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整合2.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90726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76.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知识点整合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高考历史知识点整合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高考历史知识点整合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高考历史知识点整合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高考历史知识点整合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知识点整合2.docx

《高考历史知识点整合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知识点整合2.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知识点整合2.docx

高考历史知识点整合2

15年高考历史知识点整合

(二)

必修二 经济文明史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考点一、古代农业

(一)古代农业的起源:

距今一万年左右,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三大中心:

西亚、中南美洲和东亚);神农是中国农业的始祖。

(二)古代农业的发展:

从刀耕火种到精耕细作1.耕作方式

(1)演变轨迹:

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

(2)分类①就生产工具而言:

刀耕火种(原始社会)→铁犁牛耕(春秋战国以来);②就生产技术而言:

原始粗放(原始社会)→ 精耕细作(春秋战国以来);③就经营方式而言:

集体耕作(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个体农耕(封建社会)。

△实现由集体耕作向个体农耕转变的原因:

①铁农具牛耕的出现,生产力的发展;②土地私有制出现。

(3)阶段:

①早期/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刀耕火种——石器锄耕,基本模式:

奴隶集体耕作,大规模简单协作。

②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铁犁牛耕,自耕农经济,开始形成于春秋战国,基本模式:

精耕细作,小农经济。

2.耕作方法(技术、制度) 

(1)原始社会(早期农业):

刀耕火种。

  

(2)奴隶社会(早期农业):

开沟排水;除草培土;沤制肥料;治虫灭害等。

(3)封建社会(传统农业)①耕作方法:

(春秋)战国的垄作法(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耕作方法)→西汉赵过的代田法(是一种合理利用地力,保苗抗旱的栽培方法)。

②耕作技术: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旱地的耕耙耱技术,南方水田耕耙技术;唐朝南方广用育秧移植栽培。

宋元精耕细作全面成熟。

③耕作制度:

两汉一年一熟;宋朝后经济重心南移,形成稻麦轮作的一年两熟或三熟制。

3.生产工具的进步

(1)原始社会:

石器、骨器:

石斧、石铲等石器,耒耜(木耒、骨耜)。

(2)奴隶社会:

①商周时期出现少量青铜农具,仍以石器、骨器为主。

②春秋时期,开始使用铁制农具(铁器)和牛耕;战国时期铁农具普遍使用,牛耕进一步推广。

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

(3)封建社会⑴铁犁牛耕:

牛耕出现于春秋,推广于战国,普及于西汉。

①汉朝——西汉:

耦犁(两牛三人,赵过);便于碎土的犁壁,使牛耕得以普及。

东汉——二牛一人犁耕法(二牛抬杠),东汉传到珠江流域。

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②唐——曲辕犁:

江东地区,装有犁评,可调节犁耕深浅,适应各种土地的精耕细作,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至此,我国犁耕已相当完善。

⑵播种工具:

西汉新型播种工具——耧车,将开沟和播种结合在一起,是近代条播机的雏形。

⑶灌溉工具:

春秋战国的桔槔和辘轳;三国曹魏马钧的翻车(又名龙骨水车,使用脚踏或手摇,可灌溉排涝);唐朝筒车(完全凭借水流转动的大型提水工具);宋朝的高转筒车;明朝的风力水车。

4.农作物      :

(1)原始社会:

我国最早培植水稻(浙江余姚河姆渡原始居民)和粟(陕西西安半坡原始居民)(距今七八千年),逐渐形成南稻北粟的农作物种植格局。

   

(2)奴隶社会:

商周时已种植稻、黍、稷、麦、菽(一般俗称的五谷)、桑、麻等。

西周时期后世主要农作物多已具备。

      (3)封建社会①西汉张骞通西域后,农作物新品种不断传入。

②隋唐时江淮大面积种植水稻。

唐朝茶叶在江南占重要地位,茶叶成为生活必需品,全国盛行饮茶之风(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作者陆羽被称为“茶圣”)。

