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中专样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905747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2.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基础中专样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医基础中专样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医基础中专样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中医基础中专样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中医基础中专样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基础中专样题.docx

《中医基础中专样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基础中专样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医基础中专样题.docx

中医基础中专样题

中医基础(中专)样题

一、单选题

  1、下列何项属子盗母气

    A.肺病及脾  B.肝病及心

    C.水不涵木  D.心病及脾  E.脾病及肺

  2、属于五行的相侮的是

    A.木侮土  B.土侮水

    C.水侮火  D.金侮火  E.水侮木

  3、“孤阴不生,独阳不长”是下列何项关系被破坏

    A.阴阳对立  B.阴阳互根

    C.阴阳消长  D.阴阳转化  E.以上都不是

  4、“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是指

    A.阴阳对立  B.阴阳互根

    C.阴阳消长  D.阴阳转化  E.以上都不是

  5、下列何项不能组成一对阴阳

    A.火与降  B.寒与暑

    C.天与地  D.正与负  E.动与静

  6、整体观念指

    A.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B.自然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C.脏与腑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D.自然界万物息息相关  E.人是有机整体和人与自然相应

  7、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是

    A.《难经》  B.《脉经》

    C.《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D.《黄帝内经》  E.《针灸甲乙经》

  8、我国第部儿科学专著是

    A.《诸病源候论》  B.《抱朴子·内篇》

    C.《难经》  D.《小儿药证直诀》  E.《类经》

  9、世界上最早的法医学专著是

    A.《难经》  B.《脉经》

    C.《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D.《黄帝内经》  E.《洗冤录》

  10、“寒极生热,热极生寒”是指

    A.阴阳对立  B.阴阳互根

    C.阴阳消长  D.阴阳转化  E.以上都不是

  11、“吐下之余,定无完气”的根据是

    A.气能行津  B.气能摄津

    C.津能载气  D.气能生津  E.以上都是

  12、具有卫外功能的气是

    A.元气  B.宗气

    C.营气  D.卫气  E.肾气

  13、“水火既济”指

    A.心肝关系  B.心肾关系

    C.肝肾关系  D.脾肾关系  E.肺肾关系

  14、即属六腑又属奇恒之府的是

    A.胆  B.胃

    C.大肠  D.小肠  E.三焦

  15、“骨之余”是指

    A.爪  B.齿

    C.髓  D.筋  E.肉

  16、五脏六腑之华盖是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

  17、心神之神是指

    A.广义之神  B.狭义之神

