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设计专业毕业设计论文.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91513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524.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具设计专业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模具设计专业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模具设计专业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模具设计专业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模具设计专业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模具设计专业毕业设计论文.docx

《模具设计专业毕业设计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具设计专业毕业设计论文.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模具设计专业毕业设计论文.docx

模具设计专业毕业设计论文

摘要

模具是现代化的生产重要工艺装备,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都越来越多地依模具来进行生产加工,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模具也趋向标准化。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工业产品的品种和数量的不断增加,更新换代的不断加快,在现代制造业中,企业的生产一方面朝着多品种、小批量和多样式的方向发展,加快换型,采用柔性化加工,以适应不同用户的需要;另一方面朝着大批量,高效率生产的方向发展,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生产规模来创造更多效益,生产上采取专用设备生产的方式。

模具,做为高效率的生产工具的一种,是工业生产中使用极为广泛与重要的工艺装备。

采用模具生产制品和零件,具有生产效率高,可实现高速大批量的生产;节约原材料,实现无切屑加工;产品质量稳定,具有良好的互换性;操作简单,对操作人员没有很高的技术要求;利用模具批量生产的零件加工费用低;所加工出的零件与制件可以一次成形,不需进行再加工;能制造出其它加工工艺方法难以加工、形状比较复杂的零件制品;容易实现生产的自动化的特点。

本设计为手泵拉帽的第四次工序,结合零件的尺寸要求和外形选择拉深成型的方式。

拉深主要通过拉深变形,得到制件的加工方法。

模具可以实现大批量的生产,且可以保证拉深产品的尺寸精度和产品质量。

在本次模具设计中,不仅要考虑做出的零件满足工作要求。

其次还要考虑到它的实际工作环境,保证它的使用寿命。

通过这次设计,使我对模具方面的知识有了一个更为全面的了解和应用,通过不断学习,查找各种文献资料,最终设计出一套完整的模具。

本次设计的主要内容:

工件的工艺性分析;冲压工艺方案的确定;模具的技术要求及材料选用;主要设计尺寸的计算;工作部分尺寸计算;模具的总体设计;主要零部件的结构设计(包括:

凸模,凹模,凸模固定板,下模座,上模座,卸料橡皮等等);模具的总装图;模具的装配等,最终完成此次设计。

关键字:

模具拉深拉深模具设计

Supportedplatestampingdiemolddesign

Abstract

Moldisanimportantprocessofmodernizationofproductionequipment,inthesectorsofnationaleconomiesareincreasinglycarriedoutbymoldproductionandprocessing,increasingattentionhasbeenpaid,alsotendtomoldstandard.

Sincereformandopening,withtherapiddevelopmentofthenationaleconomy,industrialproductsandtheincreasingnumberofspecies,acceleratingreplacementinmodernthirection,inorderproduction,productionconservationofrawmaterials,chip-freeprocessing;productqualityisstable,theoperatorisnothightechnologyrequirements;theuseofmoldsandlowcostmassproductionofpartsmachining;theprocessingofthepartsandpartscanbeashape,withoutreprocessing;toproduceotherprocessingmethodsaredifficulttoprocess,themorecomplexshapepartsproducts;easytoachieveproductionautomationfeatures.

Thehandpumpisdesignedtopullthecapofthefourthprocess,combinedwiththesizerequirementsandformpartofthedrawingformingchoosetheway.Drawingprimarilybydrawingdeformation,getpartsoftheprocessingmethods.Moldcanachievetoensurethatitsservicelife.Throughthisdesign,soIhaveknowledgeofthemoldamorecomprehensiveunderstandingandapplication,throughcontinuouslearning,tofindallkindsofliterature,thefinaldesignofacompletemold.

Thedesignofthemainelements:

partsoftheprocessofanalysis;stampingprocesstodeterminemaindesigndimensionsofthecalculation;workingpartsizecalculation;overalldesignofthemold;themaincomponentsofthestructuraldesign(include:

punch,die,punchafixedplate,underthemoldbase,themoldbase,dischargerubber,etc.);moldassemblydiagrams;moldassembly,thefinalcompletionofthedesign.

