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欣赏》教案.docx
《《书法欣赏》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书法欣赏》教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书法欣赏》教案
《书法欣赏》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识书法的含义。
2、认识汉字的特点和书写艺术特点。
书法就是写字之法,即是以汉字为对象以毛笔及各类硬笔为表现工具的一种线条造型艺术。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
1 、正确认识书法的含义。
2 、认识汉字的特点和书写艺术特点。
3 、学习欣赏汉字书法艺术。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室的影视设备,电脑,介绍书法的VCD光碟等。
教学过程:
一、讲述关于汉字和汉字书法的有关知识。
书法是我国一门古老的传统艺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凝聚着炎黄子孙的无穷无尽的智慧,不仅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化的宝贵财富。
1.什么是书法?
书法,就是写字之法,即是以汉字为对象以毛笔及各类硬笔为表现工具的一种线条造型艺术。
2.中国文字书法的发生的诸因素。
人类为生活、生存而创造了文字,并使文字的形式——书体不断发展变化,如大篆、小篆、隶书、章草、楷书、草书、行书等。
每一次书体的变化,都使它的服务范围拓宽,不断完善、不断总结、不断提高。
汉字的式样,在越来越统一的基础上,变得越来越精美,这样就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艺术——书法。
再加上汉晋以来统治阶级对这一艺术的大力倡导,在人民群众中也有了广泛的影响。
我国历代出现了许多书法家,他们留下了大量的名帖和墨迹,成了民族传统文化中光辉灿烂的花朵。
书法源于汉字,汉字是书法的基础。
汉字的产生,也就孕育了书法艺术的因素,如以线造型,以及匀称、平衡、变化等形式美法则的运用。
先民们仰观俯视,审美地观察世界,把思维、观念、追求寄托在这些刻划线条。
.汉字书法艺术的形成一般来说有三方面因素:
其一,汉字的表意性。
汉字从象形开始,是表意的。
“依类象形”,“博采众美,合而为字”,虽然经历了种种变迁,仍然保留其表意的特征。
汉字丰富的点画线条和复杂的形体结构在形式美的基本法则之下可以产生无尽的变化。
正是汉字本身具有造形美因素,汉字才有可能成为一门艺术。
其二,汉字的书写工具——毛笔,汉字书写能成为一种绝妙的艺术,同它很有关系。
毛笔体圆锋尖,刚柔相济,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由于用笔力度、速度和方向的不同,写出来的点画线条可以产生轻重缓急枯润浓淡藏露方圆种种变化。
作书者的情感起伏和心理波动,也能从笔下微妙的起承转合中表现出来,生动地记录在纸上。
可以说,没有毛笔,就没有中国的书法艺术。
其三,中国文化思想的渗入。
汉字和毛笔的特殊性为汉字书法艺术的产生提供了物质材料和造形载体。
而最终使汉字书写成为艺术的,则是中国文化思想的渗入。
书家把对自然的认识,对生命的感悟,按照美的形式和规律,创造性地渗入汉字书写之中,汉字书写由此得出从写字的“技”升华为艺术之“道”。
书法中的一点一画,一揖一让都渗透着中国文化的精神意蕴和思想内涵以及书者个性个化的情怀,儒家的“中庸”、道家的“自然”、释家的“渐修”在书法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
我们看一块石碑、一帧法帖,透过那石花斑剥、墨色依稀的笔画,首先先感悟到的是中华文化历史的浑厚气息。
所以中华文化思想是书法艺术的灵魂。
值得注意的书法和写字是两个既有共同点又相区别的不同概念。
一个强调艺术,一个强调实用。
写字只有达到一定的艺术水准和思想境界之后才能成为书法。
3.书法艺术与其他艺术的关系。
(1)书法与中国画。
古有书画同源之说,这说明书法与中国画关系密切之深。
汉字来源于形象。
汉字是表意的文字,以形象为基础,而造形之始就是根据物象成其物,它们本身就是一幅经过加工的抽象了的绘画作品。
