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上册教师辅导讲义第4章物质的构成和特性浙教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914741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4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科学上册教师辅导讲义第4章物质的构成和特性浙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七年级科学上册教师辅导讲义第4章物质的构成和特性浙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七年级科学上册教师辅导讲义第4章物质的构成和特性浙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七年级科学上册教师辅导讲义第4章物质的构成和特性浙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七年级科学上册教师辅导讲义第4章物质的构成和特性浙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科学上册教师辅导讲义第4章物质的构成和特性浙教版.docx

《七年级科学上册教师辅导讲义第4章物质的构成和特性浙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科学上册教师辅导讲义第4章物质的构成和特性浙教版.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科学上册教师辅导讲义第4章物质的构成和特性浙教版.docx

七年级科学上册教师辅导讲义第4章物质的构成和特性浙教版

物质的构成和特性

教学内容

一、专题检测

1、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氢气和液氢都可做燃料——相同物质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

B.用警犬搜救地震中被埋人员——分子在不断运动

C.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温度升高,原子间隔变大

D.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温度升高,分子变大

【答案】D

2、对公式ρ=m/V的理解,正确的是()

A、物体的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B、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成反比

C、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密度成正比。

D、物体的密度与其质量和体积无关。

【答案】:

D

3、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线.由图可知,A、B、C三种物质的密度ρA、ρB、ρc和水的密度ρ水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答案】:

A

4、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水和酒精,分别用两个相同的加热器加热(不计热量损失),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线如图15-6所示,关于a、b两种液体的鉴别结论正确的是()

A.a的比热大,是水B.a的比热大,是酒精

C.b的比热大,是水D.b的比热大,是酒精

【答案】:

D

5、甲,乙两金属块质量和初温均相等,先把甲放入水杯中,热水平衡后水温升高了10摄氏度,取出甲放入乙,热平衡后水温又升高10摄氏度,不计热量的损失,则,甲乙两者的比热容大小为()

A.甲等于乙B.甲大于乙C.甲小于乙D.无法判断

【答案】:

C

6、如图所示是分别表示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熔化或凝固规律的图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种物质是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过程B.乙种物质是非晶体,图线表示的是熔化过程

C.丙种物质是非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过程D.丁种物质是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过程

【答案】:

B

7、如图所示是物质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

A.这种物质是晶体,其熔点为48℃B.在BC段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C.在BC段物质不吸收热量,温度不变D.第10分钟后物质处于液态

【答案】:

C

8、热现象在一年四季中随处可见,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汽化现象

B.夏天揭开冰棒包装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汽”,这是凝华现象

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的露珠,这是液化现象

D.初冬的早晨地面上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

【答案】:

C

9、下列生活事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把西瓜榨成汁B.铁锅生锈C.把铁丝弯曲成衣架D.烧水的锅炉爆炸

【答案】:

B

二、知识梳理

考点一:

物质的构成

1、分子很小:

问:

一滴水就是一个分子吗?

答:

分子很小,肉眼是看不见分子的。

一滴水中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一个水分子的直径约为10-10m。

2、分子之间有空隙:

问:

将半量筒黄豆和半量筒芝麻混合,观察现象?

为什么?

答:

芝麻会进入到黄豆的空隙里面,使总体积小于两者体积之和。

因为芝麻和黄豆大小不同,空隙大小也不同。

思考:

固体、液体、气体分子之间的空隙是谁大?

身边的例子:

用针筒分别压缩空气和水,或用木块压木块等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结论:

固体<液体<气体(分子间有空隙)

3、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问:

为什么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

为什么固体很难被撞断?

答:

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的斥力和引力,当压缩物体时,分子之间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斥力,当拉伸物体时,分子之间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引力。

4、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问:

我们为什么会闻到香水的味道?

为什么?

答:

这是由于香水分子跑到空气中后,又跑进我们鼻子中去了。

因为分子在不停的作无规则运动。

扩散:

扩散现象说明:

A分子之间有间隙。

B分子在做不停的无规则的运动。

结论:

a、气体、液体、固体物质的分子都能扩散。

b、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激烈。

例1:

水结成冰是()

A.分子变大了B.发生了化学变化C.分子间的距离变了D.物质种类变了

【答案】:

C

例2:

关于扩散现象,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扩散现象是因为分子变大了B.固体、液体、气体之间不能发生扩散

C.扩散快慢和温度高低无关D.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答案】:

D

考点二:

质量的测量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

质量国际单位为:

千克(kg)。

常用的质量单位还有吨(t),克(g)和毫克(mg)它们与千克(kg)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t=103kg;1g=10-3kg;1mg=10-6kg。

只要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未改变,则物体的质量大小不因其形状,温度,状态(固态、液态或是气态)以及物体所在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例:

1千克的冰熔化成水后,虽然从固态变成液态但是它质量仍是1千克;宇航员从月球取下的石块拿到地球上石块质量不变;2kg铁块烧热后压成球,它的质量也仍然是2kg。

综上所述物体的质量跟外界条件无关,它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①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调节至零刻度线,调节平衡螺母(天平两端的螺母)调节零点直至指针对准中央刻度线;调节天平平衡时,若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端,则平衡螺母要向右调;若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端,则平衡螺母要向左调;

②左托盘放称量物,右托盘放砝码。

根据称量物的性状应放在玻璃器皿或洁净的纸上,事先应在同一天平上称得玻璃器皿或纸片的质量,然后称量待称物质;

③添加砝码从估计称量物的最大值加起,逐步减小。

托盘天平只能称准到0.1克.加减砝码并移动标尺上的游码,直至指针再次对准中央刻度线;

④物体的质量=砝码的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思考:

如果物体和砝码放置的位置反了,这时怎样求得物体的实际质量?

左盘砝码质量=右盘物体质量+游码指示的质量值

例1:

李木同学在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错将物体放在天平的右盘中,并在左盘里加了52g砝码,同时将游码移到了0.4g的位置.如果此时天平平衡,则物体的真实质量为()

A.52gB.52.4gC.51.6gD.51.2g

解析:

砝码的总质量=物体的质量+游码的示数

52g=m物+0.4g

物体的真实质量m物=51.6g

【答案】:

C

思考:

怎样称出一枚大头针的质量?

考点三:

物质的密度

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符号“ρ”来表示。

密度公式 ρ=m/V。

m=ρV。

V=m/ρ。

国际单位:

千克/立方米,kg/m3。

常用的单位有:

克/立方厘米。

g/cm3。

1g/cm3=10-3kg/10-6m3=1000kg/m3。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与物体的形状、体积、质量无关,即对于同一物质而言,密度值是不变的(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密度是一样的)。

问:

盐水和小石块测量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答案】 

(1)测量石块的密度

1用天平测量石块的质量m

2先用量筒测出石块放入水前的体积V1,再将石块放入量筒中,测出石块和水的总体积V2,V2-V1即为石块的体积V

3利用密度公式,即可计算出石块的密度ρ=m/(V2-V1)

(2)测量盐水的密度

1把液体放在烧杯中测得总质量为m1;

2把部分液体倒入量筒测得体积为V

3测量剩余部分液体和烧杯的质量m2

4计算倒出部分液体的质量为m1-m2

5计算液体的密度ρ=(m1-m2)/V

问:

如何测量一块大石块的密度?

提供的工具有天平,大烧杯,水,量筒。

(见例1)

例1:

小明在实验室里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的矿石的密度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下图所示,矿石的质量是______g.

(2)因矿石体积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他利用一只烧杯,按下图所示方法进行测量,矿石的体积是______cm3,

(3)矿石的密度是______kg/m3,从图A到图B的操作引起的密度测量值比真实值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不变”).

【答案】:

(1)175.6g  

(2)70cm3 (3)2.51×103   偏小

例2:

4个用同一种物质制成的正方体,它们的棱长和质量如下图所示,其中空心的一个是()

【答案】:

C

例3:

两只质量和容积都相同的瓶子装满了不同液体,经测定一瓶是盐水,总质量是5千克,另一瓶是煤油(ρ油=0.8克/厘米3)总质量是4.2千克,那么()

A.瓶子的质量是0.5千克B.瓶子的质量是0.8千克

C.瓶子的容积是4分米3D.瓶子的容积是3.8分米3

分析:

设瓶子容积x立方米,瓶子质量y千克

由一瓶是水,总质量是5kg。

得1000x=5-y

由一瓶是煤油(密度=0.8×103kg/m3),总质量是4.2kg,得800x=4.2-y

200x=0.8x=0.004立方米

【答案】:

C

例4:

在医院里有一瓶氧气,密度为6kg/m3,用去其质量的1/3后,瓶内氧气的密度为(  )

A、6kg/m3B、12kg/m3C、4kg/m3D、无法确定

分析:

已知氧气在瓶内,氧气质量减小后,体积不变,根据公式ρ=m/V可求剩余氧气密度.解答:

原先氧气质量为m=ρ/V,现在氧气密度为4kg/m3.

