、骑自行车时不准搭肩并行,互相追逐曲折竞驶。

第六、中小学生不能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辆(如摩托车等)。

二、课余时间玩耍注意安全

课余时间主要是休息好,并做好上课的准备工作。

下课时,千万不要在走廊里推推打打,在校园里追追赶赶,以免互相碰撞,造成伤害。

例如,浙江省金华市区某小学三年级学生李某,一天下课铃响后,急匆匆冲出教室,与张某正面相碰,结果一个摔在了墙角上,一个摔在了台阶上。

两人被送进了医院进行抢救,李某头部缝了七针,张某在眉毛处也列了一道口子,缝了五、六针,差一点伤到眼睛。

可见,课余时间注意安全是非常重要的。

三、同学间不要做危险游戏

做游戏可以起到增长知识、锻炼身体的作用,但一些游戏非常危险,轻则伤人,重则危及生命。

哪些游戏不能做呢?

第一、“拔萝卜”:

一个人用双手夹住另一个人的头往上拔。

这种游戏容易造成颈椎脱臼或骨折。

第二、“挤牙膏”:

大家把一个人推在角落里用力挤。

这种游戏容易造成窒息、胸腔出血甚至危及生命。

第三、“砸夯”:

四个人各拉住一个人的一只胳膊、一条腿,用力往地下礅屁股,这种游戏往往造成尾骨骨折。

第四、在游戏时不要用玻璃制品玩具、暴力性玩具(弹弓、弓箭、发射子弹的玩具枪)和含有化学性质的玩具。

第五、游戏时不搞“突然袭击”玩笑,如突然在同学背后大喝一声或猛拍对方的头等。

四、体育活动中的自我防护

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可以增强体质,更好地学习文化知识,但要注意安全:

第一、要在运动之前换上胶底运动鞋。

运动鞋弹性大、摩擦力大,而塑料皮底鞋,又硬又滑,不适宜运动时穿。

第二、要认真做好全身准备活动,否则肌肉拉伤、扭伤、骨折等都可能发生。

第三、运动前,女生要摘下发卡、塑料或玻璃饰物,男生不要在衣裤内装小刀等锋利物品。

第四、要在老师或同伴的保护下做器械运动,如单杠、双杠运动时,要严格按老师的要求去做,尤其是投掷标枪、铁饼、铅球时,不能擅自投出或捡回,否则有可能被击中受伤,甚至危及生命。

第五、一旦摔伤不要急于起来,他人也不要乱搬动受伤同学,等老师或校医来处理。

第六、运动后不要立即喝水,不要喝凉水;运动后要及时擦净汗水穿好衣服,不要立即冲凉,以防感冒。

饭前后及睡觉前不要做剧烈运动。

五、宿舍的安全防范

第一、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警惕性,以防坏人有机可乘。

第二、不要让外校人员和不太熟悉的人随意进宿舍,以防不测。

第三、晚上睡觉前要关好门窗,并检查门窗插销是否牢固。

第四、夜晚有人来访,不要轻易开门接待;对陌生人绝对不能开门。

第五、过大周不能回家的学生,应集中就寝;如只剩下一人时,应和老师说明情况,让老师妥善解决。

第六、夜晚到室外上厕所,一定要穿好外衣,找同伴一起去,如遇到坏人应全力呼救,并进行自卫,最好不要单独一人上厕所。

第七、宿舍内一旦遭到坏人袭击,不要害怕,要鼓起勇气与坏人智斗,以获得来人救援。

第八、学生应按时就寝,不要从窗子向外跳,不要玩火、玩鞭炮、玩易燃易爆物品。

第九、学生不得向宿舍内带任何刀具;不得在宿舍内点蜡、私拉电线;不得在床上打闹。

第十、放学回家,应结伴而行,且不要走僻静小道;遇到不怀好意的坏人挑逗或侵害,要给予严历斥责,并高声呼救。

如果四周无人,又来不及逃脱,要设法进行周旋,切不可鲁莽与罪犯搏斗;放学后按时回家,不得去网吧等不适合中学生去的场所。

六、饮食安全

不吃零食,不吃烧烤、过期变质的食物;不吸烟、不喝酒;不聚会过生日等。

同学们:

身体健康最可贵,年轻生命价更高。

为了我们的父母、家庭、亲朋、老师和同学,为了社会的稳定、和谐与进步,为了美好的未来,让我们时时处处珍爱生命,健康愉快地成长吧!