虽然后来汉字在发展演变中日渐远离物象,但溯本追源,还是离不开形象。
书法和中国画都是用线条造形。
书法是线条造形艺术,是以点、横、撇、捺、提、折等线条进行规定的造形组合。
中国画同样离不开线条,无论是工笔画还是写意都要通过线条来塑造形象。
具有相同的审美观念。
二者都注重墨色的枯润浓淡,章法的虚实主次,讲究神采、气韵,把意境美的追求放在形态的表现上。
苏轼说:
“书必有神、气、骨、血、肉,五者决一,不为成书也。
”把神放在首位。
同样他在论画时,也说:
“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
”强调也意境与神韵。
书法与国画在形式上也能都融合在一起。
我国的绘画在传统上讲究题款,而题款本身就是一幅书法作品,它除表明作者的身份以及作画时间外,更重要的在于书与画的交融,丰富作品内容,增添作品情趣,从而取得双剑合璧、相映成辉的艺术效果。
一般说来,每一幅中国画里都有书法的内容。
使用的工具材料也有很大的一致性,文房四宝是书法和国画的共用品。
因为以上原因,造就了历史上一代代书画兼长的大师,如苏轼、唐伯虎、郑板桥等人既是画家又是书法家。
(2)书法与篆刻。
篆刻就是以篆书刻写的艺术。
篆刻与书法关系十分密切,也是线条造形的艺术。
所不同的是,一种是用毛笔写出来,一种是用刀刻出来。
但从刻这一过程来看,印稿无疑是书法作品。
此外,书法还与文学(尤其诗、词)、音乐、舞蹈、武术等有广泛的联系。
例如书法与文学的关系,书者如具备相当文学水平,语言表达水平,熟悉一定诗词歌赋,达到一定的境界,对其书法艺术的提高很帮助。
作品中的文字内容,有时能说明作者的思想感情、文化文学素养。
历史上一些流传千古的书法作品,如王羲之的《兰亭序》、苏轼的《赤壁赋》等不但在书艺上是光辉典范,其文字在文学上也是不朽之作。
一件完美的书法作品应该语言新颖、内容健康、富有哲理和诗意,从而达到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
二、介绍书法欣赏的有关内容(如何欣赏书法作品)。
书法欣赏就是欣赏者接触书法作品而产生的一种审美活动。
现代书法家沈默尹先生说:
“世人公认中国书法是最高艺术,就是因为它能显出惊人奇迹,无色而具画图的灿烂,无声而有音乐的和谐,引人欣赏,心畅神怡。
”中国书法艺术不仅以其独特的美学特征吸引了几千年的无数华夏子孙,使不计其数的人为之孜孜终生,并且不同于西方艺术的强烈个性和艺术魅力征服了并不懂得中国文字的欧洲人。
马克思说:
“对于非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
”同样,不懂得欣赏,最美的书法作品也没有意义。
要欣赏书法,必须具有一定的欣赏能力。
书法欣赏,不但能给人以心理上的审美愉悦和精神亨受,而且对学书者来说,还可以开扩眼界,学习借鉴前人书法艺术的重要手段。
多欣赏,可以提高对书法作品的感从受能力,丰富内心世界,使人更富于想象,从而提高赏者的创造力。
1.书法欣赏的特点。
(1)书法欣赏的再创造。
欣赏者欣赏书法作品,总是根据自己的学识修养在感受的基础上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对书法作品进行积极的能动的再创造。
但书法是一种高度抽象简约的线条艺术,它不应言,也不具象,仅以一线或浓或淡、或枯或润的墨迹,表达书者情思。
可以说,任何一种艺术欣赏都是艺术的再创造,但欣赏书法的再创造与其他的艺术形式相比有明显的不同。
看小说可根据自己生活经历想象出书中的情景、气氛和人物相貌,看绘画则可以所绘形象跟现实物体建立起一种对应的联系。
书法更接近于音乐,有人称书法为“无声之音”,音乐的要素一是旋律,二是节奏。
书法也一样,每一笔每一字都是在不同的轻重缓急中有节奏地写出来,而每一行每一篇忽如“奔雷坠石,鸿飞兽骇”,忽如“山崩海啸”,忽如光风明月。
这正象音乐中的不同旋律和不同乐曲。
音乐可以表现喜、怒、哀、乐,可表现激昂、忧伤、悲壮、恬静各种不同的感情,书法亦然。
各种艺术都应做到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
我们以为文字内容就象歌词,表现文字内容的书法就象为歌词谱曲。
曲谱要尽可能地去表现歌词(文字)的内容。
这样的书法既可以与文字内容一起欣赏,也可以独立欣赏书法。
单看书法也有欣赏价值,但不够完美,因为连同文字内容一起欣赏是民族传统习惯。
比如我们用“瘦金体”去写岳飞的“满江红”,如果连同“壮怀激烈”的内容一起去欣赏,就很难令人满意了。
总之,书法欣赏具有再创造的特点。
(2)书法欣赏的模糊性。
书法欣赏的模糊性是什么?
