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人口合理容量.docx
《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人口合理容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人口合理容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人口合理容量
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
人口合理容量
一、单选题
《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里指出,到2020年,天津市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450km2以内,天津市常住人口控制在1350万人。
这“1350万”是让天津人“活得舒服”的指标。
据此完成1~2题
1.天津市提出的“1350万”被称为“临界点”,“1350万”是指
A.环境人口容量B.人口合理容量
C.环境承载力D.土地承载力
2.针对天津市的人口状况,天津市今后应该
A.挖掘自然资源潜力,积极扩大生产规模
B.鼓励无限制生育,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
C.建立公平社会秩序,提高生活质量
D.鼓励移民,弥补劳动力不足
下表为我国某地1998年和2019年部分统计数据变化表,据此完成3~4题
3.该地人口合理容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A.对外开放程度提高B.生态环境质量恶化
C.科学技术水平上升D.生活消费水平下降
4.能提高该区域人口合理容量的措施有
①扩大耕地面积②提高林牧业比重③拓展对外交通④鼓励人口迁入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读“木桶效应图”,读下图完成5~6题
5.根据“木桶效应”,如果各块木板代表不同的资源种类,那么上图决定环境人口容量的是
A.森林资源B.矿产资源C.土地资源D.水资源
6.下列能增加人口合理容量的有效措施有
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②发展新能源③控制人口的死亡率④实行计划生育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有人口学专家采用下列公式估算理论人口容量,理论人口容量=a×b/c,其中a为耕地面积,b为熟制,c为每年人均粮食消费所需的耕地面积。
由于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图甲所示的四个城市的人口容量也不同。
读下图完成7~8题
7.假设四市耕地面积、年人均粮食消费量均大致相同,四市理论人口容量最大的是
A.①B.②C.③D.④
8.据图乙判断,四个城市中人口数量尚未达到人口最大容量的城市代码是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我国耕地资源人均占有量低,人口和经济的高速增长使耕地资源面临持续减少的严峻形势。
读我国南方某地区耕地资源承载状况评价表,完成9~11题
9.表格中的承载人口数量指的是该地区的
A.户籍人口数量B.外来人口数量C.最大人口数量D.合理人口数量
10.与2015年相比,2020年耕地资源承载人口发生变化,最可能是因为当地
A.人口增加B.城市化水平下降C.耕地资源减少D.科技进步
11.提高该地区耕地人口承载力的合理措施包括
①科技兴农,提高单产②控制人口增长③改善农业生态环境④发展矿产深加工工业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二、综合题
12.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新疆各区域环境承载力存在巨大差异,其中准噶尔盆地南部最高,塔里木盆地南部最低。
(1)读图分析准噶尔盆地南部环境承载力最高的原因。
(2)新疆最大可能人口密度约32人/km2,目前已达13人/km2,有人认为“为促进该区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不宜限制人口”,但对人口环境学颇有研究的某专家却认为这种看法不妥,试为该专家的说法提供依据。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上图示意陕西省三大地形区,南部秦巴山地地形崎岖,是泥石流、山体滑坡为主的地质灾害高发区,也是陕西省贫困县最集中的地区,另外这里也是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水源地。
2011年5月以来,历经五年陕西省实施陕南移民搬迁工程,累计投入资金595亿元,搬迁安置32.4万户111.9万人。
(1)比较陕南山地与渭河谷地人口密度、人口分布及聚落形态方面的差异。
(2)说明与渭河谷地比,秦巴山地人口容量的特点及其主要自然原因。
(3)简要说明陕南移民搬迁工程对当地生态环境的积极影响。
1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城市人口容量应与城市的经济发展和资源总量相适应。
有人根据上海经济发展水平和水资源总量,估算出2010年.2020年和2030年上海常住人口容量(见下表)。
随着上海城市化进程的加速,2010年上海常住人口已达2301.91万人,超过估算的人口容量。
(1)读图甲,估算2010年上海的人口三个年龄段(0-14岁、15-64岁和65岁以上)年龄构成,并判断上海的人口年龄构成特征。
(2)根据上海2010年人口年龄构成,说明上海劳动人口数量特点,并分析其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3)随着城市的发展,上海人口在地域分布上也有较大的变化。
读图乙,描述1990年到2008年上海常住人口在不同区域的变化特征。
(4)结合影响人口容量因素的知识,从水资源和经济发展两个方面,分析上海今后提升人口容量可以采取的措施。
参考答案
1.B
2.C
【解析】
【分析】
1.人口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由材料可知,1350万人口是让天津人活得舒服的指标,这表明是指当地的合理人口容量,故B正确,排除ACD。
故选B。
