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及答案十一.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900432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及答案十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及答案十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及答案十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及答案十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及答案十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及答案十一.docx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及答案十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及答案十一.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及答案十一.docx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及答案十一

2013年小学教师考试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及答案11

一、单项选择题

1.学习者因榜样受到强化而使自己也间接受到强化,我们称这种强化为()。

A.直接强化

B.替代强化

C.具体强化

D.概括强化

2.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是()。

A.交往焦虑

B.上学焦虑

C.考试焦虑

D.课堂焦虑

3.儿童多动症是小学生中常见的一种以注意缺陷、活动过度和好冲动为主要特征的综合性障碍,其高峰发病年龄在()。

A.3~5岁

B.5~7岁

C.8~10岁D.12~13岁

4.通过角色训练增强自信心,然后将所学得的应对方式应用到实际生活情境中的行为演练方式称之为()。

A.自我控制训练B.肯定性训练

C.自我强化训练D.自我监督训练

5.提出情绪辅导方法的心理学家是()。

A.斯金纳

B.巴甫洛夫

C.艾里斯

D.雅各布松

6.首创全身松弛训练法的心理学家是()。

A.斯金纳

B.巴甫洛夫

C.艾里斯

D.雅各布松

7.依据用心理学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井进行分类诊断的过程称为()。

A.心理测验

B.心理咨询

C.心理辅导

D.心理评估

8.心理辅导的目标有两个,一是学会调试,二是()。

A.行为矫正

B.学会适应

C.寻求发展

D.克服障碍

8.C.心理辅导的目标有两个,第一是学会调试,包括调节和适应,第二是寻求发展。

9.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称为()。

A.行为塑造

B.行为训练

C.行为矫正

D.行为强化

10.通过求诊者的观察和模仿来矫正其适应不良行为与神经症反应的方法是()。

A.行为塑造法

B.自我控制法

C.强化法

D.示范法

11.首创主要用于治疗恐怖症的系统脱敏法的心理学家是()。

A.斯金纳

B.沃尔帕

C.艾里斯

D.雅各布松

二、填空题

1.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心理评估,指依据用心理学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____的过程。

2.儿童多动综合征是一种以____和____为主要特征的综合性障碍。

3.以与客观威胁不相适应的焦虑反应为特征的神经症称为。

4.强迫症一般包括____和____。

5.心理测验按照所要测量的特征大体上可以分为____和____。

6.认知测验主要包括智力测验、特殊能力测验、____、____。

7.在用观察法评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时,常用的记录方式有____、评定量表、____.

8.为了提高会谈效果,需要运用的专门技术主要有:

倾听、____询问、反映、____、面质。

9.所谓心理辅导,是指在一种新型的建设性的____中,学校辅导教师运用其____,给学生以合乎其需要的协助与服务。

10.心理辅导中人际关系的主要特点是____、尊重、____。

11.心理评估的主要方法包括____、评估性会谈、观察法、____等。

12.会谈是心理咨询与辅导的基本方法,可分为____与____。

13.现有的心理评估手段的两种基础参考架构分别是____和____。

14.自我肯定行为主要表现在____、拒绝和____。

15.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可归纳为____、____两个方面。

16.儿童多动症的原因一般可以概括为____和____。

17.行为演练的基本方法包括____、____和肯定性训练。

三、简述题

1.简述心理健康的标准。

2.简述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3.简述心理评估的意义。

4.简述心理辅导工作应该遵循的原则。

5.简述儿童多动症的主要表现及其治疗方法。

6.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途径有哪些?

7.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四、论述题

1.举例说明如何实施代币治疗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

2.举例说明如何利用系统脱敏法矫正学生的心理障碍。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学习者因榜样受到强化而使自己也间接受到强化称之为替代强化。

2.C.考试焦虑是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

3.C.儿童多动症儿童的发病高峰年龄在8~10岁。

4.B.见学习精要中对肯定性训练的解释。

5.C.美国心理学家阿伯特·艾里斯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理性情绪疗法。

6.D.全身松弛训练法由雅各布松在20世纪20年代首创。

7.D.见学习精要中心理评估的含义。

8.C.心理辅导的目标有两个,第一是学会调试,包括调节和适应,第二是寻求发展。

9.A.见学习精要中对行为塑造法的解释。

10.D.见学习精要中对示范法的解释。

11.B.首创系统脱敏法的是沃尔帕,此方法主要用于治疗恐怖症。

二、填空题

1.分类诊断

2.注意缺陷活动过度

3.焦虑症

4.强迫观念强迫行为

5.认知测验人格测验

6.创造力测验成就测验

7.项目检核表轶事记录

8.鼓励澄清

9.人际关系专业知识和技能

10.积极关注真诚与同感

11.心理测验自述法

12.评估性会谈影响性会谈

13.健康模式疾病模式

14.请求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情感

15.学会调试寻求发展

16.脑组织轻微损伤非脑组织轻微损伤

17.全身松弛训练系统脱敏法

三、简答题

1.【参考答案】

健康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等几个方面。

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正确的自我意识。

②较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③良好的人际关系。

④具有生活热情与工作的高效率。

⑤情绪正常、乐观、稳定。

⑥人格结构稳定协调。

2.【参考答案】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预防精神疾病,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

学校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场所。

近年来各地中小学教师自发地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克服各种心理障碍,预防精神疾病的发生。

