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南昌市十所重点中学命制高三第二次模拟突破冲刺文综历史试题八word含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895231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3.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南昌市十所重点中学命制高三第二次模拟突破冲刺文综历史试题八word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江西南昌市十所重点中学命制高三第二次模拟突破冲刺文综历史试题八word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江西南昌市十所重点中学命制高三第二次模拟突破冲刺文综历史试题八word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江西南昌市十所重点中学命制高三第二次模拟突破冲刺文综历史试题八word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江西南昌市十所重点中学命制高三第二次模拟突破冲刺文综历史试题八word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西南昌市十所重点中学命制高三第二次模拟突破冲刺文综历史试题八word含答案.docx

《江西南昌市十所重点中学命制高三第二次模拟突破冲刺文综历史试题八word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南昌市十所重点中学命制高三第二次模拟突破冲刺文综历史试题八word含答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西南昌市十所重点中学命制高三第二次模拟突破冲刺文综历史试题八word含答案.docx

江西南昌市十所重点中学命制高三第二次模拟突破冲刺文综历史试题八word含答案

南昌市十所省重点中学2016年二模突破冲刺交流试卷(08)

高三文综

24.《老子》中说: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孝经》中说:

“天地之性,人为贵。

”《左传》中记载:

“夫氏,神之主也。

………民之所欲,天必从之。

”《易.贲卦.象辞》中记载:

“观乎天文,以察对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以上资料的共同点是()

A.体现了中国古代讲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B.体现了中国古代的人文精神

C.说明中国古代没有宗教神学

D.说明了中国古代统治者开始关注民生

25.有学者认为:

“秦朝灭亡后,法家学说信誉扫地,而儒家学说长期被推崇为官方教义。

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

”“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指的是()

A.法家思想是董仲舒新儒学的核心

B.“独尊儒术”也体现了法家的思想专制原则

C.儒家思想已经失去了先秦的“民本”特色

D.法家学说被董仲舒全面地吸收

26.白居易诗:

“机梭声扎扎,牛驴走纭纭….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

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诗中的描述反映()

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重视农业的观念

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

安土重迁的思想

A.

B.

C.

D.

27.何谓美女?

不同的历史时期会有不同的标准。

唐代女子以丰满的体态为美,雍容富态、健康自然成了美女的主导性标准。

而到了宋代,标准则变为文雅与自我克制,缠足后的纤纤小脚成为美女的重要条件。

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

B.女性文化涵养的提高

C.理学影响的逐渐扩大

D.男性审美观念的变化

28.中国种植过的一种天然彩色棉花,由江南农民织成“紫花布”,曾是19世纪30年代风靡英国的绅士服装衣料。

据此可知()

A.中国已经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当时中国棉纺织生产方式领先英国

C.江南地区纺织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D.中国传统手工业品在海外受到欢迎

29.陈独秀在20世纪初曾说:

“我们反对孔教,并不是反对孔子本人,也不是说他在古代社会毫无价值。

”不是“因孔子之道之不适合于今世”,而是因为“今之妄人强欲以不适今世之孔道,支配社会国家,将为文明进化之大阻力也”。

这主要说明陈独秀当时()

A.强烈反对假借孔教而实施复辟帝制的活动

B.全面反对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文化

C.试图建立一个以西方社会为模板的国家

D.认为孔子是近代中国文明进化的最大阻力

30.新中国在某一时期采取以下措施:

“明确以生产大队为基本核算的三级所有制是现阶段人民公社的根本制度………不得侵犯社员个人所有的一切生活资料和小农具等生产资料;恢复社员的自留地,允许社员发展家庭副业和手工业生产,开放农村集市贸易”。

上述措施实施的背景是()

A.面对农村困难局面,中共中央实施“八字方针”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C.中共八大召开,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D.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农村经济体制进行改革

31.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

“1840年以前是我们对人家不公正,1840年以后是人家对我们不公正。

”对此理解比较合理的是()

前一个“不公正”指中国自认是天朝上国,视外国为蛮夷

后一个“不公正”指列强发动侵略战争,签订不平等条约

后一个“不公正”是前一个“不公正”引起的

西方对中国不公正的目的在于工业革命后商品输出需要

A.

