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7 整车拆装.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897099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2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7 整车拆装.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实验7 整车拆装.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实验7 整车拆装.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实验7 整车拆装.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实验7 整车拆装.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验7 整车拆装.docx

《实验7 整车拆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7 整车拆装.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实验7 整车拆装.docx

实验7整车拆装

实验七整车拆装

(12学时)

整车拆装是汽车底盘构造课程的最后环节,其任务是将一台目前主流技术水平乘用车的前副车架(及其上的所有安装部件,包括发动机、传动系、悬架、转向器等)从车身上拆卸下来并复装回去,并在此拆装过程中综合复习之前课堂学习、拆装实验所获知识,了解传动系、转向系、制动系等系统在实车上的安装形式,进而一般性了解整车布置、汽车操纵界面等其他相关的构造知识。

1实验目的

(1)了解前置前驱乘用车整体布置形式;

(2)了解乘用车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制动系的结构形态与布置;

(3)了解发动机各分系统及附件的结构形态与布置;

(4)掌握常见汽车拆装工具的使用方法及规范。

2拆解对象与准备

广汽乘用车传祺1.8L机械自动变速轿车1辆;

广汽乘用车传祺1.8L手动变速轿车1辆;

广汽乘用车传祺2.0L自动变速轿车1辆;

传祺副车架拆装专用支架及辅助工具一套;

通用手动工具若干。

3拆卸过程

为了保证操作安全并锻炼基本实践技能,实际操作中必须严格按照设备安全规程以及实验指导书的指导工作。

为确保人身安全,操作人员不得着裙装、短裤、露趾凉鞋、过于宽松的衣物,长发应束好。

注意工具、设备的合理使用并保持工作环境整洁,做到“三不落地”:

工具不落地、零件不落地、油水不落地。

一般来说,操作中拆下的螺栓螺母,部件移除后,应及时拧回原位,若无法拧回,必须在收纳盒内分类摆放整齐。

拆卸下的零部件需按原貌摆放在储物架上。

在拆卸过程中,请及时使用摄影手段记录各拆装步骤,用于实习报告的撰写,对于不易记忆的管路、线束走向、零部件初始安装形态等亦及时照相记录。

3.1实验准备

1.阅读《汽车螺栓紧固件与装配工具》、《汽车底盘拆装常见工具》两篇资料,了解常见工具用途及操作规范;

2.整理工作场地,工具车、置物架等至于方便位置,地表无杂物;

3.整理工具、备件、器皿、以及辅助材料;

4.空载试操作举升机,确认液压泵工作正常、机械锁止有效;

5.将车辆停放在举升机工位上,举升机支架置于车底合适位置;

6.待拆装车辆首尾(发动机舱、油箱)处放置一个5kg手提式干粉灭火器,确认灭火器处于有效状态;

7.卸除燃油管路压力:

将点火钥匙置于OFF位置,打开发动机舱电器保险盒,拔出燃油泵保险,拧动钥匙启动车辆,直至发动机自然停止工作,此时油轨内几无压力。

8.静置车辆足够长时间,待排气管路及冷却水温降到不致引起烫伤的程度。

3.2拆卸附件

1.拆卸所有车轮:

将车轮回正,在车辆落地状态下用长柄扳手拧松轮胎螺栓,举升车辆至轮胎离地,再使用电动扳手或摇柄扳手快速卸下螺栓,将车轮卸下堆放整齐。

2.拆卸蓄电池:

移除蓄电池线束时,应先断开负极,再断开正极;拆卸下的蓄电池使用检测仪测量剩余电量,需要充电时及时连接充电机;

3.拆卸发动机罩。

4.拆卸发动机进气道部件(空气滤清器总成、进气消声器等)

5.拆卸蓄电池支架:

拧松制动储液罐紧固夹子,将液罐倚靠在侧板上,完全拆除所有蓄电池支架。

6.举升车辆,拆除发动机舱前侧下护板。

7.排放冷却液:

拧开补液罐盖,举升车辆并将洁净的敞口容器放置在液压运送器上,升至合适高度,拧出散热器底部的放水螺塞,将冷却液排至容器内回收。

注意:

拆卸发动机冷却系统必须在发动机冷却时进行!

