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元器件行业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90401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5.0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元器件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电子元器件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电子元器件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电子元器件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电子元器件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子元器件行业分析报告.docx

《电子元器件行业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元器件行业分析报告.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子元器件行业分析报告.docx

电子元器件行业分析报告

2017年电子元器件行业分析报告

2017年10月出版

文本目录

图表目录

 

1.消费电子精密功能件种类丰富,市场前景广阔

1.1功能性器件——终端实现各种功能的重要支撑

消费电子终端的供应商可以分为电子部件厂商、机电部件厂商、结构件部件厂商及功能器件厂商四大类,其中功能件厂商主要提供各类实现特定功能的产品(区别于结构件起到支撑和保护作用),主要包括黏贴、散热、密封、屏蔽、导热、紧固、标签等终端内部材料,常见的功能性器件产品有单双面胶、保护膜、电磁屏蔽件、导热件、绝缘片、标识产品、紧固件等。

单个终端产品中应用到的散热、屏蔽、导热等模块较多,且形状、功能各有不同,因此功能性器件种类繁多。

图1功能件是消费电子终端的重要组成部分

表1消费电子功能件分类

精密功能件属于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行业上游为加工原材料,包括不锈钢、铜、铝等金属材料及硅胶、胶带、泡棉、导电布、塑料、膜等非金属材料,原材料主要来源于国内市场,品质稳定且价格公允。

上游原材料经过中游厂商的加工,主要是模切,CNC,冲压,紧固等流程,使产品对接下游终端厂商,下游连接通讯行业和消费电子领域的终端产品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穿戴设备,数码产品等。

图2功能件行业上下游

图3以智能手机为例为例,功能件应用广泛

消费电子精密功能件加工流程精致,产品种类繁多。

功能件由于需要在其终端产品结构中起到对应作用,所以定制化程度较高,使其具有不同的形状,功能,由此催生了庞大的功能件市场:

(1)以模切工艺为例,其加工产品涵盖生产光学胶、泡棉、铜箔、声学丝网、电池胶、网纱、热熔胶光学胶、金属箔等、键盘胶、导电布屏蔽片、橡胶垫等,产品料号丰富;

(2)冲压工艺是一种金属加工方法,它是建立在金属塑性变形的基础上,利用模具和冲压设备对板料施加压力,使板料产生塑性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具有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零件。

可用于生产指纹识别按键底座,连接接口(充电、数据线),控制键(音量键、开关键等)、摄像头环装饰件等;

(3)CNC是计算机数字控制机床(Computernumericalcontrol)的简称,是一种由程序控制的自动化机床。

该控制系统能够逻辑地处理具有控制编码或其他符号指令规定的程序,通过计算机将其译码,从而使机床执行规定好了的动作,通过刀具切削将毛坯料加工成半成品成品零件。

2010年以来,我国CNC设备产量波动上升,于2016达到1490.5亿元,并有望持续保持上升趋势;

(4)紧固件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零件(或构件)紧固连接成为一件整体时所采用的一类机械零件的总称,在消费电子领域主要包括螺母,螺丝和车制件类等产品。

表2功能件主要产品(以行业龙头领益科技为例)

图4模切组模具

图5冲压机

图6CNC加工中心

图7部分紧固件产品

1.2消费电子持续稳定发展,孕育功能件长期生命力

全球消费电子行业进入平稳发展期。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推进,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推动全球消费电子产品快速发展,全球消费电子市场已于2014年进入了平稳发展阶段,市场规模有不时波动并伴随小幅度下降。

2013年-2015年全球消费电子支出分别为10,450亿美元、10,400亿美元和9,550亿美元。

预计2017年消费电子产品支出将继续下降2%至9,290亿美元。

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市场。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稳定,居民收入和消费能力显著提升,随着3G技术成熟运用,4G商业化运营,人们对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等移动终端需求不断扩大,国内消费电子市场将呈现良好的发展趋势。

