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认识马克思关于社会阶级的理论.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901152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新认识马克思关于社会阶级的理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重新认识马克思关于社会阶级的理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重新认识马克思关于社会阶级的理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重新认识马克思关于社会阶级的理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重新认识马克思关于社会阶级的理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重新认识马克思关于社会阶级的理论.docx

《重新认识马克思关于社会阶级的理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新认识马克思关于社会阶级的理论.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重新认识马克思关于社会阶级的理论.docx

重新认识马克思关于社会阶级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与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

 

重新认识马克思关于

现代社会阶级结构的理论

 

崔战利

 

作者单位:

南京政治学院经济学系

2003年4月南京

重新认识马克思关于

现代社会阶级结构的理论

摘 要:

马克思关于现代社会结构的理论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他对资本主义社会所作的“两极对立”的论断,二是他对社会主义社会所作的“单一结构”的预见。

从社会演进的结果来看,马克思这两个方面的看法都需要重新认识,并在此基础上,确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建党方针、革命策略和治国方略。

在马克思学说中,他的现代社会阶级结构的理论占有重要地位,具有广泛影响。

这一理论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他对资本主义社会作出的“两极对立”的论断,二是他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第一阶段”)作出的“单一结构”的预见。

从社会演进的结果来看,马克思对现代社会阶级结构这两个方面的看法都需要进行再认识。

十九世纪四十年代,马克思凭藉他在历史科学上的第一个伟大发现——唯物史观,实现了从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的转变。

但是,他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当时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还只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对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结构进行剖析,初次阐述了资本主义社会,“两极对立”的特征。

马克思写道:

除了原始公社的历史,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社会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在过去的各个历史时代,社会完全划分为各个不同的等级,各种社会地位构成多级的阶梯,在每个阶级内部又有各种特殊的等第。

从封建社会的灭亡中产生出来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并没有消灭阶级对立。

但是,“资产阶级时代却有一个特点:

它使阶级对立简单化了。

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敌对的阵营,分裂为两大相互直接对立的阶级: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1)但是,为什么资本主义社会有如此奇特的性质,竟然可以演进成只有两个阶级的简单结构?

究竟是什么神秘力量必然造成这样一种结局?

难道说,当时欧洲各国没有中间阶级?

如果有,这些中间阶级在马克思的分析中,又到哪里去了?

十九世纪中期,欧洲大多数国家的社会阶级结构并没有简单化到马克思所说的“两极对立”的程度。

在大多数欧洲国家中,当时与资产阶级对立的不仅有无产阶级,还有许多“中间阶级”(《共产党宣言》用语),即大量的小工业家、小商人、小食利者、手工业者和农民。

马克思对此情形当然是明察秋毫、了如指掌的。

然而在马克思看来,这些“中间阶级”不过是同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联系的旧阶级,因此这些中间阶级都注定要被机器大工业的发展所消灭,并被驱赶到无产阶级队伍里来。

这或者是因为他们的小资本不足以经营大工业,经不起较大资本的竞争,或者是因为他们手艺已经被新的生产方式弄得一钱不值。

只有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才是大工业的产物。

它们不会被新的生产方式消灭,而是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并通过阶级斗争推动社会走向更高形态。

如果说,十九世纪四十年代,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社会“两极对立”的论断还只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基础上的。

那么,1867年《资本论》第一卷发表就改变了这种情况。

由于剩余价值理论的形成,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诞生了。

在《资本论》一卷中,马克思采用政治经济学解剖资本主义,再一次断言,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必然形成“两极对立”的阶级结构。

马克思揭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瓦解了,劳动者沦为出卖自己劳动力的工人。

劳动力成为商品,使工人只能获得工资即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工人所创造的超过工资部分的新价值成为被资本家阶级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

随着资本的积累,资本的有机构成会不断提高,从而产生并加速机器排斥工人的过程,形成大量的相对过剩人口和产业后备军。

这必然造成财富在一极集中,贫困在另一极集中。

马克思把这种“两极对立”称为“资本积累的绝对的、一般的规律”。

马克思并以英国为例,警告那些资本主义后进的大陆国家,英国“两极对立”的现状就是他们的未来。

如果有谁以为自己今天的现状比英国好一点而沾沾自喜,那就要明白,这里讲的“正是阁下自己的事情”。

由此可见,由于运用了经济分析方法,马克思在1867年以后更加肯定资本主义社会必然形成“两极对立”的阶级结构。

130多年过去了,当我们今天回过头来审视马克思这一论断时,可以发现这一论断虽曾一度在某些国家形成了趋势,但最终并未被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所证实。

现代资本主义并未简单化到只有两个对立阶级,而是形成了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复杂的社会阶级结构。

