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力波复习资料修改.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899274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47.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力波复习资料修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应力波复习资料修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应力波复习资料修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应力波复习资料修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应力波复习资料修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应力波复习资料修改.docx

《应力波复习资料修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力波复习资料修改.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应力波复习资料修改.docx

应力波复习资料修改

复习内容:

概念:

应力波;物质坐标,空间坐标,物质微商,空间微商,物质波速;特征线;强间断,弱间断,冲击波,波的弥散效应;层裂;弹性卸载假设;卸载边界;应变间断面;应力松弛;蠕变;粘性弥散;Hugoniot弹性极限;固体高压状态方程;冲击绝热线;

主要内容:

一、Lagrange方法推导一维应力纵波的波动方程。

X

X+dX

F(X+dx,t),有

F(X,t)F(X,t)dX

F(XdX)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v

oAodXF(X

dX)F(X,t)

在Lagrange坐标中建立图示一维应力波长度为dX的微元的受力图,截面X上作用有总力F(X,t),截面X+dX上作用有总力

解之,有

v

0A0dXt

而F(X,t)A。

,故上式可以化为

(a)

对于一维应力纵波,()

C

则d°C2d

代入(a)式,可得

(b)

c2

因为vu,

t

程:

——,代入(b)式,则得到了一维应力波在Lagrange坐标系中的波动方

X

22

u2Uc

2C20

t2X2

用方向导数法求下列偏微分方程组的特征方程和特征相容关系

v

(1)t(v

v0

xx

v2

v)c——0

xx

解:

对一阶偏微分方程组进行线性组合,

(vC2)——

X根据特征线求解方法,特征线特征方程为

①X入+②其中为待定系数,整理可得:

v)v

v0(a)

dx

(即

vc2

解之,得C,(为…’即特征线的微分方程为:

dx(v

c)dt

ddt

dt

值代入上式,可得特征线上的相容关系为

将其积分即可得到特征线方程。

由(a)式,整理有

—dv

—dv

c

v—

x

v

v-

x

(1)c2

解:

对一阶偏微分方程组进行线性组合

[v

(1)c2][(1

xt

根据特征线求解方法,特征线特征方程为

①X入+②,其中

为待定系数,整理可得:

vv

)v]0(a)

xt

2

(dx)v

(1)c(dt)

(1)

1

dv

dx

解之,得c,(和v(1

)C,即特征线的微分方程为:

dx

[v(1

)c]dt

将其积分即可得到特征线方程。

由(a)式,整理有

v

(1)c2

(1)

dv0

dtdt

值代入上式,可得特征线上的相容关系为:

d

dv

cd

对一阶偏微分方程组进行线性组合,①+

[vc2]-rt

根据特征线求解方法,特征线特征方程为

,其中

v)」

为待定系数,整理可得:

—2

t

0(a)r

(dt)v

解之,得?

(缶vc,

即特征线的微分方程为:

dr

(vc)dt

将其积分即可得到特征线方程。

由(a)式,整理有

[v

c2]—

r

dv2v

dtr

d

dt

值代入上式,可得特征线上的相容关系为:

2v

d—dvdt

cr

1_

C2

1

0X

为待定系数,整理可得:

解:

对一阶偏微分方程组进行线性组合,①+②X入,其中

X

t

20

0X0Ct

(a)

根据特征线求解方法,特征线特征方程为

严)

-0

(dt)

1

1°C2

1dX

解之,得,()C,

,即特征线的微分方程为:

Cdt

dX

Cdt

将其积分即可得到特征线方程。

由(a)式,整理有

1

1

(-

)-

2

c20

x

t

0C

xt

即d0

dt0C2dt

将值代入上式,可得特征线上的相容关系为:

11

d2dd

0C2oC

三、用特征线法求解波的传播。

设半无限长弹性杆初始状态为(X,0),v(X,0)v,(X,0),t=0时刻杆左端

X=0处受到一冲击载荷,即边界条件为v(0,t)V0(),用特征线法求解(X,t)平面上AOX

和Aot区域的物理量。

解:

严)

\g巧

/x

OA为经0(0,0)点作的右传波的特征线,将(X,t)平面划分为外加载荷产生的弹性波尚未到达的A0)区和弹性波已传到的Aot区。

对于弹性波,特征线和特征线上相容条件对应于:

dXC°dt

dvC0d

0C°dv

引入积分常数

Ki、K2后,可写成

右行波有:

Cot

Co

oCov

1

K1

X

左行波有:

v

Cot

Co

oCov

2

K2

(1)AOX区

在该区任一点P,作正向特征线沿着特征线PQ和PR分别有

PQ和负向特征线

PR,分别交0X轴于Q点和R点,

VPCoPVQ

VPCoPVR

Co

Co

0C0VP

0C0VP

0C0VQK1

0C0VRK2

vP

(1)

