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台湾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与考察报告精品资料.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7675206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台湾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与考察报告精品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最新台湾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与考察报告精品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最新台湾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与考察报告精品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最新台湾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与考察报告精品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最新台湾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与考察报告精品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台湾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与考察报告精品资料.docx

《最新台湾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与考察报告精品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台湾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与考察报告精品资料.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台湾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与考察报告精品资料.docx

最新台湾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与考察报告精品资料

 

台湾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与管理考察报告

(一)

农业部赴台湾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与管理考察团

应台湾财团法人农村发展基金会邀请,农业部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与管理考察团一行10人,于2001年11月19日至28日在台北、台中、台南、嘉义等地对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会、合作社、大学、农业改良(试验)场(所)等十多个单位进行了参访、座谈,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考察了台湾农产品流通模式、分级包装、质量安全管理以及市场信息、农民合作组织、农政管理等方面的有关情况。

  一、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和管理

  台湾农产品批发市场自1973年开始依法筹建,有近40多年的发展历史。

台湾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和管理给我们留下的突出印象:

一是将批发市场明确定位于公用事业而不是以赢利为目的的公司,并基于这个定位,加强市场管理;二是批发市场在农产品运销中的作用比较突出,发挥着商品集散、价格形成、信息传递、产销调节和质量控制的等多方面的功能;三是虽然仍以小农经营为基础,但批发市场交易和管理的现代程度较高。

  台湾在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和管理上,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健全的法律法规。

台湾关于农产品营销的法律法规比较健全,主要有《农产品市场交易法》、《农产品市场交易法施行细则》、《农产品批发市场管理办法》等,还有与市场运作和管理紧密相关的《农会法》、《农民团体共同运销辅导奖励办法》、《农产品分级包装标准与实施办法》、《农产品贩运商辅导管理办法》等。

这些法律法规涉及到批发市场建设、管理和运行的方方面面,明确了批发市场的性质、主管机关和运作方式。

  2、统一的建设规划。

台湾明确规定了设立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基本条件,使市场建设能够做到科学规划。

具体为:

果菜市场以每乡、镇、市、区各设一处;家畜(肉品)、家禽市场以每县、市各设一处;渔市场以每一渔会区域各设一处;在直辖市区内设立各类农产品批发市场,以人口每满50万人各设一处为原则。

在提出这些基本原则的同时,还规定:

各地方主管机关“得视实际需要报请中央主管机关核定增减或与邻区合并设立之”。

也就是要求“行政院农委会”进行市场数量的调整和布局规划,从而避免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

台北市200多万人口,有三处分割较远的果菜市场;整个台湾省有台北、彰化、台中和台南四大花市,这样的数量和布局看起来是比较合理的。

  3、市场的专业性强。

这次我们在台北考察的几处市场,分别是花卉、果菜、水产品的专业市场。

台北第一果菜市场与台北水产品市场虽然仅一墙之隔,但却是两个独立的市场。

据了解,台湾的大多数农产品批发市场是以专业市场为主,不盲目求大、求全。

市场经营形式依不同农产品运销、交易的不同特点和产销规律决定,便于市场实行专业化运作和现代化管理。

  4、积极推动拍卖交易。

台湾的花卉、果菜、生猪、水产品批发大多已经采取拍卖的交易方式,并采用现代化的电子设备,改变了人工竞价方式。

拍卖特别是电脑化拍卖,减少了“菜霸”等恶势力操控市场的可能,克服了管理者与交易者“暗箱操作”等人为因素的干扰,对维护市场秩序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据了解,台北花卉市场拍卖时平均一个小时能成交2200件商品,台北农产运销股份有限公司的两个果菜批发市场,每日交易数才约1200吨,水果约700吨,75%的蔬菜和50%的水果实现了电脑化无线竞价拍卖。

经营的产品不同,拍卖施设也不一样,花卉、生猪是场馆式的,货动人不动;果菜是移动式的,人动货不动,较好地使用了不同农产品的交易特征。

  5、严格的商品和客户管理。

台湾的农产品市场管理具体而细致。

在商品的管理方面:

要求入市商品进行分级、包装,在包装上标明供货商、品名、品级和数量等。

这种分级和包装看起来只是对农产品的简单处理,但却是提升农产品质量的重大变革,对于农产品大量而快速地集散是非常必要的。

在对客户管理的方面:

对供货商有统一的编码,有完备的资料,能够清楚供货商的基本情况,并确切地知道商品的来源;对承销人实行严格的资格审查,要求承销人有较好的信用、较大的经营规模和较强的经营能力。

例如,台北花卉市场的“供应单位”申请流程为:

“供应单位填写申请书——文件备齐后由当地乡(镇、市)农会、公所或合作社场发文代为提出申请——函文直接发至台北、台中或彰化市场(就近选择其中一家)——资料初审——通过审核后,十天内核发正式供应代号并同时函文发至其他花卉批发市场使该供应代号可以多家市场同时启用。

  6、切实有力的支持。

基于农产品批发市场是公用事业这一基本认识,台湾各级“政府”和农政部门对批发市场的建设高度重视,给予了切实有效的支持。

一是在市场土地利用上按照农业用地对待,通常由“政府”低价租让给批发商场的经营者。

即使是私有土地,也先由“政府”出面征用,再转给批发市场。

二是给予财政补贴。

财政对批发市场“地上物”建设的支持比例大体在50%左右。

台北第一果菜批发市场总投资2亿元新台币,其中由“农委会”和“台北政府”投资的公股占45.5%。

三是免税减费。

台湾对农产品的交易实行免税。

农产品进场交易的费用也很低。

按照有关规定,批发市场只能收取交易额5%以下的手续费,而我们考察的几个市场实际执行只有2%-3%。

四是市场建成运营后,明确由独立的市场法人统一进行市场管理,其他部门和机构不得入场干预,避免多头管理。

  目前,台湾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数量已经基本稳定,主要任务在于提高市场建设和管理水平,包括在一些尚未建立拍卖制度的市场开展拍卖。

随着现代超市、直销等流通方式的发展,台湾农产品批发市场也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一些市场的经营者也在积极地参与和应对这种市场竞争。

经营台北第一、第二果菜市场的台北果菜运销公司,就相继发展了19家专业超市,并且建立配送中心为其他单位提供生鲜食品供应,使传统批发市场与现代商品流通为一体,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台湾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与管理考察报告

(二)

农业部赴台湾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与管理考察团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

  台湾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有以下特点:

  1、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立法,对体系建设投入较大。

目前台湾涉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有:

《农产品批发市场管理办法》,《农产品市场交易法》,《农药使用管理办法》,《食品卫生管理法》,《畜牧法》、《农药残留检测要点》(主要用于批发、拍卖市场农产品检测),《蔬果安全管理办法》(主要是供军方农产品)等。

完善的法律法规,为实施农产品安全管理提供了前提和基础。

  台湾重视涉及农产品安全标准的制定工作,根据农业生产、流通和检验工作的需要,目前已针对20种不同作物,289种农药制定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限量标准,这些标准的数据已达到1149项。

  台湾药物毒物试验所等产品质量检测检验机构,均由台湾"财政"支持,购置先进仪器设备,配备技术人员以及工作试验室,经费充足,不需要靠收费或创收来维持其正常运转。

作为一项公益性事业,所需人员、检测工作经费均由"财政"列支。

  2、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部门职责明确,体系健全。

台湾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分别由"农业委员会"、"卫生署"和"标准检验局"三个部门负责,各部门之间职责明确。

农产品进入市场销售前的检验工作?

quot;农业委员会"负责,市场销售农产品的检验由"卫生署"负责,进口农产品的检验由"标准检验局"负责。

"农业委员会"下设农业实验所和农业药物毒物研究所,负责全省的农药安全管理工作;在全省设有8个农药监测中心,14个农药检测站;同时在各乡农会、合作社、合作农场、果菜市场、超市设置农药残留生化检验站80多个。