若停车时间不长即打开补液罐盖,易导致蒸气或液体烫伤。

3.3拆卸空调压缩机

1.拆卸右前轮前部挡泥板※。

2.拆卸发动机附件传动皮带(两人配合操作):

用16mm套筒扳手逆时针扳动皮带张紧轮,待皮带松弛后取出,再缓慢释放张紧轮。

绝对不能拆卸张紧轮!

图1传动皮带安装形态及附件

1-保护罩,2-转向助力油泵,3-惰轮,4-空调压缩机,5-张紧轮,

6-曲轴皮带轮,7-发电机,8-传动皮带

3.拆卸附件传动皮带保护罩(共3枚螺栓螺母,尤其注意一定要拆卸下压缩机机体上紧固螺母)。

4.断开压缩机线束,拆卸压缩机固定螺栓、将压缩机悬吊在散热器上横梁上。

注意:

绝不允许拧开制冷管路,制冷剂会泄漏。

3.4拆卸发动机舱线束

1.拆卸前舱电器保险盒的线束连接点(1个)。

2.拆卸蓄电池负极线束与车身接地的连接点(1个)。

3.将发动机控制ECU整体拆下,但不拆卸线束。

4.断开发动机舱线束与车身总线束的对接插头(AMT车4个,MT车3个,AT车4个)

5.断开其他发动机舱线束与车身的接地点(2个)

3.5切断散热器、暖风水管

1.拆卸散热器进水软管和出水软管:

用软管夹在散热器侧夹紧软管,松开卡箍,拔出软管。

2.断开膨胀水箱与散热器间的回水软管。

3.断开膨胀水箱与发动机机体之间的回水软管(细)。

4.断开膨胀水箱与发动机机体之间的主供水管(粗)。

5.拆卸暖风出水管和进水管:

用软管夹在散热器侧夹紧软管,松开卡箍,拔出软管。

注意:

拆卸散热器与暖风软管时可能会有少量冷却液流出,应用棉纱垫在接口下方,避免污染其他部件。

3.6拆卸转向助力液压油储液罐

1.拆卸储液罐:

拧松支架螺母,将储液罐和支架整体取下,再从罐上将支架取下,把液罐依靠发动机上,支架装回机舱侧壁。

2.将转向油管从车身上的卡子中撬出

注意:

不拆卸液压助力管道。

3.7拆卸转向器输入端

在驾驶舱内完成如下操作:

1.拆卸转向柱隔音罩总成固定螺母。

2.稍微旋转转向盘,将万向节固定螺栓头部旋至合适位置,用扳手彻底旋出。

3.将转向盘回正,向上拖拽转向管柱回缩,将万向节从转向器上完全拔出。

注意:

建议在转向盘回正状态下彻底松开万向节,装配时无需调整方向盘对中,难度较小。

3.8拆卸发动机与车身间的悬置连接

拆卸发动机上悬置拉杆两端的螺栓,取出拉杆

3.9拆卸变速器操作机构

3.9.1AMT车型

断开变速器电器插头(4枚,见实车标注)

3.9.2MT车型(注意:

不要断开离合器液压传动管路。

1.拆卸变速器与车身接地点。

2.拆卸离合器分泵支架,将其吊挂在车身上。

3.拆卸选挡、换挡拉索:

使用螺丝刀或专用工具将拉索头部球铰撬出,用钳将拉索弹簧挡片拆下,拉出两拉索。

4.断开倒挡开关插头。

3.9.3AT车型

1.将换挡拉线从底座中向上拉出;

2.用开口扳手将换挡拉线从换挡杆上撬出;

3.断开变速器与线束的连接点(4枚插头)。

4.AT车型需将ATF散热器从车辆前部拆出,具体步骤听从现场讲解

3.10拆卸制动助力真空软管

在发动机侧松开卡箍,将真空助力器的真空管拔出。

3.11拆卸前轮制动钳

注意:

决不允许松开制动管路接头,将导致液体泄露污染工作环境!