根据GFK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消费电子市场整体规模达到20100亿元,较2014年增长10%,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市场,并有望进一步扩大全球份额。

图8全球消费电子市场总规模(亿美元)

图9中国消费电子市场总规模(亿元)

国内消费电子功能性器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猛。

我国消费电子功能性器件行业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1)2000年以前,美国与日本功能性器件厂商统治中国市场。

此时大陆消费电子元器件尚处于起步阶段,美资和日资企业出于成本优化以及低费用率等原因开始在国内建厂,如千代达于1994年即在深圳设厂。

这一阶段,美日功能性器件企业凭借所具备的先进技术、稳固客户资源和丰富经验占据国内市场主导地位;

(2)2000-2005年,台资企业登录大陆消费电子功能件市场。

这一阶段台资消费电子代工厂纷纷抢滩登陆带动其配套功能性企业在大陆设厂。

台资企业凭借天然的便捷的资本优势和多年业务合作迅速抢占市场,代表企业如上艺、景嘉、正美等;(3)2005年以后,随着我国制造水平及工艺的提升,以及人力成本优势,大陆消费电子功能性器件生产企业逐步发展壮大,出现了安洁科技,领益科技,智动力等一批获得了知名消费电子及其组件生产商认证、技术先进的企业,同时获得了大量优质下游厂商的认可,综合实力不断壮大。

表3行业内主要企业

国内功能件行业龙头建议关注安洁科技(002635)。

安洁科技创立于1999年12月,是国内较早布局消费电子功能件的厂商,主要生产各类导电材料、屏蔽材料、各种进口双面胶带、各种背光源材料、各种绝缘材料、各种保护膜、logo、面板、FPC类及玻璃产品。

公司2015年实现营业收入18.8亿元,同比增长157.5%。

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3.0亿元,同比增长150.0%,2016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6.7%至3.8亿元。

2015年公司通过一系列并购整合模范五金,广得利电子等,切入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结构件以及汽车功能件与结构件,实现业绩的爆发式增长。

不确定性分析。

市场竞争加剧,相关材料市场价格下降。

图102016年安洁科技营收项目占比

图112016年安洁科技各业务毛利情况

2.功能件享受上下游红利,行业结构性调整在望

2.1精密功能件产业链-上游原材料竞争,中游亚洲厂商把控市场,下游终端产品丰富

上游原材料行业竞争激烈,对中游产品的成本议价能力较弱。

精密功能件属于生产加工型行业,所以行业上游为加工原材料,包括不锈钢、铜、铝等金属材料及硅胶、胶带、泡棉、导电布、塑料、膜等非金属材料。

上游行业对消费电子功能性器件行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技术和价格上。

从技术上看,各种新材料的出现将会促进消费电子功能性器件行业技术的革新,以及增加产品实现的功能,拓宽应用领域;从成本上来看,上游产品价格的变化将直接影响公司的生产成本,这将影响功能件行业的利润水平。

总体而言,绝大多数上游原材料在市场上非常普遍,从事该类材料的生产厂家较多,竞争相对较为激烈,基本上不存在稀缺性,故对于功能件加工厂商的议价能力较弱,成本端压力较小。

图12消费电子功能件产业链示意图

亚洲市场成为消费电子精密功能件集中供货地。

(1)凭借我国本土电子精密制造业的崛起,本土企业的行业地位不断上升,并且加工工艺以及生产规模足以满足大批量的海内外订单,成为全球消费电子功能件的重要供货商。

以苹果2014年数据为例,中国大陆已然成为苹果供应链上的最大供应方,占据了苹果超过766家供应商中的346个,超过40%。

建议关注部分本土上市公司充当了苹果该部件的龙头供应商,如提供音响组件的歌尔声学(002241);提供连接器的立讯精密(002475);提供精密功能组件的安洁科技(002635);以及为苹果提供电池组部件的德赛电池(000049)。