【答案】:

C

考点四:

物质的比热

比热容定义:

单位质量(1kg)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降低)1摄氏度时吸收(放出)的热量叫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比热容的单位C/[J×(kg*°c)

意义:

用比热容表示不同物质的吸热 能力

水的比热容:

C水=4.2×103J/(kg·℃)表示的意思是1Kg的水上升1摄氏度需要吸收热量4.2×103J。

例1:

下列关于比热容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吸收热量越多,比热容越大B.物体温度越高,比热容越大

C.物质的比热容与他的质量、温度变化、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无关

D.由于水比干泥土的比热容大,所以内陆地区在一天之内气温的变化比沿海地区小

【答案】:

C

例2:

实验室中有质量、温度分别相等的甲、乙两金属块和一杯冷水.先将甲放入这杯冷水中,热平衡后水温升高10℃;将甲取出后,再将乙放入这杯水中,热平衡后水温又升高10℃;若不计各种热损失,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杯中的水先后两次吸收的热量相等

B.甲、乙放出的热量相等,甲的比热容大于乙的比热容

C.甲、乙降低的温度不同,甲放出的热量多于乙放出的热量

D.甲、乙降低的温度不同,甲的温度变化大于乙的温度变化

【答案】:

AD

例3:

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冰的比热容是2.1×103J/(kg·℃),则1kg水与2kg冰的比热容之比为()。

A.1∶1B.1∶2C.2∶1D.无法确定

【答案】:

C

考点五:

物质的三态

一、熔化与凝固

1、熔化:

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

凝固:

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

2、晶体:

熔化时,有固定熔化温度的固体.

(1)规律:

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凝固时,放出热量,温度不变.

(2)常见晶体:

海波、冰、各类金属、萘等.

(3)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象

图4-1

(4)熔点和凝固点: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其液态凝固时的温度叫凝固点.

3、非晶体:

熔化时,没有固定熔化温度的固体.

(1)规律:

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凝固时放出热量,温度不断下降.

(2)常见非晶体:

松香、沥青、玻璃、蜡等.

(3)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象

图4-2

例1:

篮球巨星姚明的蜡像摆放在上海杜莎夫人蜡像馆的显要位置,下列图像中能正确反映用蜡油浇铸蜡像过程的图线是( )

【答案】:

A

例2:

冻豆腐里面有小孔的成因是( )

A.豆腐自身冻缩而成B.豆腐自身膨胀而成

C.外界的冰雪扎进豆腐里而成D.豆腐里面的水受冻先结冰,再熔化成水后而成

【答案】:

D

例3:

我国北方冬天,河流会结上厚厚的一层冰,冰的温度有时低达-40℃,假如在-40℃的冰下有流动的河水,那么水与冰交界处的温度是 ( )

A.4℃B.0℃C.-40℃D.略高于-40℃

【答案】:

B

二、汽化与液化

1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一会儿就干了,衣服上的水到哪里去了?

2教室洒过水后,水很快就干了,地上的水哪里去了?

3水烧开时,发现水壶里的水少了很多,壶里的水去哪了?

一.汽化:

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做汽化。

汽化现象分为:

蒸发与沸腾两种形式。

1.蒸发

(1)定义:

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并只在液体表面上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2.典例分析:

讨论下列实例:

①刚从水中出来,感觉特别冷。

答:

风加快了身上水的蒸发,蒸发吸热;蒸发要从周围环境和液体自身吸热。

所以蒸发吸热.

②室内在风扇两边距离相同的位置放置两只相同的温度计,在其中一只温度计玻璃泡处洒水,打开风扇,一会水干了,并且发现洒水的那只温度计的示数较低。

答:

酒精蒸发吸热,使温度计中液体温度下降,蒸发结束后温度回升到室温。

问:

蒸发现象有什么共同特征吗?

(2)蒸发吸热,有致冷作用。

(如图:

土冰箱的原理)

问:

相同体积的一杯400C的酒精,和一杯600C的酒精同样敞口不断蒸发,杯中的酒精哪个最先蒸发完?

答:

600C的酒精,说明蒸发的快慢与液体自身的温度有关。

问:

蒸发的快慢还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洒水时发现剩余桶里的半桶水不见少,可洒在教室里的半桶水很快就干了,这是为什么?

衣服为什么在户外比室内干得快?