首先是线条的抽象性。
中国书法中的线条,是书法者内心感情活动的轨迹,它区别于几何学上的线条,它活生生,有感情,有力量,有形象。
但它究景是什么情调和意趣,难以确指。
例如,一横,在欣赏者眼里,可以看作“千里阵云“,也可看作是“一条钢筋”;一点,可以是“高峰坠石”,也可以是“平地砖头”。
很难用准确语言表达出来,是因为书法欣赏具有较强的“模糊性”或叫“朦胧感”。
只是道出大致的感觉而已。
书法欣赏的层次,主要取决于一个人审美力的高下。
由于书法欣赏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那就必然带有欣赏者的主观色彩,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造成其差异性的原因有主要有三个:
一是受政治立场影响。
我国传统的审美观念认为,欣赏作品就是欣赏人格,如果一个人在政治上有亏大节,在道德品行上低下,那么他的书法作品技巧再高,格调再雅,也为人所不耻。
苏东坡说:
“古之论书者兼论其平生,苟非其人,虽工不贵也。
”如古人对赵孟兆之书法,他作为元代书坛盟主,练就一身笔墨工夫,虽然缺少变化和过于平整,也足以是一代大家。
而不少人认为他身为南宋宗胄,不应仕元,由此而大受批判。
说是“为人少骨力,故字无雄浑之气”(李桢伯)。
二是受趣味爱好的影响。
有的人喜欢雄强质朴,有的人喜欢精巧别致,不一而足,“萝卜青菜,各有所好”。
而这势必影响对书家及其作品的评价。
如被称为“书圣”的王羲之,他的书法秀美典雅,而有人却站在壮美的立场上说他的作品“虽圆丰妍美,乃乏神气,无戈戟铦锐可畏,无物象生动可奇”,“有女郎才,无丈夫气”。
三是受流派观念影响。
一定历史时期的各书法流派,都有自己的思想基础、创作倾向和艺术风格。
因此互相之间必然会出现互相竞争甚至互相争斗的局面。
往往对同派的书家和作品加以褒扬,对异派进行批评甚至抵毁。
如康有为作为碑派代表,极力鼓吹北碑,称颂魏碑之美,“北魏碑无不佳者”。
而对以妍美见长的帖派书家董其昌的书法大力抨击,贬低。
“局束如辕下驹,骞怯如三日新妇”。
由于有这种“门户之见”,就很难产生公允的评论。
2.书法欣赏的标准。
书法欣赏同其他艺术的欣赏一样,有个相对的审美标准。
古人云:
“有功无性,神采不生,有性无功,神采不实”。
书法艺术重在有神采,而要有神采,必须有“功”和“性”。
“功”,指功力、技巧,即指对一定的法度对笔画、结构、章法等的把握。
“性,指性情、风格,即指其中寄托的意趣、情操、学识、修养和感情。
因此,功力、技巧、个性、风格是我们欣赏书法的基本标准。
具体主要有下面几方面。
(1) 点画的线条美。
汉字由点画组成,点是线的浓缩,线是点的延伸。
点画是中国书法的基本造型因素,本身也具有独立的美学品格。
线条美主要表现在:
一是线条的力度。
不论何种书法作品,都必须以“力度”为基础。
没有笔力,形态再美,也毫无审美内涵。
只有笔力雄浑,才显示其美妙。
所谓“力透纸背”、“入木三分”,就是对笔力的称赞。
二是线条的节奏。
书法线条是书家情感和心理变化在纸上留下的轨迹。
线条的节奏像音乐。
音乐的节奏是通过音的长短、高低现出来的。
而线条的节奏则通过用笔的轻重快慢表现出来。
音乐可以“一唱三叹”,书法线条可以“一波三折”。
这正节奏上的起伏。
所以,书法被称为“无声之音”。
墨色也是线条形式美的重要因素,它使作品具有立体感。
