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讲堂》系列辅导资料之二十堰好人事迹选编.docx
《《道德讲堂》系列辅导资料之二十堰好人事迹选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德讲堂》系列辅导资料之二十堰好人事迹选编.docx(8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道德讲堂》系列辅导资料之二十堰好人事迹选编
《道德讲堂》系列辅导资料之二
十堰“好人”事迹选编
十堰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2013年1月
聚焦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外迁移民的奉献与牺牲
我真切地希望,当清澈的汉水给干渴的中原、华北和京津大地带来一片滋润时,当人们欣喜地端起从遥远的鄂西北流来的一杯幽蓝时,不要忘记为此而两度奉献了家园和土地的库区人民,不要忘记他们几代人在半个世纪里经受的磨难和牺牲。
——梅洁《大江北去》
国家已决定2014年汛后调水入京,南水北调中线丹江口库区将有8万移民迁往异地他乡。
从2009年8月20日开始,南水北调中线丹江口库区外迁移民分期分批搬离家园。
对于他们中的有些人而言,这已是第二次、第三次迁移了,他们把内心的痛楚变成无言的行动,把情愿和不情愿的离别,变为对国家建设的理解和支持。
截至2009年12月8日,丹江口库区已有11批次移民迁往荆门、枣阳、宜城等安置点。
未来三年,我市将有更多移民源源不断挥别故土。
中国人历来安土重迁,要他们永远离开生于斯长于斯、祖祖辈辈一直在那里生存的土地,其难度可想而知,所以向来被称作“天下第一难”。
迁移之前,是心灵的挣扎
每一个移民,是18万分之一,背后是一段离土之愁。
团风县黄湖新区移民赵久富家中,几个围坐在一起的男人,忆起两年前的迁移前夜时,感伤、激动、哽咽,每每忘了手上的香烟,直到被燃烧的烟头烫了手指,才恍然被惊醒一般。
57岁的赵久富,是移民前的郧县安阳镇余咀村村支书。
两年前,作为被划入第一批的外迁户,他一面要做其他外迁村民工作,一面要压制自己内心的挣扎。
“我们一辈子都生活在汉江边,烧的是山上的柴,吃的是自家种的粮,喝的是甘甜的山泉水,生活虽不富裕,但舒服又安心,突然要我们搬到千里之外的平原上,该怎么生存,会不会受当地人欺负,谁心里都没个底。
”外迁前,存于他心中的这种顾虑,也存于余咀村其他外迁村民心中。
比故乡山水更难割舍的,是故乡的人、故乡的根。
“祖坟都埋在屋后山上,亲戚朋友绝大部分在老家,这一走,根没了,亲戚朋友没了,我们要成‘六亲不认’的人了。
”51岁的移民詹庆根说。
他的母亲,在外迁前的一个月刚刚去世,葬在屋后山腰上。
而赵久富的母亲,则住在郧阳县城,他这一走,一年也难得再见一次老母亲。
女人们比男人更难接受外迁,赵久富做通了村民们的工作,做通了自己的工作,却做不下老伴的工作。
无奈之下,县里和镇里的几个干部来到家里,坐着不走,那天,老伴做了满桌菜招待客人,从不喝酒的她,自己端起碗,喝了一斤多黄酒,号啕大哭后,一跺脚,答应了外迁。
这些汉水河边的人们,如何在内心里不挣扎呢?
半个多世纪以来,因修丹江口水库,他们中很多人屡次搬迁,命运随搬迁而改变。
丹江口市均县镇高家沟村移民谭大书,一生历经4次外迁与回迁,半辈子奔波……
迁移时刻,是满眼的泪水
他们念叨着“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他们又用“哪里的黄土不埋人”来安慰自己,当真正离开故土的时刻来临时,无论是柔弱的女人,还是铮铮铁汉,都无法忍住眼窝里的泪水。
他们用最传统的仪式,来告别自己的故乡。
外迁那天,赵久富所在的郧县安阳镇余咀村、青龙村第一批移民,正式登车外迁,在离开家门前,人人掘起一袋土、装上一瓶水,割上一把韭菜根。
“土是家乡土,水是家乡水,韭菜根是家乡的根,带上它们,是希望我们能在异乡扎根,服新家的水土。
”赵久富说。
同村的詹庆根,带上一块老家的土坯,来到母亲坟前,烧一把纸痛哭一场:
“妈,我们要走了,以后不能经常来看您了!
