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批发市场行业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895793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919.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产品批发市场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农产品批发市场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农产品批发市场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农产品批发市场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农产品批发市场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产品批发市场行业分析报告.docx

《农产品批发市场行业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产品批发市场行业分析报告.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产品批发市场行业分析报告.docx

农产品批发市场行业分析报告

 

2019年农产品批发市场行业分析报告

 

2019年2月

 

一、行业监管体制和行业政策

1、行业监管部门和行业自律组织

商务服务业的主管部门是商务部及其派出机构,其负责制定国内外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的发展战略、政策;制订国内外贸易发展规划,指导商业体系建设;制定进出口商品、加工贸易管理办法和进出口管理商品、技术目录;承担组织协调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及其他与进出口公平贸易相关工作。

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受多个政府部门管理,其主管部门为商务部市场体系建设司,并同时由农业部、发改委、工商总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等部门对食品安全质量以及市场定价水平进行监督管理。

2、行业主要法规政策

自2003年以来,国家公布了一系列支持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的政策,主要包括:

二、行业发展概况

农产品批发市场在农产品流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核心作用。

自1978年我国农产品流通打破计划体制后,历经3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枢纽的多元化农产品流通格局。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流日益畅通,商流日益高效化,物流逐渐合理化,资金流的安全性、便捷性不断提高。

包括产地市场、销地市场和集散地市场在内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体系,在促进农业生产商品化、专业化、规模化和形成农产品大市场、大流通格局、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增产增收和保障城镇居民的“菜篮子”、“米袋子”供应等方面,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已成为我国农产品流通体系的枢纽、促进产销衔接的关键节点、服务产区农民的平台和保障城市居民食品供应的有效载体。

目前我国有约60%-70%的农产品通过批发市场流向消费终端,农产品批发市场成为农产品流通最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自改革开放以来,农产品批发市场经过近4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农产品流通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呈现出如下发展特征:

1、批发市场数量保持稳定,成交金额持续增长

根据《中国商品交易统计年鉴》(2001-2017年)各卷统计数据,自2001年以来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数量稳定在4,100至4,500个,但销售额过亿的市场数量保持持续增长,从2000年的1,142个增长为2016年的1,647个,增长率达到44.22%,具体情况见下表:

根据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2017年2月7日通过新华社发布的抽样调查报告显示,2016年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额同比增长8.8%,交易量同比增长5.1%。

电子结算交易额同比增长8.4%。

报告显示,2016年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经销商数明显提升,销售额超亿元的经销商数同比增长15.3%,0.5亿至1亿元的经销商数同比增长22.9%;0.1亿至0.5亿元的经销商数同比增长24.2%。

2016年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额达4.7万亿,交易量达8.5亿吨。

从所有亿元以上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总成交额看,2000年仅为3,665亿元,2016年增长到28,566亿元;平均市场成交额则从2000年的3.21亿元增长到2016年的17.34亿元,具体如下表所示:

2、农产品批发市场由综合市场向专业化市场发展

根据对亿元以上的批发市场统计数据,2000年至2016年,综合批发市场的个数由820个减少至681个,下降幅度为16.95%;而专业批发市场个数则由2000年的322个,增加为966个,增幅达到200%,其中肉禽蛋、水产品、蔬菜及其他农产品市场数量增长较快。

专业批发市场数量在2008年首次超过综合批发市场,自此以后,专业批发市场快速增长成为常态,农产品批发市场专业化成为批发市场发展的重要趋势。

至2016年,在亿元以上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中,综合市场占比由2000年的71.80%下降到41.35%,而专业市场的占比则由28.20%迅速上升到58.65%,具体情况见下表:

3、农产品批发市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近年来,在农业部、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中央部委和地方政府的持续支持下,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市场信息收集发布系统、电子交易平台系统、产后处理与储藏保鲜、质量安全检测系统、安全监控系统、垃圾处理系统,以及市场地面硬化、水电道路系统改造、交易厅棚改扩建、客户生活服务设施、管理信息系统等基础设施显著改善,为批发市场实现保障供应、稳定价格、发布信息、形成价格、快速检测等功能,提升交易效率提供了必要支持。

根据商务部市场体系建设司统计数据,2014年我国已有三分之二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拥有了检验检测中心,53%的市场拥有信息中心,42%的市场拥有废弃物处理中心,29.8%的市场拥有电子结算中心,批发市场的配套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总体来看,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基本形成了覆盖全国的批发市场网络,但是由于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时间较短,与满足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从而对农产品消费既要有数量、更讲究质量的趋势相比,还存在许多不相适应的矛盾和问题;与市场经济发达国家成熟、完善的现代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相比,还存在明显差距,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发展面临机遇和挑战。

三、行业竞争格局

目前,由于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区域性辐射及城市间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各区域的竞争程度不同。

总体看来,北京、上海、天津、广州等东部地区因农产品批发市场重复建设导致市场竞争较为激烈,而在广大西部地区,如黔北、川西南等地区,相邻好几个县都没有一个标准规范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竞争较为缓和。