黑白反差,虚实对比更增强艺术效果。
(2)结构的造型美。
书法的艺术结构是指每个字点画之间的搭配组合。
点画的轻重粗细、方圆长短、部首大小高低,偏正宽窄,经过书家巧妙的组合可使字起伏隐显,阴阳向背皆有意态”。
简单的笔画可以产生出姿态万千,变个化无穷的结构造型。
如小篆的古朴、隶书的阿娜、楷书的端庄、行草的险劲等。
结构形式的多变,但离不开其中的规律,即平衡、对比、变化、统一是最基本的规律。
历史上的书法家,对汉字的艺术结构进行了十分丰富的创造,如颜体的端稳丰润、欧体字的险峻修长、柳体的刚健骨气等。
在遵循形式美内在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汉字形体的可塑性,表现出不同的风格和意趣,给人以不同的艺术感受。
(3)章法的整体美。
学习书法一般是从笔画到结构到章法,而欣赏书法则正好相反。
因为章法给人以第一视觉效果。
有不少书法作品,笔画结字都不错,但组成篇后却毫无生气,艺术效果不好,原因是章法处理不当。
历来书家都重视章法。
“篇幅以章法为先。
”(蒋骥)
怎样处理章法?
一是虚实恰当。
章法也叫“布白”,无论分行布列安排,还是落款铃印位置,做到实处不挤,虚处不空,形成一个协调的整体。
二是行畅通。
字与字,行与行之间要一气呵成。
做到一字管领数字,数字管领一行,一行管领数行,数行管领全篇。
(4) 风格的个性美。
“风格就是人”(马克思),风格就是在作品中体现的个性,是艺术家成熟的标志。
历史上光照千古的书法家无一不是个性特出,风格鲜明的。
有的平和简静,有的跌宕洒脱,有的端庄,有砾雅逸,有的霸悍,有的敦厚,都能给人以审美上的享受。
(5) 构思的意境美。
意境,就是书者通过作品表达的强烈的思想感情。
对其形式必定作一番构思,这种构思就是设计布局。
例如,有一幅书写一个“鹅“字的作品,他创意上,采用了挪位法,将左旁的“我”挪上,上下呼应,有动感。
加上上款下款,形成一幅精美的构图。
三、展示一些书法作品并直到欣赏。
1实物展示。
2电脑上播放(投影)
3现场示范书写。
第二课笔法
教学内容:
笔法
授课时间:
两课时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毛笔。
2、通过蘸清水的各种笔法的演示,让学生体会和掌握笔毫在点画中的各种变化。
3、认识和运用各种笔法。
过程与方法:
讲解法、演示法、比较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书法艺术是我们民族的一块瑰宝。
教学重点:
1、掌握中锋用笔
2、体会和控制笔毫在点画中的各种变化
教学难点:
藏锋、回锋的讲解和掌握
教学用具:
干净的毛笔一支,清水一杯,米字格毛边纸
教学过程:
一、执笔
1、对毛笔的认识
我们谁都见过毛笔。
在我国,创造毛笔的历史已经有五六千年了。
据文物考证,在殷商时期就出现了毛笔。
现在我们能够见到的最早的毛笔实物,是1954年在湖南省长沙市左家公山的战国楚墓中出土的毛笔。
毛笔的笔头一般都是兽毫做的,柔软而有弹性,它能写出轻重浓淡、干湿枯润、方圆多变的笔画来,也正因为如此,毛笔书写才富有魅力。
(1)毛笔的种类
根据笔毫原料及性能,毛笔可分为硬毫笔、软毫笔和兼毫笔。
硬毫笔主要是用黄鼠狼尾毛或兔毛等制成(又叫狼毫、紫毫),特点是弹性大、硬度强,写出来的笔画劲利挺健。
