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解析宁夏高考政治试题分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906044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9.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年解析宁夏高考政治试题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历年解析宁夏高考政治试题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历年解析宁夏高考政治试题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历年解析宁夏高考政治试题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历年解析宁夏高考政治试题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年解析宁夏高考政治试题分析.docx

《历年解析宁夏高考政治试题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年解析宁夏高考政治试题分析.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年解析宁夏高考政治试题分析.docx

历年解析宁夏高考政治试题分析

⏹掌握NE5000E/80E/40E产品的体系结构

⏹掌握NE5000E/80E/40E的单板构成

⏹掌握NE5000E/80E/40E换板操作

⏹了解NE5000E/80E/40E升级操作

2007-2009年宁夏高考政治试题分析及2010年备考策略

一、2007、2008、2009宁夏高考试题的命题依据

2004年宁夏作为首批课改实验区进入了高中新课程改革。

2004年10月我作为宁夏课改实验区的教师参加了在南京举办的国家级新课程骨干教师培训班。

在培训中,课改专家组的老师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对新课程做了详细的介绍,也有来自课改实验区的领导和教师进行了分组讨论。

2005年6月,我又参加了人教社及课改专家在宁夏举办的课改培训班。

通过培训,我对新课程改革有了初步的认识,同时对即将到来的新课程也充满了憧憬和担忧。

憧憬的是新课程理念会给课堂教学带来生机,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担忧的是在教学中如何落实新课程理念?

如何应对高考?

------应该说我们是带着这许多的问题开始了与新课程的接触。

转眼,新课程在宁夏已实施了6年,有三届毕业生,经历了2007、2008、2009三年的高考,应该说取得了一些收获,比如,教师的教学理念的转变,导致了教学方法的改进、命题思路的改变以及对学生评价方式的变化等;在学生方面,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及动手实践的能力等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2007、2008两年的高考,宁夏试卷是由国家考试中心命题的,依据是《宁夏考试说明》。

《宁夏考试说明》是以《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为标准,根据宁夏地区的实际情况对《大纲》部分进行了删减,并将删减的理由上报国家考试中心,征求意见后,由宁夏起草,教育部考试中心审批,然后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印发。

所以,这两年的考试基本是依据《宁夏考试说明》。

但2009年宁夏自己不再出单独的考试说明,是依据《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2009》。

2007年山东、广东、宁夏、海南(4)

2008年山东、广东、宁夏、海南、江苏(5)

2009年山东、广东、宁夏、海南、江苏、安徽、辽宁、天津、

浙江、福建(10)

2010年山东、广东、宁夏、海南、江苏、安徽、辽宁、天津、

浙江、福建、北京、陕西、湖南、黑龙江、吉林(15)

二、试卷结构

宁夏高考采用3+文综。

文综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300分,政史地各100分。

试卷包括一卷和二卷两部分,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

第一卷为政治、历史、地理三个科目的必考题,题型为单项选择,共计140分,其中,地理11道,历史、政治各12道。

政治的12道题实质上只有一道计算题是单选,其它的全是两两组合题,即双向选择题。

第二卷由政治、历史、地理三个科目的必考题和历史学科的选考题组成,共计160分。

近三年,文综试卷只涉及本学科的内容,不涉及跨学科综合。

其中,政治部分为选择题的12-23题和非选择题的38、39题。

内容为四个必修模块,选修部分不考。

2010年的《考试说明》到现在还未下来。

地理的选考题已经通知下来,估计政治2010年依然不考选修。

三、对2007、2008、2009年试题的分析

2007年试题的知识点分布情况

模块

知识内容

试题分布

分值

合计

 

经济

生活

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影响(互补品与替代品)

12题

4分

30分

占30%

储蓄存款与债券

13题

4分

个人所得税(计算题)

14题

4分

市场调节(经济杠杆)

15题

4分

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

39题

(1)

8分

科学发展观(区域发展,中部崛起)

39题

(2)

6分

政治

生活

公民政治参与

16题

4分

 

24分

占24%

政府的主要职能

17题

4分

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18题

4分

政府职能、政府权威及其体现

38题

12分

文化

生活

文化交流

19题

4分

16分

占1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0题

4分

文化对人的影响

40题

(1)

8分

 

哲学

生活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

21题

4分

30分

占30%

实践的作用

22题

4分

联系的客观性

23题

4分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39题(3)

8分

物质决定意识

矛盾特殊性

40题

(2)

10分

2008年试题的知识点分布情况

模块

知识内容

试题分布

分值

合计

 

