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师大课程与教学论笔记.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913420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6.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师大课程与教学论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陕师大课程与教学论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陕师大课程与教学论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陕师大课程与教学论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陕师大课程与教学论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陕师大课程与教学论笔记.docx

《陕师大课程与教学论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师大课程与教学论笔记.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陕师大课程与教学论笔记.docx

陕师大课程与教学论笔记

一、新世纪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刍议(课程改革的目标与背景)

1、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策略:

(1)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

(2)重建新的课程结构

(3)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

(4)倡导建构的学习

(5)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念

(6)促进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

2、重建新的课程结构:

(分科性与综合性、统一性与选择性、持续性与均衡性)

(1)强调综合性,克服学科门类过多、相互独立的倾向。

从课程综合的程度看,有交叉课程、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和经验课程等。

鉴于我国的课程传统与教师的接受程度,新一轮课程改革必须提出课程综合化方向,并在一定的范围内,设置综合课程,减少学科门类,同时强调学科间的联系,重组课程内容。

从课程的组织方式来看,综合课程的范式大致有:

学习领域——按照知识技能的相关性将学生原有的过于分化的学习内容统整为几种学习领域;综合学科——将原有的分科课程统整为包容性更强的学科;综合实践活动——以实践活动的方式组织课程内容,学生在实践中综合掌握并运用分科知识与技能。

鉴于我国关于综合课程的探索还处于初始阶段,开发和设置综合程度较高的学习领域尚不具有充足的现实条件,而开发和设置综合学科和综合活动时机已经成熟。

一般的说,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在学校课程结构中所占的比重随学校教育层次的变化而变化。

小学阶段课程的综合性应强于分科性,而高中阶段课程的综合性则弱于分科性。

(2)加强选择性,以适应地方、学校、学生发展的多样化需求

课程结构要适应地区间经济文化的差异,必须具有一定的变通性。

(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民族文化)

课程结构要适应不同学校的特点,体现选择性。

解放每一所学校的主体性,选择并设置有关课程来创造和形成本校的学校文化特色、根据本校的教育宗旨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选择和再开发,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规定学校自己设置的选修课(校本课程)的课时比例。

课程结构要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完善选修制。

课程选修制已经成为现代基础教育的重要支柱,正确处理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之间的关系成为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重要课题。

在普通高中提倡学分制,大力推进教科书的多样化。

(3)确保均衡性,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课程结构的均衡性是依据全面发展的理论和素质教育的精神而提出的,即我们要培养的是德智体全面、和谐、均衡发展的人。

均衡性从三个方面体现:

学习领域或学科与活动的规划、设计应体现全面、均衡的原则;各学习领域或学科与活动的课时安排应体现均衡性,而绝不是平均分配;课程内容的选择也要体现均衡的原则。

 

二、面向素质教育、基于信息技术的课程与教学改革

1、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目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1)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方针——三个面向。

(邓小平: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2)素质教育的总目标——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

1999.6.15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素质教育的宗旨、重点和目标:

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3)加速教育信息化,实现中国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2000.4.6APEC第二次教育部长会议,围绕四个专题:

现代技术教育、改进教学体系、改进教育管理和加强国际合作。

2、课程与教学改革的依据

(1)知识经济与教育创新

(2)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习革命

(3)跨越认知神经科学与教育科学之间的鸿沟

3、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要点

我们认为,面向素质教育、基于信息技术的课程与教学改革,其基本要点应该是将培养和发展人的信息素养作为渗透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并十分重视在统整各派建构主义观点的基础上汲取其思想的合理内核。

同时,我们试图通过对加德纳的多重智力学说和斯滕伯格的成功智力学说的综合,全面更新与提升人的智力素质。

(1)信息素养——渗透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

(2)统整的建构主义——研究与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理论依据。

(知识观、学习观、课程观、教学观、评价观)

(3)多重智力学说与成功智力学说的综合——全面更新与评估人的智力素质的理论依据。

加德纳将智力定义为:

解决问题或生产具有某种或多种文化价值的产品的能力。

多元智力学说的实质并不在于将智力分成7种、8种或更多种,而是试图通过扩大学习内容领域与知识的表征方式促进以往被忽视的智能的开发,充分地发掘每个人身上隐藏着的巨大潜力,从整体上提高人的智力素质。

斯滕伯格提出的成功智力学说,将成功引入智力研究范围,试图从智力活动的产品在现实生活中成功与否的角度评价智力。

成功智力包括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和实践性智力。

这三个方面的协调与平衡是增强人的创造力并促使人在生活中成功的保证。

(4)家庭、学校、社会共建实施素质教育的平台。

 

三、发达国家课程改革的趋势与启示

1、国外课程改革的背景与理念

(1)注重基础学力的提高

(2)信息素养的养成

(3)创造性与开放性思维的培养

(4)强调价值观教育和道德教育

(5)尊重学生经验、发展学生个性

2、课程改革的内容

(1)课程目标

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能力的培养;价值观、态度与道德修养;体能和健康教育、公民教育

(2)课程设置

(3)课程的实施与教学内容的改革

信息教育渗透各级各类教育;强调有合理结构的基础知识的传授;加强外语教学的力度;学校与企业联手推进教育改革

(4)课程管理

统一课程;校本课程

3、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几点启示

(1)在课程目标的定制方面,要继续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对于儿童发展的重要性,同时重视价值观教育和学生精神、道德的发展。

(2)在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方面,要关注学生的经验,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设置综合课程和分科课程,处理好必修课和选修课之间的关系。

(3)在课程管理方面,要采用灵活的课程管理体制。

 

四、重建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

1、课程结构的本体诠释

概念:

课程结构是指在学校课程的设计与开发过程中将所有课程类型或具体科目组织在一起所形成的课程体系的结构形态。

课程结构的确立:

(1)课程类型的价值厘定。

以课程内容所固有的属性为逻辑范畴,可将学校课程分为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以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为逻辑范畴,可分为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以课程计划中对课程实施的要求为逻辑范畴,可分为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以课程的表现形态为逻辑范畴,可分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以课程实施的方式为逻辑范畴,可分为传授性课程与研究性课程;以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主体为逻辑范畴,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

(2)课程目标的审视。

首先,课程目标都建立在特定的教育价值取向的基础之上,这些价值取向将通过确立课程结构的方式体现出来,并反映在课程的结构之中。

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从三个维度体现:

课程职能倾向的维度,具体表现为个体本位或社会本位的价值观;课程内容遴选和组织的维度,具体表现为知识本位、能力本位或观念本位的价值观;课程设计和开发主体的维度,具体表现为教师本位或学生本位的价值观。

其次,课程目标在课程设计与开发的过程中将转化为具有可操作性的课程标准。

(3)课程结构的确立。

寻求课程目标与课程类型对应或吻合的活动。

2、课程结构的表现方式

(1)描述性方式。

是指以文字语言表述课程类型和具体科目及其各自在学校课程体系所拥有的地位的方式。

通过这种方式所表述的课程结构主要明确各种类型的课程和具体科目在学校课程体系中所拥有的地位、作用及其相互关系,基于这种方式的课程结构一般表现为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

(2)数量化方式。

是指对各种课程类型和具体科目在学校课程体系中所拥有的地位惊醒数量化的表达方式。

这种方式一般包括数字表达式(表现为百分比表达式和比例表达式)、时间表达式(学年式、学期式、学时式、分钟式)、分值表达式(学分以及学分之间的数值关系)等具体的形式。

(3)应用性方式。

是指课程实施过程中将课程类型和具体科目具体展示出来的一种方式,在这种方式中隐含了前述两项要素各自的比重关系。

这种方式一般表现为课程表,课程表又具体分为班级课程表、层级课程表和学校总体课程表,在课程表中规定了课程的种类、实施的时间、甚至规定了课程之间的地位差异。

3、我国新的基础教育课程结构诠释(三项基本原则:

综合性、均衡性、选择性)

(1)构建多样化的课程类型结构。

首先,学校课程计划分别以“综合型”和“分科型”呈现出来,倡导实施以综合课程为主的课程计划;其次,适当减少了国家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重,增加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课时量;最后,减少必修(地方)课程的比重,增加选修(校本)课程的比重。