    C.眼神  D.神气  E.广义与狭义兼有

  18、“虚里”是古人诊察何气盛衰的部位

    A.元气  B.宗气

    C.营气  D.卫气  E.水谷精气

  19、血液的生成与哪个脏关系最密切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

  20、机体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是

    A.精  B.气

    C.血  D.神  E.津

  21、约束诸脉的奇经八脉是

    A.任脉  B.督脉

    C.冲脉  D.带脉  E.阴维脉

  22、起于心中的经脉是

    A.手太阳  B.手少阴

    C.足少阴  D.足太阴  E.足阳明

  23、起于鼻翼两旁的有

    A.足阳明  B.足少阴

    C.手太阳  D.手少阳  E.足太阴

  24、“阳脉之海”是指

    A.督脉  B.任脉

    C.冲脉  D.带脉  E.阳维脉

  25、十二经脉中,起于目外眦的是

    A.足阳明  B.足少阳

    C.足太阳  D.手少阳  E.手阳明

  26、“十二经脉之海”是指

    A.督脉  B.任脉

    C.冲脉  D.带脉  E.阳维脉

  27、与手少阴相表里的经脉是

    A.手太阴经  B.足太阳经

    C.足厥阴经  D.手太阳经  E.手阳明经

  28、与足少阳经相表里的经脉是

    A.手太阴经  B.足太阳经

    C.足厥阴经  D.手太阳经  E.手阳明经

  29、足阳明经上接

    A.手阳明经  B.手少阴经

    C.足太阴经  D.手厥阴经  E.足少阳经

  30、总督一身之阴经的是

    A.任脉  B.督脉

    C.冲脉  D.带脉  E.阴维脉

  31、形成寒热真假的病机是

    A.阴阳偏盛  B.阴阳偏衰

    C.阴阳互损  D.阴阳亡失  E.阴阳格拒

  32、阴盛格阳形成的是

    A.真寒假热证  B.实热证

    C.虚热证  D.实寒证  E.虚寒证

  33、百病之长为

    A.风  B.寒

    C.暑  D.湿  E.燥

  34、仅有外感,无内生一说的是

    A.风  B.寒

    C.暑  D.湿  E.燥

  35、可使人体气机收敛的外邪是

    A.风  B.寒

    C.暑  D.湿  E.燥

  36、最易伤肺的邪气是

    A.风  B.寒

    C.暑  D.湿  E.燥

  37、最易阻遏人体气机的外邪是

    A.风邪  B.寒邪

    C.暑邪  D.燥邪  E.湿邪

  38、形成阴阳两虚的病机是

    A.阴阳偏盛  B.阴阳偏衰

    C.阴阳互损  D.阴阳亡失  E.阴阳格拒

  39、主气血热盛的脉象是

    A.浮脉  B.沉脉

    C.迟脉  D.数脉  E.洪脉

  40、邪热炽盛,津液枯涸之证舌苔应

    A.苔薄黄而润  B.苔厚黄而润

    C.苔厚黄干燥  D.苔焦黄干裂  E.苔灰黑而干

  41、端直而长,如按琴弦的脉象是

    A.弦脉  B.虚脉

    C.散脉  D.浮脉  E.濡脉

  42、主元气离散的脉象是

    A.浮脉  B.虚脉

    C.散脉  D.微脉  E.沉脉

  43、脉象有根的特征是

    A.浮沉适中  B.节律一致

    C.和缓有力  D.尺脉沉取有力  E.关脉沉取有力

  44、脉象有神的特征是

    A.从容和缓  B.节律一致

    C.柔和有力  D.浮沉适中  E.脉数无力

  45、气滞血瘀、伤精、血少的病症,脉象为

    A.虚脉  B.涩脉

    C.代脉  D.短脉  E.沉脉

  46、动而中止,良久方来,止有定数的脉象是

    A.结脉  B.涩脉

    C.迟脉  D.代脉  E.促脉

  47、善饥多食多因

    A.脾胃虚弱  B.胃失和降

    C.胃阴不足  D.胃火炽盛  E.脾湿不运

  48、湿热内阻,肠道气滞可致

    A.肛门灼热  B.里急后重

    C.排便不爽  D.滑泄失禁  E.肛门气坠

  49、肝气郁结常引起的症状为

    A.咳嗽  B.呕吐

    C.呃逆  D.嗳气  E.太息

  50、白苔一般多主

    A.表证、寒证  B.表证、热证

    C.寒证、热证  D.里证、实热证  E.阴虚证、实热证

  51、主寒证、痛证、瘀证、惊风证的病色是

    A.青色  B.赤色

