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创新办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91617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8.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创新办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生物创新办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生物创新办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生物创新办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生物创新办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物创新办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docx

《生物创新办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创新办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物创新办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docx

生物创新办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2019年生物创新办工作总结及2019年工作计划

XX县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办公室2019年工作总结及2019年工作计划  2019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省委八届六次全会、省生物产业大会、州委六届三次党代会和县委十一届四次党代会精神的一年;是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泸生物产业科学发展的重要一年;是加强阳光政府四项制度建设,进一步转变机关作风,提高办事效率的一年。

做好今年各项工作,向建国60周年献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年来,我办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州生物产业办的关心支持下,依托各乡镇和龙头企业的智慧和力量,以建设绿色经济强县为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优势资源为基础,以科技为动力,以企业为主导,以产业化发展为手段,以“立足、引进、改造、提升”为指导思想,按照中央保增长的总体要求,大力改造提升老产业,引进培植新产业,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千方百计促农业。

紧紧围绕年初与州创新办和县委、政府签订的目标责任制,在努力克服全球金融危机和春季霜冻灾害给全县生物产业发展带来诸多影响的情况下,负重奋进迈新步,攻坚克难创新业,较好地完成了一年来的各项工作任务。

根据泸政办通〔2019〕42号《XX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报送2019年度工作总结和2019年工作打算的通知》精神要求,我办结合部门工作实际,实事求是地对2019年的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找准存在的问题,并对2019年的工作作出安排,现将我办2019年工作和2019年的计划总结安排如下:

一、2019年工作回顾

(一)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东风变干部职工思想工作作风

推动全县生物资源产业发展既要有良好的体制机制和发展环境,又要有人的主观能动性。

我办作为全县生物资源产业开发的政府职能部门,干部职工的思想认识、工作激情和科学发展的能力素质直接影响到全县生物产业的发展。

因此,全面加强全办干部职工政治思想理论和业务学习,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增强激情,提高引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年来,在全办干部职工政治思想理论和业务技能的学习中,我们以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紧紧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体要求开展工作。

一是抓思想发动,深入开展学习活动。

通过学习,明确中央、省、州、县各级党委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

二是抓认识转变,深入开展培训活动。

围绕为什么要树立科学发展观,采取中心组学习、专题培训班、研讨班等方式,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以及中央、省委、州委有关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文件和领导讲话精神,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

三是抓建言献策,深入开展研讨活动。

学习教育活动关键是让全办干部职工在进一步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深刻内涵的基础上,看到不足、认识困难、破解难题。

我办按照县委的要求召开全办干部职工座谈会,就如何推动XX生物资源产业科学发展深入讨论,广大干部职工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用新思维建言,以新视野献策,对推动XX生物资源产业科学发展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

四是抓求真务实,深入开展调研活动。

为深入调查研究,更好地集中民智,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我办向全县各乡镇和县级有关部门和龙头企业下发征求意见表,收到意见和建议所反映的问题主要是建议在生物资源产业的创新和招商引资上加大力度,我们围绕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梳理,找准存在问题,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发展目标,制定发展措施,在今后工作中不断改进提高。

五是抓剖析整改,深入开展查找差距知不足活动。

我们以诚恳的态度,按照“剖析问题有深度,整改全面有力度”的要求在班子成员内部认真开展“三照三查找差距”、“三问三访知不足”等活动。

通过各种学习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全办干部职工进一步改进思想工作作风,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全面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把科学发展观内化为推动全县生物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从3月26日至8月22日,分三个阶段,通过近5个月学习活动的开展,使全办干部职工进一步认识到,我们在运用科学发展观推动工作上,力度还小;同县内外先进地区的发展相比,差距还大;与科学发展观要求对照,发展思路还狭,方法不多;同人民群众的发展愿望相比,产业单一,服务还不够,对下一步整改提高明确了努力方向。