由畜产会设立了畜产品药物残留检验实验室,并负责培训屠宰卫生检查兽医师,派赴各屠宰场执行屠宰检验检查工作。

  3、快速检测(生化法)与化学分析检测结合,严格农产品市场准入。

为解决农产品市场准入,台湾快速检测方法应用广泛,在主要的果蔬产地、批发市场和超级市场,均设立了农药残留检测站,对产地及进入市场的农产品实施快速检测。

对于快速检测不合格的样品,再用化学分析方法进行准确定量检测。

经检测不合格的样品,一律销毁,并通知生产者加强产地管理。

通过财政建立风险基金,对快速检测误判的产品给予补偿。

  4、从分级包装入手,建立农产品产地追溯制度。

目前台湾进入市场的主要果蔬产品均依据标准进行了分级包装,在产品包装上注明农产品名称、产地、生产者(编号)、产品等级、供应市场等。

通过分级包装,一方面使得好的产品在市场销售过程中建立了品牌和信誉,购买者一看包装便知其产品质量;另一方面,如果产品经检测发现质量问题,通过其包装所标注内容,便可直接追溯到该批产品的生产者,并直接影响其产品的市场信誉。

  5、加强生产过程管理,推行农产品质量认证,建立农产品品牌和信誉。

台湾十分重视农产品的生产过程管理,推行农产品质量认证,认为这是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源头和关键环节。

目前在果蔬方面已经推行了GAP(吉园圃)、CAS(优良农产品)认证,在畜牧方面推行了ISO、HACCP和GMP认证。

通过质量认证,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树立了品牌产品在市场中的信誉。

  为了鼓励农民生产符合安全标准的蔬菜、水果,从1993年开始,台湾开始推行"吉园圃"标志(GOODAGRICULTUREPRODUCT),现已成为台湾消费者认可的安全蔬果主要标志。

在生产管理上,特别强调这样几点,一是正确使用农药,强调适时适地适种、病虫害防治和遵守安全采收三个环节;二是"吉园圃"标志的推行,以产销班为对象,由各级农会加强对生产班的辅导;三是作物施药要有用药记录;四是产销班提出申请"吉园圃"标志,必须出具每个班员的产品均由检验合格的证明;五是要经过各农政部门、农会、药物所的审查和产品检测后,方可取得标志的使用资格;六是标志的有效期为一年,有关单位不定期对其产品进行抽检,若有一位班员生产的产品不符合标准要求,则取消全班使用标准的资格。

目前已取得"吉园圃"标志的产销班约270多个(待续)。

台湾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与管理考察报告(三)

农业部赴台湾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与管理考察团

  三、农产品市场信息网络与信息服务

  台湾农民家庭普遍拥有电脑,一些产销班十几年前就开始应用电脑,而一些农户家里的电脑至今已经更新三四代。

  1、信息网络成为沟通产销的重要渠道。

1994年起,"农委会"开始构建现代双向信息网络。

2000年11月,"农委会"整合农产运销相关的业务信息系统,包括行情与行销专区、农产品标准化规格条码化专区及农产品电子商务专区等15个子系统,辅导台湾省农会、台湾省青果运销合作社联合建立了农产运销资讯网。

基层生产经营单位也十分重视上网宣传,如台南县玉井乡农会、彰化县大村乡台大兰园花卉公司等,都建立了因特网站,并通过电子邮件接受订单要求。

  2、批发市场依法提供价格行情查询服务。

1980年制定的《农产品市场交易法》及《农产品批发市场管理办法》规定:

交易数量和价格要公示;经营者要配合有关调查,向交易者提供服务。

根据这些规定,大型果菜花卉批发市场普遍提供了多种形式的信息服务。

如台北农产运销股份有限公司,有关市场交易数量、价格及等级、规格等信息都及时导入果菜行情系统,提供语音查询、传真下载和网上浏览服务。

台北花卉产销股份有限公司也开通语音行情查询专线,每天将当日交易价格免费提供给生产经营者,每月发布季节性行情分析。

  3、信息分析预测成为引导市场的重要手段。

为了应对加入世贸组织开放市场的挑战,按照《畜牧法》的规定,台湾于2001年1月成立了中央畜产会。

作为当局与畜产企业、农民组织之间重要的沟通桥梁,收集、整理、分析、发布行业动态,提供预测预警信息,建立产销平衡调节机制,稳定畜禽产品市场价格,是该会的主要职能之一。

