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附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91314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5.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附答案.docx

《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附答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附答案.docx

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附答案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

本试卷共6页,23题,总分12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共16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元勋(xūn)哺(fǔ)育呜咽(yàn)酣(hān)然入梦

B.亘(gèn)古污秽(suì)震耸(sǒng)气冲斗(dǒu)牛

C.门槛(kǎn)惶(huáng)恐取缔(dì)心不在焉(yān)

D.书斋(zāi)默契(qiè)气魄(pò)苛(kē)捐杂税

2.下面四个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5年后,我欣喜地看到,中法关系正如春天般欣欣向荣,迸发出蓬勃生机。

B.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为中国的核武器技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C.父亲为了造新屋做的准备工作是漫长的,尽管微不足道,但是他却做得很认真。

D.正因为他具有自命不凡的崇高理想,才在工作中取得了出色的成绩。

3.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我们考试能否取得好成绩的条件之一。

B.为降低粉尘对奥运村的影响程度和范围,政府决定对首都钢铁公司进行整体搬迁。

C.我们希望,更多的公众支持和关注我国科学的发展,这是未来国家发展的动力。

D.玩的时候倒是没有什么的,但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

4.下面横线处所填句子,语序恰当的一项是(▲)(2分)

①风小了,可是利飕有劲,使人颤抖。

②风带着雨星,像在地上寻找什么似的,东一头西一头地乱撞。

③一阵这样的风过去,一切都不知怎么好似的,连柳树都惊疑不定地等着点什么。

④云还没铺满天,地上已经很黑,极亮极热的晴午忽然变成了黑夜似的。

⑤北边远处一个红闪,像把黑云掀开一块,露出一大片血似的。

A.②①③④⑤B.②③①④⑤C.④②⑤①③D.④③⑤①②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是副词的句子选项是(▲)(2分)

A.用大碗盛汤。

B.媛媛刚刚从国外回来。

C.请大家沿内圈跑步。

D.虽然困难重重,但是我会坚持到底。

6.下列关于《朝花夕拾》、《西游记》及《骆驼祥子》的内容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无常”这个“鬼而人,理而情”的形象受到民众的喜爱,主要原因是:

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

B.《琐记》记叙了鲁迅在家里遭受偷东西变卖的流言诬陷后,去南京上学。

后来因为喜欢看《天演论》而被学校开除,只好到日本去求学。

C.《西游记》中猪八戒在通天河为了收服妖怪灵感大王而变为童女,结果妖怪要先吃童女,慌得八戒变回原形,劈手就拿钉耙朝妖怪筑去。

D.《骆驼祥子》中,祥子夜里从军营里牵出来三头骆驼,一直奔到一个村子里,把骆驼卖给了村里的财主,又和他要了小褂子和点吃的。

7.古诗词默写(4分)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

▲,▲。

二、阅读(共44分)

(一)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8-10题。

(共6分)

竹里馆(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8.诗中“深林”一词与哪个词相互照应?

(1分)▲

9.诗人是如何以有声写无声,突出竹里馆幽静的?

(2分)

10.尾句中“明月”的含义是什么?

由此看出诗人的心境如何?

(3分)

(二)阅读下列甲乙两文,回答11-14题。

(13分)

【甲文】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

“汝亦知射乎?

吾射不亦精乎?

”翁曰:

“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

“尔安敢轻吾射!

”翁曰:

“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

“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乙文】尧咨①于兄弟中最为少文,然以气节自任。

工隶书。

善射,尝以钱为的②,一发贯其中。

兄弟同时贵显,时推为盛族。

母冯氏,性严。

尧叟事亲孝谨,怡声侍侧,不敢以贵自处。

家本富,禄赐且厚,冯氏不许诸子事华侈。

景德中,尧叟掌枢机③,弟尧佐直史馆,尧咨知制诰,与省华同在北省,诸孙任官者十数人,宗亲登科者又数人,荣盛无比。

宾客至,尧叟兄弟侍立省华侧,客不自安,多引去。

(选自《宋史》,有改动)

【注】:

①尧咨与下文的尧叟、尧佐三人为兄弟,省华是三人的父亲。

②的:

靶子。

③枢机与下文的直史馆、知制诰、北省均为当时的政府部门。

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分)

(1)但微颔之(▲)

(2)康肃忿然曰(▲)

(3)冯氏不许诸子事华侈(▲)(4)多引去(▲)

1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

(4分)

(1)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2)善射,尝以钱为的,一发贯其中。

13.甲文中“康肃笑而遣之”的笑有何意味?