”
家住山背腰十几公里远的青龙村51岁移民艾玉东,按照搬迁计划提前一天到集结点集合,离家前,他将自己的狗留在家中,登车那天,这条狗竟然游过汉江,独自跑了十几公里路,找到了艾玉东一家人,跟在主人跟前寸步不离,最后,艾玉东一家流着泪将狗带上了车。
丹江口市均县镇行陡坡村,几家人在登车前,仔细锁好家门,来到祖坟跟前,将钥匙埋进土里,泪如雨下……同镇罗汉村的柑橘种植大户闫金全,给自家56亩的柑橘林最后喷洒了一次农药,枝头上的橘子还是青果,临行前,他和爱人偎在一棵橘树前,久久抚摸着自家的橘树。
在他们共同的记忆中,每一趟外迁的大巴车队,在沿途经过的乡镇,都会有鞭炮和乡邻送行,只要鞭炮一响,只要车外的熟面孔一声招呼,车上人们的眼泪,便又忍不住涌出。
迁移路上,是无尽的回望
别了,汉水!
别了,家乡!
那是一趟艰难的跋涉,那是一路无尽的回望,从鄂西北,到鄂东、江汉平原等地,近则300多公里,远则500多公里。
一批又一批的移民,背着行李踏上征途。
“每一趟外迁的大巴车队,沿途经过乡镇,总会有乡亲放起鞭炮送行,只要鞭炮一响,只要车外的熟面孔一声招呼,车上人们的眼泪就又流出来了。
”武汉汉南区东荆街移民点郧阳村委会办公室,村支书肖自力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仍然唏嘘不已。
十几个小时的长途旅程,憋在封闭的巴士里,那些很少出门的山里人不得不咬牙忍受。
“有些人晕车,车一开就开始吐,还没走多远就昏过去了,但迁出时间是硬性要求,昏过的人,转到救护车上,挂着吊瓶继续赶路。
光我们那一趟,车队里就四五个妇女,是躺在救护车上过来的,好在准备工作做得细致,每一辆巴士,配有一名医生,一名警察,一名移民干部。
”肖自力回忆。
到新家后,虽然,每一个迁入地的政府和当地群众,都以深情厚谊来欢迎他们,帮他们搬进别墅般的新家,划拨肥沃丰产的土地,但远离故土的失落感,依然隐藏在一些人的心中。
他们最大的失落感,来自亲朋好友的阻隔,大部分家庭,都只有少量亲戚同迁,一些人甚至在迁入地无一户亲戚。
“我们住进新房子,得到了很多,但谁愿意背井离乡?
