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自考试题汇总法学类.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897103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自考试题汇总法学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全国自考试题汇总法学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全国自考试题汇总法学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全国自考试题汇总法学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全国自考试题汇总法学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自考试题汇总法学类.docx

《全国自考试题汇总法学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自考试题汇总法学类.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自考试题汇总法学类.docx

全国自考试题汇总法学类

2010年4月全国自考试题汇总(法学类)

法学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

10014

本试卷分A、B卷,使用2002年修订版教材的考生请做A卷,使用2007年修订3版教材的考生请做B卷;若A、B两卷都做的,以B卷记分。

A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我国的国家性质是___________制度。

()

A.人民代表大会B.人民民主专政

C.多党合作D.政治协商

2.李某驾车前发现汽车车闸有点失灵,考虑道路宽敞,路程又不远,就将车开走,路上将行人撞成重伤,李某的行为是___________犯罪。

()

A.疏忽大意的过失B.过于自信的过失

C.间接故意D.意外事故

3.独任庭仅由审判员一人组成,适用于___________人民法院依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

()

A.最高B.高级

C.中级D.基层

4.老王以高价在古董市场上购买了一幅被称为明末清初的绘画,非常欣赏,后经过专家鉴定其画为过去的复制品,老王购买行为在法律上应该是___________民事法律行为。

()

A.无效B.有效

C.要式D.可撤销

5.我国商标法对人用药品和烟草制品采用___________原则。

()

A.注册B.申请使用

C.自愿注册D.强制注册商标

6.代位继承人只能限于()

A.被继承人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B.继承人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

C.被继承人子女的长辈直系血亲D.继承人子女的长辈直系血亲

7.在下列不同的继承方式中___________的法律效力最高。

()

A.法定继承B.遗嘱继承

C.遗赠扶养协议D.遗赠

8.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履行的___________合同发生纠纷可以向外国法院起诉。

()

A.中外合资经营企业B.中外合作经营企业

C.国际货物买卖D.中外合作勘探开发自然资源

9.行政法的主要调整对象即行政法调整的中心内容是行政___________关系。

()

A.管理B.组织

C.监督D.指导

10.甲向国家专利局申请发明专利被驳回,就向人民法院起诉,这时,乙参加到诉讼中,其主张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要求法院驳回甲的诉讼请求,以确定专利局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乙在诉讼中是()

A.原告B.被告

C.第三人D.共同诉讼人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法所规定的行为模式包括___________模式。

()

A.可为B.培养

C.勿为D.应为

E.观念

2.选举原则是选举制度的精髓,其内容包括()

A.选举权的普遍性B.选举权的平等性

C.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并用D.秘密投票

E.差额选举

3.我国宪法在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方面强调普及与发展___________教育。

()

A.初等义务B.中等

C.职业D.高等

E.学前

4.我国刑法确定了___________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

()

A.成年人B.完全

C.相对D.完全不

E.减轻

5.对犯罪分子进行数罪并罚时应坚持___________原则。

()

A.吸收B.从轻

C.从重D.限制加重

E.相加

6.引起法人终止的原因有()

A.依法被撤销B.解散

C.依法宣告破产D.法人的合并

E.法人住所变更

7.下列项目中___________之间适用婚姻法规定的父母子女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

A.离婚后的父母子女B.非婚生子女与父母

C.有抚养关系的继子女与继父母D.无抚养关系的继子女与继父母

E.养子女与养父母

8.夫妻一方的___________过错致使婚姻关系破裂的,无过错方有权要求离婚损害赔偿。

()

A.重婚的B.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C.实施家庭暴力的D.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E.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两年的

9.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的处理结果有()

A.驳回上诉的判决B.依法改判

C.发回重审的裁判D.自行改判

E.延期审理

10.人民法院受理的行政案件有()