经济

生活

 

商品价值量和劳动生产率的关系(计算题)

12题

4分

28分

占28%

公司经营与破产

13题

4分

政府宏观调控手段

14题

4分

人民币升值的影响

15题

4分

国家预算

39题(3)

4分

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

39题(4)

8分

政治

生活

民主的性质

16题

4分

 

27分

占27%

教育公平与和谐社会

17题

4分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

18题

4分

民主参与途径

38题(3)

3分

我国的外交政策

39题

(2)

12分

文化

生活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特点

19题

4分

15分

占15%

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题

4分

文化的社会作用

38题

(1)

7分

 

哲学

生活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1题

4分

30分

占30%

认识规律与应用规律

22题

4分

真理的客观性

23题

4分

辩证统一

38题

(2)

6分

物质决定意识

矛盾特殊性

40题

(2)

12分

2009年试题的知识点分布情况

模块

知识内容

试题分布

分值

合计

 

经济

生活

银行贷款利息的计算、企业的毛利润(计算题)

12题

4分

30分

占30%

外汇与汇率、人民币升值不利于出口、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13题

4分

生产要素分配里技术要素分配及其作用、公司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

14题

4分

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积极的财政政策

15题

4分

从居民、企业和宏观经济分析消费券的两面影响

38题

(2)

14分

政治

生活

民主选举

16题

4分

24分

占24%

公民的政治权利、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方式及意义

17题

4分

中国在国际社会上的作用

18题

4分

政府的责任与具体职能

38题

(1)

12分

文化

生活

尊重他国民族文化,各民族文化平等

19题

4分

16分

占16%

文化遗址保护的意义

39题

(2)

12分

 

哲学

生活

意识的特征:

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20题

4分

30分

占30%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21题

4分

辩证的否定观

22题

4分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3题

4分

价值判断的依据及相对性

39题

(1)

14分

四、新课改背景下的命题设计理念

(1)关注学科知识与生活主题的结合(知识目标是支撑全部课程目标的基础)

(2)关注实践环节的强化与教学内容的拓展(能力目标是组织和呈现教学内容的主导)

(3)关注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与学生的独立思考(三维目标要以思想政治观点为核心)

(4)关注考查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大量的判断分析材料,其实是辨析题的变式)

(5)突出了学习方法、探究意识的考查

(6)更加关注开放性主题:

命题选材视角、答案、思维开放度、学生的选择度

(7)更加关注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注重对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现实问题的反思。

五、2007-2009年宁夏试题及全国部分省区试题的总体特点

1、立足基础,突出主干知识,保持稳中求变的试题走势。

从三年的政治试题来看,“注重考查学生对思想政治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是试题的一大特点,这一特点也是《考试大纲》的要求。

这一要求在近几年的试卷中均有体现。

尤其是经济生活,所考内容大部分是教材的基础知识或主干知识,主张以现实生活和社会热点为载体,突出对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的灵活运用。

比如,包括全国很多省区的试题都涉及“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公司的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国家的宏观调控;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等,这些知识既是教材的基础知识,又是主干知识。

实际上,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往往是统一的,基础知识是教材的基础,主干知识是教材的重点,基础知识的范围要大一些。

试题既立足基础知识的考查,体现基础、全面,又突出主干知识的考查,强化重点、主干。

事实上,每年高考题都有一定份量的基础题,如果能把这些基础分拿到手也就足够了。

当然,新课程对基础的考查不是强调对知识的再认和再现,而是侧重对知识的活学活记、活考活用。

如09年第15题:

2009年1至4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下降0.8%;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下降5.1%,其中,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下降7.7%。

在此情况下,政府若要刺激经济增长,可采取的财政政策有

加大政府的社会保障支出

加大国企上缴财政的利润比例

扩大国债发行规模

扩大财政收支盈余

A

B

C

D

2、由原来的知识立意向以能力、素质立意转变,是近三年来试题的最大亮点

三年的试题总体能坚持“能力、素质立意”的命题的指导思想,注重考查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和能力。

试卷往往通过数字、图标等形式,以具体的材料创设情境、设计问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学生能力,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考查学生的思维品质。

近年来,大多数选择题和主观性试题都有不少文字,这就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文字阅读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因此,如果死记教材知识而不具备过硬的信息提取和分析处理能力,是答不好考题的。