    C.黄色  D.白色  E.黑色

  52、主虚证、寒证、失血证的病色是

    A.青色  B.赤色

    C.黄色  D.白色  E.黑色

  53、主肾虚证、瘀血证、水饮证的病色是

    A.青色  B.赤色

    C.黄色  D.白色  E.黑色

  54、黄苔一般多主

    A.表证、寒证  B.虚寒证、热证

    C.寒证、热证  D.里证、热证  E.阳虚证、实热证

  55、饥不欲食多因

    A.脾胃虚弱  B.胃失和降

    C.胃阴不足  D.胃火炽盛  E.脾湿不运

  56、指下极大,来盛去衰,势如波涛汹涌的脉象是

    A.洪脉  B.数脉

    C.实脉  D.濡脉  E.弦脉

  57、脉来绷急,如牵绳转索的脉象是

    A.紧脉  B.虚脉

    C.弦脉  D.带脉  E.长脉

  58、邪初入里,热未伤津,舌苔应为

    A.苔薄黄而润  B.苔厚黄而润

    C.苔厚黄干燥  D.苔焦黄干裂  E.苔灰黑而干

  59、患者胃脘冷痛兼见尿频、尿痛、小便短赤、此为寒在胃、热在膀胱之证候,属

    A.表里同病  B.表邪入里

    C.里邪出表  D.上热下寒  E.上寒下热

  60、病人患病后缠绵难愈达1年之久,现表现为盗汗、失眠心烦,证属

    A.表证  B.里证

    C.寒证  D.热证  E.虚证

  61、寒证与热证的鉴别要点是

    A.有汗与无汗,脉浮紧与浮缓  B.舌苔白与黄

    C.脉之虚实  D.舌嫩与否  E.腹痛与否

  62、病人恶寒头身痛、腹泻、腹痛证属

    A.表里俱虚  B.表里俱寒

    C.表虚里实  D.表寒里虚  E.表里俱热

  63、表虚证的病机是

    A.外感风邪  B.正气不足

    C.正气不足  D.卫阳不固  E.外感湿邪

  64、病人有恶寒微热,身体疼痛、口渴心烦、便秘、腹痛,证属

    A.寒证转热证  B.表证转里证

    C.表寒里热  D.表虚里实  E.里寒表热

  65、表里辨证是辨别疾病的

    A.部位深浅和病势趋向  B.性质

    C.属性  D.邪正盛衰  E.总纲领

  66、临床表现发热、恶寒、头身痛、舌苔薄白、脉浮可辨为

    A.表证  B.里证

    C.热证  D.虚证  E.表热里寒证

  67、表证的寒热特点是

    A.潮热  B.低热

    C.寒热交替  D.寒热并存  E.高热

  68、患者手足厥冷而胸腹灼热,证属

    A.真虚假实  B.真寒假热

    C.真热假寒  D.阴盛格阳  E.真实假虚

  69、患者恶寒发热、头身疼痛、脉浮滑,经治疗一日后出现便秘、高热而不恶寒、头胀痛,属

    A.表里同病  B.表邪入里

    C.里邪出表  D.上热下寒  E.上寒下热

  70、哮喘病人咳白清稀痰,舌苔白而滑腻,后因过服温燥之品,引起病情变化,出现发热、咳喘加剧而唾黄稠痰,舌苔黄,脉数,属

    A.表寒里热  B.寒证转化为热证

    C.真寒假热  D.热证转化为寒证  E.上寒下热

  71、患者腹胀满疼痛却喜按,腹胀满疼痛时减,证属

    A.真实假虚  B.真虚假实

    C.真寒假热  D.真热假寒  E.以上均不是

  72、“通因通用”治法适用于

    A.食积腹泻  B.脾虚泻泄

    C.阴盛格阳  D.阳盛格阴  E.脾虚腹胀

  73、邪实为主而正虚不显的实病证应

    A.扶正  B.祛邪

    C.先祛邪后扶正  D.先扶正后祛邪  E.扶正祛邪并用

  74、急则治其标适用于

    A.病情甚急、危及生命的病人  B.病情一般的病人

    C.疾病的预防  D.治未病的方法  E.无病之人

  75、“寒因寒用”的治法适用于

    A.上寒下热  B.真寒假热

    C.真热假寒  D.表寒里热  E.缓则治本

  76、“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属于

    A.正治法  B.阴中求阳

    C.阳中求阴  D.从治法  E.补其不足

  77、见肝之病,先实其脾气,这种治则为

    A.早期治疗  B.治病求本

    C.扶正祛邪  D.既病防变  E.未病先防

  78、“塞因塞用”的治法适用于治疗

    A.虚实挟杂证  B.真实假虚证

    C.真虚假实证  D.表虚里实证  E.表实里虚证

  79、治疗疾病的根本法则是

    A.调整阴阳  B.补虚

    C.祛邪  D.扶正  E.泻实