该会在县级设立调查站,乡镇设立调查点,从生产者中选聘调查员,定期收集饲料情况。

经过汇总整理,联系岛内外市场价格行情进行综合分析,通过《畜产报道》(月刊)、畜产会网站等发布。

在正确的信息分析预测基础上,该会运作畜产品价格保护调节基金,在稳定猪价、促销羊乳等方面取得了成功。

  4.农产品电子商务开始起步。

台北县农会去年开始构建农会超市联合采购系统,即通过因特网把供应商、联合采购中心、区域中心和所辖超市联系业务网络化、电子化,开展农特产品电子商务(BtoB)。

目前已有特别区域中心的9家农会超市实现网上订货采购,初步达到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目标。

台北县农会还建立农产品BtoC电子商务网站,提供具有乡土风味和地方特色的农特加工产品供客户上网点选。

在线订货从去年9月的每天5件,发展到目前每天25件,预计再经过一年,可达到50件,营业额6万元新台币,实现保本。

在农委会辅导下,云林县西螺镇汉光果菜生产合作社于1999年建立网站向消费者提供即时果菜产销信息,通过网络下单订购所需产品的服务。

  台北县农会和汉光合作社探索电子商务取得了一些经验。

第一是先商务后电子。

台北乡农会开办购物中心,运行十年,转制为超级市场,又运行十年,从事商品流通有丰富经验,并已形成成熟的商务体系,进行信息技术改造升级见效比较快。

第二,商品标准化是网上交易的前提。

台北县农会网站主要提供加工制品,商品包装化、条码化、特色化,消费者容易认知其内在质量和标准。

而汉光合作社主要提供自产的生鲜产品,配送难度大成本高,消费者无法实际感受和把握商品性状,容易引起对质量等级方面的争议。

  四、农民合作组织在市场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台湾农民组织形式多样,主要有农会、合作社和产销班。

县乡两级普遍建立农会,广泛吸收农民参加,具有社区性和综合性特点;合作社是各类从事专业生产的农民自愿合作建立的经济组织,目前全岛有400多个,参加农户11万个;产销班是各类从事专业生产的农民自愿联合建立的以共同营销为主要目的的小规模合作组织。

目前全岛有6300多个,参加农户11万个。

  这些农民组织在台湾农产品市场体系中扮演着带领小生产者进入大市场的重要角色。

  1.建立集货场,实现分级包装。

由于产量、场地、设施等方面的限制,单户农民进行产品分级包装比较困难。

组织起来以后,一般都选择一块交通方便的共同场地,共同出资并接受当局的补助,建立地面设施,购置有关设备,经济有效地实现分级包装,达到进入批发市场的门槛要求。

一些集货场还进一步建立了贮藏和初加工设施。

  2.形成商品规模,提升运销效率。

农民合作组织办理共同运销,农民不用进城,就能以比较合理的价格将产品卖出去。

随着直销方式和超市业态的发展,组织起来的农民可方便地实现批量直接销售。

如汉光合作社销售的全部果菜中,采取直销方式的已经占到95%以上;嘉南羊乳运销合作社联系108个社员和19个鲜乳配销处,日加工羊乳32吨,通过直销保证了产品质量,也大大增加了社员所得。

  3.共享销售渠道,共担质量责任。

产销班的领头人很多是市场营销的能人,头脑活,门路多,有明显的带动作用。

班内共同运销的货品,包装物上都有明确的标识,一旦出现质量安全问题,可以迅速准确地判定货品生产者,追溯到源头,并追究全班的"连带"责任。

  4.开办自营商业企业。

如台北县农会,早在八十年代就建立农民购物中心,通过共同购销来降低成本,为农民提供方便和实惠。

进入九十年代,农会购物中心纷纷扩大服务范围和功能,改制为农会超市,并于1996年成立7个农会超市区域中心,向超市供应生鲜蔬菜、水果、鱼、肉等,1997年成立联合采购中心,开始形成一个全面的连锁体系,目前已发展超市80家(待续)。

台湾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与管理考察报告(四)

农业部赴台湾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与管理考察团

五、借鉴和启示

  1、加强对农业、农民的扶持和保护。

台湾是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地区,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中,农业仅为2020亿元新台币,占2.1%,农村人口则不到总人口的17%,但仍然把农业作为弱势产业,把农民作为弱势群体,保护很有力度。