答:

蒸发的快慢还与:

液体蒸发的表面积;液体表面附近的空气流动速度等因素有关。

(3)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

①液体自身的温度。

②液体蒸发的表面积。

③液体表面附近的空气流动速度。

思考:

1.人淋雨后,若不及时换下湿衣服,为什么容易患感冒?

2.小勇喝开水时,向水面吹气,这样喝起来就不太烫,这是为什么?

问:

水在沸腾时有什么特征?

答:

水的沸腾是一种剧烈的汽化现象。

这时大量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里面的水蒸气散发的空气中。

2、沸腾:

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问题:

水沸腾后如果继续加热,是不是温度会越来越高?

探究实验1:

用酒精灯给水加热至沸腾。

当水温接近90摄氏度时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温度。

仿照晶体的熔化曲线在图上作出水沸腾时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

沸点:

各种液体沸腾时都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做沸点。

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

⑴沸腾规律:

液体在沸腾时,要不断地吸热,但温度保持在沸点不变。

探究实验2(如图所示)为什么会出现下图所示的结果?

答:

因为水的沸点是1000C,酒精的沸点低于1000C,B中的水能达到沸点,但由于和烧杯中的水温度相同,不再吸热,所以不会沸腾。

(2)液体沸腾必要条件:

温度达到沸点、不断吸热。

拓展知识:

①液态氧的沸点是-1830C,固态氧的熔点是-2180C。

-1820C时,氧为气态。

-1840C时,氧为液态。

-2190C时,氧为固态。

-1830C氧是液态、气态或气液共存都可以。

②可用纸锅将水烧至沸腾。

因为水沸腾时,保持在1000C不变,低于纸的着火点。

(3)沸腾时,继续吸热,温度不变,气泡由下至上,由小变大,直到出水面气泡破裂。

例1:

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

在1标准大气压时,这支温度计在沸水中的示数为95℃。

在冰水混合物中的示数为5℃。

当这支温度计的示数为32℃时,实际温度是()

A.27℃B.30℃C.32℃D.37℃

【答案】:

B

例2:

某同学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

(1)该同学实验装置及读温度的方法如图4—34所示,他在实验中的错误是:

图4—34

①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个实验所需要的器材,除图示器材外,还需要火柴和__________

(3)如图4—35中的四个图表示的是水在沸腾前后连续加热过程中出现的四个现象,请按它们出现的前后顺序排列起来:

__________(只写字母)

图4—35

【答案】:

(1)①玻璃泡触及容器底;②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不相平.

(2)秒表     (3)BDAC

例3: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液化的是()

A.寒冷的冬天,人在呼吸时口中呼出“白气”   B.深秋的早晨出现大雾

C.夏天自来水管壁上常有水珠          D.春天来了,冰冻的河面开始“解冻”

【答案】:

D

例4:

如图是研究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探究过程,方案中正确的是()

①图a.是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积大小关系的

②图b.是研究蒸发快慢与温度高低关系的

③图c.是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附近气流快慢关系的

④整个过程中是利用“控制变量法”和“对比法”进行探究的

A、只有①②B、只有③④C、只有①②③D、①②③④均正确

【答案】:

D

三、升华与凝华

1、定义:

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做升华。

如:

①加热碘,可以看到有紫红色的碘蒸气出现。

②衣柜中防虫用的樟脑片,会慢慢变小,最后不见了。

③冬天,湿衣服放在户外会结冰,但最后也会晾干。

(冰升华成水蒸气)

④干冰直接变成气态的二氧化碳;

由气体直接变成固体的现象,叫做凝华。

如:

①霜和雪的形成  (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

②冬天看到树上的“雾凇”

③冬天,外界温度极低,窗户内侧可看见“冰花”(室内水蒸气凝华)

2、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3、常见现象解释:

①电冰箱原理:

利用制冷剂汽化吸热、液化放热。

②南极地区以冰雪为水源:

先将冰雪放入壶中加热熔化成水,至水沸腾,可看到汽化出的水蒸气在壶嘴上方液化成雾状小水珠,俗称“白气”。

③用久了的灯泡会发黑:

钨丝受热,发生升华现象,由固态变为气态;钨丝冷却,钨蒸气又在灯泡内壁上凝华。

④干冰“人工降雨”:

干冰进入云层升华成气体,从周围吸收大量热量,使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高空水蒸气凝华成小冰粒。

小冰粒逐渐变大而下降,遇到暖气流就熔化成雨滴落到地面上。

例1:

、冬天,教室的玻璃窗上往往会“出汗”或结冰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汗”出在玻璃窗上室外的一面 B.冰花结在玻璃窗上室内的一面

C.玻璃窗上的“汗”是水蒸气液化而成的    D.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而成的

解析:

“汗”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温度较低的窗玻璃上液化而成的.冰花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温度更低(低于0℃)的窗玻璃上凝华而成的.

