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寺中期小城观象台实地模拟观测资料初步分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898905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78.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陶寺中期小城观象台实地模拟观测资料初步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陶寺中期小城观象台实地模拟观测资料初步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陶寺中期小城观象台实地模拟观测资料初步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陶寺中期小城观象台实地模拟观测资料初步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陶寺中期小城观象台实地模拟观测资料初步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陶寺中期小城观象台实地模拟观测资料初步分析.docx

《陶寺中期小城观象台实地模拟观测资料初步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陶寺中期小城观象台实地模拟观测资料初步分析.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陶寺中期小城观象台实地模拟观测资料初步分析.docx

陶寺中期小城观象台实地模拟观测资料初步分析

陶寺中期小城观象台实地模拟观测资料初步分析*

何驽

一、引言

2003年~200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队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汾市文物局合作,发掘了陶寺中期小城大型建筑基址IIFJT1。

该遗迹以陶寺中期大城内道南城墙Q6为依托,向东南方向接出大半圆形建筑。

整个建筑由半圆形外环道和半圆形台基基础构成。

台基基础由夯土台基和生土台芯组成。

外环道在台基的东北角以豁口横穿城墙Q6。

整个遗迹包括外环道直径约60米,总面积约为1740平方米。

台基直径约40米,总面积约1001平方米。

台基大约可分三层。

第一层台基基础位于台基正东,呈月牙芽形。

生土半月台基芯被第一层台基的夯土版块所包护。

第二层台基基础呈半环状,东、西两端接在城墙Q6上。

第三层台基呈半圆形,由夯土挡土墙、夯土观测柱缝及台基芯构成。

第三层台基芯以生土为主,还有部分夯土台芯、观测点等遗迹。

在现存的陶寺晚期的台基破坏界面上,发现了一道弧形夯土墙基础,人为挖出10道浅槽缝,形成11个夯土柱基础。

夏至观测柱缝系统向东错位,设置到了第二层台基上。

在最北观测柱D1与夏至观测南柱之间搭上一根门楣就成为一个面向东南、内宽1.8米的小门。

估计此门专为“迎日门”。

从观测点经“迎日门”向东看去,又可形成一条宽50厘米的观测缝。

据此,陶寺IIFJT1上用于观测的柱缝系列共计13个柱子12道缝。

经垂直向上复原,这12道缝分别对着崇峰(俗称塔儿山)的某处山头或山脊。

其中主峰塔儿山在东5号缝内。

陶寺观测点夯土标志位于第三层生土台基芯中部,打破生土。

该夯土遗迹共有四道同心圆。

中心圆面直径25厘米,二圈同心圆直径42厘米,三圈直径直径约86厘米,外圈同心圆直径145厘米。

解剖结果,陶寺观测点基础残深26厘米。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于2005年10月22~24日在北京举行了“陶寺城址大型特殊建筑功能及科学意义论证会”。

来自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国家天文台、国家授时中心、北京古观象台、北京天文馆、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南京紫金山天文台、西安美术学院中国艺术与考古研究所等单位的15位天文学家基本肯定了该大型建筑为天文观测遗迹。