A.对公民采取行政拘留

B.查封,扣押,冻结企业财产

C.汽车驾校的学员通过考核,行政机关拒绝颁发驾驶证

D.国家同曾是敌对国家建立和恢复正常的外交关系

E.对公民实行劳动教养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

1.法律调整的对象不仅是人们的现实的行为,而且还包括人们的思想、品格和行为动机。

()

2.我国宪法在规定公民的社会经济权利中确定劳动是公民的权利,没有包括劳动的义务。

()

3.我国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在中国领域外犯中国刑法规定的最高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

()

4.对于累犯不适用缓刑,不得假释,应当从重处罚。

()

5.刑事案件贯彻以被告人居住地为主,以犯罪地为辅的地区管辖原则。

()

6.担保物权的存在是以所有权的存在为前提,并随其消灭而消灭。

()

7.知识产权具有有形性。

()

8.专利法规定,授予专利权的外观设计应当具备新颖性。

()

9.夫妻约定财产制必须采用书面形式。

()

10.诉讼外的调解不是当事人要求离婚的必经程序。

()

四、填空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1.法律关系是根据___________建立的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合法关系。

2.宪法是规定国家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集中表现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保障___________的国家根本法。

3.可以被选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和副主席的必须是年满___________周岁的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

4.我国刑法在溯及力问题上采取___________原则,它是罪行法定原则派生的要求之一,具有普遍的效力。

5.拘留由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的对于___________或重大嫌疑分子采取的一种临时限制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

6.提起公诉是___________代表国家向人民法院提出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请求的诉讼活动。

7.民法调整的人身关系是在社会生活中因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而发生的社会关系。

8.行政案件原则上由___________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9.提起行政诉讼的人必须是认为___________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30分)

1.简述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的标志有哪些?

(6分)

2.简述剥夺政治权利的内容。

(4分)

3.公安司法机关各自的职权分工的内容是什么?

(5分)

4.监护人的职责有哪些?

(4分)

5.民事案件开庭审理的步骤是什么?

(6分)

6.保障当事人程序权利原则在什么法律中确定,其内容是什么?

(5分)

六、案例题(本大题共10分)

2003年3月,甲方向乙方提出提供F31型货物的建议,并附上订立合同的内容,根据甲方的要求以及乙方掌握的信息——生产原材料即将涨价,乙方试探性地向甲方提出价格偏高,希望降低价格的请求。

同年4月,甲乙双方共同签署合同,货物价格降低百分之五,一年内甲方向乙方提供货物分十批交货。

在合同履行中,甲方已向乙方提供货物两次,在生产第三批货物时,遇到国家价格调整上涨,甲方向乙方提出涨价,几经协商双方终于在同年7月就价格条款重新达成协议,甲乙双方完成第三批、第四批交货。

同年8月底,一场洪水袭击甲方,将原材料和厂房冲毁,如果甲方要恢复生产,至少需要一年的时间,面临现状,甲乙双方出现合同纠纷。

问:

(1)2003年3月甲方的行为在法律上是什么行为?

(1分)同时乙方的行为是什么?

(1分)为什么?

(1分)

(2)2003年4月,甲乙双方共同签署合同的行为是什么?

(1分)

(3)2003年7月,甲乙双方就价格条款重新达成协议,这在法律上称为什么?

(1分)

(4)2003年8月,甲方不能向乙方提供货物是否承担违约责任?

(1分)为什么?

(1分)

(5)面对洪水灾害后,甲方必须履行哪些义务?

(1分)

(6)乙方在得知甲方的现状后应怎么办?

(1分)乙方是否可以提出解除合同?