Keywords:

molddesigndrawingdiedrawing

 

第一章设计题目

1.1设计题目

1.1最终拉深零件简图

生产批量:

大批量

材料:

08钢

厚度:

1.2mm

根据以上要求设计一套模具。

1.2模具装配图

1.2装配图

1.下模座;2.下垫板;3.凹模;4.定位板;5.导柱;6.导套;7.上模板;8.模柄;9.上垫板;10.凸模固定板;11.凸模;13.挡料杆;14.挡料板

 

第二章冲压工艺分析及工艺方案的确定

2.1零件冲压性分析

2.1.1材料及其强度、刚度

该零件的材料厚度t=1.2mm的08钢,具有优良的冲压性能。

1.2mm的厚度以及冲压后零件的强度和刚度的增加,都有助于使产品保证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2.2拉深工序计算

2.2.1修边余量的计算

由于材料的各向异性以及拉深时金属流动条件的差异,为了保证零件的尺寸,必须留出修边余量。

在计算毛坯尺寸时,必须计入修边余量。

查表知,修边余量为2.5mm。

2.2.2毛坯尺寸的计算

已知最终拉深完成后的零件的主要尺寸有:

内径25.1mm,高度60mm,底部圆角2mm。

在不变薄的拉深中,材料厚度虽有变化,但其平均直径与毛坯原始厚度十分接近。

因此,毛坯展开可根据毛坯面积等于拉深件面积的原则来确定。

毛坯直径按下式确定:

D=参照表4.12

式中------包括修边余量的拉深件的表面积

------拉深件个部分的表面积的代数和,各部分表面积按表4-6所列公示计算

对于该拉深件可分解为无底圆筒1,1/4凹圆环2和圆形板3三部分,每一部分的表面积分别为:

参照表4.13

该坯料直径为D,则按坯料表面积与拉深件表面积相等原则有:

分别将,,代入上式并简化得

式中:

D为坯料直径;d=27.5;H=62.5;r=2;

带入数据得:

D=

解之得:

D=81.01≈81

2.2.3拉深系数与拉深次数及其拉伸完零件的直径确定

毛坯的相对厚度=100=,根据毛坯的相对厚度1.5查表4-15得,计算得:

=20.88﹤25.1到第四次拉伸时计算的直径小于成品零件的直径,因此只需四次拉伸,n=4,由于计算直径不等于零件成品的直径,所以应对拉伸系数进行调整使其均大于相应的极限拉伸系数,查表调整系数如下:

计算的:

2.2.4零件的高度计算

已知拉深完成后的零件尺寸为=25.4,底部圆角,毛坯直径D=81,据下式求出各次拉深完成后的零件尺寸:

拉深件的高度的确定根据公式得:

式中-为各次拉伸工序高度

-为各次拉伸零件直径

-为各次拉伸工序底部圆角半径

D-为坯料直径

2.3冲压方案

本次工序是毛坯的第四次拉深,且拉深前后的直径变化不大,可一次成型,不需要压边圈,此次拉深只需采用拉深模进行。

 

2.1第四次拉伸零件简图

第三章模具的设计与计算

3.1拉深力

拉深力参照表4.35

式中:

为第4次拉深后的工件直径,25.1。

t为料厚,1.2mm。

σb为材料强度极限,σb=400Mpa。

第三次拉深修正系数,=1.10。

代入数据:

最大总压力

3.2压力中心

该零件落料时,形状为圆形,压力中心位于其对称中心的交点,即几何中心上。

3.3凹模刃口尺寸计算

按标注内形尺寸及公差进行计算,尺寸精度按未标注公差取IT13级(拉深件的尺寸精度应在IT13级以下,不宜高于IT11级),查表确定其极限偏差,并转换尺寸得,以凸模为设计基准,按下式求出凸、凹模尺寸:

按手册公式(表4.54)计算,参照第22页式2.9:

凹模尺寸:

其中

由表查的:

,由表查得:

按IT7级精度有附表查的

参照第22页式2.9,凸模尺寸:

式中由表查得,

3.4拉深凸,凹模

3.4.1凸,凹模的单边间隙

凸,凹模的单边间隙为Z=(1~1.5)t,取Z=1.05t=1.26

3.4.2凸,凹模圆角半径

已知料厚1.2mm,查表得首次拉深凹模圆角半径Rd1=8,后续各步拉深模凹模、凸模圆角半径可有以下公式求出:

式中:

凹模圆角半径

凸模圆角半径

结合实际取本次工序凹模、凸模圆角半径,=6,=1.5

3.5工作零件结构设计

3.5.1凹模厚度

参照第34页式2.16

因H=11.55不符合H≥15的条件,故凹模厚度实取H=15。

实际取C=50

凹模边长,查标准JB/T7641.3-2008,凹模宽120

因此确定凹模外形尺寸为,15

3.5.2凸模长度

L=h1+h2+h=25+20+100=145

其中:

h1—为凸模固定板厚度,h2—为定位板厚度,h--进入凹模长度和增加长度

3.6其他模具结构零件

根据凹模零件尺寸,查标准JB/T7643.1-2008,确定其他模具结构零件,见表3-1

表3-1其他模具结构零件

序号

名称

R,H

材料

数量

1

上垫板

10

45

1

2

下垫板

10

45

1

3

凸模固定板

25

Q235

1

4

定位板

20

45

2

注:

模架选用查标准GB/T2851-2008,滑动导向中间导柱模架,选用22160的导柱和3880的导套两副。

3.7冲压设备选用

根据总压力模具闭合高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