1.拆卸制动软管在减振器柱上的固定点。

2.拆卸螺栓,将盘式制动器总成从两侧转向节上拆下,或使用内六角扳手将钳体的浮动部分从固定钳体上拆下,吊挂在车身上。

3.拆卸轮速传感器以及信号线在转向节上的固定点,吊挂在车身上。

3.12拆卸悬架螺旋弹簧/减振器组

1.断开上横臂与转向节连接球铰:

旋出螺母,使用球铰拆卸工具将球铰压出。

2.拆卸螺旋弹簧/减振器组件与车身连接的固定螺母(两枚)。

注意:

1.拆卸上横臂时注意避免转向节突然下落。

2.绝不允许拆卸螺旋弹簧/减振器组件中央的减振器紧固螺母,处于压缩态的螺旋弹簧会飞出伤人!

3.13拆卸排气管前部消声器

1.用WD40浸润排气管橡胶悬挂件与支架间的内圆柱面,以降低摩擦力

2.断开排气管路中催化器前后的氧传感器线束插头。

3.拆卸油底壳加强板。

4.将前排气消声器与发动机侧的排气歧管断开(注意保留衬垫)。

5.将前排气消声器与后排气管道断开。

6.拉拽橡胶悬挂件,从车身上取下消声器。

3.14拆卸发动机供油管路

1.按压快装接头锁销,拆卸供油软管。

2.拆卸炭罐燃油蒸发通风管路。

注意:

1.若发动机关闭时间不长,燃油管内存有压力,必须按照节3.2所述释放管道压力,且拔出接头的工作一定要小心,下方垫用棉纱防止汽油滴落。

2.操作中注意消防安全。

3.15拆卸前副车架

1.拆卸左前轮前部挡泥板与副车架的连接螺丝※。

2.将副车架专用支架安装在高位液压运送器顶部平台上,运送器降至最低位置。

3.将支架安装在副车架下,确保三个支撑臂对准副车架的前横梁、侧梁的预定位置。

4.操作举升机,降低车身高度,使副车架底面降至支架上方约为100~200mm。

5.操作运送器举升,随时调整位置,使三个支撑臂都牢固支撑在副车架上。

6.旋出副车架紧固螺栓(10枚):

人员在车辆外侧,以蹲姿或半立姿使用力矩扳手拧松螺栓并取出。

7.操作举升机逐渐提升车身,将副车架及其上部件整体完全支撑在运送器上。

8.将两侧制动钳吊挂在举升机横臂上。

注意:

1.操作时人员身体不可全部进入车辆底部。

2.举升车辆分离副车架时,必须采用以点动方式逐步提高,直到确认车架完全离开车身。

3.举升时应安排人员在两轮侧、发动机舱上方观察是否有扯挂的部件、管路或线束,重点注意转向器输入端、压缩机管路、助力转向液罐。

4现场认知

4.1发动机

传祺1.8发动机是一款直列四缸自然吸气多点电喷汽油机,主要参数如表1所示,结合实车了解发动机舱内附属部件的布置形式与功能结构。

表1发动机主要参数

发动机标志字母

4B18K1

4B20K2

排量mL

1751

1969

汽缸数量/每个汽缸气门数

4/4

4/4

额定功率/转速kW/(r/min)

102.8/6400

110/6300

最大扭矩/转速N·m/(r/min)

162.7/4500

183/4500

缸径mm

82

83

行程mm

82.9

91

压缩比

(10.3±0.3):

1

(10.2±0.3):