B.

C.

D.

32.有学者认为:

“宗教改革是文艺复兴的继续”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存在一些相同、相似点,两个运动存在着一种顺向关系。

其中属于“顺向”关系的是指两者()

A.都强调人的伟人,以人为本,肯定人的价值

B.都主张宗教信仰自由

C.都强调人的意志、理想与自由

D.与世俗统治者(君主或地方长官)的关系

33.某历史探究小组在撰写研究性学习论文时,在“参考文献”中列出了以下几篇文章(书籍):

《地理与文明之间的关系》

《希腊城邦制度与民主政治》

《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与古代希腊文明》

《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古代希腊文化》据此推断,该论题可能是()

A.有利的地理环境孕育了古希腊的政治文明

B.古希腊城邦制孕育了平等互利的观念

C.古希腊民主政治文明产生的条件

D.古希腊政治文明与近代文明之间的关系

34.从1933年起,苏联政府对农业和农庄规定生产总量,各种作物播种面积,播种及收获期,各种畜禽头数和产品率等指标,逐级下达给集体农庄,并由机器拖拉机站负责监督集体农庄。

这说明了()

A.工业化推动农业集体化

B.斯大林模式已正式确立

C.农业推行计划经济的模式

D.农业集体化推动经济发展

35.学者法里德.扎卡里亚的文章称: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了后美国时代,我们正在经历着现代历史上第三次重大的力量转变。

第一次是15世纪前后以欧洲为代表的西方世界崛起……第三次是最近二十年开始的美国之外的世界崛起。

”你对“第三次重大力量转变”的理解是()

A.欧盟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B.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C.日本成为经济大国

D.中国改革开放后已成为世界大国

 

40.(25分)梦,是一个国家前进的动力,有梦的民族才能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梦就是要让每一个中国人活得幸福而有尊严;让人民感到安全有保障;让社会实现公平正义;让每个人对未来有信心。

 

材料二   改革开放是中国圆梦的重要环节,以下是邓小平南巡讲话摘录:

 

有人讲,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材料三  美国历史上的大事年表(节选):

     

1787年  制定美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 

    1861年  因黑人奴隶制的存废问题爆发了内战 

1879年  爱迪生发明了碳丝灯泡,结束了人类的‚黑暗时代‛     

1933年  罗斯福新政避免了资本主义世界范围内的一场大危机     

1947年  参加布雷顿森林会议,确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1)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带领中国人民开始了追梦的历程。

新中国成立之初,为让“每一个中国人活得幸福而有尊严”做了怎样的制度安排?

(6分)

(2)请你结合以上材料说明邓小平南巡讲话是如何解放人们思想的?

(4分)又书写了怎样的传奇?

(6分)

(3)美利坚民族是一个有梦的民族,美国是一个因梦想而强大的国家。

依据材料概述在我国和平崛起实现梦想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从美国借鉴哪些历史经验?

(9分)

41、(12分)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历史学家有不同的历史视野。

 

时间

地区

作者

书籍

记载的内容、地理范围

公元前2世纪

古希腊

波利比奥斯

《历史》

记载罗马扩张的历史。

地理上除罗马之外还记载了地中海周边世界

公元前2—1世纪

中国汉朝

司马迁

《史记》

记载从黄帝到汉武帝年间三千多年的历史。

地理上东起朝鲜,西到大夏、安息,是欧亚大陆的一半。

16世纪

威尼斯

萨贝利科

《恩奈阿德》

反对神本思想,把世界历史理解为一个世俗的、以人为本的演变过程。

18世纪

法国

伏尔泰

《风教通义》

撰述了欧亚非民族国家的历史。

                                   ——摘编于齐世荣、吴于廑《世界史·总序》

综合分析上表内容,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请说出其中的两条并予以解析。

(12分)