 

 

青腰完小安全知识讲座

讲座时间:

2011年10月22日

讲座地点:

学校礼堂

讲座人:

欧江华

讲座内容:

掌握地震知识 、提高救护能力

 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这一天、这一刻——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了震惊中外的大地震。

地震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和无法估量的经济损失。

全国人民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团结协作精神,一切为了灾区——“抗震救灾,众志成城”。

我校师生与全国人民一道对死难者进行哀悼,对受灾群众进行了捐款援助。

为了使广大师生掌握地震等方面的知识,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校综治办、学生处、团委、年级、级部、班级通过班校会、校报、广播站、板报等形式,对师生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和教育。

为了使大家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地震知识,提高自护、自救能力,现对地震方面的有关知识向大家讲解一下:

地震知识一:

地震的产生和类型

地震就是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在古代又称为地动。

它就像刮风、下雨、闪电、山崩、火山爆发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

引起地球表层振动的原因很多,根据地震的成因,可以把地震分为以下几种:

1.构造地震

由于地下深处岩层错动、破裂所造成的地震称为构造地震。

这类地震发生的次数最多,破坏力也最大,约占全世界地震的90%以上。

2.火山地震

由于火山作用,如岩浆活动、气体爆炸等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

只有在火山活动区才可能发生火山地震,这类地震只占全世界地震的7%左右。

3.塌陷地震

由于地下岩洞或矿井顶部塌陷而引起的地震称为塌陷地震。

这类地震的规模比较小,次数也很少,即使有,也往往发生在溶洞密布的石灰岩地区或大规模地下开采的矿区。

4.诱发地震

由于水库蓄水、油田注水等活动而引发的地震称为诱发地震。

这类地震仅仅在某些特定的水库库区或油田地区发生。

5.人工地震

地下核爆炸、炸药爆破等人为引起的地面振动称为人工地震。

               

 地震知识二:

震源、震中和地震波

震源:

是地球内发生地震的地方。

震源深度:

震源垂直向上到地表的距离是震源深度。

我们把地震发生在60公里以内的称为浅源地震;60-300公里为中源地震;300公里以上为深源地震。

目前有记录的最深震源达720公里。

震中:

震源上方正对着的地面称为震中。

震中及其附近的地方称为震中区,也称极震区。

震中到地面上任一点的距离叫震中距离(简称震中距)。

震中距在100公里以内的称为地方震;在1000公里以内称为近震;大于1000公里称为远震。

地震波:

地震时,在地球内部出现的弹性波叫做地震波。

这就像把石子投入水中,水波会向四周一圈一圈地扩散一样。

地震波主要包含纵波和横波。

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的波为纵波(P波)。

来自地下的纵波引起地面上下颠簸振动;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的波为横波(S波)。

来自地下的横波能引起地面的水平晃动。

横波是地震时造成建筑物破坏的主要原因。

由于纵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大于横波,所以地震时,纵波总是先到达地表,而横波总落后一步。

这样,发生较大的近震时,一般人们先感到上下颠簸,过数秒到十几秒后才感到有很强的水平晃动。

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纵波给我们一个警告,告诉我们造成建筑物破坏的横波马上要到了,快点做出防备。

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一位住在楼房里的干部突然被地震惊醒。

由于这位干部平时懂点地震知识,所以当他感到地震颠簸时,迅速钻到桌子底下,五、六秒种后,房顶塌落。

直到中午,他被救出后,深深感到要不是自己果断钻到桌子底下,早就没命了。

他说是地震知识救了他的命。

 地震知识三:

地震的求生与急救

 地震酿成的灾害包括楼宇倒塌、火灾、震后瘟疫及导致大批人员的伤亡。

当大地震蓦然而至,若开始时震级不高,人们应当迅速离开建筑群,分散到空旷的场地上去。

来不及离开建筑物的往往会被坍塌的房屋埋没或砸伤。

从我国唐山大地震的资料看,有些人之所以能在被埋没的瓦砾中生存下来是因为:

1.没有受到致命的内脏伤;

2.试着寻找出路找到通气口,然后找到出口,并迅速脱离侄塌的房屋废墟;

3.在没有听到挖掘声及寻呼声时,不大呼大叫或无谓地翻滚折腾,惊慌失措。

乱喊乱叫会加速新陈代谢,增加耗氧量,还会吸入大量烟尘而致窒息。

由此可见,地震,虽然目前人类还不能完全避免和控制,但是只要能掌握自救互救技能,就能使灾害降到最低限度。

总结有以下几点:

1.保持镇静。

在地震中,有人观察到,不少无辜者并不因房屋倒塌而被砸伤或挤压伤致死,而是由于精神崩溃,失去生存的希望,乱喊、乱叫,在极度恐惧中“扼杀”了自己。

这是因为,乱喊乱叫会加速新陈代谢,增加氧的消耗,使体力下降,耐受力降低;同时,大喊大叫,必定会吸入大量烟尘,易造成窒息增加不必要的伤亡。

正确态度是在任何恶劣的环境,始终要保持镇静,分析所处环境,寻找出路,等待救援。

2.止血固定。

砸伤和挤压伤是地震中常见的伤害。

开放性创伤,外出血应首先止血抬高患肢,同时呼救。

对开放性骨折,不应作现场复位,以防止组织再度受伤,一般用清洁纱布覆盖创面,作简单固定后再进行运转。

不同部位骨折,按不同要求进行固定。

并参照不同伤势、伤情进行分类、分级,送医院进一步处理。

3.妥善处理伤口。

挤压伤时,应设法尽快解除重压,遇到大面积创伤者,要保持创面清洁,用干净纱布包扎创面,怀疑有破伤风和产生杆菌感染时,应立即与医院联系,及时诊断和治疗。

对大面积创伤和严重创伤者,可口服糖盐水,预防休克发生。

4.防止火灾。

地震常引起许多"次灾害",火灾是常见的一种。

在大火中应尽快脱离火灾现场,脱下燃烧的衣帽,或用湿衣服覆盖身上,或卧地打滚,也可用水直接浇泼灭火。

切忌用双手扑打火苗,否则会引起双手烧伤。

用消毒纱布或清洁布料包扎后送医院进一步处理。

5.预防破伤风和疫情。

要尽早深埋尸体,注意饮食饮水卫生,防止大灾后的大疫。

 地震知识四:

地震时如何保护自己

 震前应做哪些准备?

地震来临,在民房中、在公共场所怎么避震?

专家提出,学习必要的防震知识,提高防震意识,做好防震准备,对更好地保护身处险境的自己大有好处。

地震局震害防御处专家说,地震前应做好防震准备,如清理杂物,保持门口、楼道畅通;固定高大家具,将重物下置,防止倾倒伤人;准备电筒、创可贴、水等物品,做成家庭防震包;腾空牢固家具的下方,以备藏身。

地震来临时,最重要的是要保持冷静,并灵活选择藏身之所:

震时应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室内避震时应选择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避震,如内墙墙根、墙角等,或躲避到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

震时切记不要跳楼、不要站到阳台上和窗边。

学生在教室上课时遇到地震,老师应疏导学生迅速抱头躲入课桌下,待地震过后迅速撤离;在操场的学生可原地蹲下,注意避开附近的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不要回到教室中。

在商场、影剧院等公共场所遇到地震时,应尽快找到结实的柜台、低矮家具或柱子边、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同时注意预防高空落物伤人。

在户外遇到地震时,应就地选择开阔地蹲下,并注意避开变压器、电线杆、广告牌、高烟囱、水塔、过街桥、立交桥等建筑物。

 地震知识五:

震后互救的五个注意事项

一、先救近处的人。

不论家人、邻居,还是萍水相逢的路人,只要近处有人被埋就要先救他们,舍近求远,跑很多的路,往往错过救人的时机,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二、先救青壮年和医生等专业人员,这样可以让他们在救灾中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

三、先救容易救的人,这样可以加快救人速度,尽快扩大救人队伍。

四、先救生,后救“人”,唐山大地震时,丰南县一名妇女,每救一个人时,先把其头露出,使之能呼吸,立刻转救下一个,结果,她一个人在很短时间内救治了12个人。

五、扒挖接近被埋压人时,不可使用利器;扒挖时要注意分清哪些是支撑物,哪些是一般的埋压物,不可破坏原有的支撑条件,对人员造成新的伤害。

扒挖时应尽早使封闭空间与外界沟通,以便新鲜空气注入;还可先将水、食物或药品送入以增强其生命力;扒挖过程中灰尘太大时,可喷水降尘,以免被救人员窒息。

对难以扒挖者,可作一个记号,以利专业救助人员施救。

 地震知识六:

野外怎样避震

避开山边的危险环境。

避开山脚、陡崖,以防山崩、滚石、泥石流等;避开陡峭的山坡、山崖,以防地裂、滑坡等。

躲避山崩、滑坡、泥石流。

遇到山崩、滑坡,要向垂直与滚石前进方向跑,切不可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也可躲在结实的障碍物下,或蹲在地沟、坎下;特别要保护好头部。

 地震知识七:

公共场所怎样避震

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慌乱,不要拥向出口,要避开人流,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

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

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用书包等保护头部;等地震过去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组织地撤离。

在商场、书店、展览馆、地铁等处:

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避开玻璃门窗、玻璃橱窗或柜台;避开高大不稳或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避开广告牌、吊灯等高耸悬挂物。

