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6 ,大小:22.82KB ,
资源ID:490574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490574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医基础中专样题.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医基础中专样题.docx

1、中医基础中专样题中医基础(中专)样题一、单选题1、下列何项属子盗母气A. 肺病及脾B. 肝病及心C. 水不涵木D. 心病及脾E.脾病及肺2、属于五行的相侮的是A. 木侮土B. 土侮水C. 水侮火D. 金侮火E.水侮木3、“孤阴不生,独阳不长”是下列何项关系被破坏A. 阴阳对立B. 阴阳互根C. 阴阳消长D. 阴阳转化E.以上都不是4、“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是指A. 阴阳对立B. 阴阳互根C. 阴阳消长D. 阴阳转化E.以上都不是5、下列何项不能组成一对阴阳A. 火与降B. 寒与暑C. 天与地D. 正与负E.动与静6、整体观念指A. 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B. 自然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2、C. 脏与腑是一个有机的整体D. 自然界万物息息相关E.人是有机整体和人与自然相应7、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是A. 难经B. 脉经C.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D. 黄帝内经E.针灸甲乙经8、我国第部儿科学专著是A. 诸病源候论B. 抱朴子内篇C. 难经D. 小儿药证直诀E.类经9、世界上最早的法医学专著是A. 难经B. 脉经C.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D. 黄帝内经E.洗冤录10、“寒极生热,热极生寒”是指A. 阴阳对立B. 阴阳互根C. 阴阳消长D. 阴阳转化E.以上都不是11、“吐下之余,定无完气”的根据是A. 气能行津B. 气能摄津C. 津能载气D. 气能生津E.以上都是12、具有卫外功能的气是A. 元

3、气B. 宗气C. 营气D. 卫气E.肾气13、“水火既济”指A. 心肝关系B. 心肾关系C. 肝肾关系D. 脾肾关系E.肺肾关系14、即属六腑又属奇恒之府的是A. 胆B. 胃C. 大肠D. 小肠E.三焦15、“骨之余”是指A. 爪 B. 齿C. 髓D. 筋E.肉16、五脏六腑之华盖是A. 心B. 肝C. 脾D. 肺E.肾17、心神之神是指A. 广义之神B. 狭义之神C. 眼神D. 神气E.广义与狭义兼有18、“虚里”是古人诊察何气盛衰的部位A. 元气B. 宗气C. 营气D. 卫气E.水谷精气19、血液的生成与哪个脏关系最密切A. 心B. 肝C. 脾D. 肺E.肾20、机体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是A

4、. 精B. 气C. 血D. 神E.津21、约束诸脉的奇经八脉是A. 任脉B. 督脉C. 冲脉D. 带脉E.阴维脉22、起于心中的经脉是A. 手太阳B. 手少阴C. 足少阴D. 足太阴E.足阳明23、起于鼻翼两旁的有A. 足阳明B. 足少阴C. 手太阳D. 手少阳E.足太阴24、“阳脉之海”是指A. 督脉B. 任脉C. 冲脉D. 带脉E.阳维脉25、十二经脉中,起于目外眦的是A. 足阳明B. 足少阳C. 足太阳D. 手少阳E.手阳明26、“十二经脉之海”是指A. 督脉B. 任脉C. 冲脉D. 带脉E.阳维脉27、与手少阴相表里的经脉是A. 手太阴经B. 足太阳经C. 足厥阴经D. 手太阳经E.手

5、阳明经28、与足少阳经相表里的经脉是A. 手太阴经B. 足太阳经 C. 足厥阴经D. 手太阳经E.手阳明经29、足阳明经上接A. 手阳明经B. 手少阴经 C. 足太阴经D. 手厥阴经E.足少阳经30、总督一身之阴经的是A. 任脉B. 督脉C. 冲脉D. 带脉E.阴维脉31、形成寒热真假的病机是A. 阴阳偏盛B. 阴阳偏衰C. 阴阳互损D. 阴阳亡失E.阴阳格拒32、阴盛格阳形成的是A. 真寒假热证B. 实热证C. 虚热证D. 实寒证E.虚寒证33、百病之长为A. 风B. 寒C. 暑D. 湿E.燥34、仅有外感,无内生一说的是A. 风B. 寒C. 暑D. 湿E.燥35、可使人体气机收敛的外邪是A