(1分)

 

B卷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1.在我国县、市辖区的人大代表由___________选举并受其监督。

2.对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___________实行正当防卫的,无必要限度的限制。

3.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案件的核准权在___________。

4.___________是财产所有人的权利,任何人都负有不得侵犯的义务。

5.著作权人因他人侵权造成的实际损失或侵权人的违法所得不能确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判决给予___________元以下的赔偿。

6.为解决继承权纠纷,继承人自___________其权利被侵犯之日起二年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7.民事诉讼中实行财产保全措施必须是针对___________之诉的案件。

8.原告拒绝履行裁判的,行政机关可向___________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或依法强制执行。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我国公民的社会经济权利不包括()

A.劳动的权利和义务B.受教育的权利与义务

C.退休人员的生活保障D.物质帮助权

2.根据我国行政区域的划分,___________在地方制度中属于最低层次。

()

A.省制B.市制

C.县制D.乡镇制

3.下列项目___________的说法是错误的。

()

A.政策是制定和执行法律的依据

B.当今的治国方略是“既依靠政策,又依靠法律”

C.社会主义法是传播社会主义道德的有效手段

D法律与道德调整的范围不尽相同

4.如果被教唆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教唆犯依然构成犯罪,但___________处罚。

()

A.应当从轻或减轻B.可以从轻或减轻

C.应当从重D.可以从重

5.判处犯罪分子死刑应当报请___________核准。

()

A.高级人民法院B.高级人民检察院

C.最高人民法院D.最高人民检察院

6.王某在甲地行凶作案后流窜到乙地亲戚家躲避,一段时间后又到丙地打工谋生,经查王某的户籍所在地是丁地,如果王某被捕,该案应由___________的人民法院审理。

()

A.甲地B.乙地

C.丙地D.丁地

7.王某接受李某的委托于10月5日到甲地为其购买开盘优惠价格的房屋,但是到时王某不能前往,王某必须在___________情况下转托他人才有效。

()

A.患感冒

B.参加学习

C.在途中遇山洪爆发冲断道路

D.想起甲地有一朋友熟门熟路,认为比自己做得好

8.公民著作权中的发表权和财产权的保护期限为___________的第50年12月31日。

()

A.作品首次发表后B.作者死亡后

C.作品最后一次发表后的D.作者决定发表

9.我国关于取得外观设计专利的实质条件是具备___________性。

()

A.创造B.实用

C.新颖D.公开

10.实用新型专利权的期限为10年,均自专利局___________之日起计算。

()

A.收到申请人的申请B.审批

C.决定审查D.公告

11.代位继承只适用于___________继承。

()

A.遗嘱B.法定

C.遗赠D.转位

12.甲立下遗嘱将自己死后留下的某一财产指定由___________所有为遗赠。

()

A.甲的女儿B.甲的儿子

C.甲的孙子D.甲的配偶

13.下列项目中___________不属于我国公务员职位类别。

()

A.综合管理类B.政务类

C.专业技术类D.行政执法类

14.设定行政许可的事项是指公民、法人、其他组织从事的___________相关性特定活动。

()

A.公共B.财产

C.人身D.军事

15.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___________自行收缴罚款。

()

A.应当B.可以

C.不得D.必须

16.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只能由___________设定。

()

A.地方性法规B.行政法规

C.法律D.宪法

三、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现阶段的爱国统一战线是以___________为政治基础的联盟。

()

A.社会主义B.资本主义

C.爱国主义D.拥护祖国统一

E.分裂独立

2.在我国对司法提出的基本要求有()

A.正确B.公平

C.合法D.合理

E.及时

3.实现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标志,除了国家的法律秩序稳定之外,还有()

A.形成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B.法律具有最高权威

C.实现民主法制化和法制民主化

D.国家的权力监督和制约机制形成并实现良性循环

E.依法行政和司法制度得到有效保障

4.我国广义的刑法包括()

A.《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B.《社会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C.《关于惩治骗购外汇、套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

D.附属刑法

E.《行政处罚法》

5.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时,应当根据___________判处。

()

A.犯罪事实B.犯罪性质

C.犯罪情节D.社会危害程度

E.刑法

6.下列项目中___________案件属于不起诉的范围。

()

A.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B.被告人死亡的

C.证据不足的D.犯罪情节轻微免除刑罚的

E.可能判处徒刑,现怀孕的妇女

7.能够作为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

A.电视机B.托运货物

C.外观设计专利D.人的血液

E.财产所有权

8.自然人被宣告死亡就能引起___________关系的产生或者消灭。

()