2.天津经济发达,面临产业升级改造,不应该积极发展资源密集型产业,故A错,天津应在计划生育的前提下,鼓励生二孩,来缓解老龄化问题,故B错,建立公平社会秩序,提高生活质量,是保证人们活得舒服的前提,故C正确,天津经济发达,外来人口较多,劳动力不缺,鼓励移民会带来很多社会问题,故D错。
故选C。
【点睛】
本题总体难度适中,重在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
3.B
4.B
【解析】
【分析】
3.读表并结合所学的知识,河流含沙量增加,人口合理容量减少,可以得出该地人口合理容量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生态环境的恶化,B正确;对外开放程度提高、科学技术水平上升、生活消费水平下降人口合理容量应该上升;故选:
B。
4.调整产业结构,扩大林牧业比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拓展对外交通,能提高该区域人口合理容量,②③正确;扩大耕地面积、迁入人口不能提高该区域人口合理容量。
故选:
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人口合理容量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5.A
6.A
【解析】
【分析】
5.本题考查环境人口容量的决定因素。
环境人口容量简单的说,就是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
决定环境人口容量的是区域资源数量最少的资源,故选木板最短的森林,A对,BCD错。
故选A。
6.本题考查人口合理容量。
人口合理容量与资源数量、科学技术水平、地区开放程度成正相关;与居民的生活水平成负相关。
所以增加人口合理容量的有效措施有努力提高科技水平,提高资源利用率,发展新能源,①②对;控制人口的死亡率不好把控,实行计划生育是减少人口数量,两者均不能增加人口合理容量,③④错,A对,BCD错。
故选A。
7.D
8.C
【解析】
【分析】
7.
本题考查人口容量的计算。
根据题目叙述:
理论人口容量=a×b/c,其中a为耕地面积,b为熟制,c为每年人均粮食消费所需的耕地面积。
四地耕地面积相同,但是由北向南农作物由一年一熟变化为两年三熟到一年两熟。
④地熟制最高,人均粮食消费所需的耕地面积较小,所以④地的理论人口容量最大。
故选D。
8.
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
人均用水总量小于人均水资源总量表示人口数量尚未达到人口最大容量。
图中①和④人均水资源总量大于人均用水总量。
故选C。
【点睛】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突出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图文信息的提取能力。
9.D
10.C
11.B
【解析】
【分析】
9.
读表可知,表中的承载人口是依据该地区的耕地资源评价的人口数量,小于该地的实际人口数量,因此表格中的承载人口是指该地区的合理人口数量,D正确,ABC错,故选D。
10.
读表可知,与2015年相比,2020年耕地资源承载人口降低。
由于该承载人口数量是以耕地资源为评价指标,因此最可能的原因是随着当地城市化水平的上升,耕地被占用,耕地资源减少,C正确,B错;读表可知,当地实际人口数量和承载人口数量均下降,A错;科技进步不会导致承载人口数量降低,D错。
故选C。
11.
提高该地区耕地人口承载力应该从该地耕地或农业的角度采取措施。
通过科技兴农,提高粮食单产,利用有限的土地生产更多的粮食,从而提高耕地人口承载力;同时,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保证耕地资源和质量,从而提高耕地人口承载力,①③正确;提高耕地人口承载力,即是提高耕地能够养活的人口数量,并不是为了控制人口增长,②错;发展矿产深加工工业与提高耕地人口承载力关系不大,④错。
故选B。
【点睛】
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总结如下图,读图可知,资源状况、科技水平、经济发展程度、地区开放程度等于环境人口容量呈正相关,而生活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
12.
(1)矿产资源丰富,经济基础较好;交通便利,对外开放程度较高;水资源较丰富。
(2)环境承载力决定人口的最大容量,如果人口密度达到最大值,不但会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会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该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人口增长较快,因此应控制人口;新疆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环境承载力的因素以及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知识。
难度一般,需要加强对课本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迁移运用。
【详解】
(1)环境承载力的高低与区域自然资源、经济发展与科技水平、人们的消费水平、对外开放程度等因素有关。
读图可知,准噶尔盆地南部矿产资源以及水资源较丰富,经济基础较好;同时,铁路经过,交通便利,对外开放程度相对较高,所以环境承载力相对较高。
(2)首先需要明确该专家的意见是该地区应该限制人口,因此可根据该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点,从该区域如果不限制人口的不利影响的角度分析作答。
新疆地处我国内陆地区,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同时,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一般,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人口增长较快,如果不限制人口,容易加大生态环境压力,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
另外,环境承载力决定人口的最大容量,如果一味追求资源开发和区域经济发展,使得人口大量增加,人口密度达到最大值,不但会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又会进一步加大区域生态环境的破坏。
13.