新课程标准要求坚持知识考查、能力考查与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的有机统一,以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比如,江苏卷的第37题第2问,就是通过分析中学生中存在的“有的片面强调自我,不能主动关系集体和他人;有的意志薄弱,害怕困难,缺乏耐挫力;有的贪图享受,追求时髦,盲目攀比;有的只想从事报酬优厚、安逸、体面的职业,不愿从事艰苦的工作”等现象,考查学生的相关知识和能力,但更是为了引导中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就业观和消费观,从而实现能力立意和情感培养的有机统一。

今年湖北长江大学的三名大学生和四川某中学生舍身救人的事迹也许会成为考试素材的又一个角度,同时还可以辩证的看。

如09年宁夏卷38题第二问:

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发行消费券对居民、企业和宏观经济的积极影响,并分析发行消费券的局限性。

(14分)

参考答案:

发行消费券会提高低收入居民的福利.刺激消费需求.能起到扩大企业产品销量的作用。

消费券在短期内对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刺激宏观经济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局限性:

“财政型”消费券会加大政府财政负担:

甄别消费券的发放对象会增加政府的执行成本:

单独使用消费券消费会使居民把本来用于消费的钱储存起来.消费需求不一定扩大。

发放消费券是短期行为.并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居民收入。

3、把研究性学习渗透到具体试题中,这是近年来试题的又一大亮点。

研究性学习是2003年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要求每一个高中生必须要参加的必修课,但由于多种原因,各地的研究性学习开展的并不很理想。

但是近年来高考试题中已经明显地出现了研究性学习的趋向。

虽然全卷看不到专门的研究性学习的题目,但研究性学习的能力要求和知识考查无处不在。

如07年宁夏卷的第39题关于农民工的流动问题的解决、08年的宁夏卷第38题圆明园遗址的保护和重建方案问题、09年宁夏卷的第38题关于消费券的发行等问题,实际上是对学生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的考查,这类问题要求较高,,需要综合的思维能力,对教材知识有全面系统的把握,难度较大。

4、努力关注社会生活,突出教材重点和社会热点、地方特点的结合

政治学科的生命力就在于解读现实,否则丧失了学科存在的价值。

从三年的试卷及近年来全国卷和其他省市整体情况看联系现实还是体现的比较突出的。

试题都能以社会热点为引导课程教材知识,注重培养学生所学知识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关注教材重点与社会热点的结合点。

比如,各省区试题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外汇与汇率,公司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国家的宏观调控,积极的财政政策,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等,这些都是党和国家关注的重大的经济问题、民生问题,同时也是学生关注的生活问题、现实问题。

试题的这种选材方式,体现了学习与实践、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统一,体现了科学发展、生态文明、社会和谐的教材的主旨和社会主题。

如:

08年宁夏卷第40题第二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小省区办大文化”,体现了从实际出发进行决策的思想方法,简要分析这一方法的哲学依据。

参考答案:

“小省区办大文化”,体现了从实际出发进行决策的思想方法。

从实际出发,就是以实际情况作为决策的根据,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的唯物主义原理。

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根据本地区的特殊的优势和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针对性的做出决策,体现了矛盾特殊性的原理。

5、彰显以人为本,客观公正与轻松活泼相容

07年以来,试题对人文知识的考查比较充分,其素材大多是经典名言和人文情感类的。

如果不具备一定的知识面是很难答好卷子的。

另外,高考是一种选拔性考试,高考命题必须体现高校招生考试的选拔性,是试题既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又有必要的区分度和难度。

近年来试题基本体现选拔考试的严肃性和客观公正性,保证了试题的效度和信度,同时又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新课程理念。

比如,为了营造轻松活泼、亲切熟悉的生活及考试氛围,试题除了选择“家电下乡、网络与经济、个人投资、政府发放消费券”等学生熟知的感兴趣的生活素材,还运用了图片、漫画、表格等生动活泼富于人文关怀的素材,使抽象的经济知识感性化、具体化,增强了试题的感染力和亲和力,也强化了试卷的人文气息和教育功能。

如:

09年第20题:

图3中两个市场调查员对同一地区的调查之所以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是由

反映客观世界的侧重点的不同决定的

意识反映客观世界的主动创造性的不同决定的

是否如实反映客观对象决定的

是否实现了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统一决定的

A.

B.

C.

D.