1

凸轮轴传动

皮带

皮带

平衡轴

可变气门正时

可变进气歧管

4.1.1进气系统及相关部件

新鲜空气通过进气系统从外界进入发动机气缸,其基本结构是一条发动机端封闭的单出口管道。

进气道首先应具有足够截面积(减小吸气功率损失)和足够的长度(利用谐波增压原理加大进气量);进一步的,管道内要设置滤清装置滤除气流中的杂质或灰尘;对于汽油电子喷射系统来说,还要在进气道内布置电控节气门、喷油嘴、空气量计量相关传感器等部件;对于通向各个气缸的进气支管,还可能采用改变有效长度的方法增加进气量;最后,进气道内还要布置相应的消声机构,使气管内气体脉动、涡流等产生的噪声降低到不影响整车NVH的水平。

对照实物了解如下几个层面的问题:

1.管路走向、空气滤清器布置、消声部件布置

2.进气系统与发动机或整车其他部件的连接管道

3.电控喷射系统相关部件与传感器类型、数量、控制原理

4.可变进气支管外观、执行器件

4B18K1发动机进气系统如图2所示,其入口在冷却液散热器左侧,管道内包括一个空气滤清器、两个赫姆霍兹谐振腔、一个四分之一波长管,可参考附件《进气系统消声》了解其基本原理。

图2发动机进气道(部分)及附件

1-进气管道,2-空气滤清器壳体,3-滤芯,4-曲轴箱通风管,5-谐振腔,

6-1/4波长管,7-谐振腔

汽油机节气门后方的真空度是制动系统的能量来源,因此节气门后有通向真空助力器的管路;油箱内的汽油蒸汽平时储存在炭罐内,并通过一个电磁阀通到节气门后方的真空区域,导通电磁阀则可将外部空气吸入炭罐,携裹汽油蒸汽进入进气道;节气门前方有通向发动机缸盖罩的曲轴箱通风管,将曲轴箱窜气吸入气缸。

汽油喷射控制需要精确的进气量信息,可采用直接测量或间接计算两种方法得到。

一些电喷系统采用在节气门前方安装空气质量流量传感器直接测量发动机进气量,常见的传感器有热线式或热膜式;还有一些发动机采用了间接测量方法,根据汽油机进气管压力或节气门位置,结合转速、进气温度等参数确定进气量,即通常所说的速度密度法和节气门速度法。

4B18K1采用电子节气门,集成了节气门开度传感器,在进气总管上方安装了空气温度压力传感器,给ECU提供计算基础信息。

为了充分利用进气波动效应提高大转速范围内的发动机转矩,4B18K1发动机采用了可变进气支管技术,进气道被分为外圈与内圈两条路径,外圈路径细长,内圈路径短粗,内圈安装了一个碟片阀门。

发动机低速运转时,阀门关闭,气流通过细长的外圈进入气缸,而高速运转时,阀门开启,气流直接通过短粗的内圈进入气缸,有效长度减小。

这种方式能够在一定的转速范围内保证气缸的进气量,动力性和经济性都有所提高。

可变进气支管结构如图3所示,观察实物了解阀门动作的执行器件,并通过内窥镜了解阀片实际形态。

图3可变进气支管剖面结构

1-碟片阀门,2-进气支管,3-凸轮轴,4-进气门,5-节气门,6-稳压腔

4.1.2冷却系统

发动机冷却系统使发动机在不同的外部温度环境和工况下都保持合适的工作温度,同时也是乘员舱暖风机的热量来源。

整车拆装实习的相当部分工作量在于断开、重接冷却液管路。

结合实车和图4所示的4B18K1发动机冷却液管路连接总图,从以下几个项目把握冷却系统部件及管道在实车的布置:

1.膨胀水箱(补液罐)、散热器与发动机本体的管路连接

2.暖风系统管路连接

3.节气门、机油冷却器等独立部件的冷却液管路

图4发动机冷却液管路连接总图

1-膨胀水箱通气盖,2-机体回流管,3-节气门,4-暖风热交换器,5-三通接头,

6-高温冷却液(实心箭头),7-散热器,8-低温冷却液(空心箭头),9-机油散热器,

10-水泵,11-膨胀水箱,12-缸体

4.2传动系统

拆装车辆采用机械有级自动变速器(AMT)或手动换挡变速器(MT),内部核心为两轴式变速器,但在换档机构以及换档操纵方式上存在差别。

4.2.1AMT变速器

AMT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电控方式实现离合器行程、选挡、换档三个动作的自动化操作,传祺采用马瑞利公司的液压传动执行系统,并使用了RMT的商品名称。

驾驶员只需控制加速踏板,而换档时机由电控系统掌握。

图5液压传动自动换档系统示意图

变速器操纵机构如图6所示,由供压装置、液压换档装置、液压分离轴承三部分组成。

供压装置包括储液罐、电动高压泵、蓄能器等三个部件,高压泵将工作介质(通常为AT传动液)泵入管路内,蓄能器维持管道内的高压。

对于离合器分离/结合操作,电磁阀控制输入液压分离轴承的油压大小,实现分离轴承的伸长/缩短,推动膜片弹簧分离指动作;对于变速器换档动作,液压换档装置中的电磁阀控制执行油缸运动,带动换挡轴的轴向平动(选挡动作)和往复转动(换挡动作)。

图6变速器操纵机构

1-液压分离轴承,2-变速器本体,3-液压选挡换挡机构,4-供压装置组件

对照实物了解部件外观,了解液压元件的外观形态和管路走向,使用内窥镜伸入离合器课内观察离合器操纵机构结构。

4.2.2手动变速器

图7传祺手动换档变速器简图

1-一轴5挡齿轮,2-一轴4挡齿轮,3-一轴3挡齿轮,4-一轴2挡齿轮,5-一轴1挡齿轮,

6-一轴,7-二轴,8-离合器壳体,9-差速器总成,10-变速器壳体,11-壳体间隔板,

12-后壳体

传祺手动换挡车型采用两轴式5挡机械变速器,基本结构如图7所示(倒挡中间齿轮未示出)。

本次实验不作变速器分解,而是注意与AMT车型做对比,从以下几个层面把握总成操纵机构特点:

1.离合器分离操纵结构

2.变速器换档拉索的工作原理

与AMT车型采用可伸缩变长度的液压分离轴承不同,MT车型的离合器操纵采用拨叉带动分离轴承在分离套筒上滑动的方式推动离合器分离指。

拨叉的运动是由液压离合器分泵带动的,如图8所示。

该手动变速器的换档操纵装置有两条换档拉索,将变速器拨叉轴与换挡操纵手柄联系起来。

在实车上操作离合器踏板和换挡手柄,了解机构工作现象。

图8离合器分离装置

1-限位卡环,2-分离臂,3-分离臂衬套,4-变速器输入轴,5-离合器壳体,6-分离套筒,

7-螺栓,8-分离杠杆衬套,9-分离轴承,10-分离拨叉

4.3悬架与车轮

悬架是车辆行驶系统重要组成部分,观察拆装车辆的悬架系统,了解以下几项内容:

1.悬架结构形式:

弹性元件、阻尼元件、导向机构

2.轮胎定位调整方法

3.悬架连接点中橡胶衬套与刚性球铰的应用情况

4.3.1前悬架

图9前悬架布置

传祺轿车前悬架采用双横臂式独立悬架,上下横臂均为叉形,但上横臂尺寸较小且偏置在弹簧/减振器组的前侧。

类型

要点

弹性元件

螺旋:

下横臂与车架之间

横向稳定器:

两侧下横臂之间

阻尼元件

液力减振器:

下横臂与车架之间

导向机构

上横臂、下横臂

前悬架上摆臂及其支座为铸铝件,拧出支座与车身的紧固螺母(2枚),将支座整体取下,观察其结构形态与摆臂轴胶套。

4.3.2后悬架

图10后悬架布置

传祺轿车后悬架为多连杆式独立悬架,主要元件如下表所示:

类型

要点

弹性元件

螺旋:

下横臂与车架之间

横向稳定器:

两侧下横臂之间

阻尼元件

液力减振器:

下横臂与车架之间

导向机构

上横臂、下横臂、竖拉杆

4.3.3车轮定位及调整

车轮定位是指车轮相对于车身的空间姿态,包括车轮外倾、车轮前束、主销后倾及主销内倾等四方面内容。

对于常见小型乘用车的独立悬架,前后车轮都存在定位问题,但一般仅调节前后轮前束,而外倾角及主销倾角仅作为监测,超出许可范围后表明部件变形严重,需要更换悬架部件甚至副车架。

传祺汽车空载、转向中立位时的车轮定位标准值如下表所示,结合前后悬架部件考察前束的调整器件。

项目

标准值

前轮外倾角

-16′±20′

前轮前束角

7′±3′

主销后倾角

3°43′±30′

主销内倾角

5°14′±20′

后轮外倾角

-32′±20′

后轮前束角

20′±6′

4.4转向系统

图11液压助力转向系统

传祺轿车采用机械式液压助力齿轮齿条转向系统,储液罐里的液压油首先流入发动机带动的助力油泵,生成约10MPa压力进入动力转向器的转阀,经过油槽的分配作用推动齿条左右平移助力。

在拆卸下的车辆上,考察以下几项内容:

1.转向管柱结构

2.液压助力管路走向与实车布置:

高压管路、低压管路、散热管路

4.5制动系统

4.5.1行车制动系统

传祺轿车的行车制动系统为四轮钳盘式液压制动系。

驾驶员操作制动踏板,经真空助力器的助力作用将制动主缸内的制动液压入制动轮缸内实现制动。

行车制动系的管路布置呈X形,即左前/右后对角与右前/左后对角为两独立管路。

拆卸发动机等部件后,从以下几个方面观摩行车制动系统在整车的布置方式:

1.制动踏板与制动灯开关结构形式

2.车轮制动器结构特点

3.制动主缸、ABS模块、车轮制动器之间的管路走向

4.ABS系统基本外观以及轮速传感器等部件

A前制动器

前制动钳为浮动式卡钳,球墨铸铁件,安装位置在前轴之前,活塞缸径57mm,活塞行程<0.2mm,有效制动半径116mm,拖滞力矩<2Nm,输出制动力矩2700Nm(工作压力8MPa时)。

前制动盘为通风槽式制动盘,灰铸铁件,制动盘直径281mm,厚度26mm。

从结构上来说,前制动器最大的特点是采用了推拉式的摩擦片安装结构,如图12所示。

车辆制动时,摩擦片承受很大的切向制动力,需要通过两侧的凸缘传递给制动钳的固定部分,最终通过螺栓传递给转向节。

传统的只推式制动钳仅靠摩擦片一侧推动钳体,钳体整体刚度未被充分利用,变形较大。

采用推拉式安装结构,将摩擦片两侧作出拉钩结构,能在钳体两个位置分别施力,有效地利用了钳体的整体刚度,有利于钳体的受力优化和变形控制,但这种设计对钳体和摩擦片的尺寸精度要求较高,即对沟槽拉削工艺精度要求较高,是一种较先进的技术。

图12推拉式摩擦片安装结构

B后制动器

后制动器为盘式制动器,采用浮动钳,单油缸,活塞缸径38mm,拖滞力矩<2Nm,球墨铸铁件。

制动盘为实心盘,直径276mm,厚度10mm。

CABS系统

传祺汽车行车制动系采用了ABS电控制动系统,轮速传感器、液压调节单元、电子控制单元三部分组成,而液压调节单元HCU和电子控制单元ECU合为一体,安装于车辆发动机舱左侧壁上、蓄电池下方。

