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892970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08.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地理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三地理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三地理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三地理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三地理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地理教案.docx

《高三地理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地理教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地理教案.docx

高三地理教案

高三地理教案

8月10日---8月15日

第一课时8月10日

世界的主要的气候类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特点、分布规律,使学生学会判断主要气候类型。

1、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结合已知的地理知识分析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成因、特点、分布,比较、综合判断气候类型。

2、情感目标:

通过对气候类型成因、特点、分布规律的分析,提高学生的综合、逻辑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

熟练掌握世界气候类型的成因、特点、分布规律。

难点:

根据所给信息资料判断气候类型。

教学思想设计

根据课改的精神,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指导思想,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引导学生从图片和资料中提取信息,主动获取知识。

让学生“活”起来,本课题为选修课,学生在已有地理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本节课知识体系的系统练习。

图表准备:

北半球气候类型理想分布图

 

表三:

分四组(热带、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比较气候两要素:

气温、降水月分配特点,

温度带

气候类型

月均气温(℃

降水型(少雨年雨夏雨冬雨)型

年降水量(mm)

最冷月

最热月

高纬

寒带

冰原气候

<0

少雨型

<250

苔原气候

亚寒带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0

<10

中纬

温带

温带大陆性气候

>20

<400

温带海洋性气候

10~20

700~1000

温带季风气候

>20

500~600

亚热带

地中海气候

300~1000

亚热带季风气候

>1000

低纬

热带

热带沙漠气候

>25

少雨型

<125

热带季风气候

1500~2000

热带草原气候

750~1000

热带雨林气候

>2000

知识点一:

全球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1,北半球气候类型分布理想图,据图以亚欧大陆为例分析北半球主要气候类型分布:

(理解)

2,理解并识记全球气候类型的分布,并记住大致纬度范围;

知识点二:

气候类型的成因,特征

1,据理想图,联系气压带、风带知识,及全球洋流分布分析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成因;

2,在分析成因的基础上,理解主要气候类型的特征;

3,据图2-1-11学会分析城市气候的直方图,由图识记主要气候类型特征

气候类型的判读[能力训练]

1、利用气温、降水资料判断某地属何种气候类型。

学生分析

例1根据“某地降水量和气温月分配图”判断该地气候类型。

归纳:

判读方法即常说的气候类型判读三部曲。

第一:

气温最高月在1月,则该地为南半球——以温定球

第二:

最冷月平均温度为12℃,则该地为亚热带——以温定带

第三:

年降水量300~1000、降水季节分配为冬雨型,地中海气候——以水定型。

2、根据地理位置判断气候类型

例2我校英语老师5月底——7月初要到某国A城市进行学术交流,A城市地处0度经线,北纬51度30分。

她来向大家咨询,这次远行要带哪些衣服?

北纬51度30分——温带

0度经线——大陆西岸(伦敦)海洋性气候

夏季凉爽,降水多——外套或毛衣、雨伞

课后反思:

总结性的内容仍需给学生机会。

为了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常常出现预期的答案就赶紧总结出结果,比如,气候的特征、世界气候复杂多样,气候特点“以温定带、以水定型”等等,学习的主动权没有完全还给学生,对本节教学留下了遗憾。

第二课时8月11日

知识点三:

判断世界气候类型的方法

1、判断所属南北半球

依据七月左右气温高,则可推断为北半球;反之一月左右气温高,则可推断为南半球。

2、依据一月均温(指北半球)判断所属温度带

一月均温>15℃,则可推断为热带气候;一月均温在0℃—15℃之间时,则可推断为亚热带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一月均温<0℃,则为温带气候或寒带气候。

3、依据年降水量确定具体气候类型

全年多雨型:

年降水量>2000mm,则为热带雨林气候;年降水量1500—2000mm,为热带季风气候。

全年少雨型:

全年高温年降水量<125mm,为热带沙漠气候;夏季气温较高且季节变化很大,则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如果降水少,多云雾,全年低温,则可推断为极地气候。

全年均匀型:

全年各月降水均匀时,为热带雨林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

夏季多雨型:

降水集中于夏季,有热带草原气候(年降水量750mm—1000mm)、热带、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知识点四:

课堂延伸

出示北半球气候理想分布图与自然带对应图

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练习

1.下列因素中,造成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差异的主要是

A.太阳辐射B.人类活动C.大气环流D.下垫面

2.下表为某地一年中的气候统计资料,读后判断该地气候类型为()

一月均温(℃)

七月均温(℃)

6~8月

降水量(mm)

12月~次年2月降水量(mm)

全年降水(mm)