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和获取信息的能力与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属于较难题。

以漫画为背景,考查学生对哲学知识的理解,增强了试题的感染力和亲和力。

6、努力体现地方特色。

如07年宁夏卷的第39题突出宁夏的经济特色,影射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40题考查宁夏的文化特色,通过宁夏的岩石文化、丝路文化、西夏文化、边寨文化、黄河文化,说明经济落后地区也可以办大文化,带动自治区经济的发展。

特别是39题的图标,都市区域经济成就,在分析成就的过程中,强调东、中、西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进而考查在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要统筹区域经济发展,这恰好是宁夏实践“西部大开发”的具体要求体现,这两题加起来共22分。

随着战略重点转移,“中部地区崛起”“中部地区发展规划”会不会成为2010年考试的素材就很有可能了。

遗憾的是08、09年试题地方特色不明显,热点结合也不密切。

对08年试题的一点看法

通读完近几年的文综试卷的政治部分,其中08年宁夏文综卷的政治科部分,感觉有几个方面值得商榷。

⏹宁夏文综试卷总体难度:

0.512

⏹政治试题的总体难度为:

0.496

⏹历史试题的总体难度是:

0.506

⏹地理试题的总体难度是:

0.534

为什么会这样?

★回避热点,不能完全体现鲜活的时代特征

众所周知2007下半年到2008上半年无论是世界、中国还是我们宁夏都发生了一系列重大事件。

比如,国际原油价格的不断攀升,国际粮价的上涨,美国的次贷危机,苏丹的达尔富尔问题等等不胜枚举;我国的十七大召开和十七大、两会涉及到的民生问题、国家企业创新能力、服务型政府、党的领导、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民主政治建设、CPI上涨、众志成城抗冰雪灾害、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相关问题,以及围绕这些问题党和国家采取的一系列解决问题的政策和措施。

但是我们发现08年的试题好像在有意回避这些问题。

★不应有的重复,题目陈旧

高考卷面如此金贵,竟然在二十三题和三十九题两个问题中,考哲学的一个问题——认识论中的真理问题,整个哲学教材涉及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唯物观等内容非常丰富,为什么要集中在这一个点上?

关于陈旧看看第十四题、十六题就知道有多么的陈旧,比如十四题当时中国的股市已经破了三千点(命题时也没有超过四千点)。

★缺乏学科的系统性,不体现覆盖面

仅举“政治生活”一个模块就足以说明问题,看整个试卷没有正面涉及政治学的政党、民族宗教(可知宁夏是个回族自治区,又是单独命题)、国家政体等知识,别的且不说就单政党知识,作为十七大召开后的考试本年,我们认为这个问题怎么说都应出现的。

但是情况却不是如此。

09年试卷有类似情况。

选择题的难度加大,非选择题的答案让人无法想象,这给高中政治课教学带来迷惘。

总之,如今的试题对学生的要求是越来越高了,对老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

六、07-09年的教学体会

1、我校的教学复习情况

教材:

采用人教版

课程设置:

高一开设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每周两课时

高二开设文化生活和生活与哲学,每周四课时

教学安排及进度:

高二结束四个必修模块。

高三暑期进入复习阶段,采用三轮复习法。

第一轮复习基本在3月初结束;第二轮复习大约一个月,第三轮复习主要是回归教材,查漏补缺,采用月考制,大约在3月中旬进行模拟,一般为四次。

从模拟开始采取综合训练即文综合卷,每周一次周练。

2、07-09学生在高考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一是基础知识不牢固,易错、易混知识没落实好;

二是审题能力欠缺,阅读信息、有效地提取信息的能力较差;

三是关注时事,了解现实热点不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不够;

四是知识梳理不到位,没形成知识网络,对主观题大切入点的题知识点把握不好;

五是答题技巧问题,理论、材料两张皮;

六是学科语言表达能力差,书写不规范,缺乏科学性、严谨性、完整性。

七、2010年复习备考策略

1、把握新课标,研究新考纲,吃透考试说明

把握新课标: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是2003年教育部根据《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方案(实验)》制定的。

它规定了思想政治新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等内容,是教材编写的依据,也是新课程下教师教学的依据。

准确把握新课标,重点要把握两点:

一是课程的基本理念(①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②加强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与注重学生成长的特点相结合;③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抓手为支撑的课程模块;④强调课程的实践性和开放性;⑤建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机制);二是课程的内容标准(课标规定了四门必修课程和六门选修课程的内容目标,并对每一目标做了提示和建议,无论是讲新课还是复习,要对提示和建议认真领会,切忌连得太广,挖得太深。

研究新考纲: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纲》是由教育部制定的法规性文件,一般是每一年的一月公布。

我们现在使用的是2007年教育部制定的新课标卷即新考纲。

《考试大纲》规定了考试性质、考试内容、能力要求、命题指导思想、考试形式、试卷结构、题型示例等,是高考命题的主要依据,也是教学特别是复习的重要依据,还是社会评价试卷的依据。