软毫笔主要选用羊毛或鸡毛制成(又叫羊毫、鸡毫),特点是弹性小、柔软湿润,写出来的笔画丰满而富有变化。
兼毫笔在一支笔内兼用了软硬两类笔毫,其性能介于硬毫笔和软毫笔之间,刚柔相济,软硬适中(如白云笔)。
按笔头的大小来分,毛笔可以分为大字笔、中字笔和小字笔。
比大字笔大的还有提笔、斗笔、揸笔等。
依据笔毫的长短,毛笔还可以分为长锋笔、短锋笔。
毛笔有大小,笔毫有长短,种类繁多,要根据不同的字体和写字的大小,以及个人习惯进行选择。
(2)毛笔的构造
毛笔由笔杆和笔头组成。
笔头细分起来又分笔锋、笔腹、笔根三个部分。
这三个部分在书写过程中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笔画中最细的部分和出尖儿的部分是笔锋写成的,笔画中等粗细的部分是用笔腹写出的,笔画最粗的部分是用笔根写出的。
(3)毛笔的选择
无论什么种类的毛笔,都要求质量要好,选料制作精良。
衡量毛笔质量的标准是四个字,即:
尖、齐、圆、健。
“尖”指锋颖尖,笔锋收得拢。
“齐”是指笔毫化开后,捏扁起来看锋颖齐整。
齐说明选毫纯净,制作精良。
“圆”指笔头圆锥体规整饱满。
圆则笔毫能聚中,可八面出锋。
“健”指笔锋劲健,富有弹性。
具有以上四种特质的笔就是好笔,所以“尖、齐、圆、健”被称为毛笔“四德”。
(4)毛笔的“四面八方”——如米字格中“米”字所指的八个方向。
笔毫为锥体,分“四面八方”——习字本或毛边纸中的米字格正好能反映它的“四面八方”。
(5)毛笔的使用与保养
新毛笔要用温水浸泡,让它慢慢化开。
不可性急用蛮力捏开。
每次用后必须洗干净,吸去一部分水分,将笔锋理齐顺,使锋颖聚拢中正,然后套上笔帽或者悬挂起来。
毛笔保养得好,利于书写,延处长使用寿命。
2、执笔法
人们普遍采用的执笔方法是五字执笔法。
五字执笔法也叫“拔镫法”。
它的特点是五指齐力,既可紧执笔管,又舒适自然,便于书写。
五字执笔法将执笔的方法及五个指头的职责作用概括为五个字,即:
擫、押、钩、格、抵。
擫,即用大拇指指肚贴住笔管左侧,与食指相对用力。
押,食指中关节上突,指尖下倾,用指头的指肚处触管,与拇指相对用力。
钩,中指弯曲,与食指轻轻相并,指尖下倾,指肚触管,钩住笔管向掌心方向用力。
格,无名指爪肉交界处抵住笔管,用力与中指基本相对。
抵,小指自然弯曲,贴在无名指旁边,辅助无名指用力。
五字执笔法适合拿一般大小的毛笔写字。
如果是用提笔、斗笔写擘窠大字,那么执笔方法又有所不同。
执提笔、斗笔要将笔管靠在虎口或者食指根部骨节处,拇指、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散开在前后左右包抓住笔管。
3、书写方法
(1)用腕法——枕腕法、悬腕法、悬肘法
(2)发力法——运指法、运腕法、运肘法
(3)执笔——执笔高的字飘逸,适宜定行草或草书,但易浮滑;执笔低的字沉稳,适宜写篆、隶、行、楷,但易呆扳。
(4)身法——坐势、立势
4、墨色的分类
墨分五色——浓墨、淡墨、枯笔、涨墨、渴笔
小结:
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低年级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对书法艺术的热爱。
板书设计
毛笔的种类----硬毫笔、软毫笔和兼毫笔