(2分)

14.乙文中陈尧咨的母亲冯氏性格如何?

(用文中的词语回答),体现在哪些方面?

(用自己的语言回答)(3分)

(三)阅读《土地的誓言》,回答15-17题。

(9分)

①对于广大的关东原野,我心里怀着挚痛的热爱。

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

我有时把手放在胸膛上,知道我的心是跳跃的,我的心还在喷涌着血液吧,因为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

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当我仰望天上的星星,手里握着一把泥土的时候,或者当我回想起儿时的往事的时候,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我看见奔流似的马群,听见蒙古狗深夜的嗥鸣和皮鞭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斑斓的山雕,奔驰的鹿群,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带着赤色的足金;我想起幽远的车铃,晴天里马儿戴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狐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上怪诞的狂风……这时我听到故乡在召唤我,故乡有一种声音在召唤着我。

她低低地呼唤着我的名字,声音是那样的急切,使我不得不回去。

我总是被这种声音所缠绕,不管我走到哪里,即使我睡得很沉,或者在睡梦中突然惊醒的时候,我都会突然想到是我应该回去的时候了。

我必须回去,我从来没想过离开她。

这种声音是不可阻止的,是不能选择的。

这种声音已经和我的心取得了永远的沟通。

当我记起故乡的时候,我便能看见那大地的深层,在翻滚着一种红熟的浆液,这声音便是从那里来的。

在那亘古的地层里,有着一股燃烧的洪流,像我的心喷涌着血液一样。

这个我是知道的,我常常把手放在大地上,我会感到她在跳跃,和我的心的跳跃是一样的。

它们从来没有停息,它们的热血一直在流,在热情的默契里它们彼此呼唤着,终有一天它们要汇合在一起。

②土地是我的母亲,我的每一寸皮肤,都有着土粒;我的手掌一接近土地,心就变得平静。

我是土地的族系,我不能离开她。

在故乡的土地上,我印下无数的脚印。

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棵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有我的手印。

我吃过我自己种的白菜。

故乡的土壤是香的。

在春天,东风吹起的时候,土壤的香气便在田野里飘扬。

河流浅浅地流过,柳条像一阵烟雨似的窜出来,空气里都有一种欢喜的声音。

原野到处有一种鸣叫,天空清亮透明,劳动的声音从这头响到那头。

秋天,银线似的蛛丝在牛角上挂着,粮车拉粮回来,麻雀吃厌了,这里那里到处飞。

稻禾的香气是强烈的,碾着新谷的场院辘辘地响着,多么美丽,多么丰饶……没有人能够忘记她。

我必定为她而战斗到底。

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

你必须站立!

夜夜我听见马蹄奔驰的声音,草原的儿子在黎明的天边呼唤。

这时我起来,找寻天空中北方的大熊,在它金色的光芒之下,是我的家乡。

我向那边注视着,注视着,直到天边破晓。

我永不能忘记,因为我答应过她,我要回到她的身边,我答应过我一定会回去。

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

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

节选自端木蕻良为纪念“九一八”十周年而作的《土地的誓言》

15.题目《土地的誓言》的意思是什么?

请用文中原句说说“誓言”的内容。

(3分)

16.请你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①段划线句子。

(3分)

17.如何理解第②段“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一句中,“埋葬”一词的含义?