因此,农产品批发市场竞争环境主要受本地区人口规模、消费需求、既有农产品市场基础、服务半径等因素的影响,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在特定区域内具有一定的寡头市场的特征。

四、行业发展趋势

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属于农贸流通行业,上游连接农产品(含初级农产品)生产者,下游服务于终端消费者,因此上游农业现代化及下游终端消费需求的增长均会拉动行业的发展。

根据《全国农产品市场体系发展规划(2015-2020)》,到2020年,我国拟初步建立起以产地集配中心和田头市场为源头,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中心,以农产品零售市场为基础,以高效规范的电子商务等新型市场为重要补充,有形和无形结合、线上和线下融合、产地和销地匹配,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布局合理、制度完备、高效畅通、安全规范的中国特色农产品市场体系。

1、农产品消费增长空间巨大

(1)人均农产品消费水平提高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数据,2017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5,974元,增速9.0%,人均消费支出18,322元,较上年增长7.1%。

近年来,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的同时,我国农业发展也逐步进入新阶段,呈现出农产品供求两旺的发展态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带动了农产品消费的增长。

据中国农业科学院2017年举办的中国农业展望大会发布的《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17-2026)》相关数据显示:

未来十年,中国农业将保持稳健发展态势,多数产品消费量增长将快于产量增长。

其中,大米、小麦消费总量保持小幅增长,年均增长率分别为0.5%和0.7%,玉米消费总量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年均增速2.8%;同时,由于科学膳食理念的普及,蔬菜、水果等绿色食品年均增速将在1.0%以上。

除此之外,未来10年,城乡居民对肉类、奶制品、水产品等消费需求保持较快增长,预计2026年人均食用消费量将分别达到56千克、40千克、23千克,比2016年分别增长36%、23%、20%。

从以上数据可看出,我国人均农产品消费水平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2)人口总量增长导致农产品需求增加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我国人口数量自2003年以来稳步增长,平均每年净增693万人,年均增幅约0.53%。

自2016年放开“全面二胎”政策后,我国人口数量增长趋势稳中有进,2017年净增人口737万人,自然增长0.53%。

以《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年)》中2020年人均农产品消费水平测算,全国每年将因人口增长而增加口粮消费93.56万吨、肉类20.10万吨、蛋类11.09万吨、奶类24.95万吨、水产品12.47万吨、蔬菜97.02万吨、水果41.58万吨,该种刚性需求的增长将促进农产品流通规模的持续扩大。

(3)城镇人口数量增长促进消费水平提高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我国城镇人口平均每年增长约2,000万人,增幅约3.50%;除粮食外,城镇居民对肉类、水产品、水果等的消费量均高于农村居民。

城镇化比率的提高将进一步拓宽农产品流通行业的发展空间。

农产品批发市场作为我国农产品流通的重要环节,消费需求的增加将拉动市场交易量及交易额,为农产品批发市场行业持续、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2、食品消费结构升级带动批发交易市场快速发展

随国民收入水平的提升,居民对农产品的需求更为多样化,对加工食品以及其他高价值产品的消费日益增长,并且更加注重质量、品牌、营养价值等非价格因素。

与此同时,农产品生产供给的对象和需求来源也呈现多样化趋势。

农产品生产流通要同时满足国内与国际市场需求,而国内农产品的消费需求亦同时包括国内与国外生产的产品。

上述食品消费结构的转变对农产品多样性、生产与消费的匹配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农产品批发市场进一步优化完善其流通作用。

3、农产品供应数量逐年提升

随我国农业科技和机械化水平的提升,农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以及农业组织工作的日益完善,近年来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加强,农产品产量逐年上升。

2016年,我国棉花、油料、肉类、禽蛋、水产品、蔬菜、水果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分别达到529.95万吨、3,629.50万吨、8,537.76万吨、3,094.86万吨、6,901.25万吨、79,779.71万吨和28,351.10万吨,其中粮食产量达到61,625.05万吨,增长势头强劲。

生产供应能力的加强为农产品流通规模增长奠定了良好基础,相应使得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交易量得到提升。

整体看来,我国目前仍处于新型城镇化、信息化、工业化过程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战略机遇期,农产品批发市场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五、影响行业发展的

1、有利因素

(1)国家政策支持

农产品批发市场属于国家鼓励类的行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陆续公布了一系列支持行业发展的重要政策。

国家政策的相继出台和具体落实将进一步提高农产品在批发环节的流通效率,规范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经营管理,进而极大地促进本行业的发展。

2015年8月31日,商务部等10部门联合下发了《全国农产品市场体系发展规划》,提出要“形成全国网与区域网相结合、公益性与市场化相结合、实体网与虚拟网相结合、批发网络与零售网络相结合的全国农产品市场体系”。