”在一个个讲不出大道理的移民口中,“国家大事”四个字反复出现。
那片远去的土地,那些挥别的亲人,自此成为他们永远的牵挂。
电(点)亮青春服务队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工程系大学生志愿者
8年前,在一位叫方友爱的孤儿学生的倡议下,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志愿者开始了他们持久的爱心大接力,那就是每周必定到市福利院奉献爱心,而且届届相传。
起初,方友爱只是回报学院的关爱和照顾而想出到福利院做义务服务,之后他又在校内创建爱心基地,发动同学长期开展爱心活动,而学校又依托团总支,将这一爱心活动固定下来,并坚持开展下去,从而演绎了一首关爱弱小、知恩图报、奉献爱心、持之以恒的爱心协奏曲。
用平凡和坚持书写雷锋精神
9年前,因为一个孤儿的倡议,十堰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工程系大学生志愿者电亮青春服务队成立,9年来,他们薪火相传,用青春的火炬汇聚成漫天的繁星,点亮多少无助者的天空。
孤儿倡议成立服务队
十堰职院“电亮青春服务队”与市福利院结缘,得从一个孤儿说起。
2001年9月,孤儿方友爱中专毕业考进了十堰职院电子工程系。
他无力支付学费却又不甘心放弃学业,就试着给学院领导写了封求助信,请求保留学籍,待外出打工挣到学费后再来上学。
让他没想到的是,几天后,他接到了学院让他到校报到上学的电话。
进校后,学院为他开辟了“绿色通道”,同时安排他参与校园值班,既免费提供住宿,又给他发工资解决吃饭问题。
入学后的方友爱得到了来自同学、老师和学院领导的关怀,内心充满了感激。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市福利院的老人和孩子,产生了为他们做点什么的想法。
后在电子工程系党总支的支持下,他召集了一批志愿者,成立了爱心志愿者协会(后来命名为“电亮青春服务队”)。
2002年3月16日,学院党委副书记李晋为爱心基地挂牌。
此后每个周末,志愿者们都到福利院做卫生,修理电器,陪老人聊天、娱乐,辅导孩子们学习。
帮助福利院残疾孩子变乐观
市福利院腿有残疾的“小男子汉”小亮以前很自卑,但是在2008级志愿者的耐心帮助下,他变得很勇敢,有一次,他还告诉志愿者谢雪明他的理想“是想当姚明一样的篮球运动员”。
8岁的豆豆左手有残疾,他以前总是一个人玩耍,也从来不叫人,志愿者们每次去了都爱找豆豆玩,尽管豆豆不愿意理他们,但是他们总是想尽办法哄豆豆开心,给他买零食,猜谜语故意输给他,渐渐的,豆豆脸上的笑容多起来了,后来志愿者们再去看他的时候,他还会把福利院发的橘子让给大哥哥、大姐姐们吃,照顾他的阿姨感叹说:
“豆豆长大了,懂事了”。
福利院里有个叫明霞的女孩格外引人注意。
她自幼就双目失明,她的脸上更多的是与她这个年龄段不相称的忧郁。
多次接触后,志愿者们发现明霞喜欢唱歌,他们想尽办法教她最新的流行歌曲。
慢慢地,忧郁的明霞仿佛换了个人似的,变得喜欢和人交流了,变得快乐了。
自信的明霞还学会了吹笛子,并且努力学习盲人按摩,说要像这些哥哥姐姐一样用自己的劳动来为他人带来快乐。
一句拜年话老人泪流满面
爱心活动中,志愿者们和福利院的老人建立起深厚的感情。
福利院的老人们一段时间没看到志愿者都会不习惯。
2005级山东女孩毕彩红,每次到福利院都会用热水给一个70多岁的老人泡脚。
今年的1月19日,已经是学校放假的日子,许多同学已经回家了,但队长张学江仍然和队员带着他们自己买的一些水果、生活用品冒着严寒赶到福利院。
张学江拉着王奶奶的手,说了一句“孙儿给您拜早年了”,王奶奶顿时泪流满面,她说自己家住红卫的女儿都没想起来看看她,“难为这群有心的孩子”。
义卖为福利院募集4000元