(2)可得:

1

2

2Co

(Vq

Vr)

Co(R

q)

(VrVq)Co(

 

P

由初始条件,有RQ,v(X,0)v,(X,0),则可解得Vpv

p

由于P点位AO)区域中的任意点,因此该解适合用于整个AOX区。

⑵对于Aot区

该区任一点B,作正向特征线BC交Ot轴于C点,负向特征线BD,交OX轴于D点,再过C点作负向特征线CE交特征线OA于E点,沿着特征线BCBD和CE分别有

VB

C0B

vc

CoC

1

B

0C0VB

C0C0VC^1

Vb

C0B

Vd

CoD

2

B

0C0VB

D0C0VDk2;

Vc

CoC

Ve

C0E

3V

Co

C0C0VCE0C0VEk23

沿着特征线OA,其上各点与AOX区具有相同的参数值,即有

DE

VdVe

DE

此外,Vc由边界条件已给出

即VcVo(

于是可解得

vVo()

BC

Co

VbVc

Vo()

可以看出,在时刻,施加于杆端部的扰动Vo()和c以Co的速度沿杆传播,并且

X

Co

沿着特征线BC,对应的参数值保持不变。

特征线BC的特征方程可表示为XCo(t),则有

由于B点Aot区中任意选取的,那么,对于Aot区任意一点,其解为

VVo(t为

Co

Co

X

vVo(t)

Co

X

oCoVvo(t)

Co

四、波形曲线和时程曲线

一线性硬化材料半无限长杆Xo,应力应变关系如图所示,其中

3

EiooGPa,E!

E/25,Y2ooMPa,。

4g/cm。

在杆的左端X0处施加如图所示

的载荷。

(1)画出Xt图;

(2)画出tO.4ms时刻的波形曲线;

(3)画出X0.5m位置的时程曲线

Y

解:

半无限长杆中弹性波波速:

103m/s

10m/s,

时间tY0.1ms。

(图上把关键

点的坐标表示清楚,Xt图、波形图和时程图尽量画在一起)

02031.52;X(m)

t=04ms时的滾形柱线

報S®宦曲旨M0眞C-—E

五、弹性波的相互作用

处理原则:

在撞击面上作用力和反作用力;速度相等;

1相同材料弹性杆的共轴撞击图如图所示,作出X-t图和-v图,并确定其撞击结束时间及两杆脱开时间.(做ab)

Lo

Vi0

 

V38m/s

4v20Vi0

L0

 

解:

作图说明:

两弹性杆材料相同,故在X-t图中,由于两杆波速相等,同方向的特征线斜率相同;在-v状态图中同方向的波传播-v关系曲线斜率相同。

(a)

A

B

6

t

7

v

N

6

⑷1

4

4

5

M

3

3

3

1

2

o

2Lo

3杆

2杆

N

6

5

5

4

4

1

3

2

4

1杆

Lo

125

Lo

由波系图和v状态图可得,2杆和3杆撞击结束时间t壬,对应于M点,此

后,2杆和3杆都保持静止状态,但不相互脱离。

而1杆由于应力波在右端面的反射,

由波系图和v状态图可得,两杆撞击结束时间为t

卷,对应于M点,此时两

杆在撞击界面上质点速度均为0,此后一直到时间t昱°时(N点),两杆界面上质点

Co

保持静止,并未相互脱离。

而应力波在被撞击杆右端反射后,使该杆逐渐获得了正向

态的撞击杆脱离,向右飞出

(b)

Lt

—X

速度,当t卷时,被撞杆的左端面得介质速度由

0跃为v0,与早已处于静止状

2(5)(7)

*X

36v

(a?

解:

60109

〔2.4103

5000m/s,CB

72

ACA1.210Kg.s/m,

3.6

107Kg.s/m

ACA

8.33m/s,vYB

YB

BCB

6.67m/s

杆内逐渐获得了正向速度。

当t4Lo时,1杆和2杆界面对应于N点,1杆的左端面

Co

的介质速度由v40提高至v0,而此时2杆右端面的介质速度刚好由v40下降为0,1杆和2杆脱离(之前,1杆和2杆界面两端的介质始终保持相同的质点速度)。

2、已知两种材料质的弹性杆A和B的Young模量,密度和屈服极限分别为:

EA60GPa、A2.4g/cm3、YA100MPa、EB180GPa、B7.2g/cm3、

Yb240MPa,试对图中所示情况分别画出X-t图和v图,并确定其撞击结束时间、

两杆脱开时间。

以及分离之后各自的整体飞行速度。

f卜vL=0

1OCIcm

可见A、B两杆弹性波速相同,但波阻抗值不同,即两杆在波系图中特征线的斜率相同,而在v状态平面上v关系曲线斜率不相等。

v28m/s-

—►

v10

A

B

(MPa)

Jt(ms)

2.04.08.0v(m/s)

X(cm)

-4.0

如图示波系图及状态平面图,由于A、B两杆均为弹性杆,故在杆中传播的为弹性波。

A杆撞击B杆后由界面处向左传播一弹性波,对于被撞的B杆,向右传播一弹

性波,在碰撞面处两端应力相等,质点速度相等。

由图可知,当t2La20ms时,A杆中应力波由自由界面反射至两杆界面处,

Ca

使界面处质点速度小于零(-0.4m/s),A将脱离B杆向左飞离,B杆左端变为自由端面,从而B杆左端应力卸为0,速度也减为0,两杆碰撞也结束了。

两杆分离后,A杆的速度为-0.4m/s,B杆的平均速度为2.0m/s。

根据碰撞界面上速度相等、应力相等条件,波阵面上的守恒条件,求解方程及结

果为:

1区:

自然静止区

3、假定A和B均为线性硬化材料,已知其

材料常数分别为

EA60GPa、

20

2区:

V2

8m/s

3

BCBV3

372MPa

3区:

3

2

ACA(v3

V2)

v32m/s

40

40

4区:

4

3

ACa(v4

V3)

v44m/s

50

50

5区:

5

3

BCB(V5

V3)

V50

60

60

6区:

6

3

BCB(V6

V3)

v64m/s

B7.2g/cm3、YB240MPa。

试确

A2.4g/cm3、YA100MPa、EB180GPa、

定图A所示两种情况下使图中被撞击杆1屈服的最低打击速度v2为多大?

吟Vj=0

BA

S(bO£i

解:

CA

;60109

■2.4103

5000m/s,CB

5000m/s

aCa1.2107,bCb3.6107

aCA

8.33m/s,Vyb

Yb

bCb

6.67m/s

A、B两杆弹性波速相同,则两杆在波系图中的特征线的斜率相等。

B杆撞击A杆,如图

(1)所示,撞击杆

B屈服极限值较大,要使被撞击的

A杆屈服,

只需图3区解对应于Ya和Vya即可,

这是一种临界状态

X

3bCb(V3V2)

3Ya

可解得,使得被撞击杆的A杆屈服,最小打击速度为v211m/s

(c)A杆撞击A杆,两杆会同时达到屈服,仍如图

(1)所示,有

3ACA(V3V2)

3Ya

V3VYA

可解得:

v216.67m/s。

5、相同材料的弹性杆,A杆以va8ms的速度撞击初始静止靠在一起的B,C,D杆,如图所示,试作出Xt图,确定撞击结束时间,脱开时间及撞击后各杆的运动状态。

^4=3m/s=0p亡二口°

C

D

解:

作出Xt图和v如下图所示.

Xt图中各区域中的状态量可得:

1区:

B,C,D杆初始状态为0,v0,在波阵面未达到之前,为未扰动区域,应有

2区:

A杆初始状态0,v8m/s;对应v图上20,V28m/s

C0(v3v2)

Co(V3Vi)

3

4Co

4m/s

4区:

左行压缩波在A杆左端自由面反射,反射波经过后杆的状态

4040

43C°(V4V3)V40

5区:

右行压缩波在

D杆右端自由面反射,反射波经过后杆的状态

53C0(V5V3)V58

或者从V图也可以得到各杆最终的运动状态.撞击结束时间

4L

cl,a杆处于

4L

静止自然状态;B杆左端从tC0开始,应力卸载到零,速度也卸载到零

5L

;到t时B

C0

杆整体处于应力为零,速度为零的状态;D杆在t坐时整体处于应力为零,以8m/s的

51

速度向右飞出;C杆在t5-时整体处于应力为零,以8m/s的速度向右飞出.

Co

6、弹性波在自由端和固定端的反射;

7、弹性波在不同界面处的反射和透射;分析反射波、透射波和入射波之间的关系。

&冲击波形成的时间和地点。

9、弹塑性波的相互作用;加载,追赶卸载问题。

10、粘弹性材料Maxwell'Voigt模型的本构方程;应力松弛、蠕变、延迟回复;三元体本构方程;

11、一维应变状态;一维应变平面波的控制方程。

12、对线性硬化、递减硬化材料,当对半无限长杆左端施加不同载荷时,相应的X-t图、v图及图的绘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军事政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