所谓“两头小”,就是传统定义的资产阶级(现代统计中的“富有阶级”)和无产阶级(现代统计中的“贫穷阶级’’)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较小,且有下降趋势。

所谓“中间大”,就是在传统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出现了一个庞大的“中产阶级”。

以最典型的美国为例,据2U世纪80年代中期的社会统计,其社会结构大致如下:

1,农民作为一个传统的阶级,在社会总人口的比重约为2%左右;2.贫穷阶级,约占社会人口的8%左右;3.工人阶级,约占社会总人口37%左右:

4,上中层阶级,约占8%左右:

5.上层阶级,约占1%左右:

6.中产阶级,约占社会总人口的43%左右。

(2)另有统计资料表明,美国80年代以来,最富有阶级约占社会总人口的6.7%,最贫穷阶级约为6.2%,中产阶级约为87.1%。

”(3)这个中产阶级数量庞大,构成复杂,差不多包括了社会统计中的所有“自由职业”,主要是:

中小企业主、经理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科学家、教师、作家、艺术家、医生、编辑、记者、娱乐业从业者以及各类中介机构就业人员,如律师、会计师、经纪人、审计师等。

他们的收入不仅包括劳动收入,而且包括财产收入。

其收入水平足以保证他们过上中等水平的“体面生活”。

他们一般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主要提供给社会的是各种智力劳动。

这种智力劳动作为一种生产要素不同于普遍的劳动资源,它是一种社会的稀缺资源,被称作是“人力资本”。

在市场上,拥有这种人力资本的劳动力具有——定的垄断性。

无产阶级在总人口中的比重的下降,是马克思未曾预见到的,中产阶级的出现则更是改变了资本主义“两极对立”的社会阶级结构。

马克思的论断未能变成现实,原因是什么呢?

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首先,由于社会多样化的需求很难由大企业所包揽,中小企业因此始终具有较大生存空间。

中小生产者尽管受到大资本的挤压、排斥,每日每时地大量破产,但由于有社会需求,因而又每日每时地大量生长出来。

据统计,2000年美国中小企业近2300万家,占企业总数的99.7%,创造了39%以上的GDP,提供了2/3的新增就业岗位,雇佣了全国53%以上的劳动力,生产的出口产品种类占全国出口产品种类的96%。

由于对多样化的社会需求的分析未能精确化,马克思显然高估了大生产的竞争力,低估了中小生产的生存能力。

其次,在工业化过程中,不仅伴随着社会产品数量的变化,更伴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

特别是科技革命、信息革命,使第三产业蓬勃兴起。

第三产业不同于第一、第二产业,它兼具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的特点。

它的兴起和发展,吸纳了从第一、第二产业中排挤出来的大量就业人口,缓解了资本积累规律的作用后果,并使具有“人力资本”的劳动者形成竞争优势,获取超过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收入报酬。

从社会生产关系调整的角度看,战后,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实行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用“看得见的手”,加大对经济运行的调节力度。

通过国有化、计划化、产业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分配政策、社会保障制度等弥补“市场缺陷”,调节经济运行,熨平经济波动,缓和社会矛盾。

其中,各国有关“反垄断”的立法、“劳资共享”的收入分配机制和社会保障福利制度的建立,对中产阶级的形成尤有重要意义。

“反垄断”的法律保障了中小企业的利益。

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则满足了劳动力简单再生产(吃、穿、住、最低医疗)的需要。

有些实行高福利政策的国家甚至把劳动力扩大再生产的某些职能(如教育等)也承担了起来。

而政府通过收入分配政策,对工资和物价进行管理,调节了工资、利润和其他收入之间的分配关系,使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由于优质资源向发达国家集中产生的巨额利润,不仅惠及资本家阶级,而且可以惠及中间阶级和劳动阶级。

资料表明,按照西方各国现行的“最低工资标准”,一个非熟练工每日工作2小时,就可以保证劳动力的简单再生产了。

每日工作4—6小时,就可以满足劳动力扩大再生产的需要了。

因此,一个全日制(工作8小时)的非熟练工人,即使领取最低工资,也可以通过储蓄建立起个人的财富积累。

这种财富来源于全球化进程中巨额利润的分配。

它是普通劳动者发展为中产阶级的基础。

总起来说,西方发达国家“两头小,中间大”的现代社会阶级结构的形成,既是社会经济进步的结果,也是社会经济进步的标志。

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单一结构”的预见和他关于资本主义“两极对立”的论断之间有着紧密的逻辑联系。

综上所述,马克思认为,随着机器大工业的发展,随着资本的集中和积累,必然会造成财富在一极集中,贫困在另一极集中的社会阶级结构,从而会引起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

这种斗争是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所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在阶级关系上的反映。

当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相容的地步,资产阶级的丧钟就敲响了,资产阶级将被组织起来的无产阶级所剥夺。

因此,马克思坚信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必然会发生并取得胜利。

那么,当反对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发生时,无产阶级将面临怎样的任务呢?