2007年的一天,志愿者刘鹏、余杰等得知某企业给福利院捐赠了一批实际作用不大的陶瓷工艺品后,就想在学校举办一次爱心义卖,把这些陶瓷品变成钱为福利院的老人、小孩购买一些实用的生活用品。
当年12月19日,一场名为“给爱一双翅膀,让爱飞翔”的大型爱心义卖活动在校园内举行。
志愿者们在学校里奔走宣传,许多校领导和老师被这些学生的行动所感动,他们积极捐款。
在两三个小时内,那些价值一两元的物品被师生们“高价”收购,一抢而空,共为福利院筹得4000多元善款。
在寒冷的冬天,这笔钱变成一些厚厚的被褥和衣服温暖了福利院的老人和小孩。
铁门阻隔不了的约定
2009年5月,一个星期六的早晨,在市福利院的门口,铁门紧闭。
6个大孩子站在铁门外面,与铁门里面的几个孩子亲密交谈,不时传出开心的笑声。
隔着铁门,外面的不能进去,里面的不能出来,但又都依依不舍。
这6个大孩子是十堰职院电子工程系“电亮青春服务队”的队员,每周六是他们到福利院为老人和孩子们开展服务的时间。
由于当时正值甲流蔓延,福利院在星期五的预约电话中就告诉了他们封院的消息。
但队员们仍然放心不下老人和孩子们,依然准时来到了福利院,与盼望着他们到来的孩子们进行了一次特殊的会面。
【链接】9年来,参与这项爱心活动的志愿者有1000多人,在每个周末或节假日,志愿者们坚持去福利院累计达2000余人次,为福利院维修家用电器几十次。
他们为老人梳头、写家信、聊天读报纸;与孩子们谈心、做他们的思想工作、辅导功课;出资购买元器件,为福利院维修家用电器。
每逢节日,他们还为老人和孩子们购买衣服、书籍、水果等物品,同学们还自编自导一些节目为福利院的老人、孩子们送去节日的祝福。
目前,在电子工程系的档案室里保存着厚厚10本“志愿者活动日志”,400余篇。
荣誉:
2006年,电子工程系在全省百万青年志愿者助残活动中被共青团省委、省残疾人联合会评为“先进集体”;2009年10月,被评为湖北省大中专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2009年11月,被评选为十堰市第二届道德模范;2010年1月21日,荣膺“感动十堰”十大人物。
陈怡敏:
“农民工子女的奶奶”
陈怡敏,女,归国华侨,1930年8月出生于印度尼西亚,1951年回国,考入哈尔滨医科大学临床医疗系。
1981年,她调入郧阳医学院,从事微生物学教学和科研工作。
退休后,她先后义务辅导上百名农民工子女学英语,被誉为“农民工子女的奶奶”。
陈怡敏是郧阳医学院退休教授,情注农民工子女,她用余热续写人生。
九年坚持,诲人不倦,一颗责任心。
无私奉献,爱心帮扶,彰显老知识分子为民情怀。
一位本该需要他人照料的老人,在有偿家教盛行的今天,她义无反顾,用自己的行动书写着纯真大爱。
8月28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郧阳医学院内的陈怡敏家中,开门的是正在上课的学生阳阳,而陈怡敏则坐在书桌前专心地为学生制作着单词卡片。
一张张小小的卡片全是陈怡敏亲自用小刀细心裁出来的,卡片上一面写着英文单词,一面写着中文释义。
陈怡敏举着卡片认真地对记者说:
“你看,用皮筋绑起来,学生们装在兜里就可以随时背单词,多方便啊!
”
“放心吧,奶奶上课不收钱”
陈怡敏原籍上海,年轻时随父母居住在国外,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
1981年,她毅然来到远在鄂西北的郧阳医学院工作。
1990年底,她从教学岗位上退休了。
然而,退休后的她并没有真正闲下来,反而更加忙碌了。
2000年春天的一个周末,陈怡敏和往常一样提着菜篮子去市场买菜,看到一个小女孩正趴在卖菜的水泥台上做作业,条件虽然简陋,但她的神情却很认真。
小女孩的爸爸告诉陈怡敏,小女孩叫芳芳,是刚从房县大山转到城区就读的,之前农村小学没有开设英语课,到这里来上三年级以后,英语一直跟不上,也找不到老师帮她辅导。