【答案】:

A

考点六: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变化:

物质只是从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而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化学变化:

参与变化过程的物质从一种物质变成另一种新的物质。

物理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溶解性、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等)

化学性质:

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所表现出来的性质。

(酸性、碱性、可燃性)

(1)、两者根本区别:

变化中有没有新的物质生成

(2)、两者的联系:

化学变化发生时一定发生物理变化,但物理变化发生时没有化学变化

前面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物质具有许多性质,如颜色、气味、软硬、晶体的熔点、液体的沸点、物质的溶解性、酸碱性和可燃性等等。

问:

在以上这些性质中,哪些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

哪些只有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

例1:

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有,属于化学变化的有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B.钢铁生锈

C.电灯中的钨丝通电后发光

D.潮湿的衣服变干

E.桌面上滴一滴酒精,酒精很快就变干了

F.钢锭轧成钢条

G.把大石头敲碎成许多小石子

H.把鸡蛋打碎

I.从鸡蛋中孵出小鸡

J.把鸡蛋壳烧成灰

K.把鸡蛋吃了,并消化掉了

M.冰熔化成水了

【答案】:

CDEFGHM;ABIJK

例2:

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用食醋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B.硝酸钾溶解于中

C.用过滤法分离固体和液体混合物D.液化空气制氧气

【答案】:

A

例3:

以下性质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A.溶解性B.液体的沸点C.酸碱性D.硬度

【答案】:

C

三、题型突破

考点一:

物质的构成

1、某兴趣小组做以下实验探究分子的运动,请完成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1)实验一:

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2至3滴酚酞试液,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

由实验一得出的结论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二(如图甲所示):

烧杯B中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使实验结论准确可靠,该兴趣小组设计实验三(如图乙所示)作为对比实验,你认为有无必要?

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酚酞试液遇蒸馏水不变色,酚酞试液遇浓氨水变红色

(2)酚酞试液变红氨分子从烧杯A运动到烧杯B中溶于水,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3)没有必要。

实验一、实验二已做过对比实验,故没有必要再做实验三

考点二:

质量的测量

1、在“用托盘天平称物体的质量”的实验中,下列哪项操作不是必要的?

A.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了作台面上

B.调节横梁平衡时,应先将游码移至横梁标尺左端“0”点上

C.称量时左盘应放置待称量的物体,右盘放置砝码

D.判断天平横粱是否平衡,一定要等指引完全静止下来

【答案】:

D

2、如果实验室只有托盘天平,怎样称出一枚大头针的质量?

实验次数

大头针数量

总质量m总(g)

一枚大头针的质量m(g)

1

1

 

 

2

100

 

 

3

200

 

 

实验步骤:

①调节天平;

②用调好的天平测一枚大头针的质量;

③用天平测出100枚大头针的总质量,算出一枚大头针的质量;

④用天平测出200枚大头针的总质量,算出一枚大头针的质量;

思考:

哪一种测量的结果更精确?

总结:

测量一枚大头针的质量用“以多求少”的方法,根数越多,误差越小。

这一测量方法可称之为“累积法”或“测多算少”。

3、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时,将被称物体和砝码放错了位置,若天平平衡时,左盘放有100克和20克的砝码各1个,游码所对的刻度值是4克,则物体的质量为()

A、124克B、122克C、118克D、116克

解析:

根据天平的原理,游码的质量始终是加在右盘的。

当物体与砝码左右颠倒时,物体的实际质量应为砝码质量的总和减去游码的质量。

【答案】:

D

4、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下列各种情况会造成测量结果比真实值偏小的是()

A、调节天平的横梁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处的左侧就停止调节

B、调节天平的横梁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处的右侧就停止调节

C、使用的砝码已经磨损

D、测量者的头部偏向分度盘中线处的右侧,造成视线与指针不垂直

【答案】:

B

5、在一批产品中,有7个零件,我们只知道其中一个是次品的(质量比合格产品要轻),给你一架天平,你至少几次一定可以检验出次品零件。

()

A、6次B、5次C、2次D、1次

解析:

先将7个零件分成三组(分别为3、3、1个),将两组3个零件放在天平上称,若相等,则剩余的1个为次品。

若不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