马克思认为,由于资本与生产的高度集中,无产阶级在未来的社会革命中,面临的仅仅是改造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任务。

也就是说,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只需要在“过渡时期”内完成对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造(通过剥夺或赎买的方式),就可以把全部的生产资料掌握在自己手里,这样建立的社会主义社会将实行生产资料的全社会所有制。

对马克思的这一预见可以提出的一个问题是:

马克思在这里为什么没有提及改造“小私有制”的任务?

答案也很简单,因为马克思认为当无产阶级革命形势成熟时,“小私有制”已经不复存在了。

1848年,在《共产党宣言》中,他反驳了共产党人将在未来社会革命中要消灭小资产者、小农的私有制的责备,明确指出:

“那种财产用不着我们去消灭,工业的发展已经把它消灭了,而且每天都在消灭它”。

(4)马克思去世后,恩格斯在其晚年发展了马克思这一看法。

当时,西欧面临日益迫近的革命形势。

和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英国相比,当时的德、法、意、丹等国仍存在大量的小农私有制经济。

恩格斯于是指出,当革命条件逐渐成熟时,无产阶级不能等到资本主义大工业使全部农民破产才去革命,必须把握时机去夺取政权。

这样,在资本主义后进国家里,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就要面对大量的农民小私有制。

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绝不能像剥夺大地产那样剥夺小农,只能通过示范和社会帮助,把小农的私人生产和占有变成合作社:

生产和占有,再把农村合作社转变为更高级的经济形态。

恩格斯把实现这样“两个转变”规定为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任务。

当这个不长的“过渡时期”结束后,人类仍将进入一个单——结构的社会主义社会。

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描绘过这个“单一结构”社会的基本特征:

它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并建立起单一的生产资料全社会所有制:

全·体居民以自由人的身份组成联合体,共同使用和管理全部生产资料;按照计划组织社会生产;按照劳动数量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

总之,这是—个在生产资料面前人人平等、没有阶级、没有剥削、结构单一的社会。

然而,马克思“单一结构”的模式也未能变成社会主义的现实。

无论是前苏联、东欧已经作古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中国、东亚仍在发展的社会主义制度,都比马克思设想的结构复杂得多。

究其原因,是因为这些国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时,生产的集中、资本的积累远未达到建立单一社会所有制的程度。

由于生产力落后、资本主义发展不足.这些国家存在大量的前资本主义经济成份,包括大量的小生产私有制。

因此,这些国家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时,只能建立起全民和集体两种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国内也存在着工人和农民两大阶级。

然而即使这样,这种“两种公有制、两个劳动阶级”并存的社会主义模式仍旧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和要求,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因此,各社会主义国家走上了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取向的改革的道路。

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这一目标的提出,表明中国共产党不但抛弃了“单一结构”的空想,而且也突破了“两种公有制、两个劳动阶级”并存的模式。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不断深入,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上,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结构。

在收人分配格局上形成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结构。

与此相适应,我国的社会阶级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除了工人阶级(包括知识分子)、农民阶级这两大劳动阶级以外,还出现了在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新的社会阶层。

我国社会阶级结构的这种变化,归根到底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生产关系变革的结果。

因此,从历史唯物主义标准来看,这是历史的进步,而不是历史的倒退。

它的出现,只不过是表明在我国落后的生产力基础上,不但希冀建立“单一结构”社会是一种空想,即使试图建立“两个劳动阶级”并存的结构也是不切实际的奢望。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社会阶级结构将会继续发生变化。

资本雇佣关系和剥削的产生也不可避免。

但只要适应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就应该允许它们存在。

只要政策指导正确,它们的存在也未必一定产生一个新的资产阶级。

从长远发展的趋势来看,中国也会形成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现代社会阶级结构,这将大大提高中国社会的富裕程度、民主程度、文明程度和稳定程度。

它的形成之日,就是中国现代化实现之时。

因此,中国共产党人的任务不是要阻碍这种社会阶级结构的形成,而是要努力促成这种社会阶级结构的形成,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党的建设方针、革命策略和治国方略,体现出马克思主义应有的活的灵魂,这就叫“与时俱进”。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讲,无论怎样积极评价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思想都不为过。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一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2.

[2]吴素梅.美国还存在工人阶级吗?

[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2001

(1).

[3]李强,关于中产阶级和中间阶层口[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l

(2).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一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