看到芳芳无助的眼神,陈怡敏决定让她到家里来亲自为她补习英语。
由于芳芳的英语基础太差,平时在班里也跟不上同学们的进度,一开始对于课外补习英语有很大的抵触情绪,每次都要妈妈陪同,才肯到陈怡敏家里,学习的时候也有些坐不住。
考虑到她的具体情况,陈怡敏耐下心来从最基础的字母拼写、发音开始教起,慢慢地芳芳的发音变得越来越准确,单词背诵、默写也熟练多了,阅读课文也流利起来,最重要的是她对学习英语自信了很多。
陈怡敏鼓励芳芳在上课时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一次,芳芳在课堂上大胆用英语讲了一个故事,让老师对她刮目相看,对她的关注也多了起来。
建立起了自信心,芳芳不仅英语成绩上去了,别的功课也越来越好。
那年期末,芳芳的英语成绩破天荒地得了A,语文、数学也达到90分以上,全家人特别高兴。
陈怡敏义务辅导农民工子女学习英语的事,很快在菜市场周围的农民工当中传开了。
先后有5位农民工找上门来,请求陈怡敏帮他们的孩子补习英语。
陈怡敏决定在家里开设一个英语辅导班,义务为这些农民工子女补习英语。
刚开始,有家长担心陈怡敏年纪大了,教孩子时间长了肯定要收点费用。
陈怡敏知道家长的顾虑后,告诉孩子们:
“奶奶上课不收钱,你们回家告诉父母,让他们放心吧。
”
就这样,陈怡敏在一间卧室里摆上几张桌椅和一块黑板,开始给孩子们授课了。
找到正确方法,让孩子树立信心
陈怡敏通过孩子父母的介绍了解到,这些孩子因为来自偏远的农村,英语基础差,学习成绩跟其他同学有距离,因此变得特别自卑,基本上不和其他同学来往。
陈怡敏了解情况后心里想,要辅导孩子们学好英语,必须先让他们走出自己的狭小空间,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
为此,陈怡敏每次上课前先让孩子们预习书本上的知识,等预习到一定程度后,再将孩子们集中在一起上课。
上课时,她特意多向那些自卑的孩子提问。
起初,孩子们拒绝回答问题,陈怡敏就慢慢开导他们,让他们回忆预习时的课程。
孩子们看过书后多少有些印象,回答起来就很简单。
通过这种方法,自卑的孩子慢慢有了学习的兴趣。
陈怡敏不光辅导孩子学习,还关注孩子们的身心健康。
一位名叫超超的孩子,父母外出打工,他和爷爷一起住,平日除了和爷爷说几句话外,基本上不和别人说话。
时间长了,超超的性格变得特别孤僻,和同学们在一起时,经常发脾气。
有一天,大家正在朗读英语课文,超超却坐在那里不动。
旁边的一位同学问他为啥不朗读,超超二话不说过去就打了这位同学,被打的同学随即和超超扭打在一起。
陈怡敏见状,先把被打的同学叫到另外一间屋子,轻声安慰,告诉他是超超的错,自己一定会重重地责罚超超。
随后,陈怡敏又找超超单独谈话,她没有立即责问超超为什么打人,而是先问超超身上有没有受伤。
在得到回答后,陈怡敏轻言细语地问超超为什么发脾气。
超超说,别人说他的坏话。
听到这些,陈怡敏心里有数了:
超超过于自卑,总怀疑别人说自己的坏话,因此脾气比较暴躁。
陈怡敏告诉超超,这些同学都是来学英语的,他们只是想提醒他要好好学习英语,对他并没有恶意。
事情平息后,陈怡敏又让其他同学主动教超超学习英语,主动找超超玩。
一段时间后,她发现,超超已经和同学们打成一片,有时也会主动找她询问学习上的问题。
想小孙女,却舍不得学生
今年,陈怡敏帮孩子们补习英语已经是第10个年头了,她的身体已不如之前硬朗,一个暑假全身都出满了痱子。
为了让自己省点力气,她干脆每天只吃两顿饭,坚持每个周末都给孩子们补课,因为孩子们开学就要上新的内容,如果预习一遍再去听课就会简单很多,为此,她多次放弃了与儿子团圆的机会。
陈怡敏的儿子一家在新疆生活,小孙女今年才2岁半,正是最可爱的时候,每次打电话都会在电话那头使劲地喊着:
“奶奶,奶奶!