在行驶的电(汽)车内:

抓牢扶手,以免摔倒或碰伤;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地震过去后再下车。

 地震知识八:

户外怎样避震

就地选择开阔地避震。

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不要乱跑,避开人多的地方;用书包等保护头部;不要随便返回室内。

避开高大建筑物或构筑物。

避开楼房,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建筑;不要在过街桥、立交桥的上下及高烟囱、水塔下。

避开危险物、高耸或悬挂物。

如变压器、电线杆、路灯、广告牌、吊车等。

地震知识九:

室内怎样避震

地震发生后,如来不及撤离建筑物,千万要沉着冷静,保持清醒的头脑,充分利用建筑物内的避震有利部位,如坚固的桌椅下,睡床下,逃往小跨度的厨房、厕所、小房间、墙角,万万不能在窗户、阳台、楼梯、电梯及附近停留。

 地震知识十:

防御与减轻地震灾害的重要措施

 地震灾害主要是由于工程结构物的地震破坏。

因此,加强工程结构抗震设防,提高现有工程结构的抗震能力的工程性措施是减灾的重要手段。

建立健全法律、制定防震减灾规划、应急预案等属于重要的非工程性减灾措施。

 地震知识十一地震后如何避灾自救

 

(一)地震发生后的避灾自救措施

察看周围的人是否受伤,如有必要,予以急救,或协助伤员就医。

检查家中水、电、瓦斯管线有无损害,如发现瓦斯管有损,轻轻将门窗打开,立即离开并向有关部门报告。

打开收音机,收听紧急情况指示及灾情报导。

检查房屋结构受损情况,尽快离开受损建筑物。

尽可能穿着皮鞋、皮靴,以防震碎的玻璃及碎物弄伤腿脚。

保持救灾道路畅通,徒步避难。

听从紧急救援人员的指示疏散。

远离海滩、港口以防海啸的侵袭。

地震灾区,非经过许可,请勿进入,并应严防歹徒趁机掠夺。

注意余震的发生。

(二)地震发生前的避灾措施

家中应准备救急箱及灭火器,须留意灭火器的有效期限,并告知家人所储放的地方,了解使用方法。

知道瓦斯、自来水及电源安全阀如何开关。

家中高悬的物品应该绑牢,橱柜门窗宜锁紧。

重物不要放在高架上,拴牢笨重家具。

在任何地点都要了解所处的环境,并注逃生路线。

平时须做事发的演习。

若家人分散了,决定好何时何地会面。

不要在地震过后就立刻使用电话。

了解您孩子学校的作息时间,计划好在您无法去接他们时有何人会去接。

若您有家庭成员不会说汉语,替他们准备好书面的紧急卡,注明联络地址电话。

每半年与您的家人举行一次地震演习。

替您的重要文件资料(例如银行账号等)做备份放在安全的储物盒中,置于其它城镇。

地震前先打给当地的红十字会或相关机构,询问紧急的避难所及救护机构在何地。

准备多条逃生路线,并保持这些地方没有障碍物。

替你的有价物品做照片或影片备份。

将保姆或其它同住者纳入您的计划。

多准备一副眼镜及车钥匙摆在手边,准备一些现金及零钱在身边,以免停电时无法使用提款机。

事先找好家中安全避难处。

(三)避灾自救口诀

大震来时有预兆,地声地光地颤摇,虽然短短几十秒,做出判断最重要。

高层楼撤下,电梯不可搭,万一断电力,欲速则不达。

平房避震有讲究,是跑是留两可求,因地制宜做决断,错过时机诸事休。

次生灾害危害大,需要尽量预防它,电源燃气是隐患,震时及时关上闸。

强震颠簸站立难,就近躲避最明见,床下桌下小开间,伏而待定保安全。

震时火灾易发生,伏在地上要镇静,沾湿毛巾口鼻捂,弯腰匍匐逆风行。

震时开车太可怕,感觉有震快停下,赶紧就地来躲避,千万别在高桥下。

震后别急往家跑,余震发生不可少,万一赶上强余震,加重伤害受不了。

 地震知识十二:

中外专家分析汶川大地震成因

 中国四川省汶川县12日发生里氏7.8地震,宁夏、云南、重庆等10多个省区市以及越南和泰国均有不同程度的震感。

中外专家和机构对此次地震成因作了初步分析。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青藏高原研究专家王二七对汶川地区地质构造比较熟悉,5月上旬刚去过汶川地区。

他分析说,汶川地震发生在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川西龙门山的中心,位于汶川——茂汶大断裂带上。

