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中心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91844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5.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XX中心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XX中心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XX中心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XX中心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XX中心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XX中心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XX中心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中心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XX中心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XX中心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XX中心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附表:

第一章项目概况

1.1项目名称

**小学校舍安全工程

1.2承办单位

**小学

1.3项目负责人

1.4项目建设地址

拟建地点位于**小学校园内

1.5建设内容

为消除**小学的教学用房安全隐患,达到国家规定的抗震设防标准,保障在校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小学计划实施**小学校舍安全工程。

项目拆除该学校正对大门两座两层危房教学楼及一座危房平房,在原址新建一栋三层的教学综合楼、框架结构,总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

配套建设室内管线及照明、室外照明系统、消防系统、给排水系统等设施。

1.6项目投资与资金来源

项目总投资150.0万元,全部为建设投资,所需资金计划全部申请国家专项资金。

1.7项目效益

该教学综合楼建成后,可招生18个教学班,容纳800名学生在校学习。

项目内部收益率为9.30%,经济净现值为57.6万元,国民经济效益可行。

项目建成后,将消除**小学安全隐患,使其达到当地重点类抗震设防标准,并符合防御其他地质灾害和防洪、防台风、防火、防雷击等安全要求,确保将学校建成最安全、家长最放心的地方,促进**市**区教育事业稳定、健康、持续发展。

1.8编制依据和研究范围

1、《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2、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国发[2003]19号);

3、《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5、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6、《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关于下达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2010年中央预算内投资投资计划》的通知(发该投资[2010]1122号);

7、《**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省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鲁政办发(2009)42号

8、**省发改委、**省教育厅关于编报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2010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建议方案的通知;

9、《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

10、《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实施细则》;

11、国家颁布的相关政策、法规、标准;

12、承办单位提供的技术资料与文件;

13、编制单位调查、搜集的基础资料;

14、学校关于可研报告编制的委托书。

1.9建设背景

1、政策背景

《中国教育事业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指出:

要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

落实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确保校舍安全。

加强基本办学条件建设,使所有农村中小学具备基本的校园、校舍、教学设备、图书和体育活动设施。

实施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和新农村卫生校园建设工程,逐步解决超大班额问题,加强农村学校的食堂、饮水设施和厕所建设,改善卫生条件。

继续推进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使所有农村初中具备计算机教室,所有农村小学具备卫星教学接收和播放系统,普及利用光盘教学或辅助教学,基本建成遍及乡村学校的远程教育网络。

《全国中小学校安全工程实施方案》指出现阶段中小学安全工程的目标为在全国中小学校开展抗震加固、提高综合防灾能力建设,使学校校舍达到重点设防类抗震设防标准,并符合对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和洪水、台风、火灾、雷击等灾害的防灾避险安全要求。

工程的主要任务是:

从2009年开始,用三年时间,对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七度以上地震高烈度区、洪涝灾害易发地区、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易发地区的各级各类城乡中小学存在安全隐患的校舍进行抗震加固、迁移避险,提高综合防灾能力。

其他地区,按抗震加固、综合防灾的要求,集中重建整体出现险情的D级危房、改造加固局部出现险情的C级校舍,消除安全隐患。

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

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巩固农村义务教育普及成果,提高农村学校公用经费和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补助标准,改善农村教师待遇,推进农村中小学校舍安全排查、加固和改造。

2、国家对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的大力重视

实施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具体实践,是关系广大师生生命安全、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民生工程。

汶川特大地震沉痛教训再次表明这项工作十分必要。

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也是纳入当前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一揽子计划的一项重要任务。

温总理在十一届二次全国人大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

实施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推进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要把学校建成最安全,家长最放心的地方。

明确把实施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作为今年政府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

2009年4月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作出启动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的决定,组成有12个部门参加的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领导小组。

中央政治局会议、政治局常委会议多次研究学校建设问题。

国务院常务会议4次研究部署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时都对学校的灾后重建提出具体要求。

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广大师生生命安全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高度重视和深切关怀,体现了保障校舍安全的极端重要性。

3、**省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发展状况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中小学校舍安全工作,2001年以来,先后实施了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和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

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后,省政府及时部署开展了校舍抗震安全排查,基本摸清了中小学校舍抗震安全情况,并加固了一批C级危房,拆除了一批D级危房,为全面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但是,**省地质条件复杂、各种自然灾害发生频繁,中小学学校点多面广,不少学校处在洪涝、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和地震重点监防区、高烈度区等灾害多发地区,同时,采煤塌陷区、尾矿库和病险水库等也危及校舍安全。

目前,我省还有相当数量的中小学校舍达不到现行抗震设防和综合防灾要求,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以前和“普九”早期建设的校舍问题更为突出。