6、. 风B. 寒C. 暑D. 湿E.燥36、最易伤肺的邪气是A. 风B. 寒C. 暑D. 湿E.燥37、最易阻遏人体气机的外邪是A. 风邪B. 寒邪 C. 暑邪D. 燥邪E.湿邪38、形成阴阳两虚的病机是A. 阴阳偏盛B. 阴阳偏衰C. 阴阳互损D. 阴阳亡失E.阴阳格拒39、主气血热盛的脉象是A. 浮脉B. 沉脉C. 迟脉D. 数脉E.洪脉40、邪热炽盛,津液枯涸之证舌苔应A. 苔薄黄而润B. 苔厚黄而润C. 苔厚黄干燥D. 苔焦黄干裂E.苔灰黑而干41、端直而长,如按琴弦的脉象是A. 弦脉B. 虚脉C. 散脉D. 浮脉E.濡脉42、主元气离散的脉象是A. 浮脉B. 虚脉C. 散脉D. 微脉E

7、.沉脉43、脉象有根的特征是A. 浮沉适中B. 节律一致C. 和缓有力D. 尺脉沉取有力E.关脉沉取有力44、脉象有神的特征是A. 从容和缓B. 节律一致C. 柔和有力D. 浮沉适中E.脉数无力45、气滞血瘀、伤精、血少的病症,脉象为A. 虚脉B. 涩脉C. 代脉D. 短脉E.沉脉46、动而中止,良久方来,止有定数的脉象是A. 结脉B. 涩脉C. 迟脉D. 代脉E.促脉47、善饥多食多因A. 脾胃虚弱B. 胃失和降C. 胃阴不足D. 胃火炽盛E.脾湿不运48、湿热内阻,肠道气滞可致A. 肛门灼热B. 里急后重C. 排便不爽D. 滑泄失禁E.肛门气坠49、肝气郁结常引起的症状为A. 咳嗽B. 呕

8、吐C. 呃逆D. 嗳气E.太息50、白苔一般多主A. 表证、寒证B. 表证、热证C. 寒证、热证D. 里证、实热证E.阴虚证、实热证51、主寒证、痛证、瘀证、惊风证的病色是A. 青色B. 赤色C. 黄色D. 白色E.黑色52、主虚证、寒证、失血证的病色是A. 青色B. 赤色C. 黄色D. 白色E.黑色53、主肾虚证、瘀血证、水饮证的病色是A. 青色B. 赤色C. 黄色D. 白色E.黑色54、黄苔一般多主A. 表证、寒证B. 虚寒证、热证C. 寒证、热证D. 里证、热证E.阳虚证、实热证55、饥不欲食多因A. 脾胃虚弱B. 胃失和降C. 胃阴不足D. 胃火炽盛E.脾湿不运56、指下极大,来盛去衰

9、,势如波涛汹涌的脉象是A. 洪脉B. 数脉C. 实脉D. 濡脉E.弦脉57、脉来绷急,如牵绳转索的脉象是A. 紧脉B. 虚脉C. 弦脉D. 带脉E.长脉58、邪初入里,热未伤津,舌苔应为A. 苔薄黄而润B. 苔厚黄而润C. 苔厚黄干燥D. 苔焦黄干裂E.苔灰黑而干59、患者胃脘冷痛兼见尿频、尿痛、小便短赤、此为寒在胃、热在膀胱之证候,属A. 表里同病B. 表邪入里C. 里邪出表D. 上热下寒E.上寒下热60、病人患病后缠绵难愈达1年之久,现表现为盗汗、失眠心烦,证属A. 表证B. 里证C. 寒证D. 热证E.虚证61、寒证与热证的鉴别要点是A. 有汗与无汗,脉浮紧与浮缓B. 舌苔白与黄C. 脉

10、之虚实D. 舌嫩与否E.腹痛与否62、病人恶寒头身痛、腹泻、腹痛证属A. 表里俱虚B. 表里俱寒C. 表虚里实D. 表寒里虚E.表里俱热63、表虚证的病机是A. 外感风邪B. 正气不足C. 正气不足D. 卫阳不固E.外感湿邪64、病人有恶寒微热,身体疼痛、口渴心烦、便秘、腹痛,证属A. 寒证转热证B. 表证转里证C. 表寒里热D. 表虚里实E.里寒表热65、表里辨证是辨别疾病的A. 部位深浅和病势趋向B. 性质C. 属性D. 邪正盛衰E.总纲领66、临床表现发热、恶寒、头身痛、舌苔薄白、脉浮可辨为A. 表证B. 里证C. 热证D. 虚证E.表热里寒证67、表证的寒热特点是A. 潮热B. 低热C

11、. 寒热交替D. 寒热并存E.高热68、患者手足厥冷而胸腹灼热,证属A. 真虚假实B. 真寒假热C. 真热假寒D. 阴盛格阳E.真实假虚69、患者恶寒发热、头身疼痛、脉浮滑,经治疗一日后出现便秘、高热而不恶寒、头胀痛,属A. 表里同病B. 表邪入里C. 里邪出表D. 上热下寒E.上寒下热70、哮喘病人咳白清稀痰,舌苔白而滑腻,后因过服温燥之品,引起病情变化,出现发热、咳喘加剧而唾黄稠痰,舌苔黄,脉数,属A. 表寒里热 B. 寒证转化为热证C. 真寒假热D. 热证转化为寒证E.上寒下热71、患者腹胀满疼痛却喜按,腹胀满疼痛时减,证属A. 真实假虚 B. 真虚假实C. 真寒假热D. 真热假寒E.以