(2)中游功能件产品种类繁多,价值量较低。

功能件由于需要在手机组件中起到特定的作用,所以产品料号繁多,具有品种多样、型号复杂、轻薄精密等特点,且由于单个功能性器件体积、强度、耗材、加工时长等都难与大的结构件比拟,通常价值量较低,比如领益科技2016年出货的模切件、冲压件均价分别为0.15、0.25元/pcs。

图132016年苹果全球供应商地图

表4一部典型智能手机所需功能件

下游终端产品长期空间多维度打开。

功能件的下游连接通讯行业和消费电子领域的终端产品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穿戴设备,数码产品等。

近年随着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美国,中国,欧洲以及韩国等全球主要智能市场已日趋饱和,新增用户速度逐年下降,以中国为例,城市地区智能机渗透率已达72%。

长远来看,

(1)智能手机在全球有望逐渐以地区横向和垂直方向向下渗透,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2)平板电脑,智能穿戴设备等有望成为未来消费电子下游主导,将带动中上游增加出货;(3)消费电子技术升级将孕育功能件市场长期价值,如无线充电,OLED屏,指纹识别等。

图14中国智能手机用户规模

图15中国市场智能手机出货量

图16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亿部)

图172016年全球主要市场手机渗透率

平板电脑已成为消费电子行业的生力军,市场规模较大。

平板电脑的应用领域目前主要是个人和家庭娱乐,随着移动互联网络的普及,平板电脑在零售、医疗、制造、餐饮等领域也迅速发展,未来在一些新的领域,如智能交通、快速物流、农业、图书馆、商超连锁、政府等领域将快速增长。

IDC公布的数据显示,平板电脑2011年-2016年的出货量分别为0.69亿台、1.44亿台、2.17亿台、2.29亿台、2.07亿台和1.75亿台,IDC预计,2020年平板电脑的全球出货量将增长至1.94亿台。

图18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亿台)

图19苹果平板电脑

智能可穿戴设备有望成为继智能手机之后消费电子领域下一个爆发性增长点。

可穿戴设备主要是指能直接穿戴在身上、或者能整合进用户衣服或配件中的科技设备,从而让智能设备自动持续地满足人的需求。

可穿戴式智能装备着眼于提高人机交互效率,是移动互联网催生的下一代智能终端。

可穿戴设备主要有两类典型产品:

一类如智能手表、智能鞋、腕带;另一类典型代表是谷歌眼镜,内臵有操作系统、存储、输入输出及通信功能,用户可以通过眨眨眼或语音指令输入实现拍摄照片、发送信息及其他功能。

可穿戴设备的功能正从计步、心率测量等单一的功能走向多样化,现有的穿戴式产品除集成了日程管理、闹钟功能、手机来电、短信提醒功能外,有的还内臵了GPS导航、语音控制,以及像气压、温度、PM2.5的检测等功能。

据智研咨询分析,至2020年,穿戴式电子装臵销售量可望达到4.78亿件,且将会创造617亿美元的营收。

图20全球智能穿戴设备出货量(亿台)

图21AppleWatch

2.2行业集中趋势明显,终端产品技术升级助力功能件价量齐升

消费电子功能件行业集中度提升,优秀厂商竞争力凸显。

随着智能手机市场渗透率提高,行业竞争日益激烈。

各个厂商在成本,渠道,技术方面展开全面竞争,使小厂商生存空间受到挤压,市场占有率逐渐下降,行业集中度提升。

手机市场的结构性调整将为上游供应链优秀厂商带来发展机会,中小供应商的退出使得产业集中度提升,优秀厂商获得更多市场份额并获得更多资源。

2014年底~2016年8月间,国内手机供应链停产、倒闭的厂商中共有数十家,产业进入深度调整周期。

功能件行业集中度提升主要原因有下:

(1)下游整合意味着订单的高标准化和大规模化,中小型厂商由于产能不足,抢夺订单的能力无法与中游龙头企业相比;

(2)随着下游终端市场行业格局持续集中化发展,消费电子终端产品将以技术创新为未来发展驱动力,此趋势将导致中游产品加工精度提升,对其技术性提出了高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