但是考古学界仍有许多学者持怀疑态度。

作为发掘者,我们始终推测台基的功能集观象授时与祭祀于一身。

观测系统由观测点、观测缝、以及所对应的崇山上的日出点构成。

为了证实我们观象授时的假设,自2003年12月22日冬至至2005年12月23日,我队进行了二年的实地模拟观测,总计72次,在缝内看到20次。

不仅大致摸清了陶寺文化冬至到夏至再到冬至一个回归年的历法规律,并且获得了十分珍贵的第一手观测资料,为探索陶寺IIFJT1的天文功能提供重要依据。

模拟观测报告已于近期发表,本文就模拟观测的初步结果所包含的意义进行一些粗浅的分析。

二、模拟观测结果分析

据实地模拟观测,位于观测缝最南端的东1号缝,日出最南点不能进入该缝,因此1号缝不可能用于日出观测授时,或许与其他天象观测有关。

以下我们将根据模拟观测次序,按一个太阳回归年的顺序,从东2号缝冬至开始,经东12号缝夏至,再回到东2号缝冬至,逐一分析20个缝中日出观测或推算结果的节令意义。

1.12月22日东2号缝中日半出

经2005年12月22日冬至晨观测,日露出位于东2号缝内北角。

日半出位于东2号缝内北部。

日切位于缝中线。

考虑到武家璧博士计算黄赤交角变化导致今天冬至日出较4000年前北移38′30.95″,4000年前陶寺文化中期冬至日半出大约在2号缝中线。

据此,2号缝应是陶寺中期日南至即冬至日出天文准线,缝中线日半出日期大约为每年的12月22日前后。

尽管冬至一词出现于周代,夏商时期称“日南至”,为了论述方便以及使读者更易理解,故本文仍使用冬至一词。

冬至日的天文学意义是太阳在一年中的视运动轨迹上到达日出最南点,直白点说就是人们在这一天看日出点到达了一年中的最南点,不再向南进,次日日出点即向北返。

而冬至这天的白昼最短,黑夜最长,此乃《尧典》所谓“日短星昴,以殷仲冬”。

当然,冬至除了日出到达最南点天文学意义之外,礼仪意义也很重要。

据《襄陵县志卷四·节序》记载:

“冬至,祀先。

亲友相贺。

”《襄汾县志·节日》记载:

“冬至节,俗称‘小年下’,家家包饺子。

解放前为教师节,宴请老师,定明年去留。

”崔寔《四民月令》云:

“冬至之日,荐黍羔,先荐玄冥,以及祖禰。

其进酒肴,及谒贺君师耆老,如正旦。

”《周礼·大司乐》:

“凡乐,圜钟为宫,……云门之舞,冬日至于地上之圜丘奏之,若乐六变,则天神皆降,可得而礼矣。

”从周礼冬至祭天到襄汾当地节序,祭天、祭玄冥、祭祖、敬师、尊老等,应当是陶寺当地的重要节日之一,故俗称“小年下”,表示重要性同于小年,仅次于春节“大年”,是当地传统节日中除清明之外的另一个依照阳历过的节日。

陶寺IIFJT1除了观测日出授时功能之外,它本身还是一个半圆形的圜丘坛——祭天场所即天坛。

“盖天说”原理是解释陶寺IIFJT1半圆形的宇宙观依据:

半圆形的台基建筑象征形如伞盖的天向北倾斜,有一部分天是看不到的;台基背后长条形的城墙象征承载天盖的、形如棋盘的大地。

《周髀算经》说:

“天象笠盖,地法覆盘。

”《周易·系辞上》云:

“在天成象,在地成形。

”所以陶寺IIFJT1台基半圆形状是将天穹的形象放在地上。

实际上,河南濮阳西水坡仰韶晚期M45墓圹南壁呈弓形,冯时先生就认为是盖天说宇宙观的体现。

我所分析的湖北天门石家河古城东南罗家柏岭“天坛”实际祭祀遗迹部分也是个半圆。

可见史前与天有关的遗迹呈半圆状恐非偶然。

陈美东先生的《天文卷》甚至将“圜丘”径直解释为“半圆形的土丘”。

IIFJT1第三层台基的生土芯应与祭天有关。

《礼记·郊特牲》云:

“郊之祭也,迎长日之至也,大报天而主日也。

兆于南郊,就阳位也。

扫地而祭,于其质也。

”陶寺观象台在陶寺中期大城外侧东南,可谓“兆于南郊,就阳位也。

”“迎长日至”,是冬至日过后,白昼开始加长。

“大报天而主日”,祭天祭日。

“扫地而祭,于其质也”,是说将生土扫净即可祭祀,追求的是天然纯净的本质。

相对于斑驳的人工夯土,纯净黄土当然是天然纯净的,因而陶寺观象台第一层台基的生土半月台和第三层台基的生土台基芯,均有着与清天有关的象征意义。

《白虎通·郊祀》云:

“祭天必在郊何?