4.5.2驻车制动系统

传祺轿车的驻车制动采用带驻车制动机构的后制动钳,驾驶员通过驻车制动拉杆以及钢索传动,拉动制动轮缸尾部的制动杠杆,通过轮缸内部机械自锁机构实现驻车夹紧。

实验中可在车辆底部观察驻车驻车制动拉索的走向与车身安装形式。

有条件的小组可按照附件所示提示拆解中控台,暴露出驻车操纵机构,观察驻车操纵拉杆末端的棘轮机构、平衡杠杆、拉索调整螺母等机构。

4.6空调系统(可选)

实际上,暖风、空调、通风系统三者共同完成了乘员舱的空气质量调节。

在整车拆装实习中,实际接触了发动机舱内的暖风(发动机冷却)系统和空调装置(空调压缩机、冷凝器等),通风系统的鼓风机和管路安装在仪表板内或地板下,不甚直观,但空调功能相关部件管路如图所示:

图13空调及送风系统示意图

根据上图,在实车上观摩部件安装位置与管路走向。

5车辆组装

总的来说,车辆组装工作分为装配还原与整车检验两项内容,必须着重指出:

装配完成后,若未通过静态检验,绝不允许安装蓄电瓶!

5.1装配还原

装配还原过程应注意以下问题:

1.必须以规定的力矩和拧紧顺序拧紧重要位置的螺栓。

2.具有明确拧紧力矩要求的螺栓螺母必须用扭力扳手复拧校核。

3.一切原有垫片、密封件、衬套等必须原样装回,规定只能一次性使用的螺母等必须更换。

4.更换所有在拆卸过程中变形、损坏的塑料件、扎带、垫片、螺栓等。

5.一切水管、油管发现裂纹后必须更换。

6.建议将挡泥板、发动机罩的安装放在最后环节

5.1.1副车架安装要领

车辆装配顺序大致与拆卸顺序相反,但副车架与弹簧减振器组应同时安装,具体步骤为:

1.在高位运送器上将副车架降至最低位置,移至发动机舱下方,在螺栓安装位置使用铅垂大致对正。

2.降低车体高度至间隙约为200mm,并逐步调整副车架位置

3.三人协同工作:

一人操作高位运送器缓慢上升,两人将左右两侧减振器组紧固螺栓导入座孔内,入位后立即安装螺母并略拧紧

4.继续举升副车架,直至与车身贴合,安装10枚紧固螺栓

5.将转向节与上横臂连接的球铰拧紧时,为避免球铰转动,必须使用一个内六角扳手在下方将其止动。

(详见现场操作指导)

注意:

1.车体下降过程中,时刻注意发动机舱壁零件与发动机附件、线束、油水管路间是否存在刮蹭,及时调整,还必须特别注意转向器输入端是否与座孔刮蹭。

2.自由状态下的弹簧减振器上座由于橡胶件的弹性会绕弹簧轴心略有回弹,导致螺栓与座孔错位,安装时要使用专用工具辅助安装

5.1.2车轮安装要领

1.将车身降至合适高度(车轮装上后离地间隙50~100mm),松开手刹。

2.将车轮挂在制动鼓凸缘上,对正螺栓孔位置,安装5枚紧固螺栓并拧入2~3圈。

3.保持离地状态,用摇柄扳手或棘轮扳手将螺栓略拧紧。

4.将车辆降至地面,轮胎与地面压紧,拉紧手刹,使用力矩扳手按照下图所示顺序以规定力矩拧紧所有螺栓。

图14轮胎螺栓拧紧顺序示例

注意:

绝对不能一次性地依次拧紧螺栓,建议分两步交叉拧紧。

5.1.3重要部位拧紧力矩

重要部位拧紧力矩如下表所示,应使用合适规格的力矩扳手拧紧,其他位置螺栓紧固件可参考《汽车螺栓紧固件与装配工具》进行可靠紧固。

事关行车安全,拧紧操作者必须牢记操作要领、接受指导教师复查、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