(3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8-22题。

(共16分)

回忆李叔同先生(节选)

丰子恺

①距今二十九年前,我十七岁的时候,最初在杭州的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里见到李叔同先生,即后来的弘一法师。

那时我是预科生,他是我们的音乐教师。

我们上他的音乐课时,有一种特殊的感觉:

严肃。

②摇过预备铃,我们走向音乐教室,推进门去,先吃一惊:

李先生早已端坐在讲台上。

以为先生总要迟到而嘴里随便唱着、喊着,或笑着、骂着而推门进去的同学,吃惊更是不小。

他们的唱声、喊声、笑声、骂声以门槛为界限而忽然消灭。

接着是低着头、红着脸,去端坐在自己的位子里。

端坐在自己的位子里偷偷地仰起头来看看,看见李先生的高高的瘦削的上半身穿着整洁的黑布马褂,露出在讲桌上,宽广得可以走马的前额,细长的凤眼,隆正的鼻梁,形成威严的表情。

扁平而阔的嘴唇两端常有深涡,显示和蔼的表情。

这副相貌,用“温而厉”三个字来描写,大概差不多了。

讲桌上放着点名簿、讲义,以及他的教课笔记簿、粉笔。

钢琴衣解开着,琴盖开着,谱表摆着,琴头上又放着一只时表,闪闪的金光直射到我们的眼中。

黑板(是上下两块可以推动的)上早已清楚地写好本课内所应写的东西(两块都写好,上块盖着下块,用下块时把上块推开)。

在这样布置的讲台上,李先生端坐着。

坐到上课铃响出(后来我们知道他这脾气,上音乐课必早到。

故上课铃响时,同学早已到齐),他站起身来,深深地一鞠躬,课就开始了。

这样地上课,空气严肃得很。

③有一个人上音乐课时不唱歌而看别的书,有一个人上音乐时吐痰在地板上,以为李先生看不见的,其实他都知道。

但他不立刻责备,等到下课后,他用很轻而严肃的声音郑重地说:

“某某等一等出去。

”于是这位某某同学只得站着。

等到别的同学都出去了,他又用轻而严肃的声音向这某某同学和气地说:

“下次上课时不要看别的书。

”或者:

“下次痰不要吐在地板上。

”说过之后他微微一鞠躬,表示“你出去罢。

”出来的人大都脸上发红。

④又有一次下音乐课,最后出去的人无心把门一拉,碰得太重,发出很大的声音。

他走了数十步之后,李先生走出门来,满面和气地叫他转来。

等他到了,李先生又叫他进教室来。

进了教室,李先生用很轻而严肃的声音向他和气地说:

“下次走出教室,轻轻地关门。

”就对他一鞠躬,送他出门,自己轻轻地把门关了。

⑤最不易忘却的,是有一次上弹琴课的时候。

我们是师范生,每人都要学弹琴,全校有五六十架风琴及两架钢琴。

风琴每室两架,给学生练习用;钢琴一架放在唱歌教室里,一架放在弹琴教室里。

上弹琴课时,十数人为一组,环立在琴旁,看李先生范奏。

有一次正在范奏的时候,有一个同学放一个屁,没有声音,却是很臭。

钢琴及李先生十数同学全部沉浸在亚莫尼亚气体中。

同学大都掩鼻或发出讨厌的声音。

李先生眉头一皱,管自弹琴(我想他一定屏息着)。

弹到后来,亚莫尼亚气散光了,他的眉头方才舒展。

教完以后,下课铃响了。

李先生立起来一鞠躬,表示散课。

散课以后,同学还未出门,李先生又郑重地宣告:

“大家等一等去,还有一句话。

”大家又肃立了。

李先生又用很轻而严肃的声音和气地说:

“以后放屁,到门外去,不要放在室内。

”接着又一鞠躬,表示叫我们出去。

同学都忍着笑,一出门来,大家快跑,跑到远处去大笑一顿。

⑥李先生用这样的态度来教我们音乐,因此我们上音乐课时,觉得比上其他一切课更严肃。

同时对于音乐教师李叔同先生,比对其他教师更敬仰。

那时的学校,首重的是所谓“英、国、算”,即英文、国文和算学。

在别的学校里,这三门功课的教师最有权威;而在我们这师范学校里,音乐教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