(2)构建均衡的科目结构。

减少传统优势学科的比重,分配给综合实践活动和地方与校本课程。

(3)完善和优化课程内容。

首先,删除了原有课程内容中艰深、晦涩、陈旧的部分,使课程内容呈现出简洁明了、有条理和新颖的特征;其次,增加了与学生的社会现实生活相关的成分,使课程内容更加具体、更富有生活气息;第三,放弃以往以统一尺度对课程内容进行的界定,实现课程内容标准的层次化。

五、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本质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产生背景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呈现的共同趋势是倡导课程向儿童经验和生活回归,追求课程的综合化。

课程的综合化趋势不只是改变一种课程组织方式,它在本质上是课程价值观的深层变革。

2、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与特点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系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

这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

(3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3课时)。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综合程度最高的课程,它不是其他课程的辅助或附庸,而是具有自己独特功能和价值的相对独立的课程,它与其他课程具有等价性与互补性。

(1)整体性。

世界具有整体性,世界的不同构成——个人、社会、自然是彼此交融的有机整体。

文化作为世界的一部分也具有整体性,文化的不同构成——科学、艺术、道德也是彼此交融的。

人的个性具有整体性,个性发展不是不同学科知识杂烩的结果,而是通过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而不断探究世界与自我的结果。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选择范围应包括学生本人、社会生活和自然世界。

对任何主题的探究都必须体现个人、社会、自然的内在整合,体现科学、艺术、道德的内在整合,综合实践活动必须立足于人的个性的整体性,立足于每一个学生的健全发展。

(2)实践性。

综合实践活动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发掘课程资源,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开放性。

综实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其课程目标具有开放性;综实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它随着学生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其课程内容具有开放性;综实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其评价标准具有多元性,因而其活动过程与结果均具有开放性。

(4)生成性。

是由综实的过程取向所决定的。

每一个班级、每一所学校都有对综实的整体规划,每一个活动开始之前都有对活动的周密设计,这是综实计划性的一面。

但是,综实的本质特征是生成性,这意味着每一个活动都是一个有机整体,而非根据预定目标的机械装备过程。

随着活动的不断展开,新的目标不断生成,新的主题不断生成,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兴趣盎然,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迸发,这是综实生成性的集中表现。

对综实的整体规划和周密设计不是限制其生成性,而是为了使其生成性发挥得更具有方向感、更富有成效。

(5)自主性。

综实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的自主性充分发挥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他们自己选择学习的目标、内容、方式及指导教师,自己决定活动结果呈现的形式,指导教师只对其进行必要的指导,不包揽学生的工作。

3、综合实践活动的理念与目标

理念:

(自主性、实践性、整体性)

(1)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为学生个性充分发展创造空间。

综实是以学生的直接经验或体验为基础而开发和实施的,在开发和实施过程中要鼓励学生的自主选择,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为其个性充分发展创造空间。

教师的指导作用体现在帮助学生完善其自主选择意识和能力方面,而不是替代学生选择。

与综实相适应的学习方式是探究学习,综实的开发与实施要体现学生活动的自主性、探究性。

(2)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帮助学生体验生活并学以致用。

要帮助学生从其生活世界中选择感兴趣的主题和内容,注重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引导学生热爱生活。

综实还有实践取向,强调实践意识、实践能力的养成。

(3)推进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谋求自我、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综实为学生开辟了一条与他生活于其中的世界交互作用、持续发展的渠道,倡导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

谋求学生自我、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综实的终极追求。

总目标:

(1)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

(2)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3)形成从自己的周遭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地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

(4)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

(5)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4、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

(1)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线索:

学生与自然的关系;学生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学生与自我的关系。

综实的开发与实施以学生为核心,实现三种关系的均衡与整合,最终指向与学生个性健全发展。

(2)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范围

研究性学习:

(狭义)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它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主要特征有自主性、探究性、开放性、合作性。

(广义)指贯穿于各科各类学习活动中学生探究问题的一种学习活动。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取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