(1)陕南地处山区,人口密度明显小于渭河谷地;陕南人口集中分布在河谷地带,呈带状和点状分布;渭河谷地人口集中分布在冲积平原,呈团聚状。
(2)秦巴山地地形崎岖,平原狭小,宜垦耕地有限,耕作难度大,加之地质灾害频发、生态脆弱,所以人口容量比渭河谷地小得多。
(3)陕南移民可减轻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压力,有利恢复被破坏了的植被,保护生物多样性;能减轻地质灾害的危害,保持水土;还有利于防治水污染,保护水资源,有利于加强对南水北调工程水源地的保护。
【解析】
【分析】
题目通过陕西省地形分布、自然灾害及人口分布等信息,考查自然环境对人口、聚落的影响及生态移民意义的分析总结能力。
【详解】
(1)比较陕南山地与渭河谷地人口密度、人口分布及聚落形态方面的差异,可以结合地形对聚落的影响进行分析。
秦巴山区地势起伏较大,受地形限制,聚落多分布在河谷地区,聚落密度小,规模小,呈点状或带状,承载人口密度较小。
渭河谷地为关中平原,地形平坦开阔,地形限制较小,聚落密度大、规模大,多呈团聚状,承载人口密度大。
(2)与渭河谷地比,秦巴山地地形崎岖,平原面积狭小,宜垦耕地面积有限,耕作难度大;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生态脆弱,所以人口容量比渭河谷地小得多。
(3)简要说明陕南移民搬迁工程对当地生态环境的积极影响,可以从人口减少后,当地植被、生态及水源污染方面变化进行分析。
随着人口的搬迁,当地人口密度减少,因开垦、砍伐造成的植被破坏减少,水土流失减少;环境压力减小,生态环境得到恢复,生物多样性增加;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减少;因当地生产和生活造成的水源污染减少,利于南水北调水源地的保护等。
14.
(1)0~14岁人口所占比重约为8%(7.6%~9.6%均可)、15~64岁人口所占比重约为81%(79.8%~82.8%均可)、65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比重约为10%(9.6%~10.6%均可);进入严重老龄化阶段
(2)劳动人口数量特点:
劳动人口比重偏大。
影响:
劳动力资源丰富;但住房.就业等压力大。
(3)1990年至2005年,中心城核心区人口减少,近郊和远郊人口大幅增加。
2005年至2008年,中心城核心区出现了人口增加的趋势。
(4)开发新的水源地,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节约用水。
大力发展科技,加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高就业率和生产率。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我国上海人口年龄结构特点、老龄化程度、劳动人口特点及提高人口容量的做法等知识点。
【详解】
(1)读图甲,将对应年龄段男女所占比重加在一起,2010年上海的人口年龄构成是0~14岁约8%左右,15~64岁约81.88%左右,65岁及以上约10.12%左右。
说明上海的人口年龄构成特征是严重老龄化阶段。
(2)根据上海2010年人口年龄构成,上海劳动人口数量特点是劳动人口比重偏大,有大量劳动力人口迁入。
有利影响是劳动力资源丰富,社会需求旺盛,促进经济发展。
不利影响是导致住房、就业等压力大,交通拥挤、环境压力大等。
(3)读图乙,根据图例,1990年到2008年上海常住人口在不同区域的变化特征图中,负值表示减少,正值表示人口增加。
l990年至2005年,上海中心城核心区人口减少,近郊和远郊人口大幅增加,说明出现了郊区化现象。
随着上海旧城改造和环境改善,中心城核心区新引力增强,2005年至2008年中心城核心区人口出现了人口增加的变化趋势。
(4)自然资源是影响一个地区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索,其中水资源的影响最为明显。
提高环境人口容量,上海应开发新的水源地,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节约用水。
科学技术水平越高,经济越发展,其人口容量就越大。
从经济发展角度分析,上海应大力发展科技,提高资源开发能力和利用率,加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高就业率和生产率。
【点睛】
自然资源是影响一个地区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也是基础因素。
环境人口容量还受科技水平、消费水平、经济发展状况、对外开放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其中,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