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湖南省宪法》出版于20世纪20年代,作为省宪运动中联邦法律的典范,是近代湖南民主化实践,追求宪政的显著成就。

第5条:

人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无男女、种族、宗教、阶级之区别。

第39条规定:

省长有谋叛、贿赂及其他重大犯罪行为时,得以议员总额四分三以上之出席。

出席员三分二以上之,可决弹劾之。

省长被弹劾时,须即退职,退职后,由检察厅提起公诉。

第43条规定:

对各选举区撤消其不信任的省议员资格有二种方法。

一、由原选举区公民百分之一以上连署提议,经该区公民总投票过半数可决者;二、由原选举区内之县议会、市议会、乡议会议员总额过半数连署提议,经该区公民总投票过半数可决者。

第47条规定:

省长由省议会选出四人,交由全省公民总投票决选,以得票最多数者为当选。

第55条规定:

省长统率全省军队,管理全省军政。

并规定省得设一万人以内之常备部队。

第56条规定:

省长发布命令和其它政务文书也须经省务院全体副署才能发生效力;

第90条规定:

省设高等审判厅为一省之最高审判机关,对于本省之民事、刑事、行政及其他一切诉讼之判决为最终之判决。

(1)根据材料,概括《湖南省宪法》的特点。

(9分)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成《湖南省宪法》颁布的因素。

(6分)

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  孙中山认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两党制或多党制有很大弊端,中国应像十月革 命后的苏俄一样,实行一党制。

……孙中山强调,“以党治国”的基本要求“并不是用本党的党员治国,是用本党的主义治国”……本着主权在民的基本立场,他认为要想防止政府因权力过于集中而产生专制现象,关键在于要将一般意义上的国家权力作“权”与“能”的区分, 划分为“政权”和“治权”两部分,其中“政权”也叫民权,包括选举、罢免、创制、复决四项; “治权”也称政府权,包括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项。

……孙中山又将整个国民革命 分为“军政”、“训政”、“宪政”三个时期。

他认为,中国人民“久处于专制之下,奴性已深,牢不 可破”,加之“人民之知识、政治之能力,更远不如法国”。

因此,必须经过“训政”时期“先知先 觉”的国民党人之“训导”,中国方能由专制进入共和政体。

              ——摘编自关志钢《孙中山“党治”学说与蒋介石集团“党治”独裁之异别》

(1)根据材料,概括孙中山“党治”学说的基本观点。

(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党治”学说的形成原因。

(6分)

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威廉二世时期(1888—1918 年在位)德国的军队、政治和商业领导人一致认为,国家的发展建立在军事扩张之上。

军事扩张的动力是以帝国主义文化为基础的,这种文化传播了社会达尔文主义、市场的征服、势力范围的渗透、资本家同伴之间的竞争、生存空间的获得和国家力量的上升。

为想象的军事优势、总体的经济力量,尤其是工业活力、广泛传播的乐观主义和好战情绪所鼓舞,军事和政治领导人发现,当他们做出推进战争的决定时,这是许多德国人甚至大多数德国人都能接受的选择。

包括德国在内的20世纪20年代的西欧知识分子们,经历了战争的考验,亲眼目睹了扫除百年帝国、席卷欧洲的革命浪潮,他们无法使自己摆脱这样的想法:

世界末日仅仅是被推迟了。

——摘编自丹尼斯·舍尔曼《西方文明史读本》

(1)根据材料,概括威廉二世时期大多数德国人接受战争的原因。

(7分)

(2)根据材料,指出20世纪20年代西方知识分子中弥漫着一种怎样的情绪?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种情绪主要受到了哪些事件的影响?