天体至清,故祭必于郊,取其清洁也。

”而且IIFJT1周围很少有陶寺文化早、中期的垃圾坑、住房,是一片人不常来的净土。

据此我们推测生土半月台与生土台芯都是取清洁之意,本着交感巫术的理念,与祭天祭日有关。

IIFJT1破坏界面上覆盖层和灰沟IIHG3内废弃堆积出土的陶片火候偏低,与居址日用陶器有明显差别,更接近墓葬出土的冥器陶器。

由此推测废弃堆积中出土的陶片很可能来自IIFJT1上使用的祭器。

此外,此处采集的玉环残段、环道废弃堆积IIHG3内的蚌片装饰都有可能来自祭器或祭品。

综上所述,陶寺IIFJT1东2号缝对冬至日出的观测在历法与祭祀上具有同等重要意义,其气候节令意义在黄河流域流行的民谚《冬九九歌》中表达为“冬至属一九,两手藏袖口”。

2.1月22日东3号缝中日切

2005年1月20日观测,日出位于东3号缝南侧,未进该缝。

由于角度测量的误差,以致无法推算几天后日半出或日切在缝中线上。

只有根据下半年2004年11月18日东3号缝中日切至12月21日冬至东2号缝中日半出间隔33天来推算,3号缝上半年大约在冬至日后33天即2005年1月23日缝中日切,比今大寒晚3天。

尽管陶寺观象台3号缝上半年日出比今大寒晚3天,但是很可能节令意义相近。

因为据《襄汾县志·气温》记载,陶寺月平均温1月份最低,为零下4.4°,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

故可称为“最冷”,相当于今天廿四节气中的“大寒”节令意义,类同于《冬九九歌》中之“四九三十六,出外冰上溜”,日期大约是每年的1月23日前后。

自12月22日2号缝中日半出冬至到1月23日3号缝中日切间隔33天。

3.2月9日东4号缝中日切

上半年数次观测均未能在4号缝中看到日出。

根据2004年2月上旬模拟观测得到此时段日移速率为21.6′/天,推算2月10日日切在4号缝中线。

尽管陶寺2月10日日切于东4号缝,比廿四节气中的立春2月4日晚了6天,不是立春,但是在深层次的含义上可能有相近之处。

《襄汾县志·水系》说:

汾河“结冰期为当年11月至次年2月……其中12月15日至次年1月底的45天中,有20天左右的冰封期,25天左右的流凌期,2月25日至3月5日解冰。

”基于1月23日为陶寺节令“最冷”,当正处于汾河冰封期,则18天以后2月10日,冰封期结束,预示春天的开始。

故2月10日日切于4号缝中实际意义可相当于当地立春。

《礼记·月令》云:

“孟春之月,……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獭祭鱼,鸿雁来。

……是月也,以立春。

先立春三日,大史谒之天子曰:

‘某日立春,盛德在木。

’天子乃齐。

立春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

”《襄陵县志·节序》云:

“立春啖萝卜数片,名曰咬春,取荐辛也。

”春天来临对于陶寺文化来说还是具有一定重要意义的。

陶寺城址的统治者举行迎春仪式,民间则也以“咬春”的形式欢庆春天的来临,并作为传统节日流传至今。

所以上半年日切在4号缝中,大约是陶寺文化判定春天到来的天文准线,或许确定迎春仪式之时日,可称为“春始”,大约在每年的2月10日前后。

自1月23日日切3号缝中线“最冷”至2月10日4号缝日切“春始”间隔18天。

4.2月27日东5号缝中日切

崇山主峰塔儿山主峰在5号缝内中线略偏南11′27″。

2005年2月26日日半出位于5号中缝线。

日切塔儿山尖,太阳视中心偏于中线南11′27″。

考虑到黄赤交角变化影响,日切在5号缝中线应推迟1天是比较合理的。

那么四千年前2月27日日切在5号缝正中塔儿山尖北坡。

5号缝2月27日日切,介于廿四节气雨水与惊蛰之间,表面上似乎看不出来什么节令意义。

但颇值得注意的是,陶寺城址位于临汾盆地的东缘,临汾盆地东缘山系为太岳山系的崇峰,主峰塔儿山海拔1493米;西缘为吕梁山系的姑射山,主峰海拔1124米。

显然,临汾盆地内所见最高主峰当属塔儿山。

塔儿山主峰作为陶寺城址背依的祖山,颇有神圣意味,主峰处日出可以想见主要有隆重的宗教意义。

《四民月令》说:

“二月祠大社之日,荐韭卵于祖禰。

”《襄陵县志·节序》:

(阴历)“二月二祀土地神。

”《礼记·月令》仲春“择元日,命民社。

毋庸置疑,《襄陵县志》所谓的“二月二祀土地神”是阴历的二月二日,而不是阳历的2月2日,似乎与阳历2月27日日切5号缝没有可比性。

但是,从前文所分析的冬祀节乃阳历来看,陶寺二月祭祀社神的宗教节日原本也应是阳历,很可能后被世俗化改在阴历。

因为太阳历需要观测太阳的运行来制定,而太阳的观测需要必要的观测仪器如大型石柱、缝隙、山头等,还需必要的条件如必须在日出时分、日落时分观测等,需要比较深厚的天文学知识基础,不易被寻常百姓掌握。

而太阴历则观测月相的变化周期,不需要观测仪器,不要求必须于月出、月落时分观测,举头望月即可,简便易行,民间容易掌握。

因此陶寺城址许多原本是阳历的宗教节日,很可能由于后来陶寺失去了都城的地位不能及时得到授时历法,被世俗变为阴历的传统节日。

而2月27日前后3天为阴历二月二日者,如在1998年为2月28日、在1971年2月26日、在2006年为3月1日等,即是祠大社宗教节日有可能从阳历改阴历的遗痕。

社神土地神的祭祀是至关重要的,因此附会于陶寺祖山塔儿山日切相得益彰。

由此我们认为2月27日日切5号缝中塔儿山标定“祠大社”宗教节日。

当然,5号缝中日切,也还具有气候变化意义。

《襄汾县志》记载:

“本地日平均温稳定通过0℃,一般出现在2月中旬至下旬。

”且汾河的解冰始于2月25日。

因此2月27日5号缝日切或许是日平均温通过0℃的标志,表现为大地冰消雪融和汾河解冰以及柳芽开放。

由此我们认为上半年5号缝日切,标志着春祠大社的宗教节日与冰消雪融的气候变化,可称为“冰消”,时间大约为每年的2月27日前后。

自2月9日4号缝日切陶寺春始至2月27日5号缝日切冰消祠大社间隔17天。

5.3月8日东6号缝中日切

2005年3月8日日半出在6号缝外北侧,被D5号柱子挡住。

日切时太阳北缘在6号缝中,偏于6号缝中线以北26′41″。

考虑到黄赤交角变化,今天春分前日出较四千年前向北偏,故应是当天。

即陶寺文化时期3月8日日切在6号缝中线。

2005年3月8日较2005年惊蛰3月5日20时推迟3天。

《襄汾县志》记载:

降雪“终日一般在3月上旬”,“解冻日期一般在翌年3月上旬。

”汾河的彻底解冰在3月5日。

足见陶寺观象台3月8日6号缝日切,确实标志着一年中气候变化节点的重要意义,具体说是冻土解冻、终雪、汾河完全解冰、柳树展叶与始开花、冬眠动物醒来。

比较符合惊蛰实质,故我们认为日切于5号缝中线标志着陶寺文化的“解冻”,后来演变成廿四节气中的惊蛰。

同时,“解冻”也可能是陶寺备耕农时开始的标志,时间大约在每年的3月8日前后。

如《诗经·豳风·七月》所唱“三之日于耜”,毛传云:

“三之日,夏正月也,豳土晚寒。

于耜,始修耒耜也。

自2月27日5号缝中日切冰消至3月8日6号缝中日切解冻间隔9天。

6.3月18日东7号缝中日切

2005年3月18日日半出在7号缝内中线稍偏北。

日切在缝中线上。

由于春分、秋分没有黄赤交角变化,因此3月18日7号缝中线日切为陶寺春分,较2005年春分3月20日21时提前2天。

《尧典》称:

“日中星鸟,以殷仲春。

”《襄汾县志·节日》说:

“春分,酿酒醋。

”气温适宜,当地酿酒做醋开始。

《四民月令》称:

“春分中,雷乃发声。

先后各五日,寝别内外。

”《礼记·月令》也说:

“仲春之月,……是月也,日夜分,雷乃发声,始电。

蛰虫咸动,启户始出。

先雷三日,奋木铎以令兆民曰:

‘雷将发声,有不戒其容止者,生子不备,必有凶灾。

’日夜分,则同度量、钧衡石、角斗甬、正权概。

”春分开始打雷,夜寝禁忌。

校准度量衡器具。

足见春分的重要。

春分是一年春夏秋冬四季中重要节点之一,昼夜长短平分,是历法中不可缺少的支撑点,陶寺历法中,3月18日东7号中线日切,是陶寺春分的标志。

陶寺文化时期可能尚无“春分”称谓,或可称为“仲春”,实际节令意义相同。

为了使读者便于正确理解和对比分析,故本文仍沿用“春分”一词。

诚然,陶寺3月18日日切的春分标志,比今天的春分早2天。

此两天的误差不知是当时对春、秋分日期的判断并不准确所致抑或是4000年来春、秋分点的变化所致,目前尚无定论。

自3月8日6号缝日切解冻至3月18日7号缝中日切春分间隔10天。

7.3月28日东8号缝中日切

2005年3月28日日切在东8号缝的中心稍微偏北,四千年前此日是陶寺文化的一个节令。

然而其节令意义似乎并非能一眼望穿。

首先,我们注意到8号缝中线方位角89°06′21.7″(不含磁偏角),十分接近真方向正东90°,仅差53′38.3″。

这个真子午线的正东方向是陶寺人特意选择的,应当有特别的宗教意义,清明节则是距3月28日最近的一个比较明确的宗教祭日。

3月28日虽比2005年4月5日1时清明节提前8天,似乎与清明无关,但是陶寺一带传统清明比廿四节气的清明节日期提前5天开始。

《襄陵县志·礼俗略》云:

“襄陵,晋魏旧地,陶唐遗风,……享祀报本,虽费不奢。

”《太平祝志》云:

“信鬼神,喜祭赛。

”据我们在陶寺工作多年的亲身体会,陶寺祭祖报本的情结在清明节时达到一年中的最高峰,气氛非常隆重,仪式异常繁琐。

由于陶寺一带多数地方的(汾城地区除外)妇女必须参与夫家的正式清明祭奠,因此妇女回娘家上坟再提前5天左右,大约在3月25日稍后就提前回娘家上坟。

此俗实际仅局限在以陶寺为中心的临汾盆地,襄汾、临汾和曲沃部分地区,实际就是陶寺文化中心控制区,恐非空穴来风。

《襄陵县志·节序》载:

“清明,前数日,携酒肴楮帛于墓,且加封焉。

是日,蒸面作鱼蛇,馈送姻娅,男女结伴,诣龙斗峪华神庙焚香,至则献一雄鸡,以针刺鸡冠滴血以祀之,亦荐毛血之义也,俗称千鸡会。

《襄汾县志·节日》载:

“清明节为祀节,节前,至亲晚辈登门祭祀,俗称烧纸。

老坟、旧坟、新坟扫墓分别在节前3至5日内进行。

全家人等(汾城地区女性不参加)担挑食馔(必有藕)纸箔,上坟祭奠,添土、挂纸、烧纸。

清明节当天(指阳历4月5日——笔者注),早午于祖先堂前奉祀,下午晚辈媳妇于大门口(个别地区外籍人到村外)焚纸化箔。

有死于外地者,家人在十字路口祭祀。

据我对在陶寺当地的民族志调查,《襄汾县志》所说老、旧、新坟分日扫墓甚是,陶寺清明扫墓有严格的程序:

1阳历4月1日上老坟,出五服之先祖坟。

2阳历4月2日上新坟,头年清明后至今年清明前埋坟。

3阳历4月3日上旧坟,一年以上、五服之内的祖坟。

4阳历4月5日上百日之内的坟。

我们2005年4月1日清明节民俗调查如下。

2005年4月1日星期五,陶寺正式清明节,十分隆重,民工要求放假上坟,故停工一天。

我们拍摄东坡沟张家和贾家上坟实况,了解一下今天陶寺清明上坟的具体习俗。

早8时至9时,各家先给亲戚上坟,在坟上压些纸钱,备些馍、菜。

待亲戚家的孝子贤孙来后收集起来一同用于祭奠。

早9时起,各家上本家先祖的坟。

祭拜程式如下。

A.各核心家庭分别在自己的直系祖先坟前摆供品:

菜肴、花馍、酒、水果、糕点、纸钱、元宝、旌幡等。

菜肴以红、黄、绿、白颜色为主,讲求色彩对比鲜艳;以鸡蛋(黄色)、菠菜(绿色)、藕(取藕断丝连意,白色)、火腿肠(红色)为主要原料。

菜肴皆不放盐,贵在色形而不在味。

正如《礼记·郊特牲》云:

“笾豆之荐,水土之品也,不敢用常亵味而贵多品,所以交于神明之义也,非食味之道也。

先王之荐,可食也,而不可耆(嗜)也。

”藕产自水中,鸡蛋、菠菜、火腿肠皆为陆产。

尽管当地百姓无人能说出这四种菜肴的宗教含义,但是其形式却被当地人们的祭祀行为顽强地传承着。

花馍即是在馒头上盘一条小蛇,或做成一个憨态可掬的刺猬(《襄陵县志》称之为“鱼”)。

蛇母题似陶寺龙盘,刺猬可能用于坟内避邪。

B.家族男女老少到齐,孕妇除外不来,跪拜作揖,按先祖长幼顺序统一跪拜祖坟。

C.放鞭炮。

D.各核心家庭分别抛洒供品,掰馍、扔饼干、用筷子将碗中的菜拨向坟堆、倒酒等。

小孩可以分食部分水果和糕点,不能管饱,成人则一般不食。

正实践《郊特牲》所谓“先王之荐,可食也,而不可耆(嗜)也”的理念,尽管当地早已无人知道引用《郊特牲》的这句经典了。

E.家族将各核心家庭的纸钱、元宝、衣服等集中在一起焚烧,称为“交纸”(笔者疑为“叫纸”,一边烧纸,一边叫祖先的灵魂来取钱物)。

F.上坟结束。

各家散去上其他该上的坟。

4月1日上午9时半,我们考察完陶寺东坡沟上坟习俗后,驱车考察汾河以西吕梁山地区,发现乡宁、大宁、吉县等周边县没有阳历4月1日清明上坟的习俗,皆以4月5日为清明。

侯马地区也是4月5日清明节上坟。

可见以4月1日为清明节隆重上坟之俗仅流行于临汾盆地的襄汾、临汾和曲沃部分地区,实际就是陶寺文化的核心区,以陶寺城址为核心。

3月28日比今天陶寺一带的清明节仅提前4天。

根据当地妇女于3月25日后就开始回娘家上坟的习俗,我们有理由认为3月28日日切于8号缝中标志着清明节祭祀上坟的开始。

东8号缝3月28日日切作为清明祭祖节日标志,是有深刻的宇宙观的支持的。

假如允许上古时期“正朝夕”法找正方向有不足1°的误差,则东8号缝中线几乎就是真方向正东。

《周易·说卦》云:

“帝出乎震。

……万物出乎震。

震,东方也。

”《礼记·曲礼》:

“措之庙,立之主曰帝。

”此言祖庙中祖先神所依托的牌位或偶像称为帝。

《大作大中簋》铭:

“唯六月初吉丁子(巳),王在奠(鄭),蔑大历。

易(赐)芻(犓)牛騂犅,曰:

‘用啻(禘)于乃考’。

……”显然,禘礼祭祀灌禘对象是祖考祖先神。

由此我认为“帝”最初本宜就是“人祖至上神”,是祖先崇拜的对象。

清明节是一年中最大的祭祖上坟宗教节日,陶寺观象台8号缝中线对正东,3月28日日切其中标志清明祭祀的开始绝非偶然巧合,很可能是“帝出乎震”的宇宙观的指导下的宗教仪轨使然,在观念上认为以帝为表象的祖先的灵魂,出行始自正东。

除了宗教节令意义之外,此日日切于8号缝中线,还另一层与农事有关的宗教仪式的标志意义。

《襄汾县志·气温》记载:

“气温≧10℃春作物播种,……日平均温稳定通过10℃,一般出现在3月下旬。

”也就说,当地农事此时才真正全面启动。

3月28日日切8号缝中应当标志着春播的开始。

《尚书·尧典》:

“寅宾出日,平秩东作。

日中星鸟,以殷仲春。

”注曰:

“寅,敬;宾,导;秩,序也。

岁起于东而始就耕谓之东作。

东方之官敬导出日,平均次序东作之事以务农也。

8号缝中观测视线向东正横穿观象台第一层台基生土半月台芯中部和一层台基的夯土台阶第三级。

《礼记·月令》说孟春之月,“天子乃以元日祈谷于上帝。

乃择元辰,天子亲载耒耜,措之于参保介之御间,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躬耕帝藉。

天子三推,三公五推,卿诸侯九推。

”这是天子的“躬耕帝藉”之礼。

我国民间普遍流行立春“打春牛”的节日活动,是“躬耕帝藉”的民间翻版,不论贵贱都与祈谷有关。

虽然这些礼仪和民间节令活动都在后世定在廿四节气的立春,而陶寺文化时期没有廿四节气,春耕春种的开启礼仪不一定放在2月9日陶寺“春始”,而有可能于陶寺春分10天后3月28日日切于面向正东的8号缝中线时,在生土半月台和夯土台阶举行春耕春种开启礼仪。

因此3月28日8号缝日切同样标志着这一宗教礼仪举行的日期到来,这才更符合《尧典》“寅宾出日,平秩东作。

日中星鸟,以殷仲春”的本意。

除了宗教意义,3月28日8号缝中线日切还有农事意义,是举行春播开启仪式的现实基础。

山西农谚有“清明前后种扁豆”之说。

但陶寺文化时期可能没有扁豆,此时节可能主要是春播大麦。

陶寺遗址的发掘曾经浮选出大麦疑似籽粒13粒。

《植物栽培学》说:

“春播大麦区,系我国北部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新疆以及山西、河北、陕西、甘肃等省的北部,分布较分散,且类型较多。

该区无霜期90~100d,月平均气温在10℃以上者为5~6月份,年降雨量200~600mm,也多集中在6~8月份。

一般3月下旬至4月下旬播种,7月中旬后收获,也有在8~9月份收获,生育期120d左右,一年一熟制。

”《襄汾县志·气候》记载,陶寺无霜期195~200天;5月份平均温21.5℃,6月份25.3℃;年降雨量635.1mm,其中6月份91.3mm,7月份113.1mm,8月份176.6mm,9月份71mm,可见集中在6~8月份。

因此陶寺的微气候完全适宜大麦的种植。

故而我们推测3月28日日切于8号缝中线除了清明节之外,还标志着大麦播种的日期,而且是陶寺文化四大谷物粟、黍(含稷)、稻、大麦中每年最早播种的作物,可以说是一年中真正播种粮食劳作的开始。

另《四民月令》:

“清明节令蚕妾治蚕室,涂隙穴,具槌寺箔笼。

”陶寺清明还应有开始治蚕室的标志意义。

晋南地区养蚕历史物证可上溯至仰韶文化晚期西王村文化三期的人工切割的半个蚕茧,是李济先生于1926年在山西芮城西阴村发掘出土的。

陶寺文化时期养蚕可能早已不成问题。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3月28日日切于8号缝中主要标志着一年中最重要的上坟祭祖宗教节日的开始,同时以“寅宾出日,平秩东作”宗教仪式标志着春播春种的正式启动,而实质性的农时标志是大麦播种的日期和始治蚕室的日子。

陶寺清明节的到来可能还有一个比较明确的物候标志,那就是家燕的到来。

《襄汾县志》载家燕到来是每年的3月下旬,据我们实地观察,2006年3月31日家燕回到我们考古工作队在陶寺遗址驻地——东坡沟村贾明深家,比3月28日陶寺清明晚3天,比今天陶寺一带正式清明节4月1日提前1天。

值得注意的是,当地传统节日中只有冬至和清明这两个阳历节日,故农谚有“二月清明草不青,三月清明道旁青”之说,二、三月是阴历,清明是阳历节日,所以在阴历月份里是不固定的,才会出现二月清明、三月清明之分。

自3月18日7号缝日切春分至3月28日8号缝日切清明间隔10天。

8.4月10日东9号缝中日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