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美术第下册全册教案doc.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90959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2.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美术第下册全册教案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美术第下册全册教案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美术第下册全册教案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美术第下册全册教案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美术第下册全册教案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美术第下册全册教案doc.docx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美术第下册全册教案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美术第下册全册教案doc.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美术第下册全册教案doc.docx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美术第下册全册教案doc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目录:

1水墨游戏2重重复复3曲曲直直4平平稳稳5感受声音6迷彩服7彩色玻璃窗8我的同学9家乡的桥和塔10我设计的一本书11绒线绕绕

12甜蜜的梦13金色的浮雕14变幻无穷的形象15我们的节日16二十二世纪的建筑17电脑美术18会飞的玩具19保护珍稀野生动物20民间玩具

第1课水墨游戏

(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中国画的工具材料,了解材料的性能和用法

2学习简单的笔墨技法,尝试和感受笔墨的变化

3培养学生对国画的学习积极性和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在尝试和实践中理解墨色的变化和用笔的变化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灵活用笔用墨,尽情感受笔墨的丰富效果

课前准备:

师生共同准备国画用具,师再准备一些传统的墨条和砚台

课堂教学:

一引导阶段:

1出示国画作品及其他美术作品,请学生观察比较,发现画种的不同,请学生说说这是什么画

2认识国画的用具材料(可请班上学过国画的同学来介绍)

师对同学的发言进行补充说明

毛笔:

笔锋柔软程度视所用的毛的质地,硬的有狼毫,软的有羊毫,软硬适中的叫兼毫

墨汁:

加水后可调深浅,能在纸上体现出丰富的变化效果

宣纸:

有一定的吸水性能,分为生宣熟宣和夹宣,古代也有用绢代替宣纸的,是画国画专用的纸

砚台:

是古时候人们用来磨墨用的,质地好的砚台可使磨出的墨很细很滑,画出的画能保存很长时间现代人为了方便,用墨汁代替砚台

3这些用具有一个很值得我们骄傲的地方,就是它们是中国人发明的,是中国画专用的,体现出我们国画的特点

二发展阶段:

1同学们对这些用具中的哪一种最感兴趣?

你们想不想亲自感受一下它们的功能?

2师带领学生尝试,感受墨色的变化,认识:

焦浓重淡清五种墨色

3学生实践用不同墨色进行随意书画

4请学生思考:

在画的过程中,是否发现用笔的变化

小结:

用笔锋的尖端(中锋)画得出细的线,用笔锋的侧面(侧锋)画可得宽粗的面

5学生结合笔锋墨色变化再练习

三小结:

1在这节课中,你学到什么知识,你打算如何运用它们

2拓展:

回去用学到的笔墨技法临摩一幅国画

第2课重重复复

(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认识什么叫重复,并理解图形重复排列的美感

2学习用绘画剪贴等方法将一个单一的图形进行重复排列,感受不同排列带来的变化

3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图形重复排列给人的感受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大胆尝试将同一图形用不同的方法方向顺序排列出来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注意图形的排列规律,培养学生有意识地进行创造

课前准备:

师收集有重复图案的各种实物,生活中各种形状相同的单个物体如火柴胶圈瓶盖等,以及彩色卡纸剪刀胶水

课堂教学:

一引导阶段:

1师出示有重复图案的物体,请生观察,找出是由哪个单一图形排列而成

请生展示自己收集的物品,说说其中哪个是单一图形

2看书中作品,这些图形在排列过程中产生什么变化?

师提示:

如图形的方向顺序数量等

3小结:

图形在排列过程中有一定的规律,这种规律就叫重重复复

二发展阶段:

1回忆:

在生活中,什么物体可以作为单一的图形进行重复排列?

请生出示找到的材料

2师出示示范作品,开拓学生思路

3要求:

用手中的材料进行上下左右有规律地重复排列,形成一幅作品

辅导:

没有实物的可以用彩色卡纸剪出数个同样的图形进行排列

4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方法和排列规律

5展示作品,说说自己的排列构思

三拓展:

1除了这些小物体,生活中有许多大的物体重复排列起来就会成为一座建筑或一道风景

2启发学生讨论,用身边的立体物进行重复排列如书包桌椅甚至人等

四整理,下课

第3课曲曲直直

(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树立曲和直的概念,能区别自然界中的曲线和直线

2感受曲线和直线的美感,能运用不同的曲线和直线进行美术创作

3说说曲线和直线给人的感受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大利运用自然物及人造物的曲线和直线进行美术创作

教学难点:

创作时注意线条的排列和组合

课前准备:

师准备能随意弯曲变形的软电线长纸条等,生收集生活中直线和曲线状的材料,如吸管毛线等,带上剪刀胶水

课堂教学:

一引导阶段:

1师在黑板上画一条直线和一条曲线,请生对比,说说两种线给人的感受

2小结,引导生读书中的知识点

3思考问题:

直线和曲线还有什么别的样子?