A.继承B.婚姻

C.债权、债务D.身份

E.人身保险

9.下列___________项目属于可撤销的民事行为。

()

A.甲将自己承租的房子转让给乙

B.甲胁迫乙代表国有企业与其签订有损于国家利益的合同

C.甲用以次充好的商品卖给乙

D.甲把赝品误认为真品卖给乙

E.甲利用乙急需用钱,将乙的房屋价格低于市场价的一半转让给自己

10.注册商标可因出现___________情形而被撤销。

()

A.未进行商标权的续展B.自动放弃

C.自行转让注册商标D.连续三年停止使用

E.使用注册商标的商品以次充好,欺骗消费者

11.弟、妹对兄、姐尽抚养义务的特定条件是()

A.弟、妹由父母抚养成人

B.弟、妹由兄、姐抚养长大

C.弟、妹有负担能力

D.兄、姐现缺乏劳动能力

E.兄、姐现缺乏生活来源

12.父母子女之间的权利与义务适用于()

A.婚生子女B.非婚生子女

C.有抚养关系的继子女D.无抚养关系的继子女

E.养子女

13.民事诉讼是人民法院在双方当事人和诉讼参与人参加下,审理和解决___________案件的活动。

()

A.民事B.劳动

C.行政D.经济

E.婚姻

14.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有权查阅本案庭审材料,但是涉及___________材料除外。

()

A.庭审记录B.对方提供的证据

C.国家机密D.商业秘密

E.个人隐私

15.下列项目中___________不能进行行政复议。

()

A.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保护义务B.不依法发放社会保障费

C.部门规章D.行政机关的行政处分

E.劳动部门对劳动争议的调解

16.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行政案件有()

A.省辖市人民政府作出的决定B.确认发明专利权案件

C.海关处理的案件D.国务院建设部门的决定

E.直辖市人民政府的决定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法制

2.刑罚

3.侦查

4.法人

5.法定继承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9分)

1.我国法律赋予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哪些特定的权利?

(3分)

2.法律的规范性是通过哪些方式表现的?

(3分)

3.确定某种行为是否为犯罪必须认定哪些要件?

(4分)

4.判断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的基本标准有哪些?

(6分)

5.在民事诉讼中,导致法定代理权消灭的情况有哪些?

(3分)

六、案例分析(本大题共10分)

2006年3月,甲方向乙方提出提供H51型货物的建议,并附上订立合同的内容。

根据甲方的要求以及乙方掌握的信息,该种货物生产原材料即将涨价,乙方试探性地向甲方提出价格偏高,希望降低价格的请求。

同年4月,甲乙双方共同签署合同,货物价格降低百分之五,一年内甲方向乙方提供货物分十批交货。

在合同履行中,甲方已向乙方提供货物两次,在生产第三批货物时,遇到国家价格调整上涨,甲方向乙方提出涨价,几经协商双方终于在同年7月就价格条款重新达成协议,甲乙双方完成第三批、第四批交货。

同年8月底,一场地震袭击甲方,原材料和厂房被毁,如果甲方要恢复生产,至少需要一年的时间,面临现状,甲乙双方出现合同纠纷。

问:

(1)2006年3月甲方的行为在法律上是什么行为?

(1分)同时乙方的行为是什么?

(1分)为什么?

(1分)

(2)2006年4月,甲乙双方共同签署合同的行为是什么?

(1分)

(3)2006年7月,甲乙双方就价格条款重新达成协议,这在法律上称为什么?

(1分)

(4)2006年8月,甲方不能向乙方提供货物是否承担违约责任?

(1分)为什么?

(1分)

(5)面对地震灾害后,甲方必须履行哪些义务?

(1分)

(6)乙方在得知甲方的现状后应怎么办?

(1分)乙方是否可以提出解除合同?

(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