印度洋板块向北运动,挤压欧亚板块,造成青藏高原的隆升。

高原在隆升的同时,也同时向东运动,挤压四川盆地。

四川盆地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地块。

虽然龙门山主体看上去构造活动性不强,但是可能是处在应力的蓄积过程中,蓄积到了一定程度,地壳就会破裂,从而发生地震。

日本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说,这次地震位于龙门山断裂带,过去几百年里这一断裂带附近多次发生里氏7级以上大地震,但是龙门山主体并没有强烈的活动,直到这次地震的发生。

断裂自东北向西南沿着四川盆地的边缘分布,长300公里至400公里,宽约60公里,沿断裂青藏高原推覆在四川盆地之上,由于蓄积的应力超过了岩石强度的临界点,龙门山断裂带就发生了里氏7.8级大地震。

美国地质勘探局发布的消息也认为,这次地震的震中和震源机制与龙门山断裂带或者某个相关构造断层的运动相吻合,地震是一个逆冲断层向东北方向运动的结果。

从大陆尺度上来看,中亚和东亚的地震活动是由于印度洋板块冲撞欧亚板块造成的。

美国南加州地震研究中心教授郦永刚告诉新华社记者,龙门山断裂带属地震多发区内的活动断层,来自青藏高原深部的物质向东流动到四川盆地受阻,向上运动,两者边界即为断层面。

如果断裂每年运动数厘米,每隔50米至70米,积聚的应力和能量就能产生一次里氏7级以上的大地震。

由于震源较浅,而且震源机制为向东的逆冲运动,加上震区土质松软,地震波向东能传播很长距离,使得远至上海和北京等城市的人都普遍有震感。

英国地质勘测局地震监测和信息服务中心主任布赖恩?

巴普蒂在接受新华社记者电话采访时说,从地质构造上看,这次地震与喜马拉雅碰撞带有关,“显然是东北-西南向的龙门山断裂带发生挤压作用的结果”。

法国地球物理研究所的地质学家保罗?

达波尼耶对媒体说,大约5000万年前,印度洋板块向北漂移,与欧亚板块发生碰撞后俯冲到后者的下面,由此形成了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现在仍在受两个板块的挤压,使得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成为地震密集带。

 

青腰完小安全知识讲座

讲座时间:

2011年11月13日

讲座地点:

学校礼堂

讲座人:

陈晓辉

讲座内容:

居安思危应对灾害

 一、应对雷电

在雷雨季节里,常会出现强烈的光和声,这就是人们常见的雷电。

带有电荷的雷云与地面的突起物接近时,它们之间就发生激烈的放电。

由于雷云电压高电量多,并且放电时间很短,放电电流大,因而雷击电能很大,能把附近空气加热至2000℃以上。

空气受热急剧膨胀,产生爆炸冲击波并以5000m/s的速度在空气中传播,最后衰减为音波。

虽然放电作用时间短,但对建筑群中高耸的建筑物及尖形物、空旷区内孤立物体以及特别潮湿的建筑物、屋顶内金属结构的建筑物及露天放置的金属设备等有很大威胁,可能引起倒塌、起火等事故。

[事例]2007年1月,马来西亚当地一名女大学生在雨伞下接听手机电话时,突遭雷电劈中,她随即被送医院急救,无奈最终回天乏术。

此事发生在周四下午3时,当时天空行雷闪电,就读马来西亚沙捞越大学的23岁女学生蔡明慧(音译),下课后徒步返回宿舍,与两个朋友共享一把雨伞挡雨,此时其手机响起,她拿起手机接听时竟被雷电劈个正着,她们三人均仆倒地上,明慧的胸部被严重烧伤,送往医院后不久证实伤重不治。

易受雷电区:

1、高耸或孤立的建筑物,或虽有避雷设备但装备不善的房屋;没有良好接地的金属屋顶;潮湿地区的建筑物、树木等;

2、建筑物上的烟囱、有无线电天线而又没有避雷器和没有良好接地的地方;

3、内部潮湿的建筑物;没有装设避雷设备或接地不良的易挥发性的地上贮油罐;

4、平屋面雷击部位往往发生在四角上,对有坡度的屋面一般打在屋脊山墙上。

应急措施:

1、在雷雨时,人不要靠近高压变电间、高压电线和孤立的高楼、烟囱、电杆、大树、旗杆等,更不要站在空旷的高地上或大树下。

2、不能撑用金属立柱的雨伞。

在郊区或露天操作时,不能使用金属工具,如铁撬棒等。

3、不要穿潮湿的衣服靠近或站在露天金属商品的货垛上。

二、应对火灾

 着火失去控制而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等灾难性事件,被称为火灾。

在各种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