信息技术教育:

不仅是综实有效实施的重要手段,也是综实探究的重要内容。

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发展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信息素养。

这既包括发展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还包括发展学生对信息的反思和思辨能力,形成健康向上的信息伦理。

劳动与技术教育:

是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的多方面发展为目标,且以操作性学习为特征的学习领域。

它强调通过人与物的作用、人与人的互动来从事操作性学习,强调学生动手与动脑相结合,并倡导以项目为载体从事学习活动。

以上4方面是国家为了帮助学校更好地落实综实而特别指定的几个领域,而非综实内容的全部。

四大指定领域在逻辑上不是并列的关系,更不是相互割裂的关系,1是基础,234是探究的重要内容,所以是以融合的形态呈现的。

除4大指定领域外,还包括大量非指定领域,如班团队活动等,在开展的过程中可与指定领域相结合,也可以单独开设,但课程目标的指向是一致的。

总之,指定领域与非指定领域互为补充,共同构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

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一般程序:

开设科普讲座和进行研究方法的指导;指导学生选题;组织课题组制定研究计划;实施研究;处理结果和撰写研究报告;组织研究成果的交流探讨。

自主性学习:

指个体自觉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学习活动过程。

自主学习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内在品质,改变学生“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学习”的局面,其关键是培养学生“自我监控、自我指导、自我强化”的能力和水平,教师应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指导。

(3)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选择原则:

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体现每一所学校的特色;反映每一所学校所在社区的特色;善于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选取探究课题或问题。

(4)综合实践活动A与各学科领域B的关系:

二者既有其相对独立性,又存在紧密的联系。

第一,B的知识可在A中延伸、综合、重组与提升;第二,A中所发现的问题、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可以在B的教学中拓展和加深;第三,在某些情况下,A也可以和某些学科教学打通进行。

5、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原则

(1)正确处理学生的自主选择、主动探究与教师的有效指导的关系。

倡导学生对课题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是实施综实的关键。

第一,学生要形成问题意识,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第二,学生要善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第三,在课题的开展阶段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组织方式(个人、小组、班级等),教师的有效指导是综实成功实施的基本条件。

(2)恰当处理学校对综实的统筹规划与活动具体展开过程中的生成性目标、生成性主题的关系。

学校应对综实进行统筹规划,根据本校和社区特色退出三类相互衔接的计划,即“学校综实计划”、“年级综实计划”、“班级综实计划”。

要求教师首先认识到这些目标与主题产生的必然性,并肯定其存在价值,应特别强调在活动具体开展过程中产生的生成性目标与生成性主题的核心地位。

(3)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

平均每周3课时,根据需要灵活安排,,做到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

(4)整合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

打破学校、教室的束缚,把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整合起来,把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融合起来,是综实整体性和开放性的内在要求。

要积极鼓励学校和学生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开展综实。

(5)以融合的方式设计和实施三大指定领域。

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以融合的方式设计与实施是综实的基本要求,学校要根据地方和学校的课程资源,以综合主题和综合项目的形式将三大指定领域融合在一起实施,使彼此渗透,达到理想的整合状态。

(6)把信息技术与综实的内容和实施过程有机整合起来。

首先,信息技术领域是综实的重要探究内容,要做到二者的有机整合;其次,在综实实施过程中要积极运用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手段。

6、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它反对通过量化手段对学生进行分等划类的评价方式,主张采用“自我参照”标准,引导学生对自己在综实中的各类表现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强调师生之间、学生同伴之间对彼此的个性化的表现进行评定、鉴赏。

(1)评价理念

整体观:

要求在评价中把课程、教学和评价进行统整,使它们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贯彻到活动进行中去。

多元化:

强调多元价值取向和多元标准,肯定学生与世界交往的多元方式,表现自己所学的形式多样,用能理解的语言评价,避免将评价简化为分数或等级,评价主体多元。

过程性:

重视学生活动过程的评价,而非结论,即使失败,也应从获得宝贵经验角度视之为重要成果,肯定其活动价值,营造体验成功的情境。

(2)评价方式

多种多样,先决条件是观察。

通过观察,记录和描述其表现,并以此为基础。

在具体操作中,“档案袋评定”和“协商研讨”式评定被认为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7、综合实践活动的管理