在这次学习实践活动中,我办共召开各种学习会议20余次,参学人次200余次,下发各类征求意见表240余份,编发简报12期,撰写心得体会9篇、理论文章10篇,工作信息被XX电视新闻播放3条,被XX之窗网站发布4条;走访慰问困难群众4户,落实帮扶资金10800元,共办好事实事8件,学习实践活动工作取得很好的成效,达到了预期目的。

(二)真抓实干加快推进全县生物产业发展

今年,县十一届四次党代会提出:

突出农村改革,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

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步伐,以优质、特色、品牌为核心,加快农业产业化建设步伐,积极推进畜牧养殖、优质梨、蔬菜、灯盏花、除虫菊等优势产业,山区三七、草乌、半夏等特色小产业走现代农业发展新路子。

加速核桃、油茶等新兴产业发展步伐,努力增强农村产业发展后劲。

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

县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提出:

要进一步加大灯盏花、除虫菊产业的规划、引导、扶持力度,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引导农民扩大种植面积,增加收入。

按照“三线三片区”总体规划,进一步改良水果品种、扩大面积、提高质量、打造观光农业带。

着力培植核桃、油茶产业,发展三七、草乌、小米辣、生姜、黄果、万寿菊等山区特色小产业。

一年来,我办紧紧围绕县十一届四次党代会和县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提出的产业工作目标,真抓实干,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

2019年,全县特色生物产业产值达28404.15万元,比上年增5175.15万元,增长22.3%,其中:

工业总产值13492万元,比上年增4825万元,增长55.7%;农业总产值14912.15万元,比上年增350.15万元,增长2.4%。

1、生物药业发展成效明显

(1)灯盏花产业逐步壮大

2019年,龙头企业红河千山公司发展灯盏花种植10135亩,主要分布在中枢镇、舞街、金马、旧城、永宁、白水6个乡镇。

目前,已采收8135亩,采收干品1700吨,平均亩产值4150元,为农民创收3370万元。

公司生产灯盏花素46.5吨,销售产品32吨,实现产值9460万元,实现销售收入9000万元,实现利润1200万元、利税1510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从今年一月份开始,公司在工业园区新厂内开始大批量生产,同时还在玉溪江川代加工,扩大生产规模,生产质量稳定,销售部门在维护好原有老客户的基础上,还开发了一些新客户,目前销售市场以云南制药企业为主,辐射到省外部分制药企业。

为更好地服务灯盏花产业开发,打造公共知名品牌,工作中我办专门安排一名副主任多年跟踪企业服务,全力做好灯盏花产业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和省、州项目的实施。

今年4月中旬,在舞街镇山林哨村灯盏花产业片区开发工作中,部分群众由于科技素质低,苗床地管理不到位,发展起步受挫,我办及时与舞街镇党委政府和红河千山公司协商再扶持的办法,使群众的50多亩灯盏花苗床地再次得到每亩600元的补尝,大大提高了当地群众发展灯盏花产业的信心。

(2)三七、草乌、半夏等中药材发展向规模化迈进

三七、草乌、半夏是我县继除虫菊、灯盏花之后发展起来的又一新兴产业,已逐步成为我县山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为培植好三七、草乌、半夏等中药材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我办经常组织人员深入各乡镇进行实地考查,了解产业发展现状,针对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解决的措施和办法,促进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2019年,全县种植三七6300亩,主要分布在三塘、向阳2个乡,比上年增940亩,增长17.5%,其中,我县群众种植460亩。