(8分)

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吾辈少时,读八股,讲旧学,每疾视士大夫习欧文谈新学者,以为皆洋奴,名教所不容也;前读康先生及其徒梁任公之文章,始恍然于域外之政教学术,粲然可观,茅塞顿开,觉昨非而今是。

甲午之役,兵破国削,朝野惟外国之坚甲利兵是羡,独康门诸贤,洞察积弱之原,为贵古贱今之政制学风所致,以时务知新主义,号召国中。

——摘编自《陈独秀著作选》

材料二  康君枉议辛亥,谓其致国粹之丧失,教化之陵夷,政治之窳败,国命之分亡,诋毁共和,提倡虚君共和。

吾等愤然击之。

                                               ——摘编自《陈独秀著作选》

材料三  康氏支持洋务,甲午战后置个人利益于不顾,力推变法,实为独主历史潮头之伟人。

辛亥之后,坚持皇帝制度,有违历史大潮。

就大时代而言,此两者皆为正常康君之左右,皆为人性之常态。

                             ——摘编自胡英时《论人的思想变迁的进步性与保守性》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陈独秀对康有为的两种态度及其原因。

(10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5分)

 

 

 

历史参考答案

 

24.B25.B26.A27.C28.D29.A30.A31.B32.D33.C34.C35.B

40.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6分) 

(2)主张摆脱意识形态束缚,大胆实践,深化改革开放;(2分)提出解放生产力以及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评判的标准。

(2分) 

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3分)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3分) 

(3)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和稳定;重视科技进步,实行科技创新;适时调整经济政策,深化改革;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提高国际地位。

(9分,每点3分,意思相近即可)

41.

(1)  结论一:

历史学家的视野不断扩大,从本地区扩大到已知区域,乃至几乎到全球。

解析:

古代经济、交通落后,地理知识的匮乏、人类的交往范围十一分有限。

新航路开辟,世界逐渐成为一个整体;殖民扩张使世界市场得到发展;近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世界了解加深。

(2)  结论二:

体现反对宗教,强调世俗、人性的趋势。

解析:

随资本主义经济萌芽发展,近代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冲破中世纪以来教会的权威,使人性复苏。

体现资本主义发展方向。

(3)  结论三:

历史学家的认知与当时时代的条件密切相关。

解析:

古代社会、农耕经济的局限,使古代文明的交流有限,故罗马及中国史学家的视野也仅在本国及有限交往的区域。

迈入近代,16世纪以来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知识、科技的进步,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的推动以及新航路的开辟,历史学家的认知加深拓宽。

45.

(1)特点:

①高度重视人民权利;②以三权分立作为政治框架;③赋予省高度的自治权;④广泛运用公民投票制;⑤注重对省长权力的制约。

(每点3分,答出3点即可)

   

(2)因素:

①军阀混战;②北洋政府专制统治;③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④宪政思潮;⑤联省自治的流行;⑥立法者的努力。

46.

(1)观点:

以党治国;以党义治国;“权能分治”、“五权分立”;“训政”时期应由国民党担负起“训导”责任,“训政”的最终目的是还政于民。

(9分)

(2)成因:

借鉴欧美政治学说,吸取欧美政党政治的教训;受到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反思革命实践和中国现实。

(6分)

47.

(1)原因:

工业革命的发展增强了德国的经济实力;统治集团和资本家通过战争谋发展的欲求;德国人对战争获    胜的乐观预期;政府对帝国主义文化的宣传等。

(7分)

(2)情绪:

悲观失望。

    事件:

第一次世界大战;苏俄社会主义革命;意大利的法西斯运动。

(8分)

48.

(1)材料一态度:

肯定。

(1分)

    原因:

康有为宣传西学解放思想;甲午战争后,康有为认识到中国落后的根本原因;宣传变革政治制度救国。

    (三取二,每点2分,共4分)

    材料二态度:

抨击、反对。

(1分)

    原因 :

康有为违背历史潮流,否定辛亥革命;反对民主共和政体;主张维护君主制。

(三取二,每点2分,    共4分)

(2)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评价;辩证的、一分为二评价。

(5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