-8.9

24.3

478

82

780

A.地中海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D.亚热带季风气候

读下列气候资料,回答:

1月平均气温

7月平均气温

1月份降水量

7月份降水量

年平均降水量

19°

28°

20mm

590mm

1780mm

3.该种气候类型可能分布在()

①开普敦②罗马③孟买④曼谷⑤新加坡⑥哈瓦那⑦布宜诺斯艾利斯⑧喀布尔

A.①②③B.④⑤⑧C.③④D.⑥⑦

右图中数码①②是两个城市的代码。

读图完成4—5题:

4.①②两城市都地处中纬度沿海地区,但气候类型不同,其主要原因是

A.太阳辐射差异B.大气环流不同

C.地面状况不同D.沿岸洋流不同

5.①城市与②城市气候相比

A.高温同期,多雨也同期B.高温同期,多雨不同期

C.高温不同期,多雨同期D.高温不同期,多雨也不同期

读气温和降水示意图,判断6-7题

6.P地气候类型没有分布的大洲是

A.亚洲B.欧洲C.大洋洲D.北美洲

7.P地自然带为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D.温带草原带

课后反思:

注意了科学的等待时间:

在近期的“有效提问”理论学习过程中,我懂得了提问要给学生时间,不是教师提问后学生马上举手,代表学生表现好,能力强,效果佳。

因此,提问后我都尽量停留几秒钟时间,稍难的问题就多等一会,只有学生认真思考的问题才是有价值的问题。

在学生回答的不够完整或表达不清时,给予学生“第二等待时”,耐心的听完,耐心地加以引导,而不把学生思维的火花随意地泯灭。

第三课时8月12日

全球主要非地带性气候的分布及原因

1.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

气候类型:

热带草原气候。

成因:

该地与刚果盆地的区别是它的海拔较高,受到地形的影响。

与其相似的是南美圭亚那高原的热带草原气候。

2.索马里半岛

气候类型:

热带沙漠气候。

成因:

受东北信风带的控制,风由陆地吹向海洋,降水少。

受离岸寒流(西南季风使表层海水远离海岸,底层海水上泛成为寒流)的影响,降温减湿。

3.马达加斯加岛东侧、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东南部

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

成因:

以上三地虽不受赤道低压带的控制,但它们纬度低,且都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多;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4.几内亚湾的北侧

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

这里与非洲的刚果盆地紧密相连,虽然同为热带雨林气候,但成因却并不相同。

成因:

地处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

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5.非洲的东南部

气候类型:

在教材的气候类型为热带草原气候,但在个别资料可见到它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成因:

夏季南部非洲存在一个低压,风由海洋吹向陆地,为东南季风。

冬季南部非洲存在一个高压,风由陆地吹向海洋,为西北季风。

由于非洲南部陆地面积小,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小,故亚热带季风气候不够典型。

与其相似的是美国的佛罗里达半岛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6.小亚细亚半岛

小亚细亚半岛的两侧为地中海气候,但中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成因:

小亚细亚半岛的两侧海拔低,中间为安纳托利亚高原。

由于地势高,离海洋远,成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与小亚细亚半岛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成因相似的是伊比利亚半岛中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别在于伊比利亚离海洋较近)。

7.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侧

气候类型:

温带海洋性气候。

成因:

受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洋流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增温增湿。

与其相似的北美洲的中高纬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别是北美洲中高纬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由于受海陆轮廓的影响,分布的最高纬度比欧洲西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纬度低。

8.巴塔哥尼亚高原

气候类型:

温带大陆性气候。

成因:

由于安第斯山的阻挡,地处西风的背风坡,降水少。

沿岸有寒流经过,降温减湿。

体现非地带性的分布规律。

9.南美洲西侧的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地区狭长

成因:

①安第斯位于南美洲大陆西岸,使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地域狭窄。

②西侧有秘鲁寒流经过,降温减湿。

③处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少。

10.古巴岛

气候类型:

热带草原气候。

成因:

夏季由于气压带和风带向北移动,受东北信风的控制,降水多。

冬季气压带和风带向南移,受副高控制,少雨。

与其成因相似的是墨西哥高原的热带草原气候。

11.中美地峡

气候类型:

大陆东岸为热带雨林气候。

成因:

地处东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多。

沿岸有暖流(圭亚那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12.黑海沿岸

气候类型:

地中海气候

成因:

夏季受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冬季受西风控制,温和多雨。

13.印度河下游

气候类型:

热带沙漠气候。

成因:

全年受副高控制;冬季受东北季风的控制,风由陆地吹向海洋,降水少;人类对古代植被的破坏

课后反思:

注重三维目标的落实:

通过学生自主读书、读图,了解世界气候类型名称、分布;通过分析气候直方图,学会描述气候特点的方法,突出重点。

通过对比地中海气候特点和家乡气候特点,了解哈尔滨气候特点优势,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世界的河流和湖泊

第一课时8月13日

学习目标

1.外流区和内流区。

主要河流及其水文特征。

湖泊的分布。

主要湖泊

2.长江的源流概况:

水系及水文特征;经济意义;开发利用和治理

3.黄河的源流概况:

水系及水文特征;经济意义;开发利用和治理

4.珠江的水系组成及水文特征;红水河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

5.京杭大运河概况,目前通航河段

图表落实

1.外流区和内流区

(1)填出图中序号所代表的河湖名称:

河流:

①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⑤____,⑥____,⑦____。

湖泊:

③____,⑨____,⑩____。

(2)内、外流区:

各占全国总面积的____、____;各占全国总水量的____、____;分界线是:

北端过____,南端过____

【答案】

(1)松花江淮河湘江黄河雅鲁藏布江额尔齐斯河塔里木河青海湖洞庭湖巢湖

(2)1/32/35%95%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祁连山200毫米年降水量线附近

2.长江概况

图示

源头、注入海洋

发源于①____,注入②____

流程、流量、流域面积

全长____千米,居世界第____位,流量近____立方米;流域面积为____万平方千米

流经省区(简称)

青、藏、川、渝、云、鄂、湘、赣、皖、苏、沪

流经主要地形区

青藏高原、横断山区、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上中下游的划分

a为____,b为____

主要支流和湖泊

③____,④____,⑤____,⑥____,⑦____,⑧____,⑨____,c____,d____

【答案】唐古拉山东海6300三10000亿180宜昌湖口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汉江湘江赣江洞庭湖鄱阳湖

3.黄河概况

图示

源头、注人海洋

发源于①____,注入②____

长度、流域面积、年

径流量

5464千米、75万平方千米、480亿立方米

流经省区(简称)

青、川I、甘、宁、内蒙古、陕、晋、豫、鲁

流经主要地形区

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上中下游的划分

③____,④____

主要支流

⑤____,⑥____,⑦____,⑧____

【答案】巴颜喀拉山渤海河口旧孟津湟水洮河汾河渭河

学海导航

一.河流概况

1.内流区和外流区

我们把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叫做外流河。

注入太平洋的河流有:

黑龙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澜沧江;注入印度洋的河流有:

怒江、雅鲁藏布江;注入北冰洋的河流额尔齐斯河。

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叫做内流河。

外流河的流域称为外流区,内流河的流域称为内流区。

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界线与季风区、非季风区分界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位置相似,大致经过大兴安岭南部、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

2.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河流的水文特征主要包括流量、含沙量、水位、结冰期等。

流量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断面的水流体积,它反映河流水资源多少,通常以米3/秒为单位。

水位指河流在某地某时段的水面高程,它是反映水体水量大小的最直观的重要标志。

含沙量指单位体积水中所含泥沙的重量。

结冰期指河流封冻的时间长短。

(1)共同的水文特征

时间

水量

水位

结冰期

夏季风盛行时

上涨、形成汛期

冬季风盛行时

下降、形成枯水期

秦岭—淮河以北普遍有

(2)水文特征的差异性及原因

地区

河流

流量

水位

含沙量

有无结冰期

东北

黑龙江、松花江

水量丰富(流经湿润半湿润区)

汛期较短(有春汛、夏汛)

小(森林茂密)

长(纬度高,位于中温带、寒温带)

秦岭—淮河以北

辽河、海河、黄河

水量较小(流经半湿润、半干旱地区)

汛期短(雨季短)

大(植被少,水土流失严重)

短(位于暖温带)

秦岭—淮河以南

长江、珠江

水量丰富(降水量大,流经湿润区)

汛期长(雨季长)

小(流域内植被好)

无(流经亚热带,冬温在 O℃以上)

3.内流河的水文特征

(1)流入内陆湖泊,或中途消失的河流,叫做内流河。

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2)内流河大部分是季节性河流:

河水主要靠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补给。

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多,山地降水也较多,河流的径流量较丰富,夏季过后,河流径流量渐少,甚至断流。

⑶流程不长:

蒸发下渗、灌溉用水多。

4.京杭大运河

(1)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运河,全长1800千米。

京杭运河流经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沟通了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五大水系。

(2)作用:

历史上起过沟通南北交通的重要作用。

现在在江、浙境内航运价值重要(山东兖州以南的河段具有通航能力),年运输量在内河航运中仅次于长江,还将是南水北调工程东线的基础。

课后反思:

反馈练习涵盖的知识面不全。

本节学生除了了解世界气候类型及分布,还要会用气候直方图描述气候特征,而在设计练习时忽略了运用气候直方图判断气候类型,没法检测学生掌握的程度。

第二课时8月15日

5.河流水文特征要素及影响因素

水文特征要素

特征描述

影响因素

应用

水位

水位变化大或小

决定于河流补给类型:

分布在湿润地区,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变化由降水特点决定;分布在干旱区,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变化由气温特点决定

会比较两条河流水文特征或某一特征的差异并说出原因

流量

流量大或小

①以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看降水量多少。

②流域面积大,一般流量大

含沙量

含沙量大或小

决定于流域内地面植被状况

结冰期

有或无,长或短

最冷月均温>0℃,无结冰期;<0℃,有结冰期

凌汛

有或无

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①有结冰期②发生在低纬流向高纬的河段

【例1】(2007年高考天津文综卷)下图中甲、乙两区域都是重要的种植业分布区。

读图回答问题。

(1)依据对应关系,填表说明甲区域发展种植业的主要限制性自然条件及其治理措施。

(2)说明乙区域河流下游地区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原因。

 

(3)填表说明黄河、恒河部分水文特征与气候的关系。

【解析】

(1)考查西北地区自然特征及限制性因素,这些内容是识记内容。

(2)首先要确定本地区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为水稻种植业,即可得出影响该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因素。

(3)主要考查气候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

【答案】

(1)

(2)雨热同期;地势平坦;人口稠密

(3)

二、我国的湖泊

1.青藏高原湖区——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湖泊群分布区,约占我国湖泊总面积的一半,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湖泊。

青藏高原上以冰成咸水湖、内陆湖泊为主,如青海湖、纳木错湖等。

但不全是内陆咸水湖泊,如黄河源区的扎陵湖、鄂陵湖为淡水湖泊。

咸水湖都是内流河的归宿,不可能是河流的源头,因为内陆咸水湖是靠蒸发、入渗消耗水源,不可能有地表水流出。

2.东部平原湖区——长江中下游平原河道交错、湖泊星罗棋布,河网密度大。

平原上有五大淡水湖泊。

中游段有洞庭湖和鄱阳湖,对长江洪水有重要调节能力。

江苏省北部是洪泽湖,有淮河水注入,通过苏北干渠或取道长江注入黄海或东海。

江苏省南部有太湖和安徽省境内有巢湖,它们直接或间接与长江连通(太湖通过人工渠),都是淡水湖群。

淡水湖泊都是与海洋连通的外流湖泊,并不是河流的归宿,一种湖泊是河流源头,河流最终汇入大海,如松花江源于长白山天池。

另一种是“吞吐湖泊”,有河流汇入又有水流流出,汇入大河注入海洋,如洞庭湖和鄱阳湖等。

3.区别淡水湖与咸水湖

我国湖泊众多,天然湖泊就有2000多个,根据湖泊所在流域特点,可将湖泊分为内流湖和外流湖,内流湖在内流区基本上是咸水湖,外流湖在外流区属淡水湖。

咸水湖输入的河水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地处内流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而蒸发旺盛,使湖水水量收支不平衡,含盐量高;淡水湖多处在气候湿润区,输入湖泊河流的水量主要来自大气降水,虽湖泊水流入江河的较多,但输入湖泊里的水也较多,所以对含盐量影响较小。

【例2】湖泊是自然环境的一部分,也是一种资源。

根据相关知识,完成

(1)~(3)题。

(1)下列图示的湖泊(或湖群)为咸水湖的是()

(2)湖泊分布较少的地区是()

A.多雨水的花岗岩地区

B.冲积平原区

C.多雨水的石灰岩山区

D.青藏高原区

(3)湖泊对位于其下游河流的影响是()

A.会明显增加其年径流量

B.可以减少泥沙下泄量

C.会降低其水位

D.会改变河水的空间分配

【解析】

(1)咸水湖湖水不外流,只能在A,B选项找答案,又因等高线弯曲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故为B选项。

(2)积水少,湖泊就少,石灰岩山区多溶洞地下河,积水少。

(3)湖泊对其下游河流有天然调节作用,流速减慢泥沙搅积,下泄量减少。

【答案】

(1)B

(2)C(3)B

课后反思:

知识的学习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

利用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既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体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新课程理念,让学生充分感受地理与生活的联系,增加学生的兴趣。

例如:

利用大家熟悉的河流特点及描述方式,然后利用对比方法引出河流的概念。

河流特征的描述方法及组成要素,就是利用学生对家乡太原市的黄河描述突破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