不仅社会中重视包括市场建设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而且在鼓励共同运销、推行分级包装、推进信息化等方面,也都有交易税收的减免和大量的补助补贴。

  两岸农业都以小农经营为基础,农业和农民处于弱势是共同的问题。

加入WTO后,大陆农业可能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加大对农业和农民的支持力度十分必要。

首先,积极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减免农业和农产品交易税费。

其次,利用WTO规则,用好“绿箱”、“黄箱”政策,支持农业生产和实施农民收入补贴。

第三,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基础建设投入,切实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

第四,发展农村金融,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金融、保险服务。

  2、选好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突破点。

台湾从流通环节入手,组织产销班,开展分级包装和共同运销,使小农在进入市场的时候就成了有规模优势的大农,在不涉及土地流转、不触及土地制度的前提下,提升了农民的市场地位及其产品的竞争力。

  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我们可以考虑把着眼点放在运销环节,借鉴台湾产销班、合作社的做法,从产地入手,组织分级包装和共同运销。

目前,山东等省已经开展专业合作社试点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还面临一些问题。

下一步,应当总结各地合作社试点工作经验,解决存在的问题,推动运销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

  3、充分发挥信息调节市场供需、提升产业素质的功能。

台湾发展农业和农村市场信息体系有可取之处,比如:

在服务主体上重视发挥行业协会、批发市场、合作社等民间机构信息服务和引导功能。

在内容结构上强调价格行情信息,强调从需求入手开展产销平衡分析,用前瞻性预测信息指导生产。

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多元化投入,集中组织共用软件的统一开发和推广,对产销班公用电脑给予购置补助,等等。

  为充分发展信息为结构调整服务、为农民增收服务的作用,第一,我们要重视行业协会、批发市场、龙头企业、中介组织、经营大户在信息服务中的作用,大力发展基层信息服务站和农民信息员队伍。

第二,研究设立市场形势评估指标体系,建立农产品市场形势“晴雨表”系统,开展分地区分品种产销平衡分析预测,是信息分析预测工作逐步从生产领域延伸,从初级农产品市场分析向加工制品分析延伸,从国内产品市场分析向国际市场分析延伸,从产量预测向价格预测转变。

第三,在继续加强菜篮子产品批发市场价格收集工作的同时,进一步拓宽价格信息来源,增加价格信息种类,广泛搜集其他产品各流通环节价格,特别是名特优新产品价格,充实中国农业信息网价格行情信息内容,多形式多渠道发布。

第四,在组织“一站通”农村供求信息全国联播系统软件的集中开发的基础上,组织科技专家咨询系统软件的集中开发,进一步整合信息资源,向农民提供看市场、选项目、学技术、卖产品全程服务。

  4、加快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和管理步伐。

两岸农产品批发市场基本构架相似,差距主要在于管理方面,既包括市场内部管理和交易制度,也包括政府对市场定位、管理和支持。

  借鉴台湾在批发市场建设和管理方面的做法,一是要加快农产品批发市场立法步伐,进一步理顺农产品生产管理与流通管理的部门分工。

二是明确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公用事业性质,积极争取各级政府支持。

增加已列入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的产地批发市场建设资金,同时也要考虑对销地市场建设在用地、资金等方面的支持。

三是逐步理顺批发市场管理体制,避免多头管理,减免税法负担。

四是积极推动批发市场交易和管理的现代化。

包括产品的规格化包装、分级分类销售、统一结算,以及尝试在有条件的市场开展农产品拍卖。

  5、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和检测检验体系,加强质量安全管理。

台湾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曾经面临与大陆相似的问题,在80年代后期,其不合格产品的比例曾经高达30%以上。

以后台湾采取的一系列质量安全和管理办法,对我们很有启发。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首先要完善相关质量标准体系。

现在世界上经常使用的农药品种约500多种,我国生产的品种约200种。

世界卫生组织与联合国粮农组织(WHO/FAO)制定的限量标准2510项,而我国目前仅对部分农作物制定了200余项残留限量国家标准。

因此,必须加快农药残留限量标准、检测方法标准的制修订工作进度,满足开展农药残留检测工作的需要。

其次,要加强检测检验体系建设,因地制宜、因产品制宜,提高检测检验工作水平。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建设工作正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作为一项公益性事业,需要政府在单位性质、人员编制、仪器设备等政策和投资方面予以支持,尽快把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立起来,以适应农业国际化的需要。