(2)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健全发展的需要。

儿童所经历的心理冲突、矛盾和困扰,是比较特殊的。

儿童迫切希望教师在尊重他们日益增长的独立性的前提下,给予他们人生之旅以真诚的指导和帮助。

从更积极的意义上说,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健全地发展。

(3)对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配合与补充。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改善学生心理素质,可以为有效实施道德教育提供良好的心理背景。

3.【参考答案】

心理评估是指依据用心理学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的过程。

心理评估的意义:

(1)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依据。

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与咨询是一项高度个别化的教育工作。

为了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制定正确的辅导与咨询方案,首先必须正确找出个体的问题症结,了解其所处的环境的特征,准确地把握其认识世界的独特的观念。

(2)检验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手段。

心理评估不但是了解个体心理健康水平及其行为表现的工具,也是评价心理健康教育绩效的工具。

心理健康教育成效如何,只能从学_生个人或群体的心理症状减轻、心理素质的改善来判断。

4.【参考答案】

要做好心理辅导工作,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面向全体学生原则、预防与发展相结合原则、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学生主体性原则、个别化对待原则、整体性发展原则。

在进行心理辅导时,不论采用何种方法,都必须以建立良好的辅导关系为前提。

辅导教师与受辅导学生之间要建立起一种新型的、建设性的、具有辅导与治疗功能的人际关系。

其主要特点是:

积极关注、尊重、真诚与同感。

5.【参考答案】

(1)儿童多动综合征又叫轻微脑机能障碍,是小学生中常见的一种以注意缺陷、活动过度和好冲动为主要特征的综合性障碍。

(2)其症状大体可概括为七个主要方面:

①活动过多;

②注意力障碍;

③冲动行为;

④感知觉及认识障碍;

⑤学习障碍;

⑥轻微的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核心症状是活动过多和注意障碍。

(3)儿童多动症的治疗方法。

常用的治疗方法有:

①教育方法。

儿童多动症治疗应以教育为主,药物为辅;

②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包括个别心理治疗、行为治疗、对父母的心理治疗;

③药物治疗。

对于病情较严重的患儿可配合药物治疗。

④饮食治疗。

在饮食中控制食品中的调味剂和人工色素。

6.【参考答案】

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多种多样,不同学校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使用,注意发挥各种途径的综合作用,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主要有:

①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

②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③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④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⑤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

⑥小组辅导。

7.【参考答案】

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有强化法、代币奖励法、行为塑造法、示范法、消退法、处罚法、自我控制法等。

(1)强化法。

根据学习原理,一个行为发生后,如果紧跟着一个强化刺激,这个行为就会再一次发生。

(2)代币奖励法。

代币是一种象征性强化物,筹码、小红星、盖章的卡片、特制的塑料币等都可作为代币。

(3)行为塑造法。

这是根据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原理而设计的培育和养成新反应或行为的一项行为治疗技术。

主要是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

(4)示范法。

示范法是通过求诊者观察和模仿来矫正其适应不良行为与神经症反应的。

1967年由班杜拉等人建立。

其基本原理是:

人的各种行为,无论是适应性行为还是不良行为,都是通过后天的学习获得的。

因此,同样的方式也可以改变不良行为,或重新学习适应性行为。

(5)处罚法。

处罚的作用是消除不良行为。

处罚有两种:

一是在不良行为出现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如否定评价、给予处分),二是在不良行为出现后,撤销一个愉快刺激。

(6)自我控制法。

自我控制是让当事人自己运用学习原理,进行自我分析、自我监督、自我强化、自我惩罚,以改善自身行为。

四、论述题

1.【参考答案】

代币是一种象征性强化物,筹码、小红星、盖章的卡片、特制的塑料币等都可作为代币。

代币疗法的实施步骤:

第一,确定所要矫治的目标行为;

第二,确定实质性强化措施的性质,如代币的用途等;

第三,让求诊者相信代币的作用;

第四,规定完成各项特定行为时给予代币的量、实际强化物的价值以及如发生不良行为是否要扣回代币等。

2.【参考答案】

此法为美国心理学家沃尔帕首创,主要用于治疗恐怖症,如对减轻学生考试表现的恐惧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同时,也适用于其他以焦虑为主导症状的行为障碍,如口吃、强迫症等等。

具体做法是治疗者与求诊者共同设计出一个能引起恐惧感的由轻到重的恐惧事物分级表,然后要求求诊者在放松的状态下逐级训练,想像恐惧事物同时放松,等恐惧感接近消失时,再升级想像更恐惧的内容。

按恐惧事物分级表想像完成后,再过渡到真实事物的逐级训练。

在系统脱敏治疗中,注意求诊者对放松训练的反应很重要。

因为有些求诊者要他放松时反而更紧张。

因此,要建立求诊者对治疗的信心,治疗时,求诊者应坐在舒适的扶手椅上,治疗地采用系统脱敏法治疗时须掌握的要点有:

①帮助求诊者建立对治疗的信心,要求求诊者积极配合,坚持治疗;

②在引起焦虑的刺激参照时,要求求诊者不发生任何回避行为或意向。

因为回避能强化恐惧的心理生理反应;

③每一次治疗后,要与求诊者进行讨论,对其成功加以赞扬,以强化求诊者的适应性行为。

点要隔音,治疗者要用温和而单调的语声促进放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