  80、虚实错杂证而正气虚衰不耐攻伐的病情应

    A.扶正  B.祛邪

    C.先祛邪后扶正  D.先扶正后祛邪  E.扶正祛邪并用

  81、“热因热用”治法适用于

    A.食积腹泻  B.脾虚泻泄

    C.阴盛格阳  D.阳盛格阴  E.脾虚腹胀

  82、“用寒远寒,用热远热”属于

    A.因时制宜  B.因地制宜

    C.因人制宜  D.因病制宜  E.同病异治

  83、“严寒地区病人多寒证,治宜辛温”属于

    A.因时制宜  B.因地制宜

    C.因人制宜  D.因病制宜  E.同病异治

  84、“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可概括为

    A.治病求本  B.正治与反治

    C.病治异同  D.调整阴阳  E.因人治宜

二、复选题

  1、根据相克规律来确定的治则是

    A.虚则补其母  B.抑强

    C.扶弱  D.实则泻其子  E.以上都不是

  2、根据相生规律确定的治则是

    A.虚则补其母  B.抑强

    C.扶弱  D.实则泻其子  E.以上都不是

  3、木过强时从五行关系而言可出现

    A.克土  B.生火

    C.乘土  D.侮金  E.生土

  4、同属五行之火的组织是

    A.肝  B.心

    C.脉  D.舌  E.骨

  5、能组成一对阴阳的是

    A.上  B.降

    C.水  D.下  E.左

  6、五行关系中,其次序相同的是

    A.相生  B.相克

    C.相乘  D.相侮  E.生克制化

  7、金元四大家是

    A.刘完素  B.王清任

    C.李东垣  D.朱丹溪  E.张从正

  8、以下哪些著作的作者是张仲景

    A.《伤寒论》  B.《内经》

    C.《灵枢》  D.《金匮要略》  E.《素问》

  9、阴阳的相互关系包括

    A.阴阳对立  B.阴阳互根

    C.阴阳消长  D.阴阳转化  E.以上都不是

  10、根据阴阳理论,中药五味中属阴的是

    A.酸  B.甘

    C.苦  D.辛  E.咸

  11、脾主运化水谷主要是指脾对饮食物

    A.消化  B.吸收

    C.转输  D.传导  E.排泄

  12、肾开窍于

    A.前阴  B.后阴

    C.耳  D.鼻  E.舌

  13、宗气由哪两种气结合而成

    A.水气  B.谷气

    C.神气  D.清气  E.元气

  14、机体的气机升降之枢在

    A.心  B.肝

    C.脾  D.肺  E.胃

  15、具有藏血、统血功能的脏器是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

  16、胆称“中清之腑”又称

    A.元神之腑  B.中精之腑

    C.清净之腑  D.孤府  E.玄府

  17、行于脉内外互为阴阳之气是

    A.元气  B.营气

    C.宗气  D.卫气  E.真气

  18、血液生成的途径是

    A.元气化生  B.水谷精微化生

    C.三焦气化  D.心神化血  E.肾精化血

  19、脾的生理功能有

    A.主运化水谷  B.主运化水湿

    C.主生血  D.主统血  E.主升清

  20、小肠的生理功能是

    A.受纳与腐熟水谷  B.受盛化物

    C.泌别清浊  D.贮藏胆汁  E.排尿

  21、易伤津的邪气有

    A.火邪  B.暑邪

    C.风邪  D.燥邪  E.寒邪

  22、影响正气的因素是

    A.体质  B.营养

    C.锻炼  D.生活环境  E.精神状态

  23、瘀血形成的原因有

    A.气虚  B.气滞

    C.血寒  D.血热  E.各种外伤因素

  24、以下哪项是对的

    A.喜则气缓  B.悲则气消

    C.思则气结  D.恐则气上  E.怒则气下

  25、湿邪粘滞的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哪几个方面

    A.脾运不健  B.症状粘滞

    C.脾阳不振  D.肢体困重  E.病程较长

  26、下列哪一项属于滑脉的主病

    A.痰证  B.饮证

    C.血瘀  D.实热  E.食滞

  27、下列语音哪项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A.发音自然  B.音调和畅

    C.言语清楚  D.语音有力,多言  E.言与意相符