要根据不同产品特性,开展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工作。

比如在果菜方面,可以考虑靠快速检测满足市场准入管理的需要,靠科学检测解决生产过程管理的问题,二者互不排斥,相辅相成。

第三,逐步建立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质量安全控制。

要从生产基地和市场入手,建立质量安全控制制度、质量安全管理责任制度和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等市场准入制度。

第四,发展无公害食品和绿色食品。

加强质量认证和标识管理,树立优质农产品品牌和形象,扩大其国内、国际市场占有率(完)。

  (考察团团长:

刘振伟,成员:

陆贵生、姜平、闫石、麻茵萍、宋丹阳、万筱宁、樊凌翰、樊洪明、邓红卫)

台湾蔬菜产销考察报告

上海蔬菜经济研究会赴台考察团

应台北市蔬菜商业同业公会的邀请,由华新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协办,上海蔬菜经济研究会赴台考察团一行10人,在市政协常委、研究会会长朱颂华同志率领下,于2001年1月18日至27日,赴台考察蔬菜产销。

考察团一行从台北到台南,日夜兼程,一路下农村、访农户、看市场、走田头、进超市、察菜园,与台湾从事蔬菜产销事业的生产、加工、批发、科研、教学等单位的有关人士进行了广泛的接触。

考察团参观了台北市第一果菜批发市场、环南综合市场及天母超市,先后考察了5个农业中介组织(台北市及九如乡2个农会,埔里菇类、汉光果菜及高冷地区果菜等3个生产合作社)、2个有较高科技含量的生产科研基地(台南亚洲蔬菜发展研究中心及彰化县信华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多个一业为主、综合发展的企业(台湾糖业公司、元凯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等),同时还参观考察了宜兰葱蒜节、武陵农场、福寿山农场、迦乐兰园等。

在台期间,上海蔬菜经济研究会还与台湾大学园艺系及台北市蔬菜商业同业公会等成功地举办了两岸蔬菜产销座谈会。

大家共同感到,这次考察活动时间安排紧凑,学习内容丰富,收益确实非浅。

通过考察,有3点印象尤为深刻:

  1台湾农业已建立比较完善的市场体系,实现了农产品货畅其流

  台湾经济的发展是靠农业起家的。

目前台湾农业已经高度市场化,任何农产品都必须经过市场,才能实现其价值。

因此市场经济意识已深入人心,并都付之于实践之中。

我们所到之处,不管是专家学者还是基层农民,关心得最多的都是加入WTO后,台湾农产品如何在激烈的世界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并正干方百计积极寻求对策措施。

在参观考察中,我们对功能健全的台湾农产品批发市场感受尤为深刻。

台湾从1973年开始向日本学习建立批发市场运行体制,经过建设。

蔬菜批发市场设施完善,功能齐全。

我们考察的台北市第一果菜批发市场日均交易蔬菜2500t(吨),可供应满足台北市及邻近地区300多万市民的吃菜需求。

这个台湾最大市场的管理十分有序,市场内设有现代化的电脑拍卖设施、电子统一结算系统和信息服务系统,能够提供货物保存、批发代理、结算汇兑、信息查询等多种服务,市场的功能比较健全,代表了台湾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发展水平。

另据了解,目前台湾已建成覆盖当地所有农产品批发市场、各地农会、合作社和农民产销班集货场的计算机网络,使各市场之间、产地与消费地之间实现了信息、相互沟通。

据介绍,台北第一果菜市场在早晨结束后两个小时即可实现交易信息上网,各地用户可以及时查询。

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市场运行的透明度,有利于促进产销均衡发展。

此外,在几十年市场经济条件下,台湾农产品经济发展已经形成了一整套法律、法规,如《农产品交易法》、《农产品批发市场管理办法》、《农产品贩送商辅导管理办法》等,使农产品交易活动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都有法可依,有效地保证了市场的有序运行、从而确保了农产品货畅其流,物有所值。

  2农业产业结构比较科学合理,适应了市场需求的变化

  在市场竞争中,台湾农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