”家人担心她的身体,多次打电话让她到新疆去养老,她也很想去那边陪陪孙女,享受亲人间的天伦之乐。
可每当看到来上课的孩子,她总觉得自己放心不下。
为了让孩子们学好英语,培养自信,她一次又一次地放弃与家人团聚。
孩子们也没有让奶奶失望,暑假里学完了课本上的单词、课文,不少学生又自己买来参考书主动到陈怡敏家里学习,一个班的小伙伴们在一起互相帮助,你帮我复习单词,我帮你整理要复习的范围,互助的氛围特别浓厚。
前不久,陈怡敏80岁生日那天,得知这个消息的孩子们偷偷地为她准备了一份惊喜。
原来,孩子们提前一天就凑了40元钱,30元订蛋糕,10元买水果,要为奶奶过个特别的生日。
那天下午,孩子们像往常一样到陈怡敏家里上课,课间的时候几个孩子出去偷偷拿来了蛋糕,然后郑重其事地按了门铃。
陈怡敏一打开门,就看见孩子们端着蛋糕,举着水果拥了进来。
大家为她唱了生日快乐歌,让奶奶许了三个愿望,还吹了蜡烛,小小的举动让陈怡敏感动不已。
陈怡敏说,去年自己曾承诺只要身体条件允许,她就会坚持为学生们补习英语,把自己正在带的几个班的学生都顺利地送往初中。
这几天,孩子们都纷纷给奶奶带来了好消息,琴琴考入了7中,林林顺利地考上市实验中学……
陈怡敏说:
“我一个人的力量太微薄了,而且年纪越来越大,能为孩子们做的事情也越来越少。
希望能有更多比我年轻、健康的志愿者加入进来,让这些孩子们可以一直有人教!
”
荣誉:
2009年,陈怡敏荣获“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感动十堰”十大人物等荣誉称号。
税晓洁:
第二届中国10大徒步人物
税晓洁,男,《十堰晚报》记者。
为了捕捉第一手新闻信息,他年复一年只身一人,穿汉江,过长江,漂流雅鲁藏布江,穿越长江源、黄河源,攀登珠峰。
他在不断行走中记录神州风采,用生命探索未知世界,展示十堰媒体人的人文情怀。
在穿行中他经历了无数次常人难以想象的危险,将沿途的风景纳入镜头,将见闻写成文字,他以实际行动告诉我们:
他是十堰的一名记者,而记者作为观察者,只要善于观察,敢于行动,就没有实现不了的梦想。
2008年1月,国际徒步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英东学术交流中心举行。
这是中国首次举办国际徒步论坛。
2007年中国十大徒步人物也同时揭晓,十堰晚报记者税晓洁成功入围。
2007年中国十大徒步人物评选揭晓仪式在论坛过程中进行。
这是第二届中国十大徒步人物评选,当选者是:
李怀忠、税晓洁、史国利、张恒、王秋杨、陈志文、陈凯峰、肖秋成、李新、王莹。
多年来,本报记者税晓洁参与和策划组织了众多宣传湖北、宣传十堰、宣传南水北调、弘扬民族精神、张扬中华优秀文化的探险活动。
1998年,他参加了雅鲁藏布江漂流探险科学考察,在最后一段,38天和一个民工徒步大峡谷中,冒着生命危险拍摄到后来被证实为中国最大瀑布的藏布巴东瀑布。
后又徒步数日,拍摄了另一处新发现的绒扎瀑布,是国内至今唯一拍摄到雅鲁藏布大峡谷两大瀑布的记者。
2003年,他参加了汉江漂流生态人文考察,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为主线,联合国内十余家媒体,广为宣传本土文化。
2006年,税晓洁又完成了4个多月的南水北调西线夏季考察(长江源、黄河源、可可西里、澜沧江源等)。
同年,他的《汉江流域“老人洞”调查》获得中国国家地理基金支持,最近的考古发现,已经证实其为崖墓,即将得到妥善保护。
2007年1月至3月,税晓洁冒着酷寒穿越了长江正源通天河、沱沱河,可可西里深处的北源楚玛尔河、昆仑山黄河源区等地。
这次冬季考察,因其艰险,被称作是我国科学界在青藏高原这一地区的首次冬季穿越考察,他是唯一的新闻记者。
9月,税晓洁又随中国科学院遥感研究所刘少创研究员,徒步深入西藏阿里地区革吉县境内的印度河源区进行实地考察;随后,他还考察了恒河源头。
第二届中国十大徒步人物评选活动由北京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北京每日徒步运动中心、国际市民体育联盟中国总部、《人民日报·健康时报》、新浪乐途旅游网等联合举办。
参加者有国际最具权威的机构国际市民体育联盟(IVV)前主席路德、现任副主席日本东京大学教授宫下充正、世界徒步联盟主席(IML)汉德瑞克斯等。
荣誉:
2009感动十堰人物,中国10大徒步人物
李传知:
用激情燃烧生命
李传知,1954年出生,竹山县秦古镇人,现任竹山县信访局党组书记、移民工作队队长。
截断堵河,修建潘口电站,造福一方,是竹山人民期盼了半个世纪的心愿。
修建大坝必定要有部分人搬出家园。
关键时刻,身患重症的李传知主动请缨奔赴移民第一线。
他心里装着移民群众,认为自家的事再大也是小事,移民的事再小也是大事,用真心真情化解了一个又一个移民矛盾,温暖了一位又一位移民的心。
他用平凡和执着挑战工作、挑战生命!