毛笔的构造-----笔锋、笔腹、笔根
毛笔的选择-----尖、齐、圆、健
执笔法-----擫、押、钩、格、抵
书写方法----用腕法发力法执笔
第三课教学内容:
用笔技法的基础训练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
1、认识藏锋、回锋、中锋。
2、通过蘸清水的各种笔法的演示,让学生体会和掌握笔毫在点画中的各种变化。
3、认识和运用各种笔法。
过程与方法:
讲解法、演示法、比较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书法艺术是我们民族的一块瑰宝。
教学重点
1、掌握中锋用笔
2、体会和控制笔毫在点画中的各种变化
教学难点:
藏锋、回锋的讲解和掌握
教学用具:
干净的毛笔一支,清水一杯,米字格毛边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课双姿
二、导入
(一)用锋与用毫
毫——长而尖锐的毛。
笔毫即是毛笔中兽毛的部分。
锋——刀剑等器械的锐利或尖端部分。
笔锋即是笔毛中的尖端部分。
我们今天来认识和运用笔法。
笔法,就是正确地使用毛笔的方法,亦即笔毛在点画中运行的方法。
中国的书法,有篆、隶、楷、行、草五种字体,篆书有《大盂鼎》、《散氏盘》、《峄山刻石》;隶书有《礼器碑》、《张迁碑》、《史晨碑》;楷书有颜、柳、欧体;行书有《兰亭序》、《祭侄文稿》、《黄州寒食诗帖》;草书有《十七帖》、《书谱》、《自叙帖》……等等。
如此林林总总,数目繁多,有如浩瀚星海中的颗颗明星,熠熠生辉。
如此众多的书法作品,面貌不同,神采各异,但它们都是优秀的传世书法作品,它们肯定有相同的东西和最本质的东西。
这相同的东西和最本质的东西,就是笔法、结体、章法、墨法。
现在我们就讲笔法。
1、毛笔的“四面八方”
◆大家肯定很奇怪,这节课我们为什么要带一杯清水来。
我们这节课的目的是要学习笔法,是要体会和掌握笔毫在点画中的各种变化。
如果是蘸墨汁来写,笔毫和线条都是黑的,看不清笔毫的变化。
而蘸清水,我们不但能写,而且还可以清楚地看到笔毫的各种变化,只是笔画干得比较快。
我们学书法,手中的毛笔就像武打小说中武士手中的剑一样,各种招式、各种笔画全由它出来。
笔毫为圆锥体,分“四面八方”,就像是地理学中的方位一样(用米字格说明),也分四面——上面、下面、左面、右面,分成八方——上方、下方、左方、右方、左上方、右下方、右上方、左下方。
习字本或毛边纸中的米字格正好能反映它的“四面八方”,中间的交点就是笔心,米字格也能反映出八种基本笔画的走向。
这“四面八方”也正是米芾的“八面出锋”的用笔方法,毛笔的八个面都用到了。
2、中锋、偏锋、侧锋
中锋,即蔡邕《九势》中所说的“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
”中锋运笔所产生的线条,能给人以一种浑厚、饱满、圆润、富有立体而有质感的艺术效果。
初学书法,务必从此入门,才能得到精妙的用笔。
同学们按“四面八方”的方向、走向练习中锋用笔。
偏锋,即运笔时笔锋在点画的一面,而笔身又在另一面运行,运笔时笔毫卧倒像拖地板一样平拖过去。
它所表现的点画往往扁平、浮薄,墨不入纸。
初学书法时最好不要用这种偏锋方法来写字,而大多数初学书法者因不懂用笔方法,多数都是写出偏锋的字。
◆如何由偏锋转为中锋?