  28、下列属于苔质变化的是

    A.厚薄  B.润燥

    C.裂纹  D.腐腻  E.剥脱

  29、下列哪项不是主热证的病色

    A.青色  B.赤色

    C.黄色  D.白色  E.黑色

  30、下列哪项不是主湿证、虚证的病色

    A.青色  B.赤色

    C.黄色  D.白色  E.黑色

  31、细脉不主下列何病

    A.寒、痛  B.肝胆病

    C.气血两虚  D.失血伤阴  E.痰饮

  32、下列哪些不是虚脉的脉象

    A.极细极软  B.浮大无根

    C.沉而细软  D.举之无力,按之空虚  E.浮而有根

  33、下列哪些不是濡脉的脉象

    A.浮小而细软  B.沉而细软

    C.浮而中空  D.浮大无力  E.浮大有力

  34、下列哪项属于弦脉的主病

    A.肝胆病  B.一身诸痛

    C.痰饮  D.疟疾  E.表证

  35、亡阳之汗的特点是

    A.汗冷  B.味咸

    C.汗粘  D.味淡  E.汗出肢凉

  36、下列哪项不是阳虚证的症状

    A.潮热  B.盗汗

    C.舌红  D.自汗  E.颧红

  37、下列哪项是表实证的表现

    A.发热恶寒  B.头身疼痛

    C.汗出  D.脉浮紧  E.舌苔薄白

  38、下列哪项是实热证的表现

    A.口渴饮冷  B.舌质淡

    C.脉象洪数  D.呼吸气粗  E.腹胀满疼痛拒按

  39、下列哪项是虚寒证的表现

    A.畏寒肢冷  B.舌质淡嫩

    C.脉弦紧有力  D.腹痛喜按  E.腹痛拒按

  40、下列哪项不是阴虚证的症状

    A.舌胖  B.脉微

    C.盗汗  D.自汗  E.颧红

  41、亡阴之汗的特点是

    A.汗热  B.味咸

    C.汗粘  D.味淡  E.汗出肢温

  42、下列治法中属于正治的是

    A.热者寒之  B.寒者热之

    C.实则泻之  D.虚则补之  E.塞因塞用

  43、下列各项中叙述正确的是

    A.治则是治疗疾病的原则  B.治则是在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指导下制订的

    C.治则指导治疗  D."本"是病的根本  E."本"和"标"是一对绝对的范畴

  44、下列哪项属于治病求本的治法

    A.虚则补之  B.实则泻之

    C.急则治标  D.用寒远寒  E.缓则治本

  45、以下不属于治则的是

    A.祛邪  B.发汗

    C.滋阴  D.补阳  E.除湿

  46、下列不属于正治法的是

    A.热因热用  B.寒因寒用

    C.塞因塞用  D.通因通用  E.热者寒之

  47、下列哪种治法不属于从治法

    A.用热远热  B.通因通用

    C.寒者热之  D.用凉远凉  E.补泻兼施

三、判断题

  1、按照阴阳的划分方法,五脏为阳,六腑为阴。

  2、五行之中,凡具有生化特性者,大都属于木类。

  3、事物的阴阳属性是绝对不变。

  4、证比症状能更全面、更深刻、更正确地揭示疾病的本质。

  5、阴阳转化是阴阳消长的结果。

  6、“中精之府”即肾。

由于肾藏精,为封藏之本,故称。

  7、肝的生理特点是主升、主动,故肝气下陷,可致升清不能及内脏下垂。

  8、五脏的共同生理特点是:

化生和贮藏精气,故“实而不能满”。

  9、血液正常运行最基本的前提条件是:

心气充沛、血液充盈、脉道通利。

  10、古人称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与心主神明的功能密切相关。

  11、头在人体其位最高,故有“华盖”之称。

  12、经络系统由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和络脉组成。

  13、在头面部没有阴经分布,故有“头有诸阳之会”之说。

  14、疠气是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的病邪。

  15、风邪伤人可使汗孔开张而汗出,是因风性善行之故。

  16、风、寒、暑、湿、燥、火合称为“六淫”。

  17、阴阳偏胜,主要是指“邪气盛则实”的实证。

  18、正虚邪实,且两者均不甚重者,应当先补后攻。

  19、逆治法是逆其证候性质而治的一种常用的治疗法则。

  20、从邪正双方而言,邪气是本,正气是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