正派做人,用心做事,得到干部群众的普遍认同。
从1971年开始,李传知分别当过赤脚医生、县广播电台记者、村党支部副书记、企业厂长、乡镇干部等职。
无论在哪个岗位,他都对工作充满激情,勤勤恳恳,踏踏实实,无怨无悔。
2002年10月,在基层工作了31年的李传知被调到了县信访局。
在6年多的时间里,他不顾身患冠心病、糖尿病等多种疾病,共接访群众5000多人次,协调解决上访群众遗留问题700多件。
2006年4月,李传知下乡在走访多次赴省进京上访户柯玉善的途中,突然胸部剧疼,口吐鲜血,但他仍坚持走访,了解详情。
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终于争取到有关部门妥善解决了柯善玉一家的实际困难。
在竹山县信访局工作期间,李传知提出了“有理推断工作法”,即上访人来访,工作人员先要认定来访人员是有理的,然后再做深入细致的工作,有问题解决问题,无问题疏导思想情绪。
同时,加强制度建设,建立领导接访制、律师参与接访等10余项制度,有效地推进了信访工作制度化、规范化进程。
2007年9月,竹山县干群盼望已久的潘口水电站开工,移民工作也拉开序幕,县直各单位要组建移民工作队。
刚刚做完食道癌手术的李传知主动请缨,担任信访局移民工作队队长,负责田家坝镇南坝村5组20人的搬迁任务。
移民搬迁工作初期,群众对立情绪较大。
李传知拖着病体、受着冷眼、顶着压力,一趟又一趟往移民家里跑,主动帮移民干活,做移民思想工作,使负责的移民顺利迁出。
自移民搬迁工作以来,一条毛巾、一顶帽子、一个背包,就是李传知的所有行装;住板房、睡帐篷,渴了喝口堵河水、饿了泡碗快餐面,成了他真实的生活写照。
2008年12月,在首期移民完成后,李传知主动要求担任二期移民工作队长,肩负深河乡17户76人的搬迁任务。
如今,李传知每天仍揣着药品,往返于各个移民安置区,与移民一起动手建房,与移民干部一道严把建房质量关,日夜奔波在移民搬迁工作一线。
2009年7日,十堰市委作出《开展学习李传知的决定》,要求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学习李传知对事业无限忠诚、对人民满怀深情、对工作无比热爱、对自己严格要求的精神,保持共产党员的优秀本色。
荣誉:
2003年李传知当选竹山县优秀政协委员称号。
1980年到2009年先后分别20余次被县委县政府评为优秀党员、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
2009年被县委政府授予移民工作标兵,2009感动十堰人物,2010年市第二届敬业奉献道德模范。
高立龙、姚瑶、翟家瑞:
三名武警战士救火负伤
2008年3月2日,郧西县城一山林突发大火,武警郧西中队迅速赶往现场扑火,武警战士高立龙、姚瑶、翟家瑞等人在扑火过程中,被熊熊大火包围,导致身上大面积烧伤,至今在医院救治。
危难显身手,烈火铸忠诚。
高立龙、姚遥、翟家瑞,还有更多的武警战士、消防官兵,他们践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