——注意转动笔杆以调成中锋。
3、笔法的分解
写每一个笔画都有起笔、行笔、收笔三个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笔法。
(1)起笔——起笔有三种笔法:
顺锋、侧锋、藏锋。
顺锋是锋尖儿方向与笔画的方向在一条线上,而方向相反,开始尖细,越来越粗。
侧锋和顺锋相同的地方都是锋尖儿外露,所不同的是,侧锋要有个转折顿挫的过程,落笔后经过转折再入正轨。
藏锋要把笔锋裹藏在笔画里,不露锋尖,“欲右先左,欲下先上”,只是比侧锋多了个逆笔和转折的动作。
(2)行笔——行笔有铺毫、平移、提按和转折。
铺毫就是把笔毫铺展在纸上,使每根笔毫都发挥作用。
行笔时笔毫铺开,两侧锋毫的轨迹,构成了笔画外沿的线条形态。
这种运行状态就是“中锋行笔”。
用这种方法写出来的笔画圆润丰满。
平移就是笔毫在纸上不作上下的运动,而仅作平等于纸面的中锋移动。
平移的线条没有明显的粗细变化,可作直线或弧线运行。
提笔和按笔指的是行笔时将笔管提起或按下。
提笔运行写出的笔画比较细,按笔运行写出的笔画比较粗。
经过提按的变化,笔画形态更加丰富多彩,富于节奏和韵律
转笔和折笔是两种笔画变换方向的方法。
转笔是在行笔时逐渐转过笔锋,形成弧线。
折笔是在行笔时先提笔,然后再按笔、转笔变换方向,折笔其实是横画和竖画的组合。
(3)收笔——收笔有回锋、放锋。
回锋是笔画结束时把笔锋回收在笔画之内,不露锋尖儿。
放锋是在收笔时把笔管逐渐提起,使笔收拢,让笔锋放出去,使锋尖儿露出。
4、笔法的综合运用,体会线的表现内涵以及线形的情感意义
以逆起回收法练习横画的写法——藏锋起笔→中锋运笔→回锋收笔。
横的外形:
粗—细—粗
用力感觉:
重—轻—重
速度感觉:
慢—快—慢
(二)墨法
墨分五色——浓墨、淡墨、枯笔、涨墨、渴笔
三、作业(要求:
笔毫不能短于3.5厘米,至少用笔腹处书写)
1、蘸墨汁,分别写三遍各种笔法(于旁边注明笔法名称),体会和控制笔毫的形状和方向。
2、蘸墨中加水,体会墨分五色所带来的笔墨情趣。
3、用逆起回收法写横画五遍,体会各种笔法的综合运用。
板书设计:
一、毛笔的“四面八方”
二、中锋、偏锋、侧锋
三、笔法的分解
起笔——顺锋、侧锋、藏锋
笔画行笔——铺毫、平移、提按、转折
收笔——回锋、放锋
四、笔法的综合运用
第四课基本笔画练习:
(横的写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两种横的写法和用法2、知道笔画的完成过程;3、掌握顿笔的起收笔方法。
过程与方法:
讲解法、示范法、对比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略祖国传统书法艺术之魅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字的思想感情。
培养学生学习书法的科学态度,和上课对待工具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长横和短横的写法
教学难点:
1、顿笔的写法;2、长横和短横的弯曲度以及弯曲方向。
学具预备:
毛笔、墨汁、练习纸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永字八法的讲解:
历代以来,一说到汉字楷书的笔画,一般会提到永字八法。
永字八法其实就是包含在“永”字里面的八种基本笔画,点、横、竖、撇、捺、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