12、上均不是72、“通因通用”治法适用于A. 食积腹泻B. 脾虚泻泄C. 阴盛格阳D. 阳盛格阴E.脾虚腹胀73、邪实为主而正虚不显的实病证应A. 扶正B. 祛邪C. 先祛邪后扶正D. 先扶正后祛邪E.扶正祛邪并用74、急则治其标适用于A. 病情甚急、危及生命的病人B. 病情一般的病人C. 疾病的预防D. 治未病的方法E.无病之人75、“寒因寒用”的治法适用于A. 上寒下热B. 真寒假热C. 真热假寒D. 表寒里热E.缓则治本76、“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属于A. 正治法B. 阴中求阳C. 阳中求阴D. 从治法E.补其不足77、见肝之病,先实其脾气,这种治则为A. 早期治疗B. 治病求本C. 扶正祛

13、邪D. 既病防变E.未病先防78、“塞因塞用”的治法适用于治疗A. 虚实挟杂证B. 真实假虚证C. 真虚假实证D. 表虚里实证E.表实里虚证79、治疗疾病的根本法则是A. 调整阴阳B. 补虚C. 祛邪D. 扶正E.泻实80、虚实错杂证而正气虚衰不耐攻伐的病情应A. 扶正B. 祛邪C. 先祛邪后扶正D. 先扶正后祛邪E.扶正祛邪并用81、“热因热用”治法适用于A. 食积腹泻B. 脾虚泻泄C. 阴盛格阳D. 阳盛格阴E.脾虚腹胀82、“用寒远寒,用热远热”属于A. 因时制宜B. 因地制宜C. 因人制宜D. 因病制宜E.同病异治83、“严寒地区病人多寒证,治宜辛温”属于A. 因时制宜B. 因地制宜C

14、. 因人制宜D. 因病制宜E.同病异治84、“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可概括为A. 治病求本B. 正治与反治C. 病治异同D. 调整阴阳E.因人治宜二、复选题1、根据相克规律来确定的治则是A. 虚则补其母B. 抑强C. 扶弱D. 实则泻其子E.以上都不是2、根据相生规律确定的治则是A. 虚则补其母B. 抑强C. 扶弱D. 实则泻其子E.以上都不是3、木过强时从五行关系而言可出现A. 克土B. 生火C. 乘土D. 侮金E.生土4、同属五行之火的组织是A. 肝B. 心C. 脉D. 舌E.骨5、能组成一对阴阳的是A. 上B. 降C. 水D. 下E.左6、五行关系中,其次序相同的是A. 相生B. 相克

15、C. 相乘D. 相侮E.生克制化7、金元四大家是A. 刘完素B. 王清任C. 李东垣D. 朱丹溪E.张从正8、以下哪些著作的作者是张仲景A. 伤寒论B. 内经C. 灵枢D. 金匮要略E.素问9、阴阳的相互关系包括A. 阴阳对立B. 阴阳互根C. 阴阳消长D. 阴阳转化E.以上都不是10、根据阴阳理论,中药五味中属阴的是A. 酸B. 甘C. 苦D. 辛E.咸11、脾主运化水谷主要是指脾对饮食物A. 消化 B. 吸收C. 转输D. 传导E.排泄12、肾开窍于A. 前阴B. 后阴C. 耳D. 鼻E.舌13、宗气由哪两种气结合而成A. 水气B. 谷气C. 神气D. 清气E.元气14、机体的气机升降之枢

16、在A. 心B. 肝C. 脾D. 肺E.胃15、具有藏血、统血功能的脏器是A. 心B. 肝C. 脾D. 肺E.肾16、胆称“中清之腑”又称A. 元神之腑B. 中精之腑C. 清净之腑D. 孤府E.玄府17、行于脉内外互为阴阳之气是A. 元气B. 营气C. 宗气D. 卫气E.真气18、血液生成的途径是A. 元气化生B. 水谷精微化生C. 三焦气化 D. 心神化血E.肾精化血19、脾的生理功能有A. 主运化水谷B. 主运化水湿C. 主生血D. 主统血E.主升清20、小肠的生理功能是A. 受纳与腐熟水谷B. 受盛化物C. 泌别清浊D. 贮藏胆汁E.排尿21、易伤津的邪气有A. 火邪B. 暑邪C. 风邪D