同时,文件还指出“加强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壮大农产品市场主体”、“完善农产品产销衔接体系”、“推动农产品流通信息化建设”等重点任务及“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标准体系”、“改革创新投融资方式”、“着力减轻企业税费负担”等一系列保障措施。

2016年1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强农产品流通设施和市场建设”等发展目标,并重点强调:

“健全统一开放、布局合理、竞争有序的现代农产品市场体系,推动公益性农产品市场建设,支持农产品营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开展降低农产品物流成本行动。

牢固树立和深入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

2017年2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中指出,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

强调应“加快建立健全适应农产品电商发展的标准体系。

支持农产品电商平台和乡村电商服务站点建设。

”,并进一步指出“完善全国农产品流通骨干网络,加快构建公益性农产品市场体系,加强农产品产地预冷等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完善鲜活农产品直供直销体系。

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

(2)持续增长的消费需求

农产品批发市场作为农贸流通的中心环节,上游连接农业生产者,下游服务于终端消费者。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开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等,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及消费量已经达到世界前列,并呈持续增长态势。

农产品供应及消费需求的增长为农贸流通行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信息技术的发展及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信息技术与交通设施的发展为农产品的高效流通创造了必要条件。

据此,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能够不断丰富场内交易品种,增强聚集效应,从而形成更大规模的交易平台,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的流通效率、降低流通环节成本。

2、不利因素

(1)缺乏统一规划与布局

整体上看,目前我国批发市场布局不尽合理,部分地区市场重复建设、恶性竞争严重和部分地区网点不足、“有场无市”的现象并存。

对农产品流通体系包括从产地收购与批发,到物流运输、贮藏加工,再到城市销地批发、配送与零售等各个节点,都缺乏统一、权威的全国性和区域性规划与布局。

(2)政策法规不够完善,行业标准尚未出台

尽管国家政策对促进农产品流通行业的发展提出了原则性意见,但由于国内现代农产品流通行业的发展历史较短,具备可操作性的政策法规体系尚不完备。

同时,有关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国家标准尚未出台,导致了行业发展没有明确的规范指导意见,在国内行业已经形成较大市场规模的情况下,容易产生商户纠纷、消费纠纷等问题。

(3)新型商业业态的兴起

传统农产品批发市场通过商品的集散节约了购销双方的信息搜寻费用,在农产品流通环节占有重要地位。

而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展会订单、产地直销、农超对接等多种新型商业业态的兴起使得农产品流通中转环节有所减少,信息搜寻和产品流通成本大大降低,传统农产品批发市场在资金投入、产品设计、人才支撑、运作模式创新等各方面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六、进入行业的主要障碍

1、规划限制

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需根据本地区人口规模和布局、既有农产品市场基础、服务半径、资源禀赋、产业结构、产销区分布和交通条件等因素统筹规划。

若区域内现有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数量和规模能够满足当地农产品的流通需求,新建农产品市场将受到政府规划的一定限制。

2、资金壁垒

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作为农贸流通行业的中心环节,具有产品集散、仓储、初步加工、筛选、配送等功能,并需要占用较大规模的场地和建筑物,属于农贸流通行业的基础设施部分,因此,需要大量资金投入。

3、先发优势壁垒

成熟的农产品批发市场通过各类商品的大规模聚集形成规模效应,吸引了大量客流,促使市场交易量攀升,同时市场的繁荣将吸引经营户持续加入,促使摊位租金等上涨,从而不断增加市场的盈利水平。

而新建市场通常较难在短时间内形成稳定、具有规模的销售和采购群体,易陷入客流小、招商难的循环,最终难以维持运营。

七、行业经营模式,行业周期性、区域性、季节性特征

1、行业经营模式

目前,农产品批发市场作为专业市场运营行业,按照交易方式的不同经营模式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出租固定摊位或店面,并收取租金的运营模式;一类为按照成交金额的一定比例来收取手续费的运营模式。

此外,农产品批发市场还根据提供的其他服务,包括配送、初加工、仓储、物业管理、车辆管理、融资等,收取相应的费用。

除上述一般性服务外,部分农产品批发市场运营者还会根据市场需求,自行采购部分农产品,按照客户要求进行初步加工后,销售给下游客户。

2、行业周期性、区域性和季节性特征

(1)周期性

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收入情况与农产品消费水平密切相关,而农产品作为居民生活最基本的支出,其消费水平受宏观经济波动影响较小故该行业不具有明显周期性。

(2)季节性

大型(综合型)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产品来源较为分散,品种较多,具有互补特征,市场自我调节功能强,一般受季节变动的影响较小。

但根据我国居民的消费习惯,一年中几大重要节日(如春节)前可能出现集中采购的情况,导致一定的交易高峰。

(3)区域性

为减少流通成本、提升流通效率,并降低农副产品在流通环节的损耗,农产品批发市场主要分布在农产品主产地(产地型市场)、消费群体集中区域(销地型市场)以及物流发达区域(集散型市场),具有较强的区域性特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