(师提示:

折线漩涡线等)

请生上黑板分类画出

二发展阶段:

1引导学生看书,直线和曲线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请生举例

2启发:

其实我们可以利用各种材料创作出各种直线和曲线,让它们互相变化,互相衬托,师出示示范作品

3学生实践:

用带来的各种线材料组成有直线和曲线的作品

教师指导

4评价作品

三拓展

利用直线和曲线制作立体的造型

四小结下课

第4课平平稳稳

(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认识对称与均衡的现象,并能说出生活中存在的对称与均衡

2用剪纸绘画等形式表现对称与均衡的作品

3说说对称与均衡现象给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对称与均衡的含义,并对生活中及美术作品中对称与均衡的现象作出准确判断

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灵活利用材料表现作品

课前准备:

师准备表现对称与均衡现象的活动教具(贴图),或借一只天秤和收集对称与均衡形式的范画;生准备制作材料,百宝箱

课堂教学:

一引导阶段:

1师出示对称形式的范作,复习对称知识:

左右两边的图形色彩相同就称为对称请生说说生活中常见的对称现象

2介绍新知:

看书中的知识窗,认识多种形式的对称:

中心线对称中心点对称

3赏析书中的对称范例,再请学生找找对称的例子

二发展阶段:

1师出示活动贴图,在中心线或点的一边摆放一个造型,请生选择合适的造型放在另一边,形成对称形式

2师将其中一边另换一造型,引导学生认识均衡

3赏析书中或师收集的均衡形式图例,师再以纹样骨格的方法演示对称与均衡

4生说说生活中的均衡现象

5小结对称与均衡的特点:

给人整齐平稳的感觉

三学生创作:

1用剪纸拼贴绘画等方式,小组合作或独立完成一幅对称或均衡形式的作品

2教师辅导:

强调对称是两边或四周一样,而均衡是视觉上感受平衡,造型和色彩不必相同

3展示作品,师生评价

四拓展:

回家用立体材料进行对称或均衡的创作

五小结

第5课感受声音

(1课时)

教学目标:

1从各种类型的音乐中吸取灵感,用心感受音乐带来的美感和震撼

2在感受音乐的基础上,充分展开想象,利用感受到的音乐进行创作

3用点线面和色彩将音乐给予你的特别感受表现出来

教学重点:

师播放不同类型音乐,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旋律节奏,并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难点:

鼓励学生用点线面及各种色彩表现自己听到的音乐

课前准备:

师准备一些不同类型的音乐,准备一些抽象画装饰画作品

生准备绘画工具

课堂教学:

一引导阶段:

1师播放剪辑好的不同类型的音乐如轻音乐交响乐流行音乐迪斯科等,播放时说明是什么类型请学生闭上眼睛倾听感受,同时可跟随音乐的旋律和节奏做动作

2请学生说说刚才听到的音乐中给自己感受深刻的一段,让你有什么感受,联想到了什么

二发展阶段:

1师课件出示收集的艺术作品,引导学生观察作品的色彩和线条,思考:

它们使你联想到哪一类的音乐

2随着学生的回答和讨论,教师点击画面播放相应的音乐,共同讨论音乐给人的联想:

A轻柔的音乐象无垠的大海也象湛蓝的天空

B欢快的音乐象在公园里玩

C节奏强烈的象在开运动会

D沉重的节奏像可怕的噩梦

3学生创作:

根据自己听音乐的感受,加上想象中的各种图案和点线面,画出音乐给你的感受:

分析音乐与色彩线条的关系师提示:

A鲜艳的色彩可以表现欢快热闹音乐

B接近的颜色可表现轻柔的音乐

C恐怖的音乐用黑色蓝色紫色等表现

三作品展示交流

说说自己表现的是什么样的音乐

四拓展:

用各种材料拼贴表现回家可再尝试其它的音乐

第6课迷彩服

(1课时)

教学目标:

1欣赏各种动物身上的美丽斑纹,能用语言描述花纹的组成

2学习用点线面描绘各种动物花纹,并将动物外形套画在图案上

3说说自己对保护动物的想法

教学重点:

学习用点线面描绘各种动物的斑纹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大胆创新,画准备各种动物的外形特征

课前准备:

生收集各种有斑纹的动物图片,准备绘画工具,师准备数幅动物斑纹的范画和各种动物外形的镂空造型

课堂教学:

一引导阶段:

1师出示部分动物花纹范画,请学生判断属于什么动物身上的花纹

2请生展示自己收集到的动物图片,说说自己喜欢什么动物身上的斑纹,

3请生台画出自己喜欢的动物斑纹

二发展阶段:

1师生分析小结:

动物身上的斑纹可用点线面画出

2欣赏书中范例:

这些斑纹就像动物身上的迷彩服,请生说说斑纹对动物的保护作用:

可以躲避敌人的追捕

3师将镂空的动物外形套在斑纹上生猜出动物的名字,提示:

可以针对动物的特征选择外形,也可选择其它动物的外形

4学生创作:

画或剪贴出动物的斑纹,然后剪出外形

三展示作品

将学生剪出的动物外形贴在教师的大幅纸上,组合成动物联欢会

四小结下课

第7课彩色玻璃窗

(1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够收集各种图案的彩色玻璃纸及彩色画报纸

2用学过的对称二方连续重复等方法剪出各种形状的玻璃窗

3用彩色玻璃纸拼贴出彩色玻璃窗

教学重点:

了解彩色玻璃窗的特点,复习学过的对称及二方连续知识,尝试如何剪出镂空的图形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用贴或画的方法表现彩色玻璃窗

课前准备:

师收集国外教堂彩色玻璃窗的知识和图片,用幻灯片制作相应的范例;生准备彩色卡纸和收集彩色玻璃纸塑料包装纸腊光纸等,准备剪刀胶水

课堂教学:

一引导阶段:

1师出示用幻灯片制作的彩色玻璃,学生欣赏,说说生活中什么地方能看到彩色玻璃

2师介绍彩色玻璃的特点和制作程序

二发展阶段:

1师出示彩色纸制作的范例,组织学生欣赏书中作品

2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对称二方连续重复等知识

3有窗才能有玻璃,启发学生尝试用白纸剪出连续的对称的窗户

分析,怎样能使窗户连续不断

4创作要求:

用彩色卡纸剪出窗户,再用彩色玻璃纸拼贴出窗户

5师辅导:

可使每扇窗户的颜色都不一样

可同桌合作

三展示作品

将制作好的玻璃窗对着光线看,感受彩色玻璃窗外的世界

四拓展:

将卡纸窗户折叠成立体造型做成立体窗户

第8课我的同学

(1课时)

教学目标:

1熟悉人物结构,知道人物的大致比例关系与站立着的人物的主要特点

2用学过的写生知识画站立的同学

3通过教学,使学生对写生人物画产生兴趣,乐于尝试,学会尊重并感谢担任模特的同学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学会分析人物结构及观察人物主要特点

教学难点:

尝试用线描的形式表现进行人物写生

课前准备:

师准备一些学生作业,生收集一些站立的人物照片和人物速写的作品,准备水笔等绘画工具

课堂教学:

一引导阶段:

1请学生拿出收集的人物照片和速写图片,小组内欣赏交流

2师提出要求:

观察人物站立时的姿态有什么特点,小组讨论后发言

3引导学生观察照片中的人物姿态,发现站姿不同时人的重心位置也不同

(解释什么叫重心)

二发展阶段:

1师带领学生以不同姿势站立或蹲坐,亲身感受人的重心变化

A直立时:

重心在两条腿上

B单脚站立时:

重心在支撑身体的腿上

C坐着时:

重心在臀部部位

2请两位同学到全班面前,变换站姿,请全班判断他们的重心在哪里

3分析书中学生作品的重心位置

4师示范写生方法

用线条来描画站立的人物

5学生创作:

以一名同学为模特,用线描的方法写生出站立的姿态

三展评作业:

生生互评自评

教会学生感谢为全班做模特的同学

第9课家乡的桥和塔

(1课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