一般来说,每一年的考纲会在上一年的基础上根据实际需要有所调整。

准确把握新考纲,重点要注意两点:

一是新考纲规定的考试内容。

把当年的考纲中规定的考试内容与上一年的考纲规定的内容作比较,哪些删了、改了、增了,进行调整,对新增的和调整的内容要重点复习。

二是把握新考纲规定的能力要求。

高考是选拔性考试,考查学生能力,主要有以下四点:

①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要求:

从题目的表述中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理解考试要求;快速、全面、准确的从题目中提供的图文材料中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的理解,并合理整合,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解读。

从考试角度讲,这首先是审题的过程,其次是把握各种信息的性质,回应信息提供的情境。

事实上,对信息的处理将直接影响解题的速度和质量。

②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要求:

----从考试角度看,调动和运用知识是指将学科的知识系统与试题的测试系统进行连接,并根据试题的要求对学科知识重新组合,再经过分析、判断、推理、归纳等思维过程,解决问题。

③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要求:

用简洁的文字准确描述基本概念、基本观点。

运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和方法认识和分析把握相关事物的本质、规律,然后作出正确的阐释。

分析比较试题所涉及的事物、现象,作出科学的综合阐释。

这种能力是通过考生对问题理解、分析和说明的思维过程体现出来的。

④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要求:

结合所学知识,从试题中发现、提出科学的具有一定创新意识的问题,运用学科原理,论证和探讨问题,体现出创新性思维和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观点正确,表述清晰,逻辑严谨。

这是最高层次的考核目标,考察学生对学科知识总体把握的程度和答案组织的逻辑性、层次性。

关于探讨,是指问题的研究和讨论,这是立论的过程,由于题目设置的情境往往是课本中未曾出现的,这一过程不仅可以反映出考试的综合学习能力,还可以折射出他们遇到困难不放弃,勇于挑战的坚韧意志品质。

吃透考试说明:

这主要是自主命题的省份在大纲的基础上制定考试说明,这是结合本省实际规定命题指导思想、考核目标、能力要求、考试范围和内容、考试形式、试卷结构、题型示例,是本省命题的直接依据。

重点:

一是说明中规定的考试内容;二是说明中规定的题型示例。

对此要认真研究,挖出其中蕴含的信息,从他们特点看,无论是选择题还是非选择题,均围绕不同的具体考核目标、要求,选择了教材以外的新材料,创设了新情境,提出了新问题。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新课程倡导的学生具备的研究性学习能力,在说明的题型示例中得到了明确的体现。

《考试说明》对考试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对每一个考点都有明确的等级要求,如“了解、理解、懂得、说明、树立”等,等级要求不同,要求掌握的程度也就不同,比如对了解的考点只要了解知道就行,但对“理解、懂得、说明、树立”的考点则要在理解的基础是,还应该能掌握、会运用,即学以致用,活学活用。

2、关注近年来的新变化,树立能力、素质立意意识

一是考试目标的变化。

由以知识立意向以能力立意并进而向以素质立意转变。

3+2高考模式:

以知识立意为主

3+X高考模式:

以能力立意为主

新课标高考模式:

以素质立意为主

这里的素质主要指学科素质。

知识是能力的载体,知识、能力是学科素质的重要方面。

这就要求我们在复习中既要重视基础知识,又要重视能力的提高,还要重视学科素质的培养。

二是考试内容的变化。

由“挖井”向“挖渠”并进而向“挖坑”转变。

3+2高考模式:

对知识的掌握主要是“挖井”形式

3+X高考模式:

既要重视学科内知识的联系,还要重视学科间知识的联系,主要是“挖渠”,建立知识网络。

所谓“”守住自己的门,还要“串串他人的门”。

新课标高考模式:

近年来跨学科的综合试题几乎没有,主要是学科内的综合试题。

这就要求对知识点的把握采取“挖坑”的形式,既不要太深,也不要扩的太宽。

复习时,我们要着眼于学生的能力培养,课堂上既可以把教材知识问题化,也可以多设计一些思维质量高的思考题、探究题,放手让学生区思考、分析、推理、探究,让学生的思维受到挑战,得到锻炼。

实践证明,教师的包办代替和满堂灌是培养不出学生能力的。

就《经济生活》的复习而言,还要多注意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近年来,无论是宁夏试卷还是全国其它省市高考试卷,都设计了计算题。

对于计算题,我们是将之进行整理归纳、分类训练,大约搞了十二种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