唐中期开始征收茶税。

③宋朝从越南引进占城稻,水稻产量显增。

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粮仓。

棉花种植由两广、福建扩展到长江流域。

明朝时棉花种植由江南推向江北,引进原产南美洲的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

清代棉花、蚕桑、茶叶和油料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清前期形成了一些专业生产区域,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提高。

5.水利工程

(1)原始社会:

大禹治水传说             

(2)奴隶社会:

春秋楚相孙叔敖在淮河流域修建芍陂,2500年来,一直发挥着灌溉效益。

(3)封建社会:

①战国:

秦国李冰修建都江堰(岷江中游,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谨,时无荒年,谓之天府”);郑国修建郑国渠,我国古代最大的一条灌溉渠道,使关中平原成为千里沃野。

②汉代:

漕渠、白渠、龙首渠(井渠施工法传到西北称坎儿井,坎儿井是西域特色工程,伟大的地下水利灌溉工程,与长城、大运河齐名)。

东汉王景治理黄河。

③隋炀帝时开凿了贯穿南北的大运河,北起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

(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1、小农经济的含义:

以家庭为生产和生活的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需要和缴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2、小农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1)出现条件:

a.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b.牛耕、铁农具逐渐普及。

⑵形成时间:

春秋战国时期。

(3)发展原因:

①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工具、耕作技术等进步;②农民拥有一定土地农具等生产资料;③农民为了生存,努力提高耕作技术,尽量提高作物产量;④历代统治者采取重农抑商政策,注意减轻农民负担。

(4)不利因素:

①农民经营规模小,生产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②封建王朝统治集团腐朽,封建剥削、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③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薄弱。

3、小农经济的特点⑴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精耕细作;⑵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

⑶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需要和缴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⑷规模小、水平低、分散性和抵御天灾人祸的脆弱性。

△小农经济的弱点

(1)分散性:

属于一家一户的个体小生产。

(2)封闭性:

男耕女织、自给自足,少商品交流。

(3)落后性:

经营规模小,生产条件简陋,生产资料有限,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和容易满足的社会心理状态。

(4)脆弱性:

易受天灾、苛政和土地兼并的影响,特别是王朝政策的影响。

4.小农经济的地位:

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在中国古代一直占据主导地位。

5、小农经济的影响⑴积极:

①农民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和生产自主权,能支配一部分劳动产品,具有生产积极性,有利于农业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②是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兴衰和国家政权的安危。

在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时期,小农经济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基本要求,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③奠定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经济基础,保持了中华文明的传承性和延续性。

⑵消极:

①小农经济的分散性、封闭性、保守性等特点导致人们具有“安土重迁”的思想,阻碍了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是封建社会发展缓慢、阻碍近代社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

(明清时期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日益成为近代社会经济发展的绊脚石,是中国迟滞不前、落后挨打的根源之一)②小农经济下,人地矛盾日益突出。

土地的过度开垦,导致对自然环境的过度破坏。

考点二、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1、原始社会:

土地公有制——氏族公社所有。

2、奴隶社会:

土地国有制——井田制。

(1)演变:

出现于商朝→鼎盛于西周→瓦解于春秋→废除于战国。

 

(2)性质与实质:

性质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实质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

(3)基本特点:

A.耕地十分规整,成方块状,形同井字,被称为“井田”。

B.一切土地属于国家;C.国王把土地层层分封,受封者世代享用,不能转让与买卖,同时要向国王交纳贡赋。

D.庶民和奴隶在贵族封地上耕种,遭受残酷剥削和奴役。

(4)瓦解的原因及影响A.原因:

①铁犁牛耕的出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私田增多(根本原因);②战争使劳动力减少;③各国税制改革,推动土地私有制出现,变法从法律上确立土地私有制。

 B.影响:

导致封建剥削方式产生。

3、封建社会:

①以封建土地私有制为主:

君主土地私有制;地主土地私有制(主要形式);自耕农土地私有制。

地主土地私有制占主导地位,土地兼并(将公田转为私田、赏赐、买卖等)是地主扩大地产的主要途径;土地兼并严重影响国家的赋税收入,引起社会动荡不安,统治者常采取“均田”、“限田”的措施,限制土地高度集中,保护自耕农经济。

 ②封建土地国有制:

A.三国——屯田制:

分军屯、民屯,保证军粮,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北方经济发展。

B.北魏至中唐——均田制a.内容:

按性别、年龄把国家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其主要部分只准使用,不准买卖;受田农民必须向国家缴纳租税,并服徭役和兵役。

b.实施前提:

国家控制足够多的土地。

c.实施效果:

保证国家赋税和徭役,稳定社会恢复经济;但不能真正阻止土地兼并。

知识拓展1 土地经营方式1.自耕农经济(小农经济):

至明清一直占主导。

2.田庄式经营:

以东汉、唐为典型。

3.租佃制经营(岳麓版):

(1)概念:

地主把土地出租给别人耕种,收取地租作为收益,称为租佃土地经营方式。

地主与佃农之间形成了租佃关系。

(2)发展历程:

战国产生,汉代已比较普遍。

宋代发展,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

明清时期进一步发展,普及全国,占主导。

出租土地变得更加有利可图。

(3)租佃式经营普及的意义:

佃农对地主人身依附减弱,农民有选择雇主和支配产品的自主权,甚至与市场发生联系,积极性提高,有利于农业和商品经济的稳步发展。

知识拓展2 古代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岳麓版)1.原因:

中原人口南迁(北民)南迁,带来劳动力与先进技术;南方社会环境相对稳定;南方自然条件优越,蕴含着发展农耕经济的巨大潜力;统治者的重视。

2.过程:

孙吴、东晋、南朝时初步开发江南;中唐以后(安史之乱后)开始南移,逐渐超过北方;南宋,江浙成为经济重心(“苏湖熟,天下足”),完成南移。

3.影响:

区域经济发展的多样性日益突出;凸显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和互补的需求,成为中国农耕经济的一大特点。

知识整合1 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

(1)农业起源早,独立发展,自成体系。

(2)经济形态: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3)生产规模:

以家庭为为生产、生活单位的小农经济。

(4)所有制结构:

以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体。

(5)产业结构:

种植业与家庭饲养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以种植业主以种植业为主。

(6)耕作方式:

铁犁牛耕,精耕细作农耕技术没有革命性的进步。

(7)经营方式:

个体农耕、“男耕女织”,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个体经营为主。

(8)生产目的:

自给自足,缴纳赋税,少量用于交换。

(9)地域水平:

各地区、各民族农业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农业有鲜明的地域特征。

(10)地位影响:

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基础。

△中国古代农业的不足:

(1)农业经济发展所付出的生态环境方面的代价太大。

为了开垦土地,大量烧荒伐林,大片森林消失,造成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

(2)科技含量低。

虽然中国古代也有一些新工具新技术的改进使用,但总体看中国农业走的是一条依赖劳动力投入的粗放型经济,抗自然灾害能力差。

(3)一直未突破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范畴,商品化程度低。

△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史给我们的启发:

(1)农业经济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人民的辛勤劳动。

(2)稳定的政治局面,是经济发展的保障。

(3)要把发展农业放在整个国民经济三大产业的大结构下思考,三大产业结构合理协调发展。

(4)发展农业、发展经济要与环境保护相结合,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知识整合2 近现代中国土地制度的演变

(1)太平天国:

《天朝田亩制度》农民个体私有,平均主义。

(2)辛亥革命:

平均地权(理念)(3)国民革命时期(1924—1927):

耕者有其田(口号)(4)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7):

中共打土豪分田地;开展土地革命,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5)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

承认了地主土地所有权、地主对农民的债权和租佃关系。

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在陕甘宁边区和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军垦屯田,开展大生产运动。

(6)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

1947年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开展土地改革,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

(7)建国后(1949至今)①1950年开始土地改革运动,使封建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