(1)学校对综实的管理

(2)开发利用多种教育资源

(3)教师培训

(4)教育行政部门对综实的管理

8、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课程理念的生长点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我国课程体系中的确立,不仅意味着一种新的课程形态的诞生,更主要的是标志着一系列体现时代精神的新的课程理念的生成:

(1)课程是生活世界的有机构成,而不是孤立于生活世界的抽象存在

(2)学习者是自己课程的主体,而不是别人提供的课程(哪怕这种课程是无可挑剔的)的被动接受者

(3)每一个人的学习方式都是其独特个性的体现,课程应尊重每一个人的学习方式的独特性

(4)分等划类的考试等量化评价方式不是课程评价的唯一形式或最好形式,质性评价更能体现人的发展的特殊性

(5)个性健全发展是课程的根本目的

 

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比较研究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类型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的设计

3、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方式

国外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方式的根本特征是综合性、实践性、多样性。

主要有:

(1)课题探究的研究性学习活动。

基本过程包括:

研究课题的选择与确定;制定研究性学习方案;课题探究的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课题探究的研究性学习的总结。

(2)实际应用的设计性学习活动。

它不同于课题研究学习,课题研究学习以探究为核心,其基本活动方式是观察、调查、研究;而实际应用学习要求学生在综合应用所学的各科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进行问题解决的实际操作。

设计学习和应用学习是问题解决的两种基本形式。

(3)以社会考察为主的体验性学习活动。

(4)社会参与的实践性学习。

一般包括社区服务活动、公益活动和生产劳动。

4、几点启示

 

七、研究性学习:

价值与反思

1、研究性学习的价值定位

(1)保持独立的持续探究的兴趣。

保持或发展儿童与生俱来的探究兴趣,使它不会因为后天繁重的知识学习而丧失。

(2)丰富学习的体验。

关注的重点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强调深刻的、充实的、探究的经历和体验。

(3)养成合作与共享的个性品质。

立足于对学生学习需要、动机和兴趣的强化,鼓励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同时养成合作共享的品质。

(4)增进独立思考的能力。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居于辅导地位,增进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5)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

把学生置于开放独立的学习环境中,可以有效解决学科知识割裂整体知识的问题。

(6)养成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突出研究性的过程与方法对于学生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具有促进作用。

2、研究性学习方式与研究性学习课程

3、对研究性学习几种现实价值取向的反思

(1)研究性学习应该防止成人专家化倾向

(2)研究性学习应该防止功能上的过分窄化倾向

(3)研究性学习应该防止学科化的倾向

八、高中研究性学习的若干问题

1、为什么要提出研究性学习

2、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定位

3、研究性学习的内容

4、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实施

(1)研究性学习组织实施的一般要求

(2)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形式

(3)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一般程序

三个阶段:

进入问题情境阶段、完成体验阶段、表达交流阶段

六个程序:

开设科普讲座,参观访问;指导选题;组织课题组,制定研究计划;实施研究;处理结果,撰写报告;组织研究成果的交流探讨。

(4)研究性学习实施中的教师指导

第一,要及时了解学生开展研究活动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点拨与督促;要组织灵活多样的交流、研讨活动,促进学生自我教育,帮助他们保持和进一步提高学习积极性。

第二,争取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的关系、理解和参与,与学生一起开发对实施研究性学习有价值的校内外教育资源,为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良好的条件。

第三,要采取有效的手段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监控。

第四,根据学校和班级实施研究性学习的不同的目标定位和主客观条件,在不同时段选择不同的切入口,形成不同的操作特点。

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将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在参与指导的过程中吸纳新知识,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开展教育研究,提高合作能力,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5、研究性学习的评价

(1)一般原则

(2)特点:

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内容的丰富性和灵活性;评价手段、方法的多样性

(3)实施

 

九、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概念与实践

1、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性质和意义

(1)基本内涵:

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得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

(2)实施该课程的重要意义与价值:

改变学习方式,扩展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