今年全县共收获三七1560亩,总产702吨,总产值达2899万元。

2019年3月因受霜冻灾害,全县三七产业受灾4600亩,直接经济损失4600万元。

但是,灾后因三七原料紧缺,市场价格不断攀升,种植效益仍然较好,农户减产不减收。

全县种植草乌4222亩,比去年同期增2925亩,增长225%,主要分别在三塘、向阳、白水三个乡镇。

预计总产189.99万公斤,农民实现创收1519.92万元。

今年,因气候原因,全县草乌出苗率普遍偏低,加之草乌种植生产成本投入高,现行市场价格低于上年,全县草乌种植户亩产值比上年有所下降。

种植半夏1015亩,主要分别在三塘、向阳、白水、旧城四个乡镇,半夏市场价格稳定,平均亩产值在4500元左右。

在中药材产业培植中,今年3月和4月我们先后两次分别与云南鸿翔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和云河药业有限公司进行洽谈,邀请他们到我县开发中药材产业。

针对我县三七种植面积广,管理技术相对不高的情况,为进一步整合全县三七产业资源,提升XX三七品位,在生产种植的关键时刻,年初我办就到向阳乡同该乡党委政府领导和三七种植户一道共同探讨全县三七产业发展。

2、生物化工产业形势良好

(1)除虫菊产业在艰难困境中发展

近来,随着国际市场对无公害除虫菊产品需求量的加大,使我县除虫菊产业发展重获生机。

但是,由于红河森菊公司目前尚未兑清前几年收购的欠款,致使全县广大农民对除虫菊产业发展前景仍持怀疑和等待观望的态度,公司现已呈现出一边是客商订单积压,产品供不应求,一边是农户不愿大面积种植,加工原料紧缺,公司一时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境中。

2019年,红河森菊公司计划在全县种植除虫菊5万亩,3月份,由于全县遭受春季霜冻灾害,除虫菊产业受灾5000亩,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种苗严重受损。

灾害发生后,我办配合森菊公司及时深入到各乡镇调查了解受灾情况,认真做好灾情上报工作,指导广大群众抢抓节令,做好补植补栽工作,努力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为帮助森菊公司进一步落实今年种植任务,4月21日县人民政府召开全县除虫菊生产工作座谈会,会后,我办狠抓政府决策部署落实,一是督促森菊公司加快兑现花农欠款,取信于民,二是积极配合公司员工深入各乡镇宣传发动,引导广大农户重树除虫菊产业发展信心,栽好除虫菊。

因受春季霜冻灾害影响,今年,全县实际种植除虫菊4500余亩,不到计划的10%,仅收购干花100多吨,远远不能满足公司生产的需要。

为缓解原料紧缺的困难,今年9月公司还从肯尼亚进口除虫菊干花30吨,目前陆续到位。

根据公司现有产能,每年需原材料约5000吨才能够满足加工生产需求。

由于原料紧缺,从今年4月份公司就基本进入停产或半停产状态。

2019年,公司生产除虫菊素原药8吨、5%天然除虫菊素乳油、1.5%可湿性粉剂、5%水乳剂等农药产品约20吨;生产细度为80目99%过筛的花渣粉300吨;细度为80目98%过筛的花渣粉100吨;细度为80目99%过筛的花粉100吨。

实现销售收入1560万元。

公司产品主要销往北京、上海、山东、福建、江苏、广东、日本、韩国、印度、澳大利亚、欧盟、瑞士、美国、南美等地。

(2)万寿菊产业稳步发展

万寿菊是用途广泛的重要化工原料,2019年,全县种植万寿菊1650亩,主要分布在三塘、永宁两乡,农民实现创收126万元。

为全面把握市场行情,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不断发展壮大万寿菊产业,保证农民增产增收,今年9月,我办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和三塘乡党政领导一同到曲靖博浩生物科技公司对该产业进行实地考察,听取公司董事长关于万寿菊产业的国际、国内市场行情和博浩生物科技公司近年来的生产经营情况介绍,并深入到公司各生产车间进行参观,进一步坚定了发展万寿菊产业的信心。

3、绿色食品加工业前景广阔

(1)阿庐牌荞系列食品倍受青睐

我县依托XX阿庐旅游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红河润高食品有限公司开发生产苦荞系列食品及保健用品,主要产品有13个荞系列食品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