17、. 燥邪E.寒邪22、影响正气的因素是A. 体质 B. 营养C. 锻炼D. 生活环境E.精神状态23、瘀血形成的原因有A. 气虚B. 气滞C. 血寒D. 血热E.各种外伤因素24、以下哪项是对的A. 喜则气缓B. 悲则气消C. 思则气结D. 恐则气上E.怒则气下25、湿邪粘滞的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哪几个方面A. 脾运不健B. 症状粘滞C. 脾阳不振D. 肢体困重E.病程较长26、下列哪一项属于滑脉的主病A. 痰证B. 饮证 C. 血瘀D. 实热E.食滞27、下列语音哪项是正常的生理现象A. 发音自然B. 音调和畅C. 言语清楚D. 语音有力,多言E.言与意相符28、下列属于苔质变化的是A. 厚薄

18、B. 润燥C. 裂纹D. 腐腻E.剥脱29、下列哪项不是主热证的病色A. 青色B. 赤色C. 黄色D. 白色E.黑色30、下列哪项不是主湿证、虚证的病色A. 青色B. 赤色C. 黄色D. 白色E.黑色31、细脉不主下列何病A. 寒、痛B. 肝胆病C. 气血两虚D. 失血伤阴E.痰饮32、下列哪些不是虚脉的脉象A. 极细极软B. 浮大无根C. 沉而细软D. 举之无力,按之空虚E.浮而有根33、下列哪些不是濡脉的脉象A. 浮小而细软B. 沉而细软C. 浮而中空D. 浮大无力E.浮大有力34、下列哪项属于弦脉的主病A. 肝胆病B. 一身诸痛C. 痰饮D. 疟疾E.表证35、亡阳之汗的特点是A. 汗冷

19、B. 味咸C. 汗粘D. 味淡E.汗出肢凉36、下列哪项不是阳虚证的症状A. 潮热B. 盗汗C. 舌红D. 自汗E.颧红37、下列哪项是表实证的表现A. 发热恶寒B. 头身疼痛C. 汗出D. 脉浮紧E.舌苔薄白38、下列哪项是实热证的表现A. 口渴饮冷B. 舌质淡C. 脉象洪数D. 呼吸气粗E.腹胀满疼痛拒按39、下列哪项是虚寒证的表现A. 畏寒肢冷B. 舌质淡嫩C. 脉弦紧有力D. 腹痛喜按E.腹痛拒按40、下列哪项不是阴虚证的症状A. 舌胖B. 脉微C. 盗汗D. 自汗E.颧红41、亡阴之汗的特点是A. 汗热B. 味咸C. 汗粘D. 味淡E.汗出肢温42、下列治法中属于正治的是A. 热者寒

20、之B. 寒者热之C. 实则泻之D. 虚则补之E.塞因塞用43、下列各项中叙述正确的是A. 治则是治疗疾病的原则B. 治则是在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指导下制订的C. 治则指导治疗D. 本是病的根本E.本和标是一对绝对的范畴44、下列哪项属于治病求本的治法A. 虚则补之B. 实则泻之C. 急则治标D. 用寒远寒E.缓则治本45、以下不属于治则的是A. 祛邪B. 发汗C. 滋阴D. 补阳E.除湿46、下列不属于正治法的是A. 热因热用B. 寒因寒用C. 塞因塞用D. 通因通用E.热者寒之47、下列哪种治法不属于从治法A. 用热远热B. 通因通用C. 寒者热之D. 用凉远凉E.补泻兼施三、判断题1、按照阴

21、阳的划分方法,五脏为阳,六腑为阴。2、五行之中,凡具有生化特性者,大都属于木类。3、事物的阴阳属性是绝对不变。4、证比症状能更全面、更深刻、更正确地揭示疾病的本质。5、阴阳转化是阴阳消长的结果。6、“中精之府”即肾。由于肾藏精,为封藏之本,故称。7、肝的生理特点是主升、主动,故肝气下陷,可致升清不能及内脏下垂。8、五脏的共同生理特点是:化生和贮藏精气,故“实而不能满”。9、血液正常运行最基本的前提条件是:心气充沛、血液充盈、脉道通利。10、古人称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与心主神明的功能密切相关。11、头在人体其位最高,故有“华盖”之称。12、经络系统由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和络脉组成。13、在头面部没有阴经分布,故有“头有诸阳之会”之说。14、疠气是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的病邪。15、风邪伤人可使汗孔开张而汗出,是因风性善行之故。16、风、寒、暑、湿、燥、火合称为“六淫”。17、阴阳偏胜,主要是指“邪气盛则实”的实证。18、正虚邪实,且两者均不甚重者,应当先补后攻。19、逆治法是逆其证候性质而治的一种常用的治疗法则。20、从邪正双方而言,邪气是本,正气是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