已经修缮改造的校舍,仍有一部分不符合抗震设防等防灾标准和设计规范。

在全省范围内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全面改善中小学校舍安全状况,把学校建设成为抵抗自然灾害最安全的地方,直接关系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关系社会和谐稳定。

4、**市**区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开展现状

2009年9月23日,区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工作会议召开。

区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各乡镇街道分管教育的负责人、乡镇街道教委办主任、区直中小学校长及相关人员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区政府办公室副主任杜建主持,区教育局局长孙义忠传达了《区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实施方案》和省校安办关于加快推进校舍安全工程工作的通知,副区长田静出席会议并做了重要讲话。

田静副区长指出,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省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工作会议精神,安排部署我区的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工作任务。

大家要深刻领会实施校舍安全工程的重要意义,增强做好此项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我区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主要任务是,从2009年开始,用3年时间,对全区中小学校存在安全隐患的校舍进行抗震加固改造或重建,使其达到当地重点设防类抗震设防标准,并符合防御其他地质灾害和防洪、防台风、防火、防雷击等安全要求。

孙义忠局长传达了《区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实施方案》和省校安办关于加快推进校舍安全工程工作的通知,明确了我区近期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工作步骤,一是组织建设、国土、地震、水务、消防、安监等部门对全区中小学校校舍进行逐栋排查鉴定。

二是根据排查鉴定结果进行科学规划。

三是根据学校危房轻重缓急的实际,用三年时间完成全区中小学校舍加固改造任务。

5、项目提出的理由

加快中小学危房改造工作,是贯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通知》的重大举措,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行动,是巩固“两基”成果、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有效措施。

近年来,**区基础教育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教育结构日趋合理。

但与此不相适应的是教育硬件设施极为薄弱,基础设施差、危房多的状况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教育事业发展的要求,急需对现有的校舍进行改造或拆除重建。

本次借助全国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及危房改造的大好机遇,结合本区域中小学布局调整方案,高度重视校舍安全危房改造项目学校的规划工作,使全县中小学危房改造工作科学、规范、有序推进。

为进一步改善中小学的办学条件,提高中小学校舍建设安全水平,合理调整布局结构,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消除中小学校舍中大面积危旧房,加大地区基础教育设施的投入,进而改善农村中小学教学安全。

《**省发改委、**省教育厅关于编报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2010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建议方案》的通知指出:

认真落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省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鲁政办发(2009)42号和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的要求,统筹协作,突出重点;要把消除辖区内中小学校舍突出的安全隐患作为重中之重。

西王庄乡中心小学始建于1930年,由于建校时间较长,同时受地方经济条件的制约,目前学校校舍陈旧,布局不合理。

学校现有两层楼房三座,其中南、中两教学楼始建于1986年,由于受当时建筑工艺和条件限制,历经30余年的风雨两座楼房已成危房,需拆除重建。

1.10项目承办单位基本情况

西王庄乡中心小学地处乡政府所在地,始建于1930年,学校占地面积18655平方米,建筑面积2270平方米,是一所乡属农村完全小学,学生主要来自乡驻地和附近付湾村、碌桥村、花沟村、黄楼村。

学校现有学生500人,设有9个普通班、1个辅读班;共有教职工26人(党员教师5人),其中中级职称教师10人、初级职称教师16人;本科学历教师12人、专科学历教师14人,学历达标率100%。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1消除安全隐患的需要

**小学现有教学用房均已陈旧,很多学校教室墙体多处出现裂痕,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特别是暴雨季节,师生更是担心。

现在校舍已达不到抗震设防和其他防灾等各方面要求,必须实施校舍安全工程,进行拆除新建,以保障学校师生生命财产的安全。

2.2保障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

生命安全是最重大的安全。

特别是中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民族的希望,保障他们的健康成长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社会和人类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当前社会和谐稳定的大局,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全面改善中小学校舍安全状况,是体现党和政府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的重大举措,是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战略部署。

2.3实现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

为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把教育放到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区各农村中小学均分担着培养人才,全面提高人口素质的重任,要培养合格人才,提高人口素质,各学校只有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办学条件,进一步规范育人环境,才能适应新世纪社会发展的要求。

2.4贯彻落实《防震减灾法》的需要

汶川特大地震后新修订的国家《防震减灾法》已于2009年5月1日起开始实施。

新的《防震减灾法》明确规定,学校等已经建成的建设工程,“未采取抗震设防措施或者抗震设防措施未达到抗震设防要求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抗震性能鉴定,并采取必要的抗震加固措施”。

认真贯彻《防震减灾法》,切实加强校舍安全鉴定和加固建设。

项目的实施将有效改变**小学基础设施落后的现状,排除了校舍安全隐患,必将有力推动**区农村小学校办学的跨越式发展,更好地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第三章项目建设选址及建设条件论证

3.1项目区概况

**区位于省辖****部偏东,东经117°27’